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堪称沧海桑田的变化,不再是人文历史意义上的,甚至可以说是地理科学的地质意义上的变化了。
正常情况下,这样巨大而惊人的变化,需要花费数以十万年,乃至百万年来达到。
可是在这座城市,只花了几百年就已经完成了。如此的不合常理!
尚海,这就像是一座不合常理般出现、存在的城市和地区。
让真正深入去了解的人,瞠目结舌。
傅洋和维可走上了玻璃长廊步道。
每走一步,都仿佛是走在久远的历史之中。就算是以两人强大的法术修为,心里都涌起一股沧海桑田的感概。
若是普通参观者行走期间,会不会更加的震撼?
玻璃走廊的顶部,是坚硬的岩层。下方透过玻璃,是干涸的水道、闸道——曾经汹涌的江水,从这里流过。
左侧就是昔日规模浩大的元代水闸,现在虽然只有局部被挖掘出来。但是依然震撼人心,那用成吨重的青石铺就的水闸底部,即使经过数百年的时间,依然坚固没有瑕疵。
至于玻璃走廊的右侧,则是一面面的led电子屏幕。上面是循环播放着的尚海从古至今的水文状况。以及周边地区跟水有关的一些地质变迁
傅洋和维可顺着之后玻璃走廊绕了一圈儿,几乎就算是深入地了解了关于尚海在水文地理这一块儿的详细信息。
知道之后,两人都陷入了更大的震惊之中!(第一更)
第915章 尚海:不合常理的城市()
傅洋嘴巴大张,都能够塞下一个鸡蛋了:“我靠啊!不了解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我之前还在奇怪,尚海这地方,根本没有什么大江大河真正的流经城市内部。距离这水闸最近的一条河,也是最大的城市内流河,就是苏州河了。就那么点小水量,还不到两米深,怎么会修建规模如此巨大的水闸?现在才知道,简直是惊世骇俗。”
维可也木然地点点头,目光中闪烁着强烈的震撼。
连她这个鬼王,都被关于尚海地区的水文地理震惊成这样,究竟是为什么呢?
主要问题,还是出在这个苏州河上
苏州河,它起于北新泾,流经尚海的普陀区、静安区、虹口区、黄浦区,止于外白渡桥的河口。最后在外白渡桥汇入浩浩荡荡的黄浦江。
苏州河是一条小河。
宽度也就二十米左右,流量平均仅10立方米秒,在旱季时甚至接近于零。低水位时水深2米左右。
这似乎是大多数华东地区市民都比较熟悉的一个事情。
然而,在华夏的历史上,并不是如此!
曾经的苏州河,是一条巨大无比的长河,真相让人觉得惊悚。
苏州河在古代的称呼,主要是叫做吴淞江;更古老一点的时候,也就叫松江。
多部正史典籍中记载,松江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内,江面的平均宽度都在十公里以上!!!
江面宽阔,气势澎湃,有诗云:吴淞之水震泽来,波涛浩瀚走鸣雷!
甚至直到北宋末期,今天尚海市青浦区域的松江河段尚“面阔九里”,河口入海最宽处呈喇叭型,有20里宽阔。所以又有“吴淞古江,故道深广,可敌千浦”的说法。
北宋末期到现在,还没有一千年的时间,大约九百多年。
短短数百年,一条巨大的长河,从宽接近十里(5000米),急速缩小到了现在的20米?
这种惊恐的对比和收缩速度,用“匪夷所思”来形容或许都不够啊!
而到了元朝,吴淞江已经缩小到了七八里。而且入海口淤泥堆积,时常会出现海水倒灌的现象。为了避免这种状况,所以当时的朝廷才让任仁发到尚海治理水道,最后修建了这巨大的拦江水闸。
通过双向的闸门,保持着宽阔的吴淞江的水路畅通。
这些信息,甚至都不是灵异界的资料,而都是普通人正史上的记载!
光是这些,就已经让人觉得脚底发寒,毛骨悚然了。
傅洋目光呆滞,口中喃喃自语:“也就是说,差不多在秦汉时期,今天尚海的市区起码还有百分之八十的面积,都还沉没在深深的水底?”
维可点点头:“恐怕没错!甚至连中国第三大的岛屿,崇明岛。也是在唐代的时候才浮出水面,然后形成的。时间真太短了,短得不正常。”
没错!
魔都尚海
这真的是如同一座谜一样的城市!
在繁华无比的现代化都市表面之下,隐藏着什么样的惊人秘密?!
居然在一两千年的时间里,走完了正常需要一两百万年的进程。如果从地理的地质学角度上来说,这座城市,根本就不会出现
“真的是太惊人了!我被吓着了。”
傅洋摸了摸胸口。
他隐约地觉得,这里面应该隐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而这个秘密,光是揭开冰山一角恐怕就会让人三观尽毁,一定的颠覆性的。
而且凭直觉,傅洋觉得这神奇的元代水闸遗址,就是这个惊天秘密的一部分!
夫妻俩感叹了好一会儿,才心神稳定,情绪平静了下来。
傅洋轻笑一声:“没想到,咱俩也可以说是灵异界一方强者霸主了。居然被普通人的正史给惊着了。”
维可有些不置可否:“非灵异界人士,如果知晓这些,也恐怕会心神激荡吧?只可惜现在这个时代,所有人都在努力的生活和赚钱。都在关心经济,关心买房买车。有多少普通人会来关心这种冷门的知识和信息呢?”
她说的的确很有道理。
也恐怕只有他们这样,对衣食住行完全没有任何忧虑的灵异强者。或者是一些普通人之中的权贵精英,才有心思来探寻这些隐藏在看似平凡的世界底下的秘密吧?
“好了,咱们别感叹了。这普通游客都能参观的玻璃长廊应该不会有什么王建感兴趣的东西,还是去水闸闸门的核心位置看看。”
傅洋牵着维可的手,指了指整个参观过程最后一个位置。
那也是一个平台,只不过是在整个水闸遗址的最低处!
前方有一段延伸出去的部位,刚好能够最近距离的看到这水闸宏伟的闸门和泄洪口。如同一扇通往异界的大门,非常的神秘和沧桑。
傅洋走了过去,凝视着这壮观的水闸闸门遗址。
几百年过去了,经过一定修缮之后,还是让人震撼。耳畔仿佛都能够听到波涛汹涌,壮阔怒吼!
“这闸门,光是修复之后的残缺闸门底部就有接近十米高。不敢相信当年的完整闸门又是如何的宏伟景象。”
他啧啧感叹。
不过想想也是。
那时候的苏州河,可不是现在这样只有二十米宽,那是即使局部堵塞之后也宽达十里大江大河!
要在这样的入海口修建一座水闸,那需要何等精湛的技艺?需要多么强大的灵异法术进行配合?
维可走过去,刚准备开口说话:“老公,这”
嗡!!!
异变突生!
傅洋口袋里面的那个核桃大小的黑色石头,突然开始剧烈震颤,并且发出幽光。自动飞了出来,悬浮在他面前。
也幸好是这元代水闸遗址博物馆虽然意义重大,但在社会上却是非常非常冷门小众的地方,平日里几乎没人。不然的话,普通人看到傅洋这一幕估计也要震惊了。
在黑色小石头发光的一瞬间,眼前破旧修缮的古代水闸闸门,爆发出一阵强光!
当然也只是闪烁了不到一秒钟,就消失不见了。(今日2章完毕)
第916章 傅洋的种种疑惑()
但是在这短暂的一刹那,傅洋只觉得自己眼前一花。然后眼前景象变幻,自己好像被塞进了一个拼命旋转的滚筒洗衣机里面,头重脚轻
“我靠啊!难道又是什么法术残留过往记忆或者景象神马的?咋牛人们都希望玩这个啊?玩这个就算了,能不能别每次开头都这么蓝瘦香菇啊!”
傅洋心里泪流满面。
然后,当眼前景象终于稳定,不再模糊昏眩之时。他就发现自己站在了一片巨大的工地之前!
这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工地,成千上万赤裸着上身的精壮民夫在官府的监工下,正在一片极为宽阔的潮湿洼地中劳作。
他们在修建水闸!
趁着吴淞江的旱季,这入海口边缘地带初步干涸,要抓紧时间。
傅洋还是第一次见到古代劳动人民修建宏伟建筑的景象,被这种充满了原始的力与美的场面给惊呆了!
他可以看到,整个巨大水闸的底槽已经挖好了,民夫们现在正在抓紧打木桩以加固土体。而一根根经过特殊处理的木桩,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竖立了起来
天气十分炎热,气浪扭曲。
毒辣的阳光和高强度的劳作,让这些民夫的肤色呈现出一种潮红。不时有人中暑晕倒,立刻就被郎中抬走了,剩下的人若是有一些怠慢,等待他们的就是无情的鞭笞。
在水闸底槽的边缘位置,居高临下地站着一群身穿袍服的朝廷官员。
当先的一人,是两个月前朝廷刚刚任命下来的浙东道宣慰副使,名叫任仁发。
本地的官员都听说他是从都水庸田使发家的,对于水利治理颇为精通,因此主导这次吴淞江入海口的水闸修建工作。
而这位新来的浙东道宣慰副使大人已经背上了酷吏的名头。刚到松江府(尚海古代的名字)任职,立刻就启动了吴淞江疏浚和水闸的修建,征调了上万民夫,每天不眠不休地赶工。已经有五个民夫活活累死了!
他自己已经连续数日在工地上没有回府了,炎热的天气让他整个人都变得烦躁和易怒。虽然汗水已经湿透了他威严的官服,但他一动不动,好像雕塑一般。眼神好像鹰隼一样锐利,俯瞰着下方的水闸修建工作。
谁也不知道,他为什么如此焦急地要将这水闸在不到半年时间完工——以往这种工程,都期限三年以上!
而更加古怪的是,对于他的所作所为,朝廷也似乎赞同。甚至大都的中书省连下三道命令,让他务必赶在五月初五之前完工。
雕塑一样的宣慰副使总算动了。
他回过头来,朝一众官员挥了挥手:“你们都各自去休息会儿吧。”
已经快要坚持不住的官员如蒙大赦,一个个赶紧行礼之后跑回了各自家仆搭起的凉棚,去歇息了。
眼见四周无人,贴身的老仆很是忧虑地凑了过去:“大人,您的身体还是先回府休息吧。”
瘦高的宣慰副使脸上那种坚毅的神色消失了,满是苦涩:“阿福啊,浴兰节马上就要到了。
他们不知道这水闸的真正目的,你还不知道吗?一旦无法准时完工,那就是滔天的大祸啊。”
阿福的脸上显出恐惧的神色,眼睛瞪大,呼吸沉重,好半天才艰难地开口:“大人,这,那,我们那东西,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只会比你想象的更可怕。”宣慰副使的脸上再次充满了那种坚毅严肃的表情。他顺着滚滚的吴淞江朝大海望去,咸湿的海风吹来,带着一种莫名的恐惧。
傅洋如同一只不存在的幽魂一般,目睹着这一切,心神剧震!
“这这就是当初元代时候,朝廷下令征调民夫修建这个水闸的景象么?的确是壮观非常啊。只不过,我好像没有看到什么邪恶的法术存在啊?都是正常的修建。那些木桩上面的符咒,反而是道家的正统辟邪符咒。而且这个任仁发,灵异界传说他应该是一个投降元朝的没节操宋王朝的道士。可现在看起来,似乎是一个好官啊。”
他心里闪过了一连串的疑惑。
觉得眼前看到的景象,似乎和一直以来在灵异界流传的某些说法不太一样啊
“且看看再说吧!”
傅洋心中想着。
然后往前走了几步,靠近了任仁发。
他看到这个亦官亦道的修炼者脸上,流露出忧国忧民的表情不似作假。而是真的好像在忌惮着什么恐怖之物!
傅洋顺着任仁发的目光,看向正在修建的吴淞江水闸。
堪比城门的巨大水闸之门差不多已经完成了八成,那些篆刻有道家符咒的木桩也全部尽数打入泥沙之中。密密麻麻,确实非常壮观。
“这水闸究竟隐藏何种惊天大秘呢?”
傅洋心中默默自语。
很快,眼前景象变幻。
日升月沉,一瞬间不知道到了多久之后的一个夜晚。
夜空晴朗,没有一丝云彩。一轮皎洁的圆月高高悬挂在夜幕之中,放射出万千银辉,如同玉盘。
在距今几百年之前的古代,没有什么工业污染和雾霾之类的。所以能见度极高,那巨大的月亮几乎都快要压在远处波光粼粼的近海海面上了。
旁边巨大的水闸,应该已经初步完工。还只剩下一些微小的细节还没有完成。
傅洋又看到了任仁发。
他似乎瘦了很多,颧骨突出,眼窝都深陷了下去。
那个中心的老仆人还跟在身后,用担忧的眼神看着他。
任仁发开口到:“呼总算是赶在五月初五之前基本完成了水闸。再有五日,等龙虎山的道长们彻底完成了镇蜃桩的阵法封印,松江府这一片就算是安全了。”
龙虎山?!
傅洋瞳孔猛然缩紧。
难道说,这个阵法,居然还是龙虎山的人帮忙完成的?那不但和邪恶阵法没有半毛钱关系,还代表了绝对的道教正统啊。
说明,这个水闸在刚刚修建之时,应该是代表着正道才对。
可为什么,在后来这遗址被发掘出来的时候,木桩上面全都是破损的邪咒呢?
这里面,水很深啊!(第一更)
第917章 红鳞之潮()
就在傅洋思来想去,觉得有些头疼时。身后传来一阵剧烈而强大的灵力波动!
如同日月行空,浩浩荡荡,堂堂正正。
“这种气息是”
傅洋猛然回头!
就看到三个白面有须的威严中年道士,身穿灰色道袍、内刺绣龙虎交泰、火红滚边——明显的龙虎山道袍。头发盘成典型的道士发髻,用发簪穿过。
在他们身后,还跟着六个同样不弱的道士。
九个修为境界极高的龙虎山道士,正朝着这边走了过来。他们没有掩饰自己的法力,所以傅洋才会感觉得到。
“奇怪了这明明是水闸遗留的幻境吧?我怎么还会感应到幻境记忆里的法力波动呢?”
他心里默默嘀咕了一句。
而这个时候,走在前方的三个道士里,领头的那个已经到了任仁发的面前。
他看起来五六十岁模样,头发之中夹杂丝丝缕缕的银白,星目剑眉,颇具威严。
任仁发赶紧拱手行道家礼,态度颇为恭敬,不像平日里那种严苛冷厉的朝廷封疆大吏的官员表情。
他开口到:“晚辈雾清,见过龙虎山副掌教吴天师。见过两位大长老。见过诸位道友。”
原来,任仁发的道号是叫做雾清。
什么?!
此言一出,傅洋顿时震惊。
没想到龙虎山来的居然还不仅仅是普通的成员,居然是副掌教亲自带队,还来了两位大长老?
阿黄平日里和傅洋闲聊,曾经说起过龙虎山的宗派高层结构。知道位于最顶端的五个人,就是正、副掌教,和三名大长老。
而现在,在这水闸修建时代的龙虎山副掌教和两位大长老,就站在任仁发的面前。
恐怕后面跟着的六个人,应该在龙虎山之中地位也不低吧?
更让傅洋震惊的还在后面。
龙虎山副掌教看着任仁发,脸上居然露出了一种有些怜惜和感概的表情。他叹了一口气,好半天才开口说话:“雾清道友,真是苦了你了。世人皆以为你是为了荣华富贵和贪生怕死,才投降元朝廷。殊不知为了能够集中人力修建这镇蜃拒妖阵,你才出此下策。我辈修道人却有太多爱惜羽毛,不如你啊。你是真正的品格高洁之士。”
除了这副掌教之后,其他的龙虎山高层也都纷纷拱手行礼。
“多谢道友高义,造福苍生!”
任仁发那张严苛的老脸上露出了激动的表情,或许已经很久没有人这样理解他了
傅洋瞪圆了眼睛。
这这这,不可思议啊!
在灵异界的传闻之中,任仁发作为一个南宋子民,却在被蒙元灭国之后做了元朝的大官。许多人不屑,认为他品德有失,投降敌国外族。
没想到此时此刻,傅洋见证到真实的历史,原来还有这样的原因!
龙虎山副掌教亲自点出了实情。
原来任仁发之所以会投效元朝廷,是为了天下苍生!
他应该早就知道,会有恐怖的邪恶之物会出世,危害世间。而只有假装投效大元朝廷,才有可能获得官职和权力,方能调集各方资源和人力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