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野心家诸葛亮-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官场处处人诡秘,

    事事需防遭暗图。

    诸葛亮的这个想法始终如一的保持到死,所以他没有把出山前和出山初期的好朋友拉来到他身边当他的助手,当他的幕僚。他到东吴策划游说庞统来投奔刘备,那是刘备交给他的一个任务。后文再细说这事。

    手机: 电脑:

第36章 。道士教书() 
野心家诸葛亮;第36章 。道士教书

    次日,一清道士早早就来县府衙门的诸葛亮的家中,征得诸葛珪同意之后,他就带诸葛亮到他的寺庙里,开始教诸葛亮读书和写字。濠奿榛尚

    一清道士是一个出家人,长期独住寺庙,他感到非常的孤独寂寞,非常想有个伴儿,早晚有人与他交谈。

    他虽是一个出家人,但是他心中还有着凡夫欲子的情怀,也想拥有跟亲人在一起的亲情的生活。也想体验一下儿孙绕膝的生活滋味。可是他却没有过一儿半女,这样就难以让他实现心中的渴望。诸葛亮认他为干爹了,他就想要带这个干儿子来和他住一起的。现在诸葛珪让他教诸葛亮读书写字,他正好有理由带干儿子来跟他住在一起了。

    一清道士叫教诸葛亮识字,不是叫诸葛亮读死书背死书。

    诸葛亮跟着一清道士学读书学写字,他觉得很轻松。因为他的爹爹教他识字是一天到晚,要背“习而知之”或“三人同行必有吾师”的孔子语录。然后就叫他依样画葫芦--照着字一笔一笔的把那些字写下来。一天总是这样的读和写,诸葛亮就觉得很烦很累很讨厌,读了一天也记不下来,写过的字了又很快就忘了。

    一清道士没有像诸葛珪那样的叫孩子识字,他要教诸葛亮先认识平时最熟悉的名词。接着他首先问诸葛亮在家最爱的是谁?

    诸葛亮说是娘。

    孩子爱母亲,是人的天性。

    一清道士就问他会写娘字了没有?

    诸葛亮说爹还没有教过他娘字是怎么样的。

    一清道士就拿出一张纸来,指着纸上的一个大字,对诸葛亮说,这个就是娘字。念娘。一清道士又解释讲,娘子有两个字构成,左边的一个字是女字,右边的一个字是良字,良心的良,善良的良。女人生了孩子,她心里就变得很善良,所以,孩子就叫生自己的女人为娘。

    诸葛亮听了就觉得很有兴趣,一下子,他就学会了三个字,而且他又就得娘的确是很善良的女人。

    他叫诸葛亮念了几遍之后,又看到诸葛亮会写了娘字。于是,他又拿出一张纸来,告诉诸葛亮说,这个是爹字,念爹。一清道士有解释讲,爹字也是由两个字构成的,上边的一个字是父字,父亲的父,下边的字是多字,多少的多。也就是一个男人有了孩子,他就要干很多的活,需要挣到很多的米和钱,才能养活孩子。

    诸葛亮心里说,嘿,爹爹的字原来是这样子的……

    之后,一清道士又6续拿出来了,哥,姐,弟,妹,叔,婶的6个字。

    一下子,诸葛亮就很快的认得了娘娘,爹爹,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叔叔,婶婶的字是这样子。不用去背它几遍,诸葛亮一读过了,就能记得牢牢的。接下来,一清道士又教诸葛亮那些字的写法。诸葛亮为了能很快的会写他最常用的字,他一写就非常的认真,所以他写了过后,就忘不了。

    诸葛亮见到他自己学到的字,学得这么的快,他就觉得原来读书认字是这么容易,又不挨打挨骂。这样的读书他就是读他几辈也不厌。

    诸葛亮觉得师父真会教人认字了,比他爹强多了。他爹教他读字,一句话就有好多的字,一连教他念几遍,他才勉强会读。但是,他一停下来一会儿,再念它的时候,又不会念了。烦人极了。

    诸葛亮一读不下去,他爹就立叫他伸出手掌来。戒尺就啪的打到他的手掌上来了。

    读读打打,诸葛亮哪里学到字的呢。

    现在诸葛亮跟师父学读书学写字,他觉得很有趣的,越学越想学。

    诸葛亮学会了家里人的称呼之后,他还想多学几个字。可是师父说,今天就叫你这几个字,多也不教了。

    诸葛亮就问师父为什么不多教他呢?

    当师父讲,教小孩认字,就像让小孩吃饭的一样,一餐给饭吃刚饱就行了,多吃饭了,他的肚了撑了,不舒服了,以后就怕吃饭了。教小孩认字也是这样,一次逼他学很多的字,反而导致他厌学的。

    一清道士这样的教法,可与诸葛亮的父亲不一样的了。诸葛珪教儿,恨不得一天内要诸葛亮学会天下所有的字。

    诸葛亮以为师父不上课了,就让他回家了,于是他说:“师父不上课,那我就回去喽。”

    师父说,不能回去。再把刚才学到的字写过一遍。

    学生只有听先生的话。诸葛亮只好说:“嗯,就写字吧。”

    一清道士讲你要写字就先磨墨。

    诸葛亮讲他不会磨墨。在家里,他爹一要他写字时,都是有仆人替磨墨。

    一‘清道士说:“那是你家里的事,在这儿你就得动手磨墨。”

    一清道士去拿水来了,又补讲了一句:“孔明,你要永远记得自己的事要自己做,不能让别人代干。”

    嗯,就是这句话,让诸葛亮铭记到死,他当上了蜀汉宰相,还是用这句话来指导他的行动,公务事不论是大是小,他都一一亲躬,处理好了才放手,害得他好累的呀。

    一清道士先给砚台槽放下一匙水,又拿来一枝墨条,就叫诸葛亮用三只手指拿住墨条,拿着墨条在砚台的槽里从右向左的旋转。很好玩。

    诸葛亮磨了一会儿,砚台里的水就变黑了,就告诉师父说:“行了,墨磨好了。”

    一清道士看了说:“不行。砚台的槽里的水还没有黑出亮色来呢。墨汁磨得好了,字才写得好。”

    诸葛亮就是磨了小半天,手都旋得酸麻了,才磨好墨。

    墨磨好了,就开始写字,一清道士就教诸葛亮是怎样握笔。

    诸葛亮说:“在家里,爹早就教我这个动做了,并且还教了怎样运笔。”

    一清道士说:“你懂了,我还是再讲一次。还有的是,人写字和人做事的一样,不能东想西想,要全神贯注的去写字。你一想到外边了,你写的字就不好了。”

    诸葛亮这时才知道,人做事是不能想别的事情。这样教导可让他牢记在心中,后来他每思考问题的时候,他都不让别人来干扰,因此,才有诸葛亮祭坛,禁止旁人靠近的神秘兮兮。

    一清道士就叫诸葛亮先写一横一竖,一撇一抐,一点一提,一横折角,一横弯勾,一竖弯勾的几个笔画给他看。

    他看了诸葛亮写出来的笔画,没有说什么,就吩咐诸葛亮把今天刚学会的字,每个字要写1o遍,写完了就拿去给他看。

    一清道士看了诸葛亮的作业,只说:“勉强过关。你该玩了。”

    诸葛亮说:“那我就回去玩喽。”他想回去跟他的两个弟弟玩。

    一清道士说:“你不能回去,你只能在庙后玩。”

    诸葛亮说:“我独个人玩是没有兴趣的。”

    一清道士说:“我就去跟陪你玩。”

    师徒两人来到了庙后的树林。

    在大树荫底下,他们很快的找见了一群蚂蚁。诸葛亮指着一只大头的蚂蚁说:“师父看,这只蚂蚁多大的呀。”

    一清道士对诸葛亮说:“你猜大头的蚂蚁它当什么官?”

    诸葛亮回答说:“大头蚂蚁是这帮蚂蚁的大将军。”

    一清道士问诸葛亮为什么这样讲的呢?”

    诸葛亮说:“我们人的大将军都是大个子,力气大的人才得当将军的。蚂蚁难道不是这样的吗?”

    一清道士说:“孔明,你讲的只对了一半。在蚂蚁群里,哪个蚂蚁的个子大,它就能当头当王。而我们的人就不是这样的了。我们人要当王当将军,不是看谁的身体长得高大,谁的力气大。而是看谁的本领大了,谁就能当上管很多人的大官。”

    一清道士就举例说,以前,有个人叫晏婴的人,后人称他为晏子。晏子是个矮小的人,长相又有点丑。但是晏子读书勤奋,知识渊博,齐国君的齐灵公就选他来当宰相。由于晏子当宰相干出了大政绩,齐灵公死后,齐庄公继君子位,又任命晏子担任宰相;后来齐景公来继齐庄公位时,还是继用晏子来当国相。晏子这个矮小的人一生前后辅助过三朝,辅政长达5o多年。

    一清道士是用晏子的故事来告诉诸葛亮,在人世间力气大的人不一定能当上大官,力气小的人,只要他是个聪明人,有渊博的学问,他就能被君主聘任为重要大臣。

    就是这样的故事激励着诸葛亮不屈于自己的不幸的命运,奋发向上,努力学习,力争上游,争当人上人。

    当时,诸葛亮对故事的理解还是不够深的,他很丧气的说:“那,我永远当不了大官的了。”

    一清道士温和的问他说:“孔明,你为什么讲这话?”

    诸葛亮说:“我和不能和晏子相比的。晏字他双腿都是很好的,我呢,我左腿瘸了,众人能让我去管他们的吗?我管不了人,我哪能当上一过的宰相?”

    一清道士说:“孔明,你要记住这句话,学优则仕。也就是说,一个人读书学习好了,就能当上大官的。只要你学得比众人好了,每次考试都考得第一名,那样的话,自有君主来请你去当他的谋士。你为君主出了好的计谋打赢了仗,君主封给了你一官位,你就有权去管人了。”

    诸葛亮听到这儿了,他才知道,一个人的官位可由君子封赏给的。而君主有专挑聪明的人去当他的助手,封给助手当大官的。他就在心里想,那我就要好好的读书,争取做一个人世间的最聪明的人,让好多的君主来聘我去当他们的助手,封给我当大官才行。

    一个孩子长大后成才,不是父亲用棍细打出来的。诸葛亮后来他当上蜀国的宰相,是他的父亲用棍子打出来的。他还在很小的时候,他的爹就死了,他之所以成才,全是在小的时候,受到很好的启迪,受到很好激励。

    后人有诗云;

    道士当先生,

    哲理晓学生;

    学优则任仕,

    凭才上青云。

    手机: 电脑:

第38章 。小孔明玩弓箭射中人() 
野心家诸葛亮;第38章 。小孔明玩弓箭射中人

    诸葛亮跟一清道士几天之后,他觉得师父是个非常有本事的人,师父不单会教他读书写字,还会讲故事给他听。濠奿榛尚当他读错了或写错了字,师父也不像他爹的那样拿戒尺来抽打他。在他的眼里,师父就是他的一个朋友,因为师父不教他读书写字的时候,还跟他一起玩。

    有一天,一清道士拿来一件小兵器,问诸葛亮懂得这东西叫做什么?

    尽管那件东西和大人常用的比起来小许多,但是小诸葛亮一见了,就马上回答说这是弓箭。

    一清道士立即纠正说讲,这是一张弓,箭是另一样东西。弓就是弓,不能顺口叫它做弓箭。他又拿来数支箭,那些箭又比常规箭短。他举一支短箭,这就是箭。它是用竹木、羽毛和铜铁做成的。

    接下来,一清道士又问诸葛亮,弓箭的作用是什么?

    诸葛亮讲是拿来射敌人的。

    一清道士给诸葛亮讲解说,弓箭是一种的兵器,你能用它射杀在很远的敌人,而你又不被敌人的枪或剑伤到。所以讲,弓箭就是一种重要的兵器。最后,一清道士举着那副弓箭问:“孔明你爱不爱这张弓?”

    诸葛亮说爱,又问师父在哪买来的,他回去就叫爹去买几副弓箭来给他玩。

    一清道士听了小孔明的话,觉得很可笑。在那当时,官府十不准民间制造兵器的。凡是会造兵器的人,都要去集中在一块生产兵器。哪里有人造这样小的兵器出来卖的呢?他之所以造出这样的小兵器,目的就是让小孔明从小就有小弓箭玩,培养他从小就喜爱弓箭,也想激发小孔明热爱造兵器。

    一清道士讲,这么小的弓是没有人做出来卖的,是他自己动手做出来。

    诸葛亮马上问道:“师父你也会做弓箭?”

    一清道士讲,人生在世,凡是见到的东西,都要知道它是怎样造才行,并且还要学会造出它来,这样的人才是有本领。也就说,一个人活在世,要学会做很多的事才行,包括会做兵器。特别要想当将军的人,更要学会设计和造出特别新型的兵器。一支军队有了一种别人都想不到新型的兵器,才能战胜打败敌人的。

    一清道士又讲,今天师父只能造出一次只能射一支箭,是不够新颖的。将来孔明你要造出比师父更好的弓箭才行。

    诸葛亮问道:“师父,你是不是想要叫我造出比你这张弓更大更硬的呢?”

    一清道士说:“不是这样,师傅是想叫你,能造出连续射出十几支箭的弓。”

    小孔明说:“将来我会造出这样的弓箭吗?”

    一清道士说:“你要想当军师将军的话,你就必须做到这样才行。”

    一清道士讲这样的话,目的是告诉诸葛亮要懂得,一个军事指挥家不单会带兵,还要懂得设计制造出新型的兵器才行。在这个出家人的心里,他是有目的的要培养诸葛亮将来去当一个带兵的将领。

    一清道士懂得诸葛亮腿瘸了,不能练重的兵器,但是诸葛亮可以练射箭。让这个腿残的孩子玩一种他力所能及的兵器,才能引起他对兵法的兴趣。这是一清道士专门为小诸葛亮量身打造出来的小弓箭。因为小诸葛亮是他的干儿子,他必需从全面去启发诸葛亮。

    由此可见,一个启蒙老师不单教幼儿学会读书写字,还要为他设计未来的人生的蓝图。

    一清道士最后说:“孔明,你不用去告诉你爹去买小弓箭了,师父是专门为你做出来了。你以后读书写字累了,就去练射箭。你要练到百步穿杨着样的准才行。不然,你就别想当上军师将军。”

    诸葛亮一从师父的手中拿到了弓箭,他就马上将一支箭搭上了弓,又马上屏气,用尽力气来拉弦,拉满了弦就马上放箭出去。他又不知道箭向哪飞去。

    在诸葛亮放弦的时候,他的前面正好走过来一抗锄头的农夫。幸好那农夫是个年轻人,手脚灵敏,他一听到弓弦的响声,有好像见‘到有一个小黑影向他飞来,他就连忙蹲了下来。

    而诸葛亮乱放出去的箭条正好射中了农夫的头上戴的竹笠。要是他不蹲下来的话,那支箭就射中他的胸膛了。

    农夫站起来了,他向一清道士喊:“喂,你这个道士怎么教唆孩子来射我?差点儿就要了我的命了。我要去报官府了。”

    一清道士连忙向农夫道歉,讲他不是专门叫子弟射人,他是教子弟学射箭的。可是这个子弟是第一次射箭,还没有掌握射箭的技术要领,才误向你放箭。真的对不起。

    农夫可不是听了一句道歉的话儿就了事,他借口讲他心中受了惊,身上的魂魄都飞散了。需要买三牲来祭一下祖宗神灵,叫祖宗神灵帮他招唤魂魄重归来服在身上才行。

    一清道士知道农夫是借故来敲诈他要钱的,他如果不给钱嘛,农夫就去报官府的了。虽然农夫去告状是告不赢的,但是,县长诸葛珪一见到他教诸葛亮出了事,那还给他当诸葛亮的师父吗?那他不就失去了很多的教学费吗?他想到这一‘点,他只好给了农夫一些碎银子,

    农夫拿到了银子,才把竹笠上的箭条交给诸葛亮。

    农夫走后,一清道士就往诸葛亮的屁股狠打了一把,问诸葛亮为什么向行人射箭?

    诸葛亮讲他不是专门向行人射的,只是他在要放箭时,手抖了一下,那支箭才不听话的向那边飞去的。

    一清道士又打诸葛亮屁股一下说:“我还没有教你是怎样瞄准,你就乱射箭。多亏没射死人,要是你射死了人,你就被来去五马分尸的了。”

    诸葛亮早就听说过五马分尸的恐怖故事了,他就很害怕的给师父跪拜磕头,说:“孔明以后不敢乱射箭了。请师父教我是怎样瞄准吧。”

    后人有诗云;

    孔明一箭惹大祸,

    魂飞魄散腿哆嗦。

    师父严厉喝斥教,

    训出谨慎大诸葛。

    手机: 电脑:

第39章 。孔明学射箭() 
野心家诸葛亮;第39章 。孔明学射箭

    一清道士将诸葛亮拉起来了,又跟诸葛亮讲,射箭是需要瞄准好了再放箭出去,这样才能射中目标。濠奿榛尚要是你瞄准不好,就乱放箭出去,就可能误射中别人。如果在战场上误射中了自己军中的伙伴的话,你就被判处死刑,被斩首的了。

    诸葛亮越听师父讲,就越害怕了。他就央求师父快点教他怎样瞄准。

    一清道士就把弓箭拿来边做示范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