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良帝后-第1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厚照却在这时抓起李昭手,那灿烂的眸子看着他对女人,目光都是肯定的宠溺:“皇后说什么就是什么,朕的女人,难道这点决定还做不了?

    有朕支持他。”

    得,这是个被女人迷惑了的昏君。

    跟他提意见已经没用了。

    *****

    傍晚的时候杨厚照被太后请过去。

    因为儿子任性,开始的时候太后没有直接说自己找儿子什么事。

    而且只儿子一个人来看她,她跟儿子说话是有耐心的。

    母子二人喝着茶,说了一些亲戚之间的事。

    王太后引导着,就把话题说到了纳税上了,小王氏和王夫人说的问题王太后都跟杨厚照提了。

    “所以这不是胡闹嘛?太祖定下来的制度,皇儿,你父皇都不敢轻举妄动,你也不要碰这个烫手山芋了,一个不好,这些人成了无家可归的人,岂不是要暴乱?”

    其实母亲担心的还是有道理的。

    李昭跟杨厚照隐约提过崇祯为什么会灭国。

    崇祯倒是个勤奋的皇帝,但是国家到他手里,已经千疮百孔了。

    最大的问题当然是国库空虚,入不敷出,而他看到的原因就是贪腐。

    所以这位老兄励精图治,开始精兵简政,然后就把驿站的多余人员都给裁了。

    王朝到后中后期,驿站制度十分腐败,养了许多闲杂,这些人被裁,没事情做,就成了无业游民。

    也是王朝气数已尽,赶上西北闹灾荒,因为正好是小冰河期,气候时常不稳定,所以粮食欠收,国库又没钱赈灾,老百姓只有造反了。

    李自成恰好就是三年前被崇祯裁掉的一员。

    所以改革都是要流血的,如果成了,少部分人流血,如果不成,大家都要流血,就是这么残忍。

    杨厚照心里早有准备。

    这些可能发生的事他和李昭也都研究过了。

    母后这次这么有理有据的担心,杨厚照柔声跟她解释:“如果税改制度一旦实施,后续还会很出很多政令,朕会想办法安置这些人的,他们也是朕的子民啊,但是前提是有钱,只有收了税才能有钱。”

    他说有心里准备,做母亲的都对儿女有点崇拜,所以王太后心放下去一半,剩下一半只有真正落实了她才可能放下去。

    这件事过了,她又问道:“哀家怎么听说皇后要和首辅对峙,还要三司会审,皇儿,这是真的吗?

    皇后是皇家的儿媳,母仪天下,怎么能做出这种事,你可不能纵容她啊。”

    杨厚照点头:“是真的。”

    王太后做起半个身子,道:“皇儿怎么可以答应的这么风轻云淡?

    哀家活了四五十年,从来没听说一国之后要和人去打官司,你们可真是让哀家开了眼。

    这么丢人显眼,绝对不行,哀家不同意。“

    杨厚照眨眨眼道:“所以只有阿昭能,阿昭与众不同,朕同意就行了。”

    这还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怎么地?!

    王太后这回整个人都站起来,道:“皇儿,哀家就是不懂,皇后到底哪里好?

    好,你觉得她好,一个女人,皇儿喜欢可以宠可以幸,皇儿甚至只宠幸她一个女人哀家也忍了。

    你可以送她珍宝给她作为女人所有的虚荣和荣耀,但是怎么能拿皇家的颜面去宠她?

    这个哀家绝对不答应。”

第四百一十章 皇后的战绩() 
母后这次虽然也愤怒,但是说出来的话不像是以往那么胡搅蛮缠。

    她的脸色此时略显苍白,但是不是怒红,说明她真的在控制了。

    控制自己,让已经尽量理智的与人交谈。

    目前能如此,杨厚照感到十分感激。

    但是他也站起来,不亢不卑道:“阿昭在母后眼里,在别人眼里,除了长得好看,她哪里也不好。

    她脾气不好,自己的亲祖母也动手打过。

    她满心算计,还倔强不温柔。

    她还喜欢欺骗朕,开始甚至对朕都没有爱。

    她真的哪里都不好。

    跟那些温柔可人的大家闺秀比没有规矩,没有根基,没有背景……什么也没有。

    可是说来就是怪,朕就是喜欢她。

    朕不仅要喜欢她,还要一直喜欢她,要一直宠爱她,不光要用女人喜欢的珍宝荣誉来宠爱她,是她想要什么朕就能给她什么。”

    儿子坚决认真的语调根本不可劝慰。

    王太后听的脸色发青,险些摇摇欲坠。

    杨厚照还是继续道:“但是母后有没有想过,朕为什么这么纵容阿昭?

    是真的是朕是昏君吗?

    不是,因为阿昭做的每一件事都对得起天地良心。

    就说这次三司会审,阿昭也不会输的,不信咱们就走着看。

    我们大家都应该庆幸,皇后是阿昭这样的一个女人,聪明,善良,能做朕的帮手。

    所以朕明知道她什么都不好,也要保护她支持她。”

    反正就认准她了。

    王太后大口大口的吐着气。

    杨厚照走过去看着母亲,然后将母亲瘦小道身体抱在怀里,轻声道:“母后,朕尊敬您爱护您,不要再为难阿昭了,朕夹在中间很不舒服。

    朕爱阿昭是男人对女人的男女之情,并不会影响母后在儿臣心中的地位啊,您是母亲……”

    她是母亲,母亲应该保护孩子。

    王太后惊的瞪大了眼睛。

    儿子的胸怀结实安全,从那么小对孩子长到这么大,是她亲生的。

    亲生的儿子说他难做人。

    用有些哀求的语调。

    王太后惊诧的神色慢慢变得温柔,这是她的皇儿,亲生的,怎么好让儿子为难?

    如果皇后能生下一儿半女就算了吧。

    她没再说话,轻轻的拍着儿子的头:“你啊,真是,这么大了还撒娇。”

    一切尽在不言中。

    杨厚照在母亲看不见的角度露出一口小白牙,呀,就知道女人都是要哄的,不管多大年纪。

    *****

    皇后和首辅要对波公堂,太后这一关算是过了。

    可是百官并没有停止议论,真是活久了什么都能见到,皇后还用打官司了。

    内阁,李阳东和杨庭和坐在一起,杨庭和见这位明明十分操心实政的次辅神色十分悠闲,就像昨天他说不用管百官哭城门的时候一样,那是一种胸有成竹的怡然自得。

    所以次辅到底怎么了?

    脸颊发粉像是有了第二春,可是次辅生活作风挺好的啊。

    那就是最近政治上很得意了。

    杨庭和试探的问道:“次辅,皇后和元辅大人要三司会审,您怎么看?”

    李阳东笑道:“我就用眼睛静静的看。”

    杨庭和:“……”

    他吞咽一口,后道:“大人,我们不应该阻止这件事吗,怕是对皇后的名声有影响,还是小事化了的好吧?”

    李阳东眼睛一斜,眸子中的意思意味深长。

    后他道:“庭和,你比我年轻十来岁,怎么性子这么刻板死气沉沉?

    不觉得朝廷中一直漂着一种腐烂的气息吗?死气沉沉,这几天我却觉得气味好闻多了。

    年轻人就要有年轻人的样子,你看帝后二人,年轻,勇往直前,充满活力,敢于挑战陈腐的东西,着才是年轻人应该有的样子。

    我们的帝后,不怕事大,就怕事太小,还没看出来吗?”

    帝后就从来都没有按照规矩办过事,以前觉得皇上胡闹,皇后起码沉稳端庄。

    现在看啊,皇后急眼好想还不如皇上沉稳呢。

    所以次辅大人是在表扬皇后吗?

    李阳东不把话说明,杨庭和就不敢确认心中的猜测。

    于是他又问道:“那大人觉得真要三司会审,杨大人能心想事成吗?”

    杨宁已经和帝后摊牌,他就是要废后。

    李阳东站起来,从书架后找出一个半指厚的账本,然后翻开第一页给杨庭和看。

    他指着上面道:“马永成,赵瑾,两个当红内侍说倒了就倒了。

    我下面已经给咱们元辅留了位置。

    如果这次元辅大人也倒了,你就记住,这天下,有个女人是不能招惹的,就是皇后。”

    所以他已经确定皇后是在给杨宁挖坑了。

    杨庭和想了想,后指着马永成之上,道:“大人,您好想忘了记刘健刘大人,是不是也是因为皇后呢?”

    哦,对了,那位不是得罪皇后,是逼着皇上做事惹皇后心疼了。

    李阳东斯哈一声:“给漏了哈?等我从新抄一个,呀,还有个姓崔的也漏了,皇后的战绩……”

    次辅大人说着就真的去了。

    杨庭和:“……”

    希望永远都不要上李大人的这个本。

    ****

    花好运圆,杨宁最喜欢的季节时刻。

    可是今晚却真的没有兴致去观赏外面的风景。

    皇后非要和他对簿公堂,一天过去了,他却没有找到证据。

    其实皇后干政涉政百官心知肚明,是不用争论的事实。

    但是上公堂就不同了,必须拿出证据。

    皇后说的话,物证肯定没有,所以就要找人证。

    最起码要用三个人的证词,但是除了内侍,谁能听到皇后和皇上谈论朝政。

    话说回来了,又有哪个内侍敢去指证皇后。

    所以这官司没打他就输了。

    杨宁喃喃道:“难怪皇后一定要三司会审,是在这里等着老夫呢。

    她想要她自己是被冤枉的,还要老夫输的心服口服,毕竟如此罢免老夫的话,名不正言不顺。

    狠毒。

    小小年纪,一心算计,老夫难道要栽在她手上?”

    “爹,您说谁呢?栽在谁手上?李昭?”

    杨宁抬头一看,是女儿来了。

    他嘘声道:“你说话小心点,那暂时还是皇后。”

第四百一十一章 父女找证据() 
杨婉莹道:“女儿这辈子最讨厌的人就是她,自己家里,她还能怎么样?

    再说您不是都要跟她对簿公堂了吗?废了她,看她还怎么做皇后。”

    杨宁道:“你说的轻巧。”

    然后看下前方的虚空:“爹上了她的当了,没有证据,为今之计,好想只能称病,让这件事不了了之了。”

    “什么?”杨婉莹提高了声音:“爹,好不容易有扳倒她的机会,你要放弃了?您想想我的处境,她一天不倒,婆婆就敢对我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

    她一天不倒,相公就当神一样供着她一天,我怎么办?您不能放弃。”

    可是称病不上朝,最多是被人笑话。

    如果继续下去,怕头上的官帽都要掉了。

    杨宁突然想起什么,看着杨琬滢道:“你不是说你有物证能证明皇后干政吗?你的证据呢?”

    给太后了。

    就是李昭给韩澈写的信。

    杨琬滢:“……”

    当时不冲动交出去就好了,可是谁知道太后那么不中用,现在想在太后那里拿回来还行不行了?

    ****

    杨琬滢和杨宁一起商议,觉得太后还是很厌恶李昭的,应该会提供证据。

    第二天杨宁急忙托关系,找到王云,想让王云帮忙说服太后。

    对于太后来说,这是个搬到李昭的好机会,可是信被她给了自己儿子了。

    已经交出去了,那件事都过去了,谁还能留着信,现在肯定毁了。

    心里稍微有些遗憾,王太后对着窗外的天空喃喃道:“算了,这是天意吧,不能让皇儿为难,斗儿媳可以关上门,那是自家人,不能让外人看笑话。”

    显然,杨厚照那天推心置腹的一抱,作为母亲的王太后,已经开始心疼儿子了。

    太后这里的路子走不通,杨宁也是再没有别的办法,而眼看着明天就是跟皇后约定的日子,杨宁打算称病。

    病因都想好了,过度劳累,心力交瘁所以病倒了。

    杨琬滢却是个不折不挠的好对手。

    杨琬滢傍晚的时候知道父亲要放弃,安慰好父亲,带着婢女回家了。

    她是“相府小姐”,韩家小门小户。

    婆婆不敢惹她,相公不待见她,所以她是走是留都跟走城门一样,没人管。

    这赶着华灯回来,还是有些稀奇。

    韩太太听见大门响动,带着金花出去看,见是杨琬滢的粗使婆子在给她开门,当那吊凤眼一进来的时候,韩太太就道:“吆,大少奶奶还知道回家啊?出嫁女天天往娘家跑,也是少见,当时娶你的时候说你懂规矩,你母亲就是这么教你规矩的。”

    杨琬滢身上披着一件十分轻薄的披风,为了挡夜风的,明红色,上面绣着宝相花碎花,行路的时候衣袂飘飘,丹凤眼微眯,气势惊人。

    她迈着大步走到韩太太面前,问道:“你这是在骂我娘?”

    韩太太被她冷声冷语的样子吓到了,握着金花的手道:“你想怎么样?我是你婆婆,我还敢忤逆我。”

    杨琬滢冷笑道:“你最好给我记住,我就是再不堪,也是首辅家的女儿,我可能没办法让你好过,但是想让你不好过,也就是跟我爹说句话的功夫,惹急我别怪我六亲不认,断了韩澈的官路,让你做回你的臭老婆子。

    婆婆,到时候看你做谁婆婆。”

    当时娶杨琬滢,韩太太就是看中她的家庭背景了。

    被杨琬滢这么一吓,六魂出了七魄,一句话都没敢再说。

    等杨琬滢开了书房的门去找韩澈了,她才露出泼妇的嘴脸,对金花道:“我这是做了什么孽啊,娶她是想让她躲我澈儿有帮助,谁知道娶了个扫把星。”

    金花人以为然,作孽,扫把星,同时又一想,这话反过来说就是太太活该。

    太太……

    她看向太太哭丧的脸,心里默念,活该。

    ****

    灯下俊朗的少年,他穿着青色阑衫,头戴儒巾,书生气十足的打扮让他儒雅的气质又添加了几分。

    这阑衫是仿青衫做的,太祖亲自制订的读书人的服饰……帝以学校为国储材,而士子巾服无异胥吏,宜更易之……

    所以这是读书人的象征。

    她就是喜欢学问好的少年,学问好长得好,杏花树下,皇榜之前,她一眼就看中了他。

    所以她为了他,什么都可以做得出来。

    杨琬滢夺过韩澈手指的易经注解,将它摔倒桌子上:“你不是办公吗?是准备去城隍庙钱算卦吗?不思进取。”

    李昭喜欢读易经注解。

    她喜欢易经,她说天下学问皆出自易经,她还说易经里有全部国人该懂的道理。

    以前他忙着科举,没空读,现在事业有成,但是生活上感到很迷茫,所以就找一些读本过来开,想明白一些道理。

    却被人说成要去算命。

    韩澈嘴角勾起一抹讥讽的笑意,道:“相府小姐,不过如此,你还不如一个普通人家的女子。”

    杨琬滢眸子微眯:“你什么意思。”

    因为阿昭是不会看不起任何一本学问的。

    再说是饱含阴阳做人之道的易经,她一个相府小姐去只看到算命,不可笑吗?

    太可笑了。

    韩澈笑着摇头:“夏虫不可语冰。”

    一共说了两句话,都是讥讽。

    杨琬滢眉梢立起,神色刻薄狠厉:“韩澈,你一定要这样对我是吗?”

    韩澈摇头:“不是,只是有感而发而已。”

    杨琬滢脸颊涨紫。

    接着韩澈道:“你来做什么?没什么事出去吧,我没什么话要跟你说。”

    杨琬滢一下子想到自己来的目的了。

    她自己找了椅子坐在韩澈对面,用深邃且威严的目光盯着他,随即道:“韩澈你敢不敢承认,李昭干政。”

    李昭和杨宁约好了要三司会审这件事满朝文武已经人尽皆知。

    韩澈当然也不例外。

    事关李昭,韩澈起了十二分的防备。

    道:“你想怎么样?”

    杨琬滢看着他那躲闪的目光一下子就笑了,这个男人,他读书读的太好,不善于撒谎。

    她道:“问我想怎么样,就是你承认了,李昭干政,她给你写的信我看过,你不容许抵赖。”

第四百一十二章 惹不起惹不起() 
韩澈怕杨琬滢抓到了李昭的把柄就咬着不放,心中担心,但是阵势不能输,道:“私看男人信件,你又是哪里学的教养呢?”

    如果后宫不能干政,那女人当然也不能搀和男人的事。

    杨琬滢突然冷笑一声,然后用灼灼如火的目光看着韩澈:“你在拿我跟她比较吗?我父亲是首辅,他是商户女,没成亲之前就抛头露面了,你拿我跟她比。”

    她当然哪里都比不上阿昭,所以拿阿昭跟她比是对阿昭的侮辱。

    可惜她没有自知之明还觉得自己出身高贵了不起,真是好笑啊。

    这件事上韩澈不想再多做纠缠。

    话锋一转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