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地烈风-第3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的战略格局了。艾菲诺斯当即决定全军撤往巴士拉底城。

    事到如今,艾菲诺斯已经不奢望还能平平安安的撤回巴士拉底城了。从帕尔契军先前的举动来看,他们对这一场战役是早有预谋,一切尽在他们的掌握之中的,因此对方绝不会轻易让自己逃脱掉。距离巴士拉底城这三天多的路程将注定成为一场生死之旅,艾菲诺斯唯一的愿望就是尽可能多的把士兵们活着带回城去。

    果不其然,在艾菲诺斯开始撤军的第二天上午他就遭到了阿戈巴尔部的阻击,艾菲诺斯不敢恋战,指挥大军夺路而走,下午时又遭到了祖卡尔的截击,在丢掉七百人之后艾菲诺斯摆脱了纠缠。此时的他不敢再作停留,否则一定会被后续赶来的帕尔契军包围,因此他决定连夜急行军。

    多亏了他的这一决定,阿鲁巴尼亚军才得以疾行一夜没有遭遇到敌军的攻击。可是好景不长,到次日中午时分,第三支截击部队又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而这一次的旗号上清清楚楚的表明统兵的正是李天昊本人。

    这一次艾菲诺斯真正体会了一把李天昊的用兵,无论他如何想要避开敌军,帕尔契军都会像黏在手上的蜂蜜一样无法摆脱,即便自己采取猛烈攻势试图吸引对方的注意力,可却依然像打在一团棉花上一样无处使力,而且于此同时友军的前进路线依然被对方给堵得死死的。此时艾菲诺斯才体会到自己的指挥能力与对方相差了不止一星半点,如果对方此时拥有和自己相近的兵力的话,只怕早就把自己一口吃掉了。

    这场纠缠一直持续了几个小时,此时被艾菲诺斯摆脱的祖卡尔和阿戈巴尔部也再次贴了上来,使得艾菲诺斯更加难以摆脱帕尔契军的纠缠,双方战至入夜时分,塞纳斯,阿拉姆和艾格留斯的部队终于赶到了战场。

    要说起来这三位大将率领的三万大军经过连日急行军赶路,也已经是疲惫不堪,在这一点上与已经连续行军两天一夜的阿鲁巴尼亚军队比也是相差无几,可是双方的士气却不可同日而语。眼见得即将陷入敌军重重包围的艾菲诺斯决定趁着敌援军立足未稳且又疲惫不堪之际,直接从这里寻找突破口。

    艾菲诺斯的这个决定非常的正确,却也极度的冒险。说它正确是因为正是由于他的这个决定,才摆脱了李天昊行云流水的用兵——这个时候到来的友军反而成了束缚李天昊兵力展开的桎梏了;说它冒险是因为艾菲诺斯采用了以自己四万人突破敌军三万大军的行动,这无疑是一场恶战。

    艾菲诺斯知道此刻黑夜是自己唯一可以依靠的优势,他指挥着自己的亲卫部队朝着敌军猛冲,不顾一切地为友军撕开一条口子来。到了这个时候艾菲诺斯已经不指望能把全部军队带回巴士拉底城了,在这种局面下能有一半军队回去就已经是谢天谢地了。好在巴士拉底城已经不是太远,只要在这里突破了敌军的包围连夜前行的话,那么到明天中午以前应该就能够到达巴士拉底了。

    面对阿鲁巴尼亚军的决死攻击,已经疲惫不堪的帕尔契军显然也有些不适应,更为关键的是刚刚赶到的帕尔契军阵列还没有得以完全展开,还有许多部队尚且拉在了后头,因此被阿鲁巴尼亚军一时夺取了上风。艾菲诺斯见机不可失,更是连续投入兵力分批次的动攻击将缺口扩大,终于突破了敌军的右翼,打开了一条通路。

    “快走!往巴士拉底走!”艾菲诺斯对每一支经过自己身边的部队如此下令,而他自己则带着亲卫队继续奋战保证这个缺口的控制权。

    在他的死战之下,有过一万人的阿鲁巴尼亚军队逃出了包围圈,可就在这个时候,左有艾格留斯,右有阿拉姆各率一千人重新扎上了口子,而艾菲诺斯也就此错过了逃亡的时机。

    艾菲诺斯暗暗叹了一口气,在马上重新调整好了自己的姿势,准备迎接属于自己的最后时刻。

第一百二十一章 五 交换() 
在阿拉姆与艾格留斯重新扎紧口袋的同时,塞纳斯的部队也开始朝着阿鲁巴尼亚军队的侧翼攻了上来,而李天昊则率领着阿戈巴尔和祖卡尔从后方掩杀过来,阿鲁巴尼亚军已经陷入了进退维谷的绝境之中。

    艾菲诺斯知道自己今天就要战死在这个不知名的地方,但是他至少想战死得壮烈一些,因此他也是拼了命的尽可能多杀伤一些帕尔契士兵。遗憾的是即使这样的愿望都无法实现,因为他的奋战引来了两头肉食动物——阿拉姆和艾格留斯。

    “艾菲诺斯!杀杂兵算什么本事,我阿拉姆来会会你!”

    “阿拉姆你闪边去!上次就是你把哈里昂给弄死了,这次交给我来!让你看看什么是生擒敌将的模范!”艾格留斯大声喝止道。

    两个人的谈话就像是两个食客在讨论桌上的大餐该由谁来享用一样,作为大餐的艾菲诺斯当然怒从心头起了,大喝道:“贼将安敢如此猖狂!看本将收拾你们!”

    正面迎上来与艾菲诺斯交战的正是艾格留斯,阿拉姆则笼住了马头在一边掠阵。

    两人交上手,艾菲诺斯才明白为何这两人如此猖狂,自己根本不是眼前这个敌将的对手,现在他算明白过来僚友哈里昂是怎么会战死的了,在这样的对手面前要逃出活命来的确出了哈里昂的能力范围之外。既然是死,那就要死得壮烈,艾菲诺斯豁出命来采取了积极进攻的态势,对于艾格留斯的进攻毫不理会,一心要与对方拼个鱼死网破。

    对于一心求死的艾菲诺斯,艾格留斯可没有陪他一起去黄泉的意思,因此一时之间反而无从下手起来,很快三十回合便过去了,艾菲诺斯居然没有落入下风。

    “艾格留斯你到底行不行啊,你说的模范生擒就是这个样子的吗?”一旁观战的阿拉姆忍不住出言讽刺道。

    “你给我闭嘴!看好了!”艾格留斯一边骂一边打,忽然间艾格留斯手中的钢棍变成了两根,成了两柄短枪!

    艾菲诺斯这下吓得不轻,他没想到对方的武器竟然还藏着机关,眼看着艾格留斯的两柄短枪朝自己胸口和下腹刺了过来,艾菲诺斯猛地一仰身子,整个人贴住了马背,那两柄短枪从自己鼻子上划了过去!

    艾菲诺斯正打算反手一刀攻向敌将,却不料对方的两根枪柄猛地落下,齐齐打在了自己的胸口!

    这一下突然力,纵然不算太重,却也足以把艾菲诺斯从马上打落下来。一阵眩晕随着落地的冲击占满了艾菲诺斯的大脑,他立即就地翻滚准备重新爬起来再战,可是当他从地上翻身而起的同时,一柄细剑已经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我知道你想寻死,不过我不会让你得逞的,如果你想往我的剑刃上撞的话,我可以在一瞬间废掉你的双手双脚,然后你还是只能任我宰割,要不是要试试看我能否做到呢?”阿拉姆带着一脸戏谑的表情道。

    艾菲诺斯恨恨地盯着他道:“要我死在你这种阴毒之人的手上,我宁愿被当众斩!”

    “谁叫你多此一举的?”艾格留斯策马来到近前对阿拉姆道,然后又转过头来对艾菲诺斯道:“艾菲诺斯大人,既然你已经失败,那么请随我去见见我们亲王,在亲王殿下对大人做出处置之前,在下会以礼相待,请放心。”

    艾菲诺斯淡淡道:“我已经是阶下囚了,自然随大人处置。还未请教大人是哪位?”

    “在下是艾格留斯。”

    “原来是子爵大人,幸会了。败在子爵大人的手上,我也算没有辱没自己的名声了。”

    “大人言重了,请。”艾格留斯伸出手来微微向后一摆。

    艾菲诺斯被生擒以后,群龙无的阿鲁巴尼亚士兵们很快便放下了武器投降了。到半夜时战斗完全结束,四万阿鲁巴尼亚军除一万多人逃出包围圈以外,剩下的大部分投降,另有约三千人战死。

    被俘的艾菲诺斯很快被送到了李天昊的马前,李天昊见了忙跳下马来相迎。

    艾菲诺斯冷冷道:“亲王殿下无需相迎一名被俘的败军之将,阿鲁巴尼亚的将军不会投降敌国,如果亲王殿下想要劝降的话,那就请免开尊口,直接把我砍了就行了。”

    李天昊听了不为所动,只是微微一笑,道:“艾菲诺斯大人今天的表现令在下十分感佩,所以一定要见见您本人,不如权且在此坐坐,喝上一杯酒压压惊,如何?”

    “不敢劳动亲王大驾。亲王殿下才是让在下见识到了什么叫做用兵,亲王殿下的手下也个个都是令人叹为观止的高手,在下不过是个一无是处之人而已,还是早早将我处决了为好。”

    李天昊笑道:“大人此言差矣。在下能有今天,靠的就是这些部下们鼎力相助。我帕尔契如今人才汇聚,可是人才永远也不嫌多,以大人的才学早就该坐上将军的职位,可惜阿鲁巴尼亚内部倾轧太过复杂,这才耽误了大人的仕途。相比之下,帕尔契的展环境要好得多,不如??????”

    “亲王殿下好健忘,我说过了若是要劝降,请免开尊口。”

    李天昊点头笑道:“在下想说的是不如由在下开出一个条件,大人您看看能否接受?”

    “条件?”

    “对,条件。在下过去曾经是一名商人,商人么,无非就是讨价还价而已。在下知道大人您不愿意投降,也不想勉强大人。可是大人难道不曾想过您这几万手下的命运吗?”

    “我的手下?”

    “不错。这一次我帕尔契用两支舰队运送了四万人来此,可是如您所见,这些兵力要攻克巴士拉底城显然是不足够的,那么势必在达到作战目标以后还会从海上退回去。可是什么才是我们此行的作战目标呢?显然就是杀伤贵国的有生力量。现在您手下这几万人投降了,加上先前哈里昂大人的部下,应该有三万多了吧。这三万人我们带不回去,却又不好留给贵国继续与我们为敌。因此比较合适的办法是把他们尽数杀死,但是这样一来帕尔契军又会背上杀俘的恶名,而且这样显然对于贵国的战略构想来说也不是一件乐于见到的事情。既然如此,不如用这几万条人命来做笔生意。我可以把这些部队全部放走,条件是大人您必须献出您的忠诚,誓对我效忠。”

    “我?用我换这三万条人命?”艾菲诺斯睁大了眼睛。

    李天昊点头道:“说实话,就您今天的表现而言,在下觉得阿鲁巴尼亚军中像您这样的将官并不多见。让您白白死在这里只是成全了您一个人的名声而已,对于任何一方都没有好处。从今天您的表现来看,您就是想拼了命替阿鲁巴尼亚保留这支有生力量。我可以满足您的这个心愿,而相对的,您必须献出您的余生来为我效命,很公平不是吗?”

    “我的命能换三万名士兵?”艾菲诺斯还是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李天昊朗声大笑起来:“大人您难道没有听说过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吗?再说阿鲁巴尼亚这个国家就好像我嘴边的一块肉,今天吃或者明天吃都是一样。为你您的忠诚,晚一点吃,值得。”

    艾菲诺斯看着李天昊一副踌躇满志的样子,内心堡垒的某一处出现了裂痕。

第一百二十一章 六 突变() 
李天昊的大获全胜对于阿鲁巴尼亚而言则是天大的噩耗,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八万大军只剩下了一万多人,两员大将一个战死一个被俘,几乎可以说是全军覆没。更关键的一点是原本用于拱卫都城巴士拉底的主力几乎在这场战役中消耗殆尽,如今可以用来防守巴士拉底城的兵力只有不到三万人。

    人们在惊恐之余,自然而然的把失败的责任归结到了负责巴士拉底城防御作战的总指挥卜波斯身上——如果不是卜波斯指挥失误,调度无方,何至于遭受如此大败?在这群人起到推波助澜作用的就是宰相比留乌尔达斯,他暗中煽动民众闹事,同时也推动自己的党羽向国王陛下进言要求把卜波斯撤职查办。

    可惜他的所有努力都没有得到国王迪卡尔二世的回应,理由也十分简单,当初驳回卜波斯重新启用阿德勒姆的人正是国王本人,而卜波斯认为除了阿德勒姆以外无人能在野战中挡住李天昊。事实也正证明了阿德勒姆的预料不错,李天昊压根儿就没有进攻巴士拉底的企图,而是一直在周边打转,如果不是派出去的两支部队都被轻易击败的话,原本是可以制止帕尔契军的企图的,事到如今迪卡尔的确没有什么脸面来责怪卜波斯。

    除了这个理由之外另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苏拉暗中的运动所致。作为苏拉一党的重要棋子,卜波斯的去留将直接关系到权力天平往哪边倾斜,为此苏拉也是不遗余力地要保住卜波斯的位置。两边暗中博弈的结果是迪卡尔二世最终决定对于卜波斯只是予以训斥,并没有剥夺他的指挥权。

    迪卡尔这么做当然不光是为了平衡两派的权力天平,更关键的是他现在还需要卜波斯的指挥能力来拱卫都城,如果这时候把他撤换掉,那么整个阿鲁巴尼亚唯一可以替换卜波斯职位并且还有余裕的人就只剩下赋闲的阿德勒姆了。

    可以算是替迪卡尔背了黑锅的卜波斯表面上虽然没有任何怨言,但是他还是希望迪卡尔二世能够重新启用阿德勒姆来挽救危局,这一点让迪卡尔二世非常恼怒,却又不能太过作。毕竟眼下最大的危机是城外的李天昊的部队,至于其他的内部斗争则可以稍后再议,因此迪卡尔只能以远水难救近火作为借口,希望卜波斯能够凭借一己之力来力挽狂澜,拯救巴士拉底。

    其实卜波斯对于守住巴士拉底倒是没什么担心,毕竟李天昊的兵力也不过四万人,想要攻克巴士拉底是不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他头痛的是白白丢掉的数万军队和巴士拉底城周边地区百姓对国王的信心。

    事情的转机很快就到来了,第一个转机就是被李天昊俘虏的两万多士兵居然毫无伤的回来了。这对于卜波斯而言可以说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可是迪卡尔二世对此的反应却是禁止这些士兵入城!

    从迪卡尔的角度来想这件事情很简单,这两万多人既然是被帕尔契给放回来的,那么里面不知道混了多少个奸细。一旦放进城来,他们就会趁机打开城门放帕尔契军队进来,到时候王都就沦陷,这正是对李天昊最为有利的局面。把这两万人关在城门之外,如果帕尔契军真的杀过来至少他们还能成为巴士拉底的第一道屏障。

    从这一刻起,卜波斯对于迪卡尔二世的忠诚生了改变。他意识到自己的国王已经不再是当初效忠的对象了,国王的双眼已经被蒙蔽,他的思维开始走向了一个畸形的角落——迪卡尔根本不曾考虑过这两万多名士兵的感受,他们在历经了投降被俘的屈辱以后好不容易回到了自己的都城,却被自己人拒之门外,这些人没有武器,粮食,甚至连水都极度匮乏,可是他们的国王竟然期待在没有任何安抚的条件下让他们继续作为都城的肉盾!卜波斯甚至庆幸帕尔契军解除了这些士兵的武装,否则他真不敢想象究竟会是帕尔契人还是阿鲁巴尼亚人对都城的墙壁起攻击。

    好在上天似乎还没有舍弃阿鲁巴尼亚,就在这两万多人被拒之门外开始鼓噪骚动的时候,第二个转机到来了——镇守在北部边境的大将阿鲁法带着他的七万大军连夜赶奔到了距离巴士拉底城不足百里的地方!

    阿鲁法何以会到来,这一点别说卜波斯,就连迪卡尔二世也觉得大惑不解,但在这个生死存亡的当口,迪卡尔至少觉得这七万人的忠诚比门外的两万士兵要可靠得多,他立即派出使者前往慰劳阿鲁法和他的军队,并且让他们直接开赴到与帕尔契军交战的前线去,顺便把城门外的军队的指挥权也交给了阿鲁法。

    事后,迪卡尔二世才查明白,阿鲁法之所以会在这么关键的时刻赶到战场的背后有两层原因,这两个原因对迪卡尔而言是一好一坏。坏的一面是阿鲁法并没有接到任何人的调兵命令,他的行动完全是自行其是的,而主使阿鲁法调兵的人正是他最不想看到甚至不想提到的人,阿德勒姆。

    早在迪卡尔二世否决了卜波斯的提案后,阿德勒姆就判断出阿鲁巴尼亚军有可能败北,因此他秘密写了一封信给在北部边境的儿子阿鲁法,让他随时做好调兵南下拱卫都的准备。阿德勒姆认为帕斯帝国在内乱之后一定不想太快与阿鲁巴尼亚生冲突,当然也更不愿意阿鲁巴尼亚就此灭亡,换来一个强盛的,充满未知数的帕尔契。因此坐山观虎斗更合乎帕斯的利益,此时调兵南下帕斯对阿鲁巴尼亚出手的可能性非常低。

    至于第二个原因则是阿鲁法几乎把边境上的精锐部队全部调集起来南下的根本原因——帕斯帝国不但调走了南部边境的指挥官名将阿兰特兰,甚至还调走了将近一半的兵力。阿鲁法不明白帕斯为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