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央体恤湘省人民,若雨帅之前所说真能落实,则裁军之事,虽有阻力,我亦将竭尽全力,解决湘省内部纠纷。”熊希龄点头,知道现在不是推辞的时候。吴佩孚一届师长,已经打得湘军抬不起头来,秦宇能翻手灭了段祺瑞的十余万参战军,威名更甚,自然不会比吴佩孚差到哪里去,若是军队再次大举入湘,岂不又是一场祸乱?
“这么说南北战争,雨帅是打算和谈了?”跟秦宇稍熟的张国淦出声问道。
“自然和谈,打了这么久也没打出个结果,反而劳民伤财,中央财政败坏一空。再打下去,谁能收拾得了这个烂摊?”秦宇点头说道。
343章 议政()
在场的人顿时都松了一口气,段祺瑞一力主战,可两次南北战争,陕西,河南,四川,湖南,广东,到处都在打仗,民不聊生不说,全国财政亏空,军费占据了财政的绝对消耗。漏洞一个比一个更大。以致于段祺瑞训练参战军,控制安福国会只能借用日本的贷款才能维持眼下局势。至于北京各个大学,甚至一些政府在职人员的薪俸也只能一拖再拖,至于军费,拖欠不发更是常有的事,是以全国各地不断发生各种兵变。秦宇进京,有着比皖系参战军更强的军力,但第一件事却是议和,可见跟段合肥比起来,秦宇确实有些不一样。
“大总统,日本公使求见!”警卫官在屋外报告道。
“我们现在有事在谈他下午,或者明日再来。”徐世昌皱眉说道。
“我进北京之前,小幡便要见我,被我推了,现在又来求见大总统,想必是有什么的事情,我看大总统不妨见一下,看看日本人是不是又想捣鬼。”秦宇想了一下,劝道。
“也好,既然雨辰你说了,那便见上一见,趁着现在这么多人在这里,有什么事也能及时拿主意。”徐世昌点头道。
“小幡酉吉见过总统阁下,总理阁下,秦巡阅使阁下。”小幡酉吉显然没想到此时总统府内会云集这么多人士,民国最顶尖的几位官员几乎都在这里了,略一错鄂之后,林权微微一笑,也好,趁着这么多人在这里。早点把问题提出来,得到回复后,大本营好早做也决断。
“公使先生这么急着来拜访,有什么事吗?”对于这个小幡酉吉,在座的可没半点好感,巴黎和会期间。正是小幡威胁总统府,言日本陆军百万,战舰五十万吨,正无用武之地。徐世昌是不赞成在和会上签字的,因此也受了小幡一些气。
“总统阁下,贵国前总理,参战督办段祺瑞执政期间,曾向我国借款,其中包括以陇海路铁路债券。贵国政府国库券,交通银行债权证书,全国有线电报的一切财产,高徐,济顺铁路,直隶,河南,山东等数省金矿。森林等为担保,共向我国借款2。83亿日元。截至目前。我国已支付款项2。47亿日元,剩下的尾款将于年内付清,现段督办已经下台,帝国内阁特命小幡前来与总统阁下,总理阁下商议剩下的尾款支付,与贵国贷款后应执行的权益转让问题。”小幡酉吉微微一笑。哪怕段祺瑞倒台,在帝国的压力下,这些人也不至于会赖帐才是。
“公使先生,如此巨款,我国如何偿还得起。是不是弄错了?”在场的人听到如此巨额的数字,都忍不住为之一惊,以此时北京政府的收入,不吃不喝也要还个两三年才能还得清。但政府人员也是要吃饭喝水的,真要是把钱还了,难道都喝西北风去?
“总统阁下,白纸黑字,有贵国前总理的盖印,如何会弄错?总统阁下莫非以为贵国大军南征,又训练起十多万参战军,这些花费是天上掉下来的吧。”小幡酉吉面色微冷,说到这次投资,无疑是极为失败的,金钱上的损失还是其次,更的是随着段祺瑞的倒台,日本已经失去了在华利益的代言人。以前所做的诸多努力都付诸流水。想重新扶持起来一个亲日政权耗时耗时,现在只能先行挽回一些经济上的损失了。
“滋事体大,你也知道段督办做事武断,旁人插手不得,我们必须花一定的时间去核实,如果真有这些方面的合作,会酌情予以考虑的。”秦宇淡然一笑,这一大笔钱连段祺瑞在借款的时候都不打算还,还指望总统府还是这笔钱,真是痴人说梦。
“希望贵国能信守承诺,不然…。”小幡酉吉要的是确切的答复,如此凌模两可的回答让他如何回去交差,当下小幡就习惯性的用上了威胁,寺内正毅主导的内阁打算对华采用亲善政策,不过随着段祺瑞的倒台,这一大笔贷款的回收已经没有着落,寺内内阁在国内也举步维艰,恐怕很快国内便会有重新组阁的消息传来,如果他此时不表现得强硬一些,恐怕不能在那些新上台的首相面前搏得好感。
“不然如何?”秦宇眼睛一眯,冷笑道,“贵国百万大军,五十万吨战舰没有用武之地是吗?”
“巡阅使阁下误会了,中日向来友好,何来战争一说。”小幡酉吉面色一变,连忙改口说道,这才想起眼前的秦宇可不是软脚虾,而是真的敢于与日军开战的人,伯力城外那场惨烈的大战以日军的惨改而告终,血淋淋的事实让小幡酉吉猛然醒悟,威胁对于眼前这个铁腕人物一点用处都没有,东北军一旦入关,整合了关内势力,对于帝国来说,恐怕会一场恶梦。
“如此便好,前段总理与贵国贷款一事,具体细节我方大总统并未知晓,你把贷款细则留一份在这里,等大总统看完之后,自会给你们回复,如果没有其他的事,领事先生还是请回吧。”秦宇淡声说道,一个外交使臣竟然敢威胁民国总统,真是嚣张得有些过头了。
见自己在这里不受见待,有秦宇在这里,寻常手段也起不了什么作用,小幡酉吉略微思虑片刻,便告退而去。
“多亏了雨帅在这里,不然这小幡恐怕气焰更甚,我在北京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看到日本公使如此负气而去。雨帅之威,果然名不虚传。”来到这里一直闷不吭声的刘冠雄忽然说道,同时脸上精神扬溢,一扫方才的韬光养晦之态。
“这日本公使不过一外交人员,竟然公然威胁我国总统,未免太放肆了一些。若不是现在民国内部局势一团稀糟。又岂容日本人如此放肆,当初袁大总统在位时,民国一统,民族亦有中兴之气象,比之现在局势好上十倍,可惜为帝制一事打断,袁大总统如此人物,反而落得如此收场倒是可惜了。”秦宇摇头一叹,对于袁世凯的钦佩。秦宇倒是发自内心的,另外如此说,也是搏取刘冠雄的好感,袁世凯于刘冠雄有救命之恩,更是其恩主。袁任总统期间,内阁人员几经更换,但刘冠雄却一直稳坐在海军总长的位置,除了袁世凯对刘冠雄的信任外。与他本身的能力也是分不开的。
提到袁世凯,刘冠雄面色一黯。当初他也劝阻过袁世凯不要称帝,可惜没能成功。
“雨帅认为段合肥向日本人贷款一事该如何处之?”钱能训自忖在总理位置上绝对留不了多久,也无须太过担心得罪秦宇而无法保住现在的位置了,而且这只是正常的问题,也算不得冲撞了对方。
“连段合肥都没有打算全部还的款子,还想让我们还这笔烂债。怎么可能,中央一月可支出的开支就那么多,还了这笔贷款,哪是还有余力做其他的事,钱总理是民国的大管家。不知现在中央一月收入能有多少?”秦宇摇头说道。
“现受各地战乱影响,一些省份开始劫留运往中央之税款,并开始插手铁路等诸多领域,中央一月稳定之收入,已不超过1200万元,此次皖奉战争之前,段督办一月支出军费尚且在2000万元以上,除了财政部的这笔钱,其他的都依赖于对日贷款。雨帅如果能一力主张推掉这笔贷款,于国于民,都是一件大好事。”钱能训由衷地说道。
“如此巨额贷款,若全部属实,日本又岂干心之前所做努力全部付诸东流?”徐世昌不放心地问道。
“无非恐吓而已,段合肥借的钱,凭什么让咱们去还,现在英美牵制在侧,日本人想动武绝非易事。既然不能动手开打,也就是些扯皮的事,到时候日本找过来,各部门推诿一番,随意应付一下便是了。”秦宇随意地一笑,然后又说道,“现南北战事一停,首先战争上的消耗便没有了,另张敬尧第7师惯犯全部交由湘省处理,也算给熊省长赴任一壮声势。第7师建制予以撤销。参战军予以撤销,保留第九,十三,十五三个师。调入湘吴新田部北归接受整编,精简兵员。以达到缩减军费之目的。”
“若是缩减军费,又如何保证全国局势之稳定,压制南面各省地方军?”刘冠雄一针见血的问道,如果能保持各省对中央的服从,段祺瑞又怎么会推行武力统一全国的策略?
“之前的军队其战力你们也看到了,耗资上万万,组建成的近十万参战军,未及而日全线溃败。河南宏威军一万几千人驻城而守,一夜而失洛阳。如此军队,如此战力,除了靡耗军资,占用,我没看出其他什么效果。裁撤兵员,缩减军费,并非是一味的省钱,而是要精兵简政,缩小支出的同时,提长部队战斗力,战斗意志,方为第一要务。”秦宇冷声一笑,入关之后,第一件事自然是将能控制在内的军队全部整顿一遍,秦宇绝不容许手下有些吃干饭不干实事的军队。(。。)
。。。
344章 王占元收编吴光新()
在场的人无不点头,军费开去一直是民国最大头的开去,除了袁世凯当政期间有几年做到了收支平衡,这些年财政一直都是入不敷出,依赖对外借款,借的钱是越来越多,窟窿也越来越大。更可气的是原本可以南北和谈,可由于南边的条件段祺瑞接受不了,便派兵攻打,打也就算了,打了这么长时间却一直奈何不了南军,北洋内部明争暗斗,相互扯后腿,南北大战耗用经费数千万,一锅好米煮成了夹生饭,中央诸公谁心里没怨气,可军队控制在别人手里,纵然有怨气,也只能往肚里吞。
“既然如此,便应该选代表与南方进行和谈。雨辰认为北方应该选谁跟南方进行磋商合适?”徐世昌问道。
“和谈的人选就由大总统与钱总理商议便是,大战稍歇,安福系留下来的窟窿太大了。我看咱们还是兵分两路,我来维持军事上的稳定,先扫除长江以北之忧患,总统与总理则负责维持市面上的稳定与南北和谈一事。至于这次停战与裁军所节约出来的经费,首先用来安抚地方,赈济灾民,满足现有教育机构之投入,发放政府人员之薪俸,本来这些钱用起来就不凑手,还请大总统与总理派人把好关,若有贪没之人,当绳之以法。这种事我不出面最好,毕竟用军人干涉这种事务,是为国家大忌。大凡合乎情理的,大总统与总理可自行处之。东北军是为中央政府之坚强后盾。”
秦宇整理了一下思路,关内事物千头万绪,秦宇现在也只是做到了军事上的入关,相比起现在就抢占各部门要职,吃相未免也太难看了一些。容易引起关内文武大员的联合抵制。政治不比军事,对于关内的官员,秦宇也不能一棍子打死,毕竟像熊希龄这样有风骨,有能力的官员还是不少的,哪怕是徐世昌。也是有本事的人,只是缺乏一个可供发挥的平台。
“如此甚好,此次能平息北京祸乱,雨辰居功至伟,等这次风波过后。雨辰也要担起更重的担子才行,我这把老骨头年纪也不小了,总得找个时间退下去的。”徐世昌叹息了一声说道。
“大总统不必担心,解散安福系与大总统的地位并不相干,频繁更换总统,不利于国家稳定。再说大总统在位期间,也并无过错。一些举措也行之有效,只是由于国院院的掣肘不能实施。这次南北和谈,北方当不以撤换总统为条件,虽然中央有意和谈。但也不能让南边牵着鼻子走,实在不行,三两年之后,等中央整合了长江以北势力,走出现在财政上的困境,届时再行统一。比起现在的局面也要强上数倍。”秦宇认真地说道,“至于在座的各位。也可以将总统,总理。还有我的意思传到各部门,安福国会解散,以消南方怨气,是必然的,但若这次平息市面出力,有功于国家。哪怕之前处在我的敌对派系,我也是容得下的,不会一棍子打死一船人,一切以稳定为前提。有能力者,有功者,国家是需要的。如抱有派系之见,误了大事,自恃身份,地位者。中央也绝不姑息。”
“雨辰说得不错,这次总统府与国务院要联手维护国家稳定,整顿吏治。对于那些害群之马,有雨辰负责坐镇北京,也勿需再担心什么了,如此整治数年,则民国中兴有望。”
徐世昌闻言心中大喜,若秦宇真能做到如此大度,对于民国来说,绝对是一件大好事,姑且不知道秦宇现在说的话里面有几句是真的,不过既然能当众保证他这个总统不会因为安福国会的解散受到影响,那基本上便不存在什么问题了。到现在徐世昌算是见识了,手里有兵,比什么都强,现在整个北方再找不到一家能威胁到秦宇的势力,若是秦宇保他,这个总统的位置便稳如泰山。
在场包括钱能训等人,心里也无不大为松了口气,从现在看来,秦宇还算是好说话的,权重而不仗势凌人,至少比起徐树铮要强了千万倍。
“熊省长请留步。”结束了这次会议,熊希龄才走出几步,便被后面的秦宇叫住。
“听闻刚才雨帅对于湘省的安排,我现在归心似箭,竟然忘记跟雨帅道谢,真是罪过。”熊希龄面有惭色,连忙向秦宇赔礼说道,鉴于现在形势不好,在秦宇的建议下,徐世昌与钱能训两人又都在场,便特事特办,当场通过了对熊希龄的任命。对于这个年龄比他儿子差不多的年轻人,熊希龄却是不敢有半分轻视。
“无妨,熊省长古道热肠,你若是拖沓之人,这次湖南省长也不会选定你。刚才要谈的事情太多,还有些事要与你交待一下。”秦宇笑道。
“还请雨帅直言,我洗耳恭听。”熊希龄道。
“湘省现在局势太乱,你身边若是没有足够的力量护卫,着实有点让人不放心。”秦宇说道。
“还请雨帅宽心,我在湘省还有点名声,地方实力派再蛮横,也不至于敢对省长做什么。”熊希龄自信地笑道。
“也好,我之前说过,两年之内,北军不进湘省,说到便做到,不过若是湘省的地方实力派不肯听中央令,你可以跟他们说,吴佩孚能打服湘军,东北军同样可以。几十万人屯兵湖南。人吃马嚼不是个小数,想必湘省粮食奇缺,物价腾贵。关于粮食的问题,我会安排,熊省长赴任半月之内。会有第一批两万担粮食就会到位,另外还有从东北运过去的一些教育器材,笔墨纸,书籍教材,印刷机等,价值十万元左右。这是东北出的。等中央这边下月财政收入到位后,也可以支应湖南那边三十万元,现在摊子太大,要做的事情也多,中央这边暂时就给熊省长这些。希望熊省长能早日打开局面,平稳湖南局面。”
“雨帅能入京,诚乃湖南数千万民众之幸,亦是国家之幸。”熊希龄向秦宇再次郑重地行礼道,秦宇交待的话不算多,不过却把最的几点都照顾到了,如果是孤身上任,熊希龄自负有些名望。凭一介文官,能做的事毕竟有限。
“熊省长勿需如此,一切民族之复兴。我在东北是受够了老毛子与日本人的气的,在东北经历老毛子与日本人的暗杀不下数十次。到现在还完好无损,不是我命大,而是手下将士用命换来的。老毛子的过节,我算是找回来了一些,这日本人。国仇家恨,迟早也是要有所一战的。将来我还指望着湘军子弟也加入到这场战事中来呢,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现在对得起湘省人民,也希望湘省人民能抛弃以前的恩怨,共同为国家之昌盛而努力。”秦宇淡然一笑。
熊希龄看着秦宇离开的背影,喉结涌动,在场的人不是瞎子,都能看得出秦宇脸上的疲惫之色。原本以为秦宇作为此次皖奉战争的胜利者,会用一副战胜者,高昂兴奋的姿态出现在众人面前。可事实与想象中的完全相反,秦宇是来了,但不是来炫耀东北军武力的,到北京的第一件事便是平息南北战事,为湖南数千万民众鸣冤雪恨。此时听到秦宇这番话,熊希龄能感觉到心中那年轻时的热血似乎又涌动起来,就算战乱不息,四处烽火,民国也不缺像他这样奋力挽救局面的人。
奉天在有不少产业,秦宇没有去那些大饭馆,而是选择北苑附近的一处四合院下榻,靠近27师,这些部下也能少担心一点。
………………。。
北京风云激变,此时湖北这边局面也不平静,张敬尧刚被赶出湖南,皖奉战争爆发之前,段祺瑞任命他这个长江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