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良帝后-第2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娘娘。”王云道:“您听奴婢说完啊,那人让皇上给打了,皇上大发雷霆,虽然没有上朝,但是已经下了旨意给内阁,今后谁都不许提纳妃之事,皇后正在看大夫,即便皇后生不了,皇上也说了绝不纳妃,不要小皇子,也不纳妃。”

    王太后气的脸色发青,恨恨的看着王云;“皇上真的这么说?他内阁的意见都不听?”

    王太后郁闷的还有内阁的事,为什么皇上三年不孕,内阁还没带头给皇上上折子纳妃,是想皇帝绝后嘛?所以她这几天一直在让王云走动,没有女人愿意投靠他,那如果内阁出面,问题总不一样了吧。

    这刚接到好消息怎么就被压下去了。

    王太后气的站起来:“这个皇儿,真是要气死哀家啊,他一辈子不纳妃,真生不出来孩子难道抱养?”

    王云道;“不过皇后好像也着急了,去年皇上宣布皇上病了,不是召集了一些民间医生,奴婢去清宁宫那边打听,听闻皇后在找大夫看病。”

    “看病能看好?御医都说不出给所以然,民间医生能有什么用?”

    王云道:“娘娘,那咱们怎么办?皇上这样一闹,肯定要好一段时间都没人敢提纳妃的事,只能等皇后的肚子了?”

    王太后咬着牙,等皇后肚子,她都等了三年,有用吗?她可不想抱养宗室孩子,再好也不是亲生的啊。

    ****

    虎园的偏殿里,李昭正在和薛立斋挑选可靠的医生,他们在看档案。

    秦姑姑过来在李昭耳边道:“太后娘娘到了门口,不知道为什么又走了。”

    那定然是知道折子的事了。

    李昭让王琼找人上一封给杨厚照请求纳妃的折子,杨厚照把人打了,下了狠话,宁可不要孩子,也只要皇后一人,这样的结果有两种。

    第一就是朝堂上不干了,继续上折子,但是有王琼管制,应该不会走这个风,因为杨廷和也不愿意得罪皇上,没有内阁煽风点火,文官就起不来。

    另一种情况就是大家就放弃皇上,默认皇上生不了,找后路。

    找后路就像是立太子一样,肯定是在宗亲中选孩子抱养,有人会开始押宝,朝堂上谁是人谁是鬼很快就会有分晓,当然也会有聪明的做个纯臣,观望。

    李昭希望朝廷的风向是第二种,暂时看也确实是第二种。

    那么太后为什么来了又走呢?因为大臣们都选择了第二种,太后已经跟他们夫妻来来回回很多回合了,心里明白,不管怎么都劝不到杨厚照,来了也只能是宣泄情绪,还会被顶嘴,杨厚照正伤着,她还是心疼儿子了。

    李昭道:“让张公公放出消息去,说太后来闹过了。”

    太后闹过了,皇上还是不理,还是要跟皇后长厢厮守,那么皇上没有孩子的可能性就更大,很多人都在等这个消息呢。

    秦姑姑去了。

    李昭又回到本质工作,薛立斋那边按照李昭的要求,把合适的人都挑出来,然后把档案拿给李昭看:“娘娘,您不需要都见见?”

    一百多个人啊,都见了哪有那么多功夫。

    李昭道:“咱们看这些,就能看出医术来。”

    薛立斋一脸好奇,洗耳恭听。

    李昭拿着一个人的档案道:“您看,这个人是儒医,这个就是家传的,祖上是卖草药的,这两个一对比,您看不出问题吗?”

    所谓儒医,就是本来是读书人,考科举的,然后不知道什么原因,弃文从医了。

    薛立斋道:“儒医学问更高,所以医术更高?”

    薛立斋的推测是因为李昭让薛立斋挑的,就是儒医,这一百多个人中,只有七个是。

    李昭点头:“天下学问皆来自于易经,您应该听过一句话,叫做秀才学医,如笼中捉鸡,肩不能扛手不能担的书生,这次捉鸡就轻轻松松了,因为医学的起源作品,皇帝内经,伤寒论之类,祖传学医的这些工匠是看不懂的,但是儒医能看懂。

    天地是一个宇宙,人体中有天地,是个小宇宙,光凭几个方子岂能看好病,要根源学好了才能当好医生啊。”

    薛立斋是个医痴,他家就是祖传学医的,他的医术在太医院已经很好的,但是他也没有把这些书籍看全,应该说,他入门的,就不是这些书籍。

    所以他最擅长的是金疮外伤和滋补。

    中医把病痛分为三种,七情引起的内科,六淫引起的外感风寒,第三种就外力所致的金疮伤痛。

    薛立斋虽然厉害,但是他偏科了。

    听了李昭的好,薛立斋激动又惊讶:“娘娘,您也懂医术吗?”

    李昭连连摆手:“我不懂,只是看过一些书。”中医西医这两个对立派也属于社会热点问题了,当年她真的对中医做个一番研究,所以知道一点点皮毛。

    薛立斋有些失望,他还以为皇后能指点他一些,不过一想到皇后不仅好看,跟皇上好,能干政,现在竟然挑大夫也这么多门道,他那种失望又一扫而空,你不能要求一个人什么都会啊,娘娘已经十分与众不同。

第二百七十七章 家谱() 
李昭最终就挑出来那七个大夫,让小鹦鹉把人带来,给杨厚照看病,剩余的百人她也不会浪费,让小鹦鹉另行安排,给她自己瞧病。

    薛立斋不解道:“娘娘,您不是说这些人不可靠?”

    李昭点头;“对。”

    所以真正的目的不是给她看病,是给别人看的。

    *****

    宁王自留院。

    宁王正躺在躺椅上闭目养神。

    这个古代啊,真不是人呆的地方。

    他在现代的时候不抽烟,不打游戏,偶尔刷刷电影,大多数时候都是应酬酒局,但是他喜欢登山冒险,旅行和户外活动。

    到了古代,他已经是王爷了,再往上爬只能是当皇帝,所以不再需要应酬,他也不是真正的喜欢应酬喝酒,有大把的时间闲下来,可是行动又受限制,不能去旅游登上,不能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那好吧,老婆孩子热炕头也行啊?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自打知道李昭就在同一个空间之后,更加放不下她,宁王后院女人不少,但是总是谈不来,孩子自己没养过,也没觉得是亲生的。

    干什么?电影也刷不了,真的是太无聊了。

    忽然门外传来轻轻的声音:“王爷,王妃和世子求见。”

    这个王妃在原本的宁王活着的时候就不受宠,相貌还可以,但是刻板至极,也不会说笑话也没读过书,就知道追着男人让男人帮她养孩子,管孩子……

    总之一地鸡毛,烦死了。

    宁王眼睛都没睁,也没说话。

    外面人知道什么意思,悄悄的要走,宁王突然道:“豫让回来没有?”

    那小内侍道:“好像刚进大门。”

    宁王道:“让他速速来见本王。”

    ****

    其实不用叫,豫让是打听到宫里的动向了,本来就要过来。

    等豫让进门,宁王从椅子上站起来:“回来了?皇上打了御使之后,宫里娘娘其他人什么表现?”

    豫让低声道:“太后找皇上闹去了,可是好像被皇上赶出来了,都传言皇上是铁了心的只要皇后一个。”

    宁王点头,李昭性格倔强,认真,本人还有才华。

    她有着女人特有的贤惠和温暖,就是只要你对她好,她就能全心全意的帮你。

    但是一旦她觉得不安全,可以比男人更狠心的离你而去。

    并不是没有比李昭还漂亮还聪明的女人,但是李昭不会利用自己的聪明上位害人,她也不是逆来顺受的性格。

    说不好,总之她很多变,当你觉得生活很累,无能为力的时候,一看她,就觉得全身都是力量,因为她总能引到你向上,当你要为了一件事而不择手段的时候,再看她,又觉得她碍眼是个绊脚石,可是那种返璞归真的直率和正义,会让你自惭形愧的同时,想要接近她,沾一点为人本来应该有的怜悯之心。

    李昭知道所有社会的黑暗和不堪,但是依然努力去生活,李昭研究过许多社会生存法则,她如果变坏,应该很轻易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但是她不这么做。

    她读过很多书,她说就可以过好这一生。

    这就是李昭,就是一个看起来很简单的人,和普通人一样,看书工作学习生活……但是你跟她在一起,绝对不会无趣。

    这也是他痴痴忘不了李昭的原因,她能理解你,安慰你,真的非常想跟她在一起。

    杨厚照应该也是这样的,这个女人,值得你为她牺牲一点东西。

    宁王看着豫让:“那娘娘自己什么表现?”

    他了解的李昭,你为她付出,她就能为你牺牲,不过李昭感情洁癖,应该不会让皇帝纳妃来成就皇帝,而且他们两个都知道,可能是杨厚照不能生育,纳了妃子也没有,只能是另辟蹊径,选择别的办法。

    豫让道:“娘娘确实有些坐不住了,御使的事情一过,她就一直在召见大夫,宫里的太医看过了,现在是民间大夫,在看身体。”

    所以她还是想给杨厚照生孩子。

    宁王蹙眉道:“看得怎么样?”

    豫让摇摇头:“以属下之见,应该没多大用处,首先那些大夫不见得医术多高明,即便高明,只能看娘娘一人,属下去太医院打听过,根据娘娘以往的脉诊,好像看不出来什么病,病因也许在皇上身上,但是医生们也看不见皇上啊。”

    因为皇上一旦宣布无法生育,就得在宗室中找人,朝堂大臣就要押宝分派,赌输的一放可能会亡家灭种,这种朝堂上的动荡,是很多人都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皇上不孕,相当严重了。

    宁王却笑了。

    豫让问道:“王爷有什么打算?”

    自从被李昭威胁之后,宁王想当皇帝的心思已经淡了,就像他自己说的,慢慢的等杨厚照死,然后他再想办法,如果杨厚照一直不死,他就安安心心做个宁王好了,不愁吃穿,也没有危险,何必冒险呢?

    但是生活中总缺点什么,缺个人,却个喜欢的人,时间又一大把,当没空的时候,工作将生活填满,你不会觉得缺这个人怎么样,可是一旦闲下来,那种孤独寂寞,总是在漫漫长夜来找你麻烦。

    或许人生在世,爱情真的非常重要,尤其是吃饱了之后,没有爱情的生活,即便是让你当王爷,也感觉和咸鱼没什么分别。

    所以他还是应该做点什么吧。

    李昭能改变杨厚照不死的命运,难道不能生育这种事,她一个现代人还有办法?

    现在杨厚照为了她又这么痴心,他们肯定是生不出来孩子的,李昭这样沉不住气的找医生,只能让人明白,无法生育的是杨厚照,一旦大家明白这件事,那就好看了。

    宁王看着豫让:“你去帮我收集下宗亲的资料,血缘跟皇上近的,家里有幼子或者有孕妇或者可能有幼子的宗亲,越详细越好。

    豫让,或许你盼望的那一天,我们不用一兵一卒,就能实现了。”

    *****

    宪宗见深共生十四子,其中长子、第十子未及命名就夭折了。

    长子未命名:万贵妃生。

    次子悼恭太子佑极:柏贤妃生。

    三子即孝宗,纪太后生。

    四子兴献王佑杬:邵太后生。

    五子岐惠王佑棆:邵太后生。

    六子益端王佑槟:张德妃生。

    七子衡恭王佑楎:张德妃生。

    八子雍靖王佑枟:邵太后生。

    九子寿定王佑榰:姚安妃生。

    十子未命名:王敬妃生。

    十一子汝安王佑梈:张德妃生。

    十二子泾简王佑橓:杨恭妃生。

    十三子荣庄王佑枢:潘端妃生。

    十四子申懿王佑楷:杨恭妃生……

    虎院中,李昭也正在和杨厚照整理皇家的家谱。

第二百七十八章 目标人物() 
对于这些藩王的了解,杨厚照比李昭知道的多,杨厚照道:“这些都是朕的叔父辈,如果真的需要抱养,也只能养他们的孙子。”

    礼法上不能越界。

    李昭只认得这里的一个人,就是兴献王杨厚熜,因为老兴献王已经死了,现在他是王爷,历史上杨厚照死的时候没有过继任何孩子,兄死弟及,所以杨廷和挑选的继承人是杨厚熜。

    为什么会挑选杨厚熜,因为本朝的文官和唐汉时期不同,他们就是彻彻底底的文官,参政议政可以,根本不可能谋反——历代谋反的人,得有兵,光有兵还不行,还要威望,功高震主那种,为民族和百姓立过大功,也就是必须打过仗。

    文官信封孔孟之道,谋反首先名声就坏了,是没人会拥护的,杨廷和那些谋反之心,但是必须大权独揽,所以不能挑选小孩子,但是大人都不好控制。

    杨厚熜的封地很小,又是农村,杨廷和以为他没什么见识,所以就选他了。

    没想到,如果说杨厚照只是不听话,那么杨厚熜是十分精明的不听话,杨廷和看错了人,下场很惨。

    不过虽然是杨厚熜最后继承了杨厚照的皇位,但是说起来,那已经不是杨厚照的皇位了,因为杨厚照已经死了嘛,也不是人家杨厚熜抢来的,夺来的,是名正言顺正儿八经的继承,李昭对杨厚熜倒是没什么恨意。

    就是讨厌这小子修道,人一旦有爱好,就有弱点,杨厚熜修道要钱的,要盖塔,祭祀,炼丹,养道士……

    看似要不多少钱,但是架不住人多,人多的时候你贪一点,我贪一点,大家都来分羹,杨厚熜可能自己觉得没花多少钱,但是打着为了给他花钱的旗号,养了一大批贪官,根子上烂了。

    再说风气,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有人看到了皇上的这个爱好,就拼命想办法讨好皇上,大臣们投其所好,就出了一批谄媚之人,这是总的来说,杨厚熜的缺点。

    但不能一棒子打死人,其实杨厚熜也有他的优点,他聪明,远离宦官,重用文官治国,张居正海瑞等人都是他手下的大臣,是他死了才留给了他儿子,他儿子留给了孙子,所以对于国家大事上,杨厚熜并没有耽误,平西抗倭,也是有功劳的。

    国家是制度上烂了,每年那些藩王逃避的税收,其实够杨厚熜修好几辈子道了,所以杨厚熜即便是不修道,制度不改,国家也是那样。

    很多人说王朝真正是亡于万历,亡于嘉靖,亡与天顺……其实明明就是亡于太祖,亡在科举福利,亡于天下富人皆不纳税,穷人不足天下一半的财产,要纳天下人之税,在立国之初,就注定王朝会灭亡。

    所以别说杨厚熜,就是更厉害的人,不管是谁,不更改这个制度,都挽救不了王朝灭亡的宿命。

    故而李昭对杨厚熜没有什么偏心,这次要打击的主要目标也不是杨厚熜,倒是申懿王杨右凯和庄王是她的大目标。

    申懿王是宪宗最小的儿子,也就是杨厚照的叔叔,但是比杨厚照小一岁,因为最小,皇帝疼小儿子,封地在江浙最富裕的地方,土地万顷是快肥肉。

    庄王则是仁宗时的封号,跟杨厚照已经出了五服了,封地在两湖,都是鱼米之乡,非常的有钱,土地比申懿王还多。

    如果拿这两个先开刀,剩下的宗室就会有忌讳,不敢继续土地兼并。

    然后把宗室继承制度更改为降级继承,也就是亲王的儿子再继承爵位的时候,就是郡王爵,郡王的儿子再继承爵位的时候,就是公侯爵,爵位只有一个儿子能继承,其他的全部只能分财产不得继承爵位,但是可以科举,这样王爵就不再会增加,慢慢减少。

    王琼担心杨厚照一个亲人都没有,所以不能把宗室一网打尽,温水煮青蛙慢慢来,这样宗室就不敢真的把皇上抛下,因为他们还有利益,也不会因为动作太大让他们反抗。

    李昭对杨厚照说出自己的想法:“您的这份家谱上的人虽然更有继承权,但是不是咱们的目标,咱们的目标在这个家谱之外,所以还得扩撒消息,让所有宗室都觉得有希望,让他们全部跳出来。”

    杨厚照道:“这好办,十五的时候你把所有有小孩子的王妃都到清宁宫来,给人一种你要收养孩子的错觉,虽然礼法上要血缘更近的宗亲好继承,但是咱们就说年纪太大养不熟,大臣们也会考虑这一点,所有只要有不懂事小孩子的宗亲,都会有想法,就不怕他们置身事外。

    再者,咱们只要抛出去消息,想想所有宗亲都会跃跃欲试,都是太祖的后人,分什么远近呢?咱们什么都不用说,他们自己就会开始选拔了。”

    要想脱颖而出,当然要击败对手才行,然后宗室会相互“残杀”,他俩只要看谁赢了就行。

    李昭又看了申懿王和庄王的资料,申懿王因为年轻,自己暂时有两个儿子,都是王妃所生,庄王今年五十八岁,他有五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