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王首辅-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文生拱手客气地道:“两位费兄,徐兄,今晚我们玉山书院众同窗凑钱做东,在临江楼雅座开数席,可否赏脸共饮一杯?”

    费懋中和费懋贤目光均望向徐晋,显然是等他决定了。何文生暗暗惊讶,费氏兄弟出身书香世家,而且父亲还是致仕阁老,现在竟以这徐晋为首,莫非此子家世更有来头?

    殊不知徐晋只是个乡下来的穷小子,之所以让费家兄弟服气,靠的完全是腹中才学。

    徐晋对这些酸来酸去的宴会并不感兴趣,有时间还不如陪小婉逛花灯,晚上可是元宵节最热闹的时候,而且,徐晋岂会瞧不出,玉山书院众人邀请费家兄弟吃饭,只是想趁机接近费家三位姑娘,这些家伙的眼神都不时往费如意那边飘。

    当然,窈窕淑女,君之好逑,像费家这种这家世,还有费家三名姑娘的容貌,生出追求之心倒也不出奇。

    “何兄,实在对不住了,今天遭逢意外地,家人受到惊吓,在下也受了点小伤,仪容不整,就不参加了!”徐晋委婉的拒绝了邀请。

    徐晋这理由十分充足,何文生失望道:“不能与徐兄共席真是遗憾!”说完希冀地望向费家兄弟道:“两位费兄意下如何?”

    费懋贤歉然地道:“何兄好意心领,只是今天有女眷随行,实在不方便,下次吧!”

    何文生只好怅然地看了一眼不远处的费如意,带着一众同窗离开。

    费懋中笑道:“碍事的人走了,徐兄,接下来咱们继续游玩?”

    费懋中只比徐晋大一岁许,虽然已经考中了秀才,但实则还是个少年,玩性还是很大的,之前猜灯谜赢花灯,还有联对投壶都玩得刺激过瘾,自然要跟着徐晋继续爽。

    于是,接下来众人便把信江书院游了一遍,稍微休息了半小时,便动身下山逛灯市。

    这时天色已经黑下了,不过南城门外的灯市却更加热闹,各种花灯点亮,照得亮如白昼。

    众人顺着灯市一路逛,最幸福要算小奴儿了,这小子长得漂亮可爱,嘴巴甜,年纪又是最小,于是便成了诸女宠溺的对象,各种零食小吃就没停过,乐得这小子合不拢嘴,这个姐姐,那个姐姐地叫个不停。

    “行了,就在这里放灯吧!”

    徐晋等人在码头上游选了个位置,把赢来的五座大型花灯搬来,在江边一字摆开,然后开始点燃蜡烛。

    这些大型花灯极耗蜡,尤其是那盏最大的莲座仙女灯,全部点亮要三十六支蜡烛,所以贵不是没道理的,一般人家根本玩不起。

    当五座花灯全部点亮,四周顿时亮堂堂的,莲座仙女灯、鱼跃龙门灯、关公耍刀灯、鸳鸯比翼灯、嫦娥奔月灯在水面一字排开,那情景真是美不胜收。

    “小婉姐姐,如意姐姐,大家快点许愿!”小奴儿兴奋地双手合拾,闭上眼睛。

    诸女均微笑着合上眼睛,对着江中缓缓飘去的花灯许下美好的愿景。

    徐晋忽然好想掏出手机把这美好的一幕拍下来,可惜现在没有。

第55章 例考排名() 
风寒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圆。

    不知不觉已过三更,天上一轮冷月,洒落遍地银霜,街上人潮散尽,灯市开始冷清下来。

    徐晋等住在西市,费家诸位住在城北,双方在街口挥手分道扬镳,深夜的街头,马蹄声嘀哒远去。

    徐晋牵着谢小婉的手,小奴儿蹦蹦跳跳地走在前,月色清辉拉长了三人的身形。

    三人回到家里,勤劳的小丫头立即开锅煮汤圆,元宵佳节吃汤圆可是习俗,寓意新的一年团团圆圆,顺顺利利,所以这是必不可少的。

    汤圆都是白天搓好了的,只要烧开水煮一煮就行了,很快,热气腾腾的汤圆便端上桌。

    谢小婉托着腮,看徐晋和小奴儿两人互抢对方碗里的汤圆,扑闪的大眼睛渐渐笑弯起来。

    吃完汤圆,谢小婉收拾碗筷,徐晋忽然问道:“小奴儿,明天便要去县衙入户籍了,你起个什么名字好?徐小奴?徐狗蛋?”

    小奴儿翻了个白眼,跑到书房拿了纸笔写下一个“熜”字道:“就用这个字好了!”

    小奴儿的字很工整,不过笔法还很稚嫩,徐晋点了点头道:“那便叫徐熜吧,难怪你这么喜欢帮忙烧灶!”

    小奴儿撇嘴道:“你才喜欢烧灶,我这个字读(zǒng),可不是烟囱(g)的囱!”

    徐晋笑道:“有什么区别,读(zǒng)也是火把的意思,所以还是烧火!”

    小奴儿顿时无语以对,最后冷哼一声:“懒得跟你咬文嚼字,刷牙睡觉去。”

    由于徐晋每晚都会先刷牙才睡觉,于是这习惯又“传染”给谢小婉和小奴儿了。

    第二天是正月十六,信江书院重新开学了,徐晋跟平时般起了个大早地,把百般不情愿的小奴儿从被窝里提起来,跟他一起晨练。

    吃院早餐后,小奴儿终于可以从徐扒皮的魔爪下脱身了,因为徐晋今天要回书院上学。

    徐晋步行回到信江书院,一路上遇到的同窗都纷纷热情地打招呼,经过昨天那场两书院争斗,现在徐晋在书院中的名气更胜年初了,隐隐有成为书院旗帜人物的趋势。

    当然,光是名气还不够的,真要成为书院的旗帜人物,必须在科场上取得成绩,譬如大师兄卫阳,人家已经过了院试,有秀才功名在身,就等明年参加江西省的乡试了。

    徐晋刚回到讲堂坐落,李辰便不知从哪里闪了出来,有点幸灾乐祸地道:“徐晋,今天开学例考,你的经义文章如果还是得个中下,我劝你还是放弃参加县试,免得出丑丢脸!”

    徐晋淡道:“看来李兄今天不闹肚了,不过肠胃还没康复,口气很臭,建议讲话时不要面向着别人!”

    这时讲堂内已经坐了不少学员,闻言都忍不住窃笑起来,昨天李辰对不出下联,最后借屎遁的事已经人尽皆知了!

    李辰脸色难看,一拂衣袖愤然离开了讲堂,暗道:“且让你得意几天,待我取得县试案首,定将今日之羞辱尽数返还。”

    信江书院每月都会举行一次例考,时间一般定在月中,所以刚开学便举行一月份的例考。

    这是徐晋第二次参加例考了,所以颇为谈定,上午把八股文写完,下午只花了两个小时便完成后面的试帖诗和策论,提前交卷离开的书院,正好腾出时间带小奴儿到县衙入户籍。

    赵教习见到徐晋这么早交卷,不禁皱起了眉头,心中暗打好了主意,若是考得不好,便不允许徐晋参加今年的县试了。

    结果,当赵教习看了徐晋的八股文,皱着的眉头顿时舒展开来,因为徐晋这篇文章竟写得相当不错,水平明显比年前大幅提升了,令人刮目相看。

    每月例考的卷子都是书院教习们交叉互评的,然后再综合起来排名,最后交给山长复评。山长一般只评前五十名的卷子,毕竟个人的精力有限,全书院数百名学子,不可能全都看完。

    例考之后的第三天,也就是正月十八日,一月份的例考成绩出来了,排名照例在亦乐堂前的外墙上告布出来。

    每月到这个时候,亦乐堂前都是最热闹的,围满了看榜的学员。虽然只是书院内部的考核,但成绩排名却是关乎升降舍的,例考成绩进入前二百名的,有资格升入内舍,前三十名则能进入上舍,要知道上舍生是享受特别补贴的,也就是伙食费全免。

    正因为如此,书院的学员都极为关心每月例考成绩。

    “咦,徐晋竟然排到了第三十二名,我没看错吧?”人群中忽有人惊叫起来。

    “哇,真的啊,记得他上次例考连二百名都没进入,这次竟然一下子杀到三十二名,真的假的啊?”

    “白纸黑纸写着,你说真的还是假的?”

    “啧啧,那也太惊人了,会不会有黑幕……呵哈,开个玩笑,前五十名可是山长亲自评卷排名的,应该靠谱。只是徐咬定也太厉害了,难道上次是考失手吗?”

    有人酸溜溜地道:“徐晋这次怕是押中了题目吧,要不然不可能提升得这么多。”

    正在此时,有人叫道:“快看,李晚照来看榜了!”

    众学员循声望去,果然见到李辰正背着双手行来。

    李辰穿着藏青色的儒服,发束网布,那张略显返古的脸板着,头正身直,下巴微仰,目不斜视,俨然一副狂生的形态。

    李辰每月都会准时来看例考的排名,把这当成是一种享受,享受同窗们的注目和恭维。

    李辰行到榜墙前,对着周围打招呼的同窗点头回应,然后抬头看榜,很快便在第三十一名找到自己的位置,不禁皱了皱眉。

    上次月考李辰排到了第三十名,把一名上舍的师兄挤掉了,然而这次月考,那名师兄重新夺回了第三十名,把李辰挤回了内舍。

    正在此时,李辰瞳孔猛然一缩,因为他看到了排在自己下面的赫然是徐晋。

    “这……怎么可能?”李辰还以为自己看错了,定神仔细一看,确认排在第三十二位的是徐晋无疑。

    这下李辰不淡定了,他记得很清楚,上月徐晋连前两百名都没能进入,现在竟然像坐火箭般,一下子杀到他的菊花后面,让他如何淡定得了。

    “黑幕!”李辰首先便想到两个字,但转念一想,前五十名的考卷都是由山长排序的,徐晋的老师赵教习不可能动手脚,除非山长自己徇私,不过这显然不太可能。

    “那肯定是押中题目了,又或者是赵教习把题目泄露给了徐晋,对,肯定是这样!”李辰无论如何也不相信徐晋进步这么神速。

    这时,一名与李辰相熟的内舍生笑着恭维道:“晚照这次又考了内舍第一,今年的县试案首非你莫属了。”

    李辰神色稍松,故作谦虚道:“谬赞了!”

    然而立即便有人抬杠道:“我看倒未必,徐咬定突飞猛进,县试案首谁属还未定呢!”

    李辰面色一黑,冷笑道:“徐晋这次不过是押中题罢了,想争县试案首,简直是笑话!”说完衣袖一拂大步离去。

    “切,李晚照还以为自己多了不起,昨天你们是没看见他借屎遁走的丑态,我可是亲眼看见了,要不是徐咬定力挽狂澜,我们信江书院已经输给了玉山书县。”

    “对,李辰太狂了,我更看好徐晋!”

    “我反而看好李辰,徐咬定的诗词对联精熟,但文章就未必及得上李辰了,李辰已经连续好几个月拿到内舍第一,徐咬定这次怕是侥幸居多!”

    ……

    徐晋并没来看排名,这例考排名对他来说没任何意义,反正他也不在乎上舍的特别补贴,现在他正拿着发回来的卷子仔细揣摸。

    徐晋前世便是一名考霸,每次拿回考卷都会仔细地查看,将做错的题目重新做一遍,总结经验得失,揣摸提高,避免下次重蹈覆辙。

    “徐兄!”

    徐晋正看着卷,忽然听到有人叫,抬头一看,发现蔡岳和李英俊正站在面前,这两位还真是形影不离的好机油,每回出现都是成双成对的。

    “元浩兄,子玉兄!”徐晋微笑着站起来。

    李英俊一脸羡慕地道:“恭喜徐兄排名第三十二,由外舍升进内舍,看来这次县试的案首非徐兄莫属了!”

    徐晋忙道:“子玉兄可别捧杀在下,例考怎能与县试相提并论呢!”

    蔡岳笑道:“嘿,徐兄有所不知,历年来的县试案首绝大部份都是出自咱们书院,内舍第一摘得县试案首的可能很大!”

    “我这不是三十二名吗,还不是内舍第一!”

    蔡岳撇嘴道:“李辰是考了内舍第一,但这家伙昨天借屎遁逃,忒的没担当,这种人不配拿案首,而且他刚才竟然当众说徐兄考了三十二名是因为押中了题,真是可笑!”

    徐晋笑了笑不接茬,他虽然也瞧不上李辰,但从来不在背后说别人不是,说那么多还不如用实际行动来打脸。

    蔡岳和李英俊见徐晋这么淡然,心中更是佩服,瞧瞧人家这气度,光就是这点就甩李辰九条街。

    “对了,徐兄,县衙已经贴出了县试考核时间,你的保结定来了吗?”蔡岳问。

    徐晋摇了摇头,李英俊喜道:“那正好,我和元浩也要参加县试,我们三人,再找两名同窗凑够五人,一起互结吧!”

    徐晋自然很乐意地答应了。

第56章 县试() 
费懋中已经过了院试取得秀才功名,而费懋贤则是童生,换而言之已经通过了府试,所以他们两均不用参加县试。

    至于韩闯那家伙,去年已经通过了县试,只是折在了府试上,因此今年也不用参加县试,直接参加四月分的府试就行了。

    所以,徐晋、蔡岳、李英俊三人,再另外加上两名需要参加县试的同窗,一起到县署的礼房报名。

    报名的过程比较复杂,先是各自填写身份资料,然后五人联名填互结保单,互相证明对方资料属实,没有冒名顶替。

    然后再找到一名本县禀生认保,保证这五人所填的资料属实,不冒籍、不匿丧、不替身、不假名,保证身家清白,非娼优皂吏之子孙,本身亦未犯案操贱业等。

    所谓禀生,就是已经取得秀才功名,并且是享受国家特殊补贴的秀才,一般只有秀才中特别优秀的个别人,能获得国家津贴。

    于是徐晋等人找了大师兄卫阳作保,他正是上饶县的禀生之一,每月能领到几斗米的国家补贴,当然,以卫阳的家境,自然不在乎这几斗米,这只不过是种殊荣罢了。

    有了卫阳这名禀生作报,徐晋五人的县试报名顺利过关,拿到了准考证,到时只要凭证进入考场便是。

    接下来这段时间便是考前冲刺了,徐晋进入了埋头苦读的状态,五香羊杂店的生意完全交给了小婉打理,他不再过问,每天就是读书,苦练八股文,偶尔到费府向费宏请教。

    幸好现在有小奴儿帮忙,要不谢小婉一个人要开铺做生意,又要照顾徐晋的起居饮食,一个是绝对忙不过来的。

    自从上次元宵节之后,小奴儿明显对徐晋亲近了许多,徐晋埋头苦读时,这小子偶尔也会溜进书房替徐晋泡上一杯茶,顺便翻翻有没有新出的《射雕》,当然每次都是失望地离开,这段时间徐晋的精力都放在县试上,哪有时间默写,毕竟那也是要费脑力的。

    时间如白驹过隙,不经意间便到了二月十六日,第二天县试的第一场便要开考了。

    徐晋停止了苦读,这一天反而带着谢小婉和小奴儿外出踏青,正所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紧张过后适度的放松,反而能把状态调整到最佳。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是徐晋奉为圭臬的准则,成功总是偏爱有准备的人,至于“临阵磨枪,不快也光”那一套,徐晋向来是嗤之以鼻的,这种人就算侥幸成功,也只是属于免强吊车尾那一批。

    外出踏青归来后,徐晋心情愉悦,吃完晚饭在院子散步,又和小奴儿漫无边际了侃了半小时,待晚饭消化得差不多了,这才施施然地回房睡觉。

    第二天五更天(凌晨3点),谢小婉便把徐晋叫醒了。

    徐晋立即起床洗漱吃早餐,然后重新仔细地检查了一遍考篮,确认没有遗漏,这才提着考篮出门。

    这个时候天还没亮呢,而且春寒料峭,迎面朔风如刀,那感觉就是酸爽。

    谢小婉替徐晋整理了一下衣服,温柔地道:“祝相公旗开得胜,鱼跃龙门!”

    徐晋微笑点头道:“承娘子吉言!”说完低头用下巴轻蹭了一下谢小婉的前额。

    黑暗中,谢小婉的脸蛋红如熟透了的苹果,心虚地左右看了一眼,幸好这时街上根本还没有人。

    徐晋呵呵一笑,他就喜欢看这小丫头害羞时的模样,接过谢小婉手中灯笼,洒然转身而行。

    本来昨天说好让小奴儿掌灯送到考场的,但这小子掉链子了,现在还呼呼大睡,徐晋也懒得吵醒他,小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太早起床反而不好,所以只能自己提灯笼了。

    一般情况下,女性是不能送考生到考场的,就好像古代女生不能进入祠堂。

    县试的考场设在城北的儒学署,由于上饶县是府治所在,硬件设施还是挺有有优势的,儒学署非常大,有专门的考场可供千人同时考试。

    若是地方的小县,都是临时搭建的考棚,四面漏风,这春寒时节在里面坐着考试一天,嘿,那滋味绝对酸爽。

    还有更过份的是,一些特别穷的县,连桌子和凳子都不提供,考生考试还得在家里自己扛桌子和凳子来。如果离县城很远的考生,只能向城里人租借桌凳了,要是舍不得花钱租借,就带一块木板和一摞砖头入考场,木块往膝头上一搁作为桌子,砖头则垫在屁股底下作为凳子。要是考试遇到雨天就更倒霉了,双脚泡在泥水里,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