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段晟突然向着院中一棵翅子树袭去,食指出击,直点树干,一沾即离,快速收招,众人赶忙看向树干,只见树干上留下了一个极浅的指洞。
段正明看了看指洞,又看了看段晟,不由自主的赞叹道:“真乃我段家麒麟儿!”
一阳指乃是内家上乘武学,段晟能够在树干上留下指洞,明显是内力所为,其实段晟此举有显摆的意思,但在场诸人又有谁会计较一个孩子的过度表现么?
此时年仅四岁的段誉睁着一双大眼睛看着院中的段晟,露出了好奇之色,在他眼里自然看不出段晟武学有多厉害,只不过见段晟舞的极为好看,心里起了心思也想学段晟这样的本事。
恐怕段晟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自己过于显摆的展现一阳指,却让段誉对武学产生了兴趣,将来中原武林不知道又会发生怎样精彩的事情。
第8章 十年()
时光如梭,岁月流逝,不知不觉,段晟来到天龙八部的世界已经十年,十年过去了,段晟也成长为一名俊美清雅的美男子,在这里不得不感谢老段家的遗传,在相貌上段家人还真没有丑的,段晟更是俊俏的像个大姑娘,每当看到段晟,段寿辉总是不由伤感,段晟在容貌上更像他的母亲,在段晟身上总能见到妻子的影子,勾起他的怀念相思之情。
如今的段晟于一阳指的造诣上已经颇高,十年时间已经达到了六品之境,隐隐要突破五品,从表面上看,十年时间进步了三品,看上去有些慢,其实不然,修炼武艺往往都是先易后难,越往后武艺的进步越慢,有些人数十年武艺寸步难行这并不是夸大其词,而且事实如此。
这就跟跑步运动员一样,每一秒的提升都极为困难,所付出的的努力是无法计算的。
因为当年得四大高僧之助,段晟的筋脉异于常人,内力甚为深厚,两年前段晟的综合实力就已经达到了二流高手的水准。
这两年枯荣大师在枯禅的修炼上进步颇大,心中喜悦之下,经常会抽出时间指点段晟武艺,这两年段晟的进步可谓飞速,如今段晟的武艺已经达到了二流中品的程度,这样的实力出去闯荡江湖已经完全够资格,甚至能够闯出不小的名头。
段晟经常听长辈讲一些江湖上的轶事,虽然还没有行走过江湖,但对于江湖武林人士的实力也有了一个大体的概念。
单从实力上来说,凡是能够入二流之境,每一个人都不会是籍籍无名,多是名头响亮之辈,二流高手已经不简单了,一州一地的豪杰多是二流高手。
而一流高手则是名传天下之辈,比如最近一年中原武林流传出来的“北乔峰、南慕容”,在比如各大一流门派的掌门,这些人物实力都已经进了一流之境,整个武林高手如过江之鲫,但一流高手却是要屈指而数。
经过这些年的了解与在武艺方面的刻苦钻研,段晟已经知道想要成为一流高手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当今武林一流高手多是四五十岁的前辈,由此可见一流高手不是谁都能当的。
一流高手与二流高手差距在什么地方,段晟认为其实就是内力上的差距,这也就是为什么一流高手多是年长之辈,因为内力是需要长久积累的,年纪越大,你积攒的越多,你的内力就越强,当然这方面还与功法有关系。
武功秘籍的强弱也能够拉开内力的强弱,比如两人同样的年纪,同样修炼了二十年的内力,一个修炼了上乘内功,一个则修炼了普通内功,这两人绝对有差距,而且差距还会很大,修炼上乘内功的人在内力上要远远强过修炼普通内功的人。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资质。
段晟因为筋脉特殊,这其实就表现出他的资质异于常人,还有就是他修炼的一阳指乃天下有数的上乘武学,内力增长比其他人要快上不少,所以两方面的原因综合考虑,段晟能够在十七岁的年纪成为二流高手并非多难,而且段晟好武成痴,修炼刻苦,这也是很大的原因。
其实段晟真正占便宜的地方是在资质上,他的筋脉粗壮,修炼内力事半功倍,他修炼一天赶上别人修炼二天甚至是三天,这差距能不大?
凭借的灵魂穿越的优势,早在四五年前,段寿辉就已经不再给段晟授课,而是让段晟自己学习,段晟上辈子就不是好好学习的人,段寿辉一撒手不管,段晟屋里的书本立马被灰尘淹没,基本上每日段晟都沉浸的习武当中,无法自拔。
本因方丈曾笑称段晟是个武痴,虽然有调侃意味,但慢慢的也流传起来,现在所有人都知道段晟好武成痴,对“武痴”这个雅号段晟倒是蛮喜欢的。
如今的段晟还是和尚打扮,在天龙寺一直遵守清规戒律,从未触犯过,段寿辉的意思是让段晟就在天龙寺待一辈子,平平安安的,不是喜欢习武么?那么就在天龙寺安心研习武艺吧。
段晟也没有因长大而天天吵着要还俗,可能是做和尚时间久了,段晟倒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好,其实在内心深处已经适应了清淡的生活,当然了段晟绝对没有做一辈子和尚的打算,天龙八部美女如云,段晟还想着将来闯荡武林找一位红颜知己相伴终生,当和尚可万万使不得。
段晟依旧住在双树院,此时已经临近晌午,段晟就轻驾熟的去给枯荣师祖打饭,枯荣大师在禅房闭关,段晟没有打扰,轻轻退出房间,关好双树院的院门,段晟前往天龙寺另外一处重地——牟尼堂。
牟尼堂是本观、本相、本参三位高僧的修行之所,早在数年前本明也就是段寿辉,也移居到了此处居住,四位师兄弟同居此地相互切磋武艺,钻研佛法。
牟尼堂与双树院一般,都是天龙寺禁地,但段晟身份特殊,两处地方跟自己后院一样,进出随意,无人阻拦。
双树院与牟尼堂相距较远,穿过无无境、三元宫、兜率大士院、雨花院、般若台才看到一处以松木搭建的房屋,与天龙寺金碧辉煌的殿堂显的格格不入,更像是乡下农夫家的柴房,松木的木皮都没有处理,就是较之双树院都要差上很多,令人无法想象堂堂大理国寺居然有如此寒酸之所。
段晟一进院子,在屋中修行的四位高僧就以已察觉,四位高僧在软榻上闭目参禅,本参睁开眼睛,笑道:“这小子真把牟尼堂当成了自己院子,进进出出当真随意。”
本参性子豪爽,年轻时未出家便是一位豪迈不拘之辈,哪怕现在出家多年,亦是无法改掉自己的性子,说话粗声粗气,一句话说完,站在院子外的段晟都听得清清楚楚。
“四师伯若是嫌弃小子天天来打扰,那小子现在走好了,免得打扰了四师伯的清修。”段晟的话清晰的传进了屋内,入了四位高僧耳中。
四位高僧皆是眼前一亮,段晟说话运用了内力,声音直直的传进屋内,清晰至极,仿佛是在耳边说话,这一手对内力的控制已经极为了不起,非二流上品高手不可,段晟显然是勉强施展,说完这句话便没有了下文,四人都猜到段晟这是技穷了。
段晟这一手已经有了传音术的皮毛,不过距离真正的传音术还有十万八千里之远。
通过这一手表现,四人都知道段晟离二流上品已然不远,在修行数年便可更上一层楼。
本参见段晟卖弄,道:“小家伙这是关公面前耍大刀。”说着哈哈大笑起来。
其余三人亦是满面笑意,其中段寿辉最是开心,段晟今年才十七,十年时光便有这般本事,当今武林能与之比者可谓凤毛麟角。
段晟推门而入,礼貌的给众人行礼,四位高僧也不起身,坐在软榻上点了点头,段寿辉板脸呵责道:“你小子真是越大越没有规矩,怎么能与四师伯如此说话。”
段晟赶忙虚心受教,他平日倒也不会如此,只不过这几日武功进步明显,已经可以感觉到离二流上品仅有一步之遥,所以有些得意忘形了。
本参无所谓的摆摆手道:“师弟莫要如此,我就喜欢小晟子跟我这般没大没小,让人心情愉悦不少。”
按俗家辈分本参是他的叔父辈,按天龙寺的辈份又是他的师兄,对于本参的话段寿辉自然不好反驳。
段寿辉这些年心结已解,重修武艺,已经成为一流高手,一阳指的造诣更是达到了四品,比之本观、本相、本参不遑多让,现在已经是天龙寺第五位高手。
段晟在牟尼堂叨扰一番,将一些一阳指方面不解之处说出,四位一阳指高手指点,获益良多,最后又在院中施展了一遍段家剑法,让四位高手纠正一些不足之处。
段家剑法段晟不过这两年才开始习练,其实段家剑法是从一阳指当中演变出来的,大同小异,习练起来并不难,短短两年段家剑法已经小成。
在牟尼堂打扰了一下午,临走之际父亲告诉说本观大师这段时间参禅有所感悟,要闭关一些时日,所以从明天起最近一个月的时间就不要来打扰了,段晟自然谨遵。
出了牟尼堂,返回双树院,一阳指与段家剑法上的一些难题都已经解决,段晟一时倒没有什么事情可做,这段时日枯荣大师也在闭关,本因师伯是天龙寺方丈,掌管寺中大小事务,大多时日较为繁忙,这一算下来,天龙寺现在根本没有人管他。
一想到可以自在的逍遥几天,段晟的心里立马就起了小心思。
要不要下山出去畅玩一番?来到天龙八部世界已经十年,段晟还真没有好好的出去游玩过,就算下山也是在一群扈从的保护下去皇宫面见皇上皇后,在皇宫小居几日。
这偷偷下山的念头在心中一起,便如星星之火,一下子点燃了段晟骚动的心,段晟见现在天色已晚,准备明日一早就下山,在下山之前倒要准备一番。
深夜段晟去找了觉慧与觉清,让两人这几日帮他给枯荣师祖送斋菜,以前去皇宫居住,都是他们两个代替段晟侍奉,所以对此倒也轻车熟路,但当两人得知段晟要偷偷下山,皆是大惊,忙出言阻止,最后耐不住段晟软磨硬泡,两位师兄无奈答应帮他隐瞒。
第9章 下山()
第二日天未亮,段晟就从床上爬了起来,段晟好好的打扮了一下,昨晚在觉慧、觉清的帮助下,弄了一身寻常百姓衣服,衣服是觉慧连夜从天龙寺附近农家借的,又找了一块方巾将光头给盖上,段晟在铜镜前转了转,身上哪里还有半点出家人的样子,虽然衣服朴素了些,但就凭这一身好皮囊,穿什么都遮掩不住潇洒倜傥的气质,段晟对这般打扮极为满意,好好的在铜镜前臭屁了一番。
桌子上放了一些碎银子,只有七八两,银子是从觉慧、觉清那里搜刮来的,段晟长这么大身上还真没有带过钱,将银子塞进钱袋,段晟悄悄开了房门,左右看看,颇有些做贼心虚。
段晟并没有走正门,而是从双树院的后墙根翻墙而出,段晟轻轻一跃,足有三丈高,轻松的翻过围墙。
溜出天龙寺的路线段晟昨晚早就想好,一路不做停留,施展轻功向着寺外而去,此时天色微亮,远处隐有朝霞,段晟身影时隐时现,似鬼魅一般。
段晟出了天龙寺心情大爽,兴奋之极,顺着一条羊肠小道而行,急匆匆的向着山下而去,段晟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却不知道在他出门之时便惊动了闭关的枯荣大师,枯荣大师实力深不可测,耳聪目明,虽不能夸张到可以察觉蚁动,但段晟的小动作却是难逃法眼。
枯荣大师并未阻止,摇了摇头,继续闭目参禅。
段晟下了山,并没有前往大理城,而是向着大理城相反的方向而行,大理城是大理国都,段晟虽然经过改装,但并没有易容,大理城说大也大,说小也小,指不准刚进大理就会被认识他的人发现,恐怕不到中午就得被人请进皇宫不可。
大理国位处边陲,算不上太过富饶,既然不能进大理城,段晟就将目光放在了别处,段晟此时所行的方向乃是去往大理另外一座较为繁华的城市——普洱。
一提到普洱,首先想的就是普洱茶,普洱茶乃是誉满天下的名茶,大宋很多茶商每年都会花高价来大理普洱买茶,可以说这是大理重要的一项收入。
对茶道段晟没有研究,普洱茶段晟并不陌生,在天龙寺也经常喝,但对其中滋味却是没有太多可说的,段晟本是俗人,这种高雅的事情跟他是扯不上的。
普洱虽然比不上大理城繁荣,但亦相差不远,段晟下山之后,先在一处小镇落脚,现在时辰正好是百姓出来忙活一天生计的时候,镇子很热闹,街旁有不少百姓已经开始摆摊买卖,大多店铺这个时候也已经开张,段晟行了这么长时间的路,又渴又饿,肚子已经开始咕咕叫。
段晟随便找了一家酒楼走了进去,酒楼里的跑堂小儿正在忙活着打扫桌椅,其中一位小二见有客人到,忙招呼道:“客官这么早!快快里面请!”
段晟找了一个干净桌椅坐下,说道:“给我上一碗清汤,再来两碟小菜,三个菜包子。”
小二吆喝一声:“好来!客官稍等!”
小二刚要走,段晟像是想起了什么,忙叫住小二道:“等等!”
“客官还有什么吩咐。”
“把菜给我换了,来一碗肉汤,半斤牛肉,三个肉包子!”
小二倒也没有觉出有什么不妥,笑着应了一声,忙去后面端菜。
看着走远的小二,段晟自言自语道:“当了十年的和尚,今天好不容易偷跑出来,咱也开开荤。”
菜饭端上来,小二道一声慢用,又去招呼其他的客人,段晟拿起肉包子摇头道:“罪过罪过。”说着忍不住肉香,大口吃了起来。
可能是因为很长时间没有吃过肉,三个肉包子,半斤牛肉下肚,段晟愣是觉得没饱,随后又要了二个肉包才将肚子填饱,打个饱嗝,觉得浑身舒服。
这顿饭才不过花了几十文钱,昨晚段晟还觉得带七八两银子就离家出走,未免有点太那个了,结果现在才发现,这七八两银子已经不是小数目了,够他好吃好喝一个月了。
饭饱之后,段晟拍拍屁股走出了小镇,向着普洱而去。
普洱位处大理南方,是南方大城,段晟第一次出远门,路途不熟,好在大理国民风朴实,在路上多问询下沿途百姓,倒也不会走迷了路。
段晟骑着马走在宽敞的官道上,一路优哉游哉,前方不远处有座城池已经印入眼帘,段晟面上一喜,知道普洱到了。
此次出来,段晟本就是为了游玩,一路上多领略大理风光,见到美景美食便要停留一日,如此走走停停,花了五日光景才到普洱境内。
官道上多是一些商旅,赶着马车向着普洱而去,亦有不少马车从普洱城中驶出,这些商旅的服侍多做中原人打扮,想必都是千里迢迢来此买茶的茶商。
段晟按辔徐行,缓缓进了普洱城,一入城中,立马听到满街道的吆喝声,细细看去,街道旁多是卖茶的小商贩,两旁的店铺也多是茶楼、茶铺,城中一派热闹繁华景象,比之大理城当真是不遑多让。
段晟一路虽说是游山玩水,但也颇为疲倦,先找了一家客栈住宿,好好的吃了一顿饭,酒足饭饱又回房间呼呼大睡起来,休息了有近两个时辰,段晟才起床出门。
此时正值下午,街上人涌如潮,突然一家茶楼吸引了段晟的目光。
茶楼名为清风楼,是一座三层楼,建造的古色古香,阳台上摆满了茶花,吸引段晟目光的正是二楼阳台的一株茶花,大理最出名的就是普洱茶以及茶花,段寿辉更是极为喜爱栽养,段晟从小耳濡目染,对于茶花也算是一个小行家。
二楼阳台上的茶花多是凡品,段晟自不会看在眼中,但有一株却是极品茶花,花开十三朵,朵朵娇艳,颜色各异,乃是极品茶花“十三太保”。
茶花当中最极品的自然是“十八学士”,但次一等的便是“十三太保”,“十八学士”是可遇不可求的,乃世间极品,相比较起来“十三太保”虽然次一等,但如用心照料,倒也不是不可能栽培出来,段寿辉曾经手上有一株,可惜年前照料不甚,却是死了,所以段晟一眼便认了出来。
从门口能够听到楼内的交谈议论声,显然这座茶楼较于其他茶楼要热闹几分,门口贴了一副对联,上联是“茗者八方皆好客”,下联是“道处清风自然来”。
能够栽培出“十三太保”,这茶楼的主子相比也是个茶花高手,段晟知道父亲对于那株“十三太保”的枯死颇为心痛,段晟心里有个主意,寻思可不可以让这位茶花的主子将此株极品茶花转让给自己。
第10章 李氏三雄()
进了楼,自然有小二招呼,段晟要了二楼靠窗台的位置,不知是不是巧合,段晟所坐的位置正巧与“十三太保”紧挨着,段晟上前走了两步,细细观察,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