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的手果然不乱动了。
李昭看他这样老实只能给面子的放弃挣扎。
“那就抱一下,好了,一下到,你回去吧。”
杨厚照却将胳膊拢紧了:“阿昭,你说朕怎么这么不想回去呢?”
李昭:“……”
“万岁爷,咱们可是有约法三章,君无戏言。”
杨厚照放开李昭,和她中间保持着一个缝隙,然后低头看着她胸前鼓鼓的东西。
方才抱着她时,少女的身躯就是那样柔软香甜,这个东西一定更软。
“朕想摸。”
李昭:“……”
猝不及防听见,可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李昭蹙起眉头:“你咋那么色呢?”
杨厚照不服气道:“朕才多大,正血气方刚呢,不色才见鬼,你给朕摸一摸。”
说的这个理直气壮。
李昭并不是不谙世事的小女孩,她穿越前就要结婚了。
所以杨厚照的举动并不会让她耳红心跳。
她决然的摇着头:“不行,万岁爷会得寸进尺的。”
“你又没让朕摸摸看,怎么就知道朕会得寸进尺,朕保证不会。”
“那也不行,不给摸。”
杨厚照眉头立起,怒意上脸:“凭什么不给摸?你是朕的女人。”
“那不还没成亲?成亲才能摸。”
并不是李昭保守,这皇宫她好像逃脱不掉了,未来还要宫斗,绝对不能在成品之前失了名节,杨厚照恶中色鬼的样子,她实在不放心。
杨厚照冷哼:“成不成亲你都是朕的女人,朕就是要摸,还要强摸,你能怎么样?”
他说着就来拉扯李昭的前襟。
李昭气的坐起来:“你再不守约定,我要走了。”
可是杨厚照横在外面,她过不去。
杨厚照手肘支撑着头,看着她,忽然老神在在起来:“你走吧,你能走哪里去?皇宫都是朕的地方,跑得了吗?”
“那我出宫了。”
杨厚照哈哈大笑,仰头看着床帐:“天下都是朕的,天下之大,莫非王土,莫非王土,懂吗?你哪都跑不了。”
这万恶的旧社会。
李昭沉下脸。
杨厚照忽然捂着肚子笑,笑声爽朗开怀,十分惬意的样子。
李昭被他笑的莫名其妙。
看着那茫然无措的大眼,杨厚照坐起,手搭在李昭肩膀上,深情的道:“阿昭你哪里像做生意的人,朕就是喜欢逗你,看你紧张生气,你都不知道。”
李昭:“……”
有拿这种事逗人的吗?
杨厚照的脸在这时候倏然放大,接着她的额头就触碰到了一个柔软的东西。
李昭微微张开嘴,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骚动了一下,二十多年了,难得又有这种感觉。
她抬头看着杨厚照。
杨厚照在她额头上落下一吻后道:“阿昭你说朕为什么这么喜欢你呢?”
李昭自己也觉得不真实。
“所以万岁爷你眼睛有问题?”
杨厚照突然抬起手,在她胸前狠狠的揉了一把。
李昭:“……”
真的打死他算了。
李昭抬手,可是杨厚照已经灵巧的下了地。
他跑到地中央回身一扬眉:“虽然隔着衣服,可朕也摸到了,不大不小,正好。”
这个无耻之徒。
杨厚照又道:“至于看上阿昭,嘿嘿,我跟阿昭,就是王八看绿豆,对上眼了,不过我是绿豆。”
所以她是王八。
李昭下地:“真的,你给我站那”
杨厚照长腿撩开,很快就出了门。
李昭在暖阁门口听见他跟太监道:“明日还要早朝,朕很忙的,别闹……”
第七十六章 反对的声音(三)()
皇城午门内东南角,是个小小的建筑群。
共有三间小楼,这里正是内阁的所在地。
东南角为诰敕房,西边的是制敕房,正中间的一栋飞角重檐,宏敞富丽,这就是内阁大臣办公的所在地。
内阁重臣共有五位,首辅刘建,次辅杨宁,第三位李阳东,第四位陆训,第五位叫做梁永强。
昨日晚上值宿的分别是刘健和杨宁。
大内刻漏房报了寅牌,二人从各自的房间中出来,他们的房间也是向南紧挨着,在门口相遇。
杨宁先行拱手:“元辅大人。”
刘健是首辅,也称元辅。
而杨宁之所以对刘健这样尊重,可不仅仅因为他是元辅。
刘健的资历大有来头。
刘健是英宗天顺四年登进士第,历庶吉士、翰林编修、翰林修撰、少詹事,并担任太子孝宗的讲官。
孝宗即位后,升礼部右侍郎兼翰林学士,入阁参预机务。
后迁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改武英殿大学士。
弘治十一年,接替徐溥担任首辅,加少傅兼太子太傅。
弘治十五年,加少师兼太子太师,拜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
这是孝宗的老师,历经了英宗,宪宗,孝宗,现在已经是正德年间了,历经了四朝,六十六岁的老人,深受孝宗尊敬。
刘健也对杨宁拱了拱手,以示回礼。
接着他神色变得肃然:“方才乾清宫的管事牌子宝太监来说,圣上要早朝,您可听说了。”
这事杨宁无法不听说。
因为乾清宫的太监已经把内阁通知遍了。
他神色也变得凝重:“圣上自登基以来,只有在登基次日,第三日,上过早朝,这大半年几乎不见人影,今天怎么要早朝了?”
所以说,这事情都透着蹊跷。
要说皇上改了性,突然要理朝政,谁都不行。
刘健有一把稀疏的白胡子,他缕着胡子沉吟一会,然后道:“咱们出去说。”
因为时辰差不多了,他们得赶着去早朝。
皇帝临朝,倘不是大典,早朝一般都在太和殿举行,百官一早先入紫禁城,在午门外东侧的朝房里等候,时辰到了,再由礼部,鸿胪寺官员带领,进入太和殿。
刘健和杨宁走出会极门,由此北上,就是太和殿的御道了。
本来时辰已到,御道上却不见文武百官。
二人只看见了其他三位辅臣从朝房午门外走进来。
五个人相见,先生团团行礼。
接着李阳东问:“圣上说要早朝,却没召集其他人,只叫了咱们五个,元辅大人可知道是什么事?”
刘健又捋了捋胡子。
他知道什么事,方才也跟杨宁说了。
他看着东边出来的太阳,蹙蹙眉头,之后才道:“皇上要提前立后的风声都听说了吧?还是这件事,这次就是要敲定皇后的人选,叫你我五人来商议的。”
立后,这是大事,朝廷已经准备了大半年了。
至于人选嘛。
刘健说完,四人都看着刘健。
刘健放低了声音道:“皇上选中的这位秀女,是个商户,本没有资格选秀,是皇上自己弄进宫来的。”
这是他们皇上的脾气,四人都不怀疑,而且之前就有听说。
四人的眉头不由得都蹙起来,这样的出身,不符合祖宗规矩啊。
第七十七章 反对的声音(四)()
刘健等人说着话便到了太和殿前。
殿前金台,一个青春正好的少年人站在那里,他一身明黄色冕服,迎着晨曦,叉着腰,眼睛睁大了看着殿下台阶,真是神采飞扬,桀骜之气尽显。
刘健五人停止交谈,匆匆上了金台,跪在天子脚下:“吾皇万岁万万岁。”
行过礼心想,皇上不坐金殿等着,怎么出来了?
杨厚照黑着脸看着五人:“太慢了太慢了,朕等了你们一个晚上,怎么才过来。”
五人心中更奇了,皇上一晚上没睡?
可不是,杨厚照从坤宁宫回来之后就睡不着。
想李昭,想这她身上的处子幽香,想跟她睡在一起。
可是缺道手续啊。
杨厚照急的把五人叫进殿,等坐好,然后将自己的要求说了。
“选吉日,备婚礼,朕要成亲,越快越好,这次不可敷衍。”
其实这件事皇上早跟内阁打过招呼。
五人方才在下面也自己合计好了,听闻皇上还真是提立后之事,相互看了一眼。
刘健举着象牙笏前倾身躯:“圣上,立后势在必行,我等臣子,定然要为圣上操持,可是李昭秀女来路不正,根据祖宗礼法,商户女不能为皇后,请圣上移目别的秀女,再提供些人选。”
这个刘健不光资历高,而且刚正不阿,总是会仗义执言,因此也受人爱戴。
杨厚照道没跟这个老顽固生气,因为他知道生气没用。
他冷笑一声道:“朕叫你们来,不是要询问你们的意见,朕是命令,懂吗?朕就是要立李昭为皇后,别的建议不听,你们回去后立即操办,限时一个月之内,不得有误。”
晨曦灿烂的阳光从大殿外透进来,金碧辉煌的殿堂光彩夺目,因此显得世界有些不真实。
五位辅臣愣愣的看着皇帝,他们真的没有做梦吗,哪有这样议政的。
杨厚照却不管他们,宣布完,背着手站起来:“好了,你们都去忙吧,那么多国家大事要做,可不要偷懒哦。”
他还嫌弃别人偷懒?
在五位辅臣难以置信的瞩目下,意气风发的小皇帝笔挺着身子,健步离开大殿。
他还真的是来命令人的,说完就走了。
五位辅臣面面相觑。
杨震庭问刘健:“这怎么办?”
立李昭为皇后,不光是祖宗礼法不和,太后娘娘那边早上也传来消息,辅臣不得同意立李昭为后。
后宫的事,说起来还是太后权利最大,而且立后之事,本来就应该太后操持的。
可杨厚照生性顽劣,太后不忍心强制儿子,就把重担压在内阁头上了。
刘健道:“老夫从政四十多年,也未曾遇到过这样棘手的事情,到底是皇上军令如山,你我又不得不听,哎呀呀……”
他摇着头,看样子也是不知道怎么办。
李阳东觉得只是立后,并不涉及大的原则,皇上自己喜欢就行。
他试探着将自己的想法委婉的说出来:“皇上金口都开了,不然咱们还是遵旨吧。”
可是刘健是学理学的,之所以刚直,就是因为认死理。
他摇着头:“我们规劝不了皇上,皇上总不能不孝,太后的意思皇上还不听吗?我们立即将此事回禀给太后,让太后另择国母。”
第七十八章 母子相斗(一)()
阳光普照,如金子倾泻,慈宁宫的东稍间,正是王太后的小厅室,南窗下的平炕此时被金光笼罩,坐在上面,暖洋洋,屋外春花烂漫,真是生机勃勃一片,任谁处在这样的环境中,都会觉得心旷神怡。
可是王太后脸上愠怒大起,她将手中的茶碗重重放在小几上。
“这只老狐狸,别人都说他刚正不阿,这是刚正不阿的人做出来的事,他在哀家这里蹴鞠呢?”
王太后骂的人自然就是刘健。
内阁送回来的消息是希望太后出面,另择贤后。
可是之前太后跟内阁打过招呼了,希望内阁处理此事。
这不是又把球踢回来了?
这就难怪太后生这么大的气,内阁打起了太极拳。
消息正是王云带来了,王云问道:“那娘娘要另选她人吗?”
王云是王太后的心腹,王太后什么都会跟他说。
她想了想,低声道:“这样皇儿岂不是要怨恨与哀家?得想别的办法。”
每到这个时候,王云就会走近王太后身边,附上耳朵。
王太后在他耳边耳语一番,然后道:“做得干净些,别让皇儿知道。”
杨厚照早早蒙学,不是在王太后身边长大的,跟着孝宗和侍讲的时候多。
王太后最怕的就是她的儿子跟他生分,所以跟杨厚照意见不合的事,都偷偷做,表面上是绝对不能透露的。
王云知道规矩,肃然的应着命令。
……………………
清宁宫那边,杨厚照和李昭在一起用早膳。
二人在宴席室内放了一个小圆桌,对坐着,桌上饭菜有包子米粥蒸饺金丝卷,不算奢侈,很温馨。
杨厚照喝了一口粥道:“要不说朕和阿昭是天生一对,用膳能用到一起去。”
李昭在家的时候每天接近卯时才会起床吃饭,进宫很不习惯,昨晚她一人睡觉,没人管制,终于睡了个好觉。
而杨厚照不上早朝,作息跟她差不多。
杨厚照是特意找她来用膳,所以两个不起早的人是多么般配。
李昭:“……”
她不知道要如何配合这个问题,低头吃饭。
杨厚照之后也不再说话,宫里的规矩是食不言寝不语,他虽然叛逆,但这些规矩自小养成,根深蒂固,只是因为跟李昭一桌,比较兴奋才破了戒。
用过早膳,杨厚照拉着李昭的手回到偏室,偏室是皇后日常休息之地,南边阳光下是贵妃榻,中间一溜矮的长椅,围着一张一米见长的矮几放着,四周墙壁是装饰用的柜子和字画,都用的明黄色调,十分贵气。
也不缺坐的地方,看来还可以汇客用。
杨厚照坐到贵妃榻上就开始闭眼睛,口中念念有词。
“吃饱喝得就困了,想跟阿昭一起睡觉。”
李昭:“……”
她觉得他可以不用说出来。
李昭随着杨厚照坐下,看着周围的环境,突然有种危机感。
她已经答应了杨厚照要留下来陪他,难道以后她在宫里都这样?
无所事事。
天呐,那她岂不是成了金丝雀。
想她李昭是多么痛恨万恶的旧社会,更讨厌坐享其成。
李昭问杨厚照:“万岁爷,您平日里都做什么啊?民女需要做什么啊。”
第七十九章 母子相斗(二)()
杨厚照听了咧嘴一笑,睁开眼。
“做什么?那事情可老多了。”
他掰着手指:“练骑射,喂虎,再看看杂耍逛逛街,一天过的可快了。”
李昭:“……”
她刚要说话,杨厚照道:“晚上还要看奏折。”
李昭眼珠子差点瞪出来,这昏君还看奏折呢?
昏君哪里用看奏折。
杨厚照狐疑的看着李昭:“你那是什么眼神。”
李昭暂时还不知道皇帝能不能接受自己是个昏君这个事实。
她忍住没说,摇头道:“没有啊,没有什么眼神,就是想万岁爷怎么要晚上看奏折。”
“不然长夜漫漫多难熬啊。”
杨厚照又道:“而且这晚上精神好,朕看的更快,朕不愿意上朝,耽误时间,有什么事,看奏折就知道了,然后一批复,再睡觉,一天就过去了。”
因为太祖皇帝太勤快,太能干,他每日都要早朝,有时候还有午朝晚朝。
而且是不按品级的,京城大小官员,全部都要上朝。
最多的时候每天一千多人,事无巨细的将国家大事报上来。
这是因为他是太祖,好政治,喜欢把权利握在手中。
换一个政治野心没那么大的皇帝,或者懂得放权的皇帝,谁也受不了这样规格的早朝。
后世几位,规格已经小了。
但是杨厚照还是觉得浪费时间。
不如他直接批阅奏折效率。
李昭听了杨厚照的话心中一动,难道杨厚照跟历史上说的不一样。
也是,历史上不上朝的皇帝就是十恶不赦,可是杨厚照虽然不上朝,可并没有放任国事不管啊。
一种异样的好奇感觉涌上李昭心头。
如果她真的跟杨厚照成亲,是不是可以深入的了解杨厚照,看他是不是昏君。
李昭再看杨厚照,眸子里多了一份重视,少了一些不用心。
杨厚照见李昭审视的看着自己,还上下打量,最后目光落到下面某处:“你看出来了?”
李昭:“……”
她闭上眼,方才的异样,不算数,不算数。
杨厚照嘿嘿一笑:“朕逗你乐呢,你问朕忙什么,是不是怕朕冷落你啊?”
李昭敷衍的笑了笑,她是不喜欢这么呆着。
杨厚照道:“咱们成亲之前,朕会寸步不离的带着你的,朕做什么,你就做什么,或者你想做什么,朕就陪你做什么,成亲之后嘛,你就陪朕生小皇子就行了,别的事不用做。”
李昭:“……”
所以她天天死在床上。
呸呸呸,想哪里去了。
李昭挑挑眉道:“那万岁爷说的,成亲之前咱们要寸步不离,这是为什么啊?”
杨厚照眼珠子一转,低下声音:“朕告诉你,你可不许生气。”
李昭敛了目光。
她和杨厚照中间隔着炕几,杨厚照将胳膊搭在几上,勾勾手指,李昭头凑过去。
杨厚照道:“因为母后不想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