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兵的。
刘备说:“那就需用很多的经费喽。”
诸葛亮说:“花钱招来的兵,兵的质量就会好得多的了。因为自愿来当兵的兵,他们懂得他们来当兵的目的,一是谋功名,二是拿军饷。因此,他们来到了部队,就自觉遵守军纪,打仗,勇敢冲锋。唯有这样做,目的才能实现。有了这样的好兵,军队肯定是英勇无比,直往无敌。”
刘备说:“一下子动用很多的银子,几时捞的回来?”
诸葛亮说:“手下有好兵,军队时时弄到金银财宝。不愁板不回成本。”
诸葛亮分析讲,花钱招兵,一时用军费,但是得到一批勇敢的兵,就能一当十的了。有了自觉遵守军纪的士兵,我们还要颁布新的军纪,规定军中的一切缴获要归公。也就是讲,军队不论在何时何地。只要是有所缴获,统统交到军库里来,不得私自占有。那样的话,就不用多少时间就捞回投资的本钱了。当然,对那些上缴得多的士兵,还是给以表彰,奖给银子,提拔他们上来当军官。这样做了士兵们就拥护我们上层领导了。
刘备说:“军师说得好,照此着做!。”
以前,刘备要扩军,都是采取抓壮丁的方法。所以军队中的士兵,思想不纯洁,打仗时,怕死就逃跑,打了仗,捡到巨额钱财的又逃跑回家。不敢逃跑的士兵,又私藏缴获品,不肯上交。每次打完仗,他都是命令当头头的人搜士兵的身,将缴获品收缴上来。搞得怨声载道,小兵开小差。如果采用了诸葛亮的这一套,这个矛盾,迎刃而解。
刘备告诉诸葛亮说:“库里的银子;只够招3ooo名士兵。”
诸葛亮说:“能找多少就招多少。招来的新兵就交由我来精心编队,训练他们。”
刘备当然交给诸葛亮来训练新兵的喽。因为他需要考核一下诸葛亮是否会训练兵士的。如果诸葛亮不会操练士兵,那么诸葛亮就不配当军师了。不过,诸葛亮现在又讲要对新招的士兵进行编队。于是他就问诸葛亮为什么还要精心编队呢?他从来不编队过,军队要扩充的,就是任由5人为一伍,5个伍为一队的随意编队。
诸葛亮讲,所谓精心编队就是根据新招来的壮丁的贯藉和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编队。同一屯或同一村的人,就把他们编在一伍,甚至分在一队里。
刘备问诸葛亮,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诸葛亮讲,打虎亲兄弟,打仗父子兵。因为亲人在一起了,碰到危险的时候,就能冒死相救的。虽然新兵不是亲兄弟,也不是父子的关系,但是他们朝夕相处,产生好友情,危险时刻,拼死相救。这样的话,军队打仗,减少了伤亡。
刘备讲,军师说的很有道理,就按照军师所讲的去做了。现在军师就起稿征兵文告吧。刘备又要考核诸葛亮是否会写文告的。
诸葛亮很快的写出了文稿;
征兵告示
为了抗击来犯之敌,保卫广大民众的家园,荆州兵团新野部队决定招收一批新兵。现将招兵的事项公布如下;
一征召对象凡是15至3o岁的壮丁,会武艺者特欢迎。
二凡应征者,一次性发给安抚费2两银子。
三入伍后,每天免费供给三餐饭菜,任吃。每月的军饷是一两银子,三个月发一次。
四服役期间,立军功者,提拔当官,功越多官位越高。
五入伍满1o年者,即可返乡为民,离军时发给安家费1o两银子。愿继续当兵者,军晌增发,每月3两银子。
六告示张贴即日接受报名,直至满额而止。
特此公告
刘备对第五条不满,他讲,士兵入伍十年,还未算老。而且战斗经验很丰富,正直军中的战斗主力。这是然他们退役回家,太可惜了。
诸葛亮讲,士兵服役十年,他们大多数都已经成家生孩子了,都有顾家的观念。他们一上战场,总是想着如何保住活命,好回家跟老婆孩子团员。因此,这些年纪大的老兵,打仗就没有刚刚入伍的年轻人那样的勇敢,那样的舍命冲锋。养这样的老兵,不如换掉他们,征新兵进来,他们没有家庭的顾虑,打起仗来,为了争取立功,就拼命的冲锋杀敌。军队里的年轻士兵多了,部队的战斗力才强。
刘备听了诸葛亮这么讲,他才觉得,历代兵役制,留士兵在军中到老,是有非常的弊端。他同意了诸葛亮的主张。
最后,刘备又派诸葛亮带1oo人的队伍下乡村去征兵。这是刘备考核诸葛亮的工作能力,也是考察诸葛亮贪不贪财。因为一大笔的资金由诸葛亮掌握开支。如果诸葛亮贪财的话,他就会从中贪污的了。
后人有诗云;
欲要强兵军必富,
军款来源敌辎物。
强令缴获全交公,
军库金帛满丰富。
军官执法施赏罚,
士兵战场相监督。
铁律施用军强大,
官兵寇匪视律祖。
手机: 电脑:
第197章 孔明改革兵役制()
野心家诸葛亮;第197章 孔明改革兵役制
诸葛亮为了树立威信,他决心做到自己不贪钱。濠奿榛尚
诸葛亮是自己做到不贪财,但是要求手下一百的士兵也不贪钱,难哟。因为1oo人是不能集中一块儿去执行任务,而是要分成小分队到各个村去宣传征兵。让各个分队带钱去招兵,就难免发生短款的。
出现短款,责任归到诸葛亮身上,他不会管钱!或者是贪污了。
诸葛亮为了快一点完成任务,他把1oo人分成2o各小组,每组5人各去一个比较大的村子。在一个村里,连续做5天工作。
每组中必配备有一人会写字;带一个小袋锣鼓到村里去敲响,热闹招引村民来观听。村民聚集多了,小组长就宣讲征兵的内容。
有壮丁来报名时,先登记他的名字起来,叫他第五天来领应征费。而诸葛亮到了第四天晚上,就查看各个小组送上来的报名参军的登记人数,然后按照报名人数开钱,让小组长带钱去发给参军人家属。这样,短款的事情完全能避免了。
诸葛亮和士兵们每天下乡村,均自带午饭去吃,严禁用公款来吃喝。因此,刘备拨给6ooo两银子,如数的征来了3ooo个壮丁。征兵款一分一毫也没有少。
刘备非常满意诸葛亮管钱得很好。所以后来,刘备很放心的安排诸葛亮抓管后勤工作。
新兵3ooo人,对诸葛亮来说,是太少了。他的抱负是当上上万的军队的统帅。这仅仅有3ooo兵的小军队由他来训练,他是很遗憾的。但是,他只能接受这样的事实。不过,他可以用这支小的军队,来试行一下他自己想出来的军事改革方案。
诸葛亮亲自把登记册拿来,把新兵根据他们的贯籍,按村按屯,编成一伍伍,编成一队队。然后再进行操练。新兵训练,刘备是完全放手给诸葛亮管的,一点也不来过问。因为刘备认为,一个军师就是他的助手,军中的大事就完全交给军师来做,这些新兵。军师还不能训练的好的,那军师就是饭桶的了。
没有刘备在场,诸葛亮就完全按照他的想法来做的了。
新兵操练了一段时间之后,刘备就亲临操场来看诸葛亮操练新兵的情况。
事先,刘备交代诸葛亮,不准对新兵讲主将来看训练。因为刘备想看新兵训练的真实情况,而不是因为主将来了,新兵就特别卖力做操练。从以这一点来看,可知道刘备待人待物,心细到何等的程度的呀,也看出他是做事是实事求是的。怪不得他能成皇帝的呀。
诸葛亮等到新兵站好了队,就亲自击鼓敲锣。首先他先敲一阵急鼓。那就是教士兵要做好准备。接着又敲了强鼓,士兵听到了强鼓声,就迈着大步向前走。等士兵走到操场的边沿,诸葛亮就敲了一声大锣。
士兵听到了锣声,就马上站住不动。而且队伍还保持很整齐。
诸葛亮将令旗一挥转,士兵的队伍又马上转过头来。诸葛亮又敲起了弱鼓。士兵听到了弱鼓声,就迈着小步走。步伐迈得很整齐。
队列起步走之后,下来就是跑步走。刘备就拦住诸葛亮,不要操练跑步走了。因为场地榨小。他很想看士兵的厮杀演习。
诸葛亮马上下令,命新兵分两部分,进行面对面的厮杀演习。
刘备看了一会儿,就叫停。他问诸葛亮,为什么士兵成团成团的厮杀,而不是按照传统的那样,拉开一条线的冲进敌营里杀敌的呢?
诸葛亮汇报刘备说,现在就是采用新法。新法就是以伍为单位的向敌人冲杀。所以就看得见一伍一伍的士兵在互相掩护的冲杀。
刘备问诸葛亮,这样的形式有什么好处的呢?
诸葛亮仔细的解释讲,以伍为单位向敌人冲杀,伍长处于前锋,带头冲锋,他的左右各有两名士兵,在掩护伍长,后边的两名士兵有一名是副伍长。副伍长的职责就是断后,他不但要防止敌人从后面杀来,还要监视自己的伍里有没有人临阵退缩逃跑。后两名士兵也是在掩护前边品字形的那三个士兵。所以,只要伍长的位置一移动,这个士兵冲杀的队形就随之移动。那样立于高处的主将就看到一个个小圆形在滚动。以这样的形式:冲进敌阵中去厮杀,就像一个有多眼多手观察敌人的大兵,也是最有效的互相保护,免受敌人乘虚偷砍或偷刺背后的小组。
刘备觉得诸葛亮创造出这个新形式是很好的。传统的士兵列队冲进敌阵去厮杀,都是以个人为单位,没有互相保护。当一个士兵正当全力以赴跟敌手相杀时,他身后就成了另一个敌手偷袭的目标,也很容易的消灭他的。而以伍为单位去跟敌手打,互相保护好了,敌手就很难偷袭得逞了。这样就能有生力的去歼灭敌人,有效的保存自已。
刘备心里说,嘿嘿,这位左腿有点跛的人,原来还没有出来做官,早就研究制订新的战略战术了。
真是人不貌取,海不斗量。
早先找到诸葛亮来做军师,他刘备早就轻松的多了。他找来诸葛亮做军师,用人非常正确。
但是,刘备已经从军多年,以往打仗都是一排一排的士兵冲向前,军事专家都认为,这样的队形,杀敌才有威力。
现在诸葛亮又用新队形。刘备一下子接受不了,又觉得一团体去杀敌,那么立功行奖,又如何定论的呢?他就问诸葛亮这一个问题如何处理。
诸葛亮讲,如果一个伍在一场仗里,所杀死敌人都是只有伍长一人所杀的,那么功劳就记在伍长的身上。因为伍长在一个伍里的头头,功劳当然给他得了。伍长立了功,就将他提拔上当队长,再让另一个士兵上来当伍长。如果另有士兵在旁边或在后边也能杀的敌人,那更应该给他记功,给他发更多的奖金,并且还提拔他上来当伍长。这样做了,才能激励士兵们勇敢地去杀敌。
刘备觉得诸葛亮这样做,妙极了。一能激发当伍长的激情,二激发普通士兵的积极性,让每个士兵都懂得,主要自己努力杀敌,必有晋升的机会。
刘备问诸葛亮,以伍为单位去杀敌,除了能互相保护之外,还有别的特点吗?
诸葛亮讲,还有互相监督的作用。
刘备问,怎样互相监督的呢?
诸葛亮讲,在战场上,五个人身不离影的跟在一起,谁想逃跑也不行,谁捡到敌人丢下财产而不想上交的,也怕伙伴检举的。这样不但提高战斗力,也是保证军中增收的措施。
后人有诗云;
士兵编成伍,
杀敌猛如虎。
伍长带头冲,
次长断后督。
此制延至今,
伍变尖兵组。
刘备心想,他的身边边是有几个谋士的,但是没有人会想到这一点,更没有人跟他提出这样做的。怪不得司马徽讲他的谋士只会寻章摘句吟诗而已。真的是找到了一个真天才的人,就能抵得上一大帮的谋士。他花费好多的聘用金,请得来诸葛亮,不亏。从这一点来看,曹操之所以能坐大,原因就是曹操拥有一大班的谋士。他之所以混了二十几年,没有取得成绩,主要是他没有揽到出群拔萃的人才,才导致失败连连。当然,也是他没有根据地,才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来投奔他的。等他夺得了根据地以后,他一定再去揽更多的贤士来他它服务才行。同时他又懂得了,争天下,首先要争人才。
正是诸葛亮讲的理论,使得刘备茅塞顿开,所以他才对关张二人讲,我刘备得了诸葛亮,就像鱼儿得了水。关张二人对这句话很反感,恨不得要赶走诸葛亮的。
后人有诗云;
刘备得水活高兴,
刘禅被水困得闷。
君主使用谋士臣,
直似舞剑有双刃。
手机: 电脑:
第198章 孔明救刘琦之计()
野心家诸葛亮;第198章 孔明救刘琦之计
卧病在榻的刘表,听到黄祖已被东吴孙权杀死了。濠奿榛尚他十分害怕东吴乘胜来攻打荆州,于是他就招刘备来商讨对策,如何防备东吴来进攻。
刘备从新野赶赴荆州时,就带诸葛亮同行。两人带了宾馆,安顿了随从之后。便去见刘表。
刘表躺在榻(床)上,对刘备讲了形势之后,就说:“贤弟,我今年已老有身体多病,不能掌管政事,你就来顶替我吧!我要是死了,你就来做荆州之主嘞。”
诸葛亮一听,心里很高兴,认为刘备已答应,那么他的三分天下的策略就很快的实现了。可是刘备却说:“兄长,我小弟怎敢当如此大任的呢。兄长不要多讲了。”
诸葛亮用眼神全是刘备再表态改说一下,然而刘备又说了:“关于形势之急,让我再思想良策吧。”
刘备和诸葛亮再回到宾馆来,诸葛亮问刘备说:“刚才刘景升把荆州推让给主公,主公为什么推辞的呢?”
刘备说:“军师,我是做梦也想得荆州的,但是,我是外来的人,在荆州集团里还没有多少的威望。要是我突然掌管荆州的大权,荆州集团里的官员是不服气的呀。特别是蔡瑁、张允的那些武将,更是要起来反对我的。我们新野有兵只有几千人。几千兵怎能敌得过人家荆州的几万兵马的呢?所以我只好暂先放一放,等到时机成熟了。再谋取它。”
诸葛亮很佩服的说:“主公真英明!”
刘备和诸葛亮的谈话刚到这儿,刘表的大儿子刘琦就来到了宾馆。刘琦小的时候曾是诸葛亮读书堂的学友。但是,刘琦那是身体很弱,经常因病不能来上课,只跟诸葛亮同班一年就不来书堂读书了,听说他另请先生在家教他读书的。从那以后,诸葛亮再没有见过刘琦。
现在一听是刘荆州的大公子来访,诸葛亮很想看一下公主的容颜。
诸葛亮见到刘琦,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刘琦面黄肌瘦,一点不像以前少年的那个刘琦。他就是没有先跟刘琦招呼,先看刘琦对他抱什么态度。他是怕他开口打招呼了,刘琦不睬理他的呢。贵族的二代普遍患上傲慢病。
刘琦见到诸葛亮,他一眼就能认得出刘备身边的人就是诸葛亮。以前的诸葛亮还没有今天的漂亮。但是,他没有招呼以前的学友。他心里想,诸葛亮几年前,他父亲就是嫌他是瘸子,才没有聘用他来当文官的。而刘玄德为什么又要诸葛亮来在身边,不知道刘玄德要诸葛亮来当什么的官。
刘琦也不知道如何招呼诸葛亮,就先与刘备招呼。
刘琦跟刘备喧寒了几句话,就跟刘备讲他跟继母合不来,继母的家族又在军阵中把握军政大权,他就是怕一朝遭到暗害,就请叔叔帮出个主意,救他一下。
诸葛亮在一帮听了心里暗笑,d,真是“食肉者愚蠢,食粥者聪明”。刘琦身为贵族公子,连想离开继母的计谋也想不出来。可是他就是先向刘玄德问。要是先问我的话,我就马上讲一条,给他听的了。现在且看刘玄德是怎样讲的喽。
刘备说:“侄儿,你的家务事,我难帮哟。”
刘琦跪下来,苦苦求刘备救一回。
刘备早就想教刘琦跟父亲要一支兵马,到外边去驻扎。如果刘琦有了兵马,刘备就很容易把那支兵马,改变成为自己的兵马。但是,刘备不好教刘琦开口跟父亲要兵马,这样做,很容易被人看出刘琦想闹独立。
再说刘备教刘琦闹独立,刘表一知道了,就马上把刘备赶走,或者把刘备杀掉。
刘备现在有了军师,他就把救刘琦的事推给诸葛亮去办。如果诸葛亮连救一个人,都无计可施,那他还有什么本事来治国安邦?
刘备把刘琦扶起来了,说:“侄子,叔叔实在不知道怎样帮你。不过,诸葛亮就在这儿,你可请教他。”
刘备把棘手的问题火球,抛给诸葛亮。
刘琦马上给诸葛亮作揖,求诸葛亮帮出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