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地烈风-第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还会这么干!”

    薛伯仁气得连胡子都要撅起来了,盛怒之下薛伯仁将王汉新绑了直接送到了常邈的大帐。

    得知这件事的常邈同样怒火中烧,要知道这样的行为必定会引起高丽百姓的极度反感,今后如果再讨伐高丽的话,将付出更加惨重的代价。可面对常邈的质问时,王汉新还是死不低头:“都护大人。这事是错的我很清楚!事情是我下命令做的,和我的那些弟兄们无关!您要怎么处罚我都认!可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在。下回我还是会这么干的!”

    面对这个死鸭子嘴硬的王汉新,常邈也犯了难。要按他的罪真要重办。那把他斩首示众也不为过,因为他既违反军令误了军期又屠杀平民,可真要杀了他吧,又实在可惜。上到常邈,下到普通士兵,每个人都觉得王汉新是个行事粗野一身匪气的小子,可不知为什么所有人都不讨厌他,甚至还挺喜欢。若是他能低头认错保证不再犯,常邈真想就这么算了,可这小子认错归认错,却声明下次必定再犯,这二愣子的说法不罚他可就说不过去了。最后常邈决定将王汉新责打四十军棍,贬为普通士兵留在军中效力。

    这回王汉新在辽东军中又激起了轩然大波,事情过后他虽然变成了一介普通士兵,可名声却比原来更响了。“食人红虎”的诨号不胫而走,在虎卫营里的威信更高了,尤其是那些和他一起屠村却被他一力袒护的士兵们更是对他推崇有加。直到高定边随着郑梦龙的水军回来以后把王汉新一顿痛批,王汉新的嚣张气焰才被压了下去。说也奇怪,王汉新连都护常邈的面子都不给,唯独对这个义兄惟命是从,一句都没有反驳。

    薛伯仁不得不认为命高定边前去送信这个决定中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没有高定边镇压着,王汉新这个混小子就惹出麻烦来了。如果高定边在,那么这件事情可能根本不会发生。而现在他不得不将王汉新的担子挑起,因为目前而言虎卫营只剩下一个副指挥使了。

第二十九章 七 平叛() 
郑梦龙用他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他是整个绢之国最优秀的水军指挥官,庞大的船队仅用了五天便赶到了登州,可是他并没有在那里登陆。凭借他出色的航行能力,他硬是把整支舰队带进了黄河,然后逆流而上在离洛阳不到四百里的地方登陆。这样一来常邈的骑兵就省去了长途奔袭的劳累,进而带着虎卫营和一万骑兵直奔洛阳而去。终于得以赶在洛阳陷落之前达到战场。

    此时冲在队伍最前端的正是虎卫营的副指挥使高定边,以及被降级为士兵的王汉新。两人两骑两柄长枪,就像一白一黑两条蛟龙入海一样,在刘潜军的侧面掀起了滔天的巨浪。

    原本就已经在精神上和*上都疲惫不堪的刘潜军如何经受得起这两个人的冲击?顿时乱作了一团,薛伯仁指挥虎卫营随后压上,把刘潜军的伤口扯得更大。而在虎卫营的后面,还有常邈带队的一万铁骑,他们的进攻就像压迫而来的巨浪一样令所有人为之屏息。

    王汉新边杀边大声喊道:“尔等都是皇上的子民,难道愿意追随叛逆刘潜而被族诛吗?赶紧投降或许还可免除一死!要是执迷不悟,小爷就在去鬼门关的路上送你们一程!”

    这几句话就像锥子一样扎中了刘潜军士兵们的心,这两天来的鏖战他们伤亡之惨重远比洛阳城守军来得严重,如果说洛阳城守军已经支持不住,那他们也已经是强弩之末了。眼下对方的援军赶到,居然还是盛名在外的辽东军虎卫营,自己这一方还能获胜吗?如今阵势大乱,自己要是投降的话督战队还能杀得了我们吗?

    这种想法就像瘟疫一样在刘潜军中蔓延开来,使得刘潜军的抵抗越来越微弱。督战队的亢奋作用瞬间就走到了尽头,随之而来的巨大的疲劳感和失败感。就在人心崩溃的当口,洛阳城中的卢清翰率兵杀了出来。这简直就是给垂死的刘潜军致命一击。遭到前后夹攻的士兵们纷纷丢弃武器请降,效仿的人越来越多。很快就变成了成片成片的投降了。督战队们企图制止,可立即就遭到了士兵们的反击,在乱刃之下变成一滩肉泥,这一幕在整个战场上同时上演着,就算没有出面制止士兵投降的督战队也难以避免被士兵们报复而丧命。

    此时的刘潜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已经无法挽回败局了,他手忙脚乱的换上了普通士兵的衣服准备逃走,可等他换好衣服之后,幕僚安在道已经不见了踪影。其实不光是安在道。除了几名贴身侍卫之外,所有的部下都已经不见了踪影。刘潜仰天长叹了一口气,现在的他是真真正正的孤家寡人了。

    现在漫漫长路才刚开始,首先要从乱军之中逃脱,然后还得想办法潜行出关,眼下也只有突契是唯一有可能接纳他的国度了。可还没等他从乱军之中脱身,就被一彪人马挡住了去路。为首的正是薛伯仁,在他身后还有高定边和王汉新。

    薛伯仁坐在马上将大刀一横,道:“晋王殿下请了,在下果毅都尉薛伯仁有礼。”

    “你如何认得我?”刘潜压制住要高声叫出来的冲动。故作镇定的问道。

    薛伯仁呵呵一笑道:“有哪个士兵周围还有几名军官守护着呢?再说殿下您见过哪个士兵能穿着您这样一双宝靴的呢?”

    刘潜这才明白过来,原来自己的护卫们都来不及换成士兵服装,而自己竟然忘了换城士兵们的布鞋!这些细节常人可能会一扫而过。可眼前这个薛伯仁却目光如炬,在万马军中认出了自己的身份。便道:“你这是要来擒拿本王邀功么?”

    薛伯仁拱手说道:“下官不敢,下官拦住王爷是为了救王爷一命。王爷如果此时逃走,恐怕立时就有杀身之祸。”

    “薛都尉此话怎讲?”

    “就算您能逃出这纷纷乱军,普天之下您又能去哪里呢?恐怕只有投奔北夷突契了吧,可前路漫漫凶险重重。与其保护您踏上这险途,倒不如将您的人头砍下送给皇上请功比较合算,您替您的护卫们想一下,这样琢磨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吗?您若是此刻降服的话。下官会以皇家礼节相待,将您送到京师等候皇上发落。孰轻孰重请王爷自己斟酌。”

    这几句话挑拨离间,说得刘潜的护卫们各个义愤填膺。纷纷持刀大喊道:“我等岂是这样的无耻之徒,你不要瞧不起人了!”

    刘潜却呆在了原地,薛伯仁的话击中了他内心中的疑惑,这茫茫前途不知道能不能顺利逃到突契,即使逃到突契也很难保证阿比契力尔不会杀了他来取悦刘龑,与其如此倒不如入京面圣,和刘龑解释一下似乎活下来的几率更大些。

    且不说刘潜在一边思忖,薛伯仁后面的王汉新见众护卫拔刀相向,大吼道:“大人和他废什么话!全都宰了便是!”

    薛伯仁喝道:“住口!对王爷不可无礼!”

    一旁的高定边也用枪杆在王汉新的屁股上轻轻打了一下道:“要你多嘴!”

    王汉新嘻嘻笑道:“那要不咱们就先宰了他的护卫,要不然太没劲了,早知连一个人都不让杀的话,我就上那边宰别人去啦。”

    王汉新这番话虽然无礼,却起到了很好地震慑作用。众护卫都是精于此道的人,一见王汉新的神情就知道他不是在开玩笑,只要没有薛伯仁和那个黑脸小将拦着,这个小子是真的会立即带人扑上来把自己这几个人砍成碎片的。

    在这个时候刘潜终于完成了内心的挣扎,他重新调整好了姿势,在他身上重新显现出了皇家的风范,他挥挥手示意护卫们扔下武器,然后淡然道:“既然如此,本王就将这副身躯交予都尉大人处置了。”

    薛伯仁忙跳下马来道:“下官不敢,请王爷上马,下官将全力保护王爷的安全。”

    随着刘潜本人的投降,历时两个多月的晋王之乱划上了句号。在这场动乱之中总共造成了双方两万六千多人死亡,其中百分之七十是刘潜的叛军。

第三十章 一 入京() 
取得胜利之后,孙进贤亲自出城迎接常邈的援军。常邈在收编完投降的叛军之后,带着主要将领们进入了洛阳城。

    让常邈感到奇怪的是在众多将领的行列中居然有王汉新的身影,对此薛伯仁的解释是王汉新是擒获刘潜的有功人员,而高定边的解释则是王汉新是作为自己的随从人员来的。对于这种苍白的辩解常邈一笑置之,倒是他身后的穆燕平露出不平之色。

    一行人来到孙进贤的府邸之中,孙进贤大排筵宴招待。席间向常邈介绍自己此次能够守住洛阳城,全靠卢星月的后人卢清翰的帮助,说着便把卢清翰请了出来。

    众人都站起身来行礼,可卢清翰的目光却只是往薛伯仁的身后望去。众人也察觉到异样,不约而同的朝薛伯仁那边看了过去。只见平时高大威猛的高定边此时居然躲在王汉新身后猫着腰缩着头站在那里。

    “高定边!你小子还能躲到哪里去!快给我出来!”卢清翰一反常态,大声喝道。

    高定边这才扭扭捏捏的探出个身子,低着头行了个大礼:“见过二舅父。”

    此语一出,举座皆惊。看见众人惊异的目光,卢清翰这才解释其中原委。按说高定边也是世代武门出身,他祖父是曾效力与圣祖皇帝的中郎将,而卢清翰的四妹便嫁给了他高家的次子。卢清翰的四妹从小跟随家人习武,因此武艺十分高强,高定边的一身武艺就得自于母亲的真传。可惜他还没学全本领便碰上了与高丽的战事,跃跃欲试的高定边趁着夜色独自离家出走到辽东军前效力,万幸遇到了世交故友的盖言晓,然后便在机缘巧合之下进入了虎卫营成了副指挥使。

    可高定边这一走。高家就乱成了一锅粥,上上下下一通好找,最后连卢家也惊动了。卢清翰就是为了找这个宝贝外甥被家中族长派到洛阳一带来的。因他与朱毅均交情莫逆才在洛阳盘桓了多日,这才得以领兵救了洛阳城。

    听完卢清翰的叙说。大家恍然大悟。卢清翰向众人告了罪,然后一个箭步跳到高定边身边,伸出手来揪起了高定边的耳朵骂道:“你这个小混球,知不知道你母亲都要急出病来了!你既然到了辽东前线,为什么不写封信回家报个平安?”

    高定边被扯得浮起了身子连连求饶:“舅舅松松手,疼疼疼。我是想写来着,可军情紧急,加上外甥识字不多。不能成文。。。。。。”

    “借口!我说你当了兵了怎么学了这么些油嘴滑舌的辩解之词?”卢清翰毫不放松。

    “是他,是他!”高定边情急之下一指王汉新:“外甥这都是跟他学的!”

    王汉新一听就急了:“大哥,哪有你这么说话的,做兄弟的可是处处跟着你学,哪有你这么往兄弟头上扣屎盆子的。”

    “还说兄弟呢,你赶紧帮忙啊。”高定边吃痛不过,急道。

    王汉新连连摆手道:“这是大哥的舅父,也就如同我舅父一样,我可不敢和长辈动手!况且舅父能制得住你,要打我那还不是小菜一碟啊。”

    说得众人都笑了。卢清翰放开了手。抬手又给了高定边一个爆栗:“你小子武功又没学全,就敢往战场上跑!要是碰上高手你小命难保。”

    高定边摸着头道:“母亲说那是你们卢家的绝学,不禀明了家中长辈不肯轻易传授嘛。”

    一旁的王汉新插了进来道:“正是呢。舅父大人,咱俩在高丽战场上就遇到一个叫李成会的老头,我们两个合力都战他不过,差点死在他手里!您老人家赶紧把家传绝学教给我大哥吧,下回上了战场,让大哥在那个老杀才身上扎几个透明窟窿。”

    王汉新这没皮没脸的几句话说得连卢清翰都撑不出笑出声来,这一下他便不好再摆舅舅的样子了,将高定边拉在一旁道:“回头你将那人的枪法演练给我看,我想想该如何破解。”

    常邈站起身来道:“各位且听在下一言。如今叛乱已平。可洛阳周边还有少量逃兵为患。既然如此,不如我军暂且驻扎在此扫平逃兵余孽。同时上报朝廷平叛事宜,等待皇上圣裁。趁此时机。你们甥舅二人也正好好好聚一聚,如何?”

    众人听了齐声称是,酒宴过后众人便各自行事,或是整顿兵马,或是带兵搜索叛军余党,或是收编降卒,常邈则与孙进贤一道上表奏明朝廷。

    不多日,刘龑传来诏书,让此次平叛有功之人进京接受封赏,同时押送晋王刘潜一党入京议罪。

    常邈接旨后不敢懈怠,立即将众人聚集起来安排好善后事宜,然后押解着刘潜一党一道赶奔京师而去。

    一路无话,这一天终于到了京师长安。自从辽东战乱起,常邈离开京师已经将近两年,如今重踏故土,心中不禁唏嘘起来。而薛伯仁自从当年得中武状元以后,数十年光阴已经匆匆而过,期间所经过的人世百态,更是感慨万千。唯独高定边和王汉新两人是头一回来到如此繁华之地,前几天他们还以为天下城池再没有比洛阳更大的了,如今见了长安才知道洛阳与之相比不过是小巫见大巫而已,两人东张西望,一双眼睛都不够用了。其实不光他们,队伍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如此,就连跟在常邈身边的穆燕平也是惊叹不已,只不过不像他们两个那样一副没见过世面的德行罢了。

    一路进了明德门,沿着朱雀大街向皇城而去。朱雀大街两边种着整整齐齐两排杨柳,虽然已是隆冬的气候,其气势依然磅礴,沿街各类酒楼茶肆,妓院教坊林立,建筑都是奇趣斗巧,样百出。为了迎接凯旋而来的平叛大军,今天长安城里也是万人空巷,全都聚集到了朱雀大街两边,争相一睹平叛军队的风采。

    一路上风光还不曾看够,队伍前头已经到皇城朱雀门外。兵部尚书安靖边亲率各位官员在朱雀门外迎接,常邈忙跳下马来施礼。众人也纷纷下马,随着常邈步行进入皇城之中。

第三十章 二 殿前演武() 
刘龑今天的心情非常之好。不光是因为平定了晋王刘潜的叛乱,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太医说在长安大火那天身受重伤的季重海经过长期治疗终于保住了性命,虽然失去了一只手,但是其他地方的伤口都开始愈合了,相信过不了多久就能康复了。刘龑对于这位忠心耿耿的御前护卫的感情自然不是寻常人可以比拟的,得知这个喜讯之后刘龑的脸上如沐春风,就连在金銮殿上接见平叛将士的时候也带着遮掩不去的笑容。这有失皇帝威严的一幕被刚刚伤愈的伍思成看在眼里,都忍不住要掩口失笑了。

    在由兵部尚书安靖边结束了那一贯冗长的发言之后,刘龑首先给常邈赐了座,然后开始询问起常邈此次回军救驾的经过。常邈将事情经过原原本本叙述了一遍之后,刘龑不禁叹息道:“想不到刘献之竟然能大义灭亲,替朕将你召回,这小子,有魄力,有胆色。前些天朕接到他送来的表章说已经控制住了太原的十万兵力,并告知有五千精骑正偷渡黄河袭击长安而来。起初朕还不信,没想到丹州果然发现了这支骑兵,好在北营军及时出兵将其阻击在坊州北部的泾水,成功将其击溃,要不然还真是难以对付呢。”

    常邈站起身来奏道:“微臣一路上耳闻突契有南下的企图,结果被这个刘献之率军阻挡住了步伐,不知可是真的?”

    刘龑点点头:“确有此事,突契骑兵突然南下,像是有所图谋。好在刘献之有所准备,而这支突契兵也不是特别强大,偷袭不成便沿着黄河向西劫掠了不少城邑,然后就回去了。这帮强盗。竟敢趁火打劫,朕饶不了他们。”

    常邈道:“陛下明鉴,微臣以为如今正对高丽用兵。国家不宜两线作战,目下对突契还是应该采取守势。等平定了高丽之后再对付他们也不迟。”

    刘龑点头称是:“常爱卿所言朕深知其理。眼下只好暂且忍耐,不过爱卿可不要叫朕等太久哟,高丽的事情就托付与爱卿了。”

    “微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望。”

    君臣两人说东道西又扯了些杂务,话题便转到这武将们的武艺上来了。被常邈形容了一下之后刘龑来了兴趣,便要见识一下常邈手下众位武将的武艺如何,常邈只得遵旨行事。刘龑带着百官移驾到了演武场,然后穆燕平展示了他惊人的弓箭技艺。薛伯仁也演示了一套刀法,博得阵阵掌声。等到高定边和卢清翰甥舅两人演练过枪法之后,百官们就不是鼓掌,而是惊叹这枪法之精妙了。

    刘龑看了很是满意,突然眼珠一转,问道:“朕记得好像还有两个人,一个叫苏成栋,还有一个叫王汉新,这两人为何不见?”

    常邈只得回禀道:“启禀皇上,苏成栋指挥辽东军北撤未能前来。那个王汉新么。。。。。。他因犯了军法已经被降职为士兵,因此不能进宫面圣。”

    刘龑听了更来了兴趣,便问了前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