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王首辅-第3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余亮既感激又惭愧,其实他昨晚虽然参战了,却是瞎跑了一路,连贼毛都没碰上一根,昌国卫那十七级贼首也是骑兵斩获的

    正当昌国卫十名军卒把马车上的兵器搬到指定地点堆放时,五百营也来了,足足来了三百人和几十两马车,各种物资把马车装得满满当当,而且还跑了三趟才运完。

    余亮等十名昌国卫军卒不由瞠目结舌,同时心中羡慕不已,不知不觉已经捏紧了拳头。

    “让开让开,别挡路!”

    十名昌国卫军卒刚要离开江西军的大营,结果迎面又是一支车队驶了进来,余亮认得为首那人赫然正是观海卫的指挥佥事侯仁杰,很明显,观海卫也送战利品来了。

    “参见侯佥事!”余亮急忙带队闪到道旁,并且行礼打招呼。

    余亮认得侯仁杰这个观海卫的指挥佥事,而侯佥事却不认得余亮这个小小的昌国卫百户,所以只是微点了点头,便志高气扬地率着车队进了江西军的大营。

    观海卫的车队竟然有十辆马车,前面两车载满了兵器,紧接着五车粮食,第八第九车装的都是鸡鸭猪狗之类的畜牲,最后一车则是些杂七杂八的农具,而车后面竟然还牵着三匹疑似缴获的战马。

    待观海卫的运送队伍完全驶过,一名昌国卫军卒便不爽地低声道:“他奶奶的,观海卫这帮孙子,拽得跟二五八万似的,老子怀疑他们这是打肿脸充胖子,那些战利品都是自己掏腰包冒充的。”

    余亮皱眉训斥道:“别胡说八道,观海卫昨晚斩首九十六级,缴获那么多物资也很正常。”

    刚才那名昌国卫军卒却撇嘴道:“观海卫的战力跟咱们半斤八两,估计还不及咱们,就他们还斩九十六级,老子打死也不信。”

    余亮面色一沉,低斥道:“快闭嘴!”

    那名昌国卫军卒此时显然也意识到不妥,凛然地闭上了嘴,战利品可以自掏腰包冒充,但是代表战功的首级如果也冒充,那还得了?一颗人头就是一条人命啊,谁敢干这种令人发指的事?

    此时,侯仁杰已经率着车队进了江西军的校场,负责“接客”的余林生马上又迎了上来,见到侯仁杰身穿从四品的武官服装,连忙拱手行礼道:“在下上饶千户所千户余林生,敢问这位大人如何称呼?”

    卫指挥佥事的品秩虽然比千户高上一品,但江西军现在风头最劲,还是总督人的老部下,所以侯仁杰在余林生面前倒是不敢拿大,首先回了一礼,满脸堆笑地道:“在下观海卫指挥佥事侯仁杰,这是我们观海卫昨晚一战的斩获,麻烦余千户验收。”

    余林生看了一眼侯仁杰身后的十辆马车,还有三匹战马,不由暗暗惊讶,看来观海卫的收获也颇丰嘛,相比之下昌国卫实在太寒酸了。

    。。

第682章 言出必行徐总督() 
不得不说,昌国卫那名军卒猜测得并不错,观海卫的战利品确实大部份都是自掏腰包的。

    观海卫一众武官为了逃避军法惩处,昨晚竟然丧心病狂地杀死了在营地附近露宿的难民,共计一百六十四人,其中九十六名男性的人头被他们割下来,当成贼人的首级报功,其余妇孺,以及那些无头尸体则全部挖坑深埋了。

    尽管认为跳江的宋大眼已无生还可能,但正所谓做贼心虚,为了让事情看起来更加真实完美,所以观海卫一众武官自掏腰包,向附近村庄的百姓收购了一批家禽家畜充作战利品,至于粮食和兵器等则从卫所的内部匀出来。

    约莫半小时后,小吏们终于清点完观海卫的“战利器”,并且记录在册。

    余林生把册子递给观海卫挥佥事侯仁杰,后者提笔签了字,然后不动声色地试探道:“余千户,眼下虽是阳光普照,但天有不测之风云,指不定什么时候会下雨,那些生畜倒是无所谓,但是粮食茶叶布匹这些物品若是淋了雨可就糟了,为何总督大人还命大家把战利品都运到这里露天摆放呢?”

    余林生耸了耸肩道:“某家也不清楚,不过大帅做事向来如此,让人捉摸不透,总之,大帅既然这样吩咐,肯定是有他道理的,咱们不用管,照做就是了。”

    侯仁杰打了个哈哈道:“说的也是,总督大人行事高深莫测,用兵如神,譬如昨晚那一战,连咱们观海卫和昌国卫都被瞒过了。”

    余林生瞟了侯仁杰一眼,心道,大帅为什么要瞒着你们,自己心里没点逼数?不过,总算你们观海卫和昌国卫都参战了,而且还有所斩获,要不然以大帅的脾性,你们这帮消极怠战的家伙全部都吃不了兜着走。

    余林生没有接话茬,侯仁杰讨了没趣,不过这家伙是个老兵油子,依旧面不改色,竟在校场内闲逛起来,四处找人搭讪套近乎。

    侯仁杰倒不是想打探什么内部消息,纯粹是为了混脸熟拉关系。侯仁杰逛了一圈,估计是觉得铅山千户所千户熊柏老实巴交,比较容易忽悠,于是便亦步亦趋地跟在老熊旁唠嗑闲扯。

    熊柏本来就是个没主见老实人,在卫所里真正拿主意的实际却是副千户洛弘,此时,侯仁杰以指挥佥事的身份“折节相交”,熊柏虽然觉得烦腻,却也不好意思撵人家走,所以一边忙碌一边应付着。

    “熊千户,按照总督大人给出的赏格,咱们全军的战功加起,赏银怕是也要五六万两吧,再加上死伤弟兄的们的抚恤,怎么着也得要七八万两,如今国库吃紧,也不知能不能兑现。”侯仁杰聊着聊着便转到赏银上面了,毕竟这都是大家目前最关心的话题。

    “肯定是会兑现的,大帅向来言出必行。”熊柏答道。

    这时余林生正好在旁边,这小子早就厌烦侯仁杰在这里喋喋不休了,略带嘲讽地道:“侯佥事不必担忧,缺了谁也缺不了你们观海卫那几百两赏银。”

    侯仁杰眼底闪过一丝羞怒,不过脸上却是陪笑道:“呵呵,说的也是,嗯,你们忙,在先行告辞!”

    侯仁杰脸蛋再厚,这时也不好意思继续在这里纠缠,告辞往营地行去。

    然而就在此时,一队神气的锦衣卫飞快奔了过来,迅速扼守住道路两边,同时大喝:“总督大人驾到。”

    侯仁杰凛然退到道旁,很快,一支荷枪实弹的悍卒迎面而来,紧接着,宁波府的一众官绅大贾如同众星拱月般,簇拥着一名英俊青年信步行过来。

    这名青年约莫二十出头,生得唇红齿白,他并没有穿官袍,只是一身儒雅的文士打扮,气质从容自若。钦差副使夏言亦步亦趋地跟在这名青年的旁边。

    侯仁杰心中一动,这位应该就是近年来风头最劲的靖安伯,直浙总督徐晋了,实在年轻得不像话。

    余林生、熊柏和王铎三人见到徐晋,急忙跑上来行礼,大声道“末将参见大帅。”

    徐晋点了点头,向众人绍了三名江西军的主将,一众士绅商贾立即马屁如潮,纷纷夸赞江西军的英勇善战,晓是喜欢被拍马屁的余林生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众人寒暄了一番后,徐晋便轻咳了一声,一众士绅商贾都知道戏肉来了,十分识趣地安静下来。

    只见徐晋神色慨然地道:“月前,海盗勾结倭寇大肆侵掠我大明沿海万里疆域,至使百姓流离失所,生灵涂炭,吾皇为之震怒,苍天为之垂泪。

    臣徐晋不才,奉天子之命出任直浙总督,誓言荡平贼寇,幸而得军民戮力同心,昨夜一战击溃逆贼王直麾下主力两万余,斩杀并俘虏近九千之数!”

    徐晋说到这里故意顿了顿,锦衣卫百户韩大捷立即声嘶力竭地高声喊道:“大明万胜,吾皇万胜,大帅万胜!”

    一众锦衣卫、五百营亲兵,还有四周的江西兵陆续跟着呐喊,于是乎,整座军营上空均回荡着震耳欲聋的“万胜”,一众士绅皆凛然肃穆。

    见气氛也制造得差不多了,徐晋双手一举,待四周安静下来,振振有词地续道:“自吾皇登基以来,励精图治,国计民计皆大有起色。然而我大明近年来却不太平,前有江西宁王造反,后有白莲妖人煽动山东矿贼作乱,如今再有倭贼犯我万里万海疆,连年刀兵不断,国库如今不堪重负。

    然而,将士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有功者不能不赏,是故本官在此倡议,希望在场诸位能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共度时艰。”

    此言一出,尽管早有预料的一众士绅商贾都不由暗暗叫苦,一个个神色均是不自然起来,就知道宴无好宴啊,得,刚在酒楼吃完总督大人一顿酒席,结果马上就要割肉了。

    只听徐晋又道:“诸位请看,昨晚一战,将士们的斩获颇丰,如今全部皆在此,诸位看中什么大可以取走,只需按照市价给付即可,权当诸位对平贼大军的一点支持。”

    徐晋此言一出,一众士绅商贾不由松了口气,不是白出银子倒是可以接受,当然,即使徐总督让他们直接捐银,估计也没人敢多言半句。

    毕竟徐大总督刚挟大胜之威,屠刀上的鲜血还没干枯呢,试问谁敢说个“不”字,如今总督大人只是要求等价交换,无疑相当厚道了。

    因此,校场上堆积如山的战利品很快就被一众士绅商贾认购一空,就连那些破烂农具都被一个财大气粗的家伙给全包了。

    于是乎,短短两个时辰不到,所有战利品便变成了一箱箱白花花的银子,共计得银十一万七千多两银子,赏银的问题便应刃而解了。

    徐晋也是干脆,当场便宣布第二天犒赏三军,瞬时间,宁波府城外各个军营欢声擂动,高呼万胜的声音直冲云霄。

第683章 草民有冤() 
总督大人说要犒赏三军,于是,八月初五的凌晨时份,宁波府城内各大酒楼的后厨便忙碌起来,厨工们杀猪宰羊,戮鸡剁鸭,密锣紧鼓地准备食材,等到天一亮,一车又一车已经料理好的食材便源源不绝地运进了军营,本来安静的军营随即沸腾起来。

    未几,军营中便炊烟四起,诱人的肉香在空气中弥漫开来,军卒们喜笑颜开,比过年还要热闹,一些急性子的军卒干脆撸起袖子跑去帮忙,结果被掌勺的酒楼大厨连踹带踢地撵了出去,没办法,这些大头兵手欠得很,总是趁厨工们不注意偷吃,而且下手哪叫一个黑,刚出锅的一大盆红烧肉眨眼就见底了。

    当然,今日还有比吃喝更加重要的事,那就是赏银,总督大人金口玉牙,今日将会把杀贼的赏银全部发放到每一名士兵的手中。

    约莫上午十时许,当徐晋在五百营亲兵和锦衣卫的簇拥之下出现在军营时,瞬时间,整片连绵的军营都炸了,气氛迅速带向高潮。

    “参见大帅!”

    “大帅万胜!”

    徐晋率着麾下众将一路走过,夹道两边的军卒纷纷高呼行礼,声音一浪高接一浪。

    还是江西军的校场内,一箱一箱的银子全部被倒出来,堆放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十几万两银子堆起来的银山无疑极具视觉冲击力,在阳光下晃得人眼花缭乱,目炫神迷。

    自从前月倭贼蜂拥来袭,大明万里海疆风雨飘摇,这一个月来局势糜烂发酵,军队萎靡不振,如今终于打了一场大胜仗,徐晋自然要大肆宣扬,有多高调搞多高调,以此来鼓舞士气,激励人心。

    上午十一时许,领赏大会正式开始,由总督大人亲自发放赏银,当然,徐晋不可能真的亲自把银子发放到每一名士兵的手中,要不然咱们的总督大人非累死不可。所以徐晋只是把银子发给各部的军官,再由军官转发给各自的部下。

    不过,斩敌十人以上的军卒,倒是获得了总督大人亲自发放赏银的殊荣,另外还有一顶由总督大人亲笔题字的制式笠帽,笠帽的帽沿上用朱笔题着“勇猛”这两个大字。

    这顶笠帽虽然不值什么钱,但起到的激励作用甚至比白花花的赏银还要大,因为这是一种荣耀,尊严和荣耀虽然看不着摸不到,但都是这世间上能让人不惜一死的东西。

    这不,那些拿到“勇猛”笠帽的军卒一个个激动得脸色通红,挺直腰,高昂头,而没拿到笠帽的军卒则羡慕得眼红,暗暗在心里鼓劲,下次一定要争取拿到总督大人亲笔的“勇猛”笠帽。

    夏言见状亦不禁暗暗感叹徐晋在把握人心上的手段,瞧瞧那些头戴“勇猛”笠帽的军卒,一个个骄傲得像只斗鸡似的,估计这时让他们赴汤蹈火也心甘情愿,再瞧瞧四周眼红得像兔子一样的其他军卒,等下次上阵时估计会勇猛得不要命。

    发放完赏银后,全军的气氛再次推上一波高潮,拿到赏银的军卒们欢天喜地,没拿到赏银的军卒则眼红妒忌欲狂。譬如昌国卫,这次只拿到不足百两的赏银,士兵们既羞愧又羡慕,恨不得大帅马上下令发兵收复奉化和定海两县。

    正午时份,庆功宴正式进行,所有军卒都开启了吃货模式,放开肚皮狂吃海塞,肉菜、点心、果蔬管够,唯一不爽的一点就是不能喝酒。

    此刻,中军大帐中摆了数席,各部千户以上的军官都到齐了,直浙总督徐晋举杯为诸将庆功,毕竟是战时,为免醉酒误事,所以徐晋定了规矩,所有人都只能喝酒三杯。

    这一场庆功宴吃到下午三时许才结束,众将纷纷告辞离去,颇此聊得投机的将领则相约下半场。

    庆功宴结束,徐晋和夏言便也准备动身回城,毕竟还有很多公务等着他们去处理。

    正当徐晋和夏言离开了江西军的营地,便见一队用绳子串连起来的罪囚,被官兵押送进城。

    这队罪囚约莫有五百来人,全是昨天一战中被俘虏的倭贼,这些人当中,有的是真倭,有的是职业海盗,但大部份是新近才加入王直部的沿海住民。对待这些人自然都不能一刀砍了,所以徐晋决定先把这些人收押审查,倭寇和职业海盗全部砍头,其余的则严格审查,确实杀害过官兵和百姓的砍头,没大恶的则发配弃军。

    此刻负责押送俘虏的正是绍兴卫的军卒,见到总督大人的亲兵队行来,立即下令让道,军卒们把俘虏都驱赶到路边,然后恭敬地行礼,齐声参见大帅。

    这时,俘虏的队伍中,一名身形高大的男子却趁着押送的军卒不注意,偷偷地抬起头来打量,最后目光锁定了在锦衣卫簇拥之下的徐晋,眼神犹疑不定。

    不过,眼看着队伍就要从旁边走过,机会稍纵即逝,这名男子咬了咬牙,用尽全力咆哮一声,竟然把身上的索绳给生生挣断了,然后向着总督的亲卫队扑上去。

    负责押送的绍兴卫军卒愕了一下,而吓得魂飞魄散,一边喝骂一边冲上去,数名军卒试图把这名男子拦下,却被那男子狂暴地撞得飞了出去。

    “有刺客!”锦衣卫百户韩大捷厉声大喝,一众锦衣卫纷纷拔出绣春刀,而赵大头等亲兵已经举起了燧发枪,冷静地瞄准了该名男子。

    那名男子见状大骇,扑通地跪倒在地上,举着双手高叫:“总督大人,草民不是刺客,草民有冤!”

    徐晋皱了皱眉,分开拦在身前的锦衣卫,目光落在十米开外那名男子身上,不禁轻咦了一声道:“大头,让他过来!”

    赵大头立即带着两名悍卒上前,制住该名男子,搜查过身上没有凶器,这才押着此人来到徐晋的面前。

    这名男子跪倒在徐晋面前,一双淡蓝色的眼睛布满了血丝,估计是因为激动紧张,声音都有点发抖了,颤声道:“草民……草民有冤,求总督大人主持公道。”

第684章 一网成擒() 
此刻跪在徐晋面前喊冤的不是别个,正是那个宋大眼。前日宋大眼被俞大猷抓住,但出于对官兵的警惕,他一直隐瞒身份,所以被当成倭贼关押起来,此时正好遇上徐晋路过,立即便抓住机会拦道喊冤。

    大明可没有优待俘虏的习惯,所以被关押的军营的这段时间,宋大眼跟其他的倭贼一样吃了不少苦头,此刻鼻肿脸青的,不过,他那双与国人迥异的淡蓝色眼睛,让徐晋想到了至今还下落不明的冰妞儿。

    徐晋打量了一遍宋大眼,放缓神色问道:“你是何人,有何冤屈?”

    宋大眼不由悲从中来,流着泪,咬牙切齿地道:“草民叫宋大眼,乃定海县宋家家奴,由于主家不肯从贼,举家逃离定海县。前日旁晚,草民等一百六十余逃难百姓在观海卫营地附近路宿,谁知下半夜来了一股八九百人的倭寇溃兵,观海卫不敌倭寇,狼狈逃回营中。

    幸而那股倭寇急着逃离,并没有对草民等下毒手,然而不久后,观海卫指挥同知张俊,还有指挥佥事侯仁杰却花言巧语地把草民等诱入营中,随之突下杀手,把所有人残忍地杀害了。草民自幼习武,颇有几分勇力,是以突围逃了出营,后来假装跳江才得以摆脱追兵。

    可怜我家老夫人,还有那一百多名无辜的百姓妇孺,没死在倭贼的刀下,反而惨死在官兵手里,人头还让那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