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非常想,因为她也非常痛恨理学,历史上王阳明的思想虽然广为传播,但是还不是官方思想,她想把这件事争取下,这样人们就不用被“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种狗屁话折磨。
再一个,王阳明对这个国家做出过非常大的贡献。
王阳明从这之后的人生轨迹:牢狱三年,三年后,杨厚照将他赦免,但是被贬外放,发配道贵州龙场;
在龙场呆了几年后,在一个山洞中悟道,然后开始以老师的身份给当地学子和人们讲授心学,渐渐名气大涨,被兵部尚书王琼赏识,一路从县令直升,坐到了都察院高级长官左佥都御使,奉命巡抚江西南都,然后就顺便帮杨厚照平了一次反。
——杨厚照的远方侄子、比杨厚照大十多岁、宁王杨晨豪,以为杨厚照是草包昏君,所以造反,就是这次叛乱。
那就救吗?
李昭想了想,又把折子放回去。
秦姑姑问道:“不救了吗?”
是不应该救。
一个人的成功,其实也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王阳明是坐过牢,还被发配毒瘴丛生之地,但是不管是监狱还是龙场,那里虽然清苦,可是没有纷杂的世俗干扰,做学问是非常存粹也是有大量时间的。
王阳明在牢狱里呆了三年,跟司马迁一个脾气,虽然坐牢,但是求学的态度不改,一直悟道看书,其实也没耽误正事。
如果改变了这个人的生命轨迹,他还能悟道吗?
没有监狱潜心学习三年,他还能悟道吗?
没有龙场发配,他还能悟道吗?
没有这些挫折,他还能成为圣人吗?
圣人的生命轨迹跟别人不一样,好像是不能动的,万一给破坏了怎么办。
而且王阳明就算没有他也死不了,因为还有张永。
李昭之所以喜欢张永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在王阳明的生命轨迹中,张永一直担当王明阳的保护着形象。
王阳明被发配的时候,赵瑾派人暗杀过王阳明,是张永通风报信的。
王阳明在外面打仗,不管是之前还是胜利之后,张永在朝廷内部都出了不少力。
有张永在,王阳明安全,而她如果动了这个折子,那圣人的生命轨迹可都会变了。
还是交给张永吧。
李昭轻松一笑,道:“本宫不管这事了。”
说完,有觉得不舍,把折子又拿起来。
秦姑姑问道:“不管了怎么还看?”
李昭看着上面的字迹,真是爱不释手,这要是在现代,她有王阳明的亲笔奏折,还是那本很出名的弹劾杨厚照的,她是不是就发大财了?
发财还是小事,她不会卖的,因为她也是王阳明的拥趸。
可惜不能藏起来。
第三百一十三章 赵瑾崛起,提议入阁人选()
李昭把折子有方下,然后砸么砸么嘴,但是她还是叫着秦姑姑:“咱们走吧。”
秦姑姑又不解了,方向茶碗道:“怎么走?您不陪万岁爷看折子。”
看挨骂的折子还不得发火?谁在边上受气啊?
李昭道:“今晚月色正好,咱们也去消食溜弯去。”
****
令李大人失望了,皇后没有救王阳明,王阳明很快入狱。
而相反的,大太监赵瑾开始一日比一日风光。
赵瑾文化水平不高,但是记性特别好,骂过他的人他都记得。
刘健都致仕,还打算抓回来游街,尚书崔静业致仕了,但是没关系,崔静业家里很穷,罚款,罚的裤子都穿不起了。
同时还搞发明创造,因为对文官的惩罚,虽然没有明文规定,可是有不成文的规定,就是不能打杀,只能罚,有廷杖,枷刑等,廷杖能打死人,枷刑本来不会死人,但是赵瑾会让人在下面加个大铁铃铛,这样人直接就沉死了,看没打杀吧?
很文明。
于是凭着这些文明的刑法,朝廷被赵瑾“治理”的十分和谐,没人再敢吵他了。
李阳东和杨宁都得了一个新的称号,叫做“伴食宰相”。
唐朝有个叫怀慎的人,和姚崇同为宰相,因为自知才能不如姚崇,所以上朝从不敢做主,一下朝,就带领百官到尚书省都堂吃饭,贵为宰相,没有作用,只陪大家吃饭,不就是伴食宰相吗?
这是说两个辅臣没用,都听赵瑾的了。
于是大家都期望内阁能入一个有志气的阁老,能带领大家反抗内侍的压迫,毕竟内阁还空个位置,还有希望。
这日内阁几人就在三楼商讨,一个位置空了这么久了,也该选人了,但是选谁?
看看大家的意见吧。
可是今日早朝上,有人投匿名信揭发赵瑾罪行,找不到人,赵瑾就把三百多人都拉到奉天门门口,集体下跪,大热的天,很多官员都中暑了,高迁不忍心,派小太监给众人送西瓜解渴,赵瑾发现后十分生气,然后一旁的太监黄伟出无义愤,故意对官员说反话:“信中所书,都是为国为民之事,好男儿一人做事一人当,何必牵连他人。”
赵瑾就怒道:“什么为国为民的好事,是弹劾他的。”
所以高迁是掌印太监他不敢动,那黄伟被他给免职了,都没跟皇上打招呼,当然,打招呼估计也会同意,皇上喜欢赵瑾啊。
所以杨宁现在还心有余悸,不敢做主,看向李阳东:“西月你的人选呢?”
李阳东道:“人选咱们早就定了,还是那几位,就是看皇上怎么选,之前跟皇上说过一次,皇上犹犹豫豫说再议,可能是不太同意。”
那皇上同意谁?
皇上也没说。
其他二人道:“不如问问赵公公的意见?兴许皇上跟他提了。”
内阁人选,都是文官,都是翰林院的学士,大学士,竟然要一个太监来决定?
不过二人说完,李阳东和杨宁都没出声。
这时陆训又道:“不如让焦芳焦大人入阁吧。”
别人不知道,李阳东可知道,焦芳跟赵瑾关系很好,这陆训的意思分明就是要讨好赵瑾,所以提拔赵瑾的人。
陆训啊陆训,身为内阁辅臣,大家现在都怕赵瑾的势力所以不说话也就算了,但是还阿谀奉承,这就有点过分了。
其实阿谀奉承也行,为官之道有很多道,迫不得已一个道可以理解,但是提议的人如果人品好也就算了,那焦芳就是个流氓啊。
李阳东明知顾问道:“陆大人感觉提名焦大人,用什么政绩跟万岁爷说?”
陆训心想赵瑾又有什么政绩?可已经越过高迁的头上了。
他笑了笑道:“不然您先提名看看,万岁爷说不定同意呢。”
李阳东没说提名,接下来就没出声,算是用无声表态吧,然后接下来就谁都不出声了,所以内阁四位首辅,在内阁三楼无声的坐了小半个时辰,然后就不了了之的散了。
****
清宁宫,杨厚照又不在,书房中秦姑姑就毫无顾忌的跟李昭回话。
提到了内阁要选人入阁的事,因为已经拖不得了。
李昭手里有钱,所以很好收买人,以前她怕做的太过让杨厚照不高兴,现在赵瑾都做的这么过,她还怕什么,所以让秦姑姑收买了很多眼线。
内阁里发生的事,她一字不漏的都知道。
李昭蹙眉道:“这个陆训也够了可耻的了,那焦芳是个什么东西啊?不是靠恐吓和取巧升的职吗?给朝廷做了什么贡献,就提议他。”
秦姑姑道:“那陆大人为什么提议他?”
李昭翻了个白眼:“还不是因为赵公公,这焦芳啊,是赵公公外臣中的眼线和卧底,上次内阁要杀了八人,就是他连夜给赵公公递的消息。”
秦姑姑不知道这焦芳是不是有入阁的资本,但是打小报告的,通风报信的,她天生讨厌。
道:“那不能让他入阁啊。”
说完又蹙眉,低声道:“娘娘,可是他是赵公公的亲信,赵公公最近是不是风头太盛,有点太过分了,今日早朝,有人发匿名折子检举他,他让大人都跪到奉天门去,后来找不到人,把所有人都抓到诏狱去了,奴才听说查到是司礼监的太监干的,这才把人放了,万岁爷好像都不知道,是不是有点太过分了。”
李昭反问道:“那你觉得万岁爷知道了,会说什么?”
秦姑姑一噎,他们万岁爷心肠其实很软,赵瑾跟了他这么多年,他都舍不得罚,更何况赵瑾能帮他教训人,他受了文官很多气,不会管。
秦姑姑气愤道:“可是对咱们万岁爷名声太不好了。”
“是啊,太不好了。”李昭淡淡的感慨着。
秦姑姑是搜索消息的,所以知道外面的传言是怎么回事,她怨声道:“以前也没有,就是因为赵公公太过分,人家都说是万岁爷不管,所以才这样,就越来越不好了。”
正说着,外面小太监传报:“万岁爷驾到。”
李昭和秦姑姑对视一眼,二人忙闭了嘴。
第三百一十四章 祸水东引()
李昭道:“走去接驾。”
她刚说完,杨厚照已经从帘子外进来了,他手里捧着一束火红火红的月季花,进门就到:“阿昭,看我给你带什么回来了?”
李昭知道他去见大臣了,没想到还给她带花,怎么想到的呢?
她笑道:“万岁爷是在哪里摘的花啊?”
杨厚照把捧花轻轻送到她面前,道:“好看吗?香吗?朕从御花园回来,发现那一片月季开的真好看,大朵大朵的,跟我阿昭一样好看,就采回来了,好不好看?”
女人对花向来没什么免疫力,她也是女人,李昭接过花闻了闻,道:“好看,万岁爷对我真好。”
杨厚照眉飞色舞道:“那可不,朕亲手采的哦。”
说完伸出手给李昭看:“都是刺,都扎破了,朕从小到大都没干过这种活呢,你快给朕吹吹,不吹不能好。”
叽里呱啦就开始邀功,才干了多点事啊?
不过杨厚照不撒谎,他从小到大,应该真的没干过这种活,李昭的脑海中能想象他路过御花园看到花时候的情景,真好看,给阿昭,然后亲自去采摘。
倒是挺感动的。
她抿嘴一笑:“行,给你吹吹。”
她还没等吹,杨厚照叫着秦姑姑:“快把花插好了,都是刺,扎到阿昭怎么办?你这奴婢怎么这么没眼力见呢?”
不是怕打扰她们谈情说爱吗?
说的好好的来骂她,真是……
秦姑姑有气难言,轻轻接过李昭手上的话,去找花瓶了。
秦姑姑人一走,杨厚照就把李昭抱住,然后手背到后面,道:“还有好东西,你猜猜是什么?”
李昭道:“万岁爷干什么去了?怎么会有这么多好东西?”
杨厚照道:“去见了一个官员,然后去看一眼母后,发现母后桌上有果子,朕就偷偷拿了两颗。”
说完伸出手,在手心里果真有两颗红红的李子。
李昭心想这人没见过李子吗?他可是皇帝。
杨厚照放开她,把一颗果子给她,道:“你看这果子红红的像不像心?一颗给你,一颗朕吃,吃完我们就心有灵犀一点通,哈哈。”
原来是这个原因,真是什么事都忘不了她啊。
李昭忽然想起父亲来了,父亲对他们姐弟两个也是,出门在外,不管别人给什么好吃的,哪怕只是一颗小小的果子,都会带回来给他们姐弟吃,用最朴实无华的行动来爱着她们。
李昭接过果子道:“万岁爷,谢谢你。”
杨厚照见她眼睛微红,有些湿润,忙道:“阿昭,你怎么了?”
李昭摇头道:“没怎么啊,很好,很好。”
杨厚照想了想,忽然嘿嘿一笑:“我知道,你一定是觉得能嫁给朕实在太幸福了,所以喜极而泣,那可不,像朕这么英俊这么好的男人,你打着灯笼也找不到啊。”
所以她是用探照灯找的。
本来挺感动的事,说说话就让人感动全无,这个二货。
李昭拉着她的手道:“万岁爷,您今天很高兴啊,都遇到了什么事?”
杨厚照撇撇嘴道:“不高兴。”
说完一笑:“先吃果子,我们心连心。”
杨厚照贱兮兮的吃完了果子,李昭也吃完了,说真的,看着红,有点酸,她勉强才吃完。
杨厚照这时候已经坐下来,道:“好甜呐。”
李昭:“……”
是嘴的问题吗?
李昭也跟着坐下来,接着杨厚照就说了他为什么不高兴。
他低声道:“好像有很多人骂朕,但是朕不想看折子,看了就知道真的有人骂了。”
李昭:“……”
这不是逃避嘛?
算了,其实不看是为了大臣们好,一个皇帝,被人骂,你看到了处置不处置?处置了伤人,不处置皇帝的尊严往哪放?
杨厚照真的已经十分容忍这些人,他是心底善良,可是他和大臣,都不能理解双方的心思。
看着这样委屈的少年,李昭道:“那万岁爷您在意这名声吗?”
杨厚照想了很久,摇摇头:“不在意,反正眼不见心不烦。”
可是不在意为什么想了很久?
不在意为什么会觉得不高兴?
眼不见心不烦本身就是因为在意才逃避。
所以他在意。
她的男人,看见好看的花就给她采回来,细皮嫩肉却不怕扎手,看见心一样的果子挑好看的也要留给她一颗,他这么呵护他,她怎么能让人别人笑话他?
昏君?那是历史上的事了,这辈子绝对没有。
李昭突然站起道:“万岁爷,臣妾去出恭。”
她在站起的一霎那眸子里涌先凶光,沉着的脸极其威严。
杨厚照诧异的瞪大了眼睛。
出恭?
出恭要这么阵势吗?
是要跟屎尿过不去?
李昭到了外面是找秦姑姑,找到了人,叫到屋檐下,离开伺候的人远远的。
而她一旦这样,就是有事要吩咐了。
秦姑姑道:“怎么?”
李昭道:“咱们是不是得给万岁爷个好名声?你有没有什么办法制止外界的评论?”
秦姑姑眼珠子快要瞪出来,娘娘是不是傻了?她要是有那本事,她还当什么宫女,早去当司礼监太监了。
李昭却笑起来:“本宫有。”
那还问她?
面对秦姑姑不解的目光,李昭对着阳光一笑,就是为了显摆一下聪明才智呗,她道:“就焦芳,还想入阁?咱们给他来个祸水东引。”
****
会极门前的一段路,是百官早朝入太和殿必经的路。
是的,开始早朝了,当然不是皇上早朝,是自打赵瑾上位后,每天召集官员上朝。。
如今官员写折子都写两份,一份给赵瑾,一份给皇上,都猜测皇上那份不会看,但是好歹比以前强,有人管了。
杨宁碰见了焦芳,一想这位跟赵瑾关系匪浅,所以杨宁虽然是首辅,但是露出如春天般的笑容,道:“焦大人早。”
焦芳见首辅主动示好,很是得意,因为他知道,这个首辅是个软柿子,好捏。
而他正好是个流氓。
焦芳问了好后直接道:“杨大人,听闻陆大人推荐本官入阁,您没同意啊?”
杨宁神色一变道:“哪里的事?焦大人众望所归,本官怎么可能不同意呢?本官欢迎之至。”
第三百一十五章 研究“兵法”()
杨宁的话音刚落,就听身后隐约传来骂声。
“不要脸。”
“真是文人中的败类。”
杨宁:“……”
他急的脸通红,陆训提议焦芳入阁的时候他可没同意啊,这被焦芳这样当面发问,他总不能说不同意吧?
怎么就骂他不要脸了,怎么他就成了败类了?
现在聪明人都在明哲保身,这焦芳是赵瑾的人,他为什么就不能明哲保身。
但是身后的骂声越来越大,他是首辅啊。
杨宁再没回答焦芳的话,对着焦芳拱拱手,然后匆匆就走了。
等上了朝的时候,杨宁才知道自己错了,那些人不是骂他,因为有人开始弹劾焦芳了,所以早上他和焦芳一起走,别人骂的是焦芳,他给误会了。
下了朝的时候杨宁有点憋气,不是骂他他紧张个什么劲?
但是转念一想,不是骂他这才是好事。
李阳东走在后面,杨宁抄着手停下来,等李阳东走近了,他低声道:“想不到焦芳会被弹劾,这下子不用考虑他入阁的事了。”
现在朝上传言,刘健要诛杀八虎的时候就是焦芳告的秘,大家是不能把赵瑾怎么样,甚至有人会迎合刘瑾,但是那是没办法,因为赵瑾有糊涂皇帝撑腰,但是焦芳可就不一样了,叛徒,惹了众怒,大家跟他也没交情,凭什么不弹劾他?
把对皇上的怒意都加在焦芳身上了,这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