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稍顿,他忍不住轻叹口气,说道:“多年来,阿秀统帅贞郡军,南征北战,攻城略地,天下列国,无不闻风丧胆,难抵其锋,虽只二十万,但我百万雄师,亦不敌也!”
唐靖深吸口气,拱手说道:“陛下,微臣不才,愿率军与上官小儿,决一死战!”其实,以唐靖对唐钰的功劳而言,足可以让他坐上大将军的位置,毕竟唐钰起家的风郡军都是来自于唐靖。只不过一个空降的神秘人突然霸占了大将军的位置,现在,唐靖在朝廷中的地位也很尴尬。
生死存亡之际,理应由大将军亲自统帅大军出征,与敌死战,但上京朝廷的这位大将军,人们即不知其名,甚至都不清楚他究竟长什么模样,莫名其妙的被提拔上来,在军中毫无威信可言,这样的大将军,又如何能统帅大军出征?将士们对他也不会服气。
但由唐靖出征就不一样了,上京朝廷的军队,底子就是唐靖打下的,由他统军出战,将士们必会以他马首是瞻,对他惟命是从。
唐钰陷入沉思,考虑良久,缓缓摇了摇头,说道:“皇兄……不可急躁!”
唐靖问道:“陛下可是不信任微臣?”
唐钰苦笑,唐靖这个人,太过仁义,他崇尚的思想,是千年之前,昊天帝国成立之初的仁义礼智信。
在唐钰眼中,就道德而言,无人能胜过唐靖。对唐靖,他心里是实打实的敬重,但让他去与上官秀打仗,他却很是放心不下。
他说道:“皇兄……”
“请陛下派给微臣第一第二军团,微臣必击溃贞郡军,生擒上官小儿!”唐靖斩钉截铁地说道。
“这……”
“陛下!微臣愿以人头担保,此战不胜,必提头回见!”说着话,唐靖屈膝跪地,向前叩首。唐钰见状,连忙起身,走上前去,把唐靖从地上搀扶起来,说道:“皇兄,朕又岂是不信任你?只是,阿秀用兵如神,贞郡军骁勇善战,朕,实在担心皇兄有失啊!”
唐钰视唐靖为兄长,有唐靖这个兄长在朝中坐镇,如同一根定海神针,若他有个闪失,唐钰都不敢想象朝廷会乱成什么样子。
唐靖显然是铁了心的要与贞郡军决一死战,他躬着身子说道:“与其兵临城下,不如主动出击,陛下,就让微臣去吧!”
唐钰犹豫再三,最后狠心咬牙,跺了跺脚,说道:“也罢,皇兄,朕把第一第二军团交由你指挥,愿你能一战功成!”说着话,他又侧头道:“来人!”
“陛下!”有侍女走上前来,福身施礼。
“立刻宣大将军入宫!”
“是!陛下!”
半个时辰后,身穿白色长袍,头带钢制面罩的大将军,大步流星地走进大殿里。他先是看眼站于一旁的唐靖,而后,走到唐钰近前,拱手施礼道:“微臣参见陛下!”
唐钰对大将军的态度,和对唐靖的态度明显不同,脸色微沉,面无表情,只稍微抬下手,说道:“大将军免礼。”
“谢陛下!”
唐钰说道:“仁王欲率第一和第二军团,迎击贞郡军,不知大将军以为如何?”
大将军虽然带着面具,旁人看不到他的表情,但通过他深邃的眼神,还是能看出他在皱眉。他说道:“陛下,微臣以为,此举恐怕不妥吧!”
唐钰脸色又沉了几分,直截了当地质问道:“那么,大将军可愿亲自率军迎敌?”【器器同时在线、,爱好者的。看zuopingshuji!
第1170章 失道()
大将军身子一震,挑起目光,绿幽幽的眼睛慢慢眯缝起来,眨也不眨地凝视唐钰。
唐钰与他四目相对,一字一顿地说道:“既然大将军不愿带兵出征,那么,就由仁王领兵出战,大将军意下如何?”
沉默许久,久到唐靖都以为大将军似乎不会再回话了,后者才缓缓开口说道:“既然陛下圣意已决,微臣自无异议。”
“很好!”唐钰满意地点点头,说道:“贞郡军之所以能战必胜,攻必克,除了经验丰富且善战外,还因有完善的后勤补给,有充足的弹药可供其挥霍。此战,我军必须得打赢,朕希望,大将军能为仁王充足的后勤保障仁王的军队可以像贞郡军一样,于作战中有无限的炮火支援。”
大将军眨眨眼睛,先是呵呵地轻笑起来,紧接着,他变成了仰面大笑。
唐靖脸色顿变,厉声呵斥道:“放肆!”说着话,他抬手便要拔剑,结果摸了个空,皇帝的寝殿,他的身上又怎么可能被允许佩戴武器?
他转而抬手怒指大将军,喝道:“你……你竟敢在陛下面前如此无礼,太放肆了!”
大将军收敛笑声,云淡风轻地瞥了唐靖一眼,而后对唐钰说道:“陛下以为微臣是什么?可供陛下任意索取的弹药库吗?”
对于大将军的无礼,唐钰远没有唐靖那么气氛,他说道:“朕只希望大将军能记住一点,朕若是垮了,大将军和你背后的人,谁都好过不了。”
大将军的眼神迅速冰冷下来,他凝视唐钰半晌,点点头,语气阴沉地拱手说道:“微臣告退!”
“你……”唐靖气得七窍生烟,刚要去追大将军,唐钰伸手把他拦挡住。
“三日后,会有一批的弹药运抵上京。”大将军边往外走,边头也不回地说道:“不过,微臣也希望陛下能牢牢记住,微臣所掌控的这些弹药,并不是大风刮来的,无偿援助于陛下,最起码也要能物有所值!”
目送着大将军走出寝殿,消失在大门外,唐靖双拳紧握,脸色铁青,对唐钰说道:“陛下,伊……大将军太狂妄,也太目中无人了!”完全没把陛下放在眼里!只不过后面这一句话,他没好说出口。
“受制于人,又如之奈何?!”唐钰摇摇头,无奈地长叹一声,喃喃说道:“皇兄,你说,我是不是真的做错了,不该与香姐为敌?不该做这个皇帝?”
“不!在微臣眼中,陛下才是能救风国于水火的英明圣主!”
“可阿秀并不这么认为。”唐钰仿佛被一下子抽干了力气似的,倒退两步,跌坐在床榻上,说道:“阿秀认为,香姐比我更适合做风国的皇帝!”否则的话,以上官秀的个性,绝不会像现在这么死心塌地的辅佐唐凌。
“上官小儿,穷兵黩武,自他主掌兵权以来,风国可有一日之安宁?多少风人,魂断异乡,有多少风国儿郎,血洒疆场。只要有上官秀在,风国将永无宁日。妖女与上官小儿,一丘之貉,如何配做风国之天女?陛下切不可再妄自菲薄!”唐靖义愤填膺,说到激动时,脸色涨红。
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一方是想通过内政改革,出个太平盛世,泱泱大国,不战而屈人之兵,一方是想通过对外战争,打出个千秋万代,雄霸天下,唯我独尊。
在这里面,很难说得清楚究竟谁对谁错谁善谁恶,只有立场不同,想法不同。
第一第二两个军团,是唐钰的家底,调动这两个军团去迎战贞郡军,说明唐钰已把全部的希望都押在这一战上了。
东海水军大营,中军帐。
上官秀和麾下的水陆两军将领们商议接下来的战术战策。
“目前,天渊和镇江水军已汇合一处,正在全力南下。”上官秀站在沙盘前,手指在沙盘上勾画,说道:“我方的东南水军和东海水军,需合力迎敌。”
洛忍问道:“殿下,陆军可要配合作战?”
上官秀笑道:“我相信,以东南水军和东海水军的实力,即便无陆军相助,亦可战胜天渊水军和镇江水军。”
如果只派东南水军去以一敌二,上官秀还有些不放心东海水军配合东南水军,上官秀的心里就有底多了,不是东海水军剩下的三万残部有多强,而是上官秀信赖庞臻的实力。
洛忍又问道:“水军迎敌,我军还要留守大营吗?”
“我军可向西挺进,做出前去攻打川郡叛军的假象,等接近上京时,再出其不意的直取上京!”上官秀似乎早就考虑妥当了,斩钉截铁地说道。
张峦忧心忡忡地说道:“从东海水军大营往西走,要穿过很多条河川,没有水军摆渡,陆军弟兄的行进速度会很慢。”
在场的水军诸将纷纷点头,庞臻也说道:“此地到上京,要先后路过固江和砂河,这一江一河,皆无桥梁,大队人马想要通行过去,最稳妥的办法,就是用战船摆渡。”
上官秀揉着下巴,沉吟片刻,摇摇头,说道:“不必,陆军可赶造木筏渡水。天渊水军和镇江水军的实力虽然都不强,但别忘了,我方的两支水军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此战未必如想象中的好打,还应由两支水军合兵一处,全力迎敌才是!”
见众将还要说话,上官秀挥挥手,说道:“安郡境内,已无敌方之水军,我军在渡水时,也不太可能发生意外,两支水军,还是不宜分兵,免得节外生枝。”
上官秀打定了主意,要水军陆军分头作战,众将官也没有办法,纷纷插手施礼,齐声应道:“是!殿下!末将遵从将令!”
贞郡军和东南水军东海水军,于大营内休整了五日,而后,水路两军分道扬镳。贞郡军向西进发,直奔四盘山的方向而去,东南和东海两支水军,则合兵北上,迎击正在南下的天渊和镇江水军。
长话短说,三日后,贞郡军抵达固江。
固江是纵穿安郡的一条大江,北起风郡,南至东江。贞郡军抵达江边的时候,举目望去,固江虽没有东江那么波澜壮阔,但江宽也长达十余里。
上官秀下令,全军将士,边制造木筏,边征用固江沿岸的渔船。
贞郡军所在的位置,再往北走二十里,是安郡的清城。清城位于固江沿岸,是安郡知名的水城,清城城内的船只极多。
洛忍建议,己方可先出兵攻陷清城,征用清城的船只,再加己方制造的木筏,足够做渡江之用。
上官秀采纳了洛忍的意见,分出第一和第二兵团,由‘带伤上阵’的蔡煌担任主将,进攻清城。
驻守在清城城内的叛军,满打满算,也不足三千人,两万的贞郡军来势汹汹,大举来攻,叛军哪里敢出城迎战?
三千叛军,全部龟缩在城内死守。双方的战斗还没开打呢,清城城内先发生了动乱。
无数的百姓涌上街头,手持木棍菜刀等粗制的武器,对守城的叛军发动起进攻。
修罗堂的成员,有一大部分是来自于贞郡,另外一个主要来源地便是安郡。修罗堂的原则向来明确,打破贵族垄断,消灭贵族特权,而这么做又对谁最有利?其一,是平民出身企图入仕的学子,其二,便是平民商人。从古自今,安郡都是出产商人最多的地方,修罗堂的理念在安郡当然很吃香,也能获得绝大多数人的。
贞郡军没打过来,修罗堂的成员还能在城内隐忍不发,任由叛军为非作歹欺男霸女强取豪夺,现在贞郡军的大队人马攻打过来了,城内潜伏的修罗堂人员纷纷站了出来,趁机鼓动城内百姓,与贞郡军里应外合,将在清城作威作福的叛军一举歼灭。修罗堂人员的鼓动,在城内当真是一呼百应。
安郡人本就是唐凌的占多数,自从唐钰称帝以来,安郡百姓被风郡叛军莫郡叛军川郡叛军还有本地叛军,连番洗劫,苦不堪言,民不聊生,现在终于有机会翻身,报仇雪恨,人们又哪会错过?
可以说贞郡军还没开一枪一炮,光是城内百姓的暴动,便让叛军慌了手脚。许多反应快的叛军意识到大势已去,扔掉武器,脱掉军装,混入到百姓当中。
当贞郡军兵不血刃攻入清城的时候,城内的叛军连一千人都不到,全部龟缩在城主府内。而城主府已然被清城百姓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
此情此景蔡煌忍不住哼笑出声,说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叛军逆天而行,有如此下场,又怪得了谁呢?”
百姓们的想法很简单,不管是哪个朝廷,不管你推行什么样的新政实施什么样的变法,你朝廷得能让我吃饱肚子我衣食无忧,如果连最起码的温饱都保证不了,反而还变着法的搜刮民脂民膏,这样的朝廷,百姓们又怎么可能会去拥护它?
蔡煌对左右下令道:“劝退城主府外的百姓,通知城主府内的叛军,我只给他们一炷香的时间,一炷香过后,我军将炸平城主府!”
听说贞郡军要对城主府进行炮击,围困城主府的百姓们纷纷退散,不过百姓们都没有走,而是退到远处,或是站在街道上伸长脖子张望,或是爬到屋顶墙顶眺望。
现在,百姓们倒是希望叛军们能强硬下去,最好被贞郡军全部炸死在城主府内,那才是大快人心的为民除害呢。
在一炷香的时间里,贞郡军的兵卒们开始在城主府的四周架起火炮。眼看着一炷香的时间将过,蔡煌抬起手来,正要下令,这时候,城主府的大门突然打开,从里面先走出来一名穿着城主官袍的中年人,双手高高举起,一只手还握着一杆白旗。在他的后面,跟有许多的家眷,以及众多穿着叛军军装的兵卒。。,!。请
第1171章 地头()
第1171章 地头
清城叛军没有做出的抵抗,以城主为,全部向贞郡军缴械投降。值得一提的是,清城城主竟然有十八名妻妾,通房的丫鬟更是多到数以十计。
对此连蔡煌都深感意外,蔡家家大业大,富可敌国,可他蔡煌的妻妾也没过五人,区区一个城主,月俸只几两银子而已,妻妾加上通房竟多达数十人,他哪来的那么多银子养活这么一大家子?城主带头为非作歹的程度,不言而喻。
蔡煌下令,把城主连同城主府的大小官员及其叛军,全部关押起来,另外,他又派人在全城搜捕潜逃的叛军,一经现,立刻抓捕。
对关押起来的叛军,蔡煌采取的政策是让城内的百姓举报其恶行,只要查明举报属实,依法处置。
数千之众的官员和叛军,蔡煌哪里有那么多的精力去一一调查,只要有人来举报,结果基本就是斩示众。
只两天的时间,被关押的城主府官员和叛军,几乎全部被杀光。
这就是蔡煌和上官秀行事不同的地方。如果是上官秀主事的话,不会这么麻烦,在攻陷清城的当日,他就会把这些叛军统统杀光。
而蔡煌则是要讲程序,得先有人举报,然后再做调查,最后才做定罪和治罪。我杀你,并不是滥杀,而是有据可查的,我是依法办事,任谁都挑不出来毛病。
虽然最终的结果都一样,但做事的过程完全不同,说白了,这是由两人的身份地位决定的。
上官秀要杀你,有没有证据都可杀你,落不落人口实,对他而言也全无所谓,没有谁真敢站出来弹劾他。
但蔡煌不一样,他与上官秀的地位也不能相提并论,尤其是在屠杀东海水军这件事上他更深刻的意识到口碑的性,任性而为,只会让自己与周围的同袍离心离德,到了关键时刻,无一人肯站出来帮自己说句话。
所以在做同样的一件事,他无法像上官秀那么肆无忌惮,只能小心翼翼,尽量让自己不落人口实。
清城城内的船只的确有很多,但大多都是些小船,中大型的船只,基本都掌控在青楼老鸨的手里,是青楼所用的画舫。
征用百姓的小船,蔡煌没遇到什么麻烦,百姓们大多也都很配合,但征用青楼的画舫时,却遭到老鸨们的联手抵制。
制造一艘画舫不容易,不仅耗时,而且得投入大笔的银子,画舫上,就连一处最不起眼的栏杆,都是经过精雕细琢出来的,现在要被征用运兵,难免会受到损坏,老鸨们当然不会愿意,另外,贞郡军有十万之众,上千门的火炮,这么多的将士,这么多的物资,全部运送到固江对岸,不是一两天的时间能做完的,这自然也会影响到各家青楼的生意。
连日来,蔡煌在清城征用船只的工作不是很顺利,能够一下子运送大批将士和物资渡江的画舫,他是一艘也没有征用到。
贞郡军攻陷清城的第三天,上官秀派赵晨前来清城,催促蔡煌征用民船的进度。
蔡煌和赵晨见面后,他苦笑着说道:“赵大人,实不相瞒,这些天来,我对征船一事也是一筹莫展。”
“哦?”赵晨好奇地问道:“蔡将军可是遇到了什么困难?”
蔡煌随即把青楼老鸨不肯配合的事向赵晨大致讲述一遍,最后,他无奈道:“老鸨们只重利益,而不知何为大义,向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无异于对牛弹琴。而若是不顾老鸨们的反对,强行征用画舫,我军与叛军又有何不同?必会落人口实。”
赵晨皱着眉头,琢磨片刻,说道:“对于此事,蔡将军不必再过问了,由我来解决。”
别过蔡煌,赵晨找来修罗堂在清城分堂的分堂主。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