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王首辅-第4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所谓墙倒众人推,更何况张璁和桂萼借着议礼投机上位,奉迎上意,为正直派官员所不耻。在杨廷和倒台后,张璁桂萼又大肆打压护礼派官员,护礼派此时逮着了机会,又岂会放过这两人。

    所以站出来弹劾的张璁和桂萼的人越来越多,张桂二人显然也知道今日在劫难逃,并不过多争辩,主动摘下乌纱请辞。

    张璁和桂萼虽然犯了众怒,但在嘉靖看来,这两人却是最先站出来支持自己的,如果没有张桂两人,自己现在恐怕都还没摆脱杨廷和的制肘,父亲兴王也没有如今的待遇,所以,在朱厚熜心里,张桂两人虽然有错,但却是功大于过,更何张璁昨晚局势未明便跑来左安门问安,可见确是个忠于自己的臣子。

    当然,现在群情汹涌,再加上张璁牵涉到反贼郭勋,嘉靖只好下令把张桂二人下狱论罪。

    张璁和桂萼二人是新贵派的带头大哥,两位被下狱,新贵派其他成员顿时都不淡定了。

    接下来,护礼派又开始攻击弹劾其他新贵派,包括严嵩在内,所有在杨廷和倒台后被提拔的新贵派官员,不是被削职,就是被降回原职。譬如严嵩就被削了户部左侍郎一职,贬为国子监司业;席书也逼于形势,辞去了礼部尚书一职。

    朝争向来如此,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赢者通吃,输者全赔。

    所以,今日这场早朝只是开胃菜,随着郭勋和张伦等人被审理,将会有更多的朝官和勋贵被牵连下水,等于重新洗牌,待洗牌完成,朝堂之上将是另一种格局。

    对于护礼派“围剿”新贵派的举动,徐晋是乐见其成的,他自问不是睚眦必报的小人,但也不是以德报怨的圣人,前不久才差点被张璁等新贵派联手整死,所以,即使护礼派不出手,他也会收拾新贵派,不过现在有护礼派代劳,他也乐得省事,同时又能赠个仁义的好名声,何乐而不为呢。

    另外,新贵派大部份都是些政治投机者,又或者干脆是阿谀奉承的小人,把这部份朝官清洗掉,对大明来说也是好事。

    这一场早朝持续了一个多时辰,最大的赢家是护礼派,最大的输家自然是新贵派了,至于徐晋,靖海侯的爵位恢复了,家里几位的诰命亦得以恢复,圣旨毕日将会下到徐府。

    早朝刚刚结束,俺答率部往良乡方向撤退的消息传来,满朝文武尽皆欢呼雀跃。拨云见日,阴霾散去,危及大明国祚的这一场危机似乎终于散去了!

    虽然经过不同,但历史却是惊人的相似,八十多年前,瓦刺太师也先在土木堡俘虏了大明皇帝明英宗,兵临京城之下。最终兵部侍郎于谦挺身而出,拥立新君,击退瓦刺,挽救了大明的江山!

    八十多年后的嘉靖朝,鞑靼土默特首领俺答偷关南下,兵破外城,险断大明国祚,在此大厦之倾之际,徐晋临危受命,奇兵连出,屡屡重挫俺答,最终力挽狂澜,匡扶大明社稷!

    毫无疑问,于谦和徐晋两人都将光耀大明史册!

    早散了,大臣们陆续散去,严嵩从左安门离开了皇城,只觉恍如隔世,迎面冷风一吹,不由打了个寒颤,不知该庆幸,还是自叹倒霉了。

    严嵩既不是新贵派,也是不是护礼派,不过走了张璁的路子才从国子监祭酒(正四品),升为东洋都护府提刑按察使(从三品),所以这次也受到牵连,被贬为国子监司业(从四品),兜了一个大圈,最后好处没捞到,官职还比原来降了一品。

    不过,这次没有被一撸到底,严嵩已经很庆幸了,庆幸自己昨晚相信儿子严世蕃的判断,主动跑到左安门问询皇上的安危,这个忠君的表现让他大大加了分,要不然,现在恐怕就不是这种结果了,极有可能被一撸到底,甚至是有牢狱之灾。

    严嵩抹了一把额上的冷汗,脚步匆匆地往家里赶,如今徐晋重新得势,他心里有件事极不踏实,那就是关于王直造反的事,他急着回家找儿子严世藩问计。

    ……

    乾清宫的御书房内,只有朱厚熜和徐晋君臣二人。此刻,朱厚熜这小子站在御案后,徐晋站在御案前,案上摊开了一幅画,正是兴王朱祐杬所作的那幅《雨荷鸣蛙图》。

    “蓑衣绿盈盈,怒目坐浮萍。谁晓丰年至,夜静听蛙声……独坐池塘如虎踞,绿阴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朱厚熜轻轻触摸着荷面上那只鼓眼青蛙,脸上露出缅怀之色。

    良久,朱厚熜才抬起头自嘲般道:“朕这首小诗太稚气了,还是徐卿的诗词一如既往的霸气。”

    徐晋连忙道:“皇上当年才十岁出头,稚嫩些也很正常,皇上如今御极五载,若再下笔写诗词,定是王霸之气扑面而来!”

    朱厚熜翻了个白眼道:“徐卿当年也不过十五岁而已,不过,这些年徐卿很少有诗词面世了,诗词水准有没有落下不得而知,拍马屁的功夫倒是见长了!”

    “皇上过奖了,臣自当更进一步。”徐晋一本正经地道。

    “徐卿莫不成想当那马屁精?”朱厚熜看着徐晋哈哈大笑,笑着笑着,眼中却渐渐盈满了愧意,歉然地道:“都说伴君如伴虎,徐晋,你心里怪朕吗?”

    “皇上还信任臣吗?”徐晋反问道。

    “朕自然是任信徐卿了!”朱厚熜道。

    徐晋道:“只要皇上信任臣,臣便不会辜负皇上的信任。君以国士待我,当以国士报之!”

    朱厚熜心中一暖,拿起御案上的玉玺在《雨荷鸣蛙图上》盖上了大印,然后卷起递给徐晋,语气郑重地道:“徐卿不负朕,朕亦不负徐卿,咱们君臣二人永不相负,以父王此画为证!”

    徐晋不禁悚然动容,朱厚熜这语气几近是在父王朱祐杬面前起誓一般,有了这幅画和嘉靖的这个承诺,自己一家就等于多了一面免死金牌。徐晋一撩下官袍下摆跪在地上,然后才举起双手郑重地接过嘉靖手中的卷轴。

    朱厚熜把徐晋扶了起来,有些神色讪讪地道:“徐卿,你返京几天都还没回过府里,家里定然挂念得紧,你且出宫回府,朕明天再去探望小婉姐姐她们,咳……小婉姐姐她们估计还在生朕的气,徐卿可要记得替朕美言几句,要是明天朕受冷落,定然唯你是问!”

    徐晋不禁有些好笑,点了点头答应下来。

    君臣两人正说话间,一名羽林卫脚步匆匆地来到了御书房前大声道:“报!”

    “进来!”朱厚熜连忙道。

    羽林卫迈进了御书房,跪倒在御案前禀报道:“启禀皇上,南京兵部尚书王守仁已经率各路勤王兵马抵达朝阳门,奏请皇上示下!”

    朱厚熜和徐晋欣喜地对视一眼,老王终于来了!

第948章 难言之隐?() 
徐晋和嘉靖一边闲聊着行出了养心殿,来到乾清宫外面的宫道上。眼下虽然艳阳高照,但前夜那场大雪还没完全消融,北风凛凛,寒意犹盛,夹道两旁的数株早梅已经悄然绽放,宫粉梨白相间,阵阵幽香扑鼻而来。

    正当君臣二人一边讨论着时政国策,一边信步而行时,迎面便见到一群宫娥簇拥着三名盛装美人儿往这边行来。居中那名女子约莫十五六岁的年纪,分外的惹人注目,倒不是因为容貌如何的倾倒众生,而是那一身耀眼的穿着打扮。

    只见此女头戴龙凤珠翠冠,身穿金绣龙纹诸色真红大袖衣,下身红罗长裙,腰束金丝带,行走时满头的珠翠轻摇,环佩叮当作响,自有一股威仪和逼人的贵气。

    徐晋不由心中一动,这位定然就是吴皇后了!

    徐晋虽然是天子近臣,深受嘉靖的宠信,进宫就跟家常便饭一般,但见过吴皇后的次数却是屈指可数,印象最深的一次还是当年嘉靖大婚后的第一次大朝会,这位年仅十三岁的皇后一身盛装,板着脸坐在座上接受群臣参拜,那种故作老成的呆板木纳,实在无趣得紧。

    听说这位吴皇后日常生活也是一板一眼的,所以并不受嘉靖帝待见,后者一年到头都不会幸临坤宁宫几次。

    如今看来果然不假,这位吴皇后平时在宫里都穿得如此正式,时时处处讲规矩,摆排场端架子,可见与之相处得多么的无趣,估计也没什么闺房之乐可言,也难怪朱厚熜这小子不喜,反而对贺芝儿这个“工匠少女”情有独钟。

    此时站在吴皇后身边的另外两名少女正是永福公主和永淳公主二人,这两位亦是一身盛装,但远没吴皇后那般繁琐贵气,让人自然生出敬而远之的疏离感。

    这时,一行人已经来到跟前,一众宫娥率先跪倒行礼,吴皇后屈膝微福道:“臣妾参见皇上!”

    “永福(永淳),参见皇兄!”永福和永淳公主也微微福了一礼。

    朱厚熜淡淡地道:“皇后免礼,永福永淳免礼。”

    徐晋这才上前行礼道:“微臣徐晋参见皇后和两位公主。”

    “徐大人不必多礼。”永福公主柔声道,如水般的目光与徐晋一触时,俏脸顿时飞起一抹淡淡的轻霞,像触电了一般迅速把目光移往别处。

    永福公主这种含羞带怯的美态让徐晋微恍了恍神,同时心生丝丝不安,其实永福公主昨晚不要命般扑自己身上时,徐晋便意识到不妥了。

    虽说受美人菁睐是男子都渴求的美事,但这位可是公主啊,不是一般男人能消受得起的,徐晋虽然不是一般男人,但却是取了仨的已婚男,而且还有两个在外头放养着。徐晋觉得自己要是稍微对永福公主有所觊觎,朱厚熜这小子说不定就会拎起菜刀追杀自己十八条街。

    一想到有可能会大头小头一起落地,徐大总督不由一个激凌,不敢再正视眼前美丽的永福公主了,转而望向旁边的吴皇后,结果正迎上后者略带敌意的目光。

    没错,就是敌意!

    徐晋微不察地皱了皱剑眉,自己统共也没见过这位吴皇后几次,她的敌意从何而来?难道是因为芝儿?

    吴氏能被挑选为皇后,相貌自然是上品的,当年十二三岁时便是个美人胚儿,如今长开了,容色更佳,可惜总是板着那张脸装威严,又没有薛冰馨那种天生的冷艳出尘气质,实在减分不少。

    “皇后此来可有事?”朱厚熜不冷不热地问。

    吴皇后连忙道:“近日天气寒冷,臣妾给皇上炖参汤补身子……”

    朱厚熜闻言竟是面色微沉,没等吴皇后讲完便摆手打断道:“朕正要出宫办事,参汤你自己留着喝吧,天气寒冷便待在坤宁宫中,少点出来胡乱走动吹风。”

    吴皇后瞬时变了脸色,黯然地低下头,气氛顿时尴尬起来。

    徐晋不由奇怪地瞥了朱厚熜一眼,这小子吃了枪药啊?即使不喜吴皇后,人家好意给你送参汤,也不用说话这么冲吧?

    永福公主连忙打圆场道:“皇后炖的参汤很好喝,刚才也给太后也送了一盅,太后喝完赞不绝口,皇上不妨趁热喝了,可不要辜负了皇后的一片心意。”

    朱厚熜闻言神色稍松,估计也意识到自己刚才的态度有点过了,于是点了点头道:“是吗,那给朕尝尝!”

    吴皇后连忙从宫女提着的食盒中端出一盅参汤来,还是热的,参味闻起来极重。朱厚熜一把便接了过来,直接咕噜咕噜地喝光,末了却一言不发,随手把盛汤的器皿交到宫女手中,这让满脸期待的吴皇后大失所望!

    “朕还要出宫办事,皇后喜欢在乾清宫待着便待着,要不然就回坤宁宫去!”朱厚熜说完便快步而行。

    徐晋连忙施了一礼:“皇后娘娘,两位公主,微臣告退!”

    吴皇后却是面色一沉,凤目带寒地质问道:“徐晋,你与皇上出宫何往?”

    徐晋暗皱了皱眉,不过还是客气地答道:“回皇后娘娘,南京兵部尚书王守仁率各路勤王抵掠,皇上自是召见众将士,商议军国大事了!”

    吴皇后冷哼一声,警告道:“如今鞑子虽然退去,但皇上的安危却不容忽视,若是再发生昨晚鞑子兵临慈宁宫这种事,你徐晋百死莫赎,本后也绝不轻饶于你!”

    徐晋心中不悦,敢情这位在皇上那里受了气,现在都撒到自己头上了,拱了拱手淡道:“皇后还请放心,皇上若掉了一汗毛,徐晋自当俯首伏罪!”

    徐晋说完便转身离开,此时朱厚熜那小子已经甩着大袖,脚下生风般行出了老远,让人颇为无语!

    吴皇后看着嘉靖和徐晋君臣二人一前一后快步走远,脸都拉长了,悻悻地跺了跺脚道:“回坤宁宫!”

    吴皇后说完也不跟永福和永淳打招呼,带着一众宫娥径直转身离去。永淳吐了吐舌头低声道:“皇后似乎对徐晋很有意见。”

    永福公主暗叹了口气,皇上整天围着徐晋的“妹妹”贺芝儿打转,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皇后估计也是听到了传言,这才不待见徐晋的。

    ……

    徐晋加快了脚步才慢慢追上了朱厚熜,不由打趣道:“看来皇后娘娘的参汤还真管用,皇上喝完之后立即健步如飞,臣使尽九牛二虎之力才赶上来!”

    朱厚熜放慢脚步,神色有些不自然地问道:“皇后刚才跟徐卿说了什么?”

    徐晋神色自然地道:“皇后叮嘱臣注意保护皇上的安全。”

    朱厚熜哦了一声,继续闷头前行,片刻之后又停下来问道:“徐卿,如意姐姐和吉祥姐姐快要临盆了吧?”

    徐晋实在有点跟不上朱厚熜天马行空的思维,点了点头道:“快了,不是冬月就是腊月了!”

    朱厚熜不由露出羡慕之色,有些纠结地道:“恭喜徐卿又要当爹了,唉,这个时候若派徐卿离京追击鞑子,实在有点不近人情,估计如意姐姐和吉祥姐姐他们也会怪朕,可是不派徐卿出马,朕又不放心!”

    徐晋连忙道:“如意和吉祥知书达礼,通晓民族大义,须知有国才有家,国宁才有家安,她们会理解的。”

    朱厚熜感动地道:“要是满朝文武都像徐卿这般,何愁我大明不兴呢!”

    “皇上言重了。”徐晋连忙谦虚道。

    朱厚熜笑了笑,转身继续往前行去。徐晋若有所思地瞥了朱厚熜一眼,见到这小子眉宇之间似有难言之隐,不由心中一动,已隐隐猜了个大概。

    话说徐晋当初是跟嘉靖同一天大婚的,嘉靖娶了一后二妃,而徐晋则接了费家两姐妹过门,眨眼便是三年,如今如意和吉祥都快临盆了,而皇后和两个妃子均没有动静,也难怪嘉靖刚才提到如意和吉祥将要临盆时,会露出羡慕之色。

    嘉靖正值血气方刚的年纪,大婚三年都未能添个一儿半女的,难道是身体有问题?

    嗯,一后二妃都没怀上,那显然是嘉靖本身有问题的概率更大!

    徐晋忽然有点明白,为何吴皇后煲参汤给嘉靖补身子,嘉靖这小子的语气反而哪么冲,毕竟男人都是爱面子的,这个方面最是敏感!

    这个时候,徐晋倒是醒起了史书上关于嘉靖帝的一段记载,叫做“二龙不相见”。

    据说嘉靖成亲后十多年都未生育,好不容易生下第一个儿子,却仅得三个月就夭折了,这时,一个嘉靖所宠信的道士告诉他,二龙不可相见,否则他的儿子都不能成活。

    嘉靖竟然对此深信不疑,于是以后生了儿子都忍住不去看一眼,也不册立太子,最著名的便是皇储明穆宗朱载垕了,这位当了十七年的皇储,却只有亲王的头衔,直到他继承皇位的前一天,依旧还是亲王,没当过一天的太子。

    这说起来委实荒唐,别说是皇家,就算是普通在家庭,儿子一辈子都不能见父亲,实在太残忍了!

    徐晋跟在朱厚熜身后,默默地琢磨用什么方式跟这小子聊聊,既不伤其面子,又让他打开心结接受治疗,毕竟这有病还是得医的!

第949章 追击俺答() 
嘉靖四年十月初七午时许,南京兵部尚书王守仁率领各路勤王大军抵达京城朝阳门外,合计兵力二十五万,对外号称五十万,声势之浩大,让全城军民为之振奋雀跃。

    然而此时,无论是博迪大汗,还是俺答均已引兵退去,各路勤王大军磨刀霍霍而来,结果连鞑子的腿毛都没捞到半根,委实让人恼火。王守仁对此也是哭笑不得,连道徐子谦做人不厚道,自己吃肉,却连汤都不给大家留上一口。

    当然,这只是玩笑之言,谁都知道老王这是对徐大总督的称赞和推崇,不过,也不排除有部份立功心切的将领感到失落,毕竟这种救驾的大功可不是轻易能有的,如今白跑一趟,功劳却没捞着,太丧了!

    然而,这部份感到失落的将领很快又开始兴奋起来,因为平虏大将军徐晋的作战命令很快就下达了,将兵分两路追击博迪大汗和俺答。

    无论是博迪大汗部,还是俺答部均是骑兵,以步兵追击骑兵显然不太现实,所以徐晋从各路勤王兵马中选出了六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