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单独前行的,越往前走,背负得越多,等到你想要停下来的时候,却发现再也停不了啦,再不愿意也要被身后的无数个人,无数双手推着前行。”
贾诩没有说那个我是谁,可是云霆却知道,他说的正是张角。云霆知道贾诩并未用心的谋划,因为他也不得不承认再好的计谋,总也得要有人肯用才行,并且现在对于黄巾军来说并没有太多选择的余地。可他也理解张角,因为在黄巾起义失败之后,不管投没投降的黄巾军士兵,统统被坑杀!唯一幸存的,大概也就只有之后的青州黄巾遗兵,也就是后来曹操手下一段时间的特色兵种一青州兵。
只能说当人做了一个决定之后,便要承担这个决定所带来的一切后果,好忧参半。当你好的时候,自然有人要倒霉,这就是黄巾军的现状。黄巾军胜,就要人头滚滚,血流遍地,只看曾经黄巾军带来的兵祸就可以理解,意味着曾经的既得利益者都要失去现有的一切,不管是上层者,还是普通的百姓,汉军一方也是如此。
贾诩与云霆缓缓前行,在他们行走的路径两侧,到处都是搭建起的营帐,营帐旁边,还能够看得见黄巾黄甲的黄巾军士兵。这是一个黄巾军的营地,营地正对面,还可以远远的看见北海的城墙!这,就是北海黄巾军营地!千百里之遥,瞬息而至,这就是张角的手段,毕竟以云霆那半吊子的天遁术,却是没有办法将贾诩和吃凤凰的蛤蟆给带到这里来的。
云霆和贾诩说话间,吃凤凰的蛤蟆一脸的迷惑,他只能够听得懂他们两个人一半的对话,却不能够理解究竟说的是谁。当然了。以蛤蟆自认为超群的智商来说,他只是不愿意去深想,并不代表他真的就理解不了!某人自得的点了点头。
在三人的身后,还跟着一个穿着铠甲的大汉,大汉长得并不高,只是相对于吕布那种高大的武将来说,可实际上,也有着一米七几多的身高!即使称不上高,可大确实是有的,膀大腰圆,跟在云霆的身后,就有如一堵移动的人形墙壁一般,行进当中,让人不由得怀疑他所踏出的每一步都会在地面留下一个清晰的脚印。
他默不做声,看上去一脸的憨厚老实,除了那黝黑的脸色以外,并不像是一个武将,反而更像是一名常年在太阳底下曝晒过的农夫。可那是在没有肩上扛着的那把武器的前提之下的,这大汉肩上扛着一把狼牙棒,一只手持着柄,将中间那空余出来的杆部倚靠在肩上,最顶端的那些尖锐如同狼牙一般锐利的凸起,在阳光的照射下依旧显得无比的阴寒,丝毫不用怀疑这样一棒子下去会带来怎样的一种结局,至少也应该是酷烈的死法之一。
“元福,其实你不用一直跟着我们也可以。”云霆回过身去,对着跟随着他的周仓说道。
这名黑脸大汉,就是周仓,原本他应该会在关羽千里走单骑之中出现,并成为关羽马后一个抬刀的小兵的,可现在他出现在了云霆的身边,自然也就不会有后来给关羽抬刀的周仓出现了。这也是云霆交给可用之人名单的其中一人,也是唯一找到的一个,这还是因为周仓距离冀州并不远的缘故,否则以三国时期的闭塞,想要找一个人就如同大海捞针一般。
“啊?”周仓猛的回过神来。脸上还残余着一脸懵逼不知道云霆和贾诩在说什么,但就是感觉说的好像很厉害的模样。
他反应了过来,立刻摇头,闷声说道:“大贤良师既然让我在你出现的时候就要完全听从你的命令,那么保护你的安全,也是我应该有的职责。”
云霆一笑,又回过了头来,恍惚间眼前好像出现了当初周仓跟在自己的身后,在各地执行任务的时候。这,就是张角给予自己的礼物,周仓,还有那现在居住在营地当中帅帐里面,北海黄巾军的主帅管亥!
前者已经算是黄巾军当中可挡一面的勇将,后者则是黄巾军当中首屈一指的猛将!先说周仓,能给关羽扛刀的人,就注定不会是一般人,最起码,他要有在军阵当中跟上关羽的能力。而后者管亥,则是能与关羽交手数十回合的武将,虽说那个关羽没有赤兔马的加成,春秋刀法更没有如后期一般的大成,可是能够与关羽交手数十回合,就已经证明了管亥的实力!
这两个人,都是云霆来到北海的原因,他不仅要把北海黄巾军带去冀州,更重要的是收服这两人。事实上北海黄巾军并不是在这个时候围攻北海的,应该是在黄巾军主力败亡之后,管亥率军围北海,找孔融借粮。
在这一点上面现在是与历史偏离的,历史上北海黄巾军攻不下北海,现在也不会攻下,因为云霆现在站在这里。他和贾诩等人走到了辕门处,从辕门处望去,看见了北海城的城门与城墙。
攻下一个北海城,似乎算不上什么难事,可正是这种算不上难事的事情,却也要最少花上半个月的时间!云霆在来之前不能够确定的是,会不会有一个太史子义单骑驰北海,可是当来到这里之后,他却明白那个单骑突入北海的青年将领应该就是太史慈。接下来,就应该是太史慈突围求救?
刘关张三兄弟来援?
(本章完)
第415章 偏差()
“我猜最迟今晚夜间,北海必有人出去求援。”贾诩遥遥望着北海城墙,缓缓开口。
他现在已经自觉将自己放在一个幕僚的身份上面,为云霆做着谋划,当然谋划的质量他是不会去保证的。也因为现在做着的事情实在太危险,贾诩可不想跟着旁边的这个男子一起死,因此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保护自己,生存下去。
“哦?”云霆发出了轻咦声,脸色却丝毫没有变化。他点头,顺着贾诩的话语接下下去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
“你似乎并不担心?”
“为什么要担心?很多事情,即使你知道,却也会不可避免的发生,为什么还要去担心?”
“不懂。”贾诩摇摇头,表示着迷惑。
云霆侧过头来,看着贾诩说道:“很快你就会知道了。”
“真正的万人敌,那是一个人就可以改变整个战场的人啊。不管面前有成百上千的敌人,不管是不是深陷重围。他都能够突破出去,这样的人,不是你担心不担心就可以解决得了的。”
“如此?”贾诩哑然失笑。他倒是从书上知晓过不少的万人敌的猛将,可在现实,直到现在也不曾见过,大概他这辈子也不会见识过罢?可贾诩却怎么觉得,好像就在不久后能够看见,大概也是错觉罢?
看见贾诩的表情,云霆就知道他心中其实有点不以为然,这也是大多数谋士的共同点,他们承认许多武将的确拥有改变战局的力量,可更加相信的是自己的智慧!对于云霆来说,智慧要有,力量也要有,否则空有智慧,却没有力量,在真正面对面厮杀当中,只怕会被人当成蚂蚁一般碾死。而空有力量,却没有智慧也不行,那最终也只能成为别人所掌握的一把屠刀罢了。
轻轻点头,云霆在一来到北海黄巾军的营地里面就建议管亥离开,可是后者也仅仅是保持着表面上尊敬,对于云霆的建议不置可否。看得出来,管亥并不想离开,因为在他眼里面,北海城已经成为了囊中之物,耗费的也不过仅仅多围困那么几天的时间罢了。
黄巾军每一个地区的主将,甚至于渠帅,那都是拥有独立指挥权的。也就是说除了张角或者张宝与张梁之外,任何人都没有越级指挥他们的权力,云霆也是如此,至少在管亥还安然无恙的情况下,整支军队都还听命与管亥。管亥对于张角依然有着无限的忠诚,可并不代表他就会随便听命于下派下来的任何一个人,更何况现在的情况是,他看见了攻打下北海城的希望。
悍将。这就是云霆对于管亥的评价,云霆对于收服管亥还是有一定的兴趣的,可是后者真的要自己找死他也没有任何的办法。如果要面对的是那三兄弟的话,那么云霆就会在能够脚底抹油的时候直接离开,不带任何犹豫的那一种。
要知道,他现在可是在黄巾军一方的军营里面啊,即使是吃凤凰的蛤蟆,要是被他们看见了,也是一刀切的节奏。因为他们是逆贼,反贼,就算与吃凤凰的蛤蟆相识,也会割袍断义,悍然下杀手!
“三天。”云霆喃喃自语,给自己下了一个时间限制,他只在这里停留三天,三天之后,不管怎么样,都要离开北海回到冀州去。
“啪啦。”
洛阳城中,一处恢宏的府邸之内,一只鸽子扑扇着翅膀,几根羽毛从身上飘落,突兀之间,蓦然消失。它落了下来,落在一处打开的窗户的木沿上,爪子抓握在上面,微微陷了进去,发出了轻轻的响动声。
房间里面的一名中年男子回过头来,目光触及这鸽子的时候,阴寒的面孔上突然多出了一抹愠色。脸色变化之间,他突然自嘲的笑了笑,朝着鸽子走了过去,一把伸出手去,抓住了这只鸽子。
他,就是当初云霆来到洛阳城所接触的十常侍之一的,封胥!他之前在宫中侍候了一夜,这时候才刚刚回到自己的私邸里面准备休息的时候,就看见了这只不知道从哪里飞来,又不知道飞了多久的鸽子。
对于别人来说,这只鸽子的来历成迷,可对于他来说,却是无比熟悉的,他甚至知道这鸽子或许是从钜鹿而来的。原来封胥是不想看的,只是后来一想看看也不会有什么事情,这才忍住了心中的忌惮之意。
伸手取下了鸽子脚上绑着的信筒,“噗”的一声轻响,原来还咕咕叫着,活灵活现的鸽子突然就如同烟云一般消失,再也不见踪影。封胥却一脸并不意外的神色,他解开信筒,从中取出了一张纸条,在面前铺展开来。
看完信纸上面的内容,封胥的眉头突然皱了起来,他在房间里面踱着步子来回走了几圈,才最终站定了下来。
“有趣。倒是没有想到,董仲颖刚刚来信,却不想你也紧随其后。”
“有趣,真是有趣啊。”封胥笑了起来,尖锐的笑声在房间里面回荡,显得无比的刺耳。
笑了许久,最后封胥终于不笑了,他自语道:“既然都是一样的事情,倒不如一起给办了。当然,如果卢子干足够聪明的话,那么当然也要换另一种方式了。”
他将纸条攥在手心当中,坐了下来。“来人。”
“封大人,有什么吩咐?”有人在门外沉声问道。
“去把左丰给我叫过来?另外去门房那里帮我看看,有人从老家给我带礼物过来了,去帮我搬进来。”
“是。”
脚步声匆匆离去,封胥闭上了眼睛,嘴角带着一丝若有似无的笑意。反正都是钱,能一起赚他为什么不赚?更何况,这对于他而言,只不过是举手之劳的事情。
至于这天下?大汉国运连绵数百年,却不会这么轻易就断绝的,这也正是他敢于下手的原因啊。因为黄巾之乱,在他们这些人看来,仅仅只是一次意外罢了,只需要废一些功夫就能够扑灭。
(本章完)
第416章 道破()
夕阳的最后一丝余晖,在遥远的天际垂落,橘红色的光芒昏昏暗暗,成为了黑色天幕当中的一线曙光。天色缓缓变暗,片刻过后就连晖光都彻底的消逝了,入夜。
秋风卷动,将黄巾大营当中的旗帜刮得猎猎作响。大营当中的空地上,已经点燃起了篝火和火炬,将整个营地映照得通明一片。只不过即使是这样,也仍旧有许多黑暗的角落存在,大营内是这样,大营外的战场就更别说了。与北海城相距中间这一段的战场,漆黑一片,一眼望过去,只能够越过黑暗看见北海城模糊的城墙。
在战场各处,还有黄巾军士兵手持火把巡逻着,一处一处,在黑暗当中跳跃着的火光,就是他们存在着的证明。这就是管亥在云霆提出疑问来所做的准备了,派出众多的士兵来巡逻各处,在北海有人出去求援时迅速示警再由大营派出军队迅速的劫杀。
当然,除了大营当中的驻军之外,管亥还分出了八只两百人的骑兵小队,分时段在战场周围游曵,这样也不用怕大营阻截不够及时。
可是这一切,在云霆的眼睛里面看起来,依旧显得无比的可笑。夜晚,就算大营当中所有的黄巾军全军齐出,也不能够面面俱到,更别说,那个突入北海城中的武将是太史慈了!他可是管亥都拿不下的猛将,光靠几百米骑兵,根本无对他造成什么影响!不光杀不死,就连阻拦,都很有可能是个问题。
夜晚,还是猛将的天堂啊。就是在夜晚,张辽逍遥津破孙权,甘宁百骑踏营,都是在夜晚当中发生的。夜晚当中会发生很多事,尤其在战场上,很多逆转,便发生在夜晚当中。
“子义一路保重!”北海城中,城门处,孔融郑重的说道。
“孔太守放心,太史子义必不负所托。”太史慈在马上抱拳道。随后调转马头,城门在眼前缓缓打开,一线,他催动战马,从中窜了出去。
“恩?”黄巾军营地内的帅帐里面,坐在榻上的管亥缓缓睁开眼睛,从中闪过一道精光。
他站起身来,身上穿着的铠甲的甲叶碰撞,发出了清脆的响声。夜不褪甲,等待的就是这一刻,管亥永远不会忘记之前那一箭射出,被那武将抓住时对方回望过来的眼睛当中的一丝戏谑。
抓起长枪,管亥大踏步踏出帅帐。
“随我出战!”一声轻喝,整个沉寂的大营轰然活了过来,马啸嘶鸣声纷纷出现。
“来了。”云霆掀开营帐的一角,走出了帐篷。
“呼。”太史慈吐出一口浊气,他能够感觉到从口中吐出的温热气息被迎面而来的劲风卷带着吹过脸庞时的冰冷。
这一种冰冷,让他的身体不由得打了一个激灵,兴奋,是怎么都不会被这带着冷意的风给浇灭的。太史慈的眼睛透过黑暗,看向了那一些火焰燃烧着的地方,每一点火光闪烁着,成了黑暗当中清晰着的点点所在。
“等我?”太史慈微笑,将长枪别在身后,拿起腰间的弓来,从背后的箭囊抽出了一枝羽箭。
战马朝前疾驰着,颠簸上下,太史慈却在马上岿然不动。他的手臂笔直,不动分毫,眼睛带着奇异的光芒,透过黑暗,看见了属于自己的猎物!
“咻。”拈住箭枝的手指一松,羽箭潜进了黑暗当中。
一处的火光突然摇曳不定,最后突然的熄灭,重物落地传来的扑腾声,掩盖在夜色下面。那一处的黄巾军士兵面面相觑,整张脸都变成了菜色,在他们的面前,出现了一具咽喉处插着一枝羽箭的尸体,只是让他们害怕的是,这枝箭不知道从何而来!
在这样的黑暗当中,还能够准确的一箭毙命,这是怎样的箭术?这些黄巾军士兵们不敢想也不去想,即使火把在黑暗当中那么的清晰,可是远远看过去,也仅仅只能够看见火光啊!
太史慈继续搭箭,手指的动作飞快,战马飞速向前,每一瞬风掠过太史慈脸庞的瞬间,都伴随着一枝羽箭呼啸而出的声响。一处处火光猛然熄灭,在夜色下绽放的血光无人可见,悄无声息。
他几乎在每一箭射出后,在下一刻,就搭上了新的羽箭,眼睛也早已经锁定了下一个目标?即使是在马上,也好像就在平地上射靶子一般,对于他没有任何的影响,手中的长弓更没有丝毫偏移。
眼随心动,太史慈眼睛的落处,就是羽箭所要到的地点。不管高矮胖瘦,他总能够找到那一处咽喉的所在,火光摇曳,却不能阻止羽箭的到来。
“抓到你了!”太史慈猛然睁开双眼,望着从黄巾军营地里面出现的一条火龙。
如果他没有猜错的话,那应该是黄巾军当中的主力骑兵出阵,也就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会有那么多的火把彼此相连,并迅速的朝前移动着,看起来就像是一条蜿蜒前行的火焰长龙。
每一刻,太史慈都在飞快的前行着,战马的速度,加上黑夜的掩护,都使他如入无人之地。每一处闪烁着的火光,都仅仅能够照耀火把周围方圆所在的地方,又怎么能够抓住太史慈?
他就只是一道影迹,在黑夜下潜行,就算经过的路线上有黄巾军士兵,也仅仅只看到眼前闪过的黑影罢了,等到要去伸手抓住的时候,眼睛里面却早已经失去了他的踪迹。
近了,更近了。
太史慈眯起了眼睛来,过不其然,他看见了前一天,在身后射了自己一枝冷箭的黄巾将领。太史慈并不知道他是谁,可却足够让太史慈记忆深刻,因为他可是要还债的啊。
就用你的生命来还吧。
太史慈抽出腰间别着的那枝箭,正是前日,让自己咽喉处的皮肤感受到冰冷阴寒的那枝羽箭。箭尖冷寒,在隐约月光的照耀下,反射出了一道冷光。
“真正的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