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王首辅-第3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炳虽然暗恨徐晋和谢二剑,但是表面上还是一直保持着友好的态度,不过,这小子终究是道行未够啊,刚刚被吐了一口浓痰,又让众官员群欧,正是处于气头上,所以冷笑道:“徐大人,你的面子虽大,但终究也大不过皇命吧?”

    徐晋剑眉挑了挑,淡道:“本官并未曾让陆千户违抗皇命,只是恳请陆千户暂缓施刑罢了!”

    陆炳面带讥诮地哂笑道:“要是本千户不答应呢?”

    徐晋淡定地道:“陆千户可以不答应,不过……”

    徐晋说到一半便不说了,招了招手示意陆炳凑近前来,后者犹豫了一下,不过最终敌不过好奇心,还是把耳朵凑了过来。

    徐晋在陆炳的耳边低声续道:“不过,本官不敢肯定你这锦衣卫千户还能不能继续当下去。”

    陆炳脸色微变,眼睛危险地眯缝起来,威胁!徐晋这是赤祼祼的威胁啊!

    陆炳心中又惊又怒,他是皇上的发小,生母更是皇上的乳娘,所以他并不是很信徐晋有本事板倒自己,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徐晋层出不穷的本事他很清楚,打仗还未尝一败,天知道他会想出什么鬼主意来对付自己?武定侯郭勋,还有外戚张家就是前车之鉴啊!

    冷静下来的陆炳顿时有些后悔了,后悔跟徐晋直接撕破脸,别的不说,就是论受皇上宠信,自己也及不上徐晋,这时撕破脸非常不智。

    陆炳面色一阵红一阵白,这时如果认怂了,自然会很没面子,在弟兄面前也必将威信扫地,但如果继续硬杠,他又害怕徐晋会放大招,一把将自己摁死!

    正在徐晋准备给个台阶陆炳下时,一名小太监气喘吁吁地从左顺门中跑了出来,尖声高叫道:“靖安侯爷何在?”

    “徐晋在此!”徐晋郎声道。

    这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下了,那小太监定神一瞧,这才看清了陆炳旁旁边的徐晋,喜道:“侯爷赶紧随奴婢进宫,皇上召见,宫门马上就要落闸了!”

    “有劳小公公了!”徐晋掸了掸衣袖便从容跟着这名小黄门进了左顺门,径直往乾清宫的方向行去。

    陆炳脸色变幻不定,最后挥了挥手道:“暂停执刑,所有犯官押回北镇抚司大牢。”

    当下,锦衣卫便将一众参与过冲撞左顺门的官员全部押回了北镇抚司,其余的则全部驱散。

    

第796章 循循善诱() 
皇宫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份,外朝以奉天殿、华盖殿、建极殿为中心,统称为三大殿,乃举行朝会庆典的地方,而内廷则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乃皇帝、后妃、皇室家眷等平时起居的处所。

    徐晋跟着那名小太监一路急行,总算赶在宫门落锁前进了内廷,来到了嘉靖帝起居所在的乾清宫养心殿。此时的养心殿中已经燃起了灯烛,照得亮如白昼,嘉靖帝正在御书房内坐立不安,神色焦灼地来回走动。

    话说朱厚熜这小子自从摆脱了杨廷和的羁绊之后,终于如愿以偿地以皇考之礼祭祀了生父朱佑杬,渐渐便开始放飞自我了,再也不满足于只是用皇考之礼祭祀生父,而是想更进一步,给生父弄一顶皇帝的帽子,享受供奉于太庙的待遇,同时,也可借此来树立起兴王一脉的皇室正统地位。

    张璁和桂萼两人洞察到嘉靖帝的心思,于是便投其所好,上书建言把兴王朱佑杬的牌位从安陆州迎入太庙中供奉,庙号为睿宗。此举无疑等于承认了兴王朱佑杬的皇帝身份。

    这世上最美妙的事莫过于刚想睡觉,马上就有人把枕头送来,所以嘉靖帝得了张璁和桂萼的奏本,不由大喜过望,兴冲冲地谕令内阁拟旨诏告天下,可惜却被以费宏为首的内阁三老驳回了,犹如兜头淋了他一桶冷水。

    然而,朱厚熜这小子不久前才摆脱了杨廷和毛澄等人,锐气正盛,再加上如今大明已经上了正轨,国力蒸蒸日上,估计这小子觉得自己作为九五之尊,没必要再束手束脚的,于是头脑一热,今日便把百官召集到左顺门外下了一道中旨,要改称生母为“圣母章圣皇太后”,去除“本生”二字,还要将生父的尊号改为“恭穆献皇帝”,并将牌位迎进大内太庙供奉,庙号为睿宗。

    朱厚熜虽然早预料到会有大臣反对,便却没想到会有这么多大臣反对,而且这些大臣的反应还如此强烈,跪在左顺门外请愿,久久不肯离去。

    于是朱厚熜便打算来个杀鸡儆猴,让锦衣卫抓了丰熙等八名大臣打入大牢,然而此举反而激怒了一众护礼大臣,以翰林修撰杨慎为首的数十名官员甚至撼门痛哭,高呼太祖高皇帝和孝宗弘治帝。

    朱厚熜又惊又怒,当即下令抓捕了杨慎等上百人,并对参与冲击左顺门的大臣施以廷杖,然而鲜血淋漓的高压政策不仅没把没把一众护礼大臣吓倒,反而把朱厚熜自己给吓倒了。

    朱厚熜这小子到底还只是个十八岁的少年,虽然十分聪明,政治手腕也趋于成熟,但论到冷酷杀伐的帝王意志,他还差得远呢,所以没把大臣压住,反而自己先怕了,要是换了朱元璋和朱棣这种,大臣再多也不够砍,不服是吧?杀到你服为止!

    护礼大臣们不怕死,朱厚熜却怕了,怕被世人称为暴君,怕被世人唾骂大逆不道,怕官员们都摞挑子,到时只剩下他一个孤家寡人,譬如蒋冕和毛纪在求见皇上不得后,已经上书递交了辞呈。

    朱厚熜怕了,也慌了,所以在他听闻徐晋来到宫外劝散了示威的书生后,不由大喜过望,马上便派了小太监召见徐晋。

    且说朱厚熜正在御书房内不安地来回走动,便听到一名小太监在外面禀报道:“皇上,靖海侯爷带到。”

    朱厚熜一喜,急忙快步上前,亲自打开了御书房的门,果然见到徐晋就站在门外,一如既往的从容自若。朱厚熜见状莫名的心安了不少,喜道:“徐卿来了!”

    “臣参见皇……”

    “徐卿免礼,快快走来,朕等你很久了。”朱厚熜没等徐晋行礼便打断了。

    徐晋暗汗,看来这小子捅了马蜂窝,现在慌神了,终究还是经历得太少啊,要是换了朱元璋和朱棣这两位杀人狂,这根本就不是事儿,不过这样也好,要是朱厚熜这小子跟那两位一样的凶残性情,自己还是躲远的点为妙,找个借口辞官,回老家当个富家翁好!

    徐晋进了御书房,顺手把门给关上。

    “徐卿,朕现在心乱如麻,到底该如何是好啊?”朱厚熜苦着脸道。

    徐晋心中一暖,朱厚熜在自己面前毫无保留地表现出软弱的一面,这正是一种信任的表现,微笑道:“皇上,成大事者必有静气,越是危机重重越要保持心境平静,心平气静才不至于继续犯错。”

    朱厚熜深吸一口气,苦笑道:“朕也明白这个理,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啊,朕要是有徐卿一半的养气功夫,何至于此。”

    “皇上谬赞了,臣怎敢与皇上相提并论,其实皇上已经很优秀,只是阅历上还有所欠缺!”

    朱厚熜翻了个白眼道:“得了,这节骨眼上就别给朕拍马屁了,朕想知道现在该怎么办!”

    徐晋微笑道:“这个时候皇上应坐下来喝杯茶!”

    朱厚熜点头道:“也好,来人,沏茶!”

    两人在茶几旁坐下,很快便有宫人沏了一壶极品雨前龙井进来,给两人各斟了一杯便倒退了出去。

    徐晋端起那只镶金玉杯抿了一口,摇头惋惜地道:“浪费了如此好茶,这玉杯适合用来喝酒,喝茶还是瓷器的好。”

    朱厚熜那小子马上又命宫人换了瓷杯,竟是成化年间的鸡缸杯,这玩意在后世可值钱了,一只拍出了上亿的天价,让人乍舌。

    朱厚熜见徐晋津津有味地欣赏着一只茶杯,不由没好气地道:“徐卿要是喜欢这种茶杯,回头朕让御用监黄锦给你几套,现在先给朕解决问题!”

    成化鸡缸杯在后世价值连城,但在嘉靖帝眼中只是一种茶具罢了,即使是官窑的精品贡物,造价也不过是十几两银子,甚至还不用十几两银子。

    徐晋放下手中的鸡缸杯,认真斟酌了一下措词才道:“皇上为何突然生出奉迎兴献帝牌位进太庙的想法呢?”

    朱厚熜俊脸微窘,他并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早就有这份心思了,之所以没有提前和徐晋通气,一来是徐晋正在休假中,二来徐晋在议礼这件事上从来没有明确表态,再加上前不久内阁首辅费宏又驳回了他的旨意。所以朱厚熜干脆便不跟徐晋通气了,免得他夹在自己和费宏之间为难。

    “兴献帝是朕的生父,对朕慈爱加,生养之恩重如山,深似海,朕现在尊崇生父何错之有?莫非徐卿也认为朕做得不对吗?”朱厚熜略有不悦地道。

    徐晋微不可察地皱了皱剑眉,他已经尽量小心地斟酌过措词,语气也没问题,但还是引起朱厚熜的不快,看来生父确实是这小子的逆鳞,摸不得碰不得!

    徐晋眼珠一转,以退为进道:“臣并不以为皇上做错了,而那些大臣做错了。”

    朱厚熜微愕,下意识地问:“他们做错了什么?”

    “他们不该反对皇上,更不该聚众闹事,撼门大哭更是形同于犯上作乱,所以臣觉得皇上应该把他们全部满门抄斩,甚至诛连九族!”徐晋大义凛然地道。

    朱厚熜翻了个白眼道:“那朕岂不是成了残忍无道的暴君了?”

    徐晋轻咳了一声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皇上既想爱惜名声羽毛,又要逾矩尊崇生父,这世上哪有此等两全其美的事。”

    朱厚熜这才意识到徐晋说的是反话,面色顿时沉了下来,闷闷不乐地喝了口茶。

    徐晋神色平静地续道:“皇上,其实尽孝的方式很多,并不是一定得给先王以皇帝的称号。譬如可在大内另立一座庙,专门供奉先王的灵位,如此一来,皇上平时可以上香祭告,也可令百官接受。”

    朱厚熜闻言不由有些意动,经过今日群臣声势浩大的反对,这小子追封生父为皇帝的态度明显没那么坚决了。

    徐晋一直留意朱厚熜的表情变化,见状知道对方已经动摇了,于是继续道:“皇上是不是觉得自己以藩王之身继承大统,有点名不正言不顺,所以打算树立自身一脉的皇家正统?”

    朱厚熜被徐晋当面戳穿,大窘,有点恼火地道:“是又怎么样?不行吗?”

    徐晋失笑道:“皇上现在跟市井泼皮无赖有什么区别?”

    朱厚熜撇嘴道:“阁老可以耍无赖,尚书可以耍无赖,就连国子监那些酸子也可以耍无赖,朕就不行?”

    徐晋轻咳一声道:“皇上大可不必如此,皇上能以藩王之身位登大宝,其实就是天命所归了。自皇上登基之日起,我大明皇室正统就转到了皇上这一脉,以后大明江山将在皇上这一脉代代相传下去。

    而且,皇上才御极三载,我大明四海盛平,国力蒸蒸日上,甚至还开疆拓土,功绩已经超过了前几任。只要皇上日后继续励精图治,必然会成为开创我大明盛世的千古明君,到那时,谁还会在乎皇上是以藩王之身继位的?史书之上也只会大书特书皇上的丰功伟绩!”

第797章 目标宜远大() 
“千古明君!”朱厚默念着这四个字,心中不由一阵火热,目光炙炙地看着徐晋。

    其实人这一辈子所追求的无非是金钱、权力、名声和性这四种。嘉靖帝贵为一国之君,九五之尊,富有四海,金钱和权力已经达到了巅峰,所以这两样对他的吸引力并不大,至于性更是笑话,皇帝后宫佳丽三千人,任你铁柱也能磨成绣花针,所以皇帝并不缺性。于是乎,一个能名垂千古的好名声无疑是所有帝皇都希望拥有的。

    朱厚自然也不例外,千古明君对他来说很有吸引力,当然,如果是真实历史上的嘉靖帝,估计会对长生不老更感兴趣,这家伙后期二十多年不上朝,就是为了炼丹修仙。幸好,经过徐晋的前期引导,现在的嘉靖帝已经认识到生老病死是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长生不死是不存在的。所以现在的嘉靖帝以后不大可能再沉迷于修仙炼丹了。

    这时,只见徐晋站起来,从御案后的书架上取下一份世界地图,再行回来在茶几上徐徐地展开,一边微笑问道:“皇上,如果我们站在酒楼的二楼往街上看,会看到什么?”

    朱厚皱眉道:“自然是看到街上的行人了。”

    徐晋摇了摇头道:“不只是看到行人,还会看到地上的垃圾,甚至是牲畜留下的粪便。但是,我们若是站在泰山顶上往下看呢?见到的却是如诗如画的壮阔河山。所以说,一个人的眼界决定了他的格局,一个人的格局将会决定他一生的成就。

    站在矮处的人,永远只能看到脚下的丑陋,整日为些微不足道的事情烦心,试问这样的人能做成什么大事?站得高的人就不同了,他能看得更远,知道得更多,了解得更多,他的目标就可以非常远大,甚至远大到星辰宇宙!”

    朱厚若有所思地倾听着,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徐晋给他上课的日子。

    徐晋指了指茶几上摊开的地图,续道:“所以,皇上如果想成为一位千古明君,最应该做的是多看看这幅地图,开阔视野眼界,而不是纠缠于身边的繁文缛礼。

    皇上你瞧瞧,这里是大洋洲,这里是美洲、这里是非洲,这些广阔无垠的土地之上奇珍异宝无数,最重要的是,它们都是无主之物,皇上只要得其一,我大明的国土便能增加数倍,如此成就,怕是比之千古一帝的秦始皇也不遑多让,何愁不成千古明君?”

    朱厚那小子不由热血沸腾,那张俊脸由于激动而涨得通红,豪情万仗地道:“待朕的争气鸡造出来后,朕要把这些洲全部都收入大明的版图,嘿嘿,届时朕是千古大帝,徐卿便是千古名臣了!”

    徐晋不禁暗汗,全部收入大明的版图是不可能的,别说蒸汽船,就算造出航母也不行,当年的大英帝国如何?殖民地遍布全球,结果该分裂的还是分裂,这就是所谓的尾大不掉,鞭长莫及了。

    不过,尽管知道这不可能,但是徐晋并没给朱厚泼冷水,他之所浪费这一大通的口水,无非是想把朱厚的注意力转移到开疆拓土上面来,让他不要再把大量的精力放在议礼上,礼这玩意要适可而止,太过注重这方面只要劳民伤财,于国于民都无益处。

    另外,徐晋之所以引导嘉靖帝把目标定得这么远大,也有部份是出于私心。正所谓飞鸟尽良弓藏。历史上兔死狗烹的例子见得多了,所以对徐晋来讲,嘉靖帝的目标定得越远大越好,这样一来,君臣俩就可以一辈子向着这个远大的目标奋斗下去,直至大家走到生命的尽头,最后善始善终,入土为安!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徐晋很适时宜地送出一记马屁。

    朱厚不由畅快地大笑,被徐晋如此一忽悠,这小子顿时觉得自己给生父争皇帝称号有点小家子气了,等自己开拓出比大明还要大数倍,甚至十数倍的疆土,成为一名千古大帝后,谁还会在意自己是藩王出身,谁还会在意自己是不是皇族正统?到那时,朕就是正统!朕的父王就是正统!!朕的子孙就是正统!!!

    朱厚这时念头通达了,人也轻松起来,喝了口茶道:“徐卿刚才提议不错,朕决定在大内另建一座庙供奉父王的灵位,如此一来,那些大臣应该没话可说了吧!”

    徐晋闻言暗松了口气,终算把这小子搞定了,只要兴王的牌位不进太庙,估计那些护礼大臣应该会接受的,不过还是提醒道:“皇上最好还是举行一场廷议吧,切勿再贸然下中旨,如此方可名正言顺!”

    嘉靖帝郁闷地点了点头,明明自己才是皇帝,偏偏事事都受到大臣制肘。

    徐晋自然明白嘉靖帝在想什么,不过皇帝的权力受到制约是好事,相反,皇帝的权力完全不受约束才是最可怕的,轻咳一声道:“皇上,翰林修撰杨慎等人冲击宫门罪无可恕,但罪不至死,臣斗胆求情,希望皇上能赦免一众大臣的杖刑。而且,臣刚才路过左顺门前,发现陆千户下了重手,把翰林庶吉士王相当场打死,另外还有不少人被严重打伤,如今天寒地冻的,说不定还会有人因此丢掉性命。”

    朱厚面色微变,失声道:“阿炳竟然下重手打死人了?”

    徐晋点了点头,倒没有继续落井下石,有些事点到即止便好。陆炳那小子虽然成府极深,但是这次抱皇上大腿用力过猛了,打死打伤这么多文官,如今皇上要安抚一众文官,就必须得有所表示,所以陆炳这小子估计要倒霉了。

    果然,朱厚沉吟了片刻便让人把司礼监掌印太监毕云叫来,吩咐他传令给镇守宫门的大内侍卫,通知陆炳立即停止对大牢中的官员施刑,并且妥善照顾好受伤的大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