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王首辅-第3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总这时才反应过来,恼羞成怒地大喝:“来人,把这个袭击官兵的反贼拿下,胆敢反抗格杀勿论!”

    这货喊完自己嗖地后退开去,然而他手下的弟兄却怕死得很,壮汉如此威势已经把他们震慑住了,所以一时间竟没人敢上前。

    “大眼,退下!”老妇喝退了壮汉,上前一步凛然道:“这位军爷,老身这家仆脾气火爆,护主心切,倒是得罪了,老身在此向军爷道歉,损毁的兵器,老身也会加倍赔偿。不过,我等均是遵纪守法的大明百姓,并不是什么反贼。保护大明百姓是官兵职责所在,如今我等不要求进营,只是想在附近露宿一晚,却遭到拒绝,这是哪门子道理?老身倒是要去总督徐大人面前评评理。”

    把总先是被壮汉的武力所慑,现在又被老妇气势所逼,再加上怀疑老妇的身份不简单,顿时便怂了,一指营地左侧道:“也罢,瞧你一把年纪了,老本把总把也便不跟你计较,你可以在那边露宿,但不能接近营地五十步以内!”

    老妇见对方妥协,倒也没有再咄咄逼人,道谢一声便带着近百难民退到营地左边,于五十步外安顿下来。那名叫宋大眼的壮汉,麻利地搭了一座帐篷,然后把老妇安置进去。

    老妇带了帐篷,但难民中的绝大部份人都没有,只能使用简陋的雨具,或者树叶挡雨,一个个都衣服湿透了,站在空旷的野地瑟瑟发抖。

    老妇见状便让婢女把难民中,那几个抱着婴儿哺乳的妇女叫进帐篷内挤一挤。

    “谢过宋老夫人!”这几名妇女和她们的家人连连致谢,神色中充满感激和尊敬。

    话说这名老妇乃定海县宋家的老夫人,宋家在定海县也算是大族了,祖上有人官至户部侍郎,只是如今已经式微了。不过,宋老妇人本人也是书香世家出身,姓陆,象山县人士,乃宋朝的文学思想家陆九渊的后人。

    陆九渊本是江西抚州人,后来在象山书院讲学,并定居于此,世人都称他为陆象山,又或者象山先生,与理学家朱熹齐名。陆九渊是“心学”的开山祖师,王守仁的“阳明心学”就是继承自陆九渊,两人的学说被并称“陆王心学”。

    正因为出身书香世家,宋老夫人的家教甚好,嫁入宋家后亦是从严治家,教育子孙后代要忠君爱国,遵纪守法,要仁义礼智信。所以宋家的家风极好,为世人所称颂。

    定海县被王直攻陷后,不少当地的士绅都选择了归附王直,不过宋家不愿同流合污,于是便举家出逃,不过由于兵慌马乱的,途中一家人走散了。所以现在宋老太身边只有两名婢女和三名仆人,那个宋大眼就是她的仆人之一。

    宋大眼并不是宋家的家生子,而是宋老太从外面捡回来收养的孤儿。据说宋大眼是一名青楼女子和西洋商人结全后产下的“杂种”,所以眼睛有异于常人。那名青楼女子不知为何,把刚满月的儿子丢弃在街头,由于其眼睛是诡异的蓝色,所以没人敢要,刚好宋老太经过,便带回家收养,并取名为大眼。

    宋大眼长大后生得虎背熊腰,力能举鼎,自小便跟护院武师学了一身好武艺,而且天不怕地不怕,浑身都是胆,不过在宋老太面前却是十分孝顺,从来不敢稍有忤逆。

    再说宋大眼,搭完帐篷安顿好陆老夫人后,便道:“老夫人,小的去河边看看能不能弄点鲜鱼回来,炖些汤给你老人补补身。”

    陆老夫人点头道:“去吧,但不要惹事生非。”

    宋大眼乖觉地答应了一声,便叫上几名相熟的难民一起去河边尝试捕鱼。

    

第669章 突然袭击() 
暮色苍茫,细雨沥淅,三骑战马前后相距近百米,在泥泞的官道上不快不慢地前进,马上骑士头戴斗笠,身披蓑衣,蓑衣之下分明是明军的制式鸳鸯战袄,看样子应该是三名负责探路的斥侯。

    就在此时,道旁的草丛中突兀飞出一块石头,准确地击中第二匹战马的马蹄,战马受惊人立起来,马背上那名骑士狼狈地滚落,不过却顺势抽出了腰刀,准备反抗自卫。

    与此同时,草丛中跳出来两名矫健的大汉,几下手脚就把骑士打倒生擒活捉。第一名骑士立即调头杀回来相救,结果一根绊马索像条潜伏的怪蛇似的,在路中间蓦然弹起,第一名骑士当场马失前蹄,大叫一声从马背上飞跌出去,摔在官道上啃了一嘴的泥浆,还没来得爬起就被生擒活捉了。

    百米开外的第三骑见状立即掉头就逃,然而刚拨转了马头,斜地里冲出来一匹快马,快马上那人长枪打横一扫,便轻松将第三骑扫落。

    第三名骑士落地后慌忙抽出腰刀,然而一点寒星已经抵在他的咽喉上,一把冰冷的声音凌厉地喝道:“别动!”

    第三名骑士骇然立定不敢再动,抬眼望去,不由傻了眼,原来快马上竟也是一名身穿鸳鸯战袄的明军,这名明军很年轻,约莫十六七岁的样子,皮肤黝黑,生得虎头虎脑的,脸上带着促狭的笑意。

    “嘿嘿,兄弟不用紧张,是自己人。”皮十一收回长枪嘿笑道。

    这时,一名浑身散发着血腥杀气的悍卒行了过来,满意地道:“皮十一,干得不赖,你小子可以出师了。”

    这名悍卒不是别个,赫然正是五百营的斥侯队长兼神枪手郭金雕,外号金眼雕,而马背上虎头虎脑的少年乃新兵皮十一。

    皮十一原本是扬州卫的军卒,后来被谢二剑选中,加入了五百营,经过这数个月的训练,现在已经完全脱胎换骨,成为一名出色的斥侯了。

    这时,被皮十一扫落马下那名骑士惊疑不定地问:“你们是哪个卫所的?为什么要攻击友军的斥侯!”

    郭金雕拍了拍背着的燧发枪,嘿然道:“兄弟,得罪了,这是大帅的命令,暂时委屈你们一下,捆了!”

    那名骑士正是绍兴卫派出来警戒的斥侯,见到郭金雕背着的燧发枪,顿时面色大变,脱口道:“你们是徐总督麾下的五百营?”

    “好说!”皮十一傲然一笑道。

    绍兴卫这名斥侯不由释然,栽在五百营手里倒也不冤,于是十分配合地被捆绑起来。

    约莫过了半小时,天色将近完全黑下了,便见一支军队从官道北边开来,队伍井然有序,行进的速度极快,除了哒哒的脚步声,竟然一丝杂音都没有。

    当数千名雄壮的军卒行过后,便是一队背着燧发枪的悍卒,近百名身穿飞鱼服的锦衣卫护卫着一名骑马的年轻官员。

    这名年轻官员身穿正五品青色官袍,生得唇红齿白,气度从容沉稳,赫然正是奉旨钦差,直浙总督徐晋。

    此时,绍兴卫那三名斥侯被拘押在路边,他们虽然不认得徐晋,却是认得锦衣卫,认得锦衣卫举着的兵部旗牌,认得那面玄黄团龙旗。试问能摆出这种阵仗的,除了直浙总督徐晋,还能有谁?

    三名绍兴卫斥侯心头凛然,而且隐隐觉得不妙,徐总督之前还派人传信,说明日下午才会到达,结果这时却突然出现在绍兴卫附近,还把自己这些绍兴卫斥侯给抓了,怕是来者不善啊!

    毫无疑问,徐晋确是来者不善,他是八月初一从杭州率军南下的,本来两天就能到达宁波府,然而却故意放慢了行程,并且派人通知绍兴卫、昌国卫和观海卫,说自己要明日才能抵达。

    然而当大军过了绍兴府城,徐晋却突然命令急行军,半日推进了百余里,当晚便赶到绍兴卫的营地北面了,还把绍兴卫派出的斥侯给绑了。

    而此时,绍兴卫的营地内正炊烟四起,火头军正忙着做晚饭,绍兴卫一众将领则在帐中议事。

    话说绍兴卫也是今日上午才抵达的,见到观海卫按兵不动,于是便有样学样,在宁波府城北面二十里安营扎寨,不愿意当那只出头鸟。

    绍兴卫一众将官显然也担心徐总督追究他们消极怠战之罪,这时侯经过商量,便也决定今晚派几百人假装袭击王直部,虚张声势一番便撤回来。

    嘿,可惜他们的如意算盘要落空了,正当绍兴卫一众将领商量完毕准备开饭时,徐大总督已经神兵天降般出现在营地外一里地。

    这时才收到消息的绍兴卫众将差点没吓尿,指挥使冯国清率着一众军官,连滚带爬地跑出营外去迎接。

    冯国清本来还存了几分侥幸心理,但当他看到那面醒目的玄黄团龙旗,还有锦衣卫举着开道的兵部旗牌时,再也不敢有半分侥幸,战战兢兢地跑上前,扑通地跪倒在泥水中,大声道:“绍兴卫指挥使冯国清,参见总督大人。”

    尽管如今大明文尊武卑,但堂堂卫指挥使还犯不着行跪拜之礼,顶多就是单膝礼,但是冯国清显然是心虚,所以便行了双膝跪礼。

    见到指挥使大人行跪礼,绍兴卫其他军官自然不敢怠慢,连忙也双膝跪地行礼,齐声道:“参见总督大人!”

    徐晋高踞在马背上,剑眉如刀,目光冷冷地扫视着跪了一地的绍兴卫众将。

    早在苏州时他就得知夏言的处境,地方卫所军对命令阳奉阴违,所以他这次率军南下故意放慢了行程,目的就是要试探这些卫所军的反应,而观海卫、昌国卫、绍兴卫的一举一动都在锦衣卫暗探的眼皮子底下,所以徐晋一清二楚。

    正因为如此,徐晋在过了绍兴府城后,突然加快了行军速度,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要给绍兴卫一个下马威,毫无疑问,效果真的很明显。

    徐大总督突然从天而降,把绍兴卫一众将领吓得够呛的,全部跪在泥水中大气都不敢出一口。

    徐晋足足晾了冯国清等人两分钟,这才沉声道:“都起来吧。”

    冯国清等人忐忑不安地站起来,徐晋翻身下马,径直便往绍兴卫的营门行去,谢二剑、王林儿、余林生、熊柏、王铎这五名将领簇拥在左右,荷枪实弹的一百名悍卒杀气腾腾地跟进。

    绍兴卫一众将领不由心头打鼓了,忐忑地不安地跟着返回大营。冯国清倒是暗松了口气,据说这位徐总督喜欢一见面就动手抓人,现在进了营门也没动自己,估计应该没事了。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第670章 环环相扣() 
徐晋率着众将进了绍兴卫的大营,立即便命五百营接管了营防,禁止任何人擅自进出。绍兴卫众将领见状更加忐忑不安了,在荷枪实弹的悍卒凌厉注目下,战战惊惊地进了中军大帐。

    徐晋脱掉湿漉漉的蓑衣,径直坐于主位,冷静的目光扫过座前众将,一股无形的威压便自然而然散发开来。徐晋现身居高位,手握生杀大权,而且久经战阵,那股气势真不是盖的,冯国清等绍兴卫武官均凛然立直,连大气都不敢出。

    徐晋也不废话,直截了当地道:“江西诸部为前锋,五百营为中军,绍兴卫为左翼,今晚子时发兵击贼。但有畏缩不前者斩,擅自退却者斩,临阵脱逃者斩,消极怠战者——斩!”

    “末将领命,奋勇杀贼,誓不旋踵!”余林生等人杀气腾腾地齐声应诺。

    绍兴卫诸将均是面色大变,指挥使冯国清暗暗叫苦,这位徐总督还真是雷厉风行啊,突然杀到给了自己一个下马威,如今刚进大帐便下达出兵的命令,那条消极怠战者斩的军令,分明就是针对绍兴卫诸将的。

    见徐总督朝自己望来,而且目光瞬间转冷,冯国清凛然一惊,急忙上前大声道:“绍兴卫上下得令,定当奋勇杀贼,誓不旋踵。”

    绍兴卫众将见状也连忙跟着喊“奋勇杀贼,誓不旋踵”,只是声音散乱,显得稀稀落落的,没有半分气势。

    徐晋剑眉挑了挑,如今要不是用人之际,进营那一刻他就下令把这群消极怠战的怂兵怂将给拿下了,但现在只能将就着。

    徐晋从怀中取出怀表,啪的一声打开,淡道:“现在是酉时末,各部吃完晚饭立即养精蓄锐,子时一刻发兵,不得有误。”

    正所谓军令如山,余林生、熊柏等人立即便出帐安排本部吃饭休息,丝毫不拖泥带水,绍兴卫诸将见状也凛然退出大帐备战去了。

    待诸将离开后,王林儿禁不住问道:“大帅,真的不通知观海卫和昌国卫协同出击?”

    徐晋果决地摆手道:“不必了,有绍兴卫足矣,人多了反而碍事。”

    话说徐晋之以突然急行军,对绍兴卫搞了个突然袭击,除了震慑绍兴卫诸将之外,最主要的目的却是打算连夜偷袭围困宁波府城的王直部海贼。

    观海卫、昌国卫和绍兴卫的消极怠战虽然令人气愤,但无疑也麻痹了围困宁波府城的王直部海盗,认为卫所军不会主动发起挑衅,所以,如果这个时候连夜偷袭,必然能收到奇效。

    而徐晋之所以选择了绍兴卫,一来是因为正好顺路,二来绍兴卫乃绍兴府的卫所军,而观海卫和昌国卫均是宁波府本地的沿海卫所军,难免跟王直有所勾连,所以相比之下,绍兴卫更加稳妥一些。

    毕竟连浙江提刑按察使都暗中给王直通风报信,徐晋自然得万分小心谨慎,所以今晚的袭击行动,他宁愿不通知观海卫和昌国卫,以免走漏了消息。

    当然,徐晋也不能排除绍兴卫中有人私通王直,所以徐晋先对绍兴卫来了个突然袭击,震慑绍兴卫诸将的同时,又迅速封锁了营地,以防有奸细跑出去给王直部通风报信。

    所以说,从杭州城举行军事会议那时起,徐晋的一举一动都是环环相扣的,首先放出风声自己要率兵南下宁波,以打草惊蛇之计,一举肃清杭州城中的私通王直的奸细。然后再慢腾腾地率军南下,暗中观察三卫的举动,最后突然“袭击”,把绍兴卫拿下。

    如今无论是围困宁波府城的王直部,还是观海卫和昌国卫,均以为徐晋要明日下午才能抵达,而实际上,咱们的徐大总督此时却已经潜伏在绍兴卫大营中磨刀霍霍了。

    话说绍兴卫的营地就在宁波府城北面二十里,不用一个小时就能杀到宁波府城之下。

    ……

    细雨还在下着,古代的夜晚黑如浓墨,伸手不见五指,不过此刻的宁波府城头却是灯火通明,锅里的火油正在熊熊燃烧。

    从城头上望下去,但见城外营帐连绵数里,灯火闪烁如星河,火光之下人影绰绰,那里正是王直部海贼的营地,看着声势相当吓人。

    话说这次围困宁波府城的王直部海贼有近两万人之多,对外更是宣称五万大军,不过,王直本人并没有亲自前来,这家伙惜命的很呢,一直待在金塘岛上,亲自操持他的走私生意,领兵打仗的事则全权交给他的义子王滶。

    话说王滶原名毛海峰,拜了王直为义父后,才改名为王滶,此人读过书,识文断字,打起仗来还颇有两把刷子,定海和奉化两地就是他拿下了,如今麾下总兵力达到三万之众,他分别留了五千人马镇守定海和奉化,然后便亲率剩下的两万人进攻宁波府城。

    不过,宁波府城毕竟墙高城深,毛海峰又缺乏攻城器械,所以连续猛攻了六天,依旧未能破城。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王直部占令了两县之地,掠得了大量的财货,所以王直在金塘岛的走私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不仅如期交给了西门俊秀(罗纳道)货物,而且还翻倍地交货。

    为此,西洋商人和南洋商人均蜂拥而来,跑到金塘岛与王直做生意,王直赚得盘满钵流,又向西洋人购入了大批的火枪,甚至还买了几十门佛朗机炮,实力也随之大增。

    实力迅速壮大,王直的胃口和野心也随之膨胀,与走私商人签下了大批订单,所以不断地催促义子毛海峰加快掠夺的步伐,以满足他日益增长的订单需求。

    正因为如此,毛海峰才不计损失地猛攻宁波府城,即使收到直浙总督晋即将率军南下的消息,他也没有退兵的意思。而且,毛海峰也是个心高气傲之辈,显然有心要跟徐常胜一较高下,所以,他此刻正等着徐总督前来较量呢。

    只不过,毛海峰怕是一厢情愿了,在徐晋眼中,他只不过是个海贼,仅此而已,如今,徐大总督就在二十里外的黑夜之中祭起了凛凛屠刀,子时一到,刀起头落!

    请记住本书:。阅读网址:

第671章 猜测() 
雨停了,夜色更黑了,戚景通和俞大猷两人站在宁波府城的城头上,神色疑惑地盯着城外,后者甚至揉了揉眼睛道:“咦,莫非太阳从西边出了?观海卫这帮龟孙今晚竟然出兵!”

    原来,此时城东方向来了一支数百人的队伍,他们明目张胆地举着火把,熊熊的火光把夜色照得雪亮,当然也照亮了他们举着的旗帜,上面赫然写着“观海卫”字样。

    然而,接下来的一幕却差点把戚景通和俞大人两人的鼻子都气歪了。

    只见这支数百人的观海卫在距离海盗营地数里之外就停下了,挥舞着兵器喊打喊杀,只是一直干打雷不下雨。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