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没有重建了。
知客僧广谱呵呵一笑道:“寺里富裕了自然可以惠及百姓,只是我等只知道念经礼佛,寺院如何创收却是一无所知,请赵师弟指点一二。”
赵翰青又看了看师父和方丈仍旧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心中一动,师父把方丈叫来显见的很重视自己说的事情,否则自可以不理自己就是了,而方丈大概也看出来师父的意思了,所以在这件事上就保持了沉默。
外面突然传来了脚步声,人未到声音已经传了进来:“广谱师弟问他算是问对了人,翰青师弟可是有点金之术。”
赵翰青略显尴尬地道:“丁师兄,你——你怎么也去而复返?”
几位管事和尚急忙跟丁开山打招呼,就连方丈也欠身道了一声:“丁师兄。”只有恒善大师端坐不动,连眼也没有眨一下。
丁开山跟大伙招呼了一声,这才回过头来对赵翰青道:“刚才没有发现师弟,就想到你肯定在师伯这里,原来是在这里为少林寺排忧解难,哈哈,有师弟相助少林寺一定能够顺利重建,也能够重振声威。”他耳力极佳,显然是把最后的几句话都听到了。
“师兄怎可在师父和方丈师兄面前打诳语,我哪有那么大的本事。”
“哈哈,师弟,你在上海上演空手套白狼的好戏从奸商手里赚得百万金,打压飙升的粮价惠及上海千万百姓的事情,又在伏牛山办学校、建工厂造福一方百姓的侠义之举师伯早已经知道了,所以,师弟也无需隐瞒了。”
赵翰青愣了一下,不过立刻释然,丁师兄把自己的行为禀告师父也不算是奇怪的事情,师门对门下弟子本来就有监察之责,免得有弟子在江湖上胡作非为败坏师门的声誉,所以,师父委托丁师兄关注自己的所作所为就没有什么奇怪了。这么一来丁师兄等于是证明了自己的钱财是清白的,在江湖上的行为也得到了师父的认可,算是间接地帮了自己的忙,想到这里他暗暗松了口气,之前,他一直担心师父会不满他在江湖上所作所为。
方丈脸色也不见有异,想来是他多半也知道一些关于赵翰青的事情,反倒是几名管事僧脸上露出好奇之色。
丁开山不等赵翰青开口,就把他在上海和南都的经营择要说了一遍,当然略去了江湖上的勾心斗角和跟日本人的血战。最后道:“翰青师弟有此手段让少林寺多赚些香火钱大概也不是什么难事。”
几名管事僧显然是被雷到了,毕竟是身在佛门对生意场上和江湖上的事情知道的不多,赵翰青的行为完全颠覆了他们对世界的认知。他们这时也毫不怀疑这个夸夸其谈的小师弟是有真的能帮少林寺赚到香火钱,顿时都收起了轻慢之心。他们当然也乐意少林寺能够财源滚滚,如果寺中有了钱,不但能够重建少林,僧众们的生活不是也能得到改善吗?即便是出家人四大皆空也愿意住得舒服、穿得体面、吃得好些,如果有丰盛的斋宴吃谁愿意每天吃腌萝卜条?
方丈看几位管事师弟的神色太过贪婪,也觉得不好意思,急忙宣了声佛号道:“出家人虽然是不该有贪念,但是有了钱财就不用再去化缘了,不但可以敬奉佛祖还可以去施舍救济穷人,所以有钱比没钱好。”
第七百七十一章 少林产业()
“阿弥陀佛,该怎么做望师弟不吝赐教。” 方丈知道恒善大师把大家叫来就等于是表明了态度,所以,他也很干脆地表明了态度,无论如何少林寺有钱了都是好事。
对于少林寺如何发展多种经营赵翰青这几天费了不少心思,也算是想出了大概的发展思路,于是他就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首先就是利用少林武学这一先天优势组建武术学校,扩大招生规模,适当收取学费,以前少林寺招收的俗家弟子都是免费的,可以与各地的俗家弟子联合举办武术学校的分校。
办武校虽然是无法直接获取巨大利益,但是附带的好处却是显而易见的,壮大了少林派弘扬了少林功夫,弟子们也可以成为保卫少林寺和少林产业的主要力量。少林寺本来就有传授少林弟子的演武堂,建立武术学校等于是扩大了演武堂的规模,只要有钱很快就能够把武术学校建立起来。
其次就是建立少林医药局对少林寺的秘方进行研发,扩大制药规模,同时加强医术人才的培养,在各地开设少林大药房,利用少林寺的医术和灵丹妙药为百姓解除疾苦造福天下苍生,即扩大了少林寺的影响,又为少林寺增加了收入,同时也附和佛家救苦救难普度众生的宗旨,也算是一种修行。
三是进一步推广开封少林客栈的模式,以连锁的方式在各地建立客栈,推出少林斋菜,也可以将客栈命名为少林寺下院。负责为少林寺招揽香客游少林寺、参加香会祈福许愿等事务。在赵翰青心目中各处建立的少林客栈就等于是少林寺设在各处的办事处。
其中各地的少林客栈和少林大药房可以建在一起相互依托、共同发展,既扩大了少林寺的影响。也为寺院引来更多的香客。
四是发展宗教性产业,所谓宗教性产业,是指与佛教宗教本质相应之宗教服务或宗教形式,可以算是少林寺的职能产业。佛法宗教本质涵括福、慧,即仰仗佛菩萨救济之他力信仰与追求自我生命圆满之自力智能成就。故举凡人生中生老病死或生命苦难之身心困境,都可在佛法中得到解决,使生命及心灵得到慰藉、舒缓、愉悦、超越,如作七、打七、拜忏、烧香祈福还愿、超荐亡亲、造像建寺、学习经教、供佛、供僧、朝山、作七、打七、拜忏等宗教活动等,都会为寺院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寺院里本来就有这种事情,只不过一直是兼营,赵翰请建议设专职人员负责此事,这也是少林寺创收和加大影响的重要途径。
五是发展宗教文化产业。民众通过佛教文化的熏陶得到佛法滋润,使心灵、精神提升或满足;而在透过佛教文化满足心灵需求时,即有佛教文化产业产生。也就是利用少林寺的历史文物、宗教仪轨、佛门礼仪、法器梵呗、建筑、雕像、佛菩萨节庆、佛教风俗习惯、佛教文学、戏剧、绘画、舞蹈等佛教艺术,除了香火会也可以举办武术节、佛乐大典,祈福盛典等活动来招徕香客和游客。同时也可以借机售卖香烛、佛像、法器、刀剑武器和各种精美纪念品。
??????
这些少林寺产业发展计划其实是赵翰青借鉴了后世的一些寺院的商业经营方法再根据这个年代的实际情况想出来的,别具匠心的创意并不多,但是,想法很大胆超前。思虑周详可以说面面都想到了,对于这些只知道念经的和尚们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冲击力。
丁开山听完就拍手叫好:“不错,这些注意都不错。这些产业都办起来的话少林寺财源滚滚自不在话下。”
“阿弥陀佛,师弟说的的确是不错,让人听了耳目一新。” 广谱和尚眨巴了一下眼睛又摇头道:“不过要想兴办这些产业可是需要不少的本钱,少林寺如今可是连重建的钱都拿不出来又怎么有钱发展产业?”心道,你这是计划虽好,但是没有本钱。也只能算是纸上谈兵。
另一位管理寺里田产的管事和尚也道:“寺里虽然有些田产,但是如今不是太平盛世,土匪肆虐,民不聊生,别说典押出去了,就是租也没人租了,都是我们自己在种,种不了的只好荒那儿了,所以,想要筹集做生意的资金难啊。”
赵翰青对少林寺的情况自然知道,少林寺如果有钱岂会等到现在还没有重建,主要还是中原战乱和匪患闹的,老百姓辛辛苦苦种下的庄稼,年景不好颗粒无收,年景好了庄稼刚收下就会被土匪抢了,还是个颗粒无收,这样一来,除了那些有看家护院的豪强地主谁还敢种地啊,许多田地都荒芜了。
搁以前少林寺势大光是寺里的僧众就上千,谁敢惹少林寺啊,但是少林寺被焚之后,僧众也少了,声威大不如以前,少林寺的佃户一样会被土匪抢,所以寺里的地租不出去也没有什么奇怪的,说到底还是实力问题。这也是赵翰青为什么第一个建议就是建立武术学校广招弟子了,这也是增强少林势力的一种捷径,昔日有僧兵护寺,如果现在突然拥有了成百上千的弟子,还会有不开眼的土匪敢打少林寺田产的主意吗?想要大少林寺主意先要掂量一下了。
丁开山也收起了兴奋劲摇头叹道:“这么多产业要开办起来是需要不少本钱啊。”
赵翰青笑道:“诸位师兄的意思是少林寺如果有了本钱少林寺是不是就可以兴办这些产业了?”
广谱和尚立刻就想着到赵翰青莫不是要打香火钱的主义?今年的香火钱可能会收的比往年多些,因为俗家弟子今年捐奉的多,但是这钱肯定是不能挪作他用,所以,他急忙道:“阿弥陀佛,出家人不打诳语,寺里真的是没钱,那个——这次盂兰盆节可以收一点香火钱,不过所收的钱都要用于寺中的重建,几处殿宇必须修葺,有些佛像金粉剥落连面目也不清楚了也必须粉刷一下,用钱的地方真是太多了,一点香火钱只能是处处捉襟见肘。”
赵翰青笑道:“师兄不要哭穷了,我也不找寺里借钱。”
一句话说的大家忍俊不禁,就连恒善大师的嘴角也浮起了一丝笑容,自己这个徒弟可真是什么都敢说,也不分什么场合,不过话说回来了,自己当初看上他也正是这种率性本真的性格。
广谱尴尬地一笑,不过,他脑子脑子灵活,立刻反问道:“ 丁师兄说师弟有点金之术,请问师弟能不能先解决开办产业需要的本钱?”
赵翰青心中鄙视了他一下,你这不是想要空手套白狼,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情,这家伙满脑子都是钱,简直像个市侩的商人,不去做生意真是可惜了。不过,他腹诽归腹诽,自己既然想出了产业大计自然也想到了资金的问题,于是,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匣子放在桌上,笑道:“这是我敬奉佛祖的香油钱,也算是弟子对师门的一点心意。”
丁开山却是知道这位小师弟常有匪夷所思的惊人之举,于是笑道:“师弟肯定是大手笔了,有了这笔钱一切事情都解决了。”
广谱看了匣子一眼心道,大手笔?匣子里面就是装满金条和珠宝能有多少?多半还是杯水车薪,宣了声佛号问道:“匣子里装的是黄金还是珠宝?”
赵翰青笑而不语,就仿佛是匣子里装的是金山银山似的。
第七百七十二章 兴业大计()
众人都看着小匣子,比巴掌大不了多少,实在无法让人相信里面能装多少钱。
广谱看了看恒善大师和方丈一眼,二人仍旧闭目不语,他这才道:“五师兄,请打开看看。”
距离最近的一个管事和尚打开了匣子,里面空空如也,惊讶地道:“里面时空的。”
“空的?”广谱不相信亲自走过去查看,里面也不能说是空的,从里面拿出了一张纸来,“这是什么?”
“哦,这是中华民国中央银行的存单,无论在哪家分行都可以见票即兑,登封城里也有家银行,应该可以提取现款。”
这些和尚们整日里念经礼佛哪里见过这个,好奇地互相传看。
其中一位管事道:“这张纸真的可以换钱?”
“这东西是不是跟银票差不多?”广谱在少林客栈做过管事见识毕竟多一些,立刻就跟银票联想到了一起。
“对,这也算是一种银票吧。”
广谱看到存单上有许多零,仔细一看失声道:“十万?”
众人听了俱都一愣,十万大洋可不是小数目,不是谁都能拿出来的,也不是谁都舍得拿出来的。就连方丈也是眼角一抖倏然睁开了眼,显然是修为不够精深无法再做到真正的心如止水古井无波。也难怪众人震惊了, 这手笔的确不小, 十万大洋就是重建少林寺也足够了。
几位管事和尚忽然感觉到赵翰青就跟救苦救难的菩萨一样,浑身散发着万丈光芒,跟白花花银子一样的光芒。
丁开山摇了摇头苦笑道。“师弟这么大手笔,让愚兄的那点钱无法拿出手了。”
赵翰青一听就知道丁开山去而复返多半是像自己一样。也是除了捐献的么一千块大洋的香火钱之外再悄悄的向师门表达一点心意的。刚刚众人一起给师门捐赠时,,大家捐的数目都差不多,最多的也就是捐了一千块,毕竟同门之中像耿金庚和陆冠那样家资万贯的是少数。太多了许多人拿不出来,谁如果一下子捐得太多会让别的同门难堪,也有出风头之嫌。
因此,赵翰青才在众人离开之后留了下来,这笔钱他早就准备好了,就是用于少林寺重建的,不过后来又想到发展少林产业这笔钱也可以先作为本钱,等盈利之后在重建少林。
丁开山去而复返也肯定是想瞒着众人向师门表达一点心意的。果然。只见丁开山从口袋里拿出十来根金条放在桌上,“我只能拿出这么多了,也算是为重建少林稍尽绵薄之力吧。”
黄澄澄的金条在灯下散发着诱人的光芒,比起来赵翰青的十万存单更加招眼,不过谁都知道十万大洋堆积在一起也一样炫目。
“敬奉佛祖只求本心,师兄拿出这笔钱只怕是已经倾尽所有了吧,这才是真心,而小弟拿出的只是自己的一小部分钱财。论起对佛祖的虔诚小弟自愧不如师兄。”
“阿弥陀佛,好一个敬奉佛祖只求本心。” 恒善大师突然睁开了眼睛,“以心侍佛此谓诚也。开山师侄虽身在江湖却不失本真,守住本心就是无量功德,阿弥陀佛。”
丁开山恭恭敬敬道:“多谢师伯点化。”
赵翰青总觉得师父这话好像对自己说的,也急忙表态:“听师父一席话,胜多十年书。”
恒善大师又闭目不言了。
方丈也微笑着道:“丁师兄,赵师弟。多谢你们对师门一片赤诚之心。”他是真心的高兴,有了这笔钱就可以重建少林,也可以发展少林产业了,老实说他这个方丈当得实在是太窝囊了,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要钱没钱,寺院无法重建,连袈裟破了也舍不得换,少林寺一日不恢复昔日荣光,他就觉得愧对佛祖和历代祖师,这已经成了压在他心头的千斤巨石,甚至影响到了他的修行,成了他修行道路上的魔障,有了这笔钱就会彻底得到解脱了。
恒善大师突然道:“阿弥陀佛,我要做晚课了,你们去吧。”
赵翰青急忙站起来恭恭敬敬道:“那就不打扰师父修行了。”他知道恒善大师下达逐客令就等于是表明了态度,接下来的琐碎的事情他老人家就不过问了。
离开了恒善大师的住处之后,方丈也离开了,临别时又特意吩咐几位管事僧多多向赵翰青请教,这也等于是表明了态度,支持少林寺发展产业,具体琐碎的事情就是管事和尚负责了。
赵翰青一看师父和方丈都做了甩手掌柜,暗道,得道高僧是不是都是这样的?看丁开山也要离开一把拉住道:“师兄那里去?咱们要商议重振少林的大计。”
“师弟是不世出的奇才,什么事能难着师弟呢?我就不在这儿添乱了。”
“师兄别想偷懒,无论是重建少林还是发展少林产业都离不开你这位老江湖指点,而且各位师兄也都得帮忙,现在咱们先大概商议一下。”
为师门出力丁开山自然不会置身事外,于是就留了下来。
不过,大多数时候就是赵翰青在说他的详细计划,丁开山也被赵翰青满嘴的新名词弄得心里发虚,暗自感叹江湖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自己老了,只能帮师弟摇旗呐喊了。
几位管事和尚也只有倾听的份,除了广谱,其余人对经营之道几乎一窍不通。
赵翰青提议成立少林发展建设委员会,统一负责少林重建和筹备发展少林产业,等将来产业发展起来之后再成立少林产业管理委员会负责统一管理少林各种产业。他还建议聘请辈分较高的俗家弟子做发展建设委员会的顾问。
丁开山听到这里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小师弟这是要把俗家弟子都拉上为重建少林出力,当然,身为少林弟子为师门效力也是分内的事情,有俗家弟子相助,也方便在各地建客栈分号和药店。其实这对俗家弟子来说也是好事,少林寺势力越大,俗家弟子也更跟着水涨船高。
无论是重建少林还是发展产业都需要巨额资金,这笔钱只够干一样,而两样都是刻不容缓的大事,赵翰青建议先发展少林产业而后再利用赚到的钱重建寺院,这样就就跟几位管事和尚的想法有了分歧。他们想的是如果先投资产业,少林寺的重建又不知道要拖到何年何月去了,在他们的心目中重建少林才是第一大事,自然希望先重建寺院。
最后丁开山就做了和事佬,他建议重建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