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地烈风-第1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乙支骑在马上,看着自己所掌握的一万五千名平壤卫戍部队——虽然这些士兵没有什么实战经验,可是却装备了整个高丽最精良武器,用来震慑百姓和动政变是绰绰有余的。如今放眼整个高丽国,他的这一万五千人无疑是最强大的武力。就算福王崔健江在开城招兵买马那么多年也只有不足万人,而且还缺乏粮饷武器。凭借自己的指挥才能和这支军队,捻平福王的武装力量并非难事,到时候高丽国便成了他的囊中之物了。

    真是没想到上天居然给了自己这么一份厚礼,阿乙支得到苏成栋的回复后立即着手准备,终于一击得手,将高丽宫廷和中央官员全部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庞大的队伍连绵了好几里长,一行人缓缓走出平壤城,迎向正朝这里挺进的绢之国大军。

    刚过晌午的时候,前锋就传来已经遇到绢之国大军前锋的消息。阿乙支听了,带着普度那匆匆赶往队伍最前端。沿途的官员们纷纷向他投来鄙夷和愤怒的目光。不过阿乙支此时的心早已经飞到天上,满脑子只有如何接受剩下的半壁江山的事儿了。

    绢之队派来迎接自己的正是高定边和王汉新,阿乙支对于这两人都有印象,在他还是高丽元帅的时候。这两员小将曾经差点要了自己的命。

    阿乙支见了两人,满脸堆笑道:“两位小将军久违了。昔日战场一别,不觉已是数年。今日得见两位安好,甚是欣慰。”

    高王二人的脸色都是一样的冰冷。高定边催马上前一步,道:“我二人奉苏副都护之命。来此迎接宰相大人,并护送大人一同前往完成受降仪式。请大人随我们来。”

    “有劳二位了。”阿乙支拱拱手道。

    高王二人各自拨转马头,在前面引路,所带来的军队则分列成两排,让阿乙支和他的部从们从中间通过。

    走不多时,便见到前方旌旗招展,阿乙支知道是苏成栋的本队到了。不等高王两人停下,阿乙支先自跳下马来,恭恭敬敬站在了路边。

    王汉新看了嗤笑了一声,道:“大人好生机灵。难怪当年我二人联手都抓你不住。”

    “小将军您取笑了。”

    王汉新笑道:“还有件事情要劳烦大人。一会儿将战俘押送至都护大人马前,俘虏自站作一队,您的士兵必须放下武器,另站成一队才好。俗话说受降如临敌,大人您是真心归降我军不假,可难保军中有不忿之徒,若是出了些许差错,我等脸面上就不好看了。”

    阿乙支犹豫了一瞬间,便笑道:“这个自然。只是将来在下还需这些士卒稳定高丽境内,平壤城已是贵军所有。府库中的兵器自然不好带走,待受降结束,这些兵器还望请赐还。”

    王汉新笑道:“大人也太小心眼了。若受降完成,高丽便是我朝属国。岂有夺去您部属兵器之理?便是留下这些,平壤城中的武库大人自取便是,这些又算得了什么?”

    “如此,在下先行谢过了。”阿乙支连连拱手称谢,随即吩咐手下照办。

    不久苏成栋的大队来到,一见阿乙支便下马拉着他一同找了一处小丘坐下。等待后队俘虏到来。过了约大半个时辰,俘虏已经到齐,全都安排站在北边,以国王崔文德为,王子公主次之,大臣们站在两侧;南边则是阿乙支的一万五千卫戍部队,中间则堆满了高丽军放下的武器。

    苏成栋见了,点头微笑。然后对高定边道:“现命你引兵五千,赶赴平壤城内,招贴告示,安抚民众,不得有误!”

    “是!”高定边立刻领命而去。

    然后苏成栋转回头来朝着阿乙支笑道:“正是有劳宰相大人,不,国王陛下您亲自跑这一次了。”

    阿乙支连忙站起身来道:“哪里哪里,都护大人言重了。”

    “来人,给我绑了!”苏成栋继续笑嘻嘻的说道,以至于阿乙支刚听见这句话时竟没反应过来它的意思。

    身边的王汉新趁其不备一脚踹中了阿乙支的膝盖窝,阿乙支站立不稳,往边上一歪,两旁的士兵呼啦围上来将他按倒在地捆了个结结实实,连同一旁的普度那一起被堵上了嘴按在一旁。

    王汉新转回头来抽出佩剑,大吼一声:“动手!”

    还没等高丽人反应过来怎么回事,两旁的辽东军便刀枪并举,箭矢齐。高丽士兵手无寸铁,又过度密集,想躲也躲不开。有胆大往外冲的也都死在了辽东军的长枪阵中,不消一顿饭的功夫,一万五千名高丽卫戍部队被杀了个干干净净。

    眼看着这一幕血腥屠杀,不少高丽女眷都吓得昏死过去。

    王汉新朝着士兵们喊道:“查仔细点,还喘气的就补一刀!不准留一个活口!”

    此时苏成栋才站上了小丘,用高丽语高声说道:“各位不必惊慌!我们只是替高丽除去了这些反叛的军队而已!尔等既然已经成为我朝的俘虏,我军自然会保证尔等在被押送回长安城之前的安全!你们中间可能还有人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我现在就告诉你们,你们的宰相阿乙支偷偷和我签订了协议,把你们都交给我军,我朝就封他做高丽国王,作为我朝的臣属!可是像这种不忠不义的奸臣,又怎么配得上高丽国王的位子呢?现在我已经将这个恶徒和他的同党抓起来,至于如何处置,就交给你们高丽的君臣好了!我们一概不插手!”

    说罢,苏成栋挥手示意士兵们把阿乙支和普度那押到高丽俘虏中去。被捆得像个粽子一样的阿乙支此时便有天大的本事也使不出来,被士兵们抗着扔进了高丽俘虏堆中。这群俘虏们立刻像饿虎一样扑向了阿乙支,用拳打,用脚踢,用牙咬,每个人都争着将自己满腔的亡国之怒泄在这个奸臣身上。很快,阿乙支和他的仆从普度那便从这个世上消失了,只留下一地的红色污泥证实着他们曾经存在。

    “不管怎么说,这也算是了解了一件大事了。”苏成栋闭起眼睛自言自语道。不过在王汉新的眼里他似乎是在对已经故去的常邈说着这些话。

    “咱们真的只是以攻陷平壤为最终目标吗?”王汉新忍不住开口问道。

    苏成栋睁开眼睛看着他,良久,忽的破颜一笑:“要是还有战斗的话,大概至少不需要这么劳师动众了吧,那就交给你们这些年轻人来做好了。”

    公历八零五年秋,高丽都城平壤陷落,国王崔文德被俘。然而,高丽国却并没有因此而灭亡。两个月后,高丽王室唯一一位幸免的王子福王崔健江在开城继承了国王的位置,继续领导高丽人民与绢之国对抗。而此时绢之国的西北方向也出现了新的状况。未完待续。h:

第六十四章 一 苍狼之牙() 
正当苏成栋带着辽东军在高丽境内作战时,远在漠北的阿比契力尔早已得到了这个消息。这正是他苦等了整整一年的机会,一个一雪去年龙城沦陷之耻的机会。

    由于细作的工作得力,如今阿比契力尔得到的情报较之过去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因此也就给了他更多的制定作战计划和准备战争的时间。得到辽东军进军高丽的消息之后,几乎在一夕之间,漫山遍野的突契骑兵便开始动了起来。

    入秋时分,辽西地区就现了大量突契军队活动迹象。为了不给苏成栋增加后顾之忧,老将何灵独自面对了这一局面。但是很快他便意识到一件事情,那就是此次突契的来袭非同小可,初步估计敌军兵力约有十万之众。这说明突契的情报系统非常准确有效,如果不是在第一时间截获辽东军主力尽出的情报,突契是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就做出反应的。这比老将军预料的情况要糟糕得多。因此他不得不上书向朝廷告急,同时也修书一封知会幽州防御使杨莲,一方面请他做好御敌准备,同时也请他及时派兵协助防守。

    突契的进攻一如既往迅猛而突然,辽西大片地区相继告破,求援的书信像雪片一样飞到何灵的桌案前面。如果说老将何灵有什么优点的话,那就是他非常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他在他步入老年之后深深的体会到了后辈们的非同凡响,他明白自己论起指挥大军千里转战的才能比不上常邈,薛伯仁;论武艺比不过高定边,卢清翰;论机灵狡黠比不上王汉新,苏成栋,而自己现在的对手阿比契力尔则是一位真正的英雄人物,他的身上可以说有上述这些人物的全部优点。而他手上既无优势兵力,也没有足以与之抗衡的将领,所以他最大的武器在于这几十年来积累下来的老成稳重。

    因此,何灵对于目前的不利并不焦急。只是一如往常的指挥若定。他对部下只有一句话:保护好百姓,依托城墙坚守,不可自乱阵脚,不可轻易出击。等待援军。

    像这种命令如果在别人嘴里说出,难免会有人讥笑其为畏敌如虎,裹足不前,可是由辽东都护老将何灵嘴里说出来份量就大不一样,何况他那镇定自若并不是靠装就能装得出来的。因此人心反而因此稳定下来。就其结果而言,反倒是最好的一个。因为如果换成像华猛和盖言晓这样的猛将指挥的话,恐怕会忍不住救援被困的部下而陷入不得不与突契骑兵进行野战的窘境了。

    但是兵力的单薄也是不容忽视的事实,辽西各地坚守的部队无一例外的陷入了苦战之中,如果不是因为突契军队不擅长攻城拔寨的话,那么整片辽西地区就都有陷落的可能了。然而就在此时,一个新情况的生改变了战局,那就是幽州方面的援军到了。

    杨莲在接到何灵的告急文书后,一边加强了戒备,一边和朱天顺商量应对策略。朱天顺认为对付机动性极强的突契骑兵。最好的办法就是依托城池坚守,因此先做好自身的防御工作是最为优先的。好在过去几年中幽州地区的防御工作从来没有停歇过,因此这方面的工作可以说是驾轻就熟的。不过朱天顺也指出,辽东军兵力不足这是个事实,而幽州兵也有相当一部分跟随这郑梦龙协助苏成栋行动,因此兵力上也并不宽裕,可是还是要组织一支军队随时准备策应辽东军。

    当然,这支部队不在危急关头是不必动用的,那只有在突契军有可能切断辽东军与幽州军的联系的时候才能动用——必须确保两军之间上通道的畅通,因为现在水路上的船只多半都在高丽作战。

    对此杨莲完全同意。原本就是文官出身的他在军事上几乎是完全委任给朱天顺和郑梦龙的。朱天顺立即着手从各处抽调起来一支一万人的别动部队,以及相关的物资,随时候命。

    可是事态的展正如朱天顺所担心的,突契军的进攻虽然铺得很开。可是只要仔细分析就能看出来他们的进攻重点正是意在切断辽东军与幽州军的联络。现事态严重,朱天顺立即请求杨莲同意,然后亲自指挥别动队增援辽东。

    可惜这恰恰中了阿比契力尔的计,突契军正张开了大网等着朱天顺自投罗网呢。出关后不久朱天顺部便遭遇到了突契骑兵的围攻,好在朱天顺指挥得当,及时依托了地形之便固守才没有被全部吃掉。可是却陷入了突契人的包围之中无法脱身。

    阿比契力尔的目标并不是一口吃掉朱天顺的一万人,事实上吃掉这一万人对于整个战局并没有什么真正的帮助,而阿比契力尔的实际目标则是朱天顺这个人。困住了朱天顺,也就等于剥夺了幽州军的头脑,杨莲是个文官出身的人,不管他多么有军事指挥头脑(阿比契力尔至今仍然认为幽州的杨莲就是当年他遇到的那个伍思成,始终认为这是个劲敌),他在军中的威望却不会有朱天顺那么高,对于军队的掌握也不可能像朱天顺那样驾轻就熟。因此一旦困住了朱天顺,他的作战重心就立即偏移到了幽州方面。几天以后,等到何灵觉突契军的攻势放缓的时候,突契的主力已经南下开始了对幽州的进攻。

    面对这一情况,杨莲的确有些应接不暇。虽然对于突契的进攻早有各类应对方案,杨莲本身也不是个死脑筋的人,要实施起来他完全可以做到灵活应用。可是杨莲身为文人却缺乏了一份当机立断的果敢和镇定,因此就算他下达的命令并没有任何失误的地方,可是部下们对于这位防御使的信心却并不高,士气始终提振不起来。结果杨莲没输在指挥上,却输在了士气上,局面开始变得越来越举步维艰起来。

    一旦战局的演化过了之前制定的计划范围,那么杨莲将无法做出最有效的判断,而且手下的将领们也对长官的指挥信心不足,那么局面就会失去控制。就在这个当口,援军终于赶到了,那便是太原经略使,忠武将军薛伯仁的大军。未完待续。h:

第六十四章 二 计中计() 
要说起薛伯仁之所以会来,那是因为刘龑的皇命所致,如果按照他本人的意思是不打算来援助幽州的。

    薛伯仁这么想的理由也很简单,那就是突契人的举动不够合理。如果阿比契力尔有意与绢之国正式交战,那么舍弃自己老窝去攻击辽东是一件很不明智的选择,尤其是在去年自己的都城刚刚被绢之国偷袭成功的现在来说。

    攻占龙城虽然最后没有任何实际的好处,反而劳师动众,耗费钱粮,在一般人眼里看来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益;可是不可否认这个结果对于突契人而言则是奇耻大辱。最关键的是证明了他们的都城并非安全之地,绢之国完全有能力突破大漠的天然屏障完成这一战略袭击。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来了,既然阿比契力尔明知自己远征辽东有可能再次造成都城被偷袭的局面,他为何还要采取这种战略呢?如果他只是一如既往的采用小股骑兵集团袭扰作战的话也就罢了,问题是他现在这么大张旗鼓的进攻辽东,难道就不怕绢之国故技重施吗?

    当然,从辽东撤军的度要比从西域快不少,绢之国很难再有机会完成和上次一样的壮举,而且辽东也确实处于兵力薄弱的状态。可是自己的主力兵团的动向被对方掌握,对于突契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因为这意味着告诉绢之国它那漫长的国境线上处处兵力不足,绢之国完全可能针对这些弱点来动进攻,给予突契巨大的损失。

    因此薛伯仁认为阿比契力尔比较务实的做法应该是选择突破太原或者丰州麟州一线,从幽州下手都是下策,又怎么会选上辽东呢?阿比契力尔这么做一定还有其他目的。

    可惜的是皇上刘龑不这么想。刘龑所害怕的是辽东与幽州的联系被切断,虽然这不会造成完全断绝南北交通,而且凭借兵力上的优势,突契人要坚守这块地区也很困难,但是目前所处的形势却是在攻击高丽的关键时期,前方作战的将士们的心理才是刘龑真正担心的地方。曾经因为常邈的意外死亡而不得不中断的远征。结果使得战事拖延了三年之久,如果这一次因为突契的进攻而再次流产的话,那在对于突契的战争规模继续扩大以后,恐怕就没有余力来对付高丽了。到时候势必只能和高丽媾和来腾出力量对付突契。可是高丽又不会真正降服于自己,一旦恢复国力,他们恐怕会和突契联合起来对付绢之国。因此刘龑还是决心冒险,无论如何一定要稳住辽东的战局,确保高丽的战事解决。

    对于皇上的意图。薛伯仁也很能谅解,只是他始终觉得阿比契力尔有诈。为此他故意向长安了几封密函阐述自己的观点,在这一来一回之间拖延了十几天的时间,战局果然出现了变化——突契的攻击方向转移到了幽州。

    虽然薛伯仁认为进攻幽州也不是非常合理,但是一来考虑到阿比契力尔对于幽州防御使杨莲有一份特殊的怨念,二来主管军事的朱天顺驰援辽东被围,幽州军失去了精神上的支柱,为了防止局面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薛伯仁只能出兵增援。不过薛伯仁还是做了一些安排,他亲自领步兵三万五千驰援。却把精锐的骑兵部队和虎卫营交给了副将卢清翰,让他在后方策应,以备阿比契力尔另有诡计。结果正是他的这一举动拯救了战局,也拯救了自己的性命。

    薛伯仁的大军刚刚开进幽州地区不久就遭到了突契军队的拦截。这本在薛伯仁的预料之中,自己率领的多为步兵,行动就算再迅,被突契游骑兵侦查到而截击的可能性依然很大。由于对方都是小股部队,在薛伯仁的指挥下很快就被驱散,根本无力迟滞他的行动。根据薛伯仁的计算,只要在当天傍晚时分进入桑干河南岸的蔚州城。那么突契人的侧后就已经暴露在自己的面前了。之后突契人要么分兵来对付自己,那样他们对于幽州的威胁就会变轻,杨莲就有余裕来恢复自己的防御系统;要么全力进攻幽州,那自己就可以用战车阵逐渐压缩突契人的进攻点。一点点的分割削弱他们的攻击能力,迫使他们最终无功而返了。

    现在最关键的就是进入蔚州城,稍事休整一下部队。薛伯仁命令部下加紧行军,以其更快赶到蔚州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