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野心家诸葛亮-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备也在心里恨诸葛均对他无礼过,所以他活的时候,总是不照顾诸葛亮的面子,给诸葛均安排一个小关位来当,直到刘备死后,诸葛亮才做主给诸葛均去长水县当县长。这是后话先说。

    后人作诗云;

    儿郎读书要专心,

    莫学花心诸葛均。

    求学途中迷美女,

    修业路上谋金银。

    日日读书书怕我,

    一天不读书欺人。

    娶了婆娘废学业,

    老来悔得肠发青。

    手机: 电脑:

第87章 孔明没娘姐当娘() 
野心家诸葛亮;第87章 孔明没娘姐当娘

    诸葛兰背着儿子回一次娘家。濠奿榛尚

    二姐一进家门,诸葛亮就从二姐的背上抱下外甥。他亲了亲外甥心里有着说不出的一种滋味。他看见二姐因背儿子走了二十多里的山路,加上天气又很热,她浑身衣服都湿透了,满头是汗。他忙给二姐端来了凉水喝。

    诸葛亮一见到外甥三岁这么大了,心里既为二姐高兴又为二姐感到悲伤。因为二姐夫在儿子刚得一岁的时候,他就去世了。二姐为了三个弟弟的学业,过早的当了**。二姐虽然不是母亲,却有母亲那样的伟大。这就有女性纯真。诸葛亮在心里呼叫着,二姐呀,我孔明永生不会忙记你的大恩大德!

    今天二姐独一人背孩子来,诸葛亮猜二姐一定有了什么重大的事而来的。

    诸葛亮来不及问二姐为何事赶回来,诸葛均夫妇也出房间来问候二姐。

    二姐一见到三弟,她就马上问诸葛均为什么呆在家不出做事当官。因为她从家里的公公口里得知二弟不愿去西凉做官的事了。

    诸葛均就把他不出去做事的理由讲给二姐听。

    二姐很生气的讲诸葛均没息。她当着弟弟们和弟媳的面说:“当初,我是为了你们几个弟弟,我才愿嫁给山民这个一身都有病的男人。可是你三弟,读完了书院的五年书,本应该出去做官的,却跑回家呆着,辜负了我的一片心。三弟呀,你怎么没有一点出息的呢?怎么不争气的呢?早知道你是这样的话,就不让你去读书的了。”

    诸葛兰讲完话了,她默默的流下泪水。要是诸葛均是她的儿子的话,她就狠狠地抽他几巴掌。

    糜秋用眼去看诸葛均,她希望丈夫顶二姐几句,好叫二姐以后再不敢多言。可是,诸葛均却在二姐跟前低下了头。他是懂得自己的确对不起二姐。不管妻子是怎样暗示他要顶二姐,他就是不好意思说话。

    诸葛均的妻子糜秋在旁边说:“二姐,问君现在还很年轻,还有很多的机会,不能讲他没有出息,等过几年,说不定他又能出去当官的呢。”

    诸葛兰说:“机不可失呀,以后还有机会吗?问君呀,你们太让我失望了。”

    诸葛兰这句话也含着对糜秋的不满,就是你糜秋来纠缠我三弟,我三弟才舍不得出门去做官的。人家别的女人都是希望丈夫能够出去当上官,而你糜秋就是缠着丈夫在家陪你过日子。

    糜秋从二姐的话里,听懂了二姐是要摆功劳,于是她就说:“家中无母,姐姐当娘。我们做弟妹的今后一定像孝顺爹娘的那样孝二姐。”

    接下来糜秋就讲,现在姐丈已经不在了,二姐如果在庞家感觉寂寞孤独的话,就带外甥回来这儿住吧。我们这儿有吃的,决不让你母子挨饿。

    诸葛兰说:“弟媳,你怎么讲这样的话?我们女人一家出去就像水拨出去了,难收回来了。我嫁到庞家,生的是庞家的人,死就是庞家的鬼。我回来,你们能分给我家产的吗?不分给我家产的。只不过养我母子两而已。而我在庞家却有一份家产过我母子吃一辈子不完。我如果回娘家了,我母子的那份家产就归庞统的了。我没有那么笨的。”

    糜秋又说:“常言道,家里没娘,姐当娘。二姐,我们就把你当成娘,孝顺你一辈子。”

    诸葛亮马上听出糜秋的话中话,她的意思是说,你没有娘了,你就应该像娘的那样来对待小弟弟,你做的一切都是你的份内的。

    二姐说:“我不要求你们来孝顺我,我只希望你们能争气,读了书能做上官,我就满足了。”

    诸葛均岔开话说:“姐,你先坐休息,我就去厨房做饭给外甥吃中午餐。”

    诸葛均说了话,他就拉妻子去了厨房。

    诸葛亮等诸葛均夫妇走了以后,他就说:“二姐,你就是为了说三弟几句话而来地吗?”

    诸葛兰说:“问君的事已是不可挽救了。我是为了大事来的。”

    诸葛亮说:“二姐,你有事,托人捎话来就行了,我们再去你家商量嘛,你不用背外甥跑那么长的山路。”

    诸葛兰说:“我怕托人捎话,人家忘了不传话而误了不起你的大事。”

    诸葛亮说:“我已经跟大姐讲了,我的终身大事由我自己来解决,不让你们两个姐来操心了。”

    诸葛兰讲,她来的不是为了婚事,而是为了诸葛亮读书的事。

    诸葛亮又讲,他读书的事,也不需二姐来操心的。等到书院出榜招生了,他就去报名参加考试。

    诸葛兰讲她就是为报名的是而跑来的。接着她讲,她的公公昨天回家来讲,今年书院已经开始招生了,出榜了几天了,还看不到孔明去报名,他问诸葛兰,孔明是不是放弃读书院了。她一听,心里就慌了,她二弟怎么不读书的呢?她嫁给山民就是为了二弟能读上学院的呢?三弟不成才了,她就希望二弟能够成才,才不辜负她的一片心肠。再说二弟腿不方便,在家种田是很辛苦的,只有出去做官了,他才少吃苦的。二弟一心一意都在想读书,现在他怎么还不知道学院出榜招生的呢?多亏公公回来说的呢,要不二弟就错过机会了。昨夜,整整一夜,他都睡不着,她巴望天快亮一点,天一亮,她就背儿子跑来。

    诸葛亮也吃惊的说:“啊,书院招生了?我是一点也不知道的了。亏得二姐来报信的呢。我现在马上就去城里了。”

    诸葛兰讲,报名时间还有几天,她叫孔明不要太着急。

    诸葛亮听了这话,他心里才稍安静一点,他打算明天就去荆州城报名。同时,他才觉得他老呆在家里,就好像是瞎者盲人,不知天下事。就像前几天,他还认为马腾还在掌西凉的大印,等糜秋讲西凉已是马超代替了马腾掌管了西凉的兵权,他才知道马腾已死。他深深感到自己再足不出门的话,将是落伍于时代的了。不行,他要家中的权全交给问君夫妇来管,他要经常出去游访才能了解天下大事。

    也就是从那以候,诸葛亮就开始出门去云游交朋友。

    后人有诗云;

    宅男不出户,

    思想就落伍。

    孔明反省早,

    审时度时局。

    诸葛均夫妇忙了一会儿,他们就将几个菜做好。

    一家人正要坐下桌来吃饭的时候,又有贵人来到了。

    手机: 电脑:

第88章 庞德公的好心() 
野心家诸葛亮;第88章 庞德公的好心

    亲爱的读者,请您留下评语,没有收藏的,请收藏!恳求你投给推荐票!谢谢您阅读!

    话说诸葛亮的姐弟正要坐下桌来吃饭的时候,门外传来马蹄声。濠奿榛尚

    他们听出马蹄声正向他们家来的。

    只消片刻,门外就见到有一匹毛驴和一个老头子。

    诸葛亮看那人的后背,有点熟悉,就是猜不出是谁的。

    就在这时候,诸葛亮的外甥叫了起来说:“爷爷,我的爷爷来了。”

    呵,真的是庞德公来了。

    诸葛均听到到教授来到了,他就连忙出去请老师进门作客吃饭。

    庞德公刚落座,他的孙子就扑入他的怀里说:“爷爷,你是来找我的吗?”

    庞德公抱起孙子说:“是。爷爷看不见你和你的娘,爷爷爷就猜你们肯定是来舅舅家玩了,于是爷爷就跟来找你们。”

    诸葛亮说:“老先生不必跟来接孙子的,我们两兄弟会将小外甥送到家的。”

    庞德公说:“我来这并不是全是为小孙而来的,是为了你们两兄弟的事而来的呀。”

    诸葛均很内疚的说:“老师,非常感谢你的关怀。我已经决定不去西凉了。我再等以后机会再说了。呵,让您老白跑了。”

    庞德公说:“问君你不去西凉的事,老朽也早听到了。唉,人各有志。有志者竟成。但愿你有个好的前程。今天我来的,另有一件大事。”他故意停下来卖关子。

    诸葛亮问道:“先生莫非是来叫我去报名考书院的呢?”

    庞德公说:“正是此事。请问孔明,你还想不想读书院?”

    诸葛亮说:“不瞒先生,我孔明做梦都在做去读书院的梦。我怎么说不去读书院的呢?就是不知今年我能否考得上书院?刚才二姐刚对我说,今年书院招生的黄榜已帖出来,可是,我这几天没有去过荆州城,不懂得书院开始招生。明天我就赶去报名。请老先生今年帮我一点力,让我能顺利的进书院去读书。”

    庞德公当场表态,这个忙,他一定要帮,现在庞家和诸葛家是亲家了,他不帮孔明还帮谁?

    诸葛亮一听到了此话,他就非常的感动,连忙给了庞德公敬了一杯酒。

    接下就是诸葛均敬老师酒了。

    他们喝了一会儿,庞德公就说讲他今天来的目的就是专为了孔明而来的。为了孔明能够上得书院,他想给孔明弄到免试的资格,直接进书院去当学生,

    诸葛亮听了很高兴。他能免试升上去读书院的话,就不怕别人从中搞鬼整他了。这样保险的事,他是非常想得到的。于是,他说:“那,我终生也忘不了先生的大恩大德的了。”

    诸葛均也替二哥感谢老师。他连连敬老师的酒。

    诸葛兰说:“爷爷能为孔明争到免试的名额,真是诸葛家的福气的了,也是您的小孙子将来有福所依的了。因为他的二舅读得书了,能出去做官了,这个小孩大了后,就有亲人提携他出去做官的了。爷爷今天是帮二弟,实际上也在为小孙子着想的。”

    庞德公说:“你们年轻人能够这样理解我老朽,我是更有信心去做这事的了。但是,书院并不是我一人说得话的,还需要别人一齐点头,事情才能办得成的。”

    诸葛亮马上听出了庞德公的弦外之音。时下,凡要做事,都是要金银开路,才能行得通的。于是他说:“我就给另外两个教授送点礼喽。老先生,你看我该送给他们多少银子才能过得关?”

    庞德公讲,去年蔡瑁的父亲见儿子考得不太好,他就送给每个老师8oo两银子。有了这样的先例。你就考虑一下,你是该送他们多少的了。

    诸葛亮讲,他送的礼肯定不比蔡瑁的少。他就送给每个老师1ooo两银子吧。但是,他又怕他送去了,那两个老师不好意思当面收下礼品的呀。

    庞德公讲,这不难,你孔明就把礼先交来给我,我再拿去交给他们,这事就能办得通了。

    诸葛亮连忙给庞德公行大礼。再谢庞德公的好心帮忙。

    读书的事谈妥了之后,席上的人又进入吃饭喝酒的**。

    吃饱喝足之后,庞德公就要带孙子回去。因为他孙子不是出生在此地,此地的土地公公是不会佑护他的孙子的,他是不放心让他的孙子留在诸葛家过夜的,他就是怕夜里这儿的妖魔鬼怪来缠到他孙子身上了,就的病而夭折去了,那他家就断了香火的了。

    诸葛亮和诸葛均也不敢留外甥多住的了。而诸葛兰也不放心让儿子回去,因为没有母亲在身边时,儿子就会大哭大闹起来的。她就提出来她也要回去。

    庞德公是骑毛驴来的,他回去是可以背着孙子骑驴赶路的,但是,他不能与媳妇共骑一匹驴的。让他步行陪媳妇回去,他也吃不消的,因为他老到了不能走山路的地步。

    这时,糜秋就提出来她要送二姐回去。诸葛亮就问她说:“弟媳你陪二姐走回到家时,天就差不多多黑了,那你又怎样赶得回来?”

    糜秋说:“二哥,你还不懂得我会骑马的吗?我是用马送二姐回去的,就让二姐与我共骑兵一马。送二姐到了家,我再快马加鞭跑回来。”

    诸葛亮认为让糜秋一个女人独自骑马赶路,是**全的,他就叫诸葛均也骑马送二姐回去,回来的时候,就是夫妻做伴赶路,就不怕有人拦截了。

    当诸葛亮送庞德公出柴门时,他说:“先生,孔明是不会骑马的,恕孔明不能远送了。明日孔明再到贵府去拜访先生。”他讲这话,就是暗示告诉庞德公说,明天他就带银子去庞家了。叫庞德公在家里等我。

    庞德公说:“得了。孔明你送老朽到院子的柴门外,足显出你的热情的了,不要远送了。止步吧。”

    庞德公走了,他在路上想,诸葛亮这小子脚都瘸得不能骑马了,他还能这样执着追求读书,不知道将来他能否找到事来做的吗?不过,他要我帮忙进书院,我就帮他一回的喽。我帮他也不是白帮的。

    后人有诗云;

    庞公装好心,

    实质为金银。

    夫子学孔子,

    教书收金银。

    手机: 电脑:

第89章 诸葛兄弟争吵() 
野心家诸葛亮;第89章 诸葛兄弟争吵

    亲爱的读者,请您留下评语,没有收藏的,请收藏!恳求你投给推荐票!谢谢您阅读!次日,诸葛亮叫诸葛均去拿18两金条来给他。濠奿榛尚

    诸葛均问他要这么多的金条去干什么?

    诸葛亮讲他要拿这么多金条去是送给书院里的教授。

    诸葛均又叫起来不得说:“啊,那么多。”

    诸葛均这么惊叫是不奇怪的。因为昨天诸葛亮在饭桌上,只说要给书院里的司马徽和黄承彦的两个教授送礼,一人1ooo两银子的。怎么今天二哥就突然讲要要这么多的金条?诸葛均在心里怀疑二哥又像他的那样拿银子去嫖女人的了。

    诸葛均说:“二哥,你讲我读书院花费大,你呢,现在刚要进书院,一下子就要这么多的了。几年之后,你比我用的更多。”

    诸葛亮一听弟惊叫。就知道弟弟嫌疑他多要了金条去嫖女人。他说:“我绝对不会像你拿钱去逞英雄。”

    诸葛亮的话暗指诸葛均拿钱去嫖女人。

    诸葛均说:“逞英雄要有本钱和本领才行的呀。二哥你有吗?”

    诸葛均话里暗说诸葛亮没有健全的身体的本钱。

    诸葛亮说:“你!你忙恩负义!你读书,我负责供你费用。你要多少我给多少。现在你却反对我要钱去交学费!”

    诸葛均被骂得哑口无言,他不得不变口气说:“二哥,你交的学费太多了。”

    诸葛亮解释讲,书院里有主要的教授三人,他不能只送两人而少一人不送。他要送的就全送。是庞德公教授首先给他诸葛亮办免试的。此功劳是最大,他更应该给庞德公一份礼品才行,

    诸葛均提醒讲,金子按银子的价格来折算,1ooo两银子只能买的4两金条。二哥要送三个老先生,那只不过是12两金条的呀,怎么是18两金条的呢。

    诸葛亮讲诸葛均刚走出书院就忘了书院收学费了。书院每年收每名学生的学费是每个月半两金子的呀,一年就6两金子的了。这样加起来不是总共18两金条的吗?

    诸葛均讲,免试的事是刚去活动,八字还没一撇,二哥有急要交学费的了。

    诸葛亮讲,凡事有了银子开路,那就一定是办的成的。

    诸葛均发牢骚讲,所谓给学生免试,那还不是想方设法来跟学生要钱的吗?人们读常讲,文人高尚不贪钱财,怎么他们教授却还别出心裁来敲诈我们学生的敛财呢?真的是人的心刚生下来是红的,一想要钱财了就变黑了。

    诸葛亮讲,上梁不正下梁歪,如今上至皇帝下到百姓,各种各样的人都要想出新的花招来弄钱的。文人也是人,他们也跟众人一样想钱和需要钱的。文人不巧立名目来敛财的话,他们哪有钱来吃好穿好?哪有钱来吃喝玩乐?哪有前去游山玩水?哪有去行贿主管教书的大官员再给他当教授?

    诸葛均讲,这太不公平的了。

    诸葛亮讲,世上的事没有一件是公平的。除非你是能掌管了一个国家的大权,你才能进行改革的,才做到你认为是公平的。学生为学到知识,你只好拿银子去送给他们了。这叫做花钱去买知识的了。学生你想扳回成本的话,你就去找做官,那你才能赚得钱回来的。

    诸葛均的妻子在旁边插话说:“问君,当教师是这样的容易捞到钱。你也有了文凭,你还是开个书院来教书挣银子吧。”

    诸葛亮就说:“开书院?不那么容易的呀。你虽然有了书院开给你的文凭,但是官府不批准你开书院,你也不能开的。即使你能开了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