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一八章 天罗地网()
庆长三年腊月二十八ri正午,秀保命藤堂高虎率领小宫山晴胜、小笠原隆清以及三百名由霸王备假扮的家眷、侍从,押运着十余车进献给秀赖和淀姬的礼物佯装本家主力,由郡山城出发,沿奈良街道向大阪惣構空堀附近的平野口行进;与此同时,秀保本人则乘船秘密前往岩室城,与事先驻留在纪伊国的那须资吉会师,之后在数艘商船的掩护下,率领三百名枪足轻、二百名铁炮足轻以及三门大筒,与速水守久一同前往木津川东岸的博劳渊水寨。
此前一刻,堀野幸澄便奉秀保之命先行返回大阪,向前田利长和大野治长告知秀保已经出城的消息,并且暗示两人秀保此行并未携带太多兵士,可在半路实施截杀,无需等待他们抵达三之丸的玉造口。
本来前田、大野皆对这一提议表示赞同,并已准备抽调青木一重的八百御马廻埋伏在距离平野口南端五里处的小桥村(即历史上大阪冬之阵“真田丸”所在地)篠山北麓伏击秀保本队,无奈此时前田利长接到横山长知的书信,说是三百军势被新庄直赖围困于高槻以北的泽上砦,必须前田利长亲自前去方肯放行。
前田利长立即将此事告诉大野治长,希望大野能暂代总大将一职,而他自己则率十二名马廻前往高槻,一旦“误会”解释清楚,便立即携三百jing锐返回大阪增援大野军。
果不其然,大野治长并未爽快地答应前田利长,而是以“顾及少将安全”为由,派遣中岛氏种麾下大将江原对马守高尚率五百御马廻“陪护左右”。
考虑到兵力不足,大野治长临时将山崎家盛的五百军势分成两股,其中三百人交由中岛氏种,加之此前安排的五百人,驻守南门的总兵力达到八百之众;剩余的两百人则由山崎家盛指挥。转移到大阪北入口京桥一带驻防——这里是前田家三百jing锐进城的必经之路,大野治长之所以放置如此少的兵力,原因无他,乃是坚信前田军和江原军会一同由此入城,到那时,这里便有一千人驻守,绝对无懈可击。
由于接到秀保改走平野口的线报,大阪东面的防守自然也就薄弱了许多。起初,大野治长仅打算安排津田信成的三百军势驻防北到青屋口,南到玉造口的东三之丸广大区域。不过这却遭到前田利政的反对。
作为前田利长的弟弟,他的脑袋可比哥哥要聪明些:“津田长门守乃是狡猾jian诈之徒,若是将一方重担完全交给他,很有可能做出背信弃义,见异思迁的卑鄙行径。”为此,他向大野治长进言,从驻守内城(本丸、二之丸)的八百青木一重军中抽调三百人协防城东。
而惣構以西的船场,如前文所述,乃是无关紧要之地。加之兵力不足,且有七手组中的两支驻守(船场、难波桥各一支),大野治长仅仅抽调二百名御马廻交由大野治房,让其沿九桥西侧来回巡视。一有情况便向三之丸汇报。这里所说的九桥并非一座桥名,而是密布大阪惣構西侧的九座桥的总称,最南端为鳗谷桥,最北端为今桥。两者相距近十四里,却仅有二百人把守,大野治房可不是傻瓜。软磨硬终于又从大野治长的亲卫队中调出了一百人,使得每座桥口的兵士勉强达到三十人。
环城三面的惣構则是青木一重亲自率领三百御马廻镇守。
所谓惣構,便是大阪的城下町,是三之丸以外的一片区域,这里作为平民商贾聚集地,地域宽广,地势平坦,本来非布置重兵很难固守,不过秀吉命人于其四周深挖堀壕,引淀川、大和川之水灌之,这才稍稍改变了三之丸的劣势。上文所说的九桥,便是由船场通往惣構的西面通道;至于东面,森口、大和三桥将三之丸与沼泽地隔开,易守难攻,况且有津田军和三百御马廻兼顾防守,无需青木一重多cao心;因此,最关键的便是有四座桥通往上町高地的南面,这里才是青木一重重兵所在,三百军士有八成部署在这四座桥畔,一是防守,而是负责接应派往野外伏击秀保的军队。
三之丸紧紧包围着二之丸,却也是一面靠水,三面被惣構包围,这里是大名屋敷所在地,本来也应该效仿惣構引水灌堀,可惜秀吉突然去世,这一计划也暂时搁置了,四周只留下二十余米宽的空堀,不过这也足以让人望洋兴叹了,想当年北条氏的小田原城也不过是八米左右的障子堀罢了。不过兵力着实吃紧,为了满足二之丸和三之丸的防守,大野治长仅是在三之丸通往二之丸的五个桥口——大手口、极乐桥、京桥口、青屋口以及玉造口的起端各配备二十名武士巡逻,至于桥口的防御,除了东面由津田军负责、北面京桥由山崎负责外,其余桥口皆被放弃,而是改由守备桥末端的虎口。
剩下的五百御马廻以及大野治长的一百亲卫队则是留守内城,也就是四面环水的二之丸和本丸。这里的地形就如一个“回”字,最外面的“口”字是二之丸,里面的“口”字是本丸以及与之相连的西之丸。
二之丸除去青屋、玉造、京桥三门外,仅剩下大手门(樱门)、极乐门需要防守,相对而言就轻松了许多,再者由于是内城,防御设施也是应有尽有,虎口自不必说,多闻橹、角橹、重箱橹一应俱全,大手门处更是有号称石山本愿寺时就不曾失守的“千贯橹”。
话说当年织田军久攻不下石山城,于是军中便流传着“纵使用千贯作为犒赏,也要设法贡献这座城池”的说法,这座双层橹楼由此得名。当然这只是题外话,总之,对于防守二之丸,大野治长还是很有信心的,当然这一功劳不能便宜别人,他特地将三弟大野治胤安排在此,率领三百军势驻守。
至于本丸,大野治长率堀野幸次及二百军势坐镇,虽然也是四面环水,但由于本身地域狭小,且主要是生活区,因此并不能很好的防守,大手门南面的丸马出已经算是最坚固的防线了,由此可见本丸防御的薄弱。说到这就要提一下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阪之阵”,冬之阵时德川军连惣構都未曾攻入(十万对二十万),而夏之阵时仅仅两天便灭亡了丰臣氏,原因为何?就是德川家康欺骗淀姬和秀赖,命人将除了內濠,也就是环绕本丸的壕沟以外的所有堀和水壕全部填平,如此一来,纵使有八万大军(幕府军十五万),又能奈何?所谓自毁长城,便是丰臣家灭亡的直接原因。
当然,现在的大阪城还是固若金汤,不过大野治长忽略了几个事实:其一,他手中的兵力没有数万只有数千;其二,船场的两支七御马廻不一定会如他想象的那样保持中立;其三,他只是个家臣,并不能保证向秀赖效忠的七手组会完全听他吩咐,即便组头乐意,底层武士也不一定愿意为他卖命;其四,当然也是必要致命的一条,三千多人的军势却要八面张网,如此兵力分散,怎会有好果子吃?
不过大野治长自有他的想法:八百对三百,伏击肯定成功,而伏击一旦成功,这些部署也就多余了,这样一来,上面的种种的问题就都不是问题了。实在不行,还有五奉行和五大老的调停,有前田利长在,要死一起死,他有什么好怕的?而前田利长是前田利家的嫡子,那是绝对死不了的,他死不了,我大野治长还会有事么?
总之,“伏击肯定成功,即便失败也不会死”,这根救命稻草被大野治长抓得死死的,殊不知,事情并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
ps:这一章可把我累坏了,大家有所不知,为了找一幅丰臣时代的大阪地图我可是绞尽脑汁!现在网上的大多是江户时代,也就是大阪之阵后的大阪地图,那时候的大阪只有丰臣秀吉所建居城的四分之一规模啊!后来查阅了许多ri文网站,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大阪天守阁”的类似官网上找到了一幅,ohyeah!但是具体的地名就要自己摸索了,可能会有一些失误,但是总体上还是没问题的。顺便说一下,ri文维基上的大阪之阵地图有些误差,特别是三之丸、二之丸的构造与事实有出入。江户时代的大阪是没有三之丸的,因此面积皱缩大家也能理解了。
好了,就说这么多,你们可别说这章水啊,这可是熊仔最卖力的一章了,兵力部署,相关地名,相关设施全都是要查好久,大家给我些鼓励,票票。。。
第二一九章 火攻筱山坳()
寒风瑟瑟,月se朦胧,伴随着飞扬的尘土和颤抖的大地,一名武士驾马飞速驶入篠山北麓的山坳中。
在山路两侧的灌木丛中,八百名武士足轻的太刀和铁炮,在银白se月光的映照下闪耀着阵阵寒光。作为伏兵,他们皆是去除了背后的旗指物,而是在右臂上包裹白布,以此来和大和丰臣家的军队区分——毕竟他们xiong前的家纹都是“五七桐”。
作为此次伏击战的大将,青木一重的弟弟渥美重経率领五六名侧近埋伏在地势较高的小土丘上,意图在战斗开始后可以让兵士们看见自己,便于指挥,尽管这一做法遭到数名shi大将的反对,可他依旧我行我素,而那名骑马武士便是渥美重経派去探查情况的使番。
从使番口中得知,再过两刻钟,大和丰臣家的队伍便会抵达南面的小桥村,到时候村里的地头会指引他们经此处前往平野口,等先头的肩舆行进至山坳中部,渥美重経便发动进攻,先命两侧的军势用事先准备好的栅栏封锁出入口,之后以铁炮齐she,打击丰臣军士气,再以山脚下的弓足轻进行远距离杀伤,待丰臣军慌乱四窜时,他再率领一干武士和枪足轻有两旁加入战斗,有家臣逃窜也不打紧,只要能将秀保和家眷斩首,那便是完成任务了。到时候拎着装有秀保首级的宝箱面见大野治长和前田利长,岂非大功一件?
“修理亮已经和少将商量过了,谁能率先砍下丰臣秀保的首级,赏金五十枚、银二百枚,若是足轻得手,赐予其武士身份;若是武士得手,知行增加八百石!”
渥美重経手脚齐用地比划着,时刻不忘给众人鼓舞士气。
“那要是您得手了呢?”土丘下一名足轻乐呵呵地问道。
“这可是秘密,不过告诉你们也无妨。”要是平时,有人和他这么说话早就被打得皮开肉绽了,可现在,面对即将到手的肥肉,渥美重経xing情大好,笑嘻嘻地告诉众人:“若是我有幸取得此功,少将会给予兄长和我每人北纪伊三万石的加封,到那时我重経就步入大名的行列啦!”
“三万石!”在场众人无不倒吸一口凉气,这可是武士穷其一生都很难达到的成就啊,就凭丰臣秀保的人头便能成为大名,有此机会谁不愿意拼死一搏?
“这还不是全部”
渥美重経咳嗽了一下“捕杀丰臣家男丁者,赏金二十枚;捕杀女眷者,赏金十五枚;捕杀千石以上家臣者,视地位高低赏金五枚到三十枚不等,大家可要鼓足干劲,千万别错此良机啊!”
渥美重経刚一说完,人群中再一次爆发出一阵欢呼声,有的足轻甚至想到这样一个点子:“若是将右府的首级交予渥美大人前去领功,大人能否多拿出一部分奖赏打赏将士。”他说的没错,秀保的首级在一般人手中只值八百石,可是到了渥美重経手中就翻了将近八倍,这个买卖任谁都不会拒绝。
“那自然好”
渥美重経果然很麻利地点了点头“谁要是真愿意这样做,到时候我就把原有的两千石知行送给他,你们意下如何?”
“誓死擒杀丰臣秀保!”不论是武士还是足轻,此刻皆无所顾忌地直呼秀保的名讳,一群人拿着太刀和竹枪手舞足蹈,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鉴于丰臣军已经逼近,渥美重経不便和这帮人多啰嗦,立即命令那些忘乎所以的军士隐蔽妥当,时隔一刻钟,再次派遣使番前去查探,只不过这次使番选择了步行而非骑马,以免打草惊蛇。而渥美重経则匍匐在小土丘上,一边做着成为大名的美梦,一边静静地等待使番的回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整整八百人的军势一动不动地蛰伏在灌木丛中,为了他们的黄金梦、武士梦保持着极大的克制。
然而,事情的进展得似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约莫两刻钟过去了,别说是丰臣家三百人的队伍,就连派出去的使番也不见踪影,这让大野军中出现了些许sao动。
“该不会出什么事?”一名足轻咕哝着。
“你是说我们被发现了?”身旁的足轻搭话道。
“谁知道呢”另一名足轻凑了过来,小声说道:“方才鹭岛大人不是说再过两刻钟,丰臣家的队伍便会来么,现在三刻钟都过去了,不会是……”
“我也觉得有问题,你看鹭岛大人去了这么久都没回来,兴许真的出问题了,我们还是回大阪…”第四名足轻也按捺不住参与了讨论。
“混账东西,小心我砍了你们!”几名足轻越聚越紧,聊得正兴起时,领头的武士终于忍不下去,举起刀柄重重地向这帮人的脑袋敲去:“不就是多等一会么,再啰嗦,小心我松原九卫门佐要了你们的命!”
顿时,一帮足轻捂着头,龇牙咧嘴地蹲回原位,再也不敢哼哼哈哈,就连大气也不敢喘一下,就在焦急的等待中,他们又度过了半个时辰。
渥美重経也对士兵们的质疑有所耳闻,终于耐不住副将的劝说,再次命一名使番前往小桥村查探。
谁知使番刚一走出山口,便被迎面而来的一发弹丸击穿xiong部,挣扎了几下气绝身亡。
“有埋伏!”埋伏于山口的足轻们慌张地喊道,他们万万没想到,自己竟然成了被伏击的一方,此话一出,整个山坳都出现了sao动,有些士兵甚至从灌木丛中走出号召胆小的士兵一同逃离山坳,好在带头武士及时将他们斩杀,才避免了sao动的扩大。
毕竟是受到了袭击,渥美重経立即命令山口的军势向山坳〖中〗央靠拢,避免造成更大的伤亡,与此同时,调集两百名弓足轻瞄准两端山口,争取以远距离优势杀伤敌军。
“看来是被丰臣军发现了。”
一名武将对渥美重経说道。
“胡说什么,我们才是丰臣军”
渥美重経横眉冷对,执着地纠正道:“他们是叛军,是逆贼,大义掌握在吾等手中。即便被发现那又如何?我军有八百人,他们最都只有三百奴仆,怎会是我军的对手,你别看我将两端的军势调至〖中〗央,那只是担心造成不必要的伤亡,用弓足轻抵住防线,岂不是更为妥帖些?你们就别说了,依我看,这不过是敌军的障眼法,除了she杀一名使番,到现在不是都没动静么,好了,先让足轻们进行一轮齐she,探探敌人的情况,若真如我猜想的那样,便可以全军出击了。”
渥美重経不禁为自己的聪明才智所陶醉,正当他沾沾自喜时,却觉得天空突然变亮,追随着光向两边望去,只见山坳两侧的大山上,一排篝火正沿着山脊熊熊燃烧,将这个天空照she得如同白昼,山火正如猛虎下山般由山顶飞速地向山腰扑去,沿途的树木被烧得吱呀作响,大火就像是两道幕墙,将整个山坳与外界完全隔绝,并且逐渐向山下的灌木蔓延。
“有人放火!”此刻不论是武士还是足轻,皆有些焦急失措,可即便如此,他们也能注意到整个山坳唯一没被火势bo及的地方——两侧的山口,足轻们起先还因为武士的震慑有所顾忌,但看到火势慢慢向〖中〗央逼近,就连渥美重経也离开土丘来到路中时,终于孤注一掷,突破了武士的阻拦,呼喊着往山口逃去。
“兄弟们赶紧回大阪啊!”带头的足轻风一般向山口冲去,考虑到前面可能有埋伏,他还不忘吼上一句:“右府家的大人们,我们不求别的,只要一条生路啊!”
显然,他的这句话并没有起到作用,在距离山口还有二十米时,从两侧山上落下的滚石将他碾成了肉饼,紧接着,无数的滚石檑木冲过火墙,伴随着轰隆隆的地动山摇,无情地砸向山坳中四处逃命的大野军。
有些伸手敏捷的武士和足轻躲过滚石和檑木的袭击,勉强跑出山口,本以为可以逃出生天,没想到,却面临着第三道鬼门关:一百名铁炮足轻和弓足轻组成的混合方队,正在距山口六十米开外的地方严阵以待。
由于引进了立hua家的“早入”即事先将火药和弹丸包裹在一起,战斗时直接将“早入”塞入铁炮,节省装填火药时间的独闯技艺,丰臣家的铁炮足轻可以将装填到发she一次的时间缩短到一分钟,极大地提高了作战效率。
这一技术对丰臣家是件好事,可是对那帮惊慌失措、六神无主的大野军溃兵来说却是灭顶之灾,白se的羽翎箭夹杂着灰se的弹丸,犹如暴风雪裹挟着地面的尘土一般,咆哮着、铺天盖地地向这些血肉之躯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