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历史天空下-第3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九百四十一章 收复三城世界震惊() 
三城收复的消息传出去之后引起的轰动让赵翰青也始料不及,用举国震动来形容也毫不为过。

    首先说重庆方面,抗日同盟军的报捷电文对国民党政府来说就像是连日不晴的阴霾天里突然看到了灿烂的阳光,不,是久旱送来了及时雨。最高统帅部每天收到的战报不少,但是十有**都是报忧不报喜,比如某某城失守,某某部队损失惨重,偶有报喜的也是经不起推敲。这些战报多了虽然是让人麻木了,但是总是给人一种山河破碎、四面楚歌的感觉。现在终于有人报捷了,而且这场胜利不同于消灭多少日军,而是收复失地,还是同时收复了三城,收复失地意义重大,绝对比得上消灭日军一个师团甚至一个军了。因为,现在终于可以理直气壮地大声向全国民众、向在抗日战场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的延安方面、向全世界大声宣布国民政府并不是谣言所说的不抵抗的卖国政府,国民政府一直在领导全中国民众在艰苦的条件下同侵略者做殊死战斗,而且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蒋委员长看到捷报自然是“龙颜”大喜,连声道:“好,好,这个小子的确是个人才啊。”

    亲自前来送战报的军统局局长戴笠不动声色地道:“是啊,这位赵翰青的确是有些本事,可惜不是校长的学生,混江湖的又多是桀骜不逊的性子。否则大可以给他一个军长当当。”

    蒋委员长刚刚生出来要对赵翰青委以重任的念头立刻就淡了下去,“太可惜了,他如果是从黄埔军校里出来的就是给他一个集团军司令又有何妨?真是太可惜了。”

    戴笠一听就知道赵翰青的“前途”已经被自己看似漫不经心的一句话给断送了。心里暗暗松了口气,他对赵翰青他可真是又妒又恨,而更多的是忌惮,深深的忌惮,他这辈子只对两个人忌惮,一个是当年叱咤上海滩的王亚樵王九爷,另一个就是赵翰青。而他对赵翰青的忌惮说起来也是源于王亚樵。

    原来自从赵翰青协助邓铭文在淞沪之战和南京保卫战中表现出色就引起了蒋委员长的关注之后。戴笠就奉了蒋委员长密令悄悄调查赵翰青,越调查就越心惊。仅仅是赵翰青在上海滩的表现就让他无比震惊,而这才仅仅是赵翰青势力的冰山一角,赵翰青的势力究竟如何让无孔不入的军统也无法查清楚。但是,赵翰青在上海的一些事情还是查清楚了。其中就有赵翰青跟斧头帮的王云飞的密切关系。戴笠是暗算王亚樵的主谋,而王云飞是王亚樵的义子,二人之间自然就是不可调和的仇恨,王云飞是他的敌人,王云飞的朋友自然也是他的敌人了,不过,他并没有将王云飞放在眼里,但是,赵翰青让他深深忌惮了。派了不少特务想要接近赵翰青,但是,别说接近了。连进入赵翰青的地盘也不容易,这让他更认识到了赵翰青的厉害之处。因此,他更不愿意看着赵翰青爬到高位了。

    “娘希匹,我的学生里怎么没有这样的人才?升官发财都一个比一个厉害,带兵打仗一个比一个无能,饭桶。一帮饭桶!”

    戴笠吓得大气也不敢出一下,因为他也是饭桶中的一个。

    蒋委员长虽有爱才之心。但是戴笠的话让他又打消了念头,他通过邓铭文传话想见见赵翰青,但是一直被赵翰青找借口推脱了,现在想想赵翰青可能真的是桀骜不逊的性子,这种人肯定是不能准备委以重任了。但是,还要摆出一种拉拢的姿态,升官赵翰青已经是中将了,再升一级就是上将了,就是他愿意,但是那一帮行伍多年的老军阀们未必愿意,让他们跟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平起平坐情何以堪?军衔不能再升了就只好嘉奖了,反正这个又不要钱,所以嘉奖令就不吝溢美之辞。

    随着对抗日同盟军嘉奖令的还有国民政府通告全世界的电文,洋洋洒洒的电文上道:

    在以蒋委员长为首的国民政府的领导下,全中国的军队和民众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同侵略者做殊死战斗,自平津燃起战火以来,我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如今在中原沦陷区收复了玉州、唐州和邓城三县,这标志着我们的抗战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那就是从战略防御开始反攻,这个战略的转变预示着距离这场战争的结束也不远了,相信我们很快就会将侵略者赶出中国去??????

    当天,这封饱含了中国国民政府抗战的决心、信心和誓言的电文以电波的形式发向全世界。收复三城在电文里变成了收复三县,并不是弄错了,而是当局有意为之,三个县肯定比三个城大得多,造成的影响也自然大得多。

    远在上海的《神州快报》也率先进行了报道,随着当局发布了通告全世界的电文,国内外报纸也开始连篇累牍地进行了报道,收复三城又一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各种贺电如雪片似的飞往抗日同盟军司令部,有来自延安的,有邓铭文等跟赵翰青有交情的一些**将领的,也有来自各爱国团体的。

    中国收复被日军占领的三县的消息全世界也为之震惊,就连美英法等国政要们也纷纷猜测中日的战争难道真的发生了逆转?如果消息是真的这让那些先前预测日军最终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中国最终败亡的世界各国政要和军事家们情何以堪?中国你这是要逆天吗?许多人纷纷怀疑这个中国官方消息的真实性,谁让国民政府一贯喜欢信口开河说瞎话呢。不过,列强们通过别的渠道证实了中国方面的确是收复了被日军占领没有多久的中原地区的三座城市,这三座城市虽然不大但是的的确确是城市,而且,他们还得知收复三城的并不是**,也不是八路军,而是一群中国的绿林好汉,像罗宾汉一样的好汉。不能否认罗宾汉在西方的巨大影响力,爱屋及乌,西方政要们对中国的罗宾汉们充满了好奇也充满了好感,正在海外请求国际援助而备受冷落的蒋夫人也因为中国罗宾汉们的一场胜利而开始受到了礼遇。

    后来,赵翰青才知道收复三城引起的的巨大影响,于是就对一文不值的嘉奖令不满了,从老子这里得到了这么大的好处怎能一毛不拔呢?于是就让黎明辉直接向重庆索要军饷和武器。

    蒋委员长这才知道天下还真没有白占便宜的好事,占完了便宜这就要付账了,这军饷不给也不成,混过江湖的蒋委员长可是深知要想马儿快快跑就必须让马儿吃好草的道理,于是,他忍住肉疼给抗日同盟军支付了一笔资金,而且还是用美元支付的,这是赵翰青的要求,理由是要向美国佬购买武器。刚好,蒋夫人刚从美国人那里得到了一笔援助资金用于抗战,于是,直接将一笔款子拨到了赵翰青指定的花旗银行账号上,这还是赵翰青在上海时办理的,海外几大银行他都办有账号。当然,这时后话。

    眼下,刚刚收复了玉州、邓城和唐州三城,让赵翰青又是欢喜又是愁,三座城池是守还是放弃呢?守城可能会引来日军的进攻,放弃了又有些可惜,这三座城简直成了鸡肋。(未完待续)

第九百四十二章 三城成了鸡肋() 
军事会议上,是据守三城还是放弃三城撤回根据地大家争论不休,以黑五更为首的大部分人主张据守三城趁势收复宛北城,然后调集抗日同盟军的的其他队伍再联系的保安团合围南都城切断南都城日军与外界的联系,孤军深入的武田师团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无论是突围还是死守南都城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灭亡。

    田丰收等少数一部分人对攻打南都好像没有那么乐观,主张先撤回根据地,连番作战伤亡不小的部队也需要休整,而且,不少弟兄都想家了,毕竟离开根据地已经大半年了。同时,也可以加强根据地的保卫力量,根据地相比起鸡肋一样的三城更重要,不容有失。

    这一回又让赵翰青犯难了,黑五更代表了大多数中高层指挥员的意见,而且他本人也有些意动,如今武田师团孤军在南都,周边其他日军最近的也在数百里之外,这是消灭武田师团的最佳时机。抗日同盟军第一路军其他纵队最少可调集三四万人,加上自己掌握的全部兵力也不是没有消灭武田师团的能力。

    另外,鲁州、峡州和西岭县三地的保安团再加上中原保安独立师和唐搏虎从南都带出的保安部队也有两万多人,唐搏虎是最急于收复南都城的人,毕竟他守城有责,赵翰青有几分把握说服他一起对付武田师团,如果能让南都保安部队也参加战斗的话。兵力上就更占据优势了。而且在南都城还有罗棒槌和诸葛铁嘴等一股潜伏的力量,里应外合拿下南都城也不是不可能。

    赵翰青分析得越透彻就越怦然心动,无论他再是先知但是他毕竟年轻。自然会有年轻人的热血和冲动,他从一个落魄街头的少年几年时间走到今天除了穿越的优势也有善于抓住有利时机的因素,这一次是不是也该抓住机会呢?最重要的是如果能够消灭或重创武田师团收复南都城可不仅仅是大功一件,即便是无法改变中日这场战争的历史进程,但是绝对可以改变中原的抗战局面,说不定整个战争期间日军再难以在南都立足,想到这些他就感到热血上涌。

    但是。赵翰青在机会面前并没有完全丧失理智和谨慎,抗日同盟军和保安部队合在一起虽然是兵力不少。真正靠得住的除了自己的一万多人,另外就只剩下中原保安独立师了。他一直跟保安独立师的副师长黄山松有秘密联系,里面有不少中下级军官都是少林俗家弟子,也有他安排进去的人。保安独立师的训练也比较严格,战斗力比一般的保安团强得多,因此,战斗力应该也不会太差。至于,唐搏虎的队伍战斗力如何就不好说,还有抗日同盟军的其他队伍战斗力肯定不咋样也未必会真心实意地配合,这样一来,兵力虽然占优势却也要大打折扣。这么一盘算消灭武田师团收复南都城又没有那么大的把握了。

    而且,赵翰青也担心的还有根据地的安危。南都三义堂的刘元德能够做汉奸,谁能保证抗日同盟军的其他纵队和支队司令会不会也做汉奸?刘元德手段他是知道的,张萧林在短时间内崛起上海滩隐然与杜月笙和黄金荣并驾齐驱背后就有刘元德的支持。以他的手段岂会不对抗日同盟军下手?那些昔日的土匪头子们唯利是图劣性难改未必都靠得住。根据地是自己的立足之本,一旦有失抗日同盟军第一路军说不定立刻就会土崩瓦解。

    赵翰青权衡再三也无法对两种意见作出取舍。

    “我看还是请司令做主吧,司令一定能够得做出最正确的决定。”黑牛将崇拜的目光投向了赵翰青,历史的经验告诉他听老大的一定没错。

    众人显然都是一样的想法,目光都投向了赵翰青。

    赵翰青苦笑了一下,每一次都能做出最正确决定的那是神仙了。自己不是神仙,充其量只是一个神棍而已。但是。他这个神棍的“神通”这会儿一点儿也使不上。他端起茶碗轻啜了一口,这样也给他赢得了一个缓冲的时间,同时,这副淡定而胸有成竹的样子也能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他在上位久了就越能体会到后世那些领导们为什么开会总喜欢端着一杯泡好的茶水了,其作用可不是口渴而已,也不仅仅是一种故弄风雅的做派,而是一种领导艺术的体现,一杯茶在手就显得淡定优雅,就有了一种掌握全局的从容。茶文化堪称领导艺术中的精髓,如今赵翰青也深得其中的三味,不过,他喝的可不是什么极品好茶,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就是:哥喝的不仅仅是茶,而是一种心情。

    放下茶碗时,赵翰青更显出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因为他心里已经有了计较,先分析利弊,然后看看能不能将两种意见糅合到一块。“大家的两种意见都很好,也都有可取之处,但是,也都有利有弊,先说坚守三城吧——”

    于是,他就把自己想到的利弊详细给大家分析了一下,大家这时也都冷静下来了,知道自己考虑的不够周全,尤其是黑五更脸有惭色,自己先前想得太简单了,也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南都城数万日军岂是那么容易消灭的?如果整个作战计划中有一环出现问题就会造成整个行动的失败,如果因为守三城分散了兵力再失去根据地的话自己可就成了罪魁祸首了。

    不过,赵翰青也说了如果能消灭武田师团的话对于抗战具有重大的意义。他让大家再好好考虑一下看能不能找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来,因为他自己也没有想出两全其美的办法,说到底他不想根据地出现什么意外,更不不想放弃消灭武田师团的有利时机。

    但是留给他们的时间并不多了,如果不兵围南都城的话,估计武田师团很快就会反扑的,武田师团拥有坦克和大炮等重型武器,到时候想要守住三城肯定要付出巨大的牺牲。这时,赵翰青突然提出了一个消灭日军有生力量为目的的新思路,而且,想灭日军兵力也不与坚守三城围攻南都有什么冲突;更不会跟保卫根据地有冲突。至于,鸡肋一样的三城必要的时候可以放弃,因为赵翰青喝茶的功夫从温习后世那些抗战神剧中受到了启发,突然想到了一个可以随时收复三城的办法。

    大家又热烈地讨论起来,赵翰青说的随时可以收复三城的提议让大家更加兴奋,可以随时收复三城也就是说随时可以实施围困南都城武田师团的作战计划,那么分歧就不存在了。

    最后,赵翰青做出了三个决定:一是他亲自去西岭县见唐搏虎商议联合抗日之事,当然,别人不知道的是他准备顺便也能假公济私见见唐萱;二是命令黑牛先率领一部分兵力悄悄返回伏牛山来增强根据地的军事力量;还有一个让不少人颇不以为然的命令就是悄悄挖掘三城通向城外的地道。

    众人对最后一个命令有些意外,都认为挖掘通往城外的秘道肯定是关键时候逃命的,虽然是不少人颇不以为然,不过,没人站出来质疑,对于赵翰青的命令都是习惯兴地服从。

    赵翰青也没有多做解释,又吩咐大家一定要严密监视南都城的日军动静,如果发现大批日军出动要及时撤退,然后带着教导队赶往西岭县去见唐搏虎,还有唐萱。(未完待续)

第九百四十三章 西岭之行() 
感谢“小小鱼儿11”的打赏,感谢朋友们不离不弃的支持!

    正文——

    西岭城是南都所辖的唯一一个处在群山中的县城,四面群山连绵,西岭县就坐落在群山怀抱的一个山窝窝里。@顶@点@ 。2x。co这座小城虽然是不大,但是历史悠久,据史书记载,在西周时这里就建立过诸侯国,春秋战国时这里被楚国设为县治,后来,历朝历代一直就是县治的所在。所以,这里是地地道道的千年古城,古老的城墙,古老的房屋,可以说这座城的一砖一瓦都饱含着历史的沧桑。

    西岭城的城墙都是清一色的青石条建成的,高大坚固,易守难攻。

    据说,西岭城自建成至今还没有被入侵的敌人攻破过,每一次改朝换代都是招降的。太平天国时五万捻军将西岭城团团围困,城里只有不到五千的乡勇凭借城墙竟然坚守月余,最后捻军粮草难以为继只好撤退。辛亥革命之后,一个团的国民革命军也曾攻打过西岭城,现代的枪炮也没有奈何这座小城,后来还是西岭城一位在外念书的学子加入了革命党,潜入城中秘密联系了一批有志之士里应外合才光复了这座小城。最近几十年也有不少土匪想要打西岭城的主意,但是每一次均是无功而返。

    赵翰青一行风尘仆仆到达了西岭这座千年古城下。

    一名保安团的小头目点头哈腰地上前招呼。因为,赵翰青早让教导队员们换上了**的军装。所以守城的保安团士兵看到突然出现的一支队伍只是感到奇怪并没有如何警惕。

    赵翰青也不由得暗自摇头,日军已经占领了南都城,这保安团的警惕性也太低了。南都城距离这里左右也不过二百多里地,如果日军突然兵临城下然后用重炮轰炸,这座号称从来没有被攻破的小城还能那么幸运吗?

    等到赵翰青亮出了身份,那名保安团小头目却露出了满腹的狐疑,显然是不相信这么个年轻的小白脸是一位是一位少将,如今赵翰青虽然是堂堂的中将了,但是他亮出的还是军事委员会特别顾问身份。或许是他这个编外少将早被蒋委员长遗忘了。反正他被任命为抗日同盟军的中将却并没有明文免去他的军事委员会特别顾问的头衔,那么他就还是军事委员会的顾问。

    赵翰青之所以没有一来就亮出抗日同盟军的身份主要是为唐搏虎考虑的。毕竟堂堂的南都城保安司令也仅仅是少将军衔,虽然是人家的少将比自己这个抗日同盟军的中将含金量高。但是他毕竟也是中将不是,唐搏虎这个少将也就比自己低了一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