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王首辅-第3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田里挖红薯的应该是一家子六口人,两名女眷见到徐晋这位陌生男子接近,立即便红着脸躲到地头的另一边去。

    为首那名农人约莫五十许岁,扔下农具行了过来,诚惶诚恐地答道:“是啊,官爷要不要尝尝?这玩意可以生吃的。”

    徐晋也不客气,道谢一声便捡了块小孩拳头般大的红薯,用水囊中的水洗了洗便连皮啃起来。那名老农见状不由露出灿烂的笑容,这么接地气的官儿还真是少见,啧啧,看这阵势应该还是个大官吧!

    徐晋津津有味地吃着红薯,一边和老农攀谈起来。

    “老乡,红薯寒露前后收获最好,现在离寒露还差着个把月呢,为什么这么早就收了?”

    老农眼前一亮,竖起大拇指道:“敢情大人是个懂行的,要是再迟个把月收,这些薯至少能再长大一圈,可是近来鞑子闹得凶啊,提前收了心安,回头还得收割麦子,顾不上这些红薯啊,所以趁着现在有暇提前收成了。”

    徐晋不禁皱了皱剑眉道:“那这些鞑子还真是害人不浅!”

    老农顿时气愤地道:“可不是,这些杀千刀的鞑子隔三差五就跑来抢掠,特别是秋天收获的季节来得最勤。咱们这里还好些,要是左云县和右玉县一带可就遭罪了。”

    “噢,老乡这里红薯亩产几何?”徐晋转移话题道。

    “七百八斤左右吧,如果再迟个把月,估计能有千斤一亩,可惜了!”老农肉痛地道。

    徐晋轻噢了一声,红薯在江南地区亩产两千斤也不成问题,看来大同这里的土地肥力还是差了些。

第825章 摩拳擦掌() 
徐晋和老农攀谈了一会,又以高于市价两成的价格买下了几百斤红薯,这才继续出发前往大同城。

    话说今年开春在南直隶试种的玉米和土豆均获得了丰收,产出的玉米和土豆已由官府统一回收作为种粮了。徐晋打算明年在山西和陕西两地扩大试种,只有这些边地百姓真正丰衣足食了,才不会轻易受赵全之类的白莲余孽蛊惑。

    山西可谓是白莲教的摇篮了,这里的白莲教之的以那么容易发展壮太,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百姓穷苦。这人如果穷得活不下去了,就很容易受物质引诱蛊惑,从而铤而走险。

    所以说,人民丰衣足食了,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徐晋正是深谙这一点,才如此不遗余力地引进高产作物。正所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既然有幸穿越一场,而且身居高位,徐晋觉得自己应该要为大明的百姓做点实事。

    大同,历来就是四战之地,所以城池修得非常坚固,墙高而城厚,而且这里的军工业也非常发达,边军所使用的武器大多产自这里。

    约莫中午时份,徐晋终于率着神机营抵达大同城外,大同总兵王博古已经率众在城门外等候多时了。

    驾……

    两百名鲜衣怒马的锦衣卫在前开道,威风凛凛地奔至大同东城门外,分立于进城直道两旁。大同总兵王博古运足目力望去,但见玄黄团龙旗下,一名身穿绯红官袍的年青官员高踞在马背上,四周有荷枪实弹的亲兵簇拥着,想必这位就是近来炙手可热的新贵——靖海侯徐晋了。

    王博古郑重地整理了一下战袍,然后率着麾下众将向着玄黄团龙旗急急迎上前,待行至马首附近站定,恭敬地礼道:“大同总兵王博古参见钦差大人。”

    马上身穿绯袍的青年官员生得唇红齿白,气质从容儒雅,赫然正是靖海侯徐晋,他动作娴熟地滚鞍下马,微笑道:“王总兵不必多礼。”

    王博古约莫五十岁许,表字拙行,脸部线条刚硬,要不是山根太低,应该是个很硬朗的战将,可惜这低陷的山根让他的气势减分不少。

    徐晋和王博古寒暄了几句,后者便开始介绍起麾下的诸将来,估计是吸取了宣府的教训,这次大同府各地的卫所指挥使大多都没到场。

    王博古介绍完大同镇的副将和两名参将后,指着一名红脸须长的武将继续介绍道:“这位乃玉林卫指挥使张寅,驻地在右玉县。”

    张寅连忙拱手行礼道:“末将参见钦差大人。”

    徐晋不由上下打量了一眼这位关公造形的张指挥,心情颇有点古怪,因为他前两天在宣府巡视的时候就接到大同这边报上来的捷报,说的就是这位玉林卫指挥使张寅,他率兵伏击了黑台山三娘子一伙马贼,斩杀十八人,并俘虏了两人。

    本来打了胜仗是好事,但是徐晋却没有半点喜悦,甚至还隐隐有些担心,尽管现在还没确认黑台山三娘子就是冰妞儿,但是可能性极大,自己的女人被官兵揍了,徐大人能高兴才奇。

    当然,打了胜仗就该褒奖,善战的将领就该重用,徐晋倒是不会小心眼到给这位张指挥穿小鞋。

    “原来阁下就是张寅,前些天报捷的就是你吧,很好,果然是名骁勇善战的猛将。”徐晋微笑着赞道。

    张寅连忙道:“钦差大人谬赞了,末将只是侥幸立了点小功,当不得大人如此赞誉。”

    总兵王博古笑道:“张指挥谦虚了,黑台山那伙马贼之强横,乃众所周知的事,这些年死在他们手中的鞑子就不在少数,张指挥能战而胜之,还斩杀十八人,俘虏两人,实属难得了!”

    王博古这次特意把张寅叫来一起迎接徐晋,本来就是为了给自己长脸,这时自然不惜卖力地为这名部下吹嘘。

    徐晋微笑道:“有功则赏,有过则罚,本官已经上奏为张指挥和玉林卫请功,希望张指挥以后再接再厉,奋勇杀敌,扬我大明军威。”

    张寅眼神闪过一丝喜色,拱手慨然道:“谢钦差大人,末将定当为大明鞠躬尽瘁,为吾皇肝脑涂地,万死不辞。”

    张寅本身卖相不俗,此番话又说得慷慨激昂,倒是让人深信了他的一片赤胆忠心,晓是徐晋这种阅历丰富的老鸟都被他骗过了,所以说,李福达能轻易蛊惑大批信众,确实有他的过人之处。

    彼此相互介绍完毕后,总兵王博古便客气地道:“本将已经备了薄酒为钦差大人和神机营诸位将军接风,请随本将进城吧。”

    徐晋吩咐神机营驻扎在城外,然后便在锦衣卫和一众亲兵护卫下进了大同城。

    二舅子谢二剑前月便休完三个月婚假了,回京继续统率神机营,所以这次徐晋奉旨巡边,谢二剑也随行了。这家伙一如既往地懒洋洋的,一言不发地牵着座骑跟在徐晋的身后,要不是刚才徐晋介绍,那些边将还以为这位是钦差的亲随呢。

    谢二剑看似懒洋洋的,但目光却总是有意无意地往张寅身上转悠,特别是对方的双手,出于高手的直觉,谢老二隐约觉得这位张指挥身手不简单,估计不在自己之下。

    张寅神色自若地跟在总兵王博古身后,偶尔插嘴和徐晋聊上几句,似乎对谢二剑的暗中打量一无所觉,然而谢二剑并不是笨蛋,同级别的高手怎么可能警觉性如此低,所以只有一个可能,张寅在假装不知道。

    当然,谢二剑并不是神,倒不是怀疑张寅的身份,只是纯粹对同级别高手的好奇。谢二剑虽然不敢说老子天下第一,但身手到他这种程度,自问也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现在随便逛一逛,竟然在边军中发现一名同级别的高手,难免有些震惊。

    且说徐晋一行人进了大同城,先在下榻的地方安顿下来,稍事休息便前往参加接风宴。

    接风宴就摆在城中最大的酒楼琼林居,王总兵把整个场子都包下了。酒桌无疑是最容易拉近距离的地方,徐晋与大同镇的一众武将围席而坐,待酒过三巡后,大家便开始热络而起。

    张寅三杯酒下肚,那张关公脸便更红了,十分耿直地对戚景通道:“老戚啊,刚在看到你们神机那些家伙事,眼馋得老子直流口水,能不能让咱们这些土包子见识见识?”

    在席的其他边将顿时哄笑起来,纷纷附和道:“正是正是!”

    戚景通哈哈笑道:“这个本将还真作不了主,张指挥还是请示大帅吧。”

    徐晋大方地道:“都是袍泽兄弟,参观一下自无不可!”

    张寅喜道:“谢钦差大人。末将斗胆问一句,听说燧发枪远胜火铳,不知咱们边军什么时候才能装备上燧发枪?”

    徐晋微笑道:“燧发枪造价高昂,要装备全军尚需些时日,不过,边军有守土重任,所以燧发枪会优先装备边军,最迟明年底,第一批燧发枪会划拔给大同镇这边,今年的产量先给宣府。”

    张寅眼底闪过一抹隐晦的精光,喜道:“那太好了,有了燧发枪,以后弟兄对上鞑子的骑兵便更有把握了。”

    在座一众武将均脸露喜色,刚才看到神机营背着的锃亮燧发枪,说不出的高大上,他们都眼馋得很。

    一场接风宴足足饮了个多时辰才结束,徐晋回到住处便把王林儿、戚景通、谢二剑叫来。现在已经到了大同府,也是时候给三位心腹爱将透个底了。

    一幅羊皮纸地图在桌面上打开,这是锦衣卫暗桩所画的地图,上面标注了丰州川(呼和浩特)的简略地形,白莲教在当地筑起的板升城也赫然标注其中。

    当徐晋把这次巡边的秘密任务和盘托出时,王林儿、谢二剑和戚景通三人都兴奋得热血沸腾,哇哈哈,这大半年来闲得蛋疼,现在终于有机会舒展筋骨了,以骑兵偷袭鞑子的大本营,想想都觉得兴奋!

    徐晋瞟了一眼三名战意高昂的爱将,郑重地提醒道:“这次的任务是摧毁板升城,擒杀赵全等白莲教余孽,万万不可恋战,一击不中立即远遁,倘若被鞑子的主力追上会非常危险。鞑子土默特部目前的骑兵估计有五六万,甚至更多。”

    王林儿三人凛然对视一眼,昔年的蒙古骑兵雄冠天下,鞑子的骑兵想必也不会差多少,在草原上与十倍于己的鞑靼骑兵对上,真的跟找死没什么区别。

    徐晋用炭笔敲了敲地图沉吟道:“这几天你们三个先商量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来,兵贵精而不贵多,本官的建议是将出击人数控制在两千以内,一人双骑,无论得手与否,事后立即远遁,剩下的弟兄要准备好接应,做好防御应对鞑子的猛烈反扑。”

    戚景通信心十足地道:“大帅请放心,保证完成任务,老王,你办事稳重,这次就由你负责接应如何?我和小谢负责冲锋陷阵,嘿嘿!”

    王林儿点头道:“没问题,不过最好别让老子帮你俩收尸!”

    戚景通翻了个白眼啐道:“呸呸呸,大吉大利,老王你想都别想,你肯定没这机会的!”

    王林儿露出一丝笑意,叮嘱道:“那就最好,小谢你看着点儿,老戚这家伙直来直去,杀得兴起时,甚至连他老子姓啥都会忘掉。”

    谢二剑懒洋洋地点了点头道:“放心吧,老戚这家伙现在有了儿子,怕死得很!”

    戚景通咧嘴一笑,倒是没有反驳!

    。。妙书屋。

第826章鹿死谁手?() 
丰州川即现在的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一带,北靠大青山,南抵沙岭山,东起蛮汗山,西至包头黄河沿岸,乃黄河故道冲积形成的平原,地势北高南低,境内河流湖泊众多,水草丰美,森林繁茂。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想必大家对这首《敕勒歌》都耳熟能详了,它所描写的就是丰州川,可见这地方的富饶美丽。早在先秦时期,赵武灵王便击败了在这里放牧的林胡和楼烦两个胡人部落,设立了云中郡,此后的朝代里,汉人和胡人就好像拉锯一般,你进我退,分别在不同时期占据过丰州川。

    待到元末明初,明太祖朱元璋把残元势力赶到了阴山以北,完全占据了漠南地区,并设下四十多个卫所镇守漠南。然而,永乐时期,瓦刺人开始强大起来,明军的防线不断被压缩,而“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朱祁镇也被瓦刺人掳去了,明军不得不放弃河套平原和丰州川,撤回长城以内防守,并建立了九边重镇。

    后来瓦刺太师也先死了,瓦刺随即四分五裂,东蒙的鞑靼人迅速崛起,他们占据了河套和丰州川,而如今在丰州川驻牧的正是鞑靼土默特部落,首领就是俺答。

    且说丰州川距离右玉县并不算远,从杀胡口出塞后,往西北三百里左右便可抵达。

    丰州川境内有两条较大的河流,一条叫大黑河,一条叫小黑河,俺答就在小黑河附近划了一片土地给赵全,这片土地肥沃丰美,既适合放牧,也适合耕种。

    话说正德十六年底,亦即是约莫四年前,赵全带着几十名山寨中的青壮离开了黑台山,决然跟着俺答来到了丰州川。

    在获得了俺答划给的这片土地后,赵全立即便着手在此修筑房子,打造板升城,并且开荒种田,为了获得充足的劳动力,赵全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哄骗引诱、蛊惑掳劫……反正能用的手段都用上了,经过近四年的发展,如今的板升城常住汉民已经超过两万人,每年都能为鞑靼人提供大量的米食,还有布匹、茶叶、器皿等产出。

    所以说,俺答的土默特部落实力发展如此迅速,赵全此人功不可没。

    板升,在鞑靼语中是房子的意思,板升城即是有房子的城镇。没错,就是城镇,因为板升城没有城墙,跟普通的聚居小城镇差不多,算不得城池。

    赵全为什么不给板升城修筑城墙呢?

    一来是因为修筑城墙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巨大,刚建立起来的板升城根本消耗不起,俺答也不会允许赵全把劳力和时间浪费在这上面,有这个时间和劳力还不如多开荒种地,多生产一些粮食和物资。

    二来鞑靼人习惯了逐水草而居,马背上纵横,来去如风,在他们看来,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只有猪羊才会修起愚蠢的围栏把自己圈在里面,所以,修城墙根本没必要。

    此外,自打永乐之后,大明在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较量中基本上处于守势,明军总是龟缩在长城后面,一直没敢踏出长城半步,就更别说主动出击了,所以鞑靼人更加认为修筑城墙压根没有必要。

    此刻,板升城的城主府内,赵全、李自馨、丘富、孙才这些白莲教骨干都到齐了。赵全手里正拿着一封密信,尖刀眉一扬,冷然道:“徐晋奉旨巡边,如今人在大同。”

    白莲教在边军中有不少教徒,所以徐晋奉旨巡边的消息此刻已经送到了赵全的手中。

    丘富顿时目露凶光道:“这个狗官竟然来了大同,正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偏来投。大师兄,要不咱们趁此机会干掉这狗官,给死去的弟兄报仇雪恨。”

    赵全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他当初在山东起事被徐晋坏了大计,损兵折将元气大伤,数年来好不容易积蓄起来的力量荡然无存,最后如丧家之犬般逃回了山西,结果山西老巢也被官兵连根拔起了,师傅吕明镇被杀,再加上与师妹薛冰馨反目之事,赵全对徐晋可谓是恨之入骨。

    当然,丘富也恨极了徐晋,因为他把弟弟丘贵的死也算在徐晋的头上了,而事实上,丘贵所中“黄泉伞”的毒其实是赵全投的,赵全为了灭口,毒死了县衙监狱中所有被捕的白莲教众。

    赵全沉吟了片刻道:“我要亲自走一趟大同,师叔,这里便暂时交给你主持。”

    李自馨捋着长须微笑道:“自无不可,不过师侄万勿掉以轻心,那徐晋身边护卫众多,要杀他并不容易。”

    赵全胸有成竹地道:“见机行事即可!”

    当下,赵全便带着丘富和孙才两人骑马离开了板升城,在草原上奔驰了约莫半个时辰,终于来到俺答汗的帅帐。

    鞑靼人不住房子,他们都住在蒙古包里,迁徙的时候可直接把蒙古包放到车上运走,十分方便。

    赵全在帅帐中见到了俺答,如实说明了自己打算刺杀徐晋的意图。徐晋在大明的名气是如此之大,俺答自然听说过了,倘若能把此人除掉,大明便等于失去一根栋梁之材,而自己日后也能少一个强劲的对手,所以俺答欣然答应了赵全的请求,而且还把帐下最出色的神射手交给了赵全,协助他刺杀徐晋。

    赵全不由大喜过望,这名叫铁木儿的家伙乃草原上数一数二的神射手,臂力相当可怕,能拉开五石弓,而且百发百中,如果是百步之外,赵全自问与铁木儿对上的话,只有死路一条。

    “徐晋,你这次死定了!”赵全心中雀跃,带着铁木儿、丘富和孙才三人离开了俺答的帅帐,然后策马南下,直奔长城的方向而去。

    正当赵全杀气腾腾地直扑大同时,徐晋也在大同府内一丝不苟地巡视各处关隘,而戚景通和谢二剑等则在密锣紧鼓地准备着突袭丰州川,擒杀赵全等白莲余孽。

    正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只是不知最后鹿死谁手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