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薛两人忙道:“多谢都护大人夸奖,这是末将分内之事。”
常邈笑着摆摆手,让两人坐下。然后开口道:“薛兄,今日之战,本督从头至尾都看在眼里。依我看来,虎卫营在薛兄的训练之下,确实有了脱胎换骨的改变。不过似乎在指挥和联动方面还略有不足的样子,恐怕还需要时间来磨合吧。”
薛伯仁忙站起身来施礼道:“回禀都护大人,确实如此,末将也这么觉得,今后一定会加以改善。”
“那本督就拭目以待了。你们两位今天居功至伟,本督已经命主簿记下,来日必定上表朝廷,为两位加官进爵。”
“多谢都护大人。”
常邈接着问道:“薛兄,你麾下那位穿着白虎皮斗篷的勇士叫什么名字,可曾带来了吗?”
“回都护大人,此人名叫王汉新,正在帐外等候。”
常邈忙道:“快快请进帐来。”
薛伯仁答应一声就往外跑,少时便引进来一位少年。常邈见这少年面容清秀,双眼灵动,身后披着一件白虎皮的披风,雪白的虎皮上一条条清晰的黑色条纹,披风内侧却是一片血色,整个人虽然个子不高,却显得威风凛凛,心下十分欢喜。便道:“你就是王汉新吗?”
王汉新忙单膝下跪行礼道:“正是小人。”
“今年多大了?在军中多少时间了?”
“回都护大人,小人今年十五,参军已经快两个月了。”
常邈眉毛一动:“十五岁?才参军两个月?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薛伯仁在一旁搭话:“都护大人,这孩子两个月前只会一些粗浅的功夫,可是学得特别快,才两月时间就成了虎卫营中数得上号的高手了。”
常邈听了更奇:“有这等事?那真是天才了,薛兄果然目光如炬,慧眼识英才啊。”
“大人言重了。”
常邈转回头来指了指王汉新的白虎皮披风道:“你这身白虎皮十分难得,是哪里来的?为何内侧是一片血色痕迹?”
王汉新拱手道:“回都护大人,这是家父的遗物。听家父说起过,就在小人出生前一日,家父在山中捕获了一头白虎,家父回到家中时小人已经降生,家父因此便用这虎皮做了这件披风。当日小人的乡亲被高丽兵屠杀殆尽,小人腿上中枪,只得等他们离开后才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用这件披风裹住了伤口逃到辽水北岸。因此这披风的内侧全被染成了红色。”
常邈当下便问此事的经过,薛伯仁在一旁将此事详细说了一遍,常邈听了更是赞叹王汉新的隐忍。随后便朝着王汉新笑眯眯的说道:“我看你在战场上一往无前,骁勇非常,还斩杀了高丽军主将,很了不起,应该给你记上一大功。”
王汉新抱拳道:“禀都护大人,小人确实斩了不少首级回来,不过那个武将的脑袋被小人给砸烂了,已经辨认不出身份,因此不能作为斩杀敌将的凭证了。”
常邈摆摆手道:“本督看见了不就行了吗?”
王汉新腾的抬起头来,正色道:“启禀都护大人,您固然是看见了,但现在这颗首级已经无法辨认身份,如果单凭都护大人的一句话就能作为功绩的凭证的话,将来难免有人会说小人用无法辨认的首级来冒领军功,如此就会有损都护大人的名声和军法的公正,请都护大人明断。”
常邈听了这话不禁一怔,原本这话也是有些开玩笑的性质,只是因为实在喜爱这个英雄少年。可这位少年竟然能够明白严明军纪的道理,实在是出人意表。常邈不禁左右看了看苏成栋和薛伯仁,三人相视而笑。
常邈清了清喉咙,忍住了笑意,然后才开口道:“你说得有理,不错不错。那就这么办吧,根据你此次的战功呢,最多升你做伍长,可是你实际是斩杀了敌军的主将的,如果只任伍长的话又显得太不公平了。本督决定先升你为虎卫营的佰长,等下一次作战你要给我去取下一个敌将的脑袋来,你看如何?”
王汉新微微一愣,随即笑了起来:“都护大人赏罚分明,小人自然愿意。有了一百人,下次小人没准能砍几个敌将的脑袋来见大人呢。”
常邈听了抚掌大笑:“有志气!你这个小子眼下虽然夸下了海口,不过只要在将来实现了也就不算吹牛了。眼下很快就要入冬,一旦大雪封路大军便难有动作,明年开春之前正好休整训练,你现在虽然勇气过人,但是武艺还不够精纯,好好利用这几个月跟薛兄学习武艺,本督期待看到你能有长足的进步,下次再战时希望你用你的武艺去取敌将的首级而不是单凭勇气和运气,明白吗?”
“小人明白,运气不会永远跟随在身旁,只有练出过硬的实力才能确保胜利!多谢都护大人栽培!”
就在这一天,绢之国诞生了一个年仅十五岁的佰长。之前虽然也有过先例,不过都是贵族子弟。王汉新是第一个在十五岁就当上佰长的平民子弟。
没过几天,辽东迎来了第一场雪。漫天的鹅毛大雪被狂风裹挟着染得天地一片银白。常邈披着熊皮做的大氅来到虎卫营巡视,飞雪飘零之中,虎卫营的士兵仍然在进行着艰苦卓绝的训练,常邈看了不禁微微点头,忽又见远处有一大一小两个身影正在雪中对战,目力极佳的常邈立即认出那是薛伯仁和王汉新。两人时而窜蹦跳跃打得不可开交,时而薛伯仁停下手来大声指点王汉新的不足之处,完全投入其中,丝毫不在乎周围的雪正越积越厚。
“看来薛伯仁是找到了一个好徒弟了啊。”常邈看着这一幕自言自语道。此刻常邈的心思已经转而在考虑开春之后,该如何对高丽用兵,夺回失去的领土了。
常邈是个难得的帅才,但他也并非全知全能,此刻的他自然不会想到远在辽东西北的大草原上发生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变故。
第十三章 六 红狼()
这几个月来刘龑深切体会到了父亲的辛劳。
自从皇帝刘裕通病倒之后,刘龑便接手了大部分的国家日常事务。作为一个大国的统治者,只要有心,每天就都要处理堆积如山的大小事件。如果是刘裕通本人,他大可将琐碎小事交给六部的官员处理,只处理那些重大事务,可刘龑不一样,刚刚接触国务的他既想把事情处理得面面俱到好让父皇放心,同时他也必须尽快了解政局中那些细小而微妙的方面,帮助李再兴一派与韩可民一派取得均势,同时也要培养属于自己的势力。这一切就造成了目前的局面——每天从凌晨开始办公,直到深夜之后才有些许时间睡上一觉。这对于生性好动的刘龑而言简直是痛苦的煎熬,要不是有季重海和伍思成分担了不少事务,刘龑恐怕连到殿前打套拳活动活动筋骨的时间都没有了。
“呼,想不到要当好一个皇帝竟是如此的辛苦,真是难为父皇几十年如一日地操劳国事了。”刘龑从季重海手中接过参茸汤时忍不住发出了感叹。
季重海微微一笑道:“自古以来有多少皇帝少年时勤于政事,到老年时沉迷于享乐。说起来其实也不能太过责难这些皇帝,要保持这种治理国家的热情可真是不容易,能做到像皇上这样实在是少之又少的。”
刘龑瞟了季重海一眼,道:“老季,你这是在提醒我不要虎头蛇尾变成一个留下骂名的罪人是吧。”
“老奴不敢,殿下想多了。”
“哼,你越来越奸猾了呢。”刘龑说着把参茸汤一饮而尽,然后就继续回到处理公文的工作之中了。
“殿下,殿下,殿下!”伍思成一路小跑的进入殿中。
刘龑抬起头来骂道:“你小子越来越没规矩了,这里可不是太**,你当别人都是聋子吗!”
伍思成忙放低了声音道:“是,殿下说的是,小人知罪。不过小人刚刚得知了一件大事,特来禀报殿下。”
刘龑撇了撇嘴:“要是真的大事也轮不到我裁决,那要呈交给父皇定夺,你会跑到我这里来嚷嚷的,也不会是什么真的大事。”
“殿下说的倒是没错,这件事的确不需要立刻报告皇上,皇上迟早会知道这件事,不过这件事却可能对今后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国家方针产生关系,殿下说这可算不算得上是大事呢?”
“哦?有这种事?快说来听听。”刘龑看着伍思成的神情不像是假的,倒是激起了些许兴趣。
“回殿下,殿下应该记得去年突契大汗伊迷迪远征帕斯,却莫名其妙的死在一个叫拜巴斯巴恩的领主手里的事吧。”
“嗯,记得。突契失去了大汗,在选出新大汗之前应该交由长老们共同合议吧。”刘龑一边批阅公文,一边答道。
“正是如此,新大汗已经被选出来了,是伊迷迪的儿子巴丹继承了汗位。”
“哦,如此一来,突契也会安定下来了吧。”刘龑心不在焉的答道。
伍思成故意提高了一些音量道:“如果事情是这样的话那就称不上是件大事了。巴丹汗刚刚继位,他的叔父安巴尔图里就发动了兵变,巴丹汗死于乱军之中,安巴尔图里控制住了局面,杀死了所有的长老们,篡夺了突契的汗位!”
“什么!”刘龑闻言终于停下了手上的工作,直起身来看着伍思成:“安巴尔图里,这家伙可是个贪得无厌的家伙,他来做突契大汗的话,恐怕会四处侵略吧。”
伍思成点点头,脸上满是得色:“殿下,这还不是最后的结果哦。突契各部听到这个消息顿时陷入了一片混乱,大家都在为要不要服从这个新大汗而烦恼,就在这个时候,巴丹汗的妹夫,左贤王阿比契力尔竖起了讨叛的大旗,声称要为巴丹汗报仇,结果响应者相继于道,安巴尔图里当即派兵镇压,结果和阿比契力尔在月亮海一带展开一场大战,结果阿比契力尔险胜。此役过后,双方均无力再战,结果谈判后确立突契分为东西两汗庭自治。突契国分裂了,殿下。”
一番话说得刘龑呆在了原地,连季重海也惊诧不已。北方的强国突契分裂了,这对绢之国固然可以说是减少了北边的威胁,可是伊迷迪汗是绢之国的女婿,对绢之国是保持了相当的友好态度的,现今的两位大汗的态度却难以揣摩。究竟是喜是忧还真不好说,难怪伍思成说这关系到今后几十年的国家方针问题。
“这么大的事,为什么一点风声都没有,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刘龑呆了半响才挤出这句话来。
伍思成行了一礼道:“回殿下,此事刚发生不久,小人在突契方面布置的情报网效率又略微优于朝廷的情报网,估计再过三五天,急报也就该到京师了。”
刘龑皱着眉头道:“你小子的手也伸得太长了吧,我给你活动的费用应该支撑不了你这么折腾才对吧,你暗地里做了些什么,从实招来!”
伍思成忙道:“殿下,小人的确是用殿下给的资金做了一些使用方向上的调整,不过请殿下放心,小人所作所为都是为了确立更准确的情报,这样殿下才能掌握先机,立于不败之地。”
刘龑哼了一声:“算了,我可不管你怎么折腾,可要是耽误了我的正事那就唯你是问!”
“小人明白。”
刘龑话锋一转,又问道:“那个阿比契力尔,就是号称‘红狼’的勇士吧?”
“是的,殿下。此人勇冠突契,这才被伊迷迪选为女婿的。依据以往的情报来看,此人非但勇武过人,而且颇有智谋,又能笼络人心,短短几年间在突契就确立自己的威望,要不然这次也不可能有这么多部族宣布效忠于他了。以小人所见,此人恐怕会成为我们的心腹大患。”
“哦?怎么说?”
“殿下请想,此人在短短几年之内飞黄腾达,成了一个大国的可汗,其野心势必随之大盛。突契一向劫掠成性,伊迷迪自从与我朝交好以后,便可以从与我国的贸易中获得所需的大量物资,可是他却无法满足各部所需,因此必须外出劫掠,因此他瞄准了西边的帕斯。可如今突契分裂成了两国,阿比契力尔无法从帕斯获得劫掠所得,那么他会向哪里下手呢?”
刘龑托着腮道:“我们可以与他们加大通商啊,这样还不能满足他们吗?”
伍思成道:“以目前而言是可以的,突契去年遭到大败,现在又经过这场变故,实力受损不小,双方都想恢复元气,暂时应该不会对我们出手,可几年以后就难说了。”
刘龑点头道:“我们现在要把重点放在对高丽的战争上,暂时不宜与他们为敌,那么这两年我们就好好把握突契两边的力量对比,争取让他们自己先斗个两败俱伤,无力南顾。这样的话,恐怕又要先加大在突契的情报规模了吧?”
“殿下英明果断,小人佩服万分。”伍思成深施一礼道。
“你少拍马屁,我可不吃这一套。”刘龑说着站起身来缓缓踱步,口中喃喃自语:“北边又多了一只红狼,是先给狼喂食稳住它好呢,还是把它饿瘦些好呢?”
公历八零零年即将走进尾声。在这一年中,许多后来扬名天下的人物都踏上了历史的舞台,纷纷扰扰的乱世已经初露端倪,接下来就是混乱的八零一年。
第十四章 一 查伊尔的忧虑()
新年的来临让第尔斯义军的每一个人都欢欣鼓舞,除了一个人之外,那就是盟主查伊尔。
联盟成立至今仅仅一年多一点,但取得的成就却让世人为之侧目。几乎整个第尔斯山区都落入了第尔斯义军的控制之中;义军的规模也扩展到了四万之众;随着赛纳斯、葛尔那斯以及达拉等一批武将的加入,义军的阵容更加坚强;波克尔领导下的工匠团队也让义军的装备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最近又顺利攻克了朴次莫港,义军有了一个出海港口。可以说一切都进行得顺风顺水,可查伊尔的心情就是高兴不起来,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这一切的缔造者并不是他本人,而是他的义子李天昊。
第二次的艾斯拉斯城攻防战中,李天昊不再像前一次那样隐藏自己的实力。或许是因为这次的敌人太过强大,不能再给他躲藏的余力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李天昊的奋战才得以战胜了强大的亚基军,可是这样一来他在军中的声望变得更加坚不可摧了,有些士兵甚至将他奉若神明。反观查伊尔,此役中他只在最后反击时有所表现,但这对于他威望的增长并没起到什么作用。尽管在山贼之中他的声望依然如故,可是现在的第尔斯义军中山贼的比例只占到三分之一左右,剩下的有一半是投降的亚基军,另一半则是被解放的奴隶组成,而这些人可以说都忠于李天昊。虽然军权原先就是查伊尔交给李天昊的,可义军如此顺利的扩张还是在查伊尔的心中种下了嫉妒的种子。如今这些种子渐渐开始萌芽,生长,开花了。
李天昊本人对于查伊尔还是相当的尊重,凡是重要的事务总是要先行禀明查伊尔后才会施行,可查伊尔就是有一种被架空了的不快感。他绝非无能的盟主,或许正因为这点才使得他不能容忍自己无所事事,面对李天昊的飞跃令查伊尔的野心之火也随之燃烧了起来。
可惜的是查伊尔经过连日的思索却始终没能想出如何应付眼前的这种局面,最糟糕的是他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因此只能自己琢磨。可这种事情绝非凭一己之力能完成的,查伊尔现在迫切需要盟友。这个时候,有一个人进入了查伊尔的视线,那就是德鲁姆。
德鲁姆是当初组成联盟时最大的阻力,因此在联盟组成后德鲁姆便没有受到李天昊的重用,查伊尔也对德鲁姆暗中遏制,这使得德鲁姆在这一年的时间内几乎没有立下什么功绩。第尔斯义军的胜利也证明了德鲁姆的短视和自私,因此他在联盟中的声望江河日下,甚至连原来的部下都有弃他而去的。此人查伊尔虽然也不喜欢,但他对李天昊的敌意倒是可以利用的,因此查伊尔找了个理由把德鲁姆叫了来。
被带到查伊尔面前的德鲁姆神情十分紧张。这一年多来的种种压制已经让他后悔莫及,他一时的失算造成了今日的悲惨局面,当初反对组建联盟的他成了查伊尔拿来杀鸡儆猴的标本了。可是以他现在的实力除了战战兢兢做好分内的事情之外根本没有其他办法了。
查伊尔先请德鲁姆坐下,这令德鲁姆心中更加紧张——平日对自己不冷不热的查伊尔居然开始客套起来,这一般说来不会是好事。
“德鲁姆大人最近在忙些什么呢?”查伊尔漫不经心的开口问道。
德鲁姆忙站起身来回答:“回盟主大人,在下最近一直在修建各个山头上的防御设施。”
“哦,进展如何?”
“一切顺利,盟主大人。”
查伊尔瞟了德鲁姆一眼,悠然开口道:“以德鲁姆大人的才能而言,修建设施这种小事可有些屈才啊。”
德鲁姆的心中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