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事都做完了,又展开一张纸。
张永在一旁伺候着,问道:“万岁爷要给娘娘写信吗?”
杨厚照抬起头来咧嘴一笑,这是近日来唯一的一次笑容。
他点头道:“想皇后了。”
刚说完,内侍通报:“万岁爷,京城有信来了。”
杨厚照大喜:“一定是阿昭的,朕要给她写信,她就来信了,快拿给朕看。”
张永接过信递给杨厚照,杨厚照迫不及待拆开,看完之后脸却黑了,怎么会有男人碾压阿昭呢?
他亮亮的眼睛微眯,有种前所未有的危机感。
然后把白纸团了扔掉,又铺开一张新的宣纸。
张永:“……”
杨厚照低头写道:
亲爱的昭昭,冒号。
朕终于见识到了真正的战场,满是血腥,残酷无情,但是朕一定会赢,不要担心。
那个男人的事朕非常生气,责令你不准再与他来往,但是你受的气,朕会帮你出。
朕还要给你提几个意见。
第一,杨大爷的称呼一点都不亲切,要叫亲爱的照照或者照哥哥,寿哥也可以。
第二,满纸都是些许小珊之类,没有想朕的情话,你是不是老毛病又犯了?不爱朕了?不想朕了?这个绝对不允许。
鉴于你的表现朕不是很满意,朕责令你尽快来北地跟朕汇合,不然朕就会去京城抓你来,但是朕现在不想回去。
这里的官兵很凄苦,有人都三十几岁还没有娶妻,但是寡妇也不少,朕要让寡妇改嫁。
朕每天都会想你和旺仔还有小桃子,但是没有因为想你旺仔和小桃子就犯错,把小豹子管的很好,就是他十分委屈,你要快点来安慰它。
好了,外面还在打仗,朕有妻子那些官兵却没有,朕想想就觉得他们可怜,不好意思跟你说情话了。
但是还是很爱你。
落款,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官兵,镇国公杨寿,爱你的照照。
张永全看见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阅读网址:。
第五百六十八章 李昭要去见照照()
杨厚照的回信还没到,李昭这边已经沉不住气了,因为京城里有了传闻,皇上在边关乐不思蜀,建了什么镇国公,还强抢当地的寡妇到镇国公府强住。
什么强住,这不就是为了给宣淫吗?皇上本来就爱这口。
小鹦鹉是皇后的人啊,本来不打算告诉皇后,但是他又不忍心瞒着皇后。
所以说的时候两只胳膊垂下,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太太,兴许有误会,您不要乱猜,咱们大爷是最喜欢您的。”
但是他们大爷可不是什么正经人,秦姑姑看着李昭欲言又止。
李昭想了想道:“咱们收拾收拾东西,出关去。”
秦姑姑:“……”
小鹦鹉:“……”
随后秦姑姑道:“那边不太平,太太怎么去啊?等大爷回来吧,大爷不是那种人。”
她就是确信杨厚照不是那种人,所以才要亲眼去认证一下。
史书上也有记载,杨厚照在边关修了镇国公府,乐不思蜀,他还荒淫,强抢民女,害得当地百姓人心惶惶。
她不信她的小狼狗会比杨宸还可恶,她要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昭道:“就走,去布置吧。”
因为李昭要离开京城,但是报馆的生意她必须要坚持下去,于是叫来了顾岚青:“我要出门一段时间,报馆就交给你和徐先生搭理了。
用你的良心去做,不要怕犯错,有什么事就去求主大理寺卿,我那边已经交代下去,他不敢不见你。”
虽然还不知道东家的背景,但是顾岚青不是傻瓜,他们的娘子身边总是围着一群看不见的人,跟娘子做对的人也都家破人亡,这身份显然不一般。
能有这样的东家,他几辈子修来的福气,现在人家还这么器重他。
他点头:“我会跟徐先生把报馆做好的,您放心。”
徐长远消极了一段时间,但是顾岚青跟她说了许小珊的事情,他就决定要亲自写这个报道,所以就回来上工了。
或许是出于对许小珊的同情吧,毕竟他觉得许小珊是被逼的。
他还领养了许小珊的女儿。
是,李昭当时说不会管孩子就是让许小珊后悔,死不瞑目,但是孩子是无辜的,她不能亲自养,可以找个收养的人。
徐长远不是最恰当的人,但是徐长远失去了女儿很孤独,小棉袄失去了父母也很孤独,两个孤独的人相依为命,或许生命就不孤独了。
安排好报馆的事,等宋涵佩来的时候,李昭又跟他叮嘱了一些事,当然最后是要祝宋涵佩金榜题名。
宋涵佩见四周无人,问道:“杨兄让您回家了?”
李昭跟宋涵佩说过实情,她是不能生孩子被赶出来的。
见宋涵佩这么小心翼翼的关心他,她点头道:“嗯,我可以回家了,去找我家杨大爷,所以您不用为我担心了。”
宋涵佩长舒了一口气,随后露出安心的笑容:“娘子多保重。”
这边都交代好。
李昭定了三日出发的日子,但是出发前一天,却没想道李阳东找来了。
如今前堂里已经全是人,李昭赶紧让秦姑姑把首辅大人请到后院。
到了客厅,李昭道:“您坐,我正要出关去,您再晚一天咱们都错过了。”
李阳东微愣:“您要去找大爷?”
李昭点头。
李阳东欲言又止,是啊,娘娘到街上经商皇上都宠着,现在要去边关,一点都不稀奇,他更不应该阻拦得罪人。
李昭也知道大人们都想法,心里很是感激李阳东。
杨厚照一生的混蛋名声都是文官给的,其实她也应该跟文官势不两立。
但是李阳东这个人让她刮目相看,理学之人,却能协助她和杨厚照改革,如果朝廷都是这样的官员,哪里还有文人误国这一说呢?
李昭看着这位老臣的目光,不由得变得崇敬起来。
问道:“老爷您找我是有事吧?”
李阳东道:“那我就直说了。”
没有杨廷和在场,显然李阳东没有那么多顾忌。
他道:“老夫身体每况愈下,恐怕撑不了多久了,太太,您吩咐老夫的事,老夫不知道能不能完成,老夫已经交了致仕的折子,这是薛太医的意见。”
李昭忙道:“老爷,您身子不舒服?”
李阳东慢慢的点头,目光一直看着李昭,眼神诚然也很无奈。
李昭暗暗叹了一口气,命运啊,李阳东其实做杨厚照的首辅不久,然后就去世了。
如今能做差不多三年,已经是突破历史了。
李昭知道他绝对没有撒谎,如果不是薛立斋的建议,他可能都不会休息,就一直死在工作岗位上。
但是他这一走,他们的改革刚刚开始。
赋税的事情已见成效,但是海市和海军那边还需要有人督促和支持。
她这次因为珍珍和许小珊的事,还需要让李阳东帮忙发布政令,禁止杀女婴,要用政治手段控制人口,不然人口问题不解决,她所有改革都会失败。
杨宸看不起她小打小闹,其实她都有规划,也在执行中。
但是李阳都却要走了。
见皇后脸上都是失望,李阳东道:“杨大人会支持皇上的。”
李昭可不敢确定。
对于杨廷和,别说杨厚照的感情很复杂,她也很复杂。
杨廷和是杨厚照的老师,杨厚照离不开这个老师,历史上搬倒赵瑾,杨廷和是有功劳的。
所以史书上打败“阉人”的官员,往往都是正面形像。
自从英宗葬送了全部国家精锐,勋贵阶级基本就退出朝廷了,文官势力特别大。
所以是不是史书把杨廷和美化了?
有阴谋论者说杨廷和谋杀了杨厚照,因为杨厚照喜欢到处走,这和文官需要一个老老实实的皇帝相违背。
还有杨厚璁继位后的事,杨廷和不让杨厚璁认亲爹,朝廷所有文官就都可以跟着杨廷和指鹿为马,这样的势力多可怕。
可怕的不是权利,杨廷和非要跟杨厚璁的爹较劲,却没想到江南土地兼并的事,说明他只是个政客,不是改革家啊。
这样的人,真的可以依仗吗?
第五百六十九章 出城遇阻()
李昭眼珠一动,对李阳东道:“老爷,您无论如何都要再帮我们夫妻一件事。”
她说的是帮,而且很严肃。
李阳东也变的严肃起来:“您说。”
李昭道:“在您致仕之前,更改科举考试规则,不仅要考四书五经,要增加军事理论,和南北的地理知识。”
李阳东:“……”
他脸上神色微变,道:“夫人,只考四书五经,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都沿袭了上千年。”
所以她并没有砍掉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有一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统治理论,官员们读四书五经才能守君臣名分,中国能分久必合,上千年来都没有被打散,四书五经功不可没。
但是毕竟只会之乎者对未来发展是没用的,不妨碍在遵守君臣之道的前提下学点别的知识。
如今武将不被重视,文官又不懂打仗,所以只能让文官也学军事,他们的国家还有很多打仗要打,以后军事是重点。
李昭点头道:“所以才要大人帮忙,在致仕之前把规格改了。”
如果换做杨廷和,怕是他不肯。
李阳东想了想道:“夫人能不能说说这么做的好处。”
李昭道:“最大的好处就是,您只要起个头,以后我们就能增加更多的科目了。
您不觉得工部的大臣并不会盖房子,兵部的大臣并不懂军事,户部的大臣还在用横征暴敛的方式让百姓缴税,这些现象都不正常,都是错误的吗?
就说不准杀女婴的事,我相信咱们的政令都是好的,但是发展到最后,会不会成为官吏敛财的手段呢?
我们的政令都在为百姓着想,可是一实行就会半途而废还会怨声载道,都是执行的人不行,归根结底,跟科举有关。”
文化决定国运。
李阳东的心头像是被什么东西打中一样。
兵部本来就应该会打仗,工部本来就应该会盖房子,户部关系到国计民生,是要保护老百姓的。
但是他们的朝廷全部是,并且不是了几百年,却没人觉得不可思议。
他一下子就笑了,不过随后又有许多担心。
“这样岂不是工匠也能被人尊重?”
让工部大臣会盖房子,所以工部大臣还得学木匠?
朝廷一旦会褒扬什么,这个群体的地位就会水涨船高。
李昭点头道:“老爷,我们就是被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坑了啊,读书是应该的,但是不能只读四书五经,您如果肯帮忙,我相信我们的国家,会越来越好。”
因为越来越多的人才参与到国家的管理中,各个行业的精英,不再是只知道大不了我就殉节的读书人,这个国家就会越来越包容。
越是包容的国家,没有职业歧视,人民才能平等,国家才会富强。
李阳东可能没有李昭看的那么远,但是经过李昭这么一提醒,他觉得是好事,毕竟读书人要用广阔的胸襟,跟包容一个意思,他可能活不了多久了,为什么不为后事人做点什么?
点着头道:“我会尽力的。”
*****
一场夜雨,空气中泛着新鲜的泥土气息,京城的路面满是泥泞,这样的路面马车会打滑,所以行驶起来特别慢。
李昭要去找杨厚照了,和秦姑姑坐在马车里,小鹦鹉赶车。
刚出街口不远,马车却突然停下来了。
小鹦鹉的声音十分焦急:“太太,您别下车,小的去应付。”
李昭和秦姑姑对视一眼,到底出了什么事?
马车才一停下,就被四面八方赶来的锦衣卫包围了。
小鹦鹉知道他们的人在附近,看见这种情况,肯定有人去官府找支援,所以才没那么怕。
他下了车道:“你们是什么人?要干什么?”
从众多锦衣卫的簇拥下,走出两个人来。
其中一个穿着红色鱼飞服,四十来岁,看补子是个总旗身份,另外一个是一个老者,穿着暗红色的贴里夏袍,头上一定八宝攒花的黄金冠。
老者应该有六十几岁,鬓角头发白了,但是脸上没什么褶子,一双鹰眼,十分锐利。
那总旗先请老者站定,十分客套的样子。
然后才看向小鹦鹉:“你们就是报馆那家的吧?平头百姓不好好做生意,陷害忠良,现在还想逃跑,来人啊,都给我拿下。”
小鹦鹉脑子转的极快,可是也没想到他们怎么陷害忠良了,显然对方是不知道他们真实身份的。
但是现在就因为对方不知道,也不说什么好事,因为这些人可能真的敢抓他们。
抓他不要紧,岂能让他们侮辱娘娘?
小鹦鹉在马车前一立,道:“既然你们也说我们是平头百姓,百姓就算犯事,也有大理寺来拿,你们明明是锦衣侍卫,是谁的命令然你们这么做?”
那锦衣卫的总旗叫做邱刚,邱刚一听脸上来了兴致,上下打量小鹦鹉道:“看来你小子不简单啊,还知道大爷们是哪里的人。
锦衣卫办案,岂容你来质疑。”
说完看向兄弟;“还啰嗦什么,都给我带走。”
那些侍卫走向马车,小鹦鹉吼道;“你们还有王法吗?”
但是邱刚像是没听见,回头对那老者道;“这些刁民,还说咱们没王法,害的大哥身陷囹圄,伯爷,您放心,小的一定帮您给大哥出气。”
那老者点点头,目光如鹰般盯着马车,眼里都是仇恨,显然也不会帮着小鹦鹉。
眼看着这些侍卫就要走近,小鹦鹉急的喊着太太,李昭在马车里肯定都听见了,但是不知道自己这样下车去有没有意义。
就在这时,一声怒吼:“邱大人且慢。”
邱刚和老者都看过去,侍卫们也停下来,然后穿着大理寺衙役服饰的官兵将马车保护起来。
老者眼睛微眯,神色更加阴暗。
邱刚笑道;“原来是陆大人,卑职见过陆大人。”
等陆宏站在马车前,他随便作了个揖,随后翘起嘴角道;“陆大人虽然比卑职官职高,但是锦衣卫办案,和大理寺没有关系,大人是要插手吗?”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阅读网址:
第五百七十章 倚老卖老()
就算是同等级的,武官地位低,见到文官也要行礼。
但是锦衣卫是皇上亲信,平常总是牛哄哄的,文官们也不爱惹这些滚刀肉,但是今天不行,车里的可是皇后。
小鹦鹉这时对陆宏道:“大人,他们要带我们家太太走。”
陆宏点头道:“你先带太太走,这里有我。”
小鹦鹉听了吩咐去赶车。
邱刚怒道:“陆大人,我们是锦衣卫办案。”
大理寺的衙役抽出刀和锦衣侍对峙。
陆宏用他那特有的威严声音呵道:“锦衣卫抓平民百姓?是谁给你们下的命令?拿来我瞧?”
锦衣卫是皇帝直属,如果是命令,也是皇帝的命令。
但是锦衣卫那么多人,皇上不可能每个都耳提面命,利用权势干点私活再正常不过。
邱刚被问的面红耳赤,道:“大人是一点面子都不给了?”
陆宏道:“本官身为大理寺卿,有护卫京城百姓之责,不然本馆可以问一问你们的指挥使大人,这个案子他知不知道?锦衣卫到底是给皇上办案,还是随便一个什么人就能指使的了的。”
他说完眼神分明看了下邱刚身边的老者。
这人其实是承恩伯,黄四郎的父亲。
邱刚是为了帮黄四郎出气,也想搭上承恩伯家,所以过来了。
但是现在陆宏说要去告状,以权谋私不被人知道,指挥使大人肯定不会说什么,但是如果真要有人对着干,这就会让指挥使大人没脸,自己也吃不了兜着走。
邱刚升起凌然的气势一下子就降下来,随后看着承恩伯。
承恩伯不退反而上前一步看着陆宏;“陆大人,吓唬人啊?别说你去告诉指挥使,就是到了御前,老夫也不怕,你诬陷老夫的儿子老夫正好找你去评理。把四郎放了,今天这事儿就当没发生过,若是不放,谁也别想离开,出了事老夫担着。”
小鹦鹉听出了点眉目,看向陆宏;“到底是什么案子?”
这事儿说来确实跟大理寺有关。
黄四郎强奸了一位民妇,那民妇告倒大理寺,陆宏上面有人施压,就秉公办理。
他也不知道承恩伯为什么会把这件事跟皇后联系在一起,早早接到消息说有人要拦截皇后,他赶紧就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