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一名灰头土脸的七品官员快步走了过来,正是被扣押的义乌县令赵大河,他行到俞大猷面前拱手道:“本官乃县令赵大河,见过俞将军!”
俞大猷打量了一眼这位长得方方正正的赵县令,还礼道:“赵大人客气了。”
两人正客套着,本来抱着头痛苦自责的王如龙忽然站起来,咬牙切齿地道:“我们不走,还得继续挖。”
第694章 悍兵到手,俞家军(新年求票)()
俞大猷和义乌县令赵大河正客套着,本来抱头痛苦自责的王如龙却蓦地站起来,咬牙切齿地道:“我们不走,还得继续挖。”
敌意本来已经缓和的一众村民不由大怒,立即又举起了各种武器准备开干。
俞大猷好不容易才控制了局势,又岂能容它再次恶化,立即对着陈大成拱了拱手,后者倒是给面子,马上大声制止住蠢蠢欲动的一众村民,局面倒是暂时稳定下来。
俞大猷这才盯着王如龙厉声喝道:“王矿头,事到如今你还执迷不悟!”
王如龙咬牙道:“咱们几千人带着口粮远道而来,如今一无所获,眼看寒冬将至,如果两手空空地回去,家里的妻儿老少怎么过冬。我必须继续挖,兴许真的挖到了银子,那咱们还能有一条活路。”
“作梦吧,就算挖到银子也是咱们倍磊村和平望村的,几时轮到你们这帮外乡人!”陈子銮冷笑道。
王如龙冷冷地瞥了陈子銮一眼,狞声道:“你们非要逼得我们没有活路,那谁也别想活,一拍两散。”
“对,王大哥,咱们就不走,继续挖下去!”矿徒们纷纷鼓噪起来。
俞大猷眼见双方火药味又浓起来,脑中灵光一闪,仰天哈哈大笑起来。众人不由疑惑地望来,王如龙微怒道:“你笑什么?”
俞大猷笑容一收,反问道:“王矿头,如果继续挖下去,却还是挖不到银子,你又待如何?”
王如龙不由面色一沉,若是挖不到银子,那么他们这些人怕是有不少熬不过这个寒冬了。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矿工都是一贫如洗的阶层,他们在官矿中干活,干一天就拿一天的工钱,免强够维持一家生活,平时根本存不了几个钱,甚至一天不干活就没钱买粮食,一家老小就得挨饿。
正因为穷怕了,王如龙这些人才轻易被哄骗来八宝山中盗挖银矿,人人梦想着能发大财,带着大把银子风风光光地回家年。
然而,王如龙这数千矿徒舍弃了原来的工作,自备粮食跑来八宝山中“发财”,结果时间花了,家中储备粮食也耗尽了,最后却一无所获,接下来一家老少只能在寒冬腊月里等死了。
俞大猷见问住了王如龙,于是便继续道:“王矿头,你们远途而来不过是为了挣些银钱养家糊口,如今本将倒是可以给你们指明一条财路,绝对要比在这里挖矿可靠。”
王如龙死死地盯着俞大猷,半分半疑地问:“当真?你别不是消遣老子吧。”
俞大猷往东边一指,厉声骂道:“放你娘的狗屁,如今我大明万里海疆正遭受着海盗和倭寇的侵扰,那些王八蛋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沿海百姓生灵涂炭。要不是奉了总督大人的命令,老子现在还在东边杀倭贼呢,老子闲得蛋疼,跑来消遣你们这些孙子?”
王如龙被骂得面色一阵红一阵白,拱了拱手道:“在下是个粗人,不会说话,请俞将军指条明路吧。”
果然跟粗人说话,你要比他还粗才能压得住,于是俞大猷继续“粗”道:“草你大爷的,这态度还差不多。听好了,总督大人金口玉牙承诺过,杀死一名海盗赏银子五两,杀死一名倭寇赏十两银子。这条财路,难道不比你们在这里瞎鸡b挖要可靠?”
王如龙瞬时目泛异采:“真的假的?”
俞大猷指了指旁边的冯老六道:“呶,这家伙叫冯老六,前天在收复奉化县城时斩首十六级,总督大人亲自给他赏了八十两银子,还有一顶笠帽。”
冯老六这货马上十分骚包地展示了他那顶帽上的“勇猛”两个字,可惜他眼前这些矿工都不识字,只认识银子。
意识到自己秀不到点子上的冯老六马上掏出钱袋,露出里面八锭白花花的银子,一锭十两。
这下子一众矿徒,就连那些村民都两眼放光了。王如龙吞了吞口水道:“我们又不是官兵,就算杀了倭寇,总督大人会给咱们赏银吗?”
冯老嘿笑道:“自然是不会给的,不过你们可以先加入军队啊。”
王如龙皱眉道:“加入军队?我们又不是军户。”
冯老六立即得意地道:“嘿嘿,现在不同了,不是军户也能入伍,我家俞老大麾下正需要人手呢,你们随时可以加入,不过,得通过挑选才行,咱们俞老大的眼光很高,不是什么歪瓜裂枣都会收。”
旁边的知县赵大河听不下去了,皱眉道:“冯副千户,话不能乱讲,朝廷何时允许将领募集私兵了?”
俞大猷拱手道:“赵知县有所不知了,直浙总督徐大人已经允准本将招募五千新军,毕日兵部的行文将会下达。”
赵知县闻言便识趣地闭了嘴,既然总督大人批准了,他这个小小的七品县令还能咋的。
王如龙看了俞大猷一眼,试探道:“俞将军,如果咱们加入您的麾下,一个月能拿多少饷银。”
俞大猷竖起两根指头道:“每月二两银子,不过你们不属于卫所军,没有土地分配耕种,也没有军籍,战时上阵杀敌,待平定了倭寇后,你们有可能会被就地解散。”
王如龙却是大喜,军籍谁稀罕啊,他们只在乎银子,至于土地,他们是矿工,本来就没有土地,而二两银子对他们来说已经很高了,更何况还有丰厚的杀贼赏赐。
“好,老子加入了!”王如龙大声道。
王如龙是矿头,他表态加入,于是其他矿徒也争先恐后地嚷着要加入。
俞大猷畅快大笑道:“慢来慢来,本将军可不是什么人都收的,必须得通过挑选才行。”
俞大猷说完转身对着县令赵大河道:“赵县令,本将还想在贵县中招募新兵入伍,您意下如何?”
赵县令巴不得赶快把这些令人头痛的村民全部送走,立即便道:“保家卫国是每个大明百姓义不容辞的责任,本县自然全力支持。陈大成,要不你们都参军去吧,为咱们义乌县百姓争光,凭你的本领,说不定将来还能封侯呢。”
第695章 定海受阻()
八月十八日下午,徐晋收到了俞大猷的信使回报,义乌县的民乱已经平息,而且俞游击还打算在义乌县募兵,所以特别向徐晋请示。
徐晋看完俞大猷的请示报告后,心里总觉得怪怪的,印象中戚家军的班底好像就是在义乌招募的,如今俞大猷捷足先登,会不会把原本属于戚继光的兵给抢了?
不过,徐晋也懒得纠结这个,戚景通的儿子小戚如今还没满周岁呢,若是指望他长大后抗击倭寇,那至少还得等十几二十年,到那会黄花菜都凉了。
确实,若按照真实的历史走向,明朝倭患最严的时候是嘉靖中后期,也就是二十多年之后,而现在倭患却提前全面爆发了。另外,一代名将戚继光是在嘉靖七年出生的,如今也提前了六年出生。所以说,徐晋这个穿越者的到来,已经悄然改变了大明朝的历史走向,而且这种改变还在不断地放大中,大明朝这艏帝国巨轮的最终走向,已经成为未知数。
言归正传,且说徐晋毫不含糊地批准了俞大猷的募兵请求,并且爽快地拨给他五万两银子作为募兵的经费。若是按照俞大猷报上来的每月二两银子的军饷标准,这笔钱足够他给五千新军发放五个月的军饷了。
当然,正所谓万事开头难,更何况军队本身就是一头吞金兽,招募到新兵后还得准备服装、兵器、马匹、帐篷等各种的军用品。若是再加上一笔入伍安家费,徐晋估计这五万两银子怕是恰恰够用。
不过,锦衣卫百户韩大捷显然觉得五万两银子多了,这货估计是有点眼热了,于是便在徐晋面前打小报告:“徐大人,属下听闻俞游击的募兵条件……嘿嘿,实在有点古怪。”
俞大猷的请示报告中并未说明选兵的条件,韩大捷应该是通过锦衣卫的消息渠道得知的,徐晋闻言不由来了兴趣,轻哦了一声,问道:“怎么的古怪法?”
韩大捷嘿笑:“根据俞游击所张贴出来的募兵标准,城里人他不要,当过兵的他不要,替官府干过活的也不要,皮肤白净的不要,喜欢吹牛的不要,花拳秀腿的不要,甚至连伶俐的也不要。
人家俞游击只要乡下人、皮肤越黑的越好、老实但又要有胆子,有胆子的同时还得有点害怕官府,太过害怕也不要,一点也不害怕的更加不要。”
韩大捷说完便捧腹笑道:“大人,你说这些条件古不古怪?人家挑人都是挑伶俐的,俞游击倒好,专拣蠢笨黑壮的。这就算了,城里人、当过兵的、给官府干过活的全不要,这算哪门子回事了?最后还得有点怕官府的,太怕或完全不怕的都不行。哎哟,我的娘亲呀,依照这样的条件,俞游击能招到三五百人就不错了。”
徐晋皱着剑眉稍加思索便舒展开来,俞大猷这些募兵条件咋一听确实古怪,甚至还有点胡闹,但仔细一想也不是没有道理。
譬如城里人见惯了世面,生活条件好,肯定要比乡下人油滑,而且不及乡下吃苦耐劳;又譬如当过兵的,或者在官府当过“公务员”的,这些人大部份都是老油子,打起仗来肯定偷奸溜懒;再譬如皮肤白净的,体质肯定不及皮肤黑壮的。
所以总结起来就一句话,他俞大猷要的兵必须是忠厚老实,而且皮糙肉厚的乡下人。这些人勇敢刻苦,敢打硬仗,关键还听指挥,一呼百应。
俞大猷在历史上乃一代名将,而且这段时间确实也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所以徐晋只管用人,尽量给他提供条件,给他创造舞台,至于俞大猷自己如何折腾,徐晋不会过份去管束,反正是龙就送他上天,是虫就弃之不用。
韩大捷见到徐晋神色平静,并没有责怪俞大猷的意思,不由大为失望,不过这货也十分识趣地不再多言。
接下来的几天,徐晋处理完奉化县的一切事宜后,便命昌国卫派一千人留守奉化县城,同时出兵扫荡象山湾一带趁火打劫的几股小型海盗。
八月二十一日,徐晋亲自率领五百营,把抄没来的几十万两财货运回宁波县城。话说这批在奉化县抄没的财货,倒是暂时解了徐大总督的燃媚之急,估计很长一段时间都不用担心发不出赏银了。
相比于奉化县,定海县那边的战事却打得异常艰苦。从八月十二日算起,江西军和绍兴卫已经猛攻了定海县城九天了,依然未能破城,而且还付出了很大的伤亡代价,士气明显受挫。
定海县之所以这么难攻破,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因这定海县中的守军足足比奉化县多了一倍多,兵力达到一万两千,由贼首毛海峰亲自坐阵,城中兵多粮足。第二个原因是由于地形关系,定海县城就建在甬江边上,几乎被甬江半包围,护城河又大又深,这给官兵攻城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不过,江西军和绍兴卫虽然久攻定海县城不下,但也把王直吓得够呛的,因为顺着甬江而下,出海口不远就是金塘岛所在了,所以他很害怕官兵会舍弃定海县城,直接杀到他的老巢去呢。
话说这几个月,王直一直顺风顺水,实力迅速地发展壮大,于是便飘飘然起来,甚至忘乎所以地自称徽王。不过,宁波府城外那一场大败,犹如兜得一桶冷水,彻底把他淋醒过来,王员外此刻开始有点后悔了,后悔自己的狂莽自大,后悔自称徽王!
不过,正所谓开弓没有回头箭,如今王员外只能硬着头皮死撑到底了,毕竟若被官兵擒住只有死路一条。所以王直像疯了一般,一边砸锅卖铁向西洋人购入武器,一边联络徐海,希望徐海能出兵拉他一把,解救被围困在定海县城的部下。
因为,如今定海县城中这一万多人马几乎是王直的全部家当了,若是再被官兵吃下,那离他的死期就不远了。
第696章 王绿姝献计(两章合一)()
王直或许不是当王的料,但绝对是把做生意的好手,金塘岛沥港在他的经营之下,短短数月便繁盛起来,每日进出港口的船只达数百艏,多的时候甚至千帆竞逐,日交易额轻轻松松破万两银子。
除了传统的茶叶、瓷器、生丝、布匹、药材等生意外,王直近来还瞄上了军火生意。
话说自从王直从西洋人手中陆续购入火绳枪和佛郎机炮后,眼热羡慕他的海盗和倭寇并不少,譬如徐海便多次向他求购火枪和火炮。向来嗅觉灵敏的王直马上便意识到这是一条财路,便与西门俊秀合作做军火生意,而且,他还跟其他几股实力雄厚的西洋商人签署了“军火代理”协议,基本上垄断了西洋军火买卖,所以其他海盗想入手西洋火器就得向他王直购买。
譬如现在,王直便在他的“王宫”里接待了几位前来向他求购西洋火器的海盗头子,分别是邓文俊、林碧川、沈门和何亚八。前面三位均是福建沿海比较有实力的海盗,而那何亚八则是打广东那边来的,还带来了许栋的介绍信。许栋即是当初的徽商商会会首,当初钦差副使夏言剿灭双屿港时,许栋带着全家连夜逃到了广东沿海,投靠了当地的一伙海盗。
且说何亚八这四名海盗头子与王直讨价还价一番后,终于和王直订立了一份西洋火器的订购协议,接着王直命人摆下宴席,最后宾主尽欢。
王直刚刚送走了四名海盗头子,便听说叶宗满回来了,于是急忙命人把他召进来。
话说叶宗满和毛海峰两人乃王直的左臂右膀,如今毛海峰在大陆领兵,而叶宗满则负责后勤供应和内部事务,相当于“丞相”的角色。
如今毛海峰在大陆受挫,一万多人被官军困在定海县城,情况岌岌可危,王直前天便派心腹叶宗满去找徐海求助,现在叶宗满终于回来了,王直自然是急于知道结果了。
很快,叶宗满便被带了进来,王直不待前者落坐便急切地问:“溢之(叶宗满的表字),徐海可同意出兵?”
叶宗满约莫四十许岁,虽然长相粗豪,实则是个细心之人,只见他皱着眉道:“徐海倒是愿意出兵,不过却提了一个条件。”
正所谓无利不起早,王直也料定没有好处,徐海是不可能出兵相助的,所以并没有生气,只是追问徐海提了什么条件。
叶宗满答道:“十艏双桅蜈蚣船、一千杆火绳枪、三百门佛朗机炮。”
王直不由倒吸一口冷气,怒形于色道:“岂有此理,徐海这分明就是落井下石,狮子大开口。老子手头上要是有一千杆火绳枪,三百门佛郎机炮,还用得着求他出兵,早就把官兵打得满地找牙了。”
叶宗满无奈地苦笑道:“属下把口水都说干了,徐海还是坚持不肯松口,非得要这个数。”
王直沉吟了片刻,黑着脸道:“溢之,你再走一趟,就说我应下了,不过暂时拿不出这么多枪炮船只。可以先给他三艏蜈蚣船、一百杆火绳枪、二十门佛朗机炮,剩下的等他出兵后再慢慢给。”
“好吧,那属下便再走一趟!”叶宗满爽快地答道,不过数目相差太大,他并不看好徐海会同意出兵。
……
嘉庆府崇德县城东面,徐海部倭贼的营帐连绵成片,夜色之下火把星星点点,仿佛天上的星河。
话说徐海攻陷了嘉兴府的海盐和平湖两县后,死磕了崇德县近个月,依旧没能破城,不过实力却不断地发展壮大,如今麾下已经有超过四万之众,当然,其中包括了大量被裹挟的百姓。
今晚天气晴好,此刻的中军大账内,徐海正与麾下的得力干将宴饮,而距离酒席不远拉起了一幅布幔。此时布幔后燃了两根蜡烛,烛光把一具优雅曼妙身影投射到布幔,但闻有金戈铁马的声音传出,凛冽的杀气扑面而来。
徐海和一众部下都听得出了神,片刻之后,布幔后战场厮杀的声音消失了,只剩下萧瑟的风声,最后连风声也停歇了。紧接着一名宫装丽人从布幔后转出,对着徐海等人盈盈福了一礼,浅笑道:“小女子献丑了。”
“好,绿姝姑娘这口技端的是出神入化,把战场厮杀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就好像身临其境一般,妙极,当浮一大白。”徐海鼓掌大声叫好,手下一众心腹干将也齐声喝彩。
原来布幔后转出来这位宫装丽人赫然正是江南花魁大赛的榜眼王绿珠。话说当初徐海麾下的倭寇辛五郎,还有海盗黄侃攻破崇德县,最后黄侃被俘腰斩,辛五郎却逃掉了,还掳走了明妓王绿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