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野心家诸葛亮-第1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诸葛亮施计杀了刘封,斩断了刘备的股肱,开了军机大臣谋杀君主的太子先河,才有后朝代的军机大臣仿学诸葛亮使阴谋杀死当朝的太子的悲剧频频发生。

    就是刘备一时的糊涂,听了诸葛亮的话,斩杀了刘封,因此三年之后,刘备在他临死前,他只好把诸葛亮和李严指定为托孤大臣。如果刘封没有死的话,刘备肯定不会把朝廷大权旁落到外姓他人的,他一定任命刘封做辅政大臣,西蜀的大权交给自已姓刘人的手里的。如果刘封做了辅政大臣的话,那么西蜀国在后主时代就没有诸葛亮专权,连年北伐,穷兵黩武,劳民伤财,国库亏空得快,才导致国破社稷灭亡。

    后人有诗云;

    孔明最爱《梁父吟》,

    晏子二桃杀三人。

    频繁使计清君侧,

    除掉潜在竞争人。

    当下,刘备就宣布讲他心烦胸闷,今后一切事情都交由军师诸葛亮代办,知道他病好了,再回复原来的规章制度。这就是刘备不敢出兵去替关羽报仇而耍的一个手段来拖延时间。因此,刘备再为关羽报仇就是在后来的两年之后。这可见刘备以前在结拜兄弟时所讲“不求同日而生,但求同日而死”的话,都是虚假的。若果后来没有张飞的起闹,也许刘备就没有兴兵去替关羽报仇的。(未完待续)

第284章 孔明逼刘备称皇() 
那天,刘备和一帮大臣离开诸葛亮军师府之后,黄硕才从后堂走出来。她问诸葛亮,刚才汉中王来我们家做什么?

    诸葛亮告诉妻子,汉中王是专门来看我的。

    黄硕又问诸葛亮,关羽已经被杀死了两年了,汉中王怎么还不去为他的义弟报仇的呢?

    原来黄硕也听到刘备一听到关羽被东吴杀死时,当场在大臣面前哭了一阵,也叫喊要去替关羽报仇,要扫平东吴。

    诸葛亮讲,汉中王那是只是口喊而已,是不敢出兵去打东吴的。

    黄硕又问诸葛亮,为什么刘备不敢派兵去打东吴的呢?

    诸葛亮讲,就是东吴跟曹魏联合起来打荆州,关羽才失荆州,败走麦城,被东吴大将潘璋的部下马忠所擒,孙权劝降不果而将关羽父子杀害。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汉中王如果起兵去攻打东吴的话,曹操就在后头偷袭,那样的话,益州就危极了,说不定还会被所灭的呢。

    黄硕又问诸葛亮,汉中王既然开口讲出兵去替关羽报仇了,后来他又怎么食言不去的呢?

    诸葛亮就告诉黄硕,他诸葛亮早就看出汉中王是不敢贸然出兵去攻打东吴的,汉中王只不过是口头讲一讲而已。因此,诸葛亮他就替汉中王搭个梯子,让汉中王顺着梯子走下来。那就是诸葛亮当时在大臣们面前给刘备分析讲,现在曹操刚接受孙权归顺投降。我们一出兵去打孙权,曹操肯定出兵来支援孙权的,那么我们就腹背受敌的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我们还是等到孙曹两人闹翻脸了,再去攻打东吴。众臣也随和了诸葛亮的主张,也纷纷出来劝刘备暂且忍一忍。

    汉中王就是这样一忍,就忍了两年的时间,忍来了曹操也死了,曹丕继承父位,当上了魏王。新魏王篡了汉献帝的皇位。

    黄硕问诸葛亮。你为何要讲那么多的废话?

    诸葛亮讲他不是讲废话,而是讲很高兴的话。因为汉献帝已经被废除了。如今天下已经不再是姓刘的汉王朝了。他诸葛亮就要实现从小要当宰相的梦想了。

    黄硕笑了讲,难道你就要跑到魏国去当宰相的吗?

    诸葛亮说:“我为什么要跑到敌国去当宰相的呢?我就是要劝汉中王称皇,他一称了皇,他就封我当丞相。那我就是当上了宰相的了。”

    黄硕讲,上次,你们这些大臣不知费了多少的心机和主意,才把刘皇叔劝说当汉中王,现在你又想动员他当皇帝,他听你讲的吗?

    诸葛亮说:“汉中王要是不听我诸葛亮劝说的话,那我就逼他称皇。”

    黄硕说:“臣逼王称皇,不怕王将臣杀死?”

    诸葛亮说:“汉中王老早就想当皇帝,要不然他怎么以封禅两个字来给儿子取名的呢?”

    接着诸葛亮就分析讲。有史以来,那些想当皇帝的人,都是开头假装讲他不想当皇帝。但是一有了手下的大臣劝说多了,才假装讲众臣逼了他才逼不得已当皇帝的。这就是好像女子在出嫁时,哭哭滴滴的讲她不想离开家,可是当她一上了花桥,心里就乐笑不得了,恨不得马上到夫家。立即进洞房。

    黄硕拍了诸葛亮一把说:“不准你老是讲我们女人的坏话!”

    接着黄硕就问诸葛亮,为何一心要相当宰相?现在已是军师。是集团里的第二把手了,何必非要相当丞相才行的呢?即使你当上了丞相,你的俸禄还不是这多的吗?再说益州就是这么大,出了个皇帝还不是管这么大的地管这么多的人,而你管的事还不是这么多的吗?

    诸葛亮讲他现在只是一个集团里的军师,还不是一个国家里的丞相。将来还没有资格上史书的。到了他真的当上了丞相,就能上史书的了,他诸葛家族就有了出个丞相的记录。所以讲,当军师和当丞相就不一样的喽。而汉中王一称了皇,他就是名正言顺的皇帝,就更威风的了,就能在历史留下大名的了。甭管他是好皇帝还是坏皇帝,是长寿的还是短寿的,在史书上都要写上他是某个朝代的皇帝。这样他就能留名历史的了。

    黄硕才知道男人把名誉看做比生命还重要。但是她又猜不到诸葛亮是否能劝说刘备称皇得成功。

    诸葛亮就是在关羽死后的第二年,即是延康元年(公元220年),就着手准备做劝说刘备称皇的工作。

    首先,诸葛亮派人去偷偷的做了玉玺,然后就带一大帮臣子来劝说刘备称皇。诸葛亮上表说,近来曹丕已经篡了皇位,天下已经没有了天子。大王应该登基称皇。近来又有张嘉献来了玉玺,这就是上天赐给大王的好良机。

    刘备假装说:“哎呀,你们这样做,就是逼我做不忠不孝的人了。”

    孔明说:“大王,话不能这样说过。现在曹丕那个杂种还能敢称皇,而大王就是汉室的后裔,怎么不能做皇帝的呢?”

    众大臣齐声高呼说,大王有理当皇帝!

    刘备的脸色马上变青了说:“我岂敢学逆贼做皇帝的呢!”他挥了袖子,愤然的走进后厅去了。

    诸葛亮见到刘备假装生气走了,他就对众大臣说:“我由于冒犯了大王,心里恐慌害怕,现在我的头痛得很厉害。我就在这儿宣布,从明天开始,我不能来办公了,大家也可以自由放假。”

    第二天,刘备听说军师诸葛亮病倒了,不能来办公,群臣也跟着放假,整个政府机构都停下来,运转不的了。这种现象在今天来说,就是官员大罢工的喽。官员罢工,政府机构就瘫痪,就像人的大脑突然昏过去,不醒事了。刘备见到政府机构瘫痪下来了,他开始着急了,因为他刘备已经退居二线好长时间了,很多事情他都不熟悉,一时他是不能马上处理重大事情的,还需要诸葛亮天天主持政府的日常工作才行。他刘备要到诸葛亮家里起了解一下情况。劝说诸葛亮尽快起来办公才行。

    刘备就连忙到诸葛亮家里看望诸葛亮,看诸葛亮病到了什么程度。

    刘备直接来到诸葛亮的床前,见到诸葛亮躺在床上,他就弯腰下去问道:“军师,你得的什么病?”

    诸葛亮悄微台了一下头,说:“多谢大王亲自来看望。亮是忧心如焚,命不得长久了。”

    刘备又再问:“军师所忧的是什么?”

    诸葛亮假装病痛得很,没有回答,只是皱着眉头。

    刘备再三请问了,诸葛亮才长叹了说:“臣亮原生在茅庐之中,自遇到主公之后,又相随至今,言听计从。多亏主公收取的了两川,不辜负臣之前的夙愿话儿。如今主公所有的文武官员己超过了百名,他们都想拥护主公为皇上,共同图取职位俸禄,光宗耀祖。可是大家都没有想到主公坚持执着,不肯顺从大家的意愿。很多官员都有了埋怨心,不用多久的时间,大家就尽散离开去了。若果文武官员都跑散了,吴魏两国就来共,那两川就完了。臣亮怎么不忧的呢?”

    刘备说:“我并不是退档不当皇的,只是怕别人议论。”

    诸葛亮说:“古人讲:‘言不顺,名不正。名不正,则事不成能。’今天主公名言顺,有什么不可以的呢?难道没有听过说‘天给不要,反受其害’的吗?”

    刘备说:“这事就等军师病好了之后再说吧。”

    诸葛亮马上击打摒风板几下,躲藏在外面的许多文武官员立即进来跪在刘备的面前,齐声说:“大王既然答应了,那就选吉日登基喽!”

    刘备还假装说:“你们这是逼我挨到万代骂名的了。”

    诸葛亮立即骨碌从床上爬起来说:“大事就是这样定了,马上筑高台!各位马上去上班办事,不得误事!”

    诸葛亮又当场马上派人去建筑高台,登高台建成了,就让刘备登台称皇。

    待众人离开之后,黄硕从后庭走出来说:“夫君,你真是有本事喽,能逼得汉中王称皇,又无罪。”

    诸葛亮笑着说:“我不但无罪。而且我还是有大功劳的呢。汉中王心里不知怎样感激我的呢。”

    黄硕说:“那刘皇叔就多赏给你金银财宝的喽。”

    诸葛亮说:“可惜我没有更多的孩子来享受。”

    黄硕说:“哦,我告诉你夫君,我现在觉得我有喜了。”

    诸葛亮忙说:“那太好了!我就能当上父亲的喽。”

    后人有诗云;

    刘备做人真虚伪,

    假装被逼登皇位。

    若无诸葛使阴谋,

    帝梦不知何年遂。(未完待续)

第285章 君臣连亲() 
刘备登基称皇了。他就封刘禅为太子。

    刘备对阿斗的记性十分不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阿斗就像他刘备以前小的时候一样,读书总是不长进。

    刘备所知道儿子的学业情况,全是太傅许靖汇报讲给他听的。许靖讲,太子读书时不够专心,叫他背文章,一篇短短的文章,让他读了几天,还是背不下来。而来陪读的军师诸葛亮的继子诸葛乔,只要让他读一两遍,就能背得出来,而且还是一句也不漏的呢。许靖之所以讲出诸葛乔的情况。只要是证明他不是无心叫太子读书的。他的意思就是,同样的读书,诸葛亮的继子能记得那么多,而太子却没有记得下来,就不能怪的先生不会教孩子读书的了。

    刘备心里懂得,他的儿子真是他的种子了。因为刘备在小的时候,也是读书不成器,常被公孙瓒笑他笨蛋。由于公孙瓒常笑他刘备,害得刘备不好意思跟公孙瓒在一起读书,就跑回家来帮母亲织草鞋买草席。刘备小的时候不爱读书,现在他的儿子也是不爱读书,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要是别的父亲一听到儿子读书不长进,一定心里很着急。但是刘备一点也不着急。自身的经验告诉他,人读书成功不成功,不要紧,只要他懂事后,自已有志气,有雄心,有胆量,有恒心,敢于拼搏,就能争到好的前途。

    刘备就是这样经过来的。以前公孙瓒读书比他聪明。但是现在公孙瓒还不是被曹操灭了吗?他读书没有公孙瓒那聪明,可是,他现在还不是能当上汉中王又晋升当了皇帝的嘛。再说他的阿斗。现在已经是太子的了。不像他少时那样的没有父亲,需要拼搏才有前途。

    阿斗现在凭着父亲就有了就有皇位在等待他去坐。只要阿斗有个影子动在世上,阿斗就能当皇上。不过几年前,刘备听说诸葛乔边都聪明,心里很不舒服,于是就将诸葛乔赶走,不让诸葛乔在做陪读生。

    刘备赶走诸葛乔。不让诸葛乔当陪读生,目的就是不让诸葛乔学到更多的知识。因为刘备知道。诸葛亮现在已是第二把手,日后诸葛亮的后代必须也是要继承父亲的官位,也要当第二把手的。要是诸葛乔学到更多的知识,他就有野心来要篡夺皇位的。

    太子虽然立了。刘备还有一块心病,那就他已经六十一岁了,是相当老的了。阿斗还是那么的年轻,不懂得处理朝事,就怕他突然闭上了双眼,阿斗坐不稳皇位的。这事他不得不考虑。他想来想去,就想出了要拉拢诸葛亮来做阿斗的靠山才行。

    以前,刘备曾经在娶孙尚香时,讲过了。他若娶来的妻子生了女儿,就配给军师的儿子做媳妇。现在诸葛乔已经长大了,大概诸葛亮还记得刘备的许许诺吧。诸葛乔这么大了,诸葛亮还没给诸葛乔娶妻,好像在等娶刘备的女儿一样。刘备早先生下来的两个女儿,已经在长坂坡兵败时,被曹军杀死了,现在身边还有一个孙尚香夫人随意要一个伺女做干女儿的姑娘。他就想何不以这个义女嫁给诸葛乔。这样诸葛亮就和他刘备是亲家了,诸葛亮就会竭尽全力来辅助阿斗的了。于是就在刘备刚登基的第二天。刘备就宣布招诸葛乔为驸马。

    刘备招诸葛乔做驸马,还是出于诸葛亮暗中所逼的。原来,诸葛乔已经长大了,二十几岁仍然没有娶亲。马良就关心去问诸葛亮,为何还没有给儿子娶媳妇?

    诸葛亮说这个儿子成亲,需要有皇上恩准才行。

    马良问诸葛亮,为何讲这样的话?

    诸葛亮就把以前他帮刘备出计去讨娶孙权妹妹孙尚香的时候,曾跟主公有约,讲不要主公感谢,只要主公日后若有了女儿,就配个他的儿子做媳妇。当时主公就已经答应了。现在主公还有个女儿待嫁,他的诸葛乔就是等主公何如答复的。

    马良跟诸葛亮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他深知诸葛亮的心意,那就是想跟刘备攀亲的。于是马良就将诸葛亮的话,婉委的告诉了刚刚登基称皇的刘备。刘备听了马良的话,才想起以前他跟诸葛亮讲过的玩笑话。想不到诸葛亮却把这话别当真的,一直记下来,也一直惦记在心里,也一直没有让儿子成亲,并且还这样的外传这样的事,似乎在讲他刘备说话不算数。他刘备若不答应这门亲事的话,那他刘备就是失信于诸葛亮的了。传出去的话,他就是不讲信义的君子的了。

    诸葛亮这一招可够厉害的呀。

    刘备也懂得,要是他刘备没有兑现若言的话,诸葛亮就可能对他有意见,就不会忠心的辅助他刘备。再说那个诸葛乔也是相当聪明的孩子,要他当驸马也是最佳人选。而且这个义女反正也要嫁人的。配给诸葛乔又何不行?

    刘备心里说,诸葛亮你真的想要要我刘备的女儿做儿媳妇,那就只好把孙尚香以前把伺女当作义女的那个姑娘嫁给诸葛乔喽。反正你的儿子是继子,我的义女配你的继子也般配的。

    于是刘备就下诏令,要招诸葛亮的儿子诸葛乔为驸马。

    刘备招诸葛乔做了驸马,那是为阿斗将来作想的。将来诸葛乔做了丞相,又是皇上的妹夫,他有了这样的两层身份,就不好意思来篡权的了。要是诸葛乔想要篡权的话,他还要考虑他这样做了,会不会被天下人笑。还有诸葛亮已经是跟他刘备是亲家了,从感恩的角度来说,诸葛亮应该要竭尽全力来辅助他刘备。因为刘备想去征讨东吴,为阿斗开疆扩土。他就是打算他一旦带兵去打仗了,就让诸葛亮在后方协助阿斗守两川。

    皇帝和丞相连亲了,不论是皇帝还是丞相,两人的的为更加的牢固了,谁也动摇不了。这就是诸葛亮老早以前就想出来的阳谋。

    后来刘备在张飞的强烈要求下,他真的要去东大东吴。出征之前,刘备就按他的打算,留诸葛亮在后方,保护阿斗和两川。

    还有更要的是,他将来一闭上了眼睛,那就交由诸葛亮来辅助阿斗治理国家,为阿斗治理好国家,好把一个牢固的江山移交下一代。

    刘备这样的人事安排,是比曹操聪明的。曹操就是不会以亲戚的关系去笼络司马懿,所以后来的司马懿父子就篡夺了曹操后代子孙的江山。正是刘备这样的人事安排,诸葛亮才死忠于刘禅,没有篡位夺权。可是人算不如天断,诸葛乔做驸马只有几年,之生了一个儿子,就在刘备死后的第二年也暴病死去了。所以诸葛亮再没有亲人帮忙之下,而劳累死去在五丈原。

    后人有诗云;

    无亲无故生异心,

    儿女联婚成了亲。

    攀援姻亲做大事,

    中国古今好盛行。(未完待续)

第286章 孔明妻子怀孕了() 
天晚上,诸葛亮突然记起妻子的话,就问妻子说:“前几天,夫人你不是讲过你有喜了吗?”

    黄硕讲是。`:“夫人,你可能搞错了,你的肚子一点动静都没有,怎么讲有喜了呢?”

    黄硕又告诉诸葛亮讲,胎儿到了四五个月,才能动得起来的。

    诸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