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王首辅-第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段对话被掌柜听到了。

    正好这掌柜为人比较长舌,见到徐晋果真整晚不归,便跟这位同样长舌的望川兄透露了。

    于是乎,一众在门前等着考场开门的考生穷极无聊,便热烈地讨论起徐晋考前宿妓的这件事,甚至有人在对赌,赌徐晋今天能不能来参加院试。

    随着时间推移,赶到的考生越聚越多,徐晋考前宿妓这条桃色新闻也像滚雪球一样传播开来。

    正在大家津津乐道的时候,忽然有人喊道:“大家快看,那个就是上饶县徐晋,旁边的是铅山县费懋贤和费懋中。”

    众人循声望去,整条队伍的目光齐刷地望向同一个方向。

    这时,徐晋和费家兄弟正往提督学院门前行来,身后还跟着孙遂派来护送他们的三十名亲兵。

    此时,徐晋一身浅蓝色的童生直裰,虽然个头是最矮的,但生得唇红齿白,淡定从容的气质让人的目光首先便注意到他。

    “子谦,似乎有点不对劲啊!”费懋中皱了皱眉道。

    徐晋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那些考生一个个目光怪异地看过来,就算是白痴都瞧出不对劲了。

    “啧啧,这位就是徐神童啊,长得倒是挺英俊的,再加上满腹才学,难怪受到萧大家的菁睐。”

    “不是吧,这家伙竟然还能来参加院试,难道萧花魁昨晚没把这小子榨光?”

    “嘿,说不定这小子精力旺盛呢,瞧瞧他现在还多精神,太可惜了!”

    一些考生交头接耳地低声讨论着,见到徐晋还能从萧花魁的肚皮上爬起来参加院试,显然觉得十分遗憾。

    这时信江书院的院首卫阳,带着书院一众同窗围了上来,皱着眉问道:“子谦,到底怎么回事?有传言称你昨晚留宿萧大家的别院,可有此事?”

    徐晋不禁皱了皱剑眉,难道宁王世子竟然还派人散播谣言?

    费懋中连忙道:“大师兄千万别听信了谣言,子谦昨晚上是被宁王世子抓到王府中了……”

    也不用徐晋多费唇舌,费家兄弟便把事情解释清楚了,书院一众同窗听完后个个义愤填膺,纷纷怒骂宁王世子手段卑鄙。

    “徐公子既然安全到了考场,我们这便回去向巡抚大人复命了!”亲兵队长范毅拱了拱手,带着一众弟兄转身离开。

    现场再次炸锅,敢情徐晋不是被萧花魁留宿,而是被宁王世子给抓了啊!

第145章 院试(中)() 
宁王世子在上饶县大街上调戏费阁老的侄女时,与挺身而出的徐晋起了冲突,甚至意欲仗剑杀人,最后被孙巡抚驱逐出城并遣返封地南昌。

    这件事已经是街知巷闻了,因此宁王世子与徐晋有怨是不争的事实,他在院试之前抓了徐晋便不足为奇了。

    而且,孙巡抚竟派了亲兵护送徐晋前来参加院试,更加证明了这一点。

    所以舆论很快就反转了,刚才还在嘲笑讽刺徐晋考前宿妓的考生们,转而纷纷对宁王世子的卑劣行径口诛笔伐,就连南昌府本地的考生也有人开骂。

    虽说文人相轻,但若是有人损害读书人的利益又不同了,宁王世子在考前把徐晋给绑了,这种行径刺痛了所有考生的神经。

    十年寒窗苦读为的是什么?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通过科举鲤鱼跃龙门,改变自己的命运啊,而宁王世子如此明目张胆地绑架考生,毁人前途,自然引起所有读书人的同仇敌忾。更何况宁王世子这次可以绑了徐晋,那以后看那个考生不顺眼,是不是也可以在考前绑了他,让他没办法参加考试?

    所以一时间,提督学院前都是怒骂宁王世子的声音,有人甚至提出考完试后到巡抚衙门陈情,要求巡抚大人主持公道,严惩胡作非为的宁王世子。

    宁王世子若是看到这种情况恐怕要气得吐血了,好不容易挑起南昌府和广信府考生的争斗,从而在本地考生中刷起来的好感瞬间化为乌有,正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随着三声梆子响,嘈杂的人群总算安静下来了,考场的大门缓缓打开,院试开始入场了。

    院试是童子试三关中的最后一关,也是最重要的一关,通过了院试就能获得秀才功名了,成为正式的“读书人”,即使以后考不上举人,在本地也能体面地生活,最不济开一间私塾也能混上一口饭,养活一家老小不成问题,而且还受人尊敬。

    正因为如此,所有考生对这场院试都极为重视,怀揣着火山一样的热忱,一个个神色凝重地等候进场,祈求一切顺利,尤其不要拿到臭号。

    然而,这些考生中注定绝大部份人将名落孙山。明朝的各州府的秀才录取名额是有严格替定的,一般是按照粮食产量来划分,产粮20万石以上的为上府,录取秀才人数五十人左右,产粮20万石以下为中府,录取秀才三十人左右,产粮10万石以下的为下府,录取秀才十数人。

    江西省一共有十三个府,录取的秀才总人数也就三百人左右,而这次参加院试的考生接近两千人,录取率不足两成,所以说注定绝大部分考生要梦碎考场。

    院试入场的程序跟府试和县试差不多,先是搜子搜身,然后是唱保,抽取号牌。

    徐晋和费家兄弟来得较迟,几乎排到最后了,等了近半个时辰才轮到进场。

    徐晋跟在费懋中的身后出示了考引,那名负责唱保的官员竟然正是监察御史刘忠,他是这次院试的同考官,唱保这种小事本来还用不着他亲自动手的。

    刘忠微笑着接过徐晋的考引,大声念道:“上饶县考生徐晋,年十五,身量四尺又八,面目清秀,皮肤白晳……”

    两名负责作保的禀生均点头确认后,刘忠把考引交还徐晋,微笑道:“徐子谦,选号吧!”

    考试座号的号牌都放在一个篓里,为以示公证,考生不能挑拣,只能伸手进去摸,摸到什么号牌就到对应的座位考试。

    徐晋伸手进牌篓中摸了一块木牌出来,刘忠瞄了一眼,只见号牌上刻着“丙三六”三个字,微笑道:“这位置还不错。”

    徐晋对着刘忠拱了拱手,拿着号牌找到了座号为“丙三六”的位置,发现位置果然还不错,光线充足,距离茅厕也挺远的。

    徐晋正想坐下,隔壁挡板后冒出了一个脑袋,竟然正是南昌府的案首袁城,之前两人在藤王阁上还针锋相对地斗过书法。

    袁城见到徐晋不禁愕了一下,随即拱手道:“原来是徐案首,咱们邻坐了。”

    徐晋微笑道:“是挺巧的!”

    尽管双方争斗过,但也不是什么深仇大恨,更何况是文比场上,没必要整得苦大仇深似的。

    袁城见状也露出了微笑,拱手道:“徐案首,在下有个不情之请!”

    “哦,何事?”徐晋不动声色地道。

    袁城有点尴尬地道:“在下身材比较魁梧,坐这里多有不便,你的位置较宽,咱们能不能对调一下?”

    这里的考场有近两千个座位,虽然成行成排,但由于位置差异,又或者受到布局的影响,每个位置的大小不尽相同,有的位置窄一些,而有些则宽松了一点。

    正好袁城的位置较窄,而他的身材有点痴肥,辗转不便,自然极不舒服,所以便向徐晋提出换座。

    徐晋自然无所谓了,反正两个座位的条件差不多,举手之劳,何乐而不为呢?所以爽快地点头道:“自无不可!”

    袁城大喜,感激地道:“袁某谢过徐兄!”

    徐晋摆了摆手道:“袁兄客气,举手之劳罢了!”

    于是乎,徐晋和袁城便交换了号牌,彼此对调了位置,这种做法并不违反规定,只要填写考卷时记得填上相应的座号就是了。

    徐晋在丙三五的位置坐下,很快便有差役拿着笔墨等考试物品,按照座位顺序派发,徐晋现在多长了个心眼,仔细地检验了笔墨没有问题,这才收下。

    五点三十分,天色已经蒙蒙亮了,所有考生都已经进场,主考官提学大宗师许逵带着一众监考官开始巡视考场。

    许逵行到徐晋的号位前,下意识地停下了脚步,徐晋见状忙站起来行礼道:“学生徐晋拜见大宗师!”

    许逵点了点头,随口问道:“徐子谦,昨晚可休息好?”

    徐晋点头:“还行吧!”

    “嗯!”许逵嗯了一声便行了开去继续巡视。

    附近的考生都羡慕地往徐晋这边望来。大宗师许逵总是板着脸,一副严肃的模样,一路巡视都没有停留,偏偏在徐晋的座位前驻足了,还问徐晋昨晚有没有睡好?

    许大宗师对徐晋这份“特殊”照顾自然让人浮想联翩起来,坐在徐晋后面的袁城便眼珠乱转,似乎在琢磨着什么。

    殊不知许逵对徐晋“特殊照顾”是因为他昨晚有份参与营救徐晋,知道徐晋很晚才睡,所以随口问问徐晋休息好了没有,其实并没其他意思,也没有特殊照顾的念头。

    主考院巡视完考场,稿纸和考卷陆续下发,随着梆子敲响,院试正式开始。

    徐晋本来就是竞赛型的考霸,更何况这已经是第三次参考古代的考试了,所以十分淡定,拿到考卷后先浏览一遍考题,顿时有点想笑出声。

    话说院试一共考两场,第一场考两篇八股文和策论一道。第二场考两篇八股文,然后是默写《圣谕广训》。而徐晋之所以想笑出声是因为眼前两道八股文的题目,竟然都是做过的,费阁老牛逼啊,竟然又押中题了,有这样一个老爹,难怪费懋中那小子十五岁就中了秀才。

    当然,最让徐晋意外的是,那道策论题目竟是讨论我朝目前卫所制度的利弊。

    话说之前藤王阁文会获胜后,广信府众考生在庆功宴上还讨论了这个问题,徐晋提出以募兵制替代军丁世袭,还引起了广泛的争论。

    没成想院试竟然就出了类似的题目,这是巧合,还是许大宗师在故意钓鱼?

第146章 院试(下)() 
尽管两篇八股文都曾做过相同类型的,但形式还是必须得认真走一遍,因为草稿纸也是要上交存档的。

    所以徐晋先将两篇八股文写在草稿纸上,然后在草稿纸上进行修改,最后再小心翼翼地抄写到答卷上。

    上午完成了两篇八股文后,中午用过考场提供的午餐,稍微休息了半小时,徐晋便开始做剩下的策论题。

    策论的题目是:论本朝卫所军制的优劣。

    徐晋一开始也认为是许逵在钓鱼,但转念一想,题目至少要半个月前就定下来,毕竟以现在的印刷技术,要印近两千份试卷,不余留充足的时间可不行。

    徐晋略组织了一下语言,便在草稿纸上答起题来,先是陈述卫所制的优势,在本朝立国之初起到的巨大的积极作用,然后话锋一转,讲述目前卫所制遇到的种种问题,最后抛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当然,徐晋不会傻到直接抛出用“募兵制”取代卫所的军丁世袭制度,要知道主考官许逵可是守旧派,这种激进的观点肯定为他所不喜,平时侃大山聊聊天可以,但院试这样作答简直就是自触霉头。

    徐晋牢记费宏的提醒,切忌标新立异,所以这道策论题答得中规中矩,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嘛,再加上有前面两篇八股文打底,徐晋估计这第一场是必过的。

    坐在徐晋后面的南昌府案首袁城可就不是这样想了,他的目标是院试案首,自然要力求做到尽善尽美,万无一失!

    袁案首的答题步骤跟徐晋差不多,先是论述了卫所制度的优势,然后提出目前卫所制度遇到的严峻问题,最后抛出必须大刀阔斧进行改革,以募兵制取代现有的军丁世袭制……

    袁案首旁征博引,措辞极尽华丽地批评了军丁世袭的陈旧腐朽,提出必须推陈出新才能挽救战斗力日渐低下的大明军队云云。

    袁城一气呵成地写完,又仔细检查修改了一遍,这才志得意满地抄写到答卷上。

    话说袁城的观点本来并没有这么激进的,但他见到大宗师许逵对徐晋“特殊优待”,于是便以为许逵对徐晋格外赏识,而正好徐晋那天在宴席上抛出的“募兵制”已经在考生中传开了,袁城也是有所耳闻,所以便打算讨个巧,套用了徐晋的“募兵制”观点。

    院试两场考试都是考一天,不过夜,最迟天黑前会收卷。徐晋下午四点左右便答完卷了,这个时候陆续开始有人交卷,于是徐晋也拉了绳铃要求交卷。

    很快便有两名弥封处的差役过来,检验试卷无误后,当场把考卷沿着弥封线弥封起来(即糊名),戳上座号后连带草稿纸全部收走,送到弥封处。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考卷送到弥封处整理好之后,将会送到抄录处,由专人将考卷重新抄录一份,就是为了防止考卷上留有记号,又或者阅卷人员根据笔迹作弊。

    考卷抄录完后还不行,必须经过校对处进行仔细校对,证实抄录无误,这才送到阅卷处,由负责阅卷的人员初步筛选打分,所筛选出来的考卷再由同考官过目,淘汰掉一批后交给主考官,由主考官决定排名先后。所以说其过程相当繁琐严格,现在的高考与之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在巫。

    徐晋交了卷,后面的袁城也跟着交卷了,两人一起来到出口处等待放牌离开考场。

    “徐兄考得如何?案首怕是囊中之物了吧?”袁城主动搭讪道。

    徐晋笑了笑,谦虚地道:“咱江西人才济济,院试案首又岂是好摘的,能通院试就不错了!”

    袁城呵呵笑道:“徐兄过谦了,以徐兄的才学摘取案首绰绰有余。”

    徐晋目光老辣,自然看出袁城眼底下藏着的得色,笑道:“看来袁兄考得不错,案首非你莫属了!”

    袁城微笑道:“考得尚可吧,案首则未可知!”

    正在此时,费懋贤神不守舍地行了过来,眉头轻蹙着,似乎情况有点不妙啊。

    徐晋不禁暗暗奇怪,那两道八股文的题目费师押中了,费懋贤应该也做过才对,为什么还这副表情?

    “民献,考得不顺利吗?”徐晋不禁低声问。

    费懋贤苦笑着摇了摇头道:“子谦,考是考得不错的,但这次……恐怕又要落榜了。”

    徐晋奇道:“这是为何?”

    费懋贤懊恼地道:“交卷时可能太过紧张,没留意镇纸压着了考卷的一角,结果用力过度,把考卷撕裂了少许。”

    徐晋不禁无语了,费懋贤平时为人挺稳重的,偏偏考试时总是疏忽大意,遇到种种问题,上一次考院试也是因为吃饭时不小心往试卷上滴了一滴油污,结果考卷被废了。

    费懋贤沮丧地捏了捏拳头道:“唉,我真是太大意了!”

    徐晋问道:“撕裂的位置在什么地方?弥封线外吗?”

    费懋贤点头道:“噢,确是弥封线外的一角!”

    徐晋忙安慰道:“那应该没有问题,弥封起来就看不到了!”

    费懋贤闻言顿时恢复了些许希望,忐忑地道:“但愿吧,这院试考场我可不想再来第三回了!”

    徐晋深表同情,却又爱莫能助了!

    徐晋和费懋贤放牌出了考场,发现费懋中已经在外面等候了,看表情应该考得不错。

    话说费懋中已经有秀才功名在身,他这次只不过是参加科试,相当于乡试的预考选拔,只要大宗师点头通过,便能参加明年省里举行的乡试(考举人)。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次院试的前十名能直通明年的乡试,不用再另行选拔。

    院试第一场结束后,第二场会在四天后举行,也就是八月十六举行覆试,通过第一场的才有资格参加。

    话说院试第一场考完后,阅卷工作便马不停蹄地开始了,负责阅卷的人员均是从各府抽调来的学院山长,或者资深教习,全部是经验丰富,学识渊博的老家伙。

    八月十三日,由阅卷人员初步筛选出来的六百份考卷送到了同考官刘忠的案上。而刘忠的任务是要从这六百份考卷中选出三百多份通过第一场的试卷,初步排名后转送到主考官许逵那里进行最终排名。

    刘忠一边喝着茶,一边悠闲地浏览着试卷,本来六百份试卷要一天内看完,工作量是十分大的,但这六百份试卷都经过阅卷人员排好了名次,名次不会再有太大的变动,一般情况下副考官只会作轻微的调整。

    所以,刘忠很快就阅了十几份,合心意的就在卷首用朱笔写上一个“取”字,不合心意的便丢到一边。

    很快,一份座号为“丙叁陆”的考卷出现在刘忠的面前。刘忠拿着考卷扫了一遍,面上露出一抹冷笑,自语道:“募兵制……呵呵,此子还挺有个激进的,这份考卷就算直接送到许大人面前,怕也是被废黜的份儿!”

    “徐晋呀徐晋,纵然有才又如何,谁让你得罪了宁王府!”刘忠随手把这份考卷丢到了一边,拿起下一份考卷。

    这份考卷的座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