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翰青一看她大发雌威就急忙提醒她:“喂,这里可是佛门圣地,戒嗔,戒怒、更不可打情骂俏。”
“你——谁跟你打情骂俏了。”她声音一下子低下去了。然后露出一副羞不可抑的样子。
这女孩子的脸变得可真快啊,这小妮子也学会害羞撒娇了,赵翰青笑嘻嘻道:“瞧你那花痴的样子都在脸上写着呢。””他说完担心她又大发雌威,急忙快走了两步。
谁知丁嘉怡很温柔地道:“走吧,咱们还要去见恒善师伯祖。”
赵翰青乐了,阿弥陀佛。佛祖显灵了,让一头母老虎变成了小绵羊。
经甬道过碑林后便是天王殿,原本是三间重檐歇山顶殿堂。殿堂门外面有两大金刚,威武雄壮;里面供奉的则是四大天王。但是,昔日的飞檐翘角、雕梁画栋不见了,这座大殿当年被烧毁了大半,虽然后来修葺了却没有恢复原来的模样,只是简单的砖瓦房,还可以看到黑黢黢被烧毁留下的痕迹。
转过过天王殿,其后就是大雄宝殿,是供奉着释迦牟尼、阿弥陀佛、药师佛的神像的,这里也曾经被烧毁了。不过,现在也已经重建好了。毕竟这里是少林寺的主殿之一,肯定会先重建的。大雄宝殿之后,就是藏经阁了,藏经阁不单是珍藏经书典籍的地方,还是传经说法的场所。只不过是这里也被烧毁了,现在那片废墟上耸立着一些草房。只有那口明万历年间铸造的大铁钟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之后风采依旧。
当年的那场大火留下了不少痕迹,除了大雄宝殿、藏经阁,少林寺的许多附属建筑都毁于那场大火,就连少林寺的多年积蓄也被洗劫一空,寺内僧众也死的死逃的逃,让少林寺元气大伤,以至于这么多年过去了少林寺仍旧没有得到重建,当然,无法重建也跟这世道有关,中原一带,大小军阀连年混战,再加上土匪肆虐,弄的老百姓贫困潦倒流离失所,少林寺香火也日益凋敝,自然就会影响到少林寺的重建。
因此,这么多年过去了,在废墟上也只建起了一些茅草房。
一路走过去,寺里不见香客,就连和尚也很少。想起来后世少林寺游人如织香客如云的情景,赵翰青不由得感慨万千,同时也更坚定了他重建少林寺的决心,不仅仅是为了报答师恩,让这座千年古刹重新焕发生命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后世的少林寺的建筑布局跟现在基本上一样,所以,赵翰青边走边介绍,比丁嘉怡还熟悉,丁嘉怡虽然来过少林寺但那还是十年前的事情了,对于一个年幼的孩子来说根本就没有留下多少的记忆。
让丁嘉怡又有些疑惑:“你骗人吧,你对少林寺好像很熟悉啊。”
赵翰青有些心虚,急忙道“走吧,该去拜见我师父了。”
二人向后面走去。
“阿弥陀佛,二位施主留步,如要烧香拜佛去前面的大殿即可,这后面是僧众的住处,闲人止步。”一位小和尚突然出现在二人的面前,他偷偷打量了一眼丁嘉怡急忙又避开了,他毕竟还是一个半大的孩子,修行时日尚短,自然做不到色即是空,所以美色当前才会有些紧张。
赵翰青看到了小和尚的窘迫,不由的微微一笑道:“小师傅,我是找人的。”
“找人?不知施主找谁啊。”小和尚不禁有些好奇,这对俊男靓女要找什么人呢?
“恒善大师在不在寺里?”
“施主是找恒善师祖?他老人家大半的时候在藏经阁整理经书。”
丁嘉怡奇怪地道:“藏经阁?不是被大火烧了吗?什么时候已经重建好了?”
“阿弥陀佛——”小和尚有些尴尬,嗫嚅道:“藏经阁还没有重建,只是几间临时搭建的草屋。”
“劳烦小师傅带我们去见恒善大师。”
小和尚犹豫了一下,按照寺中不成文的规矩想要见方丈和长老必须先行通报,但是,他看赵翰青和丁嘉怡人物俊美气度不凡,稍一犹豫就带着二人直奔“藏经阁”去了。
最后在一处茅屋里见到了正在坐禅的恒善大师,原来,他除了抄写一卷经书,这也是他日常的修行形式。
“师父——”赵翰青看见恒善大师连眼圈也红了,这是他真性情的流露。
恒善大师在他人生最低落的时候传武功,让他的人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在是对他恩比天高,而且,爹娘被烧死之后,他在这个世上的亲人已经不多了,对恒善大师除了尊敬还生出了孺慕之情,他跪下来冲师父恭恭敬敬磕了几个头。
恒善大师虽然是得道高僧,四大皆空早绝了七情六欲,但是在看到赵翰青那一瞬间脸上也闪过一抹惊喜,手上拨动念珠的动作也一滞,看到赵翰青真性情流露他空明的心境也荡起一丝涟漪,不过,他终究是修行近百年的得道高僧,早已经看淡了世俗的诸般情,立刻又恢复了古井不波的平静。
恒善大师虽然不在意世俗的东西,但也没有阻止赵翰青的跪拜,“阿弥陀佛——”他宣了声佛号之后,才平静地道:“你起来吧,拜即是不拜,不拜即是拜,拜与不拜又有何妨?”
赵翰青又磕了两个头这才站了起来道:“拜即是不拜,拜又何妨?拜师父即是拜佛,拜过心中安然,情即是空,空即是情,无情即是有情,有情即是无情,何如有情,慈悲为怀是情,普度众生是情,悲天悯人是情,情满人间俱欢颜。”
恒善脸上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就连丁嘉怡也皱眉沉思起来,貌似赵翰青说的很有道理啊。
赵翰青笑嘻嘻道:“师父,你是不是觉得我的话充满了禅机?”
恒善大师突然间想开了,慈悲为怀是情,普度众生是情,悲天悯人是情,情满人间俱欢颜,那么何妨有情,他莞儿一笑道:“臭小子,什么时候也学会油嘴滑舌了。”
“师祖,他那里是学会啊,他原本就会。”
恒善大师这才将目光投向了丁嘉怡,打量了一眼问道:“你是——丁家小丫头?”
“师伯祖 ,你可是长了一双慧眼啊,一眼就认出了我。”说着盈盈下拜,“嘉怡拜见师祖。”
恒善大师见当年那个缠着自己学功夫的活泼可爱的小姑娘如今已经长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也感到欣慰,欣慰之余又有些感慨,“阿弥陀佛,丁家的小丫头也长成大姑娘了,时光荏苒,老衲也老了。”
丁嘉怡笑道:“嘉怡已经长大了,但是师伯祖却看起来跟十年前一模一样,几乎没有变老。”
赵翰青接着道:“怎么没变,是你没看出来罢了。
“你胡说——”
“变得比以前更年轻了,我第一次见师父的时候感觉到像是六七十岁的老人,现在看师父只有五六十岁,我看师父是返老还童了。”
丁嘉怡狠狠瞪了他一眼,这家伙机会哄人,不过看到恒善大师也被他逗得忍俊不禁的样子就识趣地没有胡乱开口。
在这一刻,恒善大师已经不是得道高僧了,他与寻常的老人没什么区别。
第七百五十八章 胸襟()
寒暄了一阵子,赵翰青这才说起了丁开山等一干同门已经到了登封的事情。
恒善大师宣了声佛号道:“莫不是开山召集的?”如果不是有人召集少林俗家弟子就绝不会齐集少林,他只所以稍一思索就猜到丁开山是召集人,是因为上一次丁开山来少林寺曾经流露出协助师门重建少林的念头,而且,一干少林弟子中唯有丁开山威望最著,对师门的事情也最上心。
“的确是丁师兄召集大家趁着盂兰盆会回师门相聚的,一来可以叙旧,二来商议一下也可以为重建少林尽微薄之力。”
“阿弥陀佛,少林重建是寺中僧众的职责,重建虽然艰难,但这也是我佛对众弟子的考验,怎能劳烦外人呢?”他和寺中的弟子宁愿出去化缘也不愿去去向少林俗家弟子们求援,正是因为僧众把重建少林当做了一次修行,重建的过程也是苦修的过程。
“俗家弟子也是少林弟子又怎会是外人呢?师门对众弟子有授艺之恩,弟子们回报师门是天经地义的事,用佛家的说法这就叫因果循环,而且,师门也是弟子们的最大靠山,俗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师门越强大弟子们无论是在江湖上闯荡还是在生意场上的好处就越多,也就是说俗家弟子门为中兴少林出力也等于是为自己出力,这事也不好阻止他们,再者说少林寺早日建成,也能早日惠及四方百姓,我想佛祖是乐意看到这种情况的。”
赵翰青伶牙俐齿,一番说辞,竟然让恒善大师无话可说。笑道:“你这张嘴可真能说,连佛祖都搬出来了谁还敢反对?”仔细想一想他说的的确是对的,这么多年,寺里的僧众只想到接这件事来入世修行倒是没有想到重建少林寺这也算是件互惠互利的好事 ,早日修好寺院香火就会恢复昔日的兴盛,对弘扬佛法也是好的,佛祖自然也乐意,想到这里。他宣了声佛号就不再多说了。
丁嘉怡还担心恒善大师怪罪自家老爹多事,正要想怎么替老爹说话,没想到赵翰青一番话就哄得恒善大师无话可说了,对与赵翰青的能说会道也是佩服莫名。
接下来赵翰青又想起了拳谱之事,拳谱是师父传给自己的,自己再传给别人自己该向他老人家禀告一声。说道:“师父,弟子还有一事要禀报师父。”
恒善大师看他一副郑重其事的样子不觉有些好奇,不过。他已经过了好奇的年龄,很快就心如止水了,只是淡淡道:“老衲身在佛门,早就不问红尘俗世了,你不要扰了老衲六根清净。”
赵翰青听出了师父的言外之意——你就别拿世俗之事来烦我,他笑道:“这件事跟师父有关,自然要禀告师父才是。”
恒善大师虽然没有答应,但是也没有再说什么。
“师父送我的那本拳谱太珍贵了,一旦遗失或损坏就是少林一派的巨大损失,所以。我准备印上二百本送到少林寺藏经阁珍藏,这样就不用担心拳谱在我手里有什么损害了。但是,都放在藏经阁也会发生被焚那样的意外事情,我就想到了另外一个法子,不如趁这次师兄们都云集少林,您老人家干脆把拳谱给每个师兄都赐上一本,这样利于保存拳谱。更利于将少林功夫发扬光大,拳谱我已经交给书坊印刷了,所以给师父说一声,请师父恩准。”他又说了一通弘扬少林功夫的大道理,却闭口不提想借花献佛结交师兄们的私心。
恒善大师欣慰地含首不语,心中却是感叹不已,自己一辈子只知道坐禅、念经、礼佛、练功,全然是不管寺中的事务,直到少林寺被焚之后他才开始四处化缘行走江湖,对江湖上和世俗中的事情了解得也多起来,同时想的也多起来。江湖门派中的那些不传之秘和传男不传女等藏私的陋习都是武学传承的最大障碍,有许多绝技就是这样被葬送了。
这种陋习就连少林寺以前少林功夫中有许多不传之秘,别说一般的俗家弟子难窥一斑,就是普通的内家弟子也绝难学到,一般只有方丈和长老才有机会学习,但是那些不传之秘多半都是深奥的武功,却也不是那么容易炼成的,有些长老并没有那么高的天赋,所以不少功夫终身也难炼成,这样就影响了秘技的流传,太平盛世还没有什么,练不成也没有关系毕竟是藏经阁里有秘笈,但是,就像遇到那年的少林大劫,藏经阁被焚秘笈也在大火中化为灰烬,僧众也死伤了不少,那么不传之秘就会失传,那样一来不但是少林寺的损失,也是中华武林的一大损失,值得庆幸的是,执掌藏经阁多年的恒善大师几乎是阅读过所有的少林不传秘技,他虽然没有全部练成,但是武学的最高境界就是万法归一,他根据记忆尚能整理出那些被焚的秘技,这也算是少林寺的一大幸事。
恒善大师最终也悟通了无私才能发扬光大,越是珍贵的东西越不能敝帚自珍,能够得到传承且能发扬光大的东西才是真正珍贵的,再好的东西如果秘不宣人就等于是一文不值,如果失传的话就更成了千古罪人了。现在他看到自己的这位徒弟年纪轻轻就看到了这一点算得上见识不凡,而且胸襟过人,少林功夫真正要发扬光大就是需要这种无私的胸襟。他看着自己的徒弟心中颇为欣慰,看来自己偶然收的这个弟子算是捡到宝了,今后弘扬少林功夫、发展少林基业多半要在他身上了。
恒善大师自己大概也没有想到他的预感很准,若干年之后,一家世界少林拳法总联盟在纽约的一栋大楼里成立,那座大楼跟联合国总部毗邻,联盟的名誉主席就是赵翰青,该联盟致力在全球推广少林功夫,几年间少林武馆就遍布世界各地,少林寺下院也遍布海内,不同肤色的少林弟子遍天下。而且,随着少林功夫传遍全世界,空手道、殆拳道、泰拳等功夫日渐式微。
当然,这是后话。就是赵翰青自己也不知道若干年之后发生的事情,现在,他想的最多的就是如何利用曾拳谱的机会来增大自己的在同门中的影响力。许多时候,势力越大才越能做更多更大的事情。
第七百五十九章 滴水穿石()
赵翰青给师父说了拳谱之事,自然隐瞒了拿拳谱做人情的私心。他见恒善大师却半天没有说话,不知是何意,心中顿时忐忑起来,小心地问道:“师父可是觉得弟子做得不妥当?”
“阿弥陀佛,也妥也不妥。”
赵翰青感到迷惑不解,师傅这是在打什么禅机啊,恭恭敬敬道:“徒儿被您搞糊涂了,请师父指点迷津。”
恒善大师莞尔一笑道:“你考虑得很妥当,不过,你把拳谱直接送给师兄们就行了,这等琐碎的事情再劳烦为师就是不妥。”
赵翰青一听心里松了口气,同时也暗暗感激,师父这么做明显是让自己得了偌大的人情。
这时,在少林寺已经逛了一圈的丁一虎也找到了这里,等他拜见过恒善大师,三人这才告辞,赵翰青恭恭敬敬道:“我们就不打扰师父的清修,改天再来看您。”
‘明天你就来吧,今天晚了,明天记得早点来我带你去拜见主持。”
“拜见主持?”赵翰青心中一喜,恭恭敬敬道:“是。”
少林派从严格意义上并没有掌门,如果要说有掌门的话那就是寺中的主持,也就是方丈,意义上的一派之尊,师父带他去见掌门毫无疑问就是正式确认他的少林弟子身份,如今他虽然是事实上的少林弟子了,但是,并没有登记在册,就等于是后世没有进行登记的事实婚姻,多少有些名不正言不顺的味道。但是,一经登记在册那就不一样了,首先会昭告全体弟子,而且他在师门中也有了一定的话语权,今后在江湖上行走自然也会大大方便。
丁嘉怡对赵翰青是不是来过少林寺还心存疑惑。如果说没来过对少林寺的一切似乎很熟悉,如果说来过吧又不像,这时终于忍不住问恒善大师:“师伯祖,翰青——”她忽然想到在恒善师伯面前对赵翰青直呼其名终究是有些不妥,顿了一下道:“他明明说过自己没来过少林寺,但是他对少林寺里的建筑道路好像很熟悉,他说自己梦游过少林寺,他是真来过这里还是假来过这里?”
“阿弥陀佛,真又如何?假又如何?真作假时假亦真,真真假假何须分。”恒善大师盯住赵翰青看了一眼然后闭上了眼睛不再说话。
赵翰青直听得心惊肉跳。听说得道高僧能够看破人的前世今生六道轮回,莫不是师父也看出了什么
丁嘉怡听得也是一头雾水,“什么又真又假的,究竟是来过还是没来过呢?”
赵翰青有些心虚地道:“我师父是参破天机的高人,他的话里蕴含着禅机。你一介俗人自然是不知道,走吧。不要打扰他老人家修行了。”
丁嘉怡看恒善大师垂目不语。只好跟这赵翰青悄悄退了出来。恒善大师眼皮动了动但始终就没有睁开。
赵翰青三人离开了恒善大师之后就到了千佛殿,这里是是少林寺的最后一座大殿。
丁嘉怡看着殿里只有一座佛像,不解地道:“为什么叫千佛殿呢?明明只有一座佛像。”
“你看墙上的罗汉,千佛殿的名字就源于这些罗汉的画像,那座铜佛是毗卢佛,所以叫毗卢殿。”
丁嘉怡看到壁画上果然画着数不清的罗汉。惊叹道:“哇,这么多啊。”
“一共五百个罗汉。”
“你——你怎么知道的?难道你偷偷数过?”她现在已经肯定赵翰青之前一定来过少林寺,佛则不会连这个也知道。
一模一样的话,一模一样的语气。赵翰青又有些恍惚起来,他脱口道:“你这个小傻瓜,这么多谁能数过来?旅游指南上有介绍。”
“什么旅游指南?”
赵翰青这才醒过神来,讪讪一笑道:“就是介绍少林寺的文字。”
“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