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野心家诸葛亮-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谭一说:“里正大人,小人撤诉了。不愿兄弟俩告状了。”

    诸葛亮又问道:“是什么原因是你不愿上诉?”

    谭一说:“经过十几声互相呼唤和回应,使我懂得我们兄弟俩亲情还在。只要还有亲情,我们就能坐下来商量处理矛盾。所以小人就自主撤诉!”

    诸葛亮指着谭二问道:“谭二,你又为什么不喊话?”

    谭二说:“哥哥居然还认我是亲弟弟,我也愿意跟哥哥和好,也愿意把田地房子均分一下。”

    诸葛亮说:“那,你们就回家去,兄弟俩和气的商讨一下,该怎样分家吧!今日本里正办案到此结束。请大家散去干活!”

    诸葛玄和诸葛亮走回新茅房,在路上,诸葛玄问孔明,刚才为什么这样断案?这样做不是丢了很多的钱财吗?

    诸葛亮告诉叔叔讲,他最讨厌判民案。如果你判得好了,以后就有很多的人因鸡毛蒜皮来找你处理,害得你一天到晚都为他们办事。这样的话,我哪有时间看书的呢?于是我就想出要收重判案费,叫他们负担不起,自愿放弃起诉,双方自已和解了事。这时我处理第一对人的做法;第二对人,因为他们是兄弟,我又叫他们当大众面前互叫哥哥弟弟,用亲情触动他们的心灵和感情,使他们认识到亲情比什么都珍贵,而撤诉。

    诸葛玄听了孔明的这一番话,他才懂得十几岁的孔明把读书看成一件大事,所以孔明没有依仗权力居住在热闹的地方,炫耀自己的势力,而是躲开喧闹的街道,找个清净的地方来读书,研究学问。啊,孔明并不是像谋些人一当上了小官儿,就心满意足,沾沾自喜,自以为是一方很了不起的官老爷,心满意足的玩弄手中的权力。孔明他是有远大的理想的孩子。这个孩子他居住在清净的地方,他一定专心专意读书,一定读书有收获。所以,孔明才想出这一招来。

    后人有诗云;

    孔明办案有新颖,

    绝招劝说上诉人。

    当事双方愿和解,

    里正当官不烦心。

    诸葛玄临回荆州之前,他特地告诉诸葛亮一件事。

    手机: 电脑:

第60章 人吃人的隆中() 
野心家诸葛亮;第60章 人吃人的隆中

    诸葛玄告诉诸葛亮的那件事,就是关于隆中几年前发生过的恐怖事件。濠奿榛尚

    六年前,隆中这个地区,曾经发生了一场大瘟疫,隆中这个大村和周边的很多小屯,十有八成的人口都死去。那些幸存者都逃到别的的方,直到四年前,逃离出去的原住民,才有个别年老的人返回来,试看这儿的瘟疫气散尽了没有,人住下来,还生病不生病。他们住了住了几个月,觉得身体没有什么不舒服。于是这些年老的人又叫那些年轻的人回老家来。隆中就算在这几年,人口才渐渐的增加起来。

    蒯公就是怕瘟疫气还没散尽,他才低价的卖给我们诸葛家。诸葛玄这次下来就是告诉诸葛亮以后多加小心,一看见有人得了瘟疫病,就马上跑回荆州城。荆州城里有高明的郎中,他们会有很多药方防治瘟疫病的。

    诸葛亮听了这话,他才懂得,蒯公原旧的茅房之所以腐朽,就是多年没有人来居住,没有维修而造成的。蒯公虽然是诸葛家的亲家,但是为了卖掉有瘟疫气的隆中地区拿到钱财,居然隐瞒事实,不告诉亲家。要是诸葛家的人下来居住,而瘟疫气还没有散尽的话,那诸葛家的人不是染上瘟疫病的吗?还有他叔叔却没有先下来,却叫他诸葛亮先下来试探。多险呀,要是他诸葛亮一下来就染上了瘟疫病,他诸葛亮就马上夭折了。多亏老天爷有眼,早就把瘟疫气吹散尽完了,他诸葛亮到这儿来才平安无事。

    从蒯公为人的言行,诸葛亮完全懂得人与人之间,只有讲利益,没有讲亲戚关系,真是人心叵测呀。以后处事处人,都要多加小心。

    诸葛亮送走了叔叔,他就想了解隆中地区有多少人丁。但是由他一个人一户一户的登记造册,不知用多少天时间才完成。再说他是刚来不久,这儿很多小路,他都不懂,而且他又没有保镖,到下边的各个小屯走,不被坏人打伤也被也够咬伤的。他挨家挨户盘问人口太艰苦了。怎么办?

    诸葛亮突然想到村里的甲长。诶,何不叫甲长们来帮做调查人口的事呢。

    诸葛亮派家里的雇人去叫来了村里的一个甲长。

    诸葛亮先问他的姓氏。

    此人讲他姓马。

    诸葛亮又问马甲长如何当上甲长?

    马甲长讲,他是不怕死,先回来看老家能不能住得人,后又返回众乡亲暂居的的方,把情况讲给众乡亲们听,又带乡亲从外地返回老乡来。他人长的牛高马大,掷石头掷得很远有打得准,每次他的那族人跟别的族人打架,他都是冲在前面,加上他又值几个字,因此众乡亲们一回到老家了,就公推他做甲长。

    诸葛亮又问,在这儿当甲长,一年有多少收入?

    马甲长讲,在这儿当甲长完全跟其他地方一样,没有得到官府任何的俸禄跟补贴,甲长年收入只能得到所管的人家捐出来的一些米亮粮。

    诸葛亮追问,具体是多少?

    马甲长说,就是向每户索要一斗或者是半斗谷子。丰年就是一斗,歉年就是半斗。

    诸葛亮说,那就是甲长管的户头越多,他的收入就越多,是吗?

    马甲长说,是。

    诸葛亮心里想,当甲长也有不错的收入。

    马甲长问里正大人,传叫他来有何吩咐。

    诸葛亮说:“我派你去叫隆中所有的甲长,到我这儿来一趟!”

    马甲长说:“大白天叫小人去叫人,难哟。现在人人都下地去干活了。而且找见人了,叫他们来开会,他们会说,耽误我的工夫,你给钱吗?他们是不肯来的。里正大人若不信,就跟小人一起去?”

    马甲长这样的语气,明显就是违抗他里正的指挥,不服从里正的管辖,要跟里正索要钱的。

    诸葛亮心里很气愤,他心里说,下欺上,这个现象不改变,我这个里正今后就难管得住这些甲长。不行!我一定想个措施来改变这个现象。里正一定要掐住家长们的财源命脉才行。今天就先给甲长们尝一下甜头,以后在从他们头上索要回来。

    诸葛亮不能跑得远路。他说:“你去跟他们说,凡是来里正家参加开会的,都领到五吊铜钱。”五吊铜钱可不小,十吊铜钱能换得一两银子。

    马甲长去了小半天,就叫来九个甲长。他们一听到去听新来的里正训话一次,就能领到半两银子,很高兴的跑来了。

    诸葛亮请他们喝了茶,有发给每个家长五吊钱,然后讲,根据上峰的指示,隆中需要普查人口。甲长就是管各家各户人丁的长官,普查的事就交由你们去完成。限你们十天内完成,谁完不成的,就要撤换,让有能力的人上来当甲长。

    接着,诸葛亮话锋一转说,上峰还有行文下来,以后的甲长不再是下边民众推选了,而是由里正任命。

    诸葛亮就是欺甲长们无法见到公文,而乱编造出来的。他这样宣布,就是要牢牢的掌控这些甲长,让他们乖乖的听从他的指挥。哪个甲长不爱听话,他诸葛亮就马上撤他的职,掐断了他额外的收入。而那些在位的甲长想继续当甲长的话,他就得拿钱财来行贿里正。这就是弱肉强吃。而甲长们为了给里正送钱,不得不跟手下的民众索要钱粮。这就变相人吃人。

    在座的甲长都说,历来甲长都是平民百姓自己推选的,怎么现在就变成官指定的呢?

    诸葛亮说:“社会要实行仁治,只有管任命下边的里正,才能做到仁治。而由百姓乱选出来的甲长,不能百分之一百的做到仁治。不管你们怎样想,我都要执行上边的命令!哪个甲长违抗的,我就撤换他!”

    后来别的地区的里正听到隆中推行里正任命甲长制度之后,也纷纷仿效诸葛亮这样做。于是社会上地方的县官员就兴起行贿之风。直到后来的后来,世界很多社会都施行长官指定下级官员的制度,于是行贿**之风刮遍天下。

    诸葛亮又说,普查人口,只能如实登记,不能弄虚作假,报多报少都不行,因为以后要征收人头税的。比瞒报少了,官府就少收到人头税,你冒报多了,人头税收不起来,你得补交上来!如果发现哪个甲长在普查当中作假了,就要追究他的责任,轻者免职,重者送官府治罪!

    甲长们很快就把普查人口冊交上来,诸葛亮已统计,整个隆中地区仅有两百多户人家,人丁八百九百人。人丁太少了,今后得要发展人口才行。不过,他懂得当务之急就是他先把自己的田地弄好,有收成,只有自家收成好了,家里的财富才能逐渐殷厚起来,才能有足够的钱财供弟弟读书,才有钱财留下来给自己以后去读书。

    诸葛亮开始招雇农夫来当佃农。史书讲诸葛亮为出山之前是在隆中亲耕,其实并不是他亲自下地去劳动,而是去隆中当地主的,因此他才有钱来请人当他的书童诸葛亮不但管辖两百多户的佃农,还要管家中的几十个仆人。平时他要不单要处理好佃户之间的纠纷事,还要安派好家里的农事人事,其中有好多的治理地方和兴地方的措施,都是诸葛亮那时想出来的。诸葛亮就是在辍学的那5年间,他治理隆中得来经验体会,以及何如理财等等技术,在他以后管理荆州或者巴蜀国,都发挥很大的作用。

    后人有诗云;

    孔明声声喊仁治,

    实是心想捞货币。

    当官哪个不贪财,

    最笨田螺会吃泥。

    手机: 电脑:

第61章 严峻骇人的村规() 
野心家诸葛亮;第61章 严峻骇人的村规

    那一晚,诸葛亮正在油灯下看书,书童跑进来报告说,马甲长来求见先生。濠奿榛尚

    诸葛亮马上放下手中书,出门来问马甲长,这么晚了,还来找他,有什么急事?

    马甲长说:“我甲里的几个姓朱的人合养的牛刚刚被人偷走了。我是来请里正去帮破案抓贼。”

    诸葛亮说:“你带他们去追,还不行的吗?”

    马甲长说:“我来请里正大人去跟我们一起去抓贼,有了你在场作证,抓到的贼,才不敢抵赖。要不然,我们抓到了贼,他来说我们乱抓人的。因为我们是一个甲的人。”

    诸葛亮想一想,马甲长讲的有道理,于是他就跟马甲长去追贼。

    马甲长手举火把,在前面带路,两人一路小跑。甲长懂得里正脚有点不便,才小跑来照顾诸葛亮的。多亏马甲长路熟抄,所以很快的赶上了前面沿着牛脚印追贼的那一班人。

    诸葛亮和那班人继续追去。虽然有火把照路,但是田埂的小路不好走,诸葛亮走不惯,踉踉跄跄,总是跑在队伍的后头。马甲长怕诸葛亮不跟他们追贼,就慢步陪着诸葛亮跑。后来,诸葛亮跑累了,就大步走着。

    诸葛亮见甲长跟旁边,就打听以前里正是怎样处理抓到的头牛贼。

    马甲长讲,以前蒯公当里正的时候,当头牛贼被抓到时,就把贼的右手大拇指砍掉,再罚他交出来五斗米来给去抓贼的人聚餐一顿。

    诸葛亮听了,觉得贼偷牛一次,被抓到了,只看他一字手指,加罚五斗米。这样处罚头牛贼,太轻了。因为砍掉一只手指,贼是还能做贼,还能去偷第二次牛,去偷第三次牛。如果再被抓到,还不是在被砍掉一只手指,被罚五斗米。相对来说,偷盗一头牛,可值十几担谷子的呀。就是头牛贼被砍掉三只手指,他只要偷牛成功一次,他就能捞到几十担谷子。也就是说,头牛贼做偷的成本太低了。诸葛亮心里想,处罚做偷的人,一定要从严出发才行,让贼做偷的成本高得他不能承受才行。

    诸葛亮又众人追贼追了大半夜,诸葛亮只觉得很困,很想睡觉。这时跑在前面的人突然喊道,牛!有一头牛在前面吃草!

    众人急忙跑上前去。只见牛正在一座坟墓前面不远的草地上吃草。那座坟墓看来是新埋死人的,坟的周围还堆放很多纸做的旌旗,幡条,祭塔,还有一个盖棺材的大纸罩,纸做的供品淋漓满目。

    几个火把一齐向那头牛伸过去。大家在细一看,正是他们合养的那头牛。可是贼却不见了。

    诸葛亮吩咐留下两人看管牛,其他的人就继续往前追去。又追去半个时辰,往前追的人返回来说,他们大概追了五里多路,还是没有追见贼,看来这个贼跑去很远的了。

    诸葛亮思考了说:“你们一发现牛被偷了,狗也刚刚叫起来,那就证明你们就是紧随贼的后头追的,再说贼赶牛是跑得很慢,应该离你们不远的。我看,贼不是跑去很远,而是躲在这儿附近的。”

    马甲长说:“这儿一派平地,只有这座新坟墓,贼能躲在哪里的呢?”

    诸葛亮说:“你们就去一个一个的翻开纸做的旌旗,幡条,祭塔,盖棺材的大纸罩。贼可能就躲在这些东西的底下。”

    马甲长说:“我们怕碰那些鬼用的东西。”

    其他人听到里正叫他们去翻开鬼用的东西,都纷纷的退缩到很远,生怕里正催到他去翻开那些鬼用的东西。

    诸葛亮见到众人不敢碰那些纸做的祭品,他就说:“马甲长,你身上有火镰吗?”

    马甲长说:“有。”

    诸葛亮说:“打火去烧那些东西!”

    马甲长遵命,马上用火烧着了鬼用的东西。

    一个黑影从正在燃烧的大罩底下钻出来。众人齐喊,抓贼!接着七手八脚的把那个人绑起来。一盘问,那人正是他们追的偷牛贼。偷牛贼被推倒诸葛亮跟前来,众人让里正作出处罚他。

    诸葛亮问众人,你们想如何惩罚他的呢?

    众人都说,砍掉他的脚,砍掉他的手!

    诸葛亮问为什么这样做?

    众人说,只有严惩做贼的人,以后谁也不敢做贼偷牛!

    诸葛亮说:“本里正同意!”

    偷牛贼被按下地来,只听到他大叫一声,他的右脚被砍掉,接着他的左手又被砍下来。

    诸葛亮回到家后,他不由找来蒯公移交给他的那份村规民约。本来诸葛亮早就阅看这份村规民约了,只是诸葛亮把读书看成自己的生命,所以他才迟迟不阅读这东西。现在他不得不读这东西一下,然后他就对这东西进行一次修改。

    旧的村规民约有十条,前五条就是强调村民是怎样团结起来保护自己的村子,后五条就是何如保护村民自身利益。诸葛亮看了,觉得这样的村规民约根末倒置,村民就是首选关心的是自身的利益,后才是关心大众的利益。他要重新更改村规民约的,必须颠倒过来。

    诸葛亮提笔来写新的村规民约。他写的村规民约的第一条就是关于**。旧文是;抓到**者,杖打五十大板,罚交一只羊。其人父母亲前去女方赔礼道歉云云。

    诸葛亮刚看完,就觉得处罚太轻了。**往往能引起男女双方家族的仇杀。一个地区如果发生了家族仇杀,老百姓就觉得不安宁,就要带全家外逃的了。这样这个地区的人口就马上减少。**犯一定要从严惩罚,同时犯者的家人也要连累到,这样平时家中的父母才能对家里的子女管教严格。只有家教做得好了,社会犯罪才少。于是诸葛亮把旧的村规民约修改为;

    第一条**女子者,从严处罚,割掉其的**,使其绝子绝孙。其家人服劳役一百天。另罚他交给公家两只羊。

    第二条盗窃耕牛者,从严处罚,砍其右腿左手,另罚交给公家一只羊。其家人服劳役五十天。

    第三条偷盗田地里的庄稼者,罚其以四倍赔偿物主,砍掉其一指。另罚交给公家五只鸡。其家人服劳役三十天。

    第四条偷鸡摸狗者,罚其交二两银子,其家人服劳役十五天(当时一只鸡卖,还不到一两银子)。

    第五条无故打人骂人者,罚其交二两银子,其家人服劳役十天。

    第六条保护村子,人人有责。一旦有敌匪来偷袭村子时,村民一听到更夫打锣,马上操家什到村口去集中,齐心齐力击退敌匪。若有村民故意躲避不参加护村的,大众可以去烧其之房子,将其赶出村子里去!

    第七条严禁通匪,严禁引匪来攻打村子。若有此败类人,大众即将其绑起来,先打死此人,后再报官府。再将其家人送官府治罪。

    第八条知道敌匪来攻村而不报者,以私通匪论罪,将其送官府治罪,将其家人驱赶出村。

    第九条小心用火,严防火灾。故意纵火,点烧民房,烧毁公屋者,大众即将其绑起来,丢入大火中烧死。其家人被驱赶出村子里去。

    第十条人人要维护村公物。存心损坏村路桥梁、凉亭、寺庙者,按轻重罚银子,勒令其家人服劳役。

    诸葛亮连夜把村规民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