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昭抬起慵懒的眼皮“怎么,万岁爷不快活,不然为什么这么问?”
杨厚照道“朕想把你绑起来。”
李昭“……”
她把金瓶梅从枕头下扔到地上“万岁爷,今后别看了,我自己看看就行了。”
方才杨厚照还在跟李昭说潘金莲醉闹葡萄架下的场景,其中就有西门庆把潘金莲腿绑起来的桥段,非常有名。
李昭确定,这小子一定是没安好心,想让她效仿。
可是扔完,还说觉得不对劲,她用拳头打着杨厚照胸膛“你怎么那么多花样?一个女人满足不了你是吧?”
你说爱好这么广泛,多不好管教。
杨厚照抓着李昭的手腕道“人家就是觉得好奇,也没说一定要女人多啊”
“朕就说他们怎么总吹嘘金枪不倒,一夜七次,朕怎么做不到?”
“看书才明白,原来还有秘密武器。”
李昭“……”
所以赵瑾和钱宁死了,杨厚照的世界就干净多了。
又想到书里的事,李昭想起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局,革命学者……对书的评价。
心生怜悯者,菩萨!
心生畏惧者,君子!
心生欢喜者,小人!
心声效仿者,畜生!
那杨厚照是什么人?
李昭问道“万岁爷,这里面的女人,你最喜欢哪一个?”
杨厚照仰着头想了想,然后道“最喜欢金莲。”
“为什么?!”
杨厚照道“金莲是里面最漂亮的,也是唯一识字的,所以思想就跟别人不一样。”
“金莲最穷,不喜欢别人看不起,所以处处都要拔尖。”
“朕看着她,会想到这世上有这样一个女人,从小因为生计被卖,被大户人家的男人欺辱,然后又被正房讨厌,嫁给三寸丁,处处都想要强,感觉很可怜。”
哎呦,不错呦,竟然不是因为淫,金莲是淫,李瓶儿是情啊。
李昭看着杨厚照笑了“我们万岁爷就是很善良。”
杨厚照反问道“那阿昭你最喜欢谁啊?”
李昭蹙眉,后道“我只有不喜欢的,没有特别喜欢的。”
“那你不喜欢谁?”
李昭最不喜欢的是那个世道。
不过要说具体到人,其实很多。
她道“举个例子,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有人叔嫂通奸,被游街,然后一个老者在一旁讥笑,被另外一个人说,你自己也跟儿媳妇爬灰,怎么没有拉出来溜溜?”
“可想而知,都是表面光鲜,内里龌龊。笔者最厉害的地方就是他从来没有标榜哪一个人是坏人,哪一个人是好人。
让大家自己看,然后就看到了形形色色的人,他们也说不清坏人还说好人,其实就是我们身边的人。
笔者的心思是非常冷酷的,他告诉我们,这些人就是我们。”
年少的时候喜欢红楼梦,可是越长大才发现,金瓶梅的人生才是人生。
李昭说的认真,开始精明的眸子中,渐渐涌上一抹哀愁。
杨厚照听的心疼,然后摸着李昭的脸道“阿昭,他们是因为穷。”
“不,当然有的是穷,是被迫,但是那里面的富人呢?万岁爷,您看的印象最深的地方是哪里?”
杨厚照“……”
他就看情情爱爱了,可以不说吗?
杨厚照问道“阿昭,那你看的印象最深的是哪里?”
李昭道“当然是西门庆的发家史,万岁爷您看,前面他借助女人发家就不算了,后来怎么成为当地首富,而且还进了金吾卫这个职务?您没发现嘛,其实这个职务,是锦衣卫。”
杨厚照点着头“是啊,他是贿赂来的。”
金瓶梅中的西门庆,一开始只是个开药铺的,是祖宗留下一点基业,一开始是西门大朗。
后来娶了寡妇孟玉楼,给店铺注入资金,就成了西门大官人。
后来跟李瓶儿通奸,李瓶儿害死花子虚,带着大量的珠宝和银两给西门庆操作。
西门庆因此攀了好亲家,还搭上了蔡京的线。
当然这不是他最辉煌的时候,后来西门庆发家,也有着地理优势。
西门庆的老家正是内河河道航运的码头和中转站,因为海禁,所以漕运发达。
也就是他们老家,是个很大的贸易区。
而这时候的贸易,其实都是官方控制的。
最大的税收是盐税,其次就是漕运税收。
李昭道“万岁爷,您看清楚这里面的门道,在太祖的时候,就发行了很多纸币代替货币,但是朝廷中没人能控制得了,所以一直多印多发行,这等于在老百姓手里抢钱,所以老百姓就都不认了。
后来是不发行纸币的。
但是漕运券和盐券,这些比银两还要硬通货,西门庆拿到的就是漕运券,然后因为接济过一个举人,那个举人成了封疆大吏,回来给他漕运券,并且可以立即就使用的,这才发了家,这其中说明什么问题?”
漕运券和盐券虽然是硬通货货币,但是有日期,不是谁都能立即使用,毕竟国家没钱的时候,这玩意也印了好多。
李昭记得,在杨厚照之后,杨厚璁还废除过一批,深深伤害了老百姓的利益,所以即便你拿到这些东西,能不能用,还得看朝廷有没有人。
。
第六百八十四章 了不起的读书心得()
杨厚照剑眉竖起道“对啊,这里面最大的问题就是贪腐。”
李昭点头“不光如此,还有人情。”
“秦为什么能吞并六国统一中原?因为变法,变的是什么法?就是律法,可是我们后世人以孝治国,用伦理权势治国,律法总是输给人情。”
“西门庆能拿到好处,是因为人情啊。”
杨厚照道“那秦也灭亡了啊,天下苦秦久矣,这不就是律法的坏处?”
李昭道“所以,难道这不是在告诉我们,立法要有张有弛?不能什么都不管,但是也不能连什么时候下种,什么时候播种这种与别人无关的事都要管。”
“律法,要管的明明就是对另外的人有伤害的。”
杨厚照一边想着一边点头,然后认真的道;“阿昭,还有吗?还有别的吗?”
李昭道“剩下这个最严重了,叫破坏金融。”
“万岁爷,您知道为什么朝廷现在不印币了吗?”
杨厚照道“没有铜,印了老百姓也不认,他们认银子。”
因为印钱币有个规律,叫做劣币逐出良币。
好的政府会印足够斤两的钱,但是民间会有违法者,将钱币重铸,缺斤少两。
这样钱币的购买力久不如之前,老百姓也开始囤积良币,有的铸成锅碗瓢盆,甚至佛像,这就是固定资产,等劣币越来越多,这种良币就升值了。
你政府越发行,老百姓越珍藏,矿又少,那就越来越少,最后不印了。
纸币因为皇上缺德,或者叫朝廷缺德,越印越多,胡乱发行,购买力每天都在下降谁还用?
就像当年的金圆券,最后一斤金圆券买不走一斤纸,那不是坑人。
而走私的盛行,从美洲来了银子,所以来百姓现在都用银子了,也不管你政府干什么,反正他们用银子,自己称重,这回朝廷别想搜刮民脂民膏了。
可是因为这种货币依靠外来进口,受世界影响大,现在还看不出来什么,等着大航海,那就只能被别人控制经济命脉了。
李昭把这些事跟杨厚照说了。
随即道“万岁爷,我们应该建一个中央钱庄,把织造府从海外收的银子埋起来,作为兑换货币,然后以银本位的计算方式发行纸币。”
说来说去,还说到了钱的问题。
杨厚照道“可是百姓不认,你不也说不好控制。”
确实不好控制,因为总有贪婪的人,一旦破坏纸币发行量,最后就是国破家亡。
但是明明货币改革之后交易更方便,而且对国家也有利。
不能因为可能遇见那种贪婪的人,就把这么好的东西放弃了。
因噎废食,这向来都是改革者要摒弃的东西。
李昭道“当然不能一蹴而就,得先建立兑换制度,然后立法,破坏货币行为的人,要受到惩治。”
“这还不够,应该让民间团体注资,并且有废弃纸币的权利,也就是说,朝廷有印刷纸币的权利,也有维护纸币正常通行的权利,当然一旦有人要破坏,乱印了,民间团体有资格弹劾这个人,也应该有权利处置这个人。”
李昭说的意思,跟内阁制度差不多。
如果真的实行纸币,朝廷肯定要管,但是就是朝廷的这些人才不可靠。
所以给民间商人一部分权利,他们也有管理纸币的权利,像是入股一样,要知道国民企业,往往都比朝廷经营的企业更可靠,也更能打。
杨厚照想了很久,一骨碌坐起来“阿昭,可是商人地位低。”
现在入股让他们参与货币管理,那就是提高了地位,文人岂能干?
李昭道“所以啊,任重而道远,万岁爷,咱们两个有生之年,一定要给他做起来。”
“不过在此之前,还是让大家都有书读,明辨十分才好。”
不然再好的制度,百姓麻木不仁,官员横征暴敛,又有什么用呢。
李昭躺在那里,说的看似悠闲,但是大眼睛里的光沉着冷静极了,根本不像是个二十出头的女子应该有的姿态。
杨厚照一脸崇拜的看着李昭“阿昭,你真厉害,看个画本子看出这么多东西。”
对哦,他们在说金瓶梅。
李昭道“所以人家是奇书啊,流芳百世,难道真的只有那个啊?”
杨厚照笑呵呵的“哪个?”
李昭抿着嘴道“你不懂?”
杨厚照摇头“朕不懂,皇后,不如你教教朕如何?”
说说话又开始不正经了。
李昭嗔怪道“那我也不懂,我还小呢。”
说着把脸转到一边。
很远处伺候的秦姑姑“……”
都不懂肚子里的孩子怎么来的?
杨厚照又躺回到李昭身边,然后道“你过来,其实朕也有心得的,朕说给你听。”
李昭回头用疑惑的目光看着杨厚照“不会是不正经的东西吧?”
杨厚照捏着李昭的鼻子“什么不正经,你怎么想朕呢?再正经不过,是关于疾病和医术的。”
金瓶梅中,当然也有医术药理方面的描写。
李昭认真的看着杨厚照“真的,看出来什么了。”
杨厚照比划着“李瓶儿的病,是因为行房不干净,得的。”
李昭“……”
杨厚照继续道“西门庆在外面找了一个妇人,这妇人有特殊爱好,喜欢后庭,然后回来后正好是李瓶儿怀着孕,后来就恶露不尽,而书上说,妇人构造奇特,所以容易生病,你看,西门庆带了脏东西回来,没洗澡,李瓶儿就病了。”
“所以男人不能在外面乱来,可能连累妻子,朕就不会,朕就一个皇后啊,是不是,你看朕看的有错吗?”
他说的一本正经!
李昭“……”
……………………
天开始凉了,杨厚照要抱李昭回去。
李昭躺在他怀里道“回去那两个老婆子又要来捣乱,万岁爷,人家想天天跟你呆在一起。”
杨厚照笑道“你很快就会如愿以偿,不过两个老婆子而已,朕还治不了他们?朕让他们笑不过明天早上。”
………………
第二天天亮,胡嬷嬷和贾嬷嬷彻底醒了酒,回忆起昨晚说过的话,魂都没了,他们把陈年往事说出来,而且还是关于王太后家人的秘闻,太后要是知道,他们必死无疑。
。
第六百八十五章 帝后老实了()
胡嬷嬷和贾嬷嬷一起到了上房,正好遇到秦姑姑,秦姑姑道“二位嬷嬷好,今天起晚了?”
屋子里的人好像并没有什么变化。
胡嬷嬷因为心里有鬼,一改往日的颐指气使,问道“娘娘呢?奴婢给娘娘请安去。”
秦姑姑道“娘娘早起去溜达了,万岁爷今天也有事,您二位要去找娘娘吗?”
平时不是找,是跟踪。
那今天……
胡贾二人都有些犹豫,今天找不找呢?
秦姑姑这时道“对了,慈宁宫二位不是带来两个小宫女?她们犯了错,奴婢把人调到洗漱的地方伺候了,就不伺候二位了,二位没意见吧?”
如果真的是犯了错的小宫女,怎么可能还分到洗漱房去,直接处置了。
这是升了。
可是为什么会升?
太后那边也还没来人。
胡嬷嬷和贾嬷嬷心里有点虚。
二人先是点着头,随即胡嬷嬷道;“秦掌事,宫里没什么别的事吧?”
秦姑姑笑道“能有什么事啊?没有。”
“哦对了,两个小宫女,娘娘吩咐了,不准回慈宁宫回话,所以回话的还是二位,二位是太后娘娘身边的红人,该怎么说话怎么行事,二位应该都知道吧?”
“我们娘娘啊,是个再体贴不过的人,有些事不爱多言,所以你看着院子里的人呢,个个都看着活泼可爱,不用做作。”
“二位嬷嬷如果喜欢,也可以这样,当然,别忘了,这都是我们娘娘调教的好。二位如果不信服娘娘,也可以不听我唠叨这些。”
两个嬷嬷忙道“岂敢岂敢。”
“敢不敢的,看行事吧,奴婢要去伺候娘娘了,二位要一起去吗?“
这还去什么了?
秦姑姑话里话外已经说的非常明白,两个人说太后家里秘闻的事,皇后已经买通了宫女,不让回慈宁宫禀告。
但是如果他们两个还不识相,人家就会去了。
如果让太后知道他们两个必死无疑,所以还跟皇后做什么对?
皇后如今有他们的把柄了。
二人一起摇头“不去了。”
秦姑姑笑呵呵道“那奴婢先走了。”
………………
杨厚照要去跟内阁说拨款修建书院的事。
李昭一个人没事,坐在外面看别人给小宝宝做衣服。
元宝在很远的地方玩耍,清风鲜花,日子再安静不过。
秦姑姑过来了之后李昭站起来,然后和请姑姑在花径中散步。
李昭问道“都告诫好了?应该不会闹腾了。”
秦姑姑道“看样子是不敢了,还是万岁爷厉害,知道蛇打七寸。”
王太后一直都是一个蛮横不讲理的人,当年对孝宗也是一样的,不过孝宗死了,她家里的那些事又太龌龊,她有点内疚也知道遮丑了,所以不让人说。
杨厚照昨天用计策,让着两个老太婆说出来了。
老太婆说了,这就是把柄,捏在手里,两个根本不敢兴风作浪。
李昭道“那就好,用到快生的时候,不然给他们告状了,他们走了,太后又会送人来,这两个人在,反而能帮着咱们了。”
秦姑姑点头,不然怎么说皇上厉害,这个七寸,能打到皇后生产。
…………
半个月过去了。
这天两个老婆子刚离开慈宁宫,王云就带着一条内裤回来。
然后呈给太后“娘娘,按照您的吩咐去看了,是皇上的。”
王太后看了内裤一眼,上面的东西……
她闭上眼深深的吐了一口气,可是再睁开眼,脸色还是黑的“我就说这两个老虔婆报喜不报忧,怎么可能,哀家的儿子,哀家还不了解,一定会偷着来的。”
“看吧,还在跟皇后行房,却不告诉哀家知道,这俩个狗东西被策反了。”
王爷低下头“娘娘息怒,既然过了这么久,皇后都没事……”
其实皇后和皇上一直都没闲着啊,现在发脾气,也已经晚了。
王太后想了想道“不行,把那两个贱婢叫回来,哀家再派人过去,哀家就不信,看不住他们。”
………………
清宁宫又来新嬷嬷了。
这两个人都长着大长脸,不会笑,下人跟着亲近也从来不出声,真可谓冷面佛爷,肯定谁都请不走了。
不过这次也非常意外的,皇上并没有想办法赶走二人。
这日依然是清风白日,院子里飘着桂花的甜蜜香气。
帝后在后院的碎玉轩中吃甜瓜。
杨厚照看李昭肚子坐在那里都能挺出来,圆圆的像个小球,他忍不住走过去摸两把。
李昭以为他要不老实,嗔怪道“可不行了,七个月之后就都不可以了,万岁爷不许动手动脚。”
怀胎前三个月和后三个月就不稳了,不能行房。
杨厚照道“朕是摸咱们的孩子,又不是摸你,朕当然知道不可以,不然你以为那两个婆子还能在清宁宫呆久。”
那倒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容了,肯定就是有原因的。
李昭笑了笑,突然宝宝在踢人,李昭叫道“万岁爷快来,他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