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怎么办?干脆咱就别管了,反正这营地已经被弃用了,这次又出了这么一遭事情,肯定以后也不会用作军训场地了!再出事的概率很小,我们不要积这阴德不就行了吗!”三藏摊摊手,表示放弃也是不错的选择。
“还有一个法子,我们不要正面打破这怨气‘场’,和那些怨鬼发生冲突。而是在‘场’的附近布上一个小小的引魂阵,在这偌大的‘场’上凿一个小洞,慢慢地渡化这些怨鬼。细水长流,慢慢来,到时候怨气减弱,‘场’就会慢慢地自己消失,剩下的漏网之鱼自有鬼差来解决!”
三藏一边听,一边狂点头,“这个主意好,就这么办!还是术子哥你老奸巨猾!”接收到我投过去的眼神,又瞬间改了口,“不,是聪明!是聪明!”
“行了行了,还不快去和领队的老师说一声?外面叫嚷着要集合了!我们先去大门那边了,等会儿先找个地待一阵子,顺便观察一下这个怨气‘场’的范围有多大,可能的话,就在外面作阵是最好的,不用摸进这营地里面!”
“好,我这就去!”急于躲避我的冷气压,三藏抓起自己的背包就往外跑,转眼就消失的没了踪影!
早就习惯了他这德行的我淡定地抓过自己的背包朝外走去,但走出门以后,见王弈铭一直都没有跟上来,回头就看见他一脸纠结地站在原地看着我,咂咂嘴巴,明显衣服有话要和我说的样子。只得停下了脚步问道:“怎么了?还有什么事吗?”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
第二百七十五章 秦墓(一)()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王弈铭站在原地定了一定,这才朝着我走了过来,“术子哥,其实,我这次这么热心的来军训,其实是来这边有事情要做的!”
“嗯,我知道,来的时候在大巴上,我就感觉出来了!”对着王弈铭点了点头,示意他接着往下说。
“西安这地方,历史上有周、秦、汉、隋、唐等在内的13个朝代都在此建都,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曾经作为中国首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1100多年。就在这一点上,现如今的都城北京都是比不过它的。从100万年前的蓝田古人类时期起,仰韶文化、西周‘丰镐’文化、秦、汉、隋、唐、五代至元、明,经历了这么多历史变迁、朝代更迭,留在这片土地上的,可不仅仅就是地面上放着的这么一点东西。有更多不为人所知的宝贝,其实全都是深深埋在了这地底下的!”王弈铭说着地底,还拿脚踩了踩自己脚下的土地。
“所以?”眉头挑了挑,隐隐察觉到了弈铭的想法。
“这里历代来就是一块被争抢着的香馍馍,不管是对我们这些民间土夫子,还是那些顶着政府大旗的考古学家来说,都是一样的痴迷。就近代而言,兵马俑的发现就是一个导火索,彻底打翻了这桶香油,各种偷腥的猫全都闻着味遛了过来!其实,自发丘摸金的名声被叫响以来,每逢改朝换代。新上任的统治者全都有秘密搜罗我们这些持有符印的传人,靠着我们发死人财,来帮他们渡过最初的动荡时期,还能在和平时期增加国家财政。但是这些上位者,往往在享受着我们提供的这份便利的时候,内心极其的防备着我们这些人。因为他们都知道。这会儿他挖前人墓,总有一天,他也会成为后人眼里的前人。这种防备在一个朝代的后期,体现的最是明显,亡国前的最后一件事,下令要处死的人里面,往往就有我们的大名。还多亏了祖上平日里危机意识比较强,做事总会留条后路,这才不至于被灭门。”
王弈铭说起这段家族的历史的时候。语气里饱含着的感叹唏嘘,让听着他这段故事的我也有感同身受的感觉,“历史的真相其实就是由千千万万个隐藏在光鲜背后的无奈血腥组成的!今天又上了一课!”
王弈铭看我一副看破红尘的样子,有些好笑,接着说了下去,“清末之时,世道动‘乱’,国外势力蠢蠢欲动。国内又一片怨声载道,先祖有心隐退。为中丘一脉保下一点希望。中丘八门向来同气连枝,彼此之间皆是姻亲,说是一家也不为过,互相一商量,最后决定彻底远走他乡。只因以往隐世后又被寻到的前例太多了,呆在这片举国皆为王土的土地上。想要不为王室服务太难了,当时已经开始发展成资本国家的英国成了首选目标,这也是因为当时祖上同来华的一个英国使者关系甚好,使者答应了帮忙!最开始走的,尽都是些小辈。一点一点地转移着财产。而当时家族里的发言人全都是留在了北京的,避免引起慈禧的怀疑,最后是靠着下墓时假死才得以脱身。”
“所以说,从清末开始,中丘一脉开始消失,不是因为你们藏得深,只是因为去了国外而已?这也难怪了!”
弈铭点了点头,“去了国外以后,祖传的手艺没了用武之地,也不想在国外暴露自己的身份。索性的是,家里面的人头脑都还算灵光,靠着带过来的一些资产慢慢地在英国站稳了脚跟。但是,国外的月亮真的一点都不比国内的圆,大概唯一的好处,就是没有了下墓的机会儿以后,家里的人普遍寿命长了不少,像我爷爷今年已经六十多了,身体还很硬朗。不过中丘一脉的手艺,倒是一点都没有落下,该知道的全都在娃娃时就被一一告知,唯一缺少的,只是经验而已。知道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以后,我爷爷就是第一批给国内注资的人,咳咳,可能是深入血骨的基因影响吧,渐渐地就把重心放在到了西安这边,到我这代,又重新拾回了老本行。”说到这里,弈铭像是有些不好意思一样,摸了摸自己的鼻尖。
我看向他的眼神有些无语,不用说也知道,他现在这身体状况,完全就是他自找的啊!但是想想,一个人从小就被教给了各种在正常人看来神奇至极的秘术,而这个人的探知欲好奇心再旺盛一点,在有那个机会的时候,想去尝试一番也不是不能理解。反正他说的那什么家族基因的一套,我是不愿意相信的!
“说这么多,其实我就是想说,我和唐小九两个人探查很多年了,其实就在我们脚下的这一片土地里,深藏着一座秦墓!最初这个消息是我们儿时,在族里的一份记载上看到,回国以后几经调查,现在几乎已经能确认了!当时那些日本人强征这么多中国劳动力,秘密开挖的,就是去这秦墓的通道!只不过,他们什么都不懂,不知道从哪里得来的一个不确定消息,到处乱挖一通,浪费了很多的时间。等到最后终于有点进展的时候,却突然又被告之了天皇投降的消息。无奈撤退的时候,草草炸掉了用来掩藏的工事,堵住了有些进展的通道。把知道通道位置的中国人全都给活埋了,没留下一个活口。你们说那边死了很多的人,那就是当初活埋中国人的地方了,既然这样,秦墓自然就在附近,这也正是验证了我和小九之前调查的结果。”
我开始认真思考弈铭的话,想了想以后,才抬头问了他一句,“你说秦墓?该不会是始皇帝真正的墓室吧?”
王弈铭听了连连摇头,“不是,真要是找到了始皇帝的墓,哪怕只是进去看一眼,那我可就真的死而无憾了!要知道,秦始皇的墓在我们这行,几乎就是科学界的诺贝尔奖了!”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
第二百七十六章 秦墓(二)()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年纪轻轻的,大好时光还没享受,岂能轻言生死!不过,你和我说这些,是想问向我一些什么东西呢,还是想着拉我下伙儿呢?”
“咳咳!这个,我还真是想要问一问,你和振泽愿不愿意和我们一起下去!自从上次下墓时吃了一次大亏以后,就整天寻医问药的,了解了很多关于阴阳先生的事情。我就开始想着,要是下墓的时候,能拉个阴阳先生当同伴,就能避免很多很多的意外了!对你们来说,对付一两个让我们视为生死大敌的粽子,应该是很轻易的事情的吧!更不用说还能提前感知到让我们一筹莫展的鬼魂煞气!当然,这只是询问而已,不想去的话可以不去的!”弈铭看我眉头锁住,以为是有些为难,连忙开口表示不勉强。
听见王弈铭这么说,抬头看了他一眼,摆了摆手表示不为难,开口说道:“你先说说看,这墓既然不是秦始皇帝的墓,那它的墓主人是谁!”
“栎阳公主,这秦墓的主人,是当时最得始皇帝宠爱的栎阳公主——阳姬!”王弈铭张口说出了一个人名,却让我愣在了原地。若真是这一位公主的话,下去看看也无妨啊!
“你们俩神神叨叨地在这里说什么呢?我已经和老师说好了,还看见了任毅,顺道和他也说了一声。在大门那边没见你们,等了一会儿又一路寻过来,怎么一直在这里没有动呢?什么栎阳公主啊?”三藏的声音突然插了进来,满是奇怪。
三藏这么突然冒出来。但也没有吓到我们俩,反而是一人一句地给他讲起了一段野史。
“传说,秦始皇这个人对旁人极其的不信任,应该是儿时做质子时期遗留下来的心理问题,用现在心理学的话来说,就是有被害妄想症!每天总觉得身边的人要害他。对谁都不放心,哪怕是他自己的孩子也是一样,甚至对他们比对旁人更是防备。但这栎阳公主却是一个例外,她生的极美,从小就特别招人喜欢,看见始皇帝就笑的很甜。嬴政就觉得奇怪,别人见到自己全都是毕恭毕敬的,哪怕是小孩子也是畏手畏脚的,偏偏这个女儿不怕他!因着这份特殊。他对这栎阳公主便极为宠爱,但是他的被害妄想症还在,觉得自己如此宠爱一个女儿,对自己很危险,但看见栎阳公主的笑脸又由不得要对她好,心里纠结的很!”这是我起的头。
“有一次外出狩猎的时候,始皇帝照例带上了栎阳公主,但是这一次出了意外。林子里面突然窜出来的狼惊了栎阳公主的马,这马顿时发疯起来。随行的近侍全都抽出了刀剑、拉开了弓箭。和冲出来的公狼搏斗了起来。也有人注意到了公主的马,想要前去帮忙,但是始皇帝在这个时候突然就发病了,看着栎阳公主在马上惊险地想要重新控制住马,觉得这个女儿就像是控制着马一样控制着他。悄悄地打了手势,阻止了近侍上前帮忙。再说这栎阳公主。虽然跟着始皇帝学了一身本事,但毕竟只是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姑娘,最后还是被狠狠地甩下了马,脑袋磕在石头上,鲜血顿时浸了出来。那边的狼已经被收拾了。始皇帝看见女儿身下的血,顿时慌了,连忙下马过去抱了起来。栎阳公主看见始皇帝,只说了一声‘父皇不要担心’,就彻底晕了过去。始皇帝看见女儿没有一丝怨气的眼睛,又见她晕了过去,连忙喊随行的御医前来诊治。”这是王弈铭开的口。
“栎阳公主的命是保住了,但双腿却再也站不起来了,也不知道是脑袋磕的那一下的原因,还是摔到了腿。当时在场的近侍可是知道事情情况的,恐怕当时始皇帝是存了杀公主的心的!赵高聪明啊,早早地让自己‘吓晕’了过去,只落了几句责罚,但那些拼死护驾的近侍可就不一样了,知道太多不是好事,全都落了个死不瞑目的下场。经此一回,始皇帝也不再想着要害自己的这个女儿了,我估计是心里也有些愧疚,给这位公主用最好的,住最好的,吃最好的,较之以往更甚的区别对待,让始皇帝别的儿女那叫一个羡慕嫉妒恨。”这又是我接了话。
“你们俩什么时候这么有默契了?普及野史就好好普及,用得着这么一唱一和的吗?”三藏瞪着我俩的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
“无意为之!”
我淡淡地四个字,把三藏堵的哑口无言,只得摇摇头问道:“那你们好端端地在这里谈论这个栎阳公主做什么啊?”
“弈铭找到了栎阳公主墓,我俩也会跟着一起下去。”
“下去?我们也跟着一起去盗墓?”这是三藏的声音。
“术子哥,你是同意了?”这是王弈铭的声音。
“对!同意了!不过提前说好了,你也好和你的同伴讲一讲。下去以后,金银财宝之类的东西,我和三藏不拿。但要是遇到了我俩需要的,能用的着的东西的话,你和你的同伴要优先让我俩。”有些话还是提前说出来比较好,虽然没有下个墓,但还是听说过不少传闻的,很多土夫子下去以后,往往会因为利益分配的问题发生内斗。王弈铭是个信的过的人,但他那些一同下墓的伙伴儿可就不一定了。
“没问题!术子哥你不用担心这个,这次下去的只有我和小九,再加上你和振泽!还有就是从小就跟在我和小九身边的两个叔叔,全都不是外人!韩叔和严叔是不会下去的,只是帮忙干干力气活,守着盗洞。免得辛辛苦苦下去一趟,回来的时候被人在盗洞口给堵了。最开始的两次下墓,我和小九找了些同行一起行动,但是第一次的时候,发现他们技术太不到位了,还喜欢贪小钱,不能动的东西总想动一动。第二次的时候,找到东西一回地面,就和我们发生了冲突,害的韩叔还受了点伤。然后我俩就再也不和人搭伙了!”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
第二百七十七章 秦墓(三)()
“那就好,既然都是你放心的人,那我也没有什么好不放心的了!只是因为听多了下墓以后,因为利益分配问题反目的事情,不想你夹在我们和同伴之间为难而已!”
“嗯,这个理儿我明白。不过,术子哥,你怎么突然就同意跟着我们一起下去了呢?难道这栎阳公主身上,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往事?”
“这栎阳公主的秘史是挺多,但我并不是关心这个。我只是单纯地对’易水寒‘这一把名剑感兴趣罢了!”
“行啊,术子哥,你还真是有够狡猾的,本来我还以为,让你感兴趣的,只有那些用来抓鬼除妖的法器呢!”王弈铭脸上作出一副亏大发了的表情。
“要是这一次下去,真的有幸能见识到这一把名剑,回来以后,我会找一些东西来补偿你的损失的!”我想了想,这话说的很认真。
“术子哥,你要真这么说,可就真是太见外了!能不能找到还是两说,要是能找到的话,你直接拿走就是了,哪里还用提什么补偿啊!我也没什么损失,毕竟,我这小命不还得靠着你来搭救一把的嘛!”王弈铭的话,带着三分玩笑,三分调侃,但却能让人察觉到话里的真挚。
“好的!”点了点头,没再继续探讨这个话题。
“我说,’易水寒‘的大名,我确实是听过没错,可它不是高渐离的佩剑吗?和你们说的这个栎阳公主有什么关系啊?”三藏凑过来插了一句。要说三藏,在学校里绝对算得上是学霸一枚,但是。这家伙儿其实挺不学无术的,课本上的东西还好说。像这种秘史野史之类的东西,很抱歉。他还真的是不知道。
“世人皆知,’易水寒‘为高渐离所持有,但其实,这把名剑出现时间及早,几经多人之手,没有人知道打造出它的究竟为何人。在那个诸侯争霸的年代,’易水寒‘开始时是落在了荆轲手里的。后来荆轲刺秦,燕太子丹和高渐离等人前去江边送行,荆轲自知自己这一去便再无返还之期。不愿爱剑流落旁人之手,便将这’易水寒‘赠给了至交好友高渐离。自此之后,高渐离的名字才和易水寒联系了起来。”王弈铭开口给三藏解释。
“关于高渐离的死因,众说纷纭,但最值得推敲的,就是刺杀失败无奈自杀的说法,而在这个故事里,栎阳公主就是当之无愧的女一号!很有可能,高渐离最后是和栎阳公主葬在一起的!”
关于高渐离和栎阳公主的往事。其实从出场背景始,便自带一种悲剧色彩。高渐离是燕国人,从少年时期起,就跟随在燕太子丹的身边。这个时候的燕太子丹其实是在赵国做人质的。当时同样身处赵国做人质的,还有日后成就霸业、一统天下的秦王孙异人之子赵政。相同的遭遇和境地,让这几个尚且青涩的少年结为了好友。在赵政重病垂死的时候,是高渐离悉心照料。弹琴鼓励着他,最后才挺了过来的。
成年以后。各自返回了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