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我是这么自私的一个人,心中还是怨恨着父亲啊!刘清源闭了闭眼,他突然笑了起来,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周身原本平和的气息想的更加柔和,并且充满了生机,他轻声道:“若是前者,我八成会放弃,因为我就是因为这样才活下来的。若是后者,我应该会同他不死不休!”
李浩成点了点头,看向最后还未回答的韩晓,问道:“只剩下你来,听了前面四人的回答,你有什么感想?”
韩晓面色苍白,豆大的汗珠不断流下,在李浩成受到玉符清光加持的双眸关注下,他顶上气数不断沸腾,隐藏在其中的鼎炉翻滚变化,似乎要帮助他做出选择。
这是露出马脚了?李浩成心中冷冷一笑,却是立刻调动灵雾山的气数,直接镇压下去。
这段时间,他特地去翻阅了大量关于镇运之宝的信息,很清楚这种东西的一些隐秘,一点也不想自己坐下的学子,受到这种还未被完全炼化的镇运之宝的影响。
镇运之宝这种东西,本是人为祭炼而成的东西,在大多数时候,对大多数人都是只有好处,但在选择道途的时候,却一定不能让它帮你做出选择,特别是在这件镇运之宝没有完全属于你之前。
因为这东西上面有着原主的道韵、道则,由它帮忙做出选择,你根本不知道做出选择的哪一个,是出自你的本心,还是镇运之宝前主残留在上面道韵、道则对你的影响。
若是受到原主影响,在原主已经死翘翘的情况下,还没多大问题,顶天就是继承对方的道途而已,要是原主还没死,一个不好,你就是原主回归的祭品。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第四十一章 再见明德()
“能告诉我,你的选择吗?”李浩成背后玉树光辉莹莹,一轮虚幻的日轮在树顶上若隐若现,丝丝缕缕的气数被大日宝镜调动,死死压制住韩晓身上镇运之宝的力量,同时无形的波纹自玉树上升起,宛如浪潮一般,不断冲刷着韩晓的心神,一层一层的拔下他内心的伪装,让他直面自己的心灵。
“我……”韩晓沉默了很久,脑海里吵成一团,思前想后,开口道:“我不知道。”
“不知道吗?”李浩成身后玉树缓缓消散,就是让众人退了下去。
在边上看着李浩成拷问五人道心的骆高寒在学子离开后,忍不住问道:“师兄为何要用如此激烈的方法,拷问他们的道心?”
“韩晓身上有一件镇运之宝。”李浩成随口解释了一下自己的发现,然后把云婆婆的想法也是告诉骆高寒,最后加了一句:“而且我也准备收一位弟子。”
“师兄准备在这个时候收弟子?”骆高寒有些吃惊,要知道太元仙宗的真传弟子很少在自身还是真传的时候,收下门人,他们大多是在新一代上位,之后成为长老之后,才会开府收徒。
具体原因在于真传弟子收下的弟子,按道理上来讲是能够继承他的位置,哪怕最后没有成为真传,也必然是内门弟子,比起那些需要努力才能向上爬的人,被真传弟子直接收入门下的人,要幸运的太多,也不怎么符合太元仙宗的规矩。
“他们五个本身已经通过了这次总院的考核,能够成为内门弟子,拥有成为真传的可能,我就算收下他们其中一个,也不算违背宗门的规矩。”李浩成解释了一下自己的用意,然后有些可惜道:“只是我没有想到,他们当中有两个的道心竟然如此的脆弱,看来灵雾山的教育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在我回去的这段时间,你记得增加两门考试。”
“什么内容?”骆高寒听到这话,顿时为下面的学子默哀。
“一个是思想品德,考的是各种情况下的应对方式,另一个是关于一些道心道性的理论。这两门考试以后就专门独立出来,未必每周都考,但要求每个月最起码考一次。”李浩成简单的规划一下后,又道:“虽然,这些东西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但你也要设定好底线,那种过界的,直接给与警告,三次警告后,还是这样的,直接赶出灵雾山,我们太阴峰可没胆子收取这种人物,天赋再高不行。”
“是。”骆高寒点头,表示自己记下之后,就是退了出去。
三日后,李浩成就是带着五位学子回到太元仙宗内,上太阴峰后,他先是把五个学子送入内门测试能力的地方,然后取出符篆,请来了明德道人。
“明微师弟最近这段时间不繁忙吗?怎么有空找我闲聊?”明德道人见到李浩成就是笑道。
“还不是你们这些师兄都不愿意管事,才让我和明寒两个人这么忙碌。”李浩成笑着回应之后,就是伸手划出一面水镜,指着其中的宫九和韩晓,问道:“这两位学子,师兄可有兴趣?”
“他们两个是?”明德道人刚刚提问,李浩成就是把宫九和韩晓的信息递给了明德道人。
下面五位学子当中,李浩成已经决定收下刘清源,其中除去二者缘分之外,也是因为五个学子当中,唯有刘清源最适合他。
除去刘清源、韩晓和宫九三人,剩下的两个学子是一开始就被李浩成踢出局的存在。
他们两个虽然在某些方面有些成就,但道心太过脆弱,被李浩成一逼问就无法维持原本的选择,如果没有大的变故,根本不适合成为真传弟子,与其在他们身上浪费时间,倒不如直接让他们待在内门,作为管理某方面的执事,以太阴峰长老作为目标,更加合适他们。
而清源、韩晓和宫九三个虽然各有问题,但总的来讲,还是有投资的潜力。
宫九,以《冰心明镜法》入道,凝聚太阴冰心,体质偏阴,相当适合太阴和广寒两脉的功法,不过这家伙因为出生的缘故,想法有些危险,已经踩在了宗门的底线上,一个不好就有可能走入极端。李浩成本身对宗门的认同感就有些低,把他收为弟子,言传身教之下,他还真有点担心自己会教出一个为了道途,灭绝宗门的家伙。
而韩晓,身具一件来历不明的天地级镇运之宝,性格看上去似乎是争强好胜,但在李浩成看来,他似乎因为早年的经历,有些自卑,又有点极度自卑后产生的病态骄傲。对于他的教育,不仅是对师长教育水平的考验,同时也需要师长在他身上花费大量的心血,而这正是李浩成做不到的事情。
最后,也只有正常一些,心性成熟的刘清源最适合李浩成。
但,把刘清源和宫九就那么放着,李浩成又有些担心他们两个想多,或者走极端,这才招来明德道人,希望他能够帮忙照顾一下这两个学子。
看完两个人的资料,明德道人皱了皱眉头:“这韩晓还没什么,就是这宫九的想法,有些……”
“太危险了是吗?”李浩成知道明德道人的顾忌,这也是太阴峰的一大问题,修行太阴冰心的修士,同修行太上忘情的修士有些类似,都容易走上极端,原本像宫九这样已经踩线的存在,宗门会选择冷藏或者放弃,但李浩成觉得能拉回来,还是拉一把的好,他们作为师长,不能因为某个弟子未来的一种可能性,而直接放弃他们。
本着这样的心态,李浩成就是劝说道:“我知道宫九的心态有些危险,但他现在终究只是踩线,而没有过界,我们若是因为有一个可能就放弃了他,和太阳峰那群因为一个可能性,就针对我们的家伙有什么两样?”
明德道人眼皮子动了动,李浩成这话其实已经是在影射德乾道人的事情,明德道人又怎么可能没有感触?李浩成就是趁热打铁道:“若是师兄你不放心,大可以先观察一段时间,正好我也打算从环宇阁出来后,收刘清源为徒,我们可以一起举行拜师仪式,再说了,你就算看不上他们两个,平日稍微关照一下也就好了。”
“刘清源?”明德道人听到这名字后,就是向李浩成讨要了他的信息,李浩成也很大方的将刘清源的资料交给明德。
明德道人看完之后,笑骂道:“好你个明微,说得好听!让我帮忙照看一下两位后背,自己倒是落得清闲,你怎么不让刘清源拜我为师?”
“还不是师兄你太清闲了!”李浩成笑着回答一句后,正色道:“若是师兄你愿意出山,我立马让出灵雾山主的位置,并且保证绝对不争首席弟子的位置,安安静静的待在太阴峰上教导后辈。师兄,你放得下吗?”
明德道人楞了一下,随后才反应过来,李浩成找自己的目的,除去让他照看后辈,其实也有着帮自己解开心结的想法,但可惜的是,他的心结已经是一个无解的问题,李浩成的想法终究是要落空的。
心里微暖的明德,面色如常道:“你倒是好心!不过你师兄我清闲惯了,让我出山,还不如让我收徒,你且去环宇阁看看历代前辈的感悟,我就在这看看那两个小家伙,等你出来再告诉你我的决定。”
盯着明德看了好一会儿,也不见他有丝毫变化,李浩成心中暗暗叹了口气,也是顺着他的话语,道:“既然如此,师兄你就好好看一看吧,我就先去环宇阁看看。不过,我希望师兄你记得,我还是那句话,你若是愿意放下,首席弟子的位置,实地我一样能够放下。”
第四十二章 炁生万物()
环宇,意同寰宇,在九洲通常用于指代不断开阔的空间。x23u更新最快
因此,环宇阁看似只是一个小小的阁楼,内部却是无比巨大,三四百地仙对天地的感悟,互相影响,扭曲了环宇阁内的宇道道则,在这小小的空间内形成类似空间叠加的效果。
走入其中,李浩成隐隐有一种失重的感觉,周围三四百篇感悟悬浮在半空之中,字字珠玑,绽放无量光明,无数虚幻的影像随之生出,在光辉中沉浮演化。
‘难怪婆婆要让我自己来看,这东西根本带不出去啊!’李浩成看着上方三四百篇感悟,这些篆文每一个都是地仙境修士耗费心力,以浓厚“理”为基础,掺杂了地仙境修士的“道”,凝聚而成,每一个篆文上都缭绕着氤氲气息,无数道韵在其中幻化生灭,以一种难言的方式,融入周围虚空,成为构建此地的基石。
‘也不知道是谁想出的方法,以地仙感悟作为根基,开辟空间,这样一来想要搬走这三四百篇感悟,唯一的办法直接把整个环宇阁搬走。可环宇阁本身又是太阴峰护山阵法重要支点之一,根本不存在被搬走的可能,甚至日后若是有人想要解析太阴峰护山阵法的时候,还会激发这些感悟,以错乱的方式覆盖在阵法表面,形成屏障,迷惑视线。’
李浩成以玉符清光加持双眼,观察整个环宇阁,不无感慨,但他很快又是收敛心神,仔细观看那一片片感悟。
无数关于天地的理论,在李浩成心中流过。
“先天为,后天为气。出太初,有名无实,虽变有气,而未有形;太始有形,阴阳交合,混而为一,自一而生形,虽有形而未有质;太素有质,变而成形,形而有质,而未成体;太极微分,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分阴阳,生两仪……”
比如他现在看的这篇感悟,就是以五太理论为基础,阐述自己的天地观,他认为诞生于太初,是无中生有,在太始时期,被赋予了形,在太素时有了质,直到太极时期,分化为天地,生出了无穷无尽的状态与属性,按照地星的理解,这一阶段类似于所谓的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化万物。
按照这位地仙境前辈的理论,气是万物构建的基础,天地万象的种种异同皆是由气的变化和堆积产生,火焰是火属性的元气堆积,海是水属性的元气堆积,世间一切的一切都是气在外的不同表现,比如一朵花,看上去根花枝叶俱全,其实只是几种不同的元气混同聚合而成。
最后,这位地仙境修士还提出,天地越是发展都后期,元气互相叠加的情况就越严重,而修行之人应该做的就是不断纯化自身的元气,追溯本源,达到类似形而上的状态后,在开始向下演变,将自己完美的镶入天地的循环体系。
李浩成转头看向其他的感悟,发现这些感悟虽然方向千奇百怪,但根基唯一,类似于一棵树上的不同分支。
想想也是,太阴峰是仙道正统,其中整合出来的天地观,自然来源于仙道体系,在他们看来,自然是为天地宇宙的根本,先天地而生的称为,后天地而生的称为气。
但李浩成不一样,有着前世知识积累的他,除了仙道天地观外,还学习过格物科学衍生出来的天地观,偏向于佛道梵门的天地观,以及一些纯粹哲学的天地观。
前者和后者虽然不适合九洲,却有一定参考价值,中间的佛门更是同样存在于九洲天地,并且李浩成学自地星的佛门功法,在九洲一样可以修行,那么地星梵门的天地观未必不适用于九洲,李浩成在整理自己天地观的时候,难免受到影响。
最后,今生李浩成的第二元神素舒,在小九州登临绝顶的时候,李浩成曾经借助的视线,看到了神眼中的天地。
数种不同的天地观,都对李浩成产生了十分严重的影响。
属于我的天地观应该是什么样子?李浩成陷入了沉思,丝丝缕缕的智慧明光在他眉心浮现,隐隐有无数篆文在其中生成幻灭,同周围三四百篇感悟互相感应影响,衍生出全新的体系。
…………
太阴峰,大殿之中。
云婆婆望着水镜当中的李浩成,满意的点了点头,边上作为太阴峰的异类,剑道修为一流的道诚长老笑道:“原以为他第二元神的成就会限制住他的思维,现在看来我们都是小看他了。”
“的确!”云婆婆点了点头,望着水镜当中的李浩成,眼眸当中流露着满意的神情:“其实比起神道,我更担心他有没有受到佛门理论的影响。”
“他有深入研究佛门功法?”道诚长老有些诧异,云婆婆不觉得奇怪,道诚一向懒散,看不出丝毫剑修的锋芒,当初带领李浩成等人前去参加六仙宗聚会的时候,他也只是简单的了解了一下李浩成,具体的情况,他还真不是多清楚。
云婆婆简单讲述了一下李浩成当初在青阳郡的经历,同时将大日如来佛光的事情告诉了道诚,有些纠结道:“所以,当初我才会把《宝月光菩萨本愿经》交给他,那时候也是本着以一个真传弟子的位置,换取一个能够暂时撑起太阴峰的顶梁柱。没想到他竟然这么出色,小九州一行,不仅凝聚了一尊玄级天地的顶级神,自身还挑出水月的界限,领悟了太虚真意,如此一来,残留在他识海之中的大日如来佛光的问题,就不再是问题,反倒是他这些年来对佛法的研究,可能会严重影响他的天地观。”
道诚长老有些无语,为什么佛道不能同修?还不是因为二者的天地观完全不一样,一个说,一个论心;仙道说宇宙,空间在时间之前,佛门说世界,时间在空间之前;二者的理论互相融合,又相互冲突,相对独立,又包容并存。
一个不好,还真的会搞混二者的核心。
但实际上,到了天仙境的时候,仙道修士是把自己炼成一团本命元,融入天地循环,成为天地的一部分,辅助世界运行,借天行道,却又独立在天地外。
而佛门修士,则是看破四大四合,将世界分为真幻二界,认为世间一切神通者,凡俗,皆迷于幻界,未见真界,自身独立与天地之外,借助众生愿力,随缘显化。
这根本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天地观,比神道和仙道的天地观冲突还要眼中,真要是弄混了,除非真的是那种天赋异禀的超级天才,能够混同佛道,另开一脉,否则一辈子都别想跨入天仙境。
“所以,你才让他进入环宇阁?我还以为你是希望他日后突破地仙境的时候,能够一飞冲天,才特地为他开启的呢?原来婆婆你是担心他的天地观受到佛门的影响啊!”道诚看着水镜当中的李浩成顶上若隐若现的篆文,有些感慨道:“不过,现在看来,你的辛苦也没有白费,他的天地观基础还是。”
云婆婆点了点头,只要天地观的基础还是,就没关系。
初入地仙境一千两百寿,加上一些杂七杂八的延寿方式,哪怕卡在初入地仙境境界的散修,都能活个三千年,只要李浩成天地观的根基没有出问题,等他突破地仙境之后,有的是时间弥补重组天地观。
第四十三章 太虚万象()
太阴峰,环宇阁。
李浩成盘膝而坐,双目紧闭,眉心处有无数智慧豪光浮现,同时他心象天地太虚九炁宝清妙境中也是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所谓真仙道核心,本就是借假修真,其修行要旨则是讲究开辟心中内景印证天地外景,以天地大宇宙,洗练心中小乾坤,追求借假修真,通佛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