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王首辅-第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天佑顿时黑了脸,一记耳光把这名奴仆扇翻在地,骂道:“闭上你的臭嘴!”

    那名奴仆忍痛连扇了自己几个嘴巴,陪笑着道:“小的嘴臭,该打,费家是书香门第,费家三小姐知书识礼,怎么可能做出这种丑事来。”

    方天佑沉着脸冷哼一声,这货刚才还在为即将娶到费家三姑娘而窃喜,此时却忐忑起来,感觉头顶有染绿的危险,偏偏这时徐晋又出现在铅山县,看样子十有八九是要到费家拜访。

    “不行,夜长梦多,得尽快把事情定下来!”方天佑心中暗忖。

    纳采和问名是六礼的前两步,至此婚约还不算真正订立,只有纳吉和纳征之后则才完成订婚,所谓纳征就是俗称的过大礼,男方会把聘礼和聘书送到女方家,女方会回一份答婚书,这就等于完成了订婚,受到律法的承认和保障。

    只要婚书在手,便随时可以商定日子迎亲成婚了!

    ……

    徐晋等人在铅山县城中逛了一圈,采购完礼物后便从南门出城,直奔费家宅子所在的柴家埠。

    约莫半小时之后,一行人便来到费家庄园的外面,早就收到消息的周管家已经带着十几名仆人在庄门外迎接了。

    “恭喜两位少爷,恭喜徐公子荣膺院试案首,连中小三元!”

    费家兄弟和徐晋等刚从马车上下来,周管家便快步迎了上来,恭谨地行礼道贺,费家的一众仆人也纷纷行礼问好,展现出好的家教。

    徐晋微笑道拱手一一回礼!

    周管家吩咐下人把车上的行李搬进去,又把徐晋等热情地迎了进庄里。

    费家的庄园占地极广,屋舍连绵了整片山头,老大费典的宅院在东首,老二费宏的宅院在中间,而西则是老三费采的宅子。

    徐晋和谢小婉等跟着费家兄弟进了中间那幢宅子,所携带的行李自然有下人送到住处。

    众人在客厅坐落,下人奉上了香茶,费懋贤问道:“周管家,我爹在家吗?”

    周衡摇头道:“老爷眼下不在,不久前刚送巡抚大人离开,怕是要个把时辰才能回。”

    徐晋和费家兄弟愕然相视,周管家连忙解释道:“是南赣巡抚王守仁王大人!”

    “什么,王守仁!”徐晋不禁脱口而出。

    费懋贤和费懋中奇怪地看了徐晋一眼,不明白徐晋为何这么激动,而且直呼王巡抚的名字,实在有点失礼。

    徐晋略尴尬地道:“在下对阳明先生仰慕已久,可惜这次失之交臂,没能见上一面。”

    费懋贤和费懋中不禁恍然,前者笑道:“没想到子谦竟也是阳明先生的仰慕者啊!之前我和二弟有幸听过阳阳先生讲学,可惜资质愚钝,对阳明先生的心学理解得并不透切。”

    徐晋确是王守仁的仰慕者,不过仰慕的并不是王守仁的学术,而是王守仁这个人。

    王守仁这个名字可谓是大名鼎鼎,如雷贯耳,说是冠绝有明一代也不为过。古人以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而王守仁全做到了,乃唯一集三不朽于一身的绝顶牛人,备受世人推崇。

    徐晋前世读史书时就对王守仁极为佩服,觉得这家伙简直就是个神人,开挂一般的存在。

    就拿军事才能来说,王守仁的打法诡奇,从来不与敌人正面交锋,均是声东击西,你往南走,他偏往北,经常搞得敌人晕头转向。

    而且甭管敌军多出他多少倍,王守仁都敢出兵,还擅长使阴招,什么挖坑、造假、虚张声势,到最后,许多人都被他的骗术吓跑了。

    更为奇怪的是,即使占据优势,把对手围得水泄不通,王守仁也从不轻易进攻,而是把敌军困在里面,饿个半死,再诱使敌军突围,钻入伏击圈,才开始发动总攻。基本上这几招下来,神仙都抵挡不住。

    话说宁王造反就是被这位王守仁平定的,前后花了不到两个月时间。

    除了军事上的成就,王守仁在学术上的成就同样璀璨夺目,他突破了朱熹的理学,创立了“心学”,陆王心学至今还发挥着它的影响力。

    当然,作为唯物主意义者,徐晋对王守仁那套“睁眼花开,闭眼花寂”的唯心主义理论并不感冒。

    费懋中奇道:“阳明先生不是在南赣提督军务剿匪吗?这个时候怎么会来咱们家拜访?”

    周管家笑道:“南赣边界的群匪早就被王巡抚剿灭了,前月王巡抚回京述职,将调兵旗牌交还了兵部,这次返回赣州驻地,顺道经过铅山县,特意前来拜访老爷,而且前天还在鹅湖书院讲学呢!”

    费懋贤闻言惋惜地道:“我们回来迟了!”

    周管家对着徐晋客气地道:“客房已经准备好了,徐公子和夫人一路舟车劳顿,要不先到住处安顿梳洗?”

第168章 芭蕉衬雨动秋心() 
南赣巡抚的全称是:巡抚南赣汀韶等处地方提督军务。下辖江西的南安府、赣州,广东的韶州、南雄,湖广的郴州,福建的汀州。

    由于这些地方处于四省交界,属于三不管地带,再加上崇山峻岭,地广人稀,所以这里的民风极为彪悍,不服教化,流民积聚于始占山为王,打家劫舍,甚至公然竖旗造反,治安极乱。

    正因为如此,从弘治十年开始便设了南赣巡抚一职,专门提督这些地方的军务,负责镇压盗匪和叛乱。

    于是江西省便出现了两个巡抚,一个叫江西巡抚,驻地在南昌,而另一个叫南赣巡抚,驻地在赣州,二者互不统属,各自管理自己的辖区。

    当然,就目前而言,轮到官职和权力的大小,江西巡抚孙遂的地位自然要比南赣巡抚王守仁要高。

    孙遂在京的官职是都察院副都御史,而王守仁在京的官职是都察院佥都御史,正是上下级的关系,而且南赣巡抚主要是提督军务,江西巡抚则军、政、法大权一把抓,权力谁大一目了然。

    王守仁是正德十一年开始担任南赣巡抚的,当时南赣地区盗贼并起,占山称王,并且四处攻打劫掠附近的州县,不少地方官员被杀,前任南赣巡抚束手无策,只好装病辞职,兵部尚书王琼便举荐了王守仁接手南赣巡抚一职。

    话说王守仁确实牛逼,上任后立即调集兵马,只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就把四省边界大大小小的盗匪给收拾得一干二净。

    要知道这些地方都是易守难攻的崇山峻岭,那些盗贼据险而守,实在守不住就退入深山大岭之中玩捉迷藏,官兵剿了几十年都收效甚微,偏偏王守仁两年不到就全部扫平了,时人均惊呼王守仁是神。

    眼下是正德十三年九月,王守仁数月前便完全平定了南赣边界地区,前月回京述职,将调兵用的旗牌交还了兵部,之后便从京师乘船返回江西赣州,经过铅山县时特意上门拜访了费宏。

    由于来晚了一步,未能见上这位传奇般的神人,徐晋亦颇感惋惜。

    众人在客厅内聊了片刻,周管家便对着徐晋恭敬地道:“老爷一时半会还回不来,房间已经准备好了的,徐公子和夫人舟车劳顿,不如先随鄙人移步到住处安顿梳洗?”

    徐晋微笑道:“那有劳周管家了!”

    “徐公子客气了,请随鄙人来!”周管家亲自把徐晋和谢小婉等领到住处安顿。

    周管家给徐晋安排的住处是一座独立的小院,比徐晋在上饶县的宅子还要大,而且环境十分雅致,亭台小榭,假山流水,还有花树池塘,尽显世家底蕴。

    丫环月儿出身王府,见到这样的宅子倒不觉得有啥,只是谢小婉和二牛看傻了眼,仿佛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似的。

    “徐公子和徐夫人暂时就在此住下吧,有什么事吩咐下边的人一声就行!”周管家恭敬地道。

    徐晋点了点头:“有劳周管家了,你自忙去吧!”

    “好的,鄙人便不打扰徐公子和夫人休息了!”周管家看了一眼气度沉稳,自始至终保持着从容不迫的徐晋,心中不禁叹,此子确是非常之人啊!

    当初在信江边上第一次见到徐晋,周管家还因为二牛那句“一定要当上内阁首辅”而不屑于徐晋的“不自量力”,但现在周管家还真有点相信徐晋将来有能力问鼎内阁首辅了。

    徐晋从一名小小的乡下儒童,只用了一年时间便连过县试、府试、院试,而且均是以拿下案首的彪悍方式通过,成功摘下了秀才功名。

    可以说,周管家是亲眼看着徐晋一步步快速成长起来的,假如徐晋能继续保持这种势头,二十岁之前金榜题名,有生之年熬到内阁首辅是极有可能的事。

    周管家又仔细嘱咐了几名下人要好生服侍徐晋和谢小婉,这才离开了小院。

    谢小婉吐了吐舌低声道:“这些大户人家的宅子真是讲究,挖池塘筑假山,还引来了活水。”

    徐晋轻刷一下小丫头的瑶鼻,宠溺地道:“以后相公也置一幢这样的大宅子好不好?”

    谢小婉俏脸微红,眼下屋中除了月儿,还有两名供使唤的老妈子和两名丫环呢。

    月儿对着两名老妈子和丫环吩咐道:“你们俩去准备热水,待会老爷和夫人要沐浴,你们俩帮忙收拾房间!”

    月儿出身兴王府,这时自然不会怯场,毫不客气地指使两名老妈子和丫环干活。

    ……

    黄昏,淅淅沥沥地下起了秋雨,雨滴敲打着窗外的芭蕉叶,发出噗噗的轻响。

    “入画,是下雨了吗?”费如意放下手中的书籍轻问了一声,然而却没人应答。

    费如意无奈地摇了摇臻首,入画这丫头不知又野去哪了,从案后站起来行于窗前。

    “噢,真的下雨了!”

    看到窗外秋雨黄昏的萧索景象,多愁善感的费三姑娘顿时有些痴了,伫立在窗前发起呆来,窈窕少女,茕然而立,婉约如画。

    “芭蕉衬雨秋声动,罗窗恼破鸳鸯梦。愁倚幽帘栊,灯花落地红。枕横衾浪拥,好夜无人共……”费如意吟到此处便打住了,吹弹得破的脸蛋上浮起两团红霞,暗啐了一口,自己偏就念了这一首呢。

    这首《菩萨蛮》是宋人驾铸所作,描写的却是闺中少妇思念远在他乡的丈夫时的情景。

    费如意见到外面的黄昏秋雨,下意识便吟出了这首词,念了一半始觉不合自己身份,顿时便红着脸打住了,幸好此时房中无人,要不然费三姑娘非羞得无地自容。

    这时,门帘掀起,丫环入画带着一股湿气行了进来,鞋底还有水迹,显然刚从外面回来。

    “矣,眼下已经入秋了,寒气重,外面还下着雨,姑娘你咋站窗前吹风,仔细着凉了!”入画急忙拿了件薄毯子给费如意披上。

    费如意嗔道:“那就这么容易着凉了,你这丫头又跑哪野去了?唤了半天不见人!”

    入画可爱地吐了吐舌头,笑嘻嘻地道:“去五姑娘那边找观棋玩五棋子了,姑娘,有个好消息,你想不想知道?”

    费如意看着外面的淅淅秋雨,意兴阑珊地问:“什么好消息?”

    “懋贤懋中少爷回府了,徐公子也来了!”

    费如意娇躯轻颤,蓦地回转身来,欣喜地道:“真的?”

    费如意说完脸上不由一红,或许觉得自己表现得太激动了,放缓声道:“他……他们几时到的?”

    入画道:“申时初(下午三点)就到了,已经在二老爷家住下了。”

    费如意轻噢了一声,美眸明显变亮了,如秋水般明澈,再看窗外的黄昏,连秋雨仿佛都轻快起来。

    入画敏感地察觉到自家姑娘情绪的变化,促狭地笑道:“姑娘要不要去五姑娘哪坐坐?说不定会邂逅徐公子!”

    费如意霞飞双颊,白了入画一眼。

    正在此时,外间却传来了一阵细碎的脚步声,继母赵氏的声音唤了进来:“如意!”

    讨厌的人来了,入画顿时绷起了小脸,费如意亦不禁轻蹙了蹙黛眉,不过还是答应了一声。

    继母赵氏应声行了进来,身后还跟着贴身婢女翠云,后者还拿着一只楠木盒子。

    费如意上前福了一福,柔声道:“娘亲!”

    赵氏满脸春风地示意翠云把那只精美的楠木首饰盒放到桌面上打开,里面赫然是一只白玉手镯。

    费如意看了一眼盒中那只晶莹剔透的白玉手镯,愕然道:“娘亲,这是?”

    赵氏笑吟吟地道:“这是方夫人送给你的玉镯,瞧瞧这成色,正宗的羊脂白玉呢,价值不菲啊,快戴上看看!”

    费如意脸色微变,摇头道:“娘亲,这么贵重的东西女儿不能收,还是赶紧还给别人吧。”

    赵氏不以为然地道:“如意,你傻啊,方家富甲一方,家资巨万,一只小小的玉镯对他们家来说只是九牛一毛罢了,收了就收了,为什么要还!”

    费如意道:“娘亲,无功不受禄,我们咋能平白收人家那么贵重的东西?”

    “切,人家愿意送,为什么不能收,你若是不要,娘亲可就要了!”赵氏说完很干脆地把楠木盒收起来交给身后的婢女翠云。

    话说赵氏早就对这只羊脂白玉镯垂涎三尺了,只是方夫人指定要送费如意,她不好意思私吞,免得方夫人日后问起尴尬,既然费如意说不要,倒是正合她意。

    入画一脸鄙夷了暗撇了撇嘴,费如意皱眉不语。

    赵氏又笑道:“如意,方夫人邀娘亲明天过府玩耍,你准备一下,明天陪娘亲一起去方府吧!”

    费如意面色一变,摇头道:“女儿不想去!”

    赵氏愕了一下,费如意性子温顺,一直对她这个继母都恭顺有加,有时即使不乐意也会委婉地表达,像这样硬梆梆地拒绝还是第一次。

    “为什么不去?”赵氏脸色一沉道。

    费如意放缓语气道:“女儿身体不适,不想出门!”

第169章 禁足() 
赵氏可是一直指望着靠继女的婚事大赚一笔养老钱的,难得方家竟然肯出一万五千两银子的聘礼,远超出她的心理预期。

    正因为如此,赵氏今天爽快地把费如意的庚帖给了方家,还答应了方夫人明天带费如意过府玩耍,没想到平时温顺的继女,今天竟然犯倔,不同意明天陪自己过府。

    赵氏耐着性子道:“如意,你今年都十六了,再过两年便十八,婚姻大事总得先有个着落,要不就成老姑娘了。你虽然不是我亲生的,但娘亲没有所出,一直把你当成亲生女儿般看待,自然希望你将来能嫁一户好人家!”

    费如意抿着嘴不作声,入画暗道:“怕是为你自己的钱袋子着想吧!”

    赵氏又道:“方家乃本县首富,家资丰厚,你若能嫁入方家也不算辱没了。”

    入画撇嘴道:“大夫人,方家再有钱也不过是一介商人罢了,如何高攀得起我们费家。”

    翠云冷斥道:“闭嘴,夫人说话几时轮到你插嘴了,没半点规矩!”

    入画夷然不惧道:“我说的可是事实,况且姑娘的婚事老爷肯定是会过问的,大夫人最好还是先征求过老爷的意见。”

    入画口中的老爷指的是费宏,费家的下人一般称呼费典为大老爷,费采为三老爷,费宏目前是费家之主,费家的下人们都直呼老爷,前面没有修饰语。

    赵氏冷冷地剜了入画一眼,斥道:“好一个牙尖嘴利的丫头,此事我自会考量,用不着你这贱婢来教。”

    入画虽然心中不愤,却也不敢驳嘴,赵氏虽是填房,但目前毕竟是这一房的话事人。

    赵氏镇住了入画,继续苦口婆心地劝道:“如意,方家虽然行商,但真轮起来也算是官宦人家,跟南昌府同知有姻亲关系,而且方家的二老爷也是本县的主薄。”

    赵氏口中的南昌府同知正是那柯正,前几年纳了方天佑的一名姐姐为妾,当然,只是庶出的姐姐。至于那方府二老爷叫方添禄,在铅山县衙任主薄,只是个正九品的芝麻官而已,而且还是花钱买来的,算个屁的官宦人家,跟费家这种历代都有人在朝为官的世家相比就是渣。

    也正是因为如此,方家才这么热衷于和费家联姻,只要能把费如意娶到手,那么方家必然能再跃上一个新台阶。

    赵氏顿了顿又续道:“那方家三少方天佑今年十七,长得一表人才,目前还在鹅湖书院进学,颇有才华,而且为人又上进好学……”

    费如意摇头道:“娘亲不必再说,女儿还在为父守孝,暂时不想考虑个人的婚事。”

    赵氏不禁气结,沉着脸道:“如意,告诉娘亲,你是不是还对那上饶县的徐晋不死心?”

    费如意的俏脸腾的红了,赧然道:“娘亲,你胡说什么!”

    赵氏冷哼道:“如意,别说娘亲没有提醒你,那徐晋已经娶亲了,莫不成你还打算嫁给人家作妾?就算娘亲同意,你二叔也不会同意的,趁早死了这条心吧!”

    费如意脸色刷的白了,贝齿咬着樱唇默不作声。

    半小时后,赵氏带着婢女气哼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