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良帝后-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完小太监在他耳边嘀咕了一串话。

    王岳眼睛一动,撩了撩袖子道:“过去看看。”

第二百一十八章 螳螂捕蝉(一)() 
王岳和小太监到了司礼监的正厅。

    内阁票拟过的折子都放在正厅的巨大长案上。

    有同僚正在整理奏折,王岳过去打了招呼,然后按照小太监说的,在最左边的那一摞最前面拿到一本奏折。

    他打开一看,满目生艳,再看署名,兴奋难耐。

    现在越来越多的御使给事中开始弹劾皇上身边那八个太监。

    但是皇上都不想看,这本,必须得让皇上看见。

    因为文章文奇句绝,难得一见,而且上书的人地位崇高,能引起皇上重视。

    王岳想了想,将奏折放在袖子里。

    他的同僚叫做钱多余,看见了问道:“这个折子有什么特别之处?王公公怎么还把折子藏起来了?”

    王岳没有什么私心,就把自己的意图跟同僚说了,不过是内阁特别放风让他知道的这件事他没说。

    内侍和外臣有联系,这特别被朝廷忌讳,达成统一战线就更不行了。

    钱多余低声道:“您是想让万岁爷看啊?但是咱家觉得您还是换一招的好。”

    之前的法子是他跑到虎园给皇上递的折子,那之后皇上就对他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所以皇上生气了,再用同样的方法递折子肯定不管用,兴许还要挨打。

    王岳被提醒后有所犹豫。

    后一想,之前之所以用非常方法,是怕皇上看得晚,明白的迟,明白越迟对国家越不利。

    现在皇上心里已经有数,倒是不怕早晚了。

    他点点头道:“正是。”

    王岳看向窗外,很快天就黑了,天黑过后,皇上就会忙碌政务。

    到时候只要让皇上看见就行了。

    王岳想好了对策,把折子另外放置,然后到傍晚时刻,在通政司的太监给皇上送折子的时候,他把折子放在了最左边,通常这一摞奏折会摆放在皇上的右手边,是皇上必看的,所以准没跑。

    ******

    月亮只露出一个小牙,清辉大减,天上星星也很稀少,所以这是个没什么光线的夜晚。

    但是刚入夏的晚上的风吹起来带着阵阵花香,沁人心脾。

    杨厚照洗了澡在回到御书房,房里灯火辉煌,感受过了天气的美好,看着那一堆奏折突然没什么兴趣了。

    反正有内阁大臣操持,他看不看又有什么关系?

    而且他都说了,不看奏折了。

    李昭正在御案的另一头读书,以往他看折子,李昭就都陪着他。

    灯下少女,眉目如画,那认真的样子,真如美玉荧光,明珠生晕,再美丽不过了。

    杨厚照心里的小馋虫都被勾搭出来,更不想看奏折了。

    他走到李昭身后,从后面抱着李昭,道:“阿昭,咱们今晚早点就寝吧。”

    那优雅的声音带着一丝撒娇,一听就是又生邪念了。

    李昭放下书本,用不解的目光看着前方,她确实不懂,她和杨厚照除了那几天,每天都会有那事儿,可是这小子怎么还是跟吃不饱一样的,那事儿就那么有意思吗?

    一想,他要是吃饱了,估计也没她什么事了。

    而且那事儿好像确实挺有意思的。

    李昭脸颊一红,不好意思回头去看杨厚照。

    她道:“万岁爷,天还早,再看会书吧。”

    杨厚照开始动手动脚了:“那你看书,朕自己忙活,但是弄疼你你可别娇气。”

    李昭:“……”

    今天是绝对不能早早上床的。

    因为通政司的太监来送折子的时候,她看见送折子那太监对左上方第一个特别重视,说明是重要的折子,如果错过,明天换了新的一批,杨厚照就不见得记得看了。

    当然她也偷偷打开瞧了,就是一个弹劾八虎的文章。

    这几天杨厚照气色特别好,跟八虎该玩玩该吃吃,说明他根本就没重视八虎的事。

    这几天跟八虎有关的奏折特别多,但是通政司都没送来。

    估计是不敢扫皇上的兴。

    如此下去,这事岂不是要被杨厚照抛到脑后?

    但是弹劾八虎势在必行的事,杨厚照躲不过去,她也躲不过去,既然谁都躲不过去,她还是要按照原计划行事,既不能让杨厚留有昏君的骂名,还要铲除马永成。

    所以她也希望杨厚照能早些正视弹劾之事。

    今天送来的折子刚好又和八虎有关,放在最主要的位置,说明这折子与众不同。

    必须得让杨厚照看见,但是用什么方法呢?

    李昭回身抱住杨厚照的腰,阻止着他的掠夺,大眼睛渴望的看着他:“太早了,人家还想再看一会故事,万岁爷,在你房间里找到的故事书,可好看了。”

    杨厚照:“……”

    之前李昭去他房间找史记,这也算了,毕竟是正经书,可是还有狗腿们找来的别的书呢?

    若是被李昭看见他看不正经的书,那他多没面子啊。

    杨厚照忙拎起李昭的书看看封面,然后松了口气。

    没事,关键的她都没找到,这是一部兵法书,三国演义,讲的是三国鼎立时期,那些智者都是怎么打仗的。

    不过在他看来,有些智者的智商也不是很高,只是被夸的近乎于妖怪,但是还行吧,起码不是小**。

    杨厚照把书还给李昭,然后道:“阿昭,咱们商量给事,你以后看什么书,直接告诉朕,朕都找给你。”

    但是不要去偷偷翻他的书。

    李昭听明白了,反问道:“可是我不知道要看什么啊,就是觉得万岁爷看的,什么书都好看,您看什么我就看什么。”

    杨厚照:“……”

    他的小女人以他为榜样呢。

    对上眼神中充满崇拜之情的大眼睛,杨厚照拒绝的话又说不出来了。

    心想我以后看到小**,就都秘密的藏起来,把正经书摆在案头,这样阿昭就找不到了。

    绝对不能让阿昭知道他不务正业啊。

    杨厚照眼珠一转,阿昭这么好学,如果他不做个榜样,以后怎么让皇后崇拜?

    男人要有担当。

    杨厚照放开李昭,坐到自己的位置上。

    道:“那朕也要处理正事了,阿昭你好好看,等朕忙完了,再陪你。”

    谁用他陪?

    三国演义李昭看过两遍,所以对故事都了解,并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杨厚照坐过去,她用余光偷偷盯着,杨厚照好面子,这回应该会看奏折了吧?

第二百一十九章 螳螂捕蝉(二)() 
杨厚照坐下之后习惯性的拿起右手边的折子,刚要打开,心想这几天言官出幺蛾子,天天要弹劾狗腿,那这些坏蛋会不会把折子参合在国家大事里给朕看啊?

    他盯着那折子上的封面看了一会,后暗下决心,如果是,如果有,肯定骂死他们。

    这样想着他慢慢打开奏折。

    李昭:“……”

    杨厚照脸黑了,完了,眼睛瞪圆了,脸红脖子粗了,毁了,要发怒了。

    “真是岂有此理。”杨厚照一拍桌子。

    李昭:“……”

    看吧,生气了。

    她放下三国演义,十分心疼的样子问道:“万岁爷怎么了?出了什么事了?”

    杨厚照招招手:“阿昭你快看,这人好像是在骂老刘他们,但是怎么朕看不懂呢?”

    李昭:“……”

    怎么还好像呢?

    她把头凑过去,杨厚照把折子拿向她这边给她看。

    李昭:“……”

    杨厚照道:“你能看懂吗?”

    李昭摇摇头,方才她就看过了,不少地方都看不懂,可是她是现代人啊,杨厚照这个古人也看不懂吗?

    杨厚照伸出纤长的指头指着那些骈句:“你看,感觉写的很好啊,字朕也都认得,那怎么放在一起不知道说什么呢?”

    李昭又看了一遍,发现了问题,奏折的内容辞藻华丽,引经据典,文笔优美,可就是引经据典太多了,很多故事她肯定是没听过的,意思就更不懂了。

    所以就如杨厚照说的,到底秀个什么玩意儿。

    她想想道:“万岁爷管他说的是什么东西,只要大概内容明白了就行吗?”

    反正八虎的名字她认得,就是一封弹劾八虎的奏章,被内阁十分重视,理解其中的涵义就行了。

    杨厚照听了李昭的话却将奏折往桌子上一扔:“话都说不明白,还听他们什么?脸大,朕不听。”

    随后杨厚照站起,转身抱着李昭道:“咱们回去吧,还是抱阿昭比看奏折高兴的多,今天不看了。”

    小皇帝说话的时候不时翻着白眼,语气优雅但满含埋怨,这是厌恶什么东西的表现。

    接下来肯定不会再看奏折了,而且有可能厌恶的接下来几天都不看。

    李昭多么了解杨厚照,这时候绝对不要再劝他了。

    她趴在杨厚照怀里,目光却看着那桌子上躺着的孤零零的奏折。

    忽地她眉心一蹙,也不知道这几个字到底是谁写的?难道身为王朝的官员,都不知道自己皇上什么水平吗?拽什么拽?

    真是气死了。

    ………………

    奏折的署名是户部尚书韩文,其他几个大臣都署了名,也就是大家附议,都是要除掉八虎的。

    但是李昭不知道的,写这份奏折的人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大才子,他叫做李梦阳。

    前面几个奏折石沉大海,这让韩文觉得,杨厚照肯定是个不折不扣的昏君,一想起来小皇帝的所作所为,韩文就忍不住老泪纵横,痛心不已,先帝就这么一个独苗,可怎么办啊?

    正好这李梦阳和他是好朋友,也有一腔热血,二人晚上从衙门里出来,约到一个小酒馆喝酒,韩文一杯佳酿下肚,顿时感慨万千,感觉既对不住朝廷也对不住黎民百姓,竟然不能把昏君变成明君。

    李梦阳就说,身为国家大臣,却只会哭,能哭出什么名堂来。

    韩文问他不哭又如何?李梦阳说,近来言官弹劾八虎的奏章很多,三位阁老都主张严办,如果内阁之外的大臣能够联络好了,同心协力,想来三位阁老一定会响应,到时候弹劾如潮,皇上还怎么保护八虎。

    李梦阳的意思就是人多力量大。

    韩文一听是这个理,于是令李梦阳提笔写下一份奏折。

    这李梦阳是出了名的大才子,写这一个小奏折还不是绰绰有余?

    说道李梦阳的才华,那读书人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非是者忽道。”

    一般这种尚古的人,就是那种对辞藻要求特别高的人,李梦阳也正是如此,文笔极好。

    得到韩文的委托,李梦阳费了一夜工夫所写的奏折,看起来是一篇非常精彩的文章。

    韩文看了惊叹才华横溢,于是署了名,再联合几个要好的重臣,一起附议,这折子就交给了通政司,通政司就转给内阁、司礼监……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内阁二楼的小会议中,五位辅臣都在,这是内阁临时召开的一个碰头会议,专门针对八虎的。

    刘健主持,他懊恼的敲着桌子,道:“再一次留中不发,很有可能皇上还没看,就这么不了了之了?各位阁老,你们都是国家的顶梁柱,都有什么主意,拿上来提一提,咱们食君俸禄,必然要忠君之事,不能让八虎这样的阿谀奉承小人留在皇上身边为虎作伥。”

    之前他可是信心满满的,因为折子并不是御史写的,可是六部大臣联合,分量极重,却得不到皇上的重视。

    刘建这一声之后,杨宁等人理论纷纷。

    有说皇上是故意不看折子,这就是昏君之相,然后把皇上一顿批判。

    有说说是八虎怂恿皇上不理朝政的,把八虎骂的狗血喷头。

    还有给刘健出主意,让刘健直接闯宫去见皇上,跟皇上对峙的。

    简直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但换个角度想,好像也是黔驴技穷的感觉。

    李阳东听了好一会,突然道:“元首,能不能是奏折太深奥,皇上看不懂。”

    其他四人:“……”

    大家都用恍然大悟但又有些不可思议的目光看着他。

    李阳东这个猜测绝对不是凭空想来的,韩文的奏折他也看了,一看文笔,就知道是李梦阳写的,这个才子他认得,非常尚古,有些傲气,所以文章写的很好。

    但是别的方面,也就是书生意气多一些。

    所以在奏折呈报之初,他就不看好能收到什么好的效果,但是刘健和杨宁非常推崇李梦阳,更相信六部的分量,非常推崇这个奏折,他就不好泼冷水。

    而事实上,跟以往的奏折投进去,效果没什么两样,应该就是看不懂。

第二百二十章 螳螂捕蝉(三)() 
李阳东又说了一句:“自打先帝仙逝,皇上上课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了。”

    众人:“……”

    所以小皇上那文学水平……

    刘健想了一会,暗暗心惊,李阳东说的,非常有可能是真的,皇上看不懂,所以署名都不看。

    刘建:“……”

    他犯了“不了解敌人文化水平”的错误,但是错误已经造成,内阁首辅是不能认错的。

    他缕着胡子,声色威严道:“西月你说说看,你有什么高见,你有什么办法能让皇上正视这件事。”

    李阳东道:“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从御使给事中,到三品大员联合起来弹劾八虎,皇上应该已经意识到,八虎这样的谄媚小人,不适合留在他身边,但他年少,也有自己的主意,所以刻意躲避,留中不发,也就是说从局面上来讲,现在火候已经到了,我的意见是,咱们内阁应该起带头作用,韩尚书的奏折皇上留中,那元辅大人应该署名奏折,咱们都来附议,难道皇上还要躲避吗?”

    他的意思,是内阁正面跟皇上对上。

    其他三人都看向刘健。

    刘健想了好一会,确实已经没别的办法了,只能硬碰硬。

    他微微颔首:“火候到了,也确实该拿出个像样的章程来了。”

    如果说御使给事中们的奏折是一种信号,是一种探视,那么到了内阁这里,影响就非常大了,甚至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

    可是连六部尚书的奏折都石沉大海,除了内阁起草弹劾的奏折,还能拿出什么章程来吗?

    刘健说了话,其他三人都没有异议,李阳东就是提议的人,他就更没有异议了。

    刘健接下来安排工作:“西梦,你文章写得好,这奏折你来起草。”

    李阳东心想其实奏折根本不用写得多么完美,应该是越简洁,越通俗易懂才好。

    这个度他也能拿捏,没有拒绝。

    但是刘建不知道李阳东所想,为了吸取之前的教训,他在散会的时候故意走在后面,还拉了拉李阳东的袖子。

    李阳东等别人都走了回过头看他:“元辅大人,您有何吩咐?”

    刘建低声道:“还是要顾及一下文章的实用性,语言浅显些,咱们万岁爷……可能看不懂。”

    李阳东:“……”

    “卑职记下了。”

    接着二人一同出门,到了回廊里,李阳东突然想起了问题的关键,道:“元辅大人,万岁爷这几天据说都不看折子了,写了怎么让他看见。”

    刘建捋着胡子想了想:“多半还得司礼监的人使些手段。”

    ******

    “虎园”正殿的后面,是一块百丈见方的空地,空地上铺了一层细沙,四周用木台子搭的三尺高的看台。

    种地中央摆着射击用的靶子,还有三匹战马在最东边的角落里被小火者牵着……

    所以这是个骑射场。

    是杨厚照的骑射场,不光能练习骑射,撤掉靶子,还可以在沙地上训练他的“内侍兵”,这也是他常来的地方。

    今日阳光大好,上午生机勃勃的时机,也正好是运动的时间。

    此时杨厚照正与五名内侍比骑射。

    规则就是在要从靶子的位置往远处跑,跑到五十步的时候,可以回头射击。

    谁跑的距离越长,射中的环数越多,谁就赢了。

    杨厚照穿着他的大红窄裉箭袖劲装,下身还是那个镶嵌着各种宝石可以把人眼睛晃瞎的绿色灯笼裤。

    骑着一匹白马,气势十足,那种一种让人想不看他都难的“光彩夺目”。

    他冲在队伍最前面,极其骁勇……

    不用看也知道最后谁能赢,即使杨厚照不骁勇,那五个内侍为了捧臭脚,也不会抢了万岁爷的风头。

    李昭之前在他们没比试的时候和杨厚照溜了一会马,她有点屁股疼,于是找了借口,到正殿后的屋檐下休息了。

    那是一排长廊,长廊的对面没有高的看台,正好能看见骑射场的动向。

    不过李昭没有过多关注杨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