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太上宝篆-第3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天庭内部的派系?”玄灵君也不傻,立刻抓住了重点,他皱了皱眉,问道:“帝君,如今天庭内部到底有几个派系啊?”

    “大致可以分为五个。”素舒说着,伸手一点,身前浮现出一道清光,解释道:“第一个自然是弥罗上帝,作为天庭的创立者,九洲唯三的不朽境修士,弥罗上帝在天庭之中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或者说,九洲天庭的一切,其实都是建立在弥罗上帝身上。”

    “既然如此,为什么上帝依旧只是上帝,而不是天帝?”玄灵君问出了一个同样困惑李浩成不少时间的问题。对此素舒也只能摇头,表示自己不知道,祂接着伸手一抹,清光之下,自然浮现出一片星光,奇特的是这星光的最高点和清光近乎持平。

    素舒指着星光,道:“然后是星主一系,太微天宙三垣周天列曜九宸星主其实是仙道修士,祂的本尊是周天星宫的主人。作为周天星神中地位最高的神祇,祂享受帝君的位格,加上祂现在同样是一位不朽境的强者,所以在天庭之中,这位仅次于上帝。不过,星主很少管理俗事,甚至连昔日创立的周天星宫也不怎么理睬,因此星主的地位虽高,但势力在五方势力当中最低。”

    说完,素舒又是在清光下,演化出一片黄光和一片白光:“接着便是大地神祇一系和人道诸神一系。”

    素舒先是对着黄光屈指一弹,黄光内部分化,大概分成五部分,其中一道占据整体的三分之一,稳稳压制住其余四道构建的联盟,解释道:“大地神祇一系,如今除去五岳之神之外,只有四海之神有可能夺取地主的位格,但四海之神受到仙魔人道的限制,自保有余,进取不足,无法成为大地一系的统治者。至于五岳之中,实力最强,力量最大的自然是东岳帝君,这位帝君如今已经凝聚了小半的大地权柄,只要在将其余四岳神祇纳入掌控,大半的大地权柄就落入了祂的手中,日后……”

    未尝没有成就不朽境界的可能。

    素舒最后一句话,隐藏在心中,随着本尊的境界越发高超,玉符的开发也是越发的深入,祂们这些化身对于九洲的探索也是越发的清楚。

    素舒作为太阴之神,对于无形之物的感应更是厉害,在玉符清光的加持下,祂可以清楚的感应到,九洲天地核心之中隐藏着一个先天不朽之力,这股先天不朽之力十分的强大,哪怕是素舒如何试探,也无法探明其中的奥妙。

    不过,按道理上来讲,拥有这样等级的力量核心,九洲天地当中的最高位格,应该同样凝固这部分先天不朽之力,这也导致大多数紫敕神祇,都有可能借助这股力量真正步入不朽境界的。

    ‘也不知道九洲到底是什么来历,竟然会隐藏着先天不朽之力。’素舒在心中暗叹,而后又是指着白光,白光扩散,分成四部分,其中三道分别代表了大汉、大唐和大秦,剩下的一道则是呈现零碎状,围绕在三大王朝周围,祂随口道:“人道诸神你也应该清楚,分阴阳两面,阳世的官员,阴世的鬼神,但九洲的人道诸神,其实是被上帝掌控在手中的,毕竟人道诸神中的最高位者,是天子!”

    说到这里,素舒身前的四道光辉已经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结构体,清光作为核心,占据主体,宛如承天之柱;随后星光围绕清光上半部分,类似周天星穹;而黄光笼罩下方,近乎九洲大地;最后白光流转其中,时而部分升入天穹,时而部分探入大地,辅助二者气息在清光之中流转。

    “而最后一股势力,就是仙道!”素舒张嘴呼出一口气,气息化作色泽各异的朵朵祥云环绕天穹,相互之间时而交融,时而分离:“仙道的势力,在天庭之中,其实比东岳帝君还要强盛,但内部关系也是五个势力当中最复杂的一个,互相争斗不说,还有一部分喜欢加入神道之中,最典型的就是周天星宫的弟子,他们虽然有的会上天庭任职,但他们九成九都是朝拜星主,不管外事。”

    “而现在,就和你刚才和那两个小家伙说的一样,天庭五大势力之中,上帝本身不介意。而其余四个势力里,除去仙道基本表示不赞同外,星主一系同样不怎么在意,只有零星的几位以个人的身份表达了态度。接下大地神系一脉中,东岳帝君态度十分奇怪,竟然明确表示出赞同的态度,至于剩下的四位府君中,除了中岳府君表示明确的拒绝,其余三个都是态度暧昧,摇摆不定。最后人道神祇一系,除去大唐一脉和一些小国的护国神祇的表示明确的反对外,大汉和大秦而神祇都是同东岳帝君一般,都是选择了赞同。”

    素舒说到这里,冷笑道:“看到这些,你觉得天庭内部对于西行的态度其实是什么?”

    “赞同!”玄灵君通过天庭内部势力的划分,以及表示赞同的势力整合,发现这一次的西行,天庭内部的最高层都是不表态,而高层显然和佛道达成了某种程度上的默契。

    因此,他们现在的一些作为,本质上也是天庭内部一些人对于祂们的试探?

    隐约察觉到这一点的玄灵君摇了摇头,转头看向人间,此时得到素舒回答的明空和明心已经开始对着碧云福地发起攻击。碧云福地上空悬浮的宝旗,虽然有些玄妙,可其属性为水,在昔日天河守护神祇明心的眼中,错漏百出,配合修行斗战法的明空,轻而易举的破去守护。

    碧云福地之主,借助福地之力拥有强大的力量,但本土作战产生的破坏也是让他难以承受,最终被逼的没办法的碧云福地之主只能将二人送出去,看着他们将其在此封印起来。

    随着碧云福地被封印,周围的地脉顿时又部分空置出来,早有准备的佛门,就是在明空师徒三人离开后,立马派人来到碧云福地所在之地,开始传授佛道理念。

    碧云福地之主,本身也是一位道德修士,性格虽然有些偏激,但对待势力范围内的百姓,也不算苛刻,这让佛道的传播难免受到一些的阻力。

    数日后,昔日碧云福地外围的一座小山上,迎来了一大一小两个和尚。

    “阿弥陀佛!真不知道那些人还相信那个妖道有什么用!本体联通福地都一起被圣僧弟子封印镇压,如今连一点念头都无法分离出来,根本无法接收那些香火愿力,就那么凝聚在神像之中,随着时间消散,当真是浪费啊!如果能够给我凝练金身用,该有多好……”

    一个做头陀打扮,满脸憨态,身材健壮,但眼眸清澈的和尚望着不远处依旧香火鼎盛的神庙,轻声的嘀咕了两句。

    站在头陀前方,另外一位面容祥和的小和尚见到神庙时,先是叹了口气,通透的双眼中,流露着不属于他这个年龄应该有的平淡和沉稳。可还没等他发表感慨,就是听到头陀的话语,嘴角微微抽搐,想了想,还是没有忍住,抬手对空虚敲,一道佛光凭空浮现,化作一根小木槌敲,对着头陀的脑袋,就是来了一击。

    头陀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在地,转头看向小和尚,满脸的委屈,小和尚摇头,双手合十,放置于胸前,摇头道:“你啊,那位福地之主原本也没有做什么坏事,我等来此夺取香火,占据地脉,已经是不地道,你还想着人家信徒的供奉。如此心态,你让我怎么放心让你出去?”

    “师父,心态的问题你都和我说了多少次了?”头陀摸了摸脑袋,有些委屈道:“可是我真的不知道,你想要我成为什么样的人啊!要不你告诉我吧,我该还不成吗?”

    “你!”小和尚愣了愣,望着眼前的头陀有些无奈,叹息道:“不是我希望你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要做的应该是你自己,你觉得自己应该是什么样的人?”

    “我觉得我现在这样就挺好的啊!”

    “哎!当真是一个痴儿啊!”小和尚双手合十,低声叹息后,正打算继续说教两句,却突然听到一个声音:“他这样不好吗?”

    转头看去,便是看到了一个青年道人站在不远处,他望着小和尚拱手道:“见过不疑禅师!”

    “见过刘道友!”小和尚不疑望着来了人,精神一下子高度紧绷,站在他身边的弟子,虽然头脑简单,但心思纯净,立刻察觉到自己师父的情绪变化,上前一步道:“你是什么人?找我师父有什么事情?我告诉你,我打人很厉害,不要想着欺负我师父!”

    对于头陀的话语,刘清源愣了愣,然后笑道:“这位道友倒是真性情,不疑禅师后继有人啊!”

    “贫僧就代劣徒谢过道友的赞誉。不知道,刘道友此来为何?”

    “你们为什么来,我就是为什么来!”

    “哦?”不疑禅师故作疑惑道:“此话怎解?”

    “就是请禅师从何处来,归何处去,最好将那些一起来的佛门道友一起带走。因为,此地容不下佛庙!”说着,刘清源身上的气息不断升腾,却是已经跨过了地仙境的门槛。

    作为李浩成的弟子,刘清源生生不息时修行的秘术等级很高,天外元气源源不断的接引而下,展现出来的法力,根本不像是刚刚突破没多久。加上隐藏在刘清源身边的护法神飞蓬,不疑感受到了一股不小的威胁。

    迟疑片刻,不疑问道:“若是贫僧不愿意呢?”

    “禅师可有胆子和我打一个度?”

    ……………………………二十分钟内替换…………………………………

    “师父,心态的问题你都和我说了多少次了?”头陀摸了摸脑袋,有些委屈道:“可是我真的不知道,你想要我成为什么样的人啊!要不你告诉我吧,我该还不成吗?”

    “你!”小和尚愣了愣,望着眼前的头陀有些无奈,叹息道:“不是我希望你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要做的应该是你自己,你觉得自己应该是什么样的人?”

    “我觉得我现在这样就挺好的啊!”

    “哎!当真是一个痴儿啊!”小和尚双手合十,低声叹息后,正打算继续说教两句,却突然听到一个声音:“他这样不好吗?”

    转头看去,便是看到了一个青年道人站在不远处,他望着小和尚拱手道:“见过不疑禅师!”

    “见过刘道友!”小和尚不疑望着来了人,精神一下子高度紧绷,站在他身边的弟子,虽然头脑简单,但心思纯净,立刻察觉到自己师父的情绪变化,上前一步道:“你是什么人?找我师父有什么事情?我告诉你,我打人很厉害,不要想着欺负我师父!”

    对于头陀的话语,刘清源愣了愣,然后笑道:“这位道友倒是真性情,不疑禅师后继有人啊!”

    “贫僧就代劣徒谢过道友的赞誉。不知道,刘道友此来为何?”

    “你们为什么来,我就是为什么来!”

    “哦?”不疑禅师故作疑惑道:“此话怎解?”

    “就是请禅师从何处来,归何处去,最好将那些一起来的佛门道友一起带走。因为,此地容不下佛庙!”说着,刘清源身上的气息不断升腾,却是已经跨过了地仙境的门槛。

    作为李浩成的弟子,刘清源生生不息时修行的秘术等级很高,天外元气源源不断的接引而下,展现出来的法力,根本不像是刚刚突破没多久。加上隐藏在刘清源身边的护法神飞蓬,不疑感受到了一股不小的威胁。

    迟疑片刻,不疑问道:“若是贫僧不愿意呢?”

    “禅师可有胆子和我打一个度?”

第七十四章 虚空一梦() 
第七十四章虚空一梦

    “上至非非想,下至无间地。三千大千,世界广远,人莫能知。”不疑禅师双手合十,微微摇头,见到头陀疑惑,又道:“凡人皆有心,有心必有念;地狱天堂,皆生于念。是故三界惟心,万法惟识,一念不生,则六道俱销,轮回斯绝。戒律本身是为了我等修持佛法而设定,你若是心无杂念,何来戒律?”

    刘清源闻言暗暗诧异,其实他来之前素舒已经和他见过面,甚至还给了他一些后手。

    刚开始刘清源对于素舒所言,不疑乃是禅宗有数的高僧的时候,还有些不相信。

    毕竟一个会来夺取他人香火的人,怎么看也和普世价值观中的高僧大德产生联系,但听他这话,刘清源却知道,起码在修行上,不疑显然深的佛法三昧。

    按照此方宇宙的佛法基调,心是根本,一切佛法都源自于心,佛陀也只是心灵圆满的觉者。

    因此,所谓佛门戒律本身就是为了纯化心灵而存在的,在佛门之中就有个一个很有意思的小故事,用来解释戒律和心灵的关系。

    一个老和尚带着一个小和尚四处游方,一天他们路过一条水流颇为湍急的河流,见到一妙龄女子想过河,却又不敢过。老和尚便是主动背其女子趟过了河,一到岸边就是放下女子,带着小和尚继续赶路。

    一路上,那小和尚不禁嘀咕:师父怎么了?竟敢背一女子过河?

    小和尚一路走,一路想,最终还是忍不住,问自己的师父:“师父,怎么背了女人?这是犯戒啊?”

    老和尚闻言却是叹息道:“我早已放下,你却还放不下!”

    正如故事当中所言,你既然放下了,又何来执着?因为心有牵挂,所以才需要戒律束缚。但当你真的面对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还要死死守着那戒律,而不去帮助吗?

    那么到底是你心怀愧疚,行为上不犯戒,还是帮助他人,行为上犯戒?

    很显然,眼前这位不疑禅师属于后者,他对于戒律的看法,同样是将其视作是一种形式,或许他认可戒律在早期对于佛法修持的作用,却不认可戒律占据佛法修行的绝对主导地位。

    “您这样的想法,被律宗的人听到,可有的闹了!”

    “他们爱闹,就随他们,我做我自己就好了!”不疑双手合十,笑而答道。

    刘清源摇了摇头,律宗作为九洲五大佛脉之一,着重于研习及传持戒律,内部分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四科。

    其中戒法指代的乃是佛陀所判定的戒律,根据佛门古老传说,在世时,为约束僧众,制订了各种戒律,在第一次佛教结集时,由优婆离诵出律藏,其后因佛教各派对戒律的理解不尽一致,所传戒律也有所不同。

    然后戒行指的是戒律的实践,即为对戒律的遵守和对自我的磨砺。

    然后戒相为戒的表现或规定,即众人所知的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戒等。

    最后的戒体,就是律宗的主要学说。戒体可称“无作”,也称“无表”,是受戒弟子从师受戒时所发生而领受在自心的法体。即由接受的作法在心理上构成一种防非止恶的功能,这是律宗教理的核心理论。

    说白了,律宗的一些修行都是基于戒律展开,一言一行最好都完美契合戒律,不疑之语,在他们看来,必然是外道中的外道,一个不好,化作道争都有可能。

    对于刘清源的表现,不疑禅师也不介意,他微微低头道:“这个赌,我们接下了。”

    “必然不会让禅师失望!”刘清扬笑了笑,一手虚抬,一抹月光浮现,其中升腾起一道篆文,篆文之中光辉朦胧,虚幻不定,不疑禅师观望,只见其中五彩斑斓。

    没入头陀头顶之上的时候,他还有点滴本能的反抗,但他似乎更加信任不疑禅师,很快又是放松精神,让篆文中蕴藏的力量,迅速填充他的心神。

    光辉流转,红尘百态,却是于梦中经历了一生,有道是:自从落发闹禅林,万里曾将壮士寻。臂负千斤扛鼎力,天生一片杀人心。欺佛祖,喝观音,戒刀禅杖冷森森……

    不疑和刘清源看着头陀先是双眼朦胧,红尘之气渐起,而后目露凶光,最终反复平和,大喝一声,开口做偈:“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多谢道友!”头陀双手合十,对着刘清源微微躬身,然后又是对着不疑禅师叩拜道:“见过老师!”

    “昔日你度我,今日我度你!却是因果循环,不知你可有法号?”不疑禅师一点也没有赌输的模样,反而是笑容满面。

    头陀摸了摸脑袋,同样笑道:“我在梦中得一法号名唤智深,却是听惯了,就用这个吧!”

    “如此也好!”不疑禅师笑了笑,转头对刘清源道:“贫僧愿赌服输。”

    说完,就是带着智深和尚一起来到碧云福地所在的庙宇,也不知道和庙祝说了些什么,就是留在了庙宇之中。

    望着进了神庙的不疑师徒,刘清源松了口气,真要转身离去,又是见到一缕月华浮现,他站稳身体,微微躬身,对着月光具象之地,施礼道:“见过帝君!”

    “你觉得不疑怎么样?”素舒的声音从中传出,刘清源想了想,叹息道:“正如帝君所言,乃是一位得道高僧。”

    “那你觉得佛门之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