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历史天空下-第2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叔这时候就赵粮商们要求履行契约一手交钱一手交粮,别说粮商们因为新粮即将下来没有囤粮,就是有粮食看着粮价疯涨也不甘心把粮食拿出来,于是都按照契约双倍返还之前的购粮订金,当初收的越多这时候赔的就越多。”

    “这翰青师弟果然厉害啊,竟然预先挖好了坑等粮商们自己跳进去,粮食根本没有转手就赚大发了。”陆冠这是真心地佩服,这种赚钱的手段当真是匪夷所思。

    “哼,国难当头,趁火打劫算什么侠义英雄。”耿炎的脸色越发难看。

    众人一听也觉得赵翰青的确有趁火打劫之嫌,所以也都不说话了。

    丁嘉英微微一笑道:“就是翰青师叔不趁火打劫那些黑心粮商也依然会抬高粮价,难道要白白便宜了黑心粮商不成?翰青师叔心里想的可是上海的万千百姓。”

    陆冠听出了好像还别有内情,问道:“莫不是赵师弟又拿钱买粮舍粥了?”

    “买粮舍粥能活千百人,而翰青师叔之举可是能活万千人。”

    “怎么回事快说说。”

    “粮商们因为违约俱都赔付了大笔钱,就要跟割了肉似的,为了捞回损失更是大肆哄抬粮价,而且还往米粮中掺沙拌土——”

    沈惊龙听到这里忍不住一拍桌子骂道:“这些黑心的奸商,活该被赵师弟狠宰他们,可惜吃亏的是百姓。”

    丁嘉英继续道:“两日之后,街头出现了许多的卖粮摊位,米粮堆得小山似的,那些粮食分做了上、中、下三等,上好的皇家贡米也是天价;中等的米价格跟贡米比起来低了不少;掺了粗粮的下等米价格最低,跟战前差不多。而且,不限量,随便购买多少都行,于是,那些因为米价太高已经买不起米饿住肚子的市民们就纷纷到街头的售粮点买米,没人再去粮行购买掺沙的高价米了 ,到最后粮行门前门可罗雀,上海粮价顿时大跌。这时才知道这时翰青师叔跟粮商们签订了契约之后又从乡下购买了不少米粮囤在斧头帮的仓库里,连我等也瞒过了,更别说那些粮商们了,可见翰青师叔对于抑制粮价早有准备。总之,翰青师叔此举活人无数,上海斧头帮的帮主王云飞就称赞翰青师叔是万家生佛。”

第七百五十三章 妖孽() 
丁嘉英说完,半天没人说话,心里却都翻腾开了,这是何等的手段和气魄啊,谈笑间赚了大把的钱又平抑了飞涨的粮价,称之为力挽狂澜也不为过,众人觉得震惊之余还有一股情绪在胸中萦绕,那种情绪就叫感动,顺手打打抱不平在座的都会去做,但是有谁会为了百姓牺牲自己的巨大利益?古之大侠也不过如此吧。

    这时除了耿炎谁也没有再觉得赵翰青真的是走了狗屎运,他们可不不相信丁嘉英,但是绝对不会不相信丁开山,丁开山神情淡然显然是早就知道了这一切。

    沈惊龙一拍脑袋懊悔地道:“还真是看走眼了。”

    良久,陆冠叹道:“赵师弟竟然能把生意做到这种份上,好手段,好算计,好心肠,这世上还有几人能比?”又问道:“后来怎么样了?我是说那些天价的贡米是不是卖完了?如果卖不完岂不是要亏本了?”

    丁嘉怡忍不住笑起来,“哈哈,其实这三样米是一种米,都是从附近的乡下拉回来的,筛捡收拾一遍,那些颗粒饱满晶莹如玉的就是所谓的‘皇家贡米’,筛出来的那些碎米掺上一点粗粮就是下等米,这三种米自然都卖光了。”

    “怎么会?那些贡米也是普通米却卖天价怎么还会有那么多人去买?”

    “翰青师叔说过,富人们通常有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他们的心态用一句话说就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贵。因为越贵才越能显示他们的高贵身份,而且人还喜欢攀比,看见别人去买,自己也要去买,事实果然跟翰青师叔预料的一样。那些天价的‘贡米’还先卖光。”

    “翰青师弟一边去救助那些买不起米的穷人,一边又从有钱人身上狠狠赚了一笔,果然是经商的天才。” 耿金庚这时也不觉得赵翰青只是幸运了。他也是商人,对赵翰青的这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手段也是暗自叹服。这手段,这心计纵然是他这个老江湖能够也做不来,“赵师弟莫不是有未卜先知之能?”

    “赵师弟就好像是预先知道要发生什么事情一样,未卜先知,神鬼莫测,果然是天纵之才。”

    丁嘉英苦笑道:“翰青师叔如果真的有未卜先知的本领当年也不会落魄南都城街头了,他思维敏捷。聪明多识,许多事情都是他根据蛛丝马迹推断出来的,当然这一切离不开他自己的心思缜密。”接下来他又讲述了赵翰青协助邓铭文在淞沪之战和南京保卫战巧施妙计重创日军立下了赫赫战功的事情。

    大家惊讶多了凡倒是没有最初那么震惊了。

    沈惊龙一拍大腿道:“能文、能武、能经商、懂兵法,翰青师弟不是天纵之才是什么?”

    陆冠叹道:“在江湖和商场上游刃有余。还精通兵法,翰青师弟果然是妖孽,简直是太妖孽了,这样的人的确是百年难遇的奇才啊 。”

    耿炎脸上表露出毫不掩饰的嫉妒,嘴里依旧嘀嘀咕咕道:“真的假的啊。这么厉害那不是神仙吗?”

    耿金庚听到儿子的嘀咕声狠狠瞪了他一眼,平时里觉得自己这个儿子在同龄人中也是个出类拔萃的,但是跟赵翰青一比简直是天壤之别,,论文采儿子略输一筹。而论经商的本事那更是差的那就不是一筹两筹了,自己的儿子自己知道,完全就是个只知道花钱的主,现在看来他这气度也差了些。大概只有武功上他能压赵翰青一头吧,赵翰青天赋再好只怕是也无法跟已经练了十几年功夫的儿子相比。

    ??????

    赵翰青走在大街上连打了好几个喷嚏。

    丁嘉怡关心地道:“是不是着凉了?”

    “我这身体龙精虎猛的——阿嚏,还会着凉吗?”

    丁一虎笑嘻嘻道:“我听说有人在背后念叨才会打喷嚏,说不定谁在念叨师叔祖呢。”

    丁嘉怡似笑非笑道:“这还真保不准。”她不由地想起了唐萱,会不会是那丫头在念叨赵翰青呢?女子*要么一死来证清白,要么委身相嫁,唐萱被赵翰青看光了身子与*无疑,只怕是难再嫁给别人了,再想到自己在白河滩上也已经*与他,这辈子只怕是这辈子也难与这小冤家撕扯清楚了,想到这里心里可真是酸甜苦辣百味杂陈。

    赵翰青急忙道:“切,尽瞎说,要说有人背后念叨我我看也是仇人。”

    “一笑泯恩仇,佳人回眸一笑百媚生,再大的仇只怕也化解了。”

    赵翰青听出了丁嘉怡话里带着浓浓的醋意,心里暗叫不妙,她说的念叨自己的仇人指的分明就是唐萱,这丫头的醋味可真是不小,事情已经过去了酸味还时不时泛起来,快成老陈醋,不过,这时候可不是吃醋的时候,丁一虎又不是傻瓜,丁嘉怡这个样子很容易被他瞧出破绽,突然板着脸道:“嘉怡,师叔一向觉得无论是胸襟还是武功你都是巾帼不让须眉,你这丫头现在怎么也学会浑说一气了, 什么佳人一笑百媚生,你以为是杨贵妃与唐明皇吗?”

    丁嘉怡被训得牙根痒痒的,这坏蛋又仗势欺人了,分明就是指责自己鼠肚鸡肠念念不忘那件事,自己也不过是随便说说,你都准备“以身相许”来承担责任了还不能让本姑娘说说?小混蛋越来越霸道了,如果不是侄儿在一旁飞脚早奔赵翰青的屁股去了。

    丁一虎看着刁蛮的被师叔祖训的灰头土脸的不由得觉得好笑,但是,不敢笑,只好将脸扭到了一边装作视而不见。

    赵翰青当然也不敢太过分了,他仅仅是想小小敲打一下丁嘉怡,如果真的惹怒了这位母老虎可没有自己的半点好处,所以立刻又岔开了话题:“你说会不会是哪个耿火火在背后骂我?”

    “耿火火?谁是耿火火?”丁嘉怡果然被岔开了心思。

    丁一虎却是机灵,笑嘻嘻道:“炎字不是一上一下两个火吗?妙啊,耿火火,我看他凭着一首《侠客行》要不多久就会火遍整个江湖的,啧啧,文武全才的江湖俊彦啊。”

    丁嘉扑哧一下子笑起来,然后又一皱眉头道:“耿师伯怎么会生出那么个不着调的儿子,把李白的诗当成自己写的了,还一副洋洋自得目空一切的样子,真够无耻的。”

    “这也不能完全怪他,是陆师兄把李白的诗当成他写的了,他如果出来辩解岂不是让陆师兄难看?”

    丁嘉怡嗔道:“他那样瞧不起你,你反而替他说起话来。”

    “我不是替他辩解,我是奇怪陆师兄能诗能文怎么会没读过李白的《侠客行》呢?这事也忒奇怪了,莫非陆师兄是故意张冠李戴的?”

    “什么意思?你是说陆师叔故意把李白的诗当作耿火火——”说到这里讪讪一笑,自己怎么也叫起耿火火了,接着道:“或许是陆师叔不记得这首诗了。”

    “不记得整首诗还能记不住三两句?我看陆师兄不是疏忽十有*是故意的。” 他想起来陆冠画的那幅画上有题诗才更是肯定了这一点,那首诗不是什么名家名作多半是陆冠自己写的,会做诗的人没道理没念过李白的诗。

    丁嘉怡也若有所思:“你这么一说我想起来了,我爹以前收到过的师叔师伯们的信唯有陆师叔写得文采飞扬,我爹总会笑称陆师叔是个酸丁,他肯定知道《侠客行》是李白的诗,可是他为什么要故意把李白的诗当成耿炎的呢?那你说说陆师叔为什么要这么做。”

    “我怎么知道,我又不是神仙。”

    “你不是神仙你是妖孽啊,什么事请你不是都未卜先知嘛。”

    赵翰青心虚地嘟囔道:“我怎么成妖孽了。”

    丁一虎突然插言道:“陆师叔祖和耿师伯祖交好,你说他会不会是故意抬举耿火火呢?”

    “或许是另有隐情吧。”赵翰青突然觉得无趣起来,“算啦,不说这了,爱怎么火就怎么火吧,我看咱们还是赶紧找个书坊才是正事。”

    丁嘉怡奇怪地道:“找书坊?你要买书?”

    丁一虎也道:“师叔祖都已经下笔如神出口成章了还要读书啊。”

    赵翰青淡淡一笑道:“是印书,我想把师父编写的那本内家拳谱多印上一些,送给师兄们人手一册做礼物。”

第七百五十四章 印书() 
“啊!”丁嘉怡和丁一虎听到赵翰青要把拳谱送给大家顿时一阵愕然。

    赵翰青当年曾经抄了一册作为寿礼送给丁开山,二人也都看过拳谱,拳谱上的恒善大师的练功心得让二人也都受益匪浅,二人自然知道那本内家拳谱的珍贵之处,绝对算得上是珍贵的武学秘笈,如果人手一册势必要流传开来那还算什么秘笈?肯定也失去珍贵性。所以,二人才格外吃惊。

    不过,丁嘉怡想到赵翰青当初就毫不犹豫拿出来送给老爹做寿礼,这时候再拿出来做礼物送给大家也就不足为奇了,在他心目中或许没那么珍贵。

    丁一虎结结巴巴道:“师、师叔祖,那么珍贵的东西,你怎么舍得拿出来?”

    赵翰青朗声笑道:“要想将少林功夫发扬光大,就不能敝帚自珍,千百年来,中华许多珍贵的东西都失传了,还不都是藏私的原因。再说一件东西再珍贵如果藏起来那也就失去了珍贵的意义,所以,越是珍贵越要拿出来与大家共享。”

    恒善大师是一代高僧,他的手写本自然是珍贵无比,赵翰青戎马空从居无定所,他担心自己会把师父亲笔写的拳谱弄丢了或者是弄坏了,于是,他准备乘这次机会将它送还少林,放在藏经阁内肯定要安全得多,说不定未来百数年后这东西就会成为珍贵的文物。他作为一个拥有后世思想的人深知藏私利大于弊,断送了不少传承了数千年文明的罪魁祸首就是藏私,在他看来除了女人不能够分享,别的东西都可以让更多的人来分享。

    不过,正大堂皇的理由下还夹杂着他的私心,他这次为了增进跟同门的关系才灵机一动想到借花献佛将拳谱当做礼物送给众人,他相信师父肯定乐意看到将少林功夫发扬光大。当然,他的那点儿私心自然不会说出来。

    赵翰青这句话带给二人更大的震撼,要知道这个年代江湖上还有严重的门户观念。即便是师傅教授徒弟也会有所保留,从来没有一个人会跟赵翰青一样的想法。所以,二人在震撼之余,觉得赵翰青的形象一下子就变得高大起来。丁嘉怡想起来心上人的胸襟气度无人能及,顿时心中一片甜蜜。

    前面不远,就有一家书坊,三人信步走了进去。

    早有,伙计笑眯眯地迎了上来。“三位是要买书吧,我们嵩山书坊是这登封城里最大的书坊,种类也最齐全,有经史子集。话本小说,唐诗宋词?????我们这里都有。”

    赵翰青摇了摇头,还没等他开口,那伙计瞥了丁嘉怡一眼突然压低声音道:“我这里还有带插图的明清艳*情小说,全套的《金瓶梅词话》。印刷精美,有插图,绝对的珍藏版。”他显然是把赵翰青当做那种风流公子哥了。

    赵翰青又气又好笑,老子这么好的人品,脸上难道写着淫荡二子吗?不过。他对《金瓶梅词话》还真是有些心动,要知道这部书在后世可是被列为*的,要买也只能买到删节改编版的,所以原汁原味的金瓶梅一直是男人梦寐以求的东西,于是就想着两辈子的梦想给圆了,忽然看见丁嘉怡狐疑的目光,暗道这丫头是有内功的人耳朵比常人灵敏,伙计的话她多半是听到了,所以,他立刻正色对伙计道:“我怎么会看那种*,而且我也不是要买书的。” 心里却甚是遗憾,看来两辈子的梦想暂时是无法实现了。

    伙计的脸上立刻露出了失望之色,白让自己费了许多口水脸色也不善起来:“不买书你到书坊来干什么?”

    赵翰青自然不会跟一个伙计计较,但是丁一虎却咽不下这口气了,骂道:“狗眼看人低,不买书印书行不行?”

    赵翰青耐心地道:“你这里能印书吗?”

    伙计一愣,立刻一阵狂喜,买书只能赚些蝇头小利,而印书就不一样了,少则几百本,多则上千本,那可是一笔大买卖,急忙点头如捣蒜:“印、印书,当然印了,我们书坊有最新的印版,什么书都能印。”然后又洋洋得意道:“登封城里一多半的灶王爷神像和门神画都是我们嵩山书坊印的。”

    “那好吧,把你们老板请来,我要跟他谈谈。”

    老板是一个穿着长衫留着山羊胡子的干瘦老头,得到消息立刻就赶来了,跟赵翰青想象中一个样,但是赵翰青跟他攀谈之后立刻就失望了,原来这书坊里还是比较落后的木版印刷,也就是说字模还是木刻的,对于铅字老板连听也没听说过。

    赵翰青不由得大为失望。不过,想到整个登封城里也没有铅字印刷只好将就一下了。他从怀里摸出师傅亲手所书写的那本练功心得,上面的内容他早已经记得滚瓜烂熟,“这本书你看能印吗?”书坊的老板又不是练武之人,赵翰青自然不担心拳谱上的内容会泄露出去。

    书坊的老板翻了一下书立刻肯定地道:“能印,我们书坊给少林寺印过佛经,这个跟那个差不多。”

    “那么最快要多长时间才能印出来。”

    书坊的老板思索了一下道:“这本书的字数可不少,排版再加上遇到冷僻字还要另外雕刻字模可能要三天,再加上还要印刷装订,嗯,我看最快也要八天才能把书印出来,如果印的册数多可能还要延后两天。”

    “不行,时间太久了,我只需要印上一二百册就行了,就是价钱再高些也无妨,不过,我希望明天就能看到散发着墨香的新书。”

    书坊老板听到价钱再高些也无妨立刻露出了喜色,但是,听到后半句话就像蝎子蛰了一样跳了起来,山羊胡子一抖一抖道:“明天?怎么可能,你要搞清楚这可是印书啊,哪有那么快的。”

    “掌柜的,咱别说那没用的,你如果干不了我就去别家了。”

    “这登封城只有三家书坊,还数我这嵩山书坊最大,我如果干不了,别家也肯定不行。”他话虽然是这么说的,但是,还是不想放弃这笔生意,一咬牙道:“三天,给我三天时间怎么样?”

    赵翰青伸出了一根手指不容置疑道:“一天!”

    书坊老板苦着脸道:“一天无论如何也印不出来,这本书怕有十几万字吧,光是排版一天也不行。”

    丁嘉怡也道:“一天时间太短,只怕是真的不行啊,要不多宽上一天也行啊。”

    赵翰青斩钉截铁道:“一天肯定行,鲁大爷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第七百五十五章 城门冲突()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这话说的很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