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飞白传-第1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鞠公子一怔,片刻间仰头大笑,点头道:“好!我在玉门关等你!”

第291章 狂澜() 
塞外是黄沙万里,不辨阴晴,帝都里却正是一派初夏盛景,阳光灿烂,繁花似锦。

    金瓦红墙的禁城内,却弥漫着无法驱散的阴霾。隆盛殿里,隆帝眉头深锁,脸色比凛冬更加凝重。段虎谨慎伫立在侧,不敢妄发一言。他知道,已经到了箭在弦上之时。段虎身侧,还有几位隆帝最信任的近臣,和两位他最信任的王爷,西冷王与平湖王。

    脸色比隆帝更加难看的,则是封疆在北,守望忘原关的平湖王。他深知,一旦挑起事端,忘原关将第一个燃起熊熊烽火。段虎斜睨那一向豪爽,此刻却噤若寒蝉的王爷,不知如何开口。

    那骠悍的阿木德,异军突起,率先自八个零落部落中奋然崛起,不但从满天山手中夺回了草原人世世代代看作性命的圣山,声名鹊起,还顺势统一了八个部落,成了名副其实的“八部王”,当真是天降英才,天地庇佑。

    那“八部王”的封号,即便隆帝不封,也早成为无可辩驳的事实。于是,那历代觊觎中原丰饶的游牧民族,在圣主诞生的时刻,蠢蠢欲动,野心复苏,妄想再次踏入中原。如此野心,早已在阿木德眼中燃烧成火,于“锦绣宫”夜宴那日,流露无遗。

    隆帝紧拧眉头,内心早已波涛汹涌。然而,千钧一发之刻,他不能,也不敢妄下对策。

    几位王爷与近臣更不敢开口,只因他们还摸不清隆帝真正的倾向。那龙榻上脸色阴沉的帝王,一言不发,凝神思索,已有两个时辰。几个人时而面面相觑,时而垂首思考,却无一人率先开口。

    理性与感性之间,他们中没人愿意,也没人敢提出建议。

    阿木德的求亲帖,就端正摆在隆帝面前,天光明媚中显得格外刺目。这一次,奏折里,他只奏一件,便是想娶仁清公主为妻。

    起先,震怒的隆帝几乎失控,差点撕碎那奏折,却又在片刻间冷静下来。颓然落座后,他陷入了无边无际的沉默和思索之中,几位被传唤的王爷、近臣陆续进入隆盛殿内,均提前从内官处得了提示,是以各个保持沉默,一言不发。

    良久之后,令人压迫的沉寂中,隆帝终于深叹一口气,嘶哑问道:“顾沧溟找到飞白刀了么!”

    段虎一怔,沉吟片刻,谨慎道:“启奏陛下,还没有。”

    “朕,原本不愿再与荥阳秦家为难,所以也没有为难他的后人现在”隆帝拧眉望向段虎,正色道:“朕要亲自审一审那丫头,看她到底知不知涨墨剑在哪!朕听说,燕门宝图现身了?”

    段虎一怔,冷汗满背,他没想到,隆帝能知道如此之多的江湖中事。这位深宫里的帝王,对外面世界,江湖风云的了解,远比他想象得更多。他心里更沉的是,尔绚此刻正在宫中,这一次,恐怕难逃厄运。想到这里,他忽然很后悔,后悔自己同意了朱沅宝的建议,将尔绚带入禁城,寻找涨墨剑。尤其是,当他知道涨墨剑并不在禁城之时,简直是懊悔不已。

    此刻,隆帝下定决心,要与秦家后人旧事重提,便不会再有半分仁慈,更何况,此刻正是千钧一发之刻。

    然而,他竭力镇定之后,终究决定再为啸沙山争取些许时间,于是轻轻一拜,恭敬道:“陛下,一时半会,想找齐飞白刀和涨墨剑,实在是太难”

    不远处,西冷王斜了他一眼,牵了牵嘴角,冷笑道:“依盛平公之意,该如何是好呐?”

    段虎低头向王爷一拜,沉默不语。

    隆帝微微敛眉,内忧外患中,阿木德与啸沙山同样刻不容缓。

    “启奏陛下,臣以为欲攘外者,必先安内阿木德此举,实乃虎狼之心,得寸进尺。上一次,他大闹锦绣宫,哗众取宠,早已不顾廉耻。这一回,竟敢口出狂言,想娶我大隆朝公主,当真该千刀万剐!”一位白发老臣,终于按捺不住,直言道。

    隆帝闻此,眉头拧得更紧,更加沉默,他当然明白,老臣此番言语,实乃肺腑之言,句句有理。然而,他却只能继续沉默,不置可否。

    这便是身为帝王的进退两难。

    他自然知道,大刀一挥,杀出忘原关,手刃那口出狂言的阿木德是何等痛快。只是他更加知道,一旦他举兵北下,西面的余阳城便会顷刻间蠢蠢欲动,觊觎坐下的龙椅。只要他举兵北上,那江湖风浪掩护下,早已伺机而动的七星后人,一定会不失时机地跳出来,重上啸沙山,大张旗鼓。万一他们先找到飞白刀和涨墨剑,率先开启了流云阁地宫,便再也没人能阻止那轰然而至的惊天巨浪。

    到那时,定然天下大乱,生灵涂炭。

    于是,他只能沉默,沉默中脸色更加凝重。

    “陛下。”段虎敛眉再拜,沉声道:“现在,还不是与阿木德撕破脸的时候”他的声音,冷静异常,心里更是前所未有的冷静,冷静得失去了身为七星之一,本该把握时机的热情。

    他自然知道,与阿木德开战,是七星重上啸沙山的机会,同时还能放松隆帝对尔绚的关注,对飞白刀和涨墨剑的关注,为啸沙山自立门户,摆脱与余阳结盟,争取了宝贵时间,甚至创造了更好良机。

    只是,他没有忘记剑歌的话,生灵涂炭,血流成河之后,七星那所谓人人乐活的“理想国”,又有何意义?对于他们来说,保全四关内的安宁,是重中之重。

    “陛下。”于是他接道:“战端一开,血流成河,民不聊生”

    隆帝斜睨他,脸颊轻搐,锐利目光闪动冷色。段虎住口,承受那沉默释放的震怒,缓缓垂下了头。

    隆帝确实早已脸色铁青,瞪着段虎却也说不出话来。他自然也知道,段虎此言不虚,若真的燃起战火,且不论成败,但说那民不聊生的代价,便足以令他感到恐惧。

    一场战争,白银鲜血,流淌如水,古往今来,有多少丰饶帝国,均由战乱逐渐转向衰败?他不想,不愿,也不敢让先祖的基业毁于一旦,他只能继续保持沉默,盼在列众位能各抒己见,或有一条突破之路。

    彤玉

    如同刀割一般,这个名字滑过他的心头,鲜血淋漓。

    他是这四海内的君王,却也是小女儿彤玉的父亲。此刻,这“父亲”的身份,却令他几欲崩溃,痛不欲生。

    忘原关外,一片荒茂,那是如何粗砾的生活?他不愿,也不能,将自己的孩子远嫁到那苍莽荒野里,交给野蛮人,去换取筹备战争的时间。

    “忘原关迟早要打这一仗”于是那脸色阴霾的帝王,终于喃喃道,眼中蒙上一层水光,似是对自己道,又仿佛对众人道。

    在侧几位均是一怔,实在难解君王真实心意,于是面面相觑,露出惶恐沉重的神色。段虎斜了眼隆帝,略能猜到其爱女之心,于是更加难以开口,不知该说什么,才能帮隆帝下决心。

    即便是不能避免的战争,也需要更多的时间筹备,待到马养肥了,军士们成熟了,国库丰盈了,才能在开战之际先发制人,一路出忘原关,将杀戮和血腥挡在百姓生活之外。

    此刻,还不是那样的时刻。此刻开战,便只能退回忘原关,任战火燎原,烧尽北方百姓的家园。

    出击,退守取决于开战时机此刻还不是有利时机。

    天时地利人和

    隆帝叹气,扫视与他同样一筹莫展的在列诸位,忽觉孤立无援。他深知,此刻不会有人愿意站出来,替他做那连自己都不愿做,却又不得不做的决定。

    彤玉

    苦涩呼唤,在心底里咆哮的狂风暴雨中低沉回响,时而清晰,时而模糊。仁清公主那年轻明媚,蕙心兰质的模样,如一片海市蜃楼般,不断浮现眼前,淡去了,又重新成型,笑着,却又哭着。

    彤玉

    忘原关外,茫茫草原,居无定所,流离颠沛,你金枝玉叶,何以承受?关外蛮夷,粗糙无礼,你饱读诗书,何以承受?那粗砾食物,锦衣玉食的你,何以承受?那风霜雨雪的天,见惯明媚的你,何以承受?

    隆帝不断在心底里喃喃,不觉间已经眼眶发潮,眉头酸涩。

    “陛下!”几人忽然同时跪地,同时拜倒:“此刻开战,关内大乱!”

    沉默良久的平湖王,终于不敢继续置身之外,深怕担上“袖手旁观”的罪名,跟着跪倒在地,嘶哑道:“陛下,不能开战。”

    那白发老臣,动了动嘴角,挑眉不语,却也只能跟着拜倒,最后一个拜倒的,是西冷王,不发一言。

    隆帝忽的冷笑一声,霍然扭头,冷冷自眼底扫视众人,笑得格外悲怆。

    霎时间,隆盛殿内忽然刮过阵阵凛风,与夏日里原本该有的湿风不同,这一股风,宛如深冬寒风,寒凄凄、凛冽冽,似乎自遥远的忘原关外吹来,一路裹挟苍茫与悲凉,直刮进禁城高拔的城墙,冲进隆盛殿来。

    众人,包括隆帝自己,均被这莫名吹来的寒风刺得浑身一颤,同时一个激灵,似乎清醒许多。

第292章 草原凛风() 
大隆朝十二年夏,天高云淡,忘原关外亦是万里无云,那端坐在大帐内的“八部王”阿木德,踌躇满志地笑了。

    消息从大隆朝的禁城内传出,乘着风,一路出忘原关,传到他耳朵里,也不过几日功夫。那一向自信的草原之王闻之,却是既得意,又失望,大笑中难掩失落之色。

    “大隆皇帝真是老了,也开始贪生怕死了。”阿木德冷哼道,不屑一顾。

    几位原本极想策马杀入忘原关的部落王,听到隆帝同意和亲,将最宠爱的仁清公主下嫁给“八部王”的消息,各个踌躇不语,均有失望之色。

    “哈!”阿木德一拍大腿,笑道:“他不愿开战,倒也好!咱们不也需要时间么?本王之意,也只是试探。更何况”他的眼睛流过几丝奇妙神采,笑道:“仁清公主却也是个真正的佳人!”

    几位部落王,怔了片刻,忽然不约而同地大笑起来。

    夏日草原,纵然是烈日当头,亦不能安抚那肆虐呼啸而过的狂野之风。此刻,那大风正凛冽刮过帐前,发出一阵“呼啦啦”的翻动之声。

    一片笑声中,一位年长的部落王忽然冷哼道:“那仁清公主,本已许了洛阳平安山庄的二公子,大王不是不知道罢。”

    阿木德双目微澜,斜睨一眼那曾经与自己父亲平起平坐的部落王,只淡淡道:“毕竟未嫁。”

    “哈哈!”那老部落王冷笑一声,难掩心心底里的不敬,冷笑道:“大王自己爽快便好。”

    大风呼呼,帐内众人闻此,同时陷入沉默,坐在正中的阿木德难掩不快,却依然大笑,笑而不语。

    这时候,帐外传来一声,报关内大雪山庄吕信求见。几位部落王面面相觑,终于起身陆续告退,走在最后的,依然是那神色傲然的老部落王,纵然沦为臣子,也难掩独霸一方之时的骄傲,似乎从来未曾真正臣服那高座上被称为“八部王”的年轻人。

    阿木德双目凝霜,静静目送那曾经的部落王,冷冷一笑。陆续走出大帐的那些人,无论曾经被称为什么王,如今都只是他座下的小王而已。他冷笑了,早已看出,纵然夺回圣山,统一草原,坐在这“八部王”的位置上,他依然不能摆脱四周危机重重,面对着随时可能再次崛起的各部小王。

    那些人眼睛里,闪动着的是令人寒颤的森冷之光,犹如草原上的恶狼。

    他正兀自想着,吕信已经大步走进大帐,那轻快却带风的脚步,爽朗悦耳的笑声,是他最熟悉的。

    每一次吕信觐见,欲跪拜,都会被他拒绝,这一次依然如此。那回过神来的草原之王,大步上前扶住正要下拜的吕信,口中大笑道:“你我间不必如此”

    吕信双目一闪,爽快起身。他知道,阿木德性情直率,每一句话都没有矫揉之情。二人落座,大白天却喝起酒来,一向谨慎的阿木德,也只有与吕信在一起时,才会略宽心,想要纵情喝上一盅。

    “我说了多少次了!出关罢,到我的大帐里来,帮我治理草原,我需要你!”阿木德再次劝道。

    “哈哈!我是中原人呐!”吕信没有看他,呷了口酒,依旧如是回答。

    阿木德依然很失望,却依然没有失去希望,做好了再开口的准备。

    如果没有吕信埋伏在苦云堡,如果没有吕信帮他和大雪山庄天渊堂堂主左雨诗穿针引线,他或许真没那么容易拿下那座梦寐以求的圣山,没那么容易除掉盘踞在圣山上的满天山。

    纵然知道吕信帮自己是为了个人恩怨,却还是很想把如此豪杰留在自己身侧,阿木德从未放弃劝说吕信归附自己,亦因为这种特别的惺惺之情,极少触动大雪山庄北面盐路上的利益。

    吕信心中明镜似的,纵然阿木德英雄盖世,也终究是关外之人,归附便是罪人。更何况,大雪山庄里亦有他的一番豪迈天地。这出关入账的劝说,阿木德每每提及,都不过换来他顾左右而言他。

    事实上,这其中还有个更大的缘由,一个吕信不会轻易提起,阿木德也不会明白的缘由,那便是作为啸沙山后人,吕信有着比个人成败更加重要的使命职责。

    此刻,一盏香洌的草原烈酒唤醒了他的头脑,令他想起了那使命,于是他侧过脸去,冷笑了。

    如果阿木德要入关,便迟早是他吕信的头号敌人。

    只是此刻,连吕信自己也分不清,和阿木德这所谓“惺惺相惜”之情,到底是为了暂时维持大雪山庄北面的盐路,保全天渊堂的地盘,还是真的因为二人意气相投。

    这种困惑不是第一次,这种困惑令他想起了残念。

    一时间,他的眼眶酸了,如果说分不清自己和阿木德之间的所谓“义气”到底是真是假,那与残念的过往种种,却是深刻而真实的。直到如今,他都能毫不犹豫肯定,自己真心诚意地把残念当成“兄弟”。只是,这兄弟情在大义和责任面前,在报仇雪恨面前,终究显得过于苍白,不足以拯救任何人,不足以改变任何事实。

    阿木德见他只沉默喝酒,便不再勉强,接道:“这一向,盐路可好?”

    吕信霍然转回头来,双目一闪,只轻轻一笑,随意道:“不错。”

    阿木德分明感觉到对方有重要的话要说,却不知从何问起,想等他开口,他却又保持沉默,一时间,那骄傲惯了的阿木德,忽然微微愠怒,在心底里反省自己,是不是因为过于想要收买这个既勇猛又聪明的中原人,而给了他太多的脸面和骄傲,令他看轻了自己。

    然而,他无法掩饰自己对吕信的需要。久居关外的草原部落,实在很需要吕信这样的人来辅佐自己,才能无后顾之忧,充满自信地与大隆王朝势均力敌。

    阿木德不愿意,也不甘心,让自己骠悍无双的军队,输在“天时地利人和”这些中原人最爱提及的因素上。

    吕信却倔强地保持着沉默,他自然听说了仁清公主即将下嫁八部王的消息,自然也知道这一桩联姻决不会解决忘原关危机。他知道,隆帝在争取时间,而阿木德,在顺水人情的同时,亦是为自己争取时间。

    这一次,他本意是探一探阿木德的动向,哪知一入王庭便听说了这桩联姻。此等光景下,似乎说什么都多余。

    一方面,作为啸沙山的后人,他希望阿木德让隆帝分心,这样他们才能把握最佳良机,完成大业。另一方面,久居关外,见识过草原铁骑彪悍的他,亲眼见证了苦云堡片甲不留的崩坏,心中非常明白,眼前这位微微笑着的草原之王,有着狼一般的心,冷静而残忍,若杀入关内,必然是生灵涂炭,血流成河。

    此时此刻,他沉默不语,正是在苦思良计,想找出一个暂缓之计,令忘原关安定一阵子。他知道,隆帝的退让,只会让阿木德信心膨胀,很可能不但没有拖后他入关的时间,反而是刺激他加快脚步。

    阿木德不能入关!

    他心里坚定想。

    至少不是现在

    他心里一紧,回头瞧着那一脸冷静笑容的八部王,瞬间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层幽幽冷光,闪着森森寒意。

    显而易见的是,在一次次的劝说中,阿木德已经失去了耐心,若不是碍着昔日交情和真正的需要,或许已经怒火冲天。

    吕信微微一笑,镇定望着眼前狼一般的草原枭雄,片刻后方才开口,悠悠道:“大王与公主的亲事,定了?”

    阿木德双目一闪,忽然放声大笑,边笑边道:“你千里迢迢出关,不辞辛劳赶来,不会就是为了当面问我这一句罢?”

    吕信微微一笑,端起酒杯,泰然道:“正是。”

    阿木德双目微澜,止笑不语,若有所思地凝视他。

    吕信调转回头,望向大帐外那起伏草海,正被荒风吹拂,几乎伏地。

    阿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