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良帝后-第1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有那么容易,如果很容易就回到原来的地位,老韩婆子又怎么会嫌弃她?

    她又怎么会刺伤韩澈?

    最后落得入狱的下场。

    那个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在上面的人都是天生的尊贵,谁会愿意用平等的目光去看待下面的人?

    王侯将相就是天生有种。

    可是如今她掉下来了,多想被人卡一把,但是没想到,那些曾经跟她在一起的贱人却都用看待下贱人的目光看她了。

    不甘心,她也是父亲的亲生女儿,为什么妾室就要低人一等呢?

    看着杨婉滢拼命的摇着头,李昭淡淡一笑:“我想你也听不懂我在说什么。

    当你还放眼在我是你的情敌,我要跟你抢韩澈的时候,我的想法却是希望人人平等,你不要用居高临下的目光看我,等有一天你们跌落凡尘我也不会落井下石。

    人类不应该是这样的吗?

    你不怪别人,却什么事都怪我,是因为我是商户,觉得我不配有崇高的地位是吧?

    你能高高在上,不一定是因为你付出了多少,可能是压迫,可能是剥削别人来的,能上去要感恩,要想办法让更多的人上去,这样阶级有流动,社会才不会崩溃。

    怎么我就不可以?

    你们非要把进阶的道路封锁了,鄙视在下面的人,早晚人家要拿着刀枪对准你们,把你们一个个都射下来。

    真的以为你们成功了就是神了?就不准别人成功?你不下来谁下来啊?

    世道不公平,但是天道很公平。”

    王婉滢蹙眉。

    李昭道:“我这些话的所有宗旨就是富要长良心,真正的教养不是尊贵,是善良。

    好了,好好理解我的话,说不定你还能改造出来,反之,等着把牢底坐穿吧。”

    李昭转身要走,杨婉滢虽然不喜欢李昭,可是更不想就此就没人说话了。

    骂人也行啊。

    她喊道:“我要见韩澈,让韩澈来见我,他不能休了我。”

    李昭无奈叹口气,倏然回头:“看来我方才说的话你是一点也没听见去。

    其实你这样我很开心,本来我是很小气的人,可是还要装大度跟你讲道理,这下好,死不悔改。

    我就应该对你上房抽梯落井下石。

    想见韩澈?想出去?滚你大爷去吧,等着把牢底坐穿吧。”

    冷不丁怎么就挨骂了?

    杨婉滢:“……”

    *****

    从牢狱里出来,外面灿烂的阳光烤的人身心暖洋洋,但是更像是久违的氧气,让从黑暗之处出来的人们贪婪的呼吸它。

    见惯了光明,就忘了黑暗的可怜可怕,觉得光明理所应当,鄙视黑暗。

    经历过黑暗,又是那么渴望光明。

    就像是富贵的人总以为穷人是活该懒惰不努力,穷还带着原罪。

    只有穷人才知道富贵真的是天生的,地才要经过几代人的赛跑,才能追上天生的富贵者。

    从杨婉滢这件事中,李昭联想到很多事。

    最让她揪心的是闯王进京。

    王朝到后期财政吃紧,国家很穷很穷。

    穷到崇祯皇帝因为裁员引发了农民起义。

    可是闯王打下北京城后,从一品二品三品一直往下,京城的官员为了保命给闯王军队的财富不知道有多少,绝对够给裁掉的驿站人员开工资了。

    也绝对够赈济西北的灾情了,他们富得流油啊。

    但是当时谁都没有拿出来。

    官员,都如杨婉滢一样,一旦坐上了那个位置,他们或者他们的后代,就忘了曾经身为底层人民的辛苦。

    吃苦挨饿是活该,穷人就是草芥,是蝼蚁,什么都可以是,但是就是不是人,因为不是人,就不值得同情和理会。

    甚至有人大言不惭穷**诈富长良心。

    更有许多的杨婉滢,要把阶级的门槛封的死死的,生来是穷人到下等人,就没资格变成他们那样的人。

    直到有一天,野蛮击败文明,贫穷极限就是瓜分富贵。

    这时候有些人傻眼了,才想起来,原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或许他们的祖先也不是什么努力就得来了富贵,原始的富贵充满血腥。

    所以大贤说,雪山的崩塌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李昭恨,现在真的十分痛恨杨婉滢,和朝堂上那些个杨婉滢,所以哪怕江山是杨厚照的,她也不留恋,不喜欢,想让它垮掉。

    不改革的王朝,本身就是人吃人的社会,大多数人的素质都很低。

    她闭着眼睛沐浴着阳光,可是内心的黑暗一点也没有减少。

    “阿昭。”

    正在这时,前面传来热情的呼唤,着呼唤像是襁褓,最能给她以安全感。

    不管是光明还是黑暗,日子是要一天一天的过的,她还得回归现实。

    李昭睁开眼,看着街道对面杨厚照在跟跟她挥手,她笑着走过去。

    等二人合汇到一起,杨厚照轻轻的拉住她的小手,那脸上的笑容,最后都到了耳朵后了。

    李昭被他感染,也忍不住高兴,问道:“万岁爷怎么这么开心啊?”

    杨厚照反问道:“你不开心?落井下石还不开心?

    朕好开心啊,赶走杨宁,还杀鸡儆猴,朕就可以开始税改了。”

    李昭蓦然笑了。

    杨厚照这时抓她的手紧大了,道:“阿昭,朕要让国家富强,国泰民安,你说好不好?”

    王朝有着这样那样的弊端,但是它还是经常被后世人留恋,可能它的每一任皇帝都有自己的特点吧,连亡国之君都是那样的勤勉,所以令人可惜。

    之所以可惜,是因为曾经看到过希望。

    李昭感觉自己的心一点点也光明起来,她要尽她的所能,来协助她的小狼狗,把国家建设好。

    “好。”

第四百三十九章 改革令人担心() 
李家大门口,彪叔听到里面有女人的说话声,就在门的那边,他蹙眉停下来,片刻后,是吴氏和李成才出来了。

    二人看见他先是一愣,后吴氏立即叉腰道:“外姓人,我……”

    彪叔捂着耳朵道:“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最后吴氏和李成才愤然离去了。

    等人走了,彪叔走进院子里:“成玉老弟,在呢呀?”

    李成玉听见声音忙从西厢中迎出来:“大哥,你怎么今儿过来了?”

    彪书来拿玉件是有规律的,还会带人帮忙,所以今天就很蹊跷。

    彪叔道:“我先问你个事,你娘和你大哥来又找你要钱啊?这都一年多了,难道还不死心。”

    李成玉笑道:“在我这里要不到钱,但是我娘想要封号,就总来问皇后什么时候省亲。”

    李昭平日里会派人跟家里人联系,朝廷逢年过节也会来送礼,但是再别的事,李昭就没关照过了。

    按照惯例,皇后的娘家人,是可以请封的,当然,准不准是另外一说,不过作为出嫁的女儿,多少要为家人出点力不是?

    彪叔知道李昭孝顺,他道:“阿昭即然没有提,肯定是有原因的,你也不要伤心。”

    李成玉拉着彪叔的手让他进屋,进了屋,李成玉才细谈。

    “大哥,是我不让阿昭给我请封,阿昭在宫里除了皇上疼爱,什么都没有,本来旁人就都排挤,我一个工匠人,要什么封号?

    身份不匹配,真要请封了阿昭难做人。

    皇上不同意你说闺女生气不?

    皇上如果同意大臣们会怎么诟病我女儿?

    别的事我能糊涂,这件事绝对不能糊涂,我没有封号娘就不可能有,所以她和大哥总来,但是我不会妥协的。”

    彪叔点点头。

    那边人什么样他们都清楚,所以宁可听王八念经也不要听吴氏说话。

    李成玉又问彪叔:“大哥你来是不是有事?”

    彪叔道:“大理寺审案子,生子去卖呆儿,说好像看到娘娘了,但是人多,他给挤散了,他回来我就来瞅瞅,原来没回来啊。”

    提起这个李成玉脸色微变,后低声道:“不回来就不回来吧,上两天被弹劾的事我听的心惊胆战,万一回来被人发现,又是事儿了。

    阿昭自小就有主意,比谁都有主意,别人弹劾她的那些事我闭着眼睛都觉得是真的,真是又担心,又不知道能做什么。”

    一入宫门深似海,他们这些小老百姓就使不上劲了。

    彪叔想了想,拍着李成玉的肩膀道:“别担心,不就税改的事吗?我相信只要是阿昭的鬼点子,就没有不成的事,咱们就等消息吧。”

    李成玉无奈的点头,也只能如此了。

    ***

    帝后二人出宫短暂的放放风,就赶紧回宫忙正事了。

    杨厚照要税改,之前先要处理杨宁,杨宁的名声已经被搞臭了,又让御史上折子,杨宁在做巡按御史的时候有贪过火耗。

    细查之下,这一年也收过进京人员的好处,贪污受贿的罪名就做实了。

    因为之前名声已坏,旁人都深怕被他连累,当然没有人求情。

    锦衣卫立即上门,将杨宁抓捕归案。

    归案后就是审讯,又因为有贪污受贿罪证在,可以没收全部家产并且监斩,没收家产在前,监斩说是秋后,那到底斩还是不斩就不一定了。

    不过杨宁的人生还是可以用到那两个字概括,完了。

    内阁里,杨廷和推开李阳东的门:“大人,您忙着呢。”

    李阳东正在书桌前书写着什么,没抬头,只是嗯了一声,杨廷和走过去一看,还是那个蓝皮小账本,刘瑾后面加上了杨宁一家人的名字。

    “……”

    杨廷和在看李大人的气色,面色红润,写字的时候虽慢但是下笔遒劲有力。

    说明什么?坏笑都憋在心里了,掩饰的淡然处之,心情很好。

    杨廷和看一会笑道:“大人,您知道陆宏是怎么宣判杨宁的吗?”

    李阳东写完了,抬起头笑道:“没收财产收监啊。”

    杨廷和找了李阳东对面的椅子坐下,后道:“就说这没收财产,方才卑职去清点了下,小吏告诉我,别的都收了,只给留下十亩地,您说这是什么意思?”

    李阳东站直了身子想了想,然后看向杨廷和。

    杨廷和道:“可不是,税改说了,十亩以上收税,杨宁家良田百顷,全都给没收了分给佃户了,留下十亩地是为了告诉咱们,税改势在必行。”

    然后谁要是反对,觉得自己家里地多,那就把多余的先没收,然后剩下的再税改。

    想来经过这一敲山震虎的手段,就算有人反对,也不敢拿到明面上了吧?

    李阳东眉毛一挑,然后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咱们圣上,真是越来越圣明了。”

    杨廷和最关心的重点是税改,李阳东到底会不会帮皇上的忙。

    他问道:“大人,皇上圣明不假,但是这样贸贸然税改,大家都憋着坏不说,一旦落实,会出很多岔子的,咱们是辅臣,不能不防啊。”

    如果这是政治敌人提出来的建议,他们巴不得立即实行了,到时候天下大乱,看谁不好收场。

    可是是小皇帝自己的主意,当臣子的就得掂量着点,有了杨宁的前车之鉴,大家嘴上是不说了,但是在实行的时候懒政敷衍,再好的制度只能闹的鸡飞狗跳。

    他们也不是没颁布过好政策,但是执行的没好人啊。

    李阳东脸上还是那般悠闲的笑,手里掂着账本道:“你就没细听我的话,我说圣上越来越圣明了,为什么啊?”

    直指账本又道:“我相信皇上还有后招,等着吧,欲速则不达道理你我懂,皇上现在显然也懂了,这样一个敢于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皇帝,就算中间有困难,你我二人也会帮助他对不对?”

    所以李阳东是铁了心的要跟着皇上改革了。

    杨廷和没有特意表态,点头笑了笑:“那让我们拭目以待皇上怎么收服那些面上不说,但是心里都有自己小九九的人。”

    李阳东一挑眉:“好啊,我想你很快就能看到了。”

第四百四十章 他们家有皇位等着继承() 
又快到中秋节了。

    太后最喜欢的节日,要宴请宾客,这次可不能被李昭敷衍了。

    她派人早早就叫李昭过来商议。

    小皇帝近来很忙,忙正事,李昭一个人过来的。

    到了慈宁宫,太后在东稍间等着她呢。

    她行了礼,太后直指自己对面的小杌子:“坐吧。”

    是知道她不让坐也得坐,所以没在这方面难为她。

    但是李昭还是有点不懂,都明知道她不是可以摆布的,就不能放张椅子?

    小杌子个头矮,她如果坐下去,存腿就不说了,会比太后矮一头,如果是平时跟别人她也不会计较,但是是在特别讨厌她的太后面前。

    跟讨厌的人在一起,那就要她越讨厌你,你就越做讨厌她的事,然后她就不找你了。

    李昭坐到罗汉榻的另一边,然后笑道:“多谢母后赐座。”

    王太后眯起眼睛:“皇后,这次是你找茬儿了吧?哀家也不是不让你坐,故意的,哀家说往东,你就偏要往西,哀家是长辈,婆婆,难道你这点教养都没有,还要哀家对你低三下四的道歉?”

    李昭自己端起茶来,道:“母后,你这就想多了,你看,您天天婆婆儿媳挂在嘴边,您就想,我不是儿媳,是女儿。

    儿臣也从来没把您当婆婆啊,当您是亲妈。”

    王太后都气笑了:“你跟你亲妈就这样啊?”

    李昭点头,后神色有些失落,但语气肯定道:“母后,我亲妈肯定会让我坐在她旁边,您说是吧?”

    王太后差一点没被噎死。

    小的风波过后,王太后目视前方,就是不看李昭,但是是跟李昭说话:“知道为什么哀家叫你来吧?”

    李昭低头喝茶道:“既然是母女,还能有什么别的目的怎样?

    母后想我了呗,一个宫住着,那还不是想来就来,不用特别原因。”

    她把亲密话说的滴水不漏,王太后用厌恶的眼神看着她:“你到底是真傻啊,还是故意气哀家呢?”

    说完用很小的声音嘀咕:“哀家没事才不会叫你来坐,别往自己脸上贴金。”

    李昭道:“那就不知道。”

    不知道……

    她方才问她知不知道为什么?

    王太后:“……”

    这个女人就是儿子娶回来气她的,不要气不要气,一切都是为了儿子,亲生的亲生的……好多了

    王太后又看向李昭道:“税改遇到了阻碍,听闻儿臣又下了一道政令,要给官员涨俸禄,是你给出的馊主意吧?”

    皇后干政,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起码王太后是知道的。

    而给官员涨工资,这就是继税改之后,李昭帮杨厚照出的第二招。

    改革要流血,改革家都没有好下场,车裂的商鞅,腰斩的晁错,死了也要被清算的张居正……

    因为得罪了太多的人。

    李昭还不想死的太快,更不想让王朝鸡飞狗跳。

    税改,说白了是理财,原本流入官员腰包中的钱财,要将它归纳到国库中。

    有理想的人觉得国库有钱是为了让人民有个财务保障,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嘛。

    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还是贪墨了。

    所以不能把理财搞钱等成是改革,以为是为了国富民强的情怀,这种事触动了谁的利益谁就要抵触。

    税改第一个触动的就是大地主也就是文官的利益,打了一个大巴掌,不就得喂个甜枣?

    这甜枣是为了拉拢人心的。

    李昭没有正面回答王太后的问题,道:“唐宋的官员都比咱们官员俸禄高,尤其是宋,人都说宋是最有钱的时候,难道我们后世人还赶不上已经亡国几百年的王朝?

    让人家干最多的活,却不给高俸禄,这本身就是一种非常自私的行文。”

    王太后瞪大了眼睛道:“你在骂谁呢?你知道你在说谁自私嘛?

    官员的俸禄是太祖皇帝定下来的,你怂恿皇儿去废祖制?你知道你有多大逆不道嘛?”

    李昭道:“祖制就一定是好的嘛?三皇五帝还禅让呢,母后怎么不让?!

    人非圣贤,谁定的制度都不能说是最好的,只是适应,太祖不让内侍干政,太宗却成立东厂。

    这些都是为了适应,都是变化。

    难道母后敢说太宗是欺师灭祖嘛?

    那既然太宗不是欺师灭祖,太宗都能改,咱们万岁爷为什么不能提出新的东西?

    咱们万岁爷还有太祖太宗遗风呢,老祖宗看了都要高兴。”

    “呸,我见你的鬼。”

    王太后最后气的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顿了下道:“哀家说不过你,哀家也不跟你说这些事了,哀家就问你,怀孕了吗?孩子呢?”

    这个真是杀手锏啊,哪壶不开提哪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