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王首辅-第3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晋在马六甲王城设立都护府驻军,又开设书院传授儒学,这两项举措无不暴露了他的“野心”,也严重侵害了宾塘王公的利益,不过这肥货还是继续忍了,每天依旧对徐晋笑脸相迎,毕恭敬毕敬。

    这样一来,徐晋越发觉得这胖子不适合再当国王了,离开满喇加之前,徐晋决定把他解决掉。好不容易才把马六甲控制在手,再加上葡萄牙人的报复在即,徐晋自然不会给俞大猷留下这么大的隐患。

    国家利益面前无所谓对错,只能怪这胖子命不好了,当然,徐晋会尽可能给他一个好结果,但继续留着他当满喇加国王是不可能了。

第758章 玉米与土豆() 
阳光,沙滩,碧蓝如翡翠般的海面,星罗棋布的珊瑚礁,还有历历可数的游鱼,如果身边风华绝代的王大家再穿上性感的比基尼,那画面之美……徐晋实在不敢想像。

    清晨的阳光还不甚猛烈,海风轻轻吹拂,这是满喇加一天中最舒适的一段时间,徐晋牵着王翠翘柔软的玉手,迈步在马六甲王城郊外的沙滩上。

    这片沙滩上的海沙很细,赤足踩在上面十分舒服,当然,更吸引徐晋的还是王翠翘那一双玉足,皮肤欺霜赛雪,那叫一个嫩滑,脚趾头像一粒粒饱满圆润的粉红色珍珠般,可爱极了。

    没错,王翠翘并没有缠足,徐晋对此感到非常欣喜,这样一个倾城美人,如果把双足缠成那种畸形的三寸金莲,委实是暴殄天物。费吉祥是徐晋的女人中,身子保养得最完美无暇的,简直跟艺术品一般,以至徐晋每回跟她亲热时都小心翼翼的,生怕把她碰坏了,然而让徐晋痛心疾首的是,吉祥缠足了!!!

    两人牵着手在沙滩上走了一路,徐晋便盯着王翠翘的一双玉足一路,越看越觉赏心悦目,王大家俏脸粉霞如醉,既羞赧又有点小得意。王翠翘本来是官宦人家出身,后来因为家族犯事被抄没,她也因此没籍教坊司,错过了缠足的年龄,一双“大脚”是王翠翘引起为憾的地方,甚至不敢以之示人,直到遇上了徐晋才慢慢转变了观念,以天然足为美。

    两人走着走着便来到一堆礁石附近,王翠翘赧然地轻声道:“老爷,我们到到那石头上坐坐。”

    两人之间虽然有了最亲密的关系,但王翠翘一直习惯叫徐晋为大人,此时娇羞无限地唤一声老爷,徐晋不由心神一荡,牵着前者便往礁石行去。

    初夏和秋雁两名婢子对视一眼,很识趣地没有跟过去,至于跟随保护的锦衣卫和亲兵们更是落后了一大截,远远地把附近的闲人都驱赶开去,免得打扰了大人的雅兴。

    徐晋和王翠翘两人在礁石后并排坐下,把脚伸入海水中浸泡,说不出的惬意。王翠翘转头看了一眼,见到礁石挡住了其他人的视线,这才放心地依偎入徐晋的怀中。

    徐晋搂着王翠翘温软的身子,嗅着扑鼻而来的淡淡体香,不由心猿意马,很自然便有了反应。王翠翘轻撩了起额前的刘海,眉眼如丝地嗔了某人一眼,然后臻首便缓缓地埋了下去……

    徐晋咝的倒吸一口冷气,既惊又喜,两人虽然什么亲密的事都做过了,但王翠翘性子恬淡,极少会这样主动火辣,有点反常啊!

    不过,徐大老爷此刻也无暇过多琢磨了,如潮的快意让他抑制不住地颤抖,终于,一把将王翠翘抱起轻放在礁石上,然后翻身覆了上去……

    哗啦蓬……

    海浪忽轻忽重地拍打着礁石,数只海鸥从头顶上飞过,好奇瞥了一眼礁石后面的风光,然后便继续觅食去了。

    正当初夏和秋雁两名婢女十分担心,琢磨着要不要过来看看呢,徐晋和王翠翘终于牵着手从礁石后面走了出来,后者的俏脸还酡红如醉,美艳不可芳物,同为女子的初夏和秋雁看到,亦禁不住看得心动。

    “走吧,回城!”徐总督神清气爽地挥手道。初夏和秋雁这才回过神来,答应了一声便急忙行了开去。

    回城的途中经过了一片农田,徐晋忽然眼前一亮,松开牵着王翠翘的手,快步走到农田旁边,神色激动地盯着田里那一排排像甘蔗一样的绿色作物。

    王翠翘、初夏、秋雁三人连忙行过来,前者好奇地问:“大人,这是什么?高粱吗?”

    徐晋却是激动得抱起王翠翘亲了一口,哈哈笑道:“不是高粱,是玉米,玉米啊!”

    原来地里那一排排高大的绿色作物赫然正是玉米,此时顶端已经开花了,有几棵甚至已经结出了小小的玉米苞。

    “玉米是什么?很好吃吗?”初夏好奇地问。

    徐晋畅快地大笑道:“玉米不仅好吃,而且还很高产,跟红薯一样高产!”

    王翠翘不由眼前一亮,顿时便明白徐晋为何如此高兴了,想当初红薯就是徐晋推广种植的,有了这些高产作物,便能很好地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以后大明的百姓就不用忍饥挨饿了。

    看着眼前这片绿油油的玉米地,徐晋兴奋得差点蹦了起来,记忆中玉米和土豆这两样高产作物都是明末才传到大明的,如果这两样作物早一点传到大明,或者大明就不会那么快灭亡了。

    土豆?

    一想到土豆,徐晋便下意识地四处张望,竟然真让他看到远处一块土地上长有疑似是土豆的植株。徐晋顿时心脏狂跳,像火烧了屁股般飞奔过去,蹲下来仔细端详,最后干脆动手刨了一棵,果然见到茎下长了一串拇指头大小的圆形果实,赫然正是土豆!

    “土豆,真的是土豆,天佑我大明,天佑我大明啊!”徐晋激动得语无伦次,提着那颗土豆笑得像个傻子。

    三女不由无语,徐晋总是一副从容自若的淡定模样,还从来没见过他如此失态。

    “大人,这又是什么珍贵的稀罕物儿?”王翠翘娇嗔了徐晋一眼,有点无奈地问道。

    徐晋哈哈笑道:“这叫土豆,好东西啊,有了玉米和土豆,再加上红薯,我大明百姓基本上可以告别饥荒了。”

    三女欣喜地对视一眼,初夏出身贫苦,对底层百姓的疾苦更加了解,闻言喜不自胜地道:“老爷,这真的假的啊?”

    “本老爷几时骗过你这小蹄子!”徐晋微笑道,初夏羞喜地轻啐了一口:“人家才不是小蹄子!”

    徐晋心中畅快无比,想当初他提出开海禁,费师由于担心开了海禁后,大家都蜂拥跑去经商,导致田地无人耕种而产生饥荒,所以并不支持开海禁,并且言明,只要徐晋能解决粮食问题,他便支持开放海禁,如今有了这两样作物,粮食问题便应刃而解了。

    徐晋小心翼翼地把那株土豆重新埋回土里,然后便招手把一名锦衣卫召过来,吩咐了几句。这名锦衣卫急忙发足跑回马六甲王城。

    约莫半小时后,宾塘王公便带着几名大臣气喘喘地跑来了,陪着笑行礼道:“总督大人召见小王何事?”

    徐晋一指地里的玉米和土豆问道:“敢问王公,这些作物是何物?”

    宾塘王公听闻徐晋这么急召他来,竟是为了地里的作物,不禁哭笑不得,不过他还是认真地端详了一遍两样作物,可惜这肥货并不认识,于是调转头用爪哇语问身后几名大臣。

    几个胖子叽噜咕噜地交流了一阵子,宾塘王公才谄笑着道:“总督大人,这些高高的叫棒子,这些矮矮的叫土果,是那些佛郎机人近年引进的,小王也是第一次见。”

    徐晋不禁翻了个白眼,棒子你大爷,土果你大爷,估计这肥货也是胡扯出来的名字!

    噗嗤……

    王翠翘看着徐晋出糗的样子,禁不住掩着小嘴噗嗤的失笑出声,初夏和秋雁两人更是咯咯地笑起来。宾塘王公不明所以地挠了挠后脑勺,几名大臣也是面面相觑。

    徐晋轻咳了一声道:“棒子这名字不好听,估计韩国人也不会同意,以后就叫玉米吧!”

    宾塘愕了一下,韩国人是哪国人,算了,总督大人说的,听着就是,于是点头陪笑道:“玉米,好名字,够大气,一听就觉得好看又好吃,嗯,就叫玉米。”

    “土果太土了,以后叫土豆吧!”徐晋又道。

    这回轮到宾塘翻白眼了,土果这名字土?土豆这名字就不土了?不过,总督大人说的,就算叫屎豆他都不敢有意见,于是继续点头道:“好名字,就叫土豆,一听就觉得好吃。”

    王翠翘俏脸憋得通红,强忍住才没有笑出声。

    徐晋满意地点了点头,续道:“除了这里,还有别的地方种有玉米和土豆吗?”

    宾塘王子回头问了一遍身后的几名大臣,这才谄笑着道:“回总督大人,这两样作物是近年才引进的,所以种得并不多,估计有十来亩吧!”

    徐晋不由大喜,点头道:“这些作物要好好照料,这一茬的收成不准食用,全部留种,本官有用处。”

    “是是是!”宾塘王公连连称是,眼底却闪过一抹隐晦的精光,不过却被徐晋敏锐地捕捉到了。

    徐晋忽然微笑道:“王公初承王位,今年的圣寿节理应进京向吾皇朝贺,并且接受吾皇册封,正好过几日本官便要乘船北归,王公与本官同行如何?”

    此言一出,这大胖子顿时笑容僵住了,吃吃地道:“总督大人,小王刚刚复国,国家百废待兴,百姓殷切期盼,这个时候实在不宜离开,且待几年再进京为天子祝寿吧!”

    徐晋顿时面色一沉道:“今年圣寿节非同一般,乃天子十八岁寿辰,意义非凡,王公还是随本官一道进京朝贺吧,就这么定了!”

    宾塘王公顿时无言以对!

    徐晋和颜悦色地拍了拍大胖子的肩头道:“我大明历来慷慨,王公只要进献上土豆和玉米这两样作物,天子定然龙颜大悦,绝对少了你的丰厚赏赐。”

    

第759章 封侯非我意,但使海波平(求票)() 
满喇加常年高温多雨,这会儿又下起雨来,窗外传来哗啦啦的雨声,夜反而更加静谧了。书房里燃着一根手臂粗的牛油烛,照得亮如白昼,徐晋负手站在窗前,透过玻璃窗,静静地看着外面的漂泊大雨。

    徐晋此刻处身的这座欧式城堡,据说是专门为葡萄牙印度总督阿尔布•克尔克建造的,就连窗子都使用了昂贵的透明玻璃做成,而这间书房也是阿尔布总督的书房,不过,现在住进这座城堡,使用这间书的却是大明的直浙总督徐晋。

    笃笃……

    书房的门被敲响了,徐晋朗声道:“进来吧。”

    一名英气勃勃的年青武将推门行了进来,赫然正是南洋都护府(准)都护俞大猷,他行到书案前,对着窗子旁的徐晋恭敬地行礼道:“末将俞大猷,参见大帅,不知大帅何事召见?”

    徐晋缓缓转过身来打量了一眼这名英姿飒爽的爱将,径直行到茶几旁坐下,微笑道:“来,坐吧。”

    徐晋打起仗来十分严厉,不过平时与麾下将士相处却相当平易近人,甚至可以开一些生冷不忌的玩笑,所以一众将士对他既敬畏又爱戴。

    俞大猷很自然地坐到了茶几的对面,并且抢先拿过茶壶给徐晋斟了一杯,然后又给自己斟了一杯,可谓是轻车熟路,可见平时没少跟徐晋喝茶聊天。

    徐晋端起茶杯轻抿了一口,左手食指习惯性地轻敲着茶几,忽然笑道:“你小子可还记得,当年在上饶县城与本官初次见面时的情景?”

    俞大猷讪道:“末将记不得太清了,好像说了些过头的话儿。”

    徐晋揶揄道:“本官还记得一清二楚,当时本官正要盘下你叔父那间宅子,你小子却指着本官,说本官长得娘,还警告本官,若敢占你叔父的便宜,你小子就用拳头招呼本官。”

    俞大猷不由暗汗,尴尬地道:“末将当年年少气盛,大人千万别放在心上。”

    徐晋笑道:“当时本官还真想拿过你叔父手里的棍子抽你一顿。”

    俞大猷嘿嘿笑道:“大帅那会儿怕不是末将的对手吧。”

    “本帅现在也不是你的对手。”徐晋自嘲道。

    “可是大帅现在根本不用自己动手,只要一声令下,末将就得用自己的拳头扫呼自己。”

    徐晋不由哈哈一笑道:“你小子好的不学,倒是跟宾塘王公学了一身拍马溜须的本事。”

    俞大猷嘿嘿一笑,忽然压低声音道:“大帅,有句话末将不知当不当讲?”

    徐晋心中一动,微笑道:“讲吧,出得你口入得我耳便是。”

    俞大猷心中一暖,沉声道:“末将觉得宾塘王公此人城府极深,十分能隐忍,大帅如果真想经营满喇加,此人断然不能继续留着。”

    徐晋会心一笑道:“你小子倒是跟本帅想到一块儿了,放心吧,本帅不会留着他给你添乱的,离开满喇加时,本帅会带着他一道回京向天子朝贺,三五年之内他绝对没有机会再回来。”

    俞大猷不由大喜,本来他还担心徐晋下不了杀手,没想到徐晋竟然有更妙的安排,能不杀人自是最好的,把宾塘王公扣留在京城,既不会过份刺激那些本地人,又给自己腾出了治理满喇加的时间,三五年足够站稳脚跟了,大不了到时再找一个王族的小屁孩来当满喇加的国王。

    “大帅英明。”俞大猷心悦诚服地道。

    徐晋面色一整,正容道:“小俞,本帅过几天就要北返了,你这个南洋都护担子重,可不好当啊,葡萄牙人应该很快就会发起反击了,他们是不会轻易放弃马六甲海峡的。”

    俞大猷站起来啪的敬了个军礼,信心十足地道:“大帅请放心,末将定不负大帅所托,葡萄牙人敢来,末将便教他们有来无回。”

    徐晋摆了摆手道:“本帅对你小子有信心,要不然也不会留你在此驻守,不过,本帅并不想把葡萄牙人打得有来无回,那样划不来。”

    俞大猷目光一闪,疑惑地问道:“大帅的意思是?”

    徐晋指了指椅子,示意俞大猷坐下,微笑着解释道:“马六甲海峡的价值首先就在于他是一条国际航道,如果失去了他原有的作用,那咱们大费周章占据这儿就没任何意义了。”

    俞大猷恍然道:“大帅的意思是继续对葡萄牙人放行?”

    徐晋点头道:“自然是要放行的,不过放行之前得先把他们打服了,不仅葡萄牙人,还有西班牙人、荷兰人、英国人统统如此,要让他们识得厉害,不敢轻易生出觊觎之心。”

    俞大猷吁了口气道:“那末将明白了,大帅的意思是先把他们打服打怕了,再跟他做生意赚钱。”

    徐晋哈哈一笑道:“就是这个意思,如果本官所料不差,葡萄牙的阿尔布总督会亲自带队前来报复咱们,到时你狠狠地修理他一顿。嗯,本帅会把一半的枪炮留给你,补给方面你也不用担心,广州府那边会半年运送一次物资过来,当然,最好是你自己想办法自给自足,毕竟远水难救近火。”

    俞大猷信心十足地道:“末将会计较的,定不负大帅所托便是。”

    徐晋满意地点头道:“嗯,到时西洋人若想谈判,你便让他们到大明找本帅,本帅会亲自跟他们谈。”

    接下来,徐晋又跟俞大猷详细谈了些细节,做好自己离开后的安排,足足两个时辰之后,俞大猷才离开了书房。

    ……

    一转眼便至嘉靖三年的五月底了,徐晋是四月初二离开南头城下南洋的,仔细算来已经过去近两个月了,徐晋也足足在满喇加逗留了一个月时间。

    嘉靖三年五月二十五日,西南季风早已吹起,徐晋率领舰队,准备启程返回大明,满喇加国王宾塘王公也将跟随舰队到京城朝谒大明皇帝朱厚熜。

    宾塘王公自然是十万个不愿意的,但正所谓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假如不答应估计连命都保不住,无奈之下,这位大胖子只好选择了妥协。

    然而,正当徐晋准备登舰时,小皇帝朱厚熜的圣旨却是抢先一步到达了,这次负责传旨的竟是太监张永。

    历史对这位张太监的评价可谓是褒贬不一,首先张永是正德朝的内监“八虎”之一,深受正德皇帝朱厚照宠信,是太监阵营中的扛把子人物,干过不少坏事,偏偏权阉刘谨又是张永和杨一清联手板倒的。

    另外,张太监还尚武,立过不少马上功劳,当初西北的安化王造反,正德皇帝便派张永和杨一清两人带兵平乱。

    所以说,张永这个人实在不好评价,当初小皇帝朱厚熜登基后,正因为张永曾经立过不少功劳,这才放过了他,只把他贬到南京守陵,不过这会竟又派他来传圣旨,很明显,这位张太监又被朱厚熜起用了。

    张永约莫六十左右,尽管脸上的皱纹不少了,但却是精神奕奕,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人逢喜事精神爽吧。

    徐晋在打量张永,张永亦在打量徐晋,两人目光一触,张太监便皮笑肉不笑地道:“咱家早就听闻徐大人鼎鼎大名,今日一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