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切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自己虽然有点功夫,但也没能防备着一个小女子,结果就是这样,只听他声音好像个宫里的执事太监般难听:
“你大爷的···要了亲命了···”
这比挨板子还厉害,白长生看着都疼!那衙差晃晃悠悠得用了小半柱香的功夫才倒上来一口气,靠着门槛儿望着一脸坏笑的白长生,也是气不打一处来:
“差爷我来帮你,你就这么不识好歹,安排这么个小娘们偷袭本大爷是吧?”
白长生一听,来帮自己?不是来拿人?哧溜一下从床上坐起来,不小心碰到了屁股又疼得一阵嚎叫。这棺材铺里的俩人就这么互相嘲笑,衙差也乐完了,才跟白长生说出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老爷打他,是做给别人看的!
不然按照正经的二十大板,这白长生得丢半条命才行。至于做给谁看,其实也就是京直隶衙门的师爷,陈华!
原来老爷本是个清白学子,叫王石,算是个考生。早年间家境贫寒,无奈之下借了“八股学贷”,而放贷之人正是京城的富家子弟陈华。
按着民间的规矩,签字画押,借多少钱都行,好吃好喝供养着学子,只要能考取功名就不用还。
但是有一条:如果考取功名,为官一任,那就要跟着放贷的人一起为官,王石后来苦窗考学,得了状元名号,朝廷委派当了京直隶衙门的老爷。
而陈华就要当他的师爷,用这个来偿还当初的八股学贷。师爷不在编制,不算朝廷委派的官员,只能算是个出谋划策的旁人。但按民间八股学贷的规矩,这二人得事事相商,共谋官生财名。
那王石本来就是寒苦学子,深知为官一任当造福一方,不可轻言欺压百姓,更不能鱼肉乡里。但是陈华本就是纨绔子弟,不管那些,只问钱财不顾百姓。
王石不从,陈华都拿当初借钱的事情来压制。还打听到了王老爷老家的各门亲戚的所在,这让王石十分忌惮此人。
老爷清白为人,自然没有多少积蓄,还不上钱,只能忍辱负重。欠账还钱天经地义,哪怕说到了天边也得被判。不仅如此,还非得被陈师爷人买通关系,落狱为监不可。
所以现在的京直隶衙门,表面上是以王石为首,实际上则是陈华为尊。
后来更是得知那陈华搜罗了一群泼皮无赖,盗强恶犯,背地里无恶不作。
受制于人,又有学贷在先。王石只能暗自搜集证据,以期将此人收监,大白天下。
但是此事不可张扬,只有等人证物证确凿无疑,才可以上告武城兵马司,再逐级禀告到圣听。否则就是打草惊蛇,自寻死路。
尤其是最近,王老爷总觉得有些不对劲:深夜总有人来府内探视,以送吃食为名,而自己又不得见。常年为官,自然开始警惕起来,而王老爷为人高古,自然也有一些心腹之人,同期以德为民。
眼前这衙差也是其中一人,名叫吴老三。老三虽然好色,但是胆识过人,为人没有什么很大的缺点,还算忠厚老实,可靠之人。
白长生听到这里表示十分怀疑。
后来王老爷暗自吩咐吴老三探查,却得知这陈师爷和陈府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又好像不算是亲戚,但过从甚密,极其可疑。
更是早都知道陈名士不在府中,也没有什么出京游玩一说,就觉得此事必有蹊跷之处,可能与自己的师爷有关。
无巧不成书,今日白长生登闻鼓听告状在此。王老爷一听就知道事关紧要,为不使得白长生被奸人所害,惊了那陈华,也就故意找茬儿给他轰出去了。
而吴老三是王石的贴身高手,今日白长生上堂告状,看来像是偶然间发现了此案。为了探查真相,即日起就要时常跟在白长生身边,保护其周全。等到这事情彻底弄清楚了,白长生算是重要人证。
这也是为何一开始推迟升堂的原因,乃是王老爷匠心布局而来。
回到棺材铺,没发现有文颜的血迹,也是因为之前有人会意后来清理掉了,只为掩人耳目。
白长生听到这里,方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案子里还有这么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当了官老爷也不是一人说了算的,还被那陈师爷要挟。不过好歹是个清白官吏,不算糊涂,是自己冤枉他了。
不过还有些气,自己平白无故掺合进来,成了人证还得挨顿板子,这到哪说理去?实在是可气可恨,而且日后还不一定有什么灾祸等着自己呢。
吴老三看在眼里,虽说色胆包天,但是也算个忠肝义胆,心细体察之人。一眼就看出了白长生的担忧,这就道:
“小子,莫慌,有三爷保着你,准没事。”
说完了,拍拍胸脯表示这事有他准没错。白长生看在眼里,却不太相信这人:自古以来色字头上一把刀,看到个张妈,都三十来岁的妇人了,还能口水留下三千尺?就指望这人保护自己?扯淡!
“算了,指望你我得死地透透的。这事儿我不掺合了,就当我没去。成不成?”
吴老三一听,鼻孔冲天,不屑一顾:
“小子,跑不了你的。再说了,你不认识那张妈吗,没这层关系我还不好下手呢。”
还是在惦记人家媳妇!这首先品德一关就不及格,白长生一阵头大。
“张妈不是那么好惹的,人家有丈夫···”
“没事,我怕他不成?三爷我为国为民,劳苦功高不说,这得叫艺高人胆大!常言道人妻最是···”
“张妈舅舅是京畿之地镖局的总教头,号称打遍南城无敌手,北京小白龙。”
“嗯,看来这事儿得从长计议···”
第18章:纸人抛尸()
此时,直隶府衙师爷房内
“师爷英明,果然断出了这人报假案,分明是想趁机勒索。”
那人一拜,很是奉承。可这话听在陈师爷耳朵里,却不怎么受用。
“不是说好了就一件事吗,怎么现如今有这么多是非!还出来个乱七八糟什么纸腿儿的老头?这事···不会闹大了吧?要是武城兵马司和顺天府知道了,可不好办了。”
陈师爷想了一下,又继续道:
“那什么棺材铺的掌柜,不能留他了。虽说与此事无关,但来登闻鼓听,也算这人命里该着,哼!”
一阵不悦,阴鸷冷笑。
那人也不恼,乐呵呵自身后拿出了一个木匣子:
匣子一打开,整个屋子都亮了几分!珠光宝器,斑斓琉璃,照得人眼都刺痛了。陈师爷一看,赶紧用手按住,匆忙掩盖住了眼神中的贪婪,大声喝问道:
“这是干什么!我又不是官,我就是个师爷,你给我钱干嘛?本人清白做人,妇孺皆知,你赶紧给我拿走!”
那人一听,也没乱了分寸,只是跟着赶紧跪倒在地,回应道:
“老爷,这并不是送给您的。只是小人蒙受老爷恩宠,最近家产越发发达了,没地方放这些玩意,就想着暂存在老爷您这里。您看可不可以先放着,等着日后小人来取!”
“而且小人知道您并非入朝为官之人,所以这也算不上贿银。都说老爷您和那王老爷关系不错,有些个···”
说到这,那人停顿一下,抬头狡黠一笑。陈师爷一看,登时从鼻孔里“嗯?”了一个字出来。那人才又继续道:
“有些个交情,王老爷什么事都和您商量。但其实这并不算什么,小人也没求您做什么亏心事不是?老爷您就帮我收着吧。”
神情无比坦诚,郑重其事。而陈师爷一听,捏了一下那稀疏的羊毛胡子,好像很是高兴这人的说辞,这就小声笑道:
“这还差不多嘛,起来吧。刘管家。”
···
拐子胡同,棺材铺里
这时候白长生和吴老三都缓够了气,有些精神了。白长生心说躲不开这人,好歹也算多了个依仗,就这么着吧。不过吴老三倒是还有几件事情不太明白,尤其是关于纸腿老人那一段。
还有那些纸札人的事情,就以为是白长生故意为了逃避责任的说辞。白长生有苦难言,也说不清楚。
“算了算了,反正日后到了朝堂之上,莫要再说这糊弄人的鬼话了,没人信这个。”
吴老三挖着鼻孔,满不在乎。看这德行就不像个可靠的主儿,白长生一阵阵腹诽横生,但是也没说出来。
两个人插科打诨聊了整个下午,吴老三听出来白长生还有些事情没有说出来,知道是还不怎么信任自己,也就没追问了。
而白长生也知道了这吴老三并未娶妻生子,当年当过头排兵,随主杀伐四方,算有些拳脚功夫。后来也当过仵作,这些年才转了衙差,而当兵的时候教头灌输的理念很透彻:
要清白为人,一心为公。
常年灌输,吴老三也一直秉承着这理念。虽然有些好色,但还算规规矩矩,最多逞逞口舌之快,并没有过什么非分举动。
俩人聊着,天就擦黑儿了。耳听得城楼之上鼓锣齐鸣,这是到了二更天。
吴老三要回去了,拍了拍屁股起身,抽了几袋子烟,也有点困倦。
“走了,关于张那娘们儿的具体事宜,咱们日后再商量。”
临走还不忘嘱咐一句,白长生翻了个眼睛,本来想送送的打算都没了。
吴老三一步脚刚跨过门槛,就听到扑通一声,有个重物掉在了棺材铺的房顶之上。惊地白长生直身坐起:
“什么玩意?天上掉石头了?”
好像北京城内也有这样的传说:前朝万历年间,就有传言说天外飞石,击落民宅的古怪事情发生。白长生出于职业习惯,也是挺信这些民间故事的。
不过吴老三并不认可,本为衙差,又当过兵,当机立断做出了判断:这力道不重,应该是有人抛物。联想起白长生的情况,这就以为是歹人来犯。
噌啷啷啷,蓝洼洼的官刀随手而出,锋刃淌光。
吴三爷再没一点戏虐神情,右手向后,护住白长生,紧跟着令其噤声,棺材铺里陷入死一般的沉静当中。
听外面再无声响异动,吴三爷操刀护胸,眼睛滴溜溜一转,紧跟着一个身子抢先,正儿八经的地龙翻身,从棺材铺的大门处冲了出去:
“呔!何人来犯!”
左右手互缠,横刀立身,吴三爷抬头去看!这一看不要紧,刀都要掉了,吴三爷瞪大了眼睛,一脸震惊看着棺材铺的房梁上:
妖月正亮,群灯朦胧不清。一具尸体,裹着白纸,露出了一颗脑袋,就落在棺材铺屋顶!
而那尸体前方不远处,一个纸札人,正趁着月下夜黑,飞檐走壁在一座座矮墙屋顶之间,踏步渐远。
“我的天爷!什么鬼!这人命案三爷我不怕,怎么还有鬼上房?”
三爷说话间,语气听得出都不镇定了。好在有些个官差素养,这就强稳心神,也没敢追那纸札人。因为那纸人在自己冲出来后,停顿一下,回头冲自己一笑!没有嫣然!绝对没有!
这竟然是个纸札成的女人!
毫无血色的纸身子,看得出有婀娜多姿的样子。秀发如瀑,眉眼有情。但怎么看都觉得令人心慌胆寒。
白长生不用出来,听了听动静就知道肯定又有鬼怪作祟。司空见惯了这几日,眼不见心不慌,也就没出去。
等吴老三一回来,白长生倚靠在床上,拍了拍裤腿上震落下来的灰尘,一脸平静地问道:
“是不是有个纸人在到处乱跑?”
吴老三使劲吞了口唾沫,这才恍神过来道:
“是啊。”
“吓人吗?”
“你说呢!”
“什么样?”
“看样子是个女的。”
“你不好这口吗,怎么没去留个名帖,改天登门拜访。”
吴老三前几句还迷糊呢,这一句给自己吓醒了,看白长生一脸戏虐,登时怒了:“我口味一直很淡雅好吗,这什么玩意到底?”
白长生摇了摇头说自己也不清楚,又详细和吴老三说了自己这几日的遭遇。直到听完,吴老三才相信这邪门的事情确有其事。在棺材铺内来回踱步,越发觉得这个铺子有点邪性起来。
“怎么,怕了?要不要给你点纸人拿回去先壮壮胆先?”
白长生拿出一个自己做的纸人,十分粗劣,跟着一脸坏水蹿腾着吴老三。自己这几日没少被吓,现如今看到有人也遇见了,真有些幸灾乐祸。
“滚!”
吴老三一看那纸人,噌地一跳,操刀在手,很是惧怕地看着那纸人。刚遇见个纸人成鬼,白长生就拿出这个吓唬自己,可不是又气又怕?
“哈哈哈!好了不逗你了,还不快去看看什么东西掉下来了。”
白长生作弄了吴老三,一阵痛快,看别人害怕最是有趣,不过也没忘了提醒吴老三正事。
吴老三一听,这才想到还有具尸体,一拍脑袋,赶紧出去了。上房顶的时候还不忘手持官刀护身,十分戒备看着那句尸体:这足够邪门的了,要是再来个尸体闹鬼,自己得吓死去。
刀身有些轻晃,吴老三来回打量这具尸体。再三确认没有可疑的地方,这才裹挟而下,腰搂着尸体回到棺材铺里面。
把尸体往地上一扔,白长生拿眼一瞧,张口就喊:
“文武!”
第19章:乱坟藏尸()
白长生一眼就认出来这具尸体是谁,不就是那日来定棺材的文武吗?还真是死了,胸口碗大的伤处,血都干了。尸身僵滞,神情阴狠。
这时候回想自己的遭遇,那日文颜来拿棺材,还跟自己说文武犯案,而刚才已经和吴老三确认过了,没这事!
这就说明那日文颜的说辞是借口!那日就是奔着杀自己来的,不然怎么能随身揣着一把明晃晃的刀?
自己真是大意了,白长生一阵后怕。和吴老三对眼一瞧:这具尸体要怎么处置?这又是怎么回事?
“按你所说,我觉得文颜文武两兄弟,应该是起了争执。文武本来想杀文颜,就定了棺材,好歹想是给自己兄弟留棺。但被文颜发现了,反杀了文武,也是来你这里买棺材。”
“而觉得你知道了内情,就想杀人灭口!”
白长生听完,细想一下觉得不对:如果这样,文颜弱不经风,怎能斗得过这样一个凶狠的糙汉子?再者说这胸口之伤,贯穿胸腔,也不像是偷袭而来。正面袭杀,这是怎么做到的?
说出了自己的疑惑,吴老三没见过文颜,这么一听,才觉得事情不像自己想的那样。重新细细观瞧起了这具尸体,发现了什么从文武尸身的伤口处取出了一样东西:
一小段蚕丝线!
俩人都是一声咦,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不过吴老三当过验尸仵作,知道这东西肯定有些门道,眼下虽然不清楚,日后肯定用得着,就放在了口袋当中。
“你说纸人闹鬼,为什么把文武的尸体给咱们送来?”
白长生还是搞不清楚,吴老三左右再三检查,看文武尸体没什么特别的了,这才拍了拍腿上的灰说了句:喜欢你呗。
白长生心说这样也叫保护我周全?
“尸体你拿走吧,带回府衙。”
白长生可不想留着这么个不清不白的尸体在自己店里,不过吴老三一听,顿时摇手连连:
“不行,这可不行。”
“为啥?”
白长生很纳闷,该不会是想推卸责任吧?那吴老三叹了口气,这才道说出缘由:眼下王老爷受牵制于陈师爷,他猜想这件事关系重大,这尸体更是案中案。如果贸然拿回府衙,必定会遭毁尸灭迹。
这如何是好?
俩人一商量,吴老三的意思是先用砒霜涂身,灌水银藏尸。不能令其腐烂,等真相大白那天,这可是一个死了的人证。
白长生也想不出什么办法,正好自己棺材铺就有这些物件:平日有苦主上门,为保夏日炎炎的时候尸身不腐,这些东西经常用得着,也备了不少。
二人没再犹豫,这就开始制干尸留存。好在二人都有相关的工作经验,也不害怕,三下五除二就弄得差不多了。
放在哪?这又是个问题。
“你说这尸体放在哪合适?你这里肯定不行。”
吴老三挑牙,也想不出办法。白长生在旁阴测测地说了句:“要不给北安门那家棺材铺送过去?悄悄放在他家?”
吴老三眼睛一瞪,胡子一吹:“你小子也不是什么好鸟,冷不丁给人送去这个,想吓死人啊?同行挤兑也用不着这样吧?”
白长生一阵嘿嘿讪笑,确实想整整那冤家对头。不过就这么一笑的功夫,心里有了主意:
“放在鬼哭坟吧,那地方常年无人经过,挖个坑,放在里面。等这日后再弄出来,这棺材都是现成的。”
文武文颜两兄弟给对方定的棺材,是同一个,就在白长生这里。二人都给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