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窥灵眼-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给了胖哥一个眼神,顺势瞟了一眼花姐,胖哥突然意识到自己的问题,马上哑口无言。

    陆姗推了我一把,问我:“你那天在周家,是不是把周彤彤给……”

    我瞪大双眼跟陆姗说:“你可别乱说啊,哪有的事,你这么个大美女每天和我住一起,我要下手还挑远的?”

    陆姗又说:“那可不一定,人家嫩呀,我说怎么那天在车里,哭那么伤心呢,原来是你欺负人家呀。”

    我简直百口莫辩,还是花姐好,花姐看我没话说了,就打断陆姗,对我们三人说:“还去不去庙里了?这都几点了?”

    我对花姐诡笑了一下,又说:“对呀对呀差点把正事忘了,竟扯些没用的。”

    于是我们轻装上阵,只有花姐背了个小登山包,就向望潭寺开进。

    轻灵山并不高,宽宽的石阶修建得很好,也一点不陡,看来寺庙的香火钱还是不少的,上山的过程中,偶尔会遇到三三两两的朝拜者,下山的人都拎着空篮子,上山的人则是篮子里装得满满的水果、食物和香。只有我们几个,并没给佛爷准备什么礼物,因为我们就连拜的是哪个佛都还不知道。

    上了有十五分钟的台阶,就已经能看到寺院的杏黄色墙壁和青灰色的瓦。两座雄伟的石狮子身后,是用四根柱子支起的庙门,一大两小三个红色拱门,上面是金色的大圆钉。只有中间的门大开着,门的上方挂着一块匾,龙飞凤舞的写着三个字“望潭寺”,落款是摄政王。

    看这大门的排场,比周家可是稍逊色,但寺庙坐落山间,裹着,里面又升起了袅袅的轻烟,却是比周府古色古香很多。看牌匾再加上建筑的年代,这庙应该是清朝建起来的,那么这个摄政王到底是睿亲王多尔衮呢?还是醇亲王载沣呢?这就不得而知了。

    进了庙门,是一颗歪脖子的古柏,从路旁倾斜伸向青石板路,暗黑色的树身被香客门摸得光滑锃亮,我们四个也都分别摸了一下。

    上了几个台阶,就是一个四方型的大鼎,里面插着甘蔗般的三根大香,周围还密密麻麻的插着香客门焚的小香,好像信众簇拥着三尊大佛一样虔诚。

    再往前就是大雄殿了,从大开的殿门就能看见里面,正中央供奉的是释迦摩尼,通体金色的佛身大约七八米高,坐在一米多高的莲花台上。右手拇指和食指相捻,后三指自然伸展,手心向外,前臂弯曲在胸前。另一只手摊开,手心向上,手臂向前伸展开,五指微微向下坠斜。身披僧人盖上的红纱,双目半睁,很是庄严。好像在说:“o,拿来吧。”左右都是一些菩萨、罗汉像,除了观音菩萨,我基本都不认识。

    胖哥花姐进门就跪在大蒲团上开始拜了,我则不知道该干点啥,陆姗只是紧紧跟在我身后。

    正在我四处张望的时候,佛像侧后方走出两位光头僧人,年纪大约在三十五岁左右,身体健壮,步伐轻盈,一看就是练过的,颇有电影里武僧的风范。

    令我没有想到的是,他们走到我身边,双手合十深鞠一躬,然后对我说:“对不起施主,我们主持说了,您既是他教之众、逆佛之人,又何来此处?请吧。”

第十八章 邪目望潭() 
我一听和尚的话纳闷了,就跟那俩和尚解释:“虽然我是无神论者,但我也不逆佛呀,我是来找人的,麻烦通融一下。”

    那俩和尚并不答话,只是双手合十站在我面前。

    胖哥一看火了,揪起一个和尚的领子就问:“你们这寺庙怎么还往出赶人?一群假和尚找揍是吧?”

    我心说这打僧骂道的,要是报警了不得拘留他,赶紧上前阻止。然后跟那两位僧人说:“告诉你们王主持,我在庙门口等他。我受人之托来找人的。”我把王字说得很重,想让主持明白,我多少知道他的来历,或许就能通融。

    然后,我们四个就顶着众人异样的目光,走出了寺庙,找了一个没人经过的台阶坐等主持。

    花姐是最没耐心的了,在寺庙的门口走来走去抱怨着:“这是什么事?能被人从庙里赶出来,他们不是普渡众生么?惹急了我进去把他们都放倒,这全庙的秃驴来了也不是我对手。”

    陆姗在那里看着路上的行人,估计脑子里也在盘算为什么会被请出来。

    而胖哥从一出来就绕着我转,边转边念叨:“你这身上是有啥不对的地方么?是不是你今天穿的衣服哪有问题?要么就是你中午肉吃多了,让人家闻出味儿了?”

    我则闭目养神,因为我清楚的感觉到,那些和尚驱赶的是我,我的眼睛有问题人家高僧可能看出来了,或许我这眼睛和佛法犯冲。总之来都来了,今天不让进我就回去,明天让他们三个来,把周老板的事办了就算完。以后有机会我再想办法拜访,说不定能弄清楚我眼睛的来历,运气好还能找到点线索查出我的身世。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坐在庙门外的树荫里,神清气爽的倒也惬意。余晖映照下的古寺放着红金色的光,到有那么点佛法普照的意思,不过这佛法却没照到我,有那么点小失落。可能是时间晚了,只有下山的香客,已经没有上山的香客了,我站起身,示意身边这几个早已没话说只剩发呆的三人,该回去吃晚饭了。

    刚准备下山,那两个请我们出来的和尚,就并排走了出来,走到我们面前并没有鞠躬,只是双手合十说:“主持有请。”

    按照我的意思就是,你把我们赶出来,又要把我们请回去,凭什么由你掌控,直接下山不理他们。

    可是我发现胖哥他们,并没有走的意思,八成是想进去找他们主持理论理论,我也只好率领三人,跟着这俩和尚朝寺里走去。

    庙里的香客已经走差不多了,还有几个岁数比较大的妇女,在佛前的蒲团上趴着,真的是很虔诚,五体投地的。

    一个老和尚站在殿中等我们,这应该就是主持了,说他比刘老汉大几岁我没看出来,脸上的皱纹并不多,身体一看就很硬朗,站在那里身板直得像颗树,看得出来多年在寺院里吃斋念佛的清修,对身体大有益处。

    年轻的和尚下了逐客令,就随着那些依依不舍得离去的香客,一起走出了大殿。大殿里就剩我们四个和那个老和尚。

    我走上前恭敬的问道:“您可是王主持?”

    老和尚面无表情的看着我说:“贫僧号德顺,正是这里的主持。”

    花姐和胖哥早就安奈不住了,花姐站在德顺和尚的侧面,胖哥站在德顺和尚的正面,形成一种包围式的压迫站位,好像随时就要动手的意思。

    胖哥问道:“你为什么刚才赶我们出去?”

    德顺和尚还是面无表情的看着我说:“不修佛者,何来此处?时光飞逝,老衲只是不希望各位施主浪费光阴。”

    我理解的意思大概是,你们不信佛来庙里干什么,有这时间干点别的去,浪催的跑这玩来了,闲得你们。

    胖哥也是听出了他的意思,气不打一处来,大声喝道:“你庙门大开,难道还挑人?我看你这望潭寺没有潭,和尚也是假和尚。就是一群弄个庙骗钱花的货色。”

    老和尚并没有说话,只是冲我这个方向点了下头,转身就往后走,我们就紧跟着他,看他有什么其他说法。

    绕过走廊,我们来到了寺庙的后院,来来往往有一些年轻的僧人,见到老和尚并不说话,只是单掌竖在胸前,略微弯下身子表示问好,然后就各自走开。

    后院的正中央,是一个巨大的灰白色的石兽,身体像一头狮子,尾巴是一个上扬的,貌似鸡毛掸子的狼尾,四肢是龙爪,爪间生有长毛,头是个没长犄角的龙头,两个三角耳朵微微下垂,头的正前方成品字形,瞪着三只大眼睛,中间那只眼睛已经破烂凹陷,周围是一些裂纹。血口大张,嘴的上腭长有两颗很长的尖牙,嘴要是合住的话,这两颗尖牙能伸出下颌以下很长。

    破损的眼睛,并不影响这只巨兽的威严和凶狠,整个兽身我们四个人坐上去,也绰绰有余,呈猛虎下山的姿势,让人看了就打心底惧怕三分。周身鳞片的纹路里没有什么灰尘,看样子,这庙里的和尚每天都精心擦拭。

    我好奇的问:“主持,我听说过龙生九子,可是这个瑞兽却不知道叫什么。”

    老和尚回答我:“龙生九子,那是说龙的子嗣很多,并不是说只有九子。”

    我一听就明白了,这就跟李白的诗句“疑似银河落九天”一个道理,九天是说很高的天,并不是一个时间单位。

    老和尚又指着那个石兽说:“它便是龙与海外猛兽诞下的,名曰:邪目。”

    我一听,这石兽还是个混血儿,海外猛兽,龙还有玩洋妞的癖好。

    我又问:“那您给我们看这个石兽,或者说你们在院子里雕了这么个石兽,到底有何用意呢?”看来说话的方式也传染,我也快像老和尚那文绉绉的语态了。

    那个老和尚又向前走了两步,我们跟着绕过巨兽,发现石兽呈拱形的身体,环抱了一个八角的古井,井口大约直径两米,井中已经干涸,没有水。

    老和尚指着井说:“这就是庙中的潭。”

    我恍然大悟,原来望潭寺确实有潭,就是一个石兽望着一个井,说白了就是石兽望井寺。我心想寺中放光的宝贝,应该就是这口井没错了,要是能下去看看,说不定有什么新奇的发现。

    我又想起周老板的事,就又问老和尚:“一个姓周朋友让我来这里找一个高僧,说十五年前他来这里曾点化过他。他的太太在这里走失了。”

    老和尚一听我这话,先是愣了一下,态度好像一百八十度转弯,面带微笑对我说:“当年我确实和周施主有一面之缘,具体情况……不如你们今晚留住在寺中,我与小施主细谈。”

    胖哥刚要张嘴,貌似要说我们住在山下明天再来,我忙瞪了他一眼,呛得胖哥咳嗽了几声,然后我又看了看那口井。

    花姐马上就明白了我的意思,拉住胖哥的手摇了摇。看来花姐才是最懂我的人,我是要趁着留宿望潭寺的机会,让他们夜探宝井。

第十九章 壶底在这() 
晚餐是在寺里吃的素馅合子。就是手掌那么大的饺子,用韭菜、豆腐干、粉条剁碎了做馅,包好了用油炸。喝着小米粥味道也还不错,除了胖哥一直在埋怨,没有回刘老汉家吃饭,其他人都吃得很饱。

    我们在院子里聊了几分钟,因为零星滴了几滴小雨,大家就都回房了。我和胖哥一间,陆姗和花姐一间,两间屋子是并排挨着的。屋内陈设比较简陋,依然是火炕,一个大方箱子挨着墙角放在炕上,长一米五,宽八十公分,深五十公分,掀开盖子,里面是被褥,房中间摆一个小圆桌,周围三把四条腿的木头方凳。桌上是茶壶、茶碗还有一暖壶的开水。地上铺的是木地板,由于受潮很多地方都微鼓,墙角是俩塑料盆,估计是洗漱用的。

    窗台上是一个小香炉,还有一本《般若波罗蜜心经》,本以为这种古寺里面经书,应该是那种古旧的线装本,结果一看,也是书摊上那种盗版印刷读物。不过我还是把它从窗台拿到了桌上,以免下雨淋湿了。

    不一会,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和尚敲门进来,很客气的告诉我:“主持在等您。”

    我整理了一下衣服,就随小和尚去了主持的房间。

    敲门进了主持的房间,我不禁感叹阶级制度的可恶。主持的房间也是木地板,不过质量要比我们那里好得多,地上是两个用金色绸布缝制的蒲团,在红木方桌的两边,德顺和尚正坐在上面闭目养神。

    桌上是一个铜制雕花的香炉,袅袅的香,从香炉的雕花中慢慢飘出扩散。香炉边是一本经书,这回真的是线装本的古经《大佛顶首楞严经》。不光这一本,墙角的红木书柜,上三层是书架,摆满了线装本的经书,下面对开门的雕花书柜,从柜门上的雕花可以隐约看见里面摆的全是经书。

    一个双人床大小的炕,也被喷漆成了暗红色,上面铺好了褥子,炕上摆了两个红木箱子,每个大小和我们房间的一样,不过人家这个做工考究多了,也是雕满了花纹,箱子盖上摆放了一些叠放整齐的衣物。

    墙上挂一张古旧泛黄的观音像,手持玉净瓶站在莲花上,双目半睁,嘴角似乎还微微上翘,栩栩如生。

    房顶是白色的圆形吸顶灯,里面应该是节能灯泡,不像我们那屋是黄灯泡。

    主持先开口:“小施主,有什么要问老僧的尽管说来,既然有缘我定会为你细心解答。”

    没等他让,我就走到他对面的蒲团上坐了下来。我把周老板十五年前,在这里丢了老婆,一个和尚说他一辈子娶不上老婆,还有他找了小老婆,幸亏发现的早,不然把他坑了的事,原原本本的都说给主持听。

    还说周老板信了,这是让我来道谢的,然后问问高僧还有何指示。当然,我没有说王圆圆已经死掉的事,佛门说这些不好,而且我还要遵守职业道德,不会乱说。

    主持先是沉默了一会,之后说道:“我确实和这个周施主有一面之缘,不过因为年头太久,记不得当年说过什么了,你就告诉他只要一心向佛,定能化解一切灾厄。”

    早知道老和尚这么说,我都不用来,这话我也能编个**不离十的告诉周老板。

    清了清嗓子,我又问:“那您今天为什么把我哄出去了?我哪里逆佛了?”

    老和尚回答:“你们一行四人,你为首,着装穿戴不比普通人,既然有钱,反而一点香烛不带,可见你并不信佛,不信佛者来此?恐是生事者,故先请到殿外观察。”

    我去,和尚这个理论简直像一记重拳,差点没给我干蒙了,原来就是这么个奇葩的理由,就让我们四个在门口等了一下午。既来之则安之,谁让我这人脾气好呢。

    好奇心驱使我,继续问下面的问题,我知道这是人家寺里的私事,但好奇最终还是打败了理智,我试探的问道:“寺中的井原来应该是有水的,能跟我聊聊为什么没水了么?”

    我本以为,老和尚会说个天机不可泄露之类的,搪塞过去,没想到他很痛快的就回答了我的问题,老和尚先是给我讲了一个,寺里一代代传下来的故事。

    传说这邪目兽精魂附在石像上,为的是在这轻灵山上镇守宝贝,宝贝就在井中,而井里的水是饮兽用的,所以寺庙里的僧人不喝这井里的水,而是在炊房外另开了一口井。

    每到晴天的月圆,井里的宝贝吸收了月光,就会在夜晚发出光芒直射云霄。看到光芒,邪目兽就从天上来,附在石像上看着宝贝,以免宝贝发光被贼人偷去,而三天后井水就会下沉一大截,说是那邪目兽喝掉了,然后满山的薄雾,就是这只瑞兽踏云回天宫复命了,后来高僧仰慕神兽,就在此建寺,取名望潭寺。

    讲完故事,老和尚说:“十五年前的那晚,就是周施主的三个朋友,走失的那个晚上,一道雷劈中了石兽的鬼眼,是那邪目兽的劫数到了,遭了天雷劫,从此井成了枯井,兽去了极乐。”

    我一听老和尚的话,大脑突然有点失灵,我忙问:“不是一个么?周老板不是只走丢了女朋友,怎么又三个了?”

    和尚先是瞪着我愣了几秒,然后说道:“确实是三人,当初他们两男两女,和你们四人一样,其中一个是他的夫人,除他以外,其余三人一并不知去向。”

    没想到周老板还对我有所隐瞒,不过人家只说老婆丢了,又没说只有两人上山,没有结伴而行的朋友。或许另外两人的身份不便公开,也就没和我细说。

    我又问道:“您说的鬼眼是邪目兽中间的那个眼睛么?”

    主持回答:“传说世间有六眼,凡眼也就是肉眼,能看花开花落四季更迭。鬼眼也就是那邪眼,能辨生死能识病患,也就是说,万兽包括人类,母体何时诞下婴孩,诞下婴孩具体情况如何,或者一切生命何时、因何而亡都能看到,它也能看出患有疾病的生命所患何病。其他四眼老衲孤陋寡闻并不知。”

    我一听,这鬼眼和我的眼睛功能不太一样,估计不是一种,但我这个眼也不是前所未有的,肯定就在这六眼之中。我接着问:“那井水干了,宝贝也没了?”

    德顺和尚起身,掀起褥子靠近头的位置,炕表面居然有个坑,镶嵌了一个红色布包,打开布包是一本《金刚经》和一个圆盘。

    我一看这圆盘,蓝色矿石制成,外面包裹着银质雕花,底面平整完全包银。正面略微向上鼓起,布满了银皮,中间还有一个圆形的孔。我马上就想到了周老板家的水壶,我说那水壶怎么那么别扭呢,原来底座在这呢,把壶底倒扣的小碗状半圆,放在这个圆盘中的孔里,这不正好是一套的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