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修炼闪电诀和火球术。
翌日,阮经天神清气爽地来到东山城水机关。办公室主任刘仁涛拿着一个文件夹走进阮经天的办公室。
“宫副机关长,前天傍晚我把你的秘书竞聘通知发了出去,昨天就有二十多个优秀青年干部踊跃报名,你过目一下报名名单。”刘仁涛喜滋滋地把文件夹递给阮经天。
接过文件夹,阮经天浏览报名名单,王甲贺、林达森的名字赫然在列。阮经天心想:王甲贺还算机灵,嗯,不错。
他把文件夹还给刘仁涛。说道:“刘主任,你通知这些报名者,下午两点笔试。考试内容为水机关的各种规章制度和秘书工作内容,你负责命题、组织考试以及阅卷工作。考试成绩前十名者进入面试。”
“是,我马上通知他们,并且命题。”刘仁涛见阮经天把笔试的权利全部下放给他,心中很高兴,暗道:别人都说宫孝木独断专行,看来传言不大靠谱。
“宫副机关长。前些天柳云省陆军总部清理抄没的胡家财产,胡家大院外面三栋别墅的产权现在划归我们水机关。吴机关长挑了一栋,还剩下两栋,您看”刘仁涛突然想起这件事情,赶忙报告。
阮经天楞了一下。他现在住的兰花苑6号,其产权属于东山城陆军部。他离开宪兵队,调到水机关,其档案关系已经不属于陆军部管辖,从原则和道理上讲,他应该搬出兰花苑6号,可是东山城陆军部部长孙茂裕不发话,谁也不敢让宫孝木搬家。
阮经天想到自己曾经在宪兵队发起清房行动,没想到轮到自己头上。一样的是多占多用。他心中苦笑一下,暗道:人都是宽于待己,严以待人的。
他决定搬出兰花苑6号。以免有人拿这个事情来说事。在兰花苑6号,阮经天根本没有存放任何有价值的东西,只有一些床上用品和日常洗刷用品。家具等东西都是陆军部机关事务管理局配发的。
“刘主任,你派个人带我去看看那两栋别墅,我挑一个吧。”阮经天说道。
“宫副机关长,我让后勤课的王课长带您去。东都会社负责别墅的日常管理。因此,东都会社的人会带领您和王课长一起看房子。按照规定。您可以配备两名生活助理,东都会社提供人员供您挑选。”刘仁涛说道。
听着刘仁涛念叨房子的事情,阮经天突然想到自己还开着宪兵队的凌致车,今天把车子和房子全退给宪兵队。
他手中还有一辆从泉水城带回来的一辆越野车,是东刹门一线杀手留下的车。这辆车由老黄保管,老黄平时也不用,一直停在他的家中。
阮经天知道水机关应该为他配车的,但是刘仁涛没提这件事,他也懒得问,实在不行,就让老黄开着越野车接送自己。
老黄开着凌致车,车上载着阮经天和后勤课的王柄颇课长,向东山城南部海边别墅区驶去。
阮经天对此处很熟悉,他杀胡二麻之前,在此处踩摸了不少时日。当看到风光旖旎的沙滩、树林和海浪时,阮经天心中有些不平静。
车子驶进环海别墅群,其中29号和36号是阮经天要挑选的两栋别墅。经过短暂的比较,阮经天选中前方不远处是沙滩的36号别墅。这是一栋三层小楼,带有一个不小的院子,正前方冲着大海。
东都会社的人带来二十余个十*岁的青春少女,阮经天简单看了两眼,挑出两名身材高挑的少女,沙织慧和秦水芳,作为其生活助理。
王柄颇询问阮经天家居用品的牌子和偏好的颜色等一些问题,自行去采购。阮经天让沙织慧和秦水芳搬进36号别墅,负责别墅的日常管理。他和老黄一起,来到陆军部的机关事务管理局和宪兵队,处理退房和退车事宜。
此时,823师团的田文俊少校面临着事关生死的抉择。
哲国陆军司令部派来的特别调查组于下午会抵达823师团,专门调查这次武器装备交接以及被劫持之事,田文俊是第一被调查人。调查的关键问题是蔓国驱逐舰卸下的武器装备之签字接收问题。
按照和黄曦容等人密谋的程序是这样的:宫孝木签订两份有陷阱的协议,田文俊代表823师团签收武器装备。
黄曦容卖给823师团的哲国造武器之签收,是没有问题的,因为这批武器装备的确是发给823师团的,只不过运输途中被反哲组织打劫,这种损失与田文俊没有关系。
有关系的是田文俊检验蔓国武器装备的签收。实际上,田文俊根本不应该签收蔓国武器装备,他心中很清楚这些东西全部被黄曦容吞没。
可是为了迷惑宫孝木,让宫孝木以为这批蔓国造武器是交给823师团,因此黄曦容等人决定戏要做足,让田文俊在检验所有的蔓国武器之后,签字确认823师团收到这批武器。但这是原先的计划,实际情况是计划没有变化快。宫孝木直接变更协议,改成新哲娱乐公司接收这批蔓国武器装备,那么田文俊代表823师团签字接收这批武器就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不仅仅是多此一举的问题,还引发了严重的后果。
黄曦容承诺:田文俊签字接收蔓国武器的清单是不会拿出给别人的,它的作用仅仅是迷惑宫孝木。但是黄曦容的承诺如同放屁,没等陆军司令部的特别调查组的询问,黄曦容直接把这份签收清单电传给陆军司令部,意思为823师团已经接收了这批蔓国造武器,因此蔓国武器的丢失与新哲娱乐公司没有半毛钱关系,全是是823师团保管不善的原因。
田文俊很后悔没有想到宫孝木变更协议之后,蔓国武器装备的首次接收与823师团没有丝毫关系。如果宫孝木没有变更与蔓国签订的协议,那么田文俊签字接收蔓国武器装备,可以是合情合理的,因为他完全可以说签字是出自宫孝木的授意。但是宫孝木把协议改成真实情形,现在想把脏水泼到宫孝木身上也泼不上去了。因为协议中明确指明蔓国武器的首次接收是新哲娱乐公司的事情,何来授意田文俊去接收一说呢?
不过,田文俊也有自己的智慧,他见到宫孝木没有按照黄曦容的剧本表演,心中甚是惴惴不安。在蔓国武器装备的检验结束后,他的心中依然很不安,在武器装备清单上签的是:田文俊代签。
他也不明白自己为何要写上“代签”两字,宫孝木的不按常理出牌,令他感觉此次武器交接可能要出问题,到底是什么问题,他也说不出来。总之,田文俊的感觉很不好。
由于原先的计划仅仅是蒙骗宫孝木,所以这份签收清单设计得很粗糙,没有明确注明接收单位名称,只有“签收人”这一歧义的栏目。说它歧义的原因是:签收人既可指法人,也可指自然人。
田文俊面临的抉择是:如何解释“代签”的具体含义?这是他的一根救命稻草,如果选择错了,他就会被押上军事法庭。
第198章 任性()
“代签”的具体含义有两种选择:一是代823师团的宫孝木签收;二是代新哲娱乐公司的黄曦容签收。
实际上,这是田文俊的占队选择。黄曦容背后的爷爷是海军的重量级人物,宫孝木及其背后之人神秘莫测。应该如何选择呢?
田文俊思前想后,终于做出艰难的决定:自己代表新哲娱乐公司签收的蔓国武器装备,因为自己的另一身份是新哲娱乐公司黄曦容、木村朗的助手。
田文俊奋笔疾书,开始写下检举信:揭发以黄曦容、木村朗为首的黑心卖国奸商的嘴脸和恶行,在此检举信中,他写道:
黄曦容、木村朗以新哲娱乐公司为平台,策划并实施了一系列可耻的行为:吞没蔓国捐赠给哲国的优良武器,把质量低劣的哲国武器高价卖给哲国823师团。为了实现其不可告人之目的,黄曦容、木村朗试图拉拢和腐蚀本人。本人为了摸清他们的阴谋诡计,与他们虚与委蛇,假意接受他们的贿赂,成功实施无间道,了解到他们的龌龊勾当。
在检举信中,田文俊把自己的签收描述为代表黄曦容等人的签收,不是代表823师团签收,因为根据宫孝木与蔓国人签订的协议,蔓国人把武器装备交给新哲娱乐公司,他作为新哲娱乐公司的助手,代表黄曦容签收是理所当然的。
田文俊很聪明。这份洋洋洒洒的万言检举信只字不提梁立末的名字,这是因为梁立末的爷爷是哲国陆军的重量级人物。
实际上,田文俊手中有保命底牌。先前与黄曦容、木村朗的密谋时,田文俊悄悄地把他们之间的谈话录音,他的手中有五盘录音磁带。
拿出五盘磁带,田文俊感到心头的沉重,他叹了一口气,每盘磁带各翻录两份,然后把一套磁带和检举信放在一起。他把另一套磁带装在一个小箱子里。又写了一封短信,放进箱子。然后密封好箱子,在箱子的表面上写下收件人的地址和名字:东山城水机关,宫孝木。
他有种感觉,特别调查组一定会询问宫孝木。并且宫孝木一定不会有任何问题,如果说有一个人能够救他,那么这个人只能是宫孝木。田文俊不知道为什么会信任宫孝木。环顾整个823师团,他悲哀地发现:没有一个人靠得住,而仅仅见面两次的宫孝木却给他可以信赖的感觉。
拿着小箱子,田文俊向823师团的邮政局走去。
把房子和车子交给陆军部机关事务管理局和宪兵队,阮经天感到浑身轻松许多,看看头顶老高的太阳,阮经天和老黄来到一家哲国人开的乌冬面馆。解决午餐问题。
阮经天对饮食没有特别的要求,无论是刺国餐饮,还是哲国料理。只要口味淡一些,蔬菜多一些,油性少一些,他都能吃得很香。哲国的乌冬面,比较符合阮经天的要求,因此他对乌冬面并不排斥。
两人正吃得不错时。从门外走进两个身穿官员制服的男子,制服的胸口处写着“盐务”两字。阮经天看见这两个字。知道他们是伪政府盐务局的公务员。
这两名盐务局的人让乌冬面馆老板拿出做饭使用的食盐,声称检查食盐的合法性。面馆老板急忙从厨房拿来两袋食盐,递给盐务局的人。
盐务局的两人翻看着食盐包装袋上的生产厂商,一人说道:“你的食盐不是东山城生产的,属于非法使用食盐,罚款两万哲元,你把剩下的食盐都拿给我们,我们要没收你的这些非法食盐。”这人说完,拿出一个小本本,写了几个字,交给面馆老板。
“长官,我们刚从莱山城搬到这里,在莱山城买的食盐没有用完,因此我们继续使用这些食盐,我们也不知道东山城不准使用莱山城食盐的规定。能否通融一下,你们拿走食盐,就别收罚款了。我们是小本生意,不赚钱的,一个月可能也赚不到两万哲元。”面馆老板哀求道。
“不行,规定如此,不能通融。你交了罚款,就会长长记性,以免以后犯同样的错误。”盐务局的人丝毫不为之所动。
面馆老板终究抵挡不住盐务局的强势,只好东拼西凑地交上两万哲元的罚款,盐务局的两人把半箱子的莱山城食盐带走,扬长而去。
阮经天自始至终地看着整个过程,没有说一句话。有关盐的问题,他多少了解一些的。
盐的生产工艺不复杂,甚至家庭也可以生产食盐。有两种方法生产食盐,一种是陆地和湖泊中的盐矿开采,一种是使用海水晒盐。像东山城这种沿海城市,生产食盐的方式就是使用海水晒盐。
刺国自古以来实行食盐的政府专卖。在林星大陆实行这种制度的国家不多,东大陆的刺国和西大陆的弗让国是实行食盐的政府专卖时间最长和最严厉的国家。
为何政府要实行盐的专卖呢?抛开冠冕堂皇的说辞,真正原因在于可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只要把盐矿或海滩控制起来,即意味着控制了生产供应,又由于每个人每天都需要食盐,政府对食盐进行专营,就获得大量的财政收入,并且这种财政收入的征收成本很低,因此刺国历史上的各朝各代都对盐专营乐此不疲。因为盐专营的收入归各级地方所有,所以每个城市都对本地的食盐生产经营实行保护政策,禁止跨地域经营使用食盐。这可以说是官权商品化的极致情形。
阮经天对官方专营向来没有好感,没有竞争,就没有优质的产品,这对生产经营来说是颠扑不破的法则。专营意味着垄断。垄断意味着存在居民福利的无效损失。
令阮经天想不明白的地方是:刺国实行这种奇葩的跨区域禁盐是可以理解的,难道哲国也推广这种匪夷所思的政策吗?
看着面馆老板满脸沮丧的神情,阮经天和老板简单聊了几句。得知面馆老板离开哲国来到刺国莱山城做乌冬面的生意,前些天,莱山城进行拆迁,他的面馆恰好在拆迁范围之列,无奈之下,他和不少的商家离开莱山城,来到距离不足五十公里的东山城做生意。他的这个面馆刚开业三天。
听完面馆老板的故事后,阮经天若有所思。他和老黄吃完乌冬面。结清款项后,老黄驾驶着越野车,载着阮经天回到水机关。
阮经天让秘书课的甘甜怡寻找哲国本土和刺国伪政权有关食盐生产销售的资料。半个小时后,甘甜怡拿来一堆资料。放在阮经天的办公桌上,同时十分乖巧地对哲国和刺国的食盐生产经营做了口头的简单比较:
刺国食盐生产厂商是各级政府,其生产规模小,各地的质量良莠不齐,各级政府承担食盐的缉私打假以及禁止跨区域经营使用食盐;
哲国本土也实行食盐的专卖,但是生产厂商不是政府,而是为数很少的私人大厂商,生产规模大,质量是全国统一标准。销售是分区域销售,但不存在禁止跨区使用食盐的问题。
哲国占领刺国的领土后,哲国本土的大食盐生产商并没有在刺国投资。其原因是厂商担心反哲组织的破坏,并且哲国的食盐也没有出口到刺国,其原因是海运成本太高,无法与刺国本土食盐进行竞争。
因此,在哲国占领区内,伪政府心照不宣地照搬刺国的管理模式。更令人吃惊的是,由于刺国食盐的质量远远低于哲国的标准。不需要很多资本和设备也能生产食盐,因此哲国的一些官二代来到刺国,利用食盐由各级政府生产经营这一特点,开始在占领区内小规模生产食盐,不仅对刺国人,也对哲国人,实行食盐的区域保护。
甘甜怡最后说到:东山城的盐务局局长叫鞠刚卒,上任仅半个月。盐务局掌管的东山盐场经理随之更换为孙扬超,其供应的食盐质量很差,杂质超多,因此东山城的很多人到莱山城购买食盐。
阮经天静静地听着甘甜怡的讲述,对这个刚参加工作的哲国小姑娘有些刮目相看。甘甜怡讲述的条理清晰,言简意赅。她心思细腻,知道上司不会无缘无故地问起某个问题,因此她搜集尽可能多的背景资料,特别是当地的相关情况,全都为上司做了口头报告。
可不能小看口头报告的重要性,这是表现自我、锻炼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方式。还有一个重要之处:口头表达能够给上司留下深刻印象,表示口头表达者认真仔细地完成上司交代的工作。
甘甜怡汇报结束之后,见阮经天陷入沉思之中,静静地站在旁边,等候指示。
阮经天想到的不仅仅是东山城的食盐问题,他想的更多的是兔儿岭的食盐问题,如果自立商贸区建立起来,他必须考虑选择哪一种食盐的管理模式。他决定过两天到兔儿岭和高文浩、冷若松商讨,不过他心中倾向引进两至三家私营资本,采取竞争经营,这样有助于提高食盐的质量。
翻看着甘甜怡送来的资料,阮经天把目光锁定在东山盐场新任经理孙扬超的名字上,东山盐场是盐务局的下属企业,其经理为公务员序列,级别为正课。
孙扬超来自泉水城,原来是某服装厂保卫科的副课级干事,这个服装厂隶属柳云省陆军总部军需供应处。阮经天发现其现在年龄为二十岁,工作时间为三年,也就是说孙扬超十七岁参加工作,这好像不符合哲国用工的年龄限制,哲国规定必须年满十八岁才可以参加工作,否则,用人单位将面临雇佣未成年人的指控。
仔细看着孙杨超的资料,阮经天突然想到陆军部孙茂裕来自柳云省陆军总部,这个孙扬超会不会与孙茂裕有关呢?
阮经天继而又想到一个问题:陆军部、水机关、796师团等军政部门也食用东山盐场生产的低劣食盐吗?
看见站在身前的甘甜怡。阮经天问道:“我们水机关食堂的食盐是从东山盐场采购的吗?”
“是的,不过,我们水机关使用的是东山盐场专门制作的特供盐。”
“那这种特供盐的价格一定很高的吧?”阮经天问道。
“不。特供盐是免费的,听说这种盐的产量恨少,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