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名叫老獾口山头,无论高定边往哪个方向行动,老獾口都是必经之路。只要扼守住老獾口,自己就有办法将他包围起来聚而歼之。
当下卢炫命令李猛率领两千精骑星夜赶赴老獾口布防,无论如何一定要坚守此地以达到全歼高定边部的目的。李猛听说要对付的是杀父仇人高定边,两眼都冒出火来了,欣然领命。卢炫对于李猛的战意是充分信任的,吩咐他千万不可莽撞行事,不要中了高定边的诱敌之计,只要老獾口不失,高定边早晚必定会束手就擒。李猛想了想,答应了下来。
然后卢炫便率领着剩下的万骑人马开始了秘密行军——要让高定边按照原定计划行动,就不能让他知道一丁点风声。骑兵队昼伏夜行,赶奔预定好的战场而去。
再说李猛,能够有机会替父报仇,他心中的热血就像沸腾了一般。他不断催促着部下疾行,一心只盼望早一刻到达老獾口掐住高定边的咽喉。由于他的催促,两千骑兵很快便产生了掉队者——高丽军的马匹是全国征集而来,并非都是战马,况且就算连战马也经不住李猛这种高强度的奔袭。李猛让掉队者休息后继续赶来,自己则带着大部队继续前行。经过一天的急进,他终于赶在太阳升起之前到达了老獾口。眼看着马匹都已经疲惫不堪无法骑乘着登山,李猛命令全体下马步行抢占山头,留下少数人赶着马匹缓缓上山。
老獾口的山势并不陡峭,也不是很高,要坚守此地并不容易。李猛一边爬山一边暗自思忖。看看山顶就在眼前了,这时候李猛忽然看到山头竖起了一面大旗,上面清清楚楚的写着:绢之国监门校尉,王!
第五十七章 四 后院失火()
王汉新在察觉到高丽援军接近的可能后立即调整了自己的部署,虽然当时他还不知道高丽援军的数量,也不知道是何人领军,但是凭借着战斗的本能,王汉新感觉到了危险。因此他立即将军队分成两股潜行向西南而去,同时有派出十几股骑兵四处行动以蒙蔽敌军的视线,王汉新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加靠近瓯山登陆点,然后在根据敌军的行动决定来行事。毕竟绢之*队在敌后的情报信息是十分不畅的,虎卫营能做到今天这一步,在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王汉新的直觉,或者说是他的狗屎运。
一边向南潜行,王汉新一边收集情报。当他得知卢炫并没有继续搜索自己的行踪,而是一路向南时,王汉新立即明白过来这是奔着高定边去了。得知高定边的行动路线以后王汉新吓出了一身冷汗,基于与卢炫一样的理由王汉新察觉到了这其中的危险,自然而然的王汉新也看出了老獾口的价值,因此他命大部原地待命保持通往瓯山的道路畅通,自己则率领一千轻骑直扑老獾口。
后世的战史学家们一致认为王汉新能够早李猛一步抢占老獾口绝对是狗屎运使然。这种说法与事实相去不远,不过却忽略了一条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王汉新的骑兵所骑乘的都是经过良好训练的战马,而且每名士兵有两匹马互相换乘,这很好的发挥了骑兵的机动力,反观李猛的马匹良莠不齐,最终赶到老獾口时兵力只有一半左右,这也充分反映出了高丽国与绢之国之间的实力差距。这才是两国胜负的最终决定者。
也有史学家错误的认为在这一战中如果没有王汉新拼死维护,那么高定边就会被卢炫包围在老獾口,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当时高定边也已经察觉到了危险,只不过在他派出部队抢占老獾口后被王汉新抢先一步赶到战场罢了,结果这场战斗演变成了李猛以千余兵力强攻老獾口的王汉新部近千人。开战不久之后王汉新又得到了高定边部来抢山的部队的支援,反而形成了以多打少的局面,这也就造成了李猛最后落败的结局。
卢炫的包围网还没展开就已经失败了。
不过王汉新和高定边也没高兴到哪里去,勉强从卢炫的包围网中逃脱之后,两人再次聚集在一起分析了一下当前的战况:卢炫的骑兵紧随其后,成云的大队步兵也已经在清川江南岸展开。要在这两支军队中间继续劫掠将会十分困难,除非能击溃其中一支,但这样做必然会造成很大的伤亡,这是他们不能接受的。而且虎卫营经过野熊岭一战后伤亡惨重,现在的部队中有相当部分是新征募而来的士兵。他们的作战能力也不能和之前的精兵相比,硬拼显然是不行的。
再从劫掠的成果来看,由于连续两年的骚扰作战使得高丽损失惨重,清川江南岸的百姓们虽然是第一次遭受绢之国劫掠,反应却迅速得多,他们迅速分散逃命,粮食也大部分被隐藏了起来,利在速战的虎卫营实在没有更多时间和他们耗。再加上现在是冬天,战马的草料很难补充,劫掠所获不多已经给部队补给造成了负担。因此两人决定在高丽军向瓯山进兵之前主动撤退。毕竟这次的行动也已经将清川江以南地区的大部分搅了个底朝天,还焚毁了肃州城的粮草,也算是不虚此行了。
鉴于王汉新已经连续奔波多日,高定边让王汉新先行一步回到瓯山组织登船,自己断后。王汉新也不推辞,立即率领一彪人马赶奔瓯山。
王汉新一到瓯山才发现瓯山出了件大事。
原来在自己行动的这些天里。郑梦龙一直主持着瓯山水陆两寨的建造和补强工作,目前瓯山寨已经颇具规模。可就在这个时候却传来了高丽水军大举来袭的消息。
高丽水军自从乌湖海一战大伤元气后就不敢再正面与绢之国水军交战了。不过在这几年里高丽水军却丝毫没有放松过重建的步伐,至今为止。高丽水军虽然还没能恢复到战前的规模,却也有了原来六成的船只数量了。
不过这些水军都以小型船只为主,缺乏大型作战舰只,即使是有大型船只也无法与绢之国的舰船相提并论。这一次高丽水军的统帅刘乃舜年仅三十三岁,这位颇具才干的年轻将领曾被高丽水军各位长官所看好,他们一致认为此人四十岁以后能成为高丽水军的最高统领。拜郑梦龙所赐,高丽水军的大量军官都战死沙场,这才使得刘乃舜得以迅速抬头,以三十三岁的年纪担任了高丽水军的统帅。
面对敌军大举来袭,郑梦龙倒是没有惊慌——本来他的舰队的战斗力就足以傲视整个高丽国了。相反,高丽军的出击反而刺激了郑梦龙的作战**。原本他这次的任务就是运送虎卫营骑兵深入敌后作战,可郑梦龙心里明白高丽的国力已经开始衰竭,辽东军很快就会发动对高丽的全面战争,如果高丽失败,那么他作为水军将领的任务也就终结了。现在高丽水军主动送上门来,岂不是天上掉馅饼给他送来一场功劳吗?为此郑梦龙决定抓住命运赐予他的机会,在这里一举消灭高丽水军最后的主力。
打定主意以后,郑梦龙排开了他的阵势:他将他的船队主力呈品字形布阵,凭借着数量上和质量上的优势,摆出半包围的态势朝着逼近的高丽水军压了过去。
高丽水军如果单论勇敢善战那是绝不输给郑梦龙的水军的,可惜水战并非单凭勇敢善战就能够取胜的。在郑梦龙无懈可击的舰队联动和绢之国舰队的强大战力面前,高丽水军很快变败下阵来。郑梦龙率领水军乘风破浪,尽情的分割着高丽水军的阵线,一口一口切实的把高丽的船只埋葬进大海,高丽水军忍受着敌军肆意的破坏,艰难的向后方撤退。顽强的高丽水军用了整整两天三夜才摆脱了郑梦龙的追击,刚刚组建成的高丽水军在这一战中损失了七成的船只。
然而这正是高丽水军刘乃舜想要的结果,他用己方重大的伤亡作为代价,成功的将郑梦龙的主力引到了瓯山水寨以南两天半航程的地方,此时在瓯山以西埋伏的高丽水军主力舰只则全速东进朝瓯山袭来。
王汉新到达瓯山的时候,高丽水军主力舰群距离瓯山水寨只有不到三十里的路程了,而瓯山水寨内的船只只有用来运输士兵的小型船只,粮船,少量中型船只以及因漏水严重在寨中修理的两艘海鳅舰。
第五十七章 五 瓯山水战()
站在旗舰的舰首位置,刘乃舜的脸上意气风发。尽管付出了重大伤亡,但是却成功的将绢之国舰队主力引出了战场,接下来就是在对方意识到中计返回之前摧毁瓯山水寨了。
根据情报显示,瓯山水寨中没有敌军的主力舰只,虽然水寨的布局相当合理,不过刘乃舜相信凭借自己手头上的高丽主力舰,要在短时间内完全摧毁它,并且击沉所有水寨内的运输船只还是有可能的。只要达成这一目的,那就意味着绢之国的骑兵部队无法一次性乘船撤走,这一来一去就给陆上部队歼灭敌军创造了宝贵的战机。
“报!前方发现绢之国舰队!”
“什么!”刘乃舜吃了一惊:“对方有多少舰只?什么配置?摆的什么阵型?”
“启禀大人,对方船只约五十艘,主力舰为两艘海鳅舰,其余有海龙船约十艘,剩下的都是运输船,摆的是云龙阵!”
刘乃舜这才放下心来:事情并没有超出自己的掌握,敌军这是要拼个鱼死网破啊。凭借他们这种配置的船只是不可能战胜自己的舰队的。尽管高丽舰只的数量略居劣势,可质量上却有天壤之别。
对方是打算拼命拖延时间,为水寨赢得准备的机会,同时也给己方主力舰队折回赢得时间吧。刘乃舜对于敌军的勇气感到钦佩,不过他可没有配合他们意图的打算。既然敌人希望拖延时间,那么他就应该速战速决。对方阵型中唯一可以形成威胁的就是那两艘海鳅舰了,因此对方必定会以这两艘舰只中的一艘为旗舰,只要击沉或者俘获敌军旗舰。那么那些基本不具备战力的运输船就会不攻自破了。因此刘乃舜摆开雁行阵全速朝敌军开去。
从对方反应的速度刘乃舜看出敌军有个不错的指挥官,可惜应该是个新手,尽管他的反应很正确,却慢了半拍。刘乃舜心中给了对方一个嘲笑:可惜你遇到的对手是我啊。心中如此想着,刘乃舜的指挥可丝毫没有落下。在高丽水军朝对方阵型攻过去的过程之中,刘乃舜完成了己方阵型的更换——这可不是普通将帅能够做得到的,由于敌军将领的反应偏慢,刘乃舜才放胆在敌军面前变换阵型,这里面也有欺负对手的因素在内。
完成了阵型变换的高丽水军以主力舰形成了锋头,直接朝着绢之国水军的两艘海鳅舰急进。运输船无论在攻击力还是防御力上都无法与之抗衡。立刻被对方冲得七零八落,阵型立刻被撕开了一条口子,刘乃舜立即指挥后续舰只压上,绢之国水军根本无力阻止这一状况。
眼看高丽军的锋头已经逼近了海鳅舰,位于其两侧的四艘海龙船甲板上突然冒出了几百个拿着黑色的棍子的人!只听得一声巨响。这些人手中的黑色棍子喷出了火焰,冲在最前面的高丽战舰上顿时被扫倒了一片官兵!
这是什么?在后方旗舰上的刘乃舜目睹这一切,心中不禁大惊。他还没有见识过绢之国神机营的火铳的威力,第一次见识到这种石破天惊的景象,内心的震撼是理所当然的,这并非指挥经验丰富就能够避免的。
刘乃舜尚且如此,他手下的水军自然更加惊慌,高丽水军顿时陷入了一阵混乱之中。很快。神机营的士兵们发射了第二波齐射,这一次高丽水军有了准备,纷纷竖起了盾牌遮挡。可是木质的盾牌并不能抵挡弹丸的攻击,破碎的盾牌就像高丽水军的心理防线一样。
“无法抵挡!”“怎么办?”“笨蛋!躲到船舷后面啊!这还要教吗?”“可是左右都是敌军,躲不掉那一边的攻击啊!”“调转船头!快!”
仅仅两次齐射,先发的高丽主力战舰上就损失了近三分之一的水兵,可还没等他们调转船头开始反击,第三次齐射又到了。比起惨重的伤亡,更快陷落的是船上的人心。甲板上的水兵纷纷向船舱内涌。谁也不愿意在甲板上当活靶子。
“笨蛋!应该快速突破!”刘乃舜大骂道。面对这种攻击,与其费心应对。直接突破过去就是了,敌军只有这么四艘船上有这类武器,否则就不会用这种诱敌深入的策略了。既然只有这四艘船,那就应该弃之不顾直扑旗舰才对,把这四艘小船交给后方的舰只展开接舷战才是。
可是由于锋头上的战舰陷入混乱,高丽水军的进攻速度大打折扣,后面的舰只再想从这个点突破也会被己方的舰船堵死通道,因此刘乃舜立即将兵力一分为二,从左右两侧包抄对方的旗舰。这下绢之国的阵型开始混乱起来了,运输船继续奋力用自己的船体阻挡敌军的渗透,可是由于船体太小,这种努力终归还是失败了。高丽水军从左右两翼插向了对方的旗舰,冒着旗舰上如蝗般的羽箭,高丽舰队完成了对其的包围。
“贴上去,接舷战!”刘乃舜命令道。他已经被对方摆了一道,这种不知名的秘密武器造成了一个小插曲,让自己一度进攻受挫,对方的指挥官显然是个有智谋的人,刘乃舜不敢保证旗舰上没有配置这种武器,凭借武将的本能,刘乃舜意识到这种武器只要贴身战就无法施展威力了,因此他命令所有大船展开接舷战,用人数上的优势以最快速度消灭敌旗舰上的士兵,只要夺取了旗舰,一切就结束了。
绢之国的水兵虽然勇猛非常,可是人数的比例实在相差太远,高丽水兵的数量达到了他们的六倍以上,随着不断有新的高丽水兵跳上敌旗舰的甲板,战况变得越来越不利于绢之国来。
刘乃舜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既然有足够的兵力,那就把这两艘海鳅舰一起消灭,免得消灭一艘旗舰,另一艘继续顽抗下去,眼看着敌军两艘战舰都已经岌岌可危,刘乃舜确认了胜利。
此时他注意到其中一艘舰上有一个武将表现得特别活跃,这人敏捷如猿猴,不断在船上跳来跳去,每一次斩击就伴随着一名高丽水兵的死亡。从对方的身手来看,这必是敌军的主将无疑。刘乃舜当即下令旗舰靠上前去,虽然胜局已定,但他打算用自己的弓箭技术给己方士兵减少一些伤亡。
就在刘乃舜张弓搭箭准备瞄准这位敌将的时候,此人忽然跃起,连续急进几步爬上了望楼,这样一来高丽军若想要杀死他就必须一个接一个爬上望楼,那样显然是无法战胜此人的。就在这时,此人忽然抓住了一根缆绳,然后挥刀砍断,借着缆绳的振荡之力,径直跳上了高丽的主力舰,然后再一跳跃入了海中!
逃得还真快啊。没来得及出手的刘乃舜心中不免有些戚戚然。不过既然敌军主将逃生,那么胜利已经是确信无疑的了。
就在此时,两艘绢之国的海鳅舰突然爆发出震天的巨响,一瞬间整个船体连同在它边上的高丽战舰全都被炸的四分五裂!
第五十七章 六 决死一战()
由于距离爆炸太近,巨大的冲击力把刘乃舜整个吹翻在地!
等刘乃舜挣扎着从甲板上爬起来,两耳中依然嗡嗡作响,可是眼前的景象远比这两耳中的巨响更让他震惊:十几艘包围着绢之国海鳅舰的高丽主力战舰的水上部分都被这爆炸炸得支离破碎!残破的舰体,被染红的海面以及海面密布的高丽水兵的尸体宣告着这些舰只上的高丽士兵在刚才那一瞬间已经全员被灭!
这不可能!这不可能!刘乃舜分不清这是他脑海中翻滚的念头还是他喉咙里嘶吼的声音,眼前的事实让他无法接受。这一幕无疑说明了高丽水军最精锐的部分被敌军全部干掉了,仅仅一瞬间,这是任何将帅都无法接受的事实。
此时刘乃舜才注意到自己的旗舰也卷入了刚才的那场爆炸,面向爆炸方向的船舷也受到了相当损伤,船帆也被点燃,还断了一根桅杆,甲板上哀嚎一片,大部分水兵都躺在地上动弹不得。刘乃舜急忙环顾自己的舰队,这才发现自己的舰队中类似的情况十分普遍,各舰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伤。
刘乃舜心中忽然明白了过来,原来之前绢之国舰队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这一瞬间布局,只是敌人的演技实在太逼真了,一切看起来都是奋战的结果,自己竟然完全没有发觉一步步踏进了敌人的圈套!可是刘乃舜就是想不明白这爆炸究竟是怎么回事,其实不光是他,活着的每一个高丽士兵心中也存在着同样的疑惑。
刘乃舜并不知道这场爆炸和三年前差点让平壤城陷落的那场爆炸如出一辙,遗憾的是阿乙支为了掩饰自己的行为严禁任何见证过那场爆炸的人泄露相关信息。刘乃舜自然无从得知绢之国有这种叫做火药的秘密武器。而发明这种武器的新用法的人正是王汉新!
在得知郑梦龙中了敌人的调虎离山计的时候,王汉新便明白自己所处的境地了。为了避免瓯山水寨和停泊在里面的船只如同字面意义上的全灭,王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