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灵异版红楼-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便是贾政有这个意思,在王夫人和老太太那里,也通不过。

    王夫人对贾环的态度,除了厌恶,还要加上一层打压。

    贾环不仅不能威胁到宝玉的位子,还不能比宝玉优秀。无论是在人品上,还是才干能力上,都是如此。

    即使贾环将来读书再好,他也不会允许贾环在科举功名上超过宝玉。实在不行,她甚至可以想办法剥夺贾环出头的机会。

    至于赵姨娘那里,对贾环虽然会有母子之情,但本质上也不过是拿贾环作为一个工具,争夺府里的财产和家业。

    她的全部家教,几乎就是挑唆贾环跟别人争斗。

    在平辈那里,贾环基本上处于被漠视的角色。

    宝玉和黛玉的文艺圈儿里他进不去。

    贾琏、贾蓉、薛蟠的吃喝玩乐圈儿,也不带他玩儿。

    但人总是有社交需求的,所以贾环就只好混到下人和丫鬟的圈子里。但就连那些人都瞧不起他。

    原因也很简单,一是上面的主子们不喜欢贾环,跟他亲近了,就是站错了队。

    二是贾环手里没有任何资源,不能给她们带来好处,反而有时候还要去占下人的便宜。

    处于这种环境中的贾环,变得行为乖张,心思狠辣,也就不奇怪了。

    贾环现在不想改变自己在府里的形象,甚至有些享受这个地位和形象,这样才有利于他更好的伪装。

    “感谢母亲格外开恩,提前解除反省。这些日子,儿子深刻地反省了自己的错误,现在写了一封《检讨书》,还请母亲过目”。

    “检讨书?这倒是头一回听说过,呈上来吧”。

    你是头一回听说,这是前世的玩意儿。

    念书的时候,逃课,迟到早退,打架,给女生递小纸条,发信息……,我可没少写这玩意儿。

    王夫人是大家闺秀出身,也是识字的,看了一会儿,点了下头。

    “嗯,写的不错。宝玉,你给大伙儿念念吧,也给你们一个警醒”。

    宝玉起身坐起,看了一会儿,就哈哈哈大笑起来。

    “环三弟,还真有你的,这倒是有趣儿,姐妹们,你们都听好了”。

    于是宝玉就念了起来。

    内容不外乎就是自己胆小怕事,作为弟弟不悌,兄长有难的时候,不敢挺身而出,过后又不向长辈及时汇报之类的。

    逗得史湘云等人格格直笑。宝玉见史湘云和姑娘们高兴,心里极为畅快,高兴地在王夫人怀里直打滚儿。

    想姑娘们之所想,急姑娘们之所急,忧姑娘们之所忧,乐姑娘们之所乐,就是他的最大理想。

    咱们的姑娘们,今儿个真高兴。今天的情形,怎么能叫宝玉不高兴。

    只是此时黛玉不在,没赶上这等有趣儿的事儿,倒是叫宝玉有些遗憾。

    好吧,你们就笑吧,总有你们哭的那天,看谁能笑到最后。

    这一刻,贾环为她们感到悲哀。

    “宝姑娘来了”。

    王夫人的大丫鬟金钏儿喊了一声。

    随后宝钗带着丫鬟莺儿进来。

    一见贾环在此,宝钗不禁一愣,脸上一红,瞪了贾环一眼,随即恢复正常。

    给王夫人行了礼,见大家如此高兴,宝钗一头雾水。

    “宝姐姐,你快看看,环三弟写的,笑死人了”。

    史湘云把检讨书递给了宝钗。

    借着这个机会,贾环偷偷地看了一下姐姐探春的表情。

    结果让他失望了,探春也跟其他人一样,笑得很开心。

    唉,这个亲姐姐,不只是表面上跟我和赵姨娘老妈划清界限,心也确实在王夫人这边儿啊。

    贾府里面,果然没有什么真正的亲情,不过都是利益而已。

    宝钗的态度,倒是叫贾环有点儿意外。

    宝钗没有笑,也没有说什么,只是轻轻地叹息了一声,把检讨书交给了史湘云。

    到底是宝钗跟别人不太一样,起码没有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纵观整个红楼的原著里面,也确实只有宝钗一个人给了贾环正常的尊重和善意。

    等大伙儿笑够了,王夫人坐直了些,面容和善,缓缓说话。

    “环哥儿知道自己错了就好,咱们家跟一般的小户人家不一样,要时时记得父仁子孝,兄良弟悌……”。

    不外乎就是一些说教。

    “儿子谨遵母亲教诲”。

    “今儿个八月初六了,我就想着在八月十五之前,抄写一些《金刚咒》,许个心愿。求观音菩萨保佑你和宝玉好好读书,学业精进,将来也好得个功名。抄写经书的事儿,就交给环哥儿吧”。

    这个伪善的王夫人,果然又来损招儿了。

第20章 开始反击() 
一听王夫人的话,贾环就彻底验证了自己原来的判断,这是王夫人整治自己的又一个损招。

    抄经许愿什么的,灵不灵且不说。

    这里面的逻辑就不对。

    读书科举,该求的是文昌星君,他才是管这些的。

    即使王夫人信佛,也该去求主管智慧、文学的文殊菩萨,而不是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

    《金刚咒》更是跟科举什么的不沾边儿。

    这件事情除了证明王夫人想整他之外,也证明了王夫人对佛学其实根本就不懂。吃斋念佛什么的,也不过是摆个样子。

    一心向佛的人,都是慈悲为怀,哪里会象她这样,整天想着宅斗,折磨别人。

    “不知母亲要抄写多少份儿”?

    这个可要问清楚了。

    “其实也不拘多少,有了这个心,尽力就是了”。

    这么简单?这似乎不符合她的作风啊。

    “既然如此,儿子尽力而为。母亲若是没有其他事情,儿子就告退”。

    “好,你下去吧”。

    出去走了不远,贾环就遇到了管家郑好时。

    “环三爷,听说你反省解除了?倒底是二夫人仁慈,对后辈宽厚啊”。

    “是啊,母亲总是这么仁慈”。

    贾环跟郑好时也不熟,两人说了几句话,就各奔东西。

    接着又遇到两人,也都知道他提前解除了反省,赞扬王夫人仁慈。

    这回贾环算是明白了其中的奥秘。

    他第一天被关进退思堂的时候,王夫人曾经打发彩云来给他送果子,第二天那个婆子就知道了此事,赞扬王夫人仁慈。

    今天他刚刚解除了反省,府里就提前都知道了,这一定是事先就把消息给传了出去,叫别人都知道她王夫人仁慈,对庶子既管教,又仁慈。

    当然,这些话是不用王夫人亲自说的,周瑞家的心领神会,自然就会主动出去张扬。

    这一招儿虽然比较拙劣,但是却很有效。

    王夫人提前解除贾环闭门思过,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族学打架事件,学生们都在场,前因后果肯定都会传出去。

    贾环虽然故意躲了出去,但也有情可原。

    宝玉作为祸首,没有受到任何惩处,最后却拿贾环开刀出气,这一点就很难服人。

    人们表面上不说,心里却都有一杆秤。

    长房那边,一直被二房这边压着,两房早就不合,明争暗斗。

    这件事情很容易叫长房那边抓住把柄。所以王夫人才对贾环及时收手,顺便捞个仁慈宽厚的名声。

    这个王夫人,算计到了这一步,也真是煞费苦心。

    因为赵姨娘跟周瑞家的说了些不该说的话,所以王夫人在结束了闭门思过这一招之后,紧接着就来了抄经这一招儿。

    至于说叫贾环尽力而为的话,贾环是不相信的。他相信,王夫人一定还会有后手。

    果然不出贾环所料,后手很快来了。

    贾环回家没多久,金钏儿就来传话。

    “三爷,我来会给你透露个好消息”。

    “金钏儿姐姐,什么好消息”?

    “刚才薛家姨太太到太太那里去,太太跟姨太太说起了抄写经书的事儿。太太说,经书要抄写一千份儿才管用。但是,太太仁慈,怕累坏了三爷,所以才叫三爷尽力而为。到底抄多少,三爷自己看着办吧”。

    为什么当时不直接说多少,非要绕个弯儿才说出一千份?

    “这是太太叫你跟我说的”?

    “不是,太太随便说的,我自己琢磨着为了三爷好,才好心来给三爷报个信儿,究竟怎么办,自然是三爷自个儿掂量。夫人还说了,以后要经常叫你抄写佛经”。

    唉,你个小丫头,为了讨好你的主子,自作聪明。

    你哪里知道,她就是故意在你跟前这么说,利用你把话传给我。

    贾环略一思考,就明白了王夫人的套路。

    到八月十四,还有八天时间可以抄写,一千份儿《金刚咒》,平均每天要抄写一百二十五分,显然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话要是由王夫人嘴里说出来,明眼人都知道是她在故意刁难贾环。

    但是她假装无意中说起,借着丫鬟的嘴把自己的意思传达给贾环。贾环一旦出了什么问题,她就可以轻易地把责任推到丫鬟身上。

    到时候说一句自己只是随便说说,把透露消息的金钏儿训斥一顿,或者打一顿,也就可以轻松地跟外人交代。没有人会为了贾环去跟她较真。

    有了一千份儿这个指标,贾环就必须全力以赴地抄写经书。即使到时候完不成任务,王夫人也可以再假装大度一次,不予追究。

    但是贾环势必已经累个半死,她其实已经达到了整治贾环的目的。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要害在于最后的那句话,以后要贾环经常抄写经书。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经书抄上一千遍,也能把经书背下来了。

    经书这个东西,具有很大的力量,贾环会不知不觉中,受到经文的影响,本能地去理解经文的意义。

    他现在才十四岁,心智不坚定,性情不成熟。很容易就被经文的内容吸引,加上他在府中的凄惨遭遇,很容易就会产生出家遁世的思想。

    若是以后再经常抄写,贾环很可能就真的要出家了。

    贾环出家了,王夫人眼不见心不烦,彻底消除了对宝玉的威胁,也狠狠地打击了赵姨娘。

    宝玉的通灵宝玉来历不明,那个和尚和道士,每当宝玉犯病的时候就出现。

    以贾府的地位,不难接触一些高人。对于宝玉将来的出家结局,贾府高层很可能有所预料。

    为了不让宝玉出家,拿贾环这个庶子来顶坑,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

    贾环相信,王夫人有这样做的动机。

    这才是王夫人叫他抄写经书的真正用意。

    用心何其毒也。

    风轻云淡,杀人于无形之中,这才是宅斗高手啊。

    这样的高明手段,放眼整个贾府,也就只有老祖宗那样的顶级宅斗高手才能想的出来。

    王熙凤虽然有些手段,但她还达不到这么高的层次。

    至于邢夫人的手段,其实比赵姨娘高明不了多少。

    到最后,也就只有老祖宗一个人,能识破王夫人的阴谋。

    当然,老祖宗不会对贾环使用这样的手段。

    一是老祖宗若想打击贾环,她有的是手段和资源,根本就不用这么费事儿。

    二是老祖宗没有这个动机。

    她尽管讨厌贾环,但贾环毕竟还是她的孙子。

    讨厌归讨厌,她毕竟不希望贾环出家。

    贾环在府里不受待见,但恰恰是这一点儿,一旦贾环真的出家了,就会成为贾府的一个丑闻。

    人们会立刻联想到贾环在府里不受待见的事儿,得出贾环是被逼无奈,万念俱灰,才选择出家的。

    这就等于是贾府把自己的子弟逼迫出家的。

    一旦这样的事情发生,就会损伤贾府的体面。

    贾府虽然内部已经烂得差不多了,但保持体面是他们的核心利益,老祖宗不会在这上面冒险。

    分析明白了成破利害之后,贾环决定反击。

    王夫人这样做,已经突破了贾环的底线。

    他虽然对贾府的继承权啊,财产什么的不感兴趣,但算计着叫他出家,就太过分。

    都到了这个地步,他要是再不反击,王夫人今后就会变本加厉。

    害人者,必须付出代价。

    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啊。

第21章 先造舆论() 
贾环当着金钏的面儿,就开始抄写经书。

    那边春雨和冬雪摆上饭菜,一再催促,贾环也不为所动。

    金钏儿一直跟着王夫人,是她房里的大丫鬟。时间长了,主仆之间已经形成了某些默契。

    金钏儿说完话不急着走,贾环估计她就是等着看自己的态度,也好回去跟王夫人说。

    贾府这些人,叫他们干正经事情不行,论起宅斗,上上下下可个个都有两手。

    “三爷,你还是先用饭吧,若是饿坏了身子,奴才可就是罪过了”。

    金钏儿说完走了,贾环自然也不会再客气,就开始吃饭。

    吃完饭洗漱一番,就开始抄写经书。

    一千份儿经书,贾环自然不会去抄。便是一百份儿,他也不会抄。

    但是,十份八份的,还要抄,而且有一些内容,还要能背下来。

    抄完了一份儿,贾环开始睡觉,躺在床上,琢磨着如何设局,对付王夫人。

    这一回,他要给王夫人挖个大坑。

    第二天,贾环带着长随赵国基和小厮钱槐,来到了王熙凤家。

    王熙凤家里,此时正是一番热闹景象。十来个管家婆子,正在请示各种事项。

    丫鬟丰儿通报后,贾环进屋。

    王熙凤此时正在炕上半躺着,倚着靠枕,眼睛半睁半合。

    她的私人助理平儿,正在盘问前来请示的婆子,一件事情问明白,王熙凤点了头,平儿把对牌交给婆子,作为凭证,一件差事算是办完了。

    “环三弟,急着找我做什么”?

    王熙凤眼皮也不抬一下。

    “二嫂子,我来领取一些笔墨纸张”

    “平儿,我记得小主子们房里的笔墨纸砚,前几天不是发下去了么,难道把环三弟给落下了”?

    “二奶奶,是发下去了,未曾有落下的”。

    平儿是王熙凤的陪房丫头,很得王熙凤和贾琏的宠爱。

    她本人情商也比较高,处事八面玲珑,在府里人缘儿很不错。即使是主子们,也给她几分面子。

    她虽然也看不上贾环,但贾环终究是主子,也只是在心里说了句贾环多事,表面上没有什么反应。

    “二嫂,这回可不是给我自己领的,昨儿个二太太找我,说要给她抄写《金刚咒》,我那里的笔墨纸张远远不够,所以才来领取一些。这是单子”。

    “丰儿,你看看,既是给太太抄经文,就给了吧”。

    “咦?这么多”?

    丰儿轻叹了一声。

    “多少”?

    丰儿说了数目。

    王熙凤坐了起来。

    “环老三,你该不是来打冒支的吧?给太太抄经文,能用得了这么多”?

    “二嫂子,这些还不够呢,只是三分之一”。

    “要抄多少经文”?

    “《金刚咒》一千份儿,昨晚上金钏儿姑娘跟我说的。二嫂若是觉得有误,不妨去问问太太或者金钏儿姑娘”。

    “算了,都是家里人,抬头不见低头见,你也不会撒谎,平儿,就给了他吧”。

    王夫人是王熙凤的姑姑,这些前来请示的婆子们,听说王夫人要抄写经书,为宝玉和贾环读书许愿,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拍马屁的机会,就纷纷夸奖王夫人心地善良,即使对贾环这样的庶子,也如此仁慈。

    府里供应各房的物质,都有定例。

    象领东西这样的事情,照理说不用贾环这样的主子亲自前来,打发个下人来就行。

    但今天贾环就是亲自来了,显示自己对此事的重视。

    领了东西之后,走在府里面,遇到的人见了这么多笔墨纸张,就不免有人询问。

    于是贾环就把替王夫人抄写经书的事儿说了。

    那些人听了,自然跟那些婆子们一样,不免就夸奖王夫人,顺便捧贾环两句。

    贾环还没等到家,此事就有许多人知道了。

    这正是贾环希望的结果。

    他要先打一场舆论战,让更多的人知道,王夫人叫自己抄写经书的事儿。到时候王夫人想赖都赖不掉。

    把东西送回家,贾环就打发赵国基到族学去,找贾代儒告假,就说自己要给王夫人抄写一千份儿经书,八月十四之前都不能去上学。

    然后就带着钱槐出府,到了水月寺。

    水月寺因为做的馒头特别好吃,所以一般又称为馒头庵。

    贾环到这里来,是见慧园师太的。

    慧园师太,就是妙玉的师父。

    前几年,师徒两个带着两个嬷嬷和两个丫鬟,从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