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查小组的成员是以士兵为主,结合当地的绅士来组成。可是,已到了去清查临烝一家姓糜的大地主家时,本地的绅士就告病假。不来参加丈量土地了。诸葛亮觉得里头有鬼码事了,一调查,才知道,这个姓糜的地主是跟刘备的糜夫人有远方的亲戚关系,所以绅士们都不敢得罪他。
诸葛亮心里说,好了,我可找到箭靶了。
诸葛亮亲自到那个姓糜家去,他当面问道:“糜员外,你自报土地了没有?”
糜员外说:“报了。”
诸葛亮再问道:“报的亩数是否真实?”
糜员外说:“真实!你不信的。就去叫刘玄德派员来量!”
原来那个姓糜就是糜夫人的远房叔叔,所以它能够直呼刘备的大名。
诸葛亮说:“我手下的人员多得很,不必去荆州搬兵的。明天我就带人去量你家的土地!”
于是诸葛亮就亲自带十几个小组,去丈量糜员外家的田地。刚丈量了半天。糜竺就跑马来跟诸葛亮说:“军师,这家员外就是我的远房叔叔,你就太高手一下。放过他一次吧。他会感谢你的。”
诸葛亮说:“我所做的就是为了国库的充实,荆州兵马的强大。如果我做错了。你就去叫主公革我的职!”
糜竺只好走了。诸葛亮继续待人丈量米员外的田地。
第二天,诸葛亮仍不见刘备派人来干涉。他就知道刘备支持他这样干了。
经过几天的奋斗,终于查出那家地主是瞒报了五十亩地。
诸葛亮毫不手软的没收那家地主的一百亩田地。
这可是杀鸡儆猴子的呀。没收土地的消息,一下子惊动了诸葛亮所管辖的三个郡。
那些想瞒报土地的地主见到诸葛亮真的动真格了,就马上纷纷来重新自报亩数。
田地清查结束,田地亩数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四成。诸葛亮又勒令那些瞒报土地户要补交两年的征粮,若不交者,即将满报的天的充公拍卖。但这一招,诸葛亮一下子就增加了不少的征粮。
诸葛亮又出文告,荒山荒地允许农夫开荒,不论是何人,只要开出来的新田地,报经官府了,官府就马上发给田地契据,成为私有家产,外人不得侵占。
那些田地的贫民纷纷上山去砍木铲草,将可种庄稼的荒芜坡地挖起来,能垒成梯田的就垒梯田种稻谷,不能垒成田的就做旱地种旱庄稼。他们可拼力气的开荒,这毕竟是能留给子孙后代的财产。而这财产只须下苦力就争到。这可是明君对贫苦人的恩赐呀。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即使他们只开出门山大的田块,他们也跑去报官府那田契。
由于农夫的积极开荒,诸葛亮所管辖的三个郡,新开肯出来的新田地,就有旧的田地的一半。
诸葛亮头一年所征收到的公粮,就增长了两番。
诸葛亮还要农夫服傜役,集中起来去兴修水利,或拦河筑水坝引水上高坡,或引山泉下泼下来灌溉田地。天旱时,谁用水浇地谁就交水费。天旱仍有收成,老百姓就非常感慨的讲,全靠官府率领民众兴办水利,大旱之年,农夫才有收成不饿死。殊不知,官府是白利用百姓的劳力去搞水利工程,到头来还要跟农夫收水利费。这是官府白手套狼的狠手段。单水利费,诸葛亮管辖区就捞得一笔可观财政收入。只是愚民不明底细,还一劲儿给刘备集团歌功颂德。
诸葛亮的策略能使落后的地区一跃成为富裕地区,因此,刘备就把诸葛亮那套策略在荆州所有的郡推广,又使得荆州很快的富足起来。因此刘备才有足够的粮食物资去攻打西川的。
诸葛亮所取得的政绩,使得刘备觉得诸葛亮就是一个非常难得的人才。诸葛亮是被他消弱了兵权的臣子,可是,诸葛亮并没有抵触,也没有因此消沉,更没有怨恨他刘备,而是还大树特树刘备的个人权威,也是在为刘备日后称皇制造舆论。这真是配做君王的左臣右相的候选人才呀。纵观荆州集团里那么多的臣子,有谁会像诸葛亮这样处处为刘备制造个人迷信,大树刘备的绝对权威的呢?
诸葛亮的确是可以重用的臣子。
后人有诗云;
武侯带兵有一套,
孔明治国出良方。
为了敛财充国库,
独创种种新名堂。(未完待续。。)【 。 快速高品质更新】
第247章 孔明冒险出使()
诸葛亮按惯例每一旬回家一次,与妻子和继子团聚。
那天,他刚到家,妻子黄硕就跟他说:“夫君,刚才马良刚来找过你。他讲要是你回来,没有人见到的,就马上回临烝。”
诸葛亮觉得很奇怪,他心里想,是不是他犯了什么罪,刘备要抓他的。但是,他又觉得刘备刚刚在全军表扬了他,这怎么又会突然来抓他的呢?即使他犯了罪,刘备也先叫他来面对面的审问才对的。
诸葛里正想叫仆人去请马良来一下,这时,马良有找上了门来了。
诸葛亮一见马良进门来了,他就马上问道:“贤弟,你来找过我,是有啥急事的?”
马良没有马上回答诸葛亮的问话,而是问诸葛亮,回来有没有被人见到了呢?
诸葛亮讲他并没有干坏事,为什么怕人见到他回来的呢?
马良说:“东吴的周瑜死了。难道兄长没有听到的吗?”
诸葛亮说:“我是没有听到这个消息。不过,周瑜的死与我有什么关系?”
马良说:“周瑜的死,可与兄长关系大的喽。兄长还是赶快回临烝吧。”
诸葛亮就问个为什么?
马良说:“周瑜的噩耗刚转来,主公就召集文武官员来商量,准备派员去东吴吊丧,参加周瑜的葬礼。会上没人自报当使者去东吴。”
诸葛亮问道:“为什么没人敢去东吴?”
马良说:“因为那边传来说。周瑜之死就是受到荆州三次大气的打击,才急死去的,特别讲你孔明是主凶呢。因此大家就怕去东吴参加周瑜的葬礼。所以我才来告诉你兄长还是赶快回临烝。免得主公又派你当使者去东吴。”
诸葛亮一听到马良这么说,心里马上乐起来了。整个荆州集团没有人敢去,他诸葛亮敢去了,就为刘备解了一次大难题。刘备又要启用他了。
诸葛亮说:“既然大家都怕去东吴,那我就是去吧。”
马良说:“兄长,你还是考虑好呀。你真的去东吴,凶多吉少!”
诸葛亮说:“凶多吉少。到底还是有点吉,不是全凶的呀。我还得去一趟东吴。”
黄硕和马良极力的劝说诸葛亮不要去东吴。诸葛亮就是不听。
原来诸葛亮极想又立一次大功,好回荆州来主持军事大权。去吊唁周瑜虽然有险,但是事情考虑周密了,就能化险为夷。
没人敢去。他诸葛亮敢去,才凸显出他诸葛亮无畏精神和勇气。
诸葛亮去见了刘备,向刘备请缨,他要当使者去东吴吊丧周瑜。
刘备说:“军师你去东吴?不行!东吴把周瑜之死的责任全部归罪于我们的呀,特别讲是你军师施计用兵三气周瑜,才导致周瑜激死的。你是不能去东吴的。”
诸葛亮问道:“有何证据说是我气死周瑜的?”
刘备说:“东吴来报丧的人讲,周瑜在临死之前,仰天大叫几声;‘天啊天,天既生了瑜。为何又生亮?今我才被诸葛亮激死呢?’这不是直指军师你就是害死周瑜的吗?你去东吴,周瑜的部下岂有放过你的呢?”
诸葛亮问道:“哪谁能去的呢?”
刘备讲他亲自去一趟东吴。
诸葛亮讲主公更是不能去东吴的了。一是主公是君侯,君侯去吊唁别国的一个都督。那是级别不对等;二是主公刚带夫人从东吴回来,东吴的吴侯对主公有怨气还未消的呢。此次主公去了,可能被扣留起来,以荆州换人才被放回来的。这样损失太大。
刘备本来就是没有勇气去东吴的,他之所以这样讲,只不过是一种作秀而已。一见诸葛亮拦他了。他就讲,那就让关羽去喽。以弟代兄。道理是充分。
诸葛亮讲们关云长待人太傲慢。去东吴就是怕他说话得罪了东吴。
刘备又讲,那就让张飞去喽。
诸葛亮讲张翼德去东吴也不行。张翼德讲话直来直去,就是怕冲撞了东吴人。
刘备又讲,那就派马良去喽,马良曾经自告奋勇说当使者出使东吴参加周瑜葬礼。
这时,诸葛亮才知道,马良要劝说他不去东吴,目的就是马良想出使东吴一次。立一次功。但是诸葛亮也想趁着这个机会在立一次功,他是不能让机会错过的。于是诸葛亮就讲,马良是刚到集团来的,他在在东吴是没有知名度的。再说,马良的级别跟周瑜的级别是不对等的。让马良去东吴,东吴就讲我们荆州不重视周瑜的葬礼。
刘备就问诸葛亮说:“军师,那样,该谁去的呢?”
诸葛亮说:“亮去最合适!”
刘备说:“军师去东吴,就是怕周瑜的部下将领要加害军师的呢。”
诸葛亮说:“周瑜还活在世,亮都不怕他,现在他死了,亮还怕什么?再说,亮的级别跟周瑜是对等的,亮去了就能证明我们荆州集团对于周瑜的葬礼是很重视的呀。”
刘备说:“既然如此,那就让军师在去东吴一趟喽。让云长或翼德一人跟军师去东吴,如何?”
诸葛亮说:“关将军、张将军都是比亮年长。让你年长去保护年小的,不雅观,还是让赵云跟亮去一趟东吴吧。”
当下,刘备就批准赵云带五百兵去保护诸葛亮出使东吴。出使的事定下来之后,刘备又给诸葛亮一个任务,那就是叫诸葛亮到了东吴,就寻找江东贤士,动员他来荆州辅助他刘备。
这件事对于诸葛亮来说,是相当艰巨的。因为前次诸葛亮去东吴时,基本就是被周瑜软禁起来,没有跟外界人接触过,根本上不懂得谁就是贤士名人。但是诸葛亮还是对刘备说:“那我到了东吴就暗访一下,碰上贤士名人的,就说服动员他来荆州共事。”
当下,刘备就令人去把祭礼搬下船,又叫赵云去挑选强壮的士兵五百名,准备护送军师去东吴。
诸葛亮也趁这机会回家跟妻子和儿子话别。
后人有诗云;
周瑜英逝刘备慌,
诸葛冒险去吊丧。
巧舌如簧陈大义,
赴汤滔火见衷肠。(未完待续)
第248章 祭文如此写出来()
诸葛亮从刘备官邸出来,他走在路上,想如何去动物的时候,才突然想到,去东吴吊唁周瑜,少不了一篇祭文。
祭文的格式是怎样?诸葛亮没有见过。诸葛亮平时是注重读兵书,读法治书,读经书史书。祭文,他从来不去关注,也没有去找来看过。
现在可好了,你诸葛亮不去关注的东西,轮到它来打扰你诸葛亮了。
怎么办?
只好找人帮忙。在荆州城里的文官群里,马良兄弟俩可能懂得写祭文的。要是马良不懂写祭文的话,他怎么敢自荐去东吴吊唁周瑜?
如果马良自动跑来讲,要帮他诸葛亮写祭文的话,他当然很乐意的让马良代笔拟写一篇祭文。
诸葛亮万万不能跑去求马良帮写祭文。他诸葛亮是响当当的军师,连祭文不会写,那还说什么无事不懂的大谋士?
诸葛亮不能把短处亮给众人知道。他决定先回家想办法。
诸葛亮一进家门,先给继子诸葛乔碎银子,打发诸葛乔出去买零食。
诸葛乔一出门,诸葛亮就问妻子说:“哦,爹还在家吗?”
诸葛亮想要岳父帮他写一篇祭文。
黄硕说:“爹昨天已去庞德公家了。你找他有什么事?”
原来黄承彦经常来跟女儿同住,已到了辰末,女婿就要回来,他就提前离开。他是岳父。是过来的男人,懂得整成男人每隔七天八天,就要寻女人来作乐一次。作为岳父他不好意思呆在这家中看着女婿回来跟女儿亲热。
诸葛亮说:“他不在了。就不讲了。”
丈夫不讲,黄硕也不多问,她在心里怀疑丈夫是嫌她父亲来蹭饭吃。于是她就转话题,问丈夫去东吴的事是怎么样。
诸葛恪告诉妻子讲,主公已经批准他去东吴了,有提出派关羽或张飞跟随去,保护他的安全。但是他都拒绝了。提出要赵云同去东吴。
黄硕听到丈夫拒绝要关羽张飞陪同去东吴。就对诸葛亮说:“夫君,关张两人年比赵云长。身经百战,打仗的经验比赵云多。你怎么不让关羽或张飞随同你去东吴?”
诸葛亮说:“关张两人平时是不太服我的。要是要他们两人随我去东吴,在关键时刻,他们出卖了我。让东吴人杀了我,刘备也不会追究他们的责任。而赵云不是跟刘备结拜兄弟,赵云要是保护我不好的话,刘备会追究他的责任。所以我还是挑选要赵云跟我去东吴。”
黄硕又问道:“夫君,周瑜生前曾几次想要杀你,现在他死了,你为什么还要去吊唁他的呢?”
诸葛亮说:“周瑜虽是我的对手,但是也是我抗曹的战友,今天他走了。我应该去送他一程,再说,我去吊唁周瑜了。才能消除东吴人都认为我诸葛亮就是周瑜死对头的看法。”
夫妻对话到此为止。黄硕需要去指使丫鬟们去做一桌佳肴来慰劳丈夫。毕竟丈夫十天才回来一次,给他吃上好了,晚上他才有兴趣来跟她亲昵的。
是夜,府里的人都睡着了,黄硕仍不见丈夫开找她。她忍不住了,就来到书房看丈夫。
黄硕只见诸葛亮坐在案前。皱眉头,凝神沉思着。
黄硕挨近他身旁。抚摸丈夫的肩膀,问道:“夫君,你还在思考什么事情?”
诸葛亮说:“我在想写一篇祭文,但是不知道它的格式。”
黄硕说:“怎么你还不会写祭文?”
诸葛亮说:“没有写过。那个鬼文的规格要求每句四个字,我从来都没见过那个格式的呢。爹不在了,我怎么办呢?”
黄硕说:“我来帮你写!”
诸葛亮说:“夫人你会?真的吗?”
黄硕说;“我娘死的时候,爹就教过我写祭文。”
接着,黄硕讲,所谓的祭文,就是写一篇文章来给死者歌功颂德。那格式就是每句四个字。也就是作者用四个字来造句而已。
最后,黄硕说:“夫君,你讲周瑜的一生事迹功劳给我听,我给你写出祭文来。”
诸葛亮把自己所懂得周瑜的事迹,一一讲给妻子听。
黄硕听了,悄微沉思一会儿,就动起笔来写文章。
那晚,诸葛亮夫妻就写出了一篇祭文;
呜呼公瑾,不幸夭亡!修短故天,人岂不伤?我心实痛,斟酒一觞;君其有灵,享我蒸尝!吊君幼学,以交伯符;仗义疏财,让舍以居。吊君弱冠,万里鹏抟;定建霸业,割据江南。吊君壮力,远镇巴丘;景升怀虑,讨虏无忧。吊君丰度,佳配小乔;汉臣之婿,不愧当朝。吊君气慨,谏阻钠质;始不垂翅,终能奋翼。吊君鄱阳,蒋干来说;挥洒自如,雅量高志。吊君弘才,文武筹略;火攻破敌,挽强为弱。想君当年,雄姿英发;哭君早逝,伏地流血。忠义之心,英灵之气;命终三纪,名垂百世。哀君情切,愁肠千结;惟我肝胆,悲无断绝。昊天昏暗,三军怆然;主为哀泣,友为泪连。
亮也不才,丐计求谋;助吴拒曹,辅汉安刘;掎角之援,首尾相俦;若存若亡,何虑何忧?呜呼公瑾!生死永别!补守其贞,冥冥灭灭。魂如有灵,以鉴我心;从此天下,更无知音!呜呼痛哉!伏惟尚飨。
祭文写出来了,诸葛亮读了一遍之后,觉得基本把周瑜的一生经历功劳都讲出来完了,最后几句讲他诸葛亮和周瑜的关系与友谊,讲得非常的真诚。他觉得文稿很满意,一字都不改了。接着,诸葛亮就问妻子,要是他读完了祭文,眼泪没有流下来,那该怎样办的呢?平时女人去哭丧,是怎样能哭出眼泪的呢?
黄硕说:“别人是怎样哭出眼泪,我可不知道,我是用药来抹眼鼻,才能哭出泪水来的。你就把羽毛扇拿来给我,我就再羽毛上上放些药粉,到时候你想哭的时候,就用羽毛扇擦一下脸和鼻子,就能马上哭的流泪了。”
后人有诗云;
料事如神诸葛强,
祭文难写妻子帮。
凡人难有万事晓,
孔明偶被小事烦。(未完待续)
第249章 孔明哭吊周瑜()
东吴在柴桑为周瑜举行国葬。高规则的葬礼,可见孙权多么看重周瑜的呀。
诸葛亮心里想,刘备曾经跟他讲过,孙权曾认为他诸葛亮是周瑜的死敌,曾经叫刘备赶走他诸葛亮。好得刘备没有赶走他诸葛亮,只是把他诸葛亮调离荆州城,调到南投那儿去。
现在他诸葛亮来到了柴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