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五上去一脚把它踢到路边,就往东找来,半路上正遇到飞来的小白,于是在小白的带路下就来到了这里,正赶上“五蟒阵”,也就利用自己的本事救了人。
二子爹赶忙问:“那这么说,张老伯没找到啊?”
“是啊,我让三哥在家守着,他也还带着十个人呢,再加上老九的照应,我想应该没事的,既然这厮如此凶狠,我想我还是暂时加入捉鬼妖的大队伍吧,或许还能找到我爹呢。”小五说完就看着太姥姥。
太姥姥明白,这是小五要听自己的意见啊。
“这样吧,五啊,你就跟着我们,毕竟也增强了我们的力量,而现在就让西路信使带着黑狗赶快去通知老三,让他加强防范,如果有什么需要沟通的,让信使随时与我们联系。”太姥姥说着就让西路信使赶快走。
西路信使一溜烟地带着黑狗就消失在了夜色里,接下来,大家便要重新组队了。
这回太姥姥把队伍分成了三段,前面由太姥姥带路,二子爹跟着,他们带十五个人,中路由姥姥、村长带领也是十五个人,我呢就在这中路里,而在后面保护的是由小五和另外三个信使带队,也是带十五个人,剩下的四个人则在旁边前后联系,因为这次分队后,要求要各自保持一定的距离,要做到既能互相保护,又能进可攻退可守。
月色下,大队伍被均匀地分为三段,而这三段又彼此呼应,也真是一个万全的阵法啊。由于我在中路,感觉还真是有点安全感,毕竟前面探路的是前组,而后面防守的是后组,自己在中间这组是最安全的了。
走着走着,我就看见在旁边就岔出一条路来,好像还挺亮的,而在那小路上分明就站着一个人,我就示意大家那里有条路,还有人,还没等大家跟上,也不知我哪来的胆量,就自己先跑了过去。
这条路在这黑夜中怎么就显得是那样的夺目呢,现在想起来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因为这路就像是被点点亮片所铺就的一般,我还想,怎么探路的太姥姥就没发现这路呢?可就在我渐渐地靠近那路上的人时,那人就回头了,而且看起来和我一般大小,我再仔细一看,我都不敢相信我自己的眼睛,我们这千辛万苦的,又是准备又是分队的,不正是一个目的吗,而现在,应我眼前的,这不正是……
(未完待续)
第三十六章 九天玄冥()
这条不知通向哪里的小路就像被贴满了亮片,处处闪耀着光辉,而就在不远的地方,站着的不正是二子吗!
“二子,你怎么在这?你好了?”我边喊,边向二子走去。
可是不管我怎么走,而离二子好像都是那么远,我感觉有点累了,就停了下来,准备歇一歇,可再看四周就再没有人跟上来,可是自己也一点不害怕,因为周边都是亮的,而在前面不远处仿佛就更亮了,于是我就又鼓足气,向前走去。
二子仍然在我前面,他也不回头,我喊他他也不回头,这就有些奇怪了。再往前走,就在那光明处,二子却一下子不见了,而在前方出现的是我一生也难以忘怀的一幕。
前方的亮点处就如同灯火辉煌的宫殿一般,而飘在上面的一层就像是一个未来的世界,每个人都穿得干干净净,小轿车仿佛也是一辆接一辆的在路上跑过,再没见过马车的踪影,这是让我不可想象的,你要知道,在八十年代末,这种场景是连想都不敢想的。
而在上层飘着的还有那些高楼大厦,蓝色的玻璃闪烁着亮光,而那宽阔的马路竟然全是柏油的,一点土也没有。每个人手上都拿着一个方形的盒子,而又冲着那盒子说着什么,这是我在多少年后才悟到的,这不正是我们现在的手机吗?
而在下层,我看到的是过去的自己,是自己小的时候的样子,而妈妈正在飞快地骑着车子往家赶呢,她是在利用午休的时间回家给我喂奶啊。再往后看,竟然看到了妈妈的小时候,妈妈正干着家务活,而那时候她也是一个小孩子啊,再往后,竟有古代人出现。
这时候,我既不敢向下看了,也不敢向上看了,我觉得我进入了一个时间的玄幻场,而在我徘徊在其中的时候,我自己又处在一个什么时代呢?
正在这个时候,我怀里一动,我才发现是怀里的那个小盒子在动,再不打开,我就要疯了,到底里面装得是什么呢?一不做,二不休,我就借着蛮劲,一下子打开了那个盒子。
顿时,小盒子里就出现了一条金色的虫子,而就在这虫子出现的时候,周围的一切场景全变了,哪还有亮闪闪的路,不过就是漆黑的小道吗,哪还有过去和未来,一切仿佛就在虫子出现的时候全部消失了。
我轻轻地抚着那虫子,那虫子好像也认识我一样,抬着头看着我。
就在这个时候,我身后传过来村长的声音:“大,大外甥,你,你可别跑了,你都快跑丢了。”
以我赶忙回头,心说,不是你们没跟上吗,我喊你们这里有亮路,可你们不走,我不过是多走了两步啊,怎么就能跑丢了呢?
可村长就真的出现在我的面前的时候,我才发觉自己的头有些晕,难道真的是自己犯晕了。
随着村长又回到了大路上,我早已把那金虫子放进了盒子,而此时的三个队伍此时都在稻场上等着我呢。
“去哪了?亮子,不是不让你乱跑吗?”姥姥很担心地问我。
“我没乱跑啊,我是找到了有亮光的路,准备带大家一起走呢!”
“你哪里是到了有亮的路上啊,这是一条通向沼泽的小路,要不是村长喊你,你还不早陷进去了,而这黑灯瞎夜的,哪能找到你啊。”二子爹边说着,边仔细打量刚才那条小路。
“是啊,亮子,你的确是撞了邪,你刚才就发了疯似的向那条小道上跑,嘴里还喊着二子,要不是村长和信使追的快,你现在在哪都不知道呢。”姥姥继续补充说。
我也有些后怕,因为看他们的样子不像是在哄我玩。我就把我看到的那些和他们说了,大家都很奇怪,怎么就会看到过去和未来呢?就有多嘴的问:“亮子,你说我的未来是个什么样子啊?”
还没等我给他讲,就有人问:“你怎么会边喊二子,边往前跑呢?”
“是鬼打墙啊,二子也是幻觉罢了,一切都是安排好的,多亏你没在里面做什么,要不会发生什么还真不好说呢。”太姥姥提醒说。
而我还在回忆与二子相遇的瞬间,而他怎么就不回头呢?或许这就是幻觉吧,也就是太姥姥说的“鬼打墙”。后来太姥姥专门给我讲鬼打墙是怎么回事。
这鬼打墙啊,一半是自己在平时里肯定在内心深处有一个特别在意的东西或是事,再一个也得有鬼在捣乱,也许就是开个玩笑,也许是想害人哪。
看来我是太在乎二子了,在无意中也在想着二子,所以二子就出现在那条小路上了,这一半是我的幻觉啊,可那一半又是谁在操纵呢?
小五说,看来我们不能太轻敌了,随时敌人都在设下陷阱啊。
太姥姥说小五说得对,于是为了应对这越来越危险的状况,让每个人都手牵着手,以防再有人中招而走丢。
于是三个队伍就都互相牵着手走,远远看起来,还真怪吓人的。
走了一会儿,前队的人马就让人回来报信,说前排人里就有人看到在更前面的一个地方有许多蜜蜂拦路,那些蜜蜂也不知是怎么的,竟组成各种吓恐怖图案来吓唬人。
我正要上前去看看怎么回事,就感觉有人拍了我一下,因为我是被另外两个人所牵着,所以我一回头,另外两个人也跟着回头。我们三人同时回头,才惊讶地发现,哪有什么人啊,是一只大号的蜜蜂正在我们头上盘旋呢。那个蜂头就如同一只燕子大小,飞起来的样子也是很可拍的,竟然长了一双红色的眼睛。
“血蜂,是血蜂,是最难对付的一种昆虫,也只有在墓地才能偶尔发现的。”小五不知什么时候来到了我的身旁。而正在这个时候,我怀里的小盒里的金虫子就又开始动了起来,但我并没打开,因为我想到太姥姥的话,要在最关键的时候才能打开。
前队正在与血蜂决斗,而大家的家伙不应手,除了绳子就是铁锨什么的,而那些血蜂虽然没有碰到我们的那只大,可也是层层地包围着大伙。
这可怎么办,如果是一只还好对付,可现在是一群群的。正在这时候,太姥姥从她的包袱里掏出了块东西,有些红的。我仔细一看,真像是一块豆腐啊。
“真让你说对了,这就是血豆腐,现在只能以毒攻毒了。”
只见太姥姥把她血豆腐往远处一扔,一群血蜜蜂就一窝蜂地冲了上去,正在这个时候,在太姥姥的示意下,小五就又展示了一下他的幻影迷踪。
一会的功夫,那些被小五转得昏沉沉的血蜜蜂就横尸野外了。二子爹还上前去踩了几脚。
太姥姥见这情形越来越紧迫,自己也有点着急,就让大家趁着这股劲赶快向目的地进发。
就这样,一行人,分三个队伍,一点点地就靠近了目的地。可就在这个时候不知谁说了一句,“大奶奶快看,不知什么时候这里建了一座塔呢。”
那人说的时候,太姥姥已拿出了照妖镜,她看到那人指的方向还真有一座塔,怎么照也是一座塔啊。
但太姥姥知道这个地方是不会有塔的啊。难道是幻觉?但不管怎样,也得向前进发啊,于是就都到了那塔近前。绕是绕不过去的,因为随着人们绕,那塔却在一点点地变大变粗,任凭人们如何努力,也是绕不过去的啊。
“既,既来之,则安之!”不知什么时候村长已来到了我们这里。
在村长的鼓励下,大家重又鼓足干劲儿,来到塔下,发现这塔还有名字“九天幽冥”!
一般来讲,这塔都是为了镇什么的,那么这个塔又是为了镇什么呢?九天与玄冥好像又不是一个空间的东西,怎么解释这拦路的塔呢?
正在大家犹豫不定的时候,那塔却自动地亮了起来,不像是灯泡,因为那光是一闪一闪的,应该是烛光,这在八十年代就不错了,农村哪有这么多的电呢。
就在那塔在黑夜中闪着烛光的时候,不知什么时候就起了一阵小风,把个塔里的烛光全给吹灭了,而这没了光的塔就显得格外吓人了。
看起来是非得从这塔里面钻过去了,于是太姥姥让大家各就各位,又给重新分了一下组,这回让小五和姥姥打头阵,带着人上塔先去点蜡烛,而我就和太姥姥在中路,我们要找到真正能穿过这塔的路,村长和二子爹在最后一组,他们负责接应。
可就在大伙都进了塔后,那三个信使带的狗却说什么都不往塔里走,信使就使劲拉它们进来,可进来后的黑狗就像看到什么吓人的东西一样,趴在地上不敢睁眼了。
太姥姥传话说,狗不进来就不进来吧,让在塔外面等着。就在这个时候,先上楼的一组,已经把第一层的基座和各个窗台上都点上了蜡烛。
我眼是比较尖的,我就看到在那烛光闪烁的窗户上不知什么时候就出现了一个人头。
(未完待续)
第三十七章 浮生若梦()
怎么看,那人头的影子怎么像小静,我正在回忆在哪见过这个人的时候,突然脑子里就出现了问路时妖鬼在河边舞“鬼影霓裳”的样子,那不就是小静的奶妈小蛾吗?
一想起小蛾,我心里就是一震,小蛾不是死了吗?那我看到的难道是鬼影?可也就是一闪的功夫,那影子就没有了,我想可能是蜡烛照得眼花了,也就没有在意。
太姥姥见我发怔,就说,快找出口吧,一定要穿过这座塔才行啊。太姥姥既像是对我说,又像是对大家说。不过太姥姥还是靠近我,说:“这塔本身也许并不是实物,我们现在极有可能在一场虚幻之中,你是小孩子,你看到的应该比我们更实际,如果看到什么就告诉太姥姥啊!”
我刚想把看到小蛾影子在窗户上的事和她说,就听前组的方向传过来一阵喊声。太姥姥让外围的第三组负责警卫,而我们中间的这组就向前组跑去。
来到近前,才发现,在塔的第一层的最里面,发现了两个已经死去的人,但不是干尸,我可把我吓了一跳,毕竟是死人,我躲得远远的,可太姥姥却蹲下身去仔细看。我也在后面透过人们的缝隙,看了一眼。
太姥姥看过后对大家说,是自相残杀,不知道他们生前遇见了什么,你们看,你们的刀是插向对方最致命的地方,而两人好像都没有防备,其一说明两个人是很熟的,面儿上可能还十分信任,可是各自却心怀鬼胎,都在趁对方不备的时候,下的狠手。但是什么原因让这两个人同时起了歹念呢?我想离不了“利”这个字啊。
太姥姥又从两人身上搜了下,发现有一人的刀不错,金柄银把,既像刀,又像匕首,更确切讲是一把短刀。在这短刀上还刻着字“浮生”。
“是浮生刀啊!您看这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这可是宝贝啊!”姥姥在一旁提醒道。
“不错,浮生若梦,逐一而定,近可杀敌,远可镇命!这应该就是那把浮生刀。”太姥姥肯定地说。
“那‘若梦’刀呢,这可是一对的啊,莫非旁边那人的是若梦?”姥姥又问。
“不是,我检查过了,那把刀虽然也不错,但不是若梦,江湖上称,见浮生必有若梦,咱们再找找!”我从太姥姥的眼神里看到了一种神圣。
那么“浮生若梦”这对宝刀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还得从古代讲起。相传在青铜器盛行的时期,青铜器的最高等级及做工一定是器皿,因为这符合古代对“礼”的重视。但在这些工艺技术达到巅峰的时候,有一位制铜高手,在闲暇之余,历经数十年做了两把刀,也就是“浮生”和“若梦”,他在打制“浮生”的同时,用七种动物的血注入了刀身,而这七种动物是什么呢,就是鹏、蛟、枭、豹、虎、狮、熊,单拿出哪一种来,在这动物界都是佼佼者,而这做的过程也并不是在它们死后取血烧炼,而是一定要用活的来喂刀,所以历经数年,这把“浮生刀”被打制出来的时候,一时间,天下轰动,因为这刀不但削铁如泥,而且只要利用一些咒语,这刀就能飞起来伤敌,可能是沾了鹏和枭的力量的缘故吧。
而另一把“若梦”刀就更神奇了,它不是用动物的血喂的,而是用人的血和着这铜器所打制出来的。在烧制的时候,制刀人要每隔一段时间就从模孔里注入人的血,使这刀更加锋利。
单说那一天,终于把这两把刀都做好了,而怎么去试一试呢?制刀人决定用浮生和若梦互相试,也就是让人用一把刀去拼另一把刀,看谁更坚实。
拼刀大会是在众制铜高手的鉴证下开始的,大家也都希望看一看这浮生和若梦是如何争第一的。
于是这制刀手就拿起其中的一把浮生刀,去向若梦砍去。而这时的若梦呢,就被拿在了他女人的手里,这一刀下去,女人感觉虎口生疼,再看自己的手已经不能动了,而那把刀和这把刀一样,都没有一丝变化,唯一变的是若梦刀不但没变化,而且好像比原先更显得与众不同了,闪着红光。
但很快青铜器已然在当时的社会处在了下风,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使用金和银等材料,铁也成了另一种时尚,而青铜本身却以其古朴的形象让这时代重新审视着这一切。
后来,青铜手艺越来越不被人们所欣赏,这做刀的高手也开始了迷茫和困惑,整天不是喝酒就是看刀,他的老婆也说不如去打铁吧,还能挣点钱。
他就又拿出刀,仔细地观察着自己的杰作。如果各位看官想这故事一定有一个很牛的结尾那就错了,而这故事的结尾应该是这人和这刀从此就绝迹江湖,不知所踪。
经过千百年的风蚀和变迁,这两把刀又会在谁的手里呢?而今天在这奇怪的宝塔里找到了,太姥姥手上拿的正是那把“浮生”。
说来也怪,刚才还是完好的两具尸体,在把刀拿走了一会,那尸身就开始腐烂,变成了一堆白骨。难道说这刀还有镇腐的功能吗?这不禁又让我多看上了两眼。处理完这边的事,后一组又传过来喊声,于是我和太姥姥又赶回去。
而在去找后组的同时,太姥姥嘱咐第一组,一定要小心,任何东西也不要摸,这塔很奇怪,虽说怎么看怎么不像是一个实物,但拿到手的却的确是实物,看起来这里真的不简单。
我们随着叫喊声过去,二子爹首先说:“大奶奶,是小蛾,我看见她了,是她!”说着,二子爹还打了个哆嗦。
“我就说小蛾阿姨就在这塔里吧,我刚才也在窗户上看到她的背影了!”
太姥姥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