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管家别有深意地看眼上官秀,笑道:“殿下慧眼,人间龙凤,小人先行告退。”
上官秀向管家颔首。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上官秀在院中一座就是一个多时辰,可陆之衡丝毫没有要出来见客的意思。上官秀还有耐心等下去,但外面的广獠等人实在没有耐心等了。
随着一阵嘈杂之声,广獠肖绝吴雨霏三人从外面硬闯了进来。
到了上官秀近前,广獠不满地大声嚷嚷道:“秀哥,陆之衡这个老东西欺人太甚,秀哥以礼相待,可他还拿起乔来了,秀哥,我看咱们也不用再等了,直接进去,找老匹夫算账!”
两名家丁急忙上前,阻拦欲往正房闯的广獠,后者握住肋下的佩剑,冷声喝道:“谁敢上前,可休怪我剑下无情!”两名家丁脸色一白,不约而同的各退一步。
广獠正要上台阶,上官秀说道:“獠!”
“秀哥?”
上官秀向他招招手,广獠无奈,退回到上官秀身旁。这时候,管家也急匆匆地跑了过来,不解地问道:“国公殿下这是……”
“殿下已经等了快两个时辰,难熬陆之衡现在还在午憩?”广獠瞪着眼睛,质问道。
“老爷现在已经家中。”
“什么?”广獠气得须发皆张,即便能沉得住气的上官秀,听闻这话也微微蹙眉。广獠紧紧握着剑柄,凝声说道:“陆之衡去哪了?”
“小的……小的也不清楚。”
“满口胡言,你真当我等好欺?”
“老爷原本是在房中午憩,可是后来小人进屋的时候,老爷也了,至于老爷是什么时候走的,又去了哪里,小人的确不知!”
“为何不早说?”
“小人也是刚刚才知道。”
广獠两眼冒火,转头对上官秀道:“秀哥,我看陆之衡就是在纯心戏耍我们,既然如此,我们也不用再客气了,不如把他们都……”
管家急忙从袖口中抽出一张便条,递给上官秀,说道:“这是老爷临走前留下的国公殿下过目!”
上官秀看了看管家递来的便条,迟疑了片刻,还是接过来,低头看了一眼。便条不大,里面的字迹也不多,扫了一眼就看完了。看罢这张便条后,上官秀眼眸闪了闪,接着又是淡然一笑,摇了摇头,说道:“既然陆先生不愿意见我,罢了,改日有机会,我再来拜访。”说着话,他向广獠肖绝吴雨霏三人甩下头,迈步向外走去。
还没等广獠等人接话,管家已先躬身施礼道:“小人恭送国公殿下!”
广獠狠狠瞪了管家一眼,忿忿不平地追了出去。到了陆府之外,广獠好奇地问道:“秀哥,陆之衡那个老匹夫究竟在便条上说了什么?”
上官秀一笑,将手中的便条递给了广獠。
后者接过,撇着大嘴看了看,一脸茫然地又将便条递给肖绝和吴雨霏,他问道:“陆之衡留下这样的便条是什么意思,是在夸我们,还是在骂我们?”
“獠,你认为呢?”
“我……我不知道,这些文人,说话太会绕弯子。”
吴雨霏低头细看便条,上面只有寥寥数字的一句话:滥用武力,只是强壮,节制武力,方为强大。
看罢之后,吴雨霏也笑了,琢磨了一会,她说道:“这个陆之衡,倒是挺有意思的。他明明戏弄了秀哥,却还要留下便条提醒秀哥,不要因为被戏弄而气恼,否则,在陆府伤及无辜,就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武夫。”
肖绝也乐了,说道:“这只是表层的意思,更深层的意思是,我国不应以武力吞并宁南,而应以仁政德治,自然而然地合并宁南。”
“哈?”广獠听得满脸的茫然,就这么一句话,竟然还有这么多层含义?他连连摇头,嘀咕道:“秀哥说得没错,文人的确矫情,满身的酸腐之气。”
上官秀笑了笑,没有多言。他这次来陆府,虽未见到陆之衡,但陆之衡的心意已经向他表达的很清楚了,他不会依附风国,不会站在风国的这一边,更加不会为风国去做事。
“秀哥,这张便条……”吴雨霏扬了扬手中的便条,询问上官秀怎么处置。
“撕了吧。”上官秀看也不看一眼,淡漠地说道。
一行人回到风军驻地,天色已到傍晚,中军帐里积压了好几封的探报,都是描述第十三军团的动向。
目前,第十三军团已经转向,正在向燕城方向进发,按照时间推算的话,最迟明日清晨就能抵达燕城。
风军这边虽然只有两万将士,但对阵十三军团,也没什么好畏惧的,风军在燕城附近做好布防,坐等十三军团的到来。
入夜,上官秀正在寝帐中看书,有军兵进来禀报:“殿下,营外有位姓林的书生求见。”
姓林的书生?上官秀不记得自己有认识这么一个人,他问道:“来人叫什么名字?”
“叫林奕。”
林奕?那不是陆之衡的学生吗?今日在陆府,他还琢磨了好久陆之衡与林奕之间的对弈残局。他沉吟片刻,扬头说道:“有请!”
“是!殿下!”军兵答应一声,转身离去。
过了一会,军兵从外面带进来一位白衣书生。
这人的年纪不大,看上去也就二十多岁的样子,消瘦,相貌俊秀,手中拿着折扇,文质彬彬,风度翩翩,给人一种儒雅祥和之气。
“阁下便是陆先生的高徒,林奕林先生?”上官秀看着手中的书卷,头也不抬地问道。,。的,、、,,、、
第1318章 入仕()
,。
第1318章 入仕
青年书生没有立刻接话,而是先仔仔细细的打量了上官秀一番。
上官秀依旧没有抬头,只随口问道:“我可有让林先生失望?”
林奕微微一笑,躬身说道:“国公殿下英华内敛,风姿绰约,又岂会令人失望?”
听闻这话,上官秀抬起头来,向林奕看过去。见林奕对上自己的目光后,竟毫无胆怯和退缩之意,上官秀暗道一声不错。他摆手说道:“林先生请坐吧!”
林奕向四周看了看,走到火炉近前,在旁边的铺垫上盘膝而坐,随手拿起一块木炭,加入火炉之内。
见他在自己的营帐中一点也不生疏,反而像是常来的老朋友,上官秀眼中的笑意和欣赏又加深了几分。
“今日,我有去拜访令师陆先生。”
“国公殿下真的只是去拜访先生吗?”
“……”上官秀未语。
“昊天,位于风国以西,风国以后,是想要个安稳繁华的西境,还是要个动荡不安的西境,看来国公殿下心中已有定论。”
陆之衡不是治世之能臣,也不是统军之将帅,只是学术文化界的大家,以上官秀的身份,亲自前去拜访,自然是有收为己用之意。
风国之所以要笼络陆之衡这样的人,也只会有一个目的,就是企图在文化上,同化昊天,归根结底,还是两国一统后的长治久安。
上官秀眼眸一闪,笑道:“林先生之言论,若是让宁南朝廷听了去,只怕,是杀头之重罪。”
林奕把宁南说成是风国的西境,言下之意,风国吞并宁南已成定局,宁南朝廷听了这话,那还了得,别说林奕是陆之衡的门生,哪怕他是当朝天子的门生,脑袋也保不住。
“国公殿下可是认为在下说得不对?”林奕抬起头来,好奇地看向上官秀,仿佛在说一件稀松平常的事。
上官秀与他对视片刻,仰面而笑,说道:“在宁南,能像林先生看得这么透彻,又直言不讳的人,不多。”
“是殿下幸运,也是风国幸运,抓住了机会。”如果先帝没有突然病故,如果昊天国内没有爆发皇族内战,如果朝野内外还是上下一心,风国即便有两三个上官秀,也难以吞并昊天,哪怕风国把国战的日期再往后推迟个两三年新帝坐稳了皇位,结果也不会像今天这样。
可惜,世事没有那么多的如果,林奕无法去改变什么,他只能尽力让事情不会变得更坏。
“虽说幸运,但机会也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上官秀放下手中的书卷,站起身形,走到火炉的另一边。肖绝上前,在上官秀的身后放下一张铺垫。他慢慢坐下来,说道:“令师与林先生的棋局,我今日有看到。”
“殿下以为如何?”
“两位先生棋艺高超。”
“只仅此而已?”林奕笑问道。
“就仅此而已。”上官秀说道:“棋局就是棋局,世事就是世事,世事瞬息万变,又岂是区区一盘棋局所能相比?何况,令师不是上官秀,而林先生,也不是长孙伯昊。”
林奕暗暗点头,上官秀的后句话说到了重点,所以,老师与他的棋局推演再精妙,也只是一纸之空谈,什么都改变不了。
“是令师让林先生来的?”
“并不是。”林奕摇头,说道:“先生已不会再入仕途,更不会入风国之仕途,相见徒增难堪,不如不见,今日耽搁殿下许久的时间,还望殿下见谅。”
上官秀淡笑着摆摆手,说道:“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没有什么原谅不原谅的。”
林奕欠身,说道:“殿下好心胸,能得天下,亦属正常。”
“那么,林先生来见我……”
“代师入仕。”
“哦?”上官秀眼睛一亮。他不是刚出世的毛头小子,形形色色的人见得多了,通过一个人的谈吐,基本可以判断出此人的才学。
陆之衡的才学如何,他没见到本人,也判断不出来,但这个林奕的才华,在风国也实属罕见。
“这是,令师的意思?”
林奕摇头,说道:“在下有对先生提起过,先生未置可否。”
上官秀说道:“林先生入仕,明明有两条路可选,一条是宽敞之大道,一条是崎岖之小路,可林先生为何偏偏选择了后者,而放弃了前者?”
有陆之衡这样的师父作为基础,在人脉上完全不用担心,再配上林奕的才华,宁南朝廷后,一定会受到重用,平步青云。但他却选择投靠风国。
要知道宁南人在风国朝堂上的路并不好走,一步一个坎,立下过那么多赫赫战功的孟秋晨能走到今日,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期间不知遭受过多少的冷遇和白眼。
林奕笑了笑,说道:“宽敞之大道,虽然好走,但尽头只是一条死路,而崎岖之小路,虽然难走,却看不到它的尽头,可以一直走下去,这个选择,并不难不是吗?再难走的路,也需要有人去走,要把这条路踩出来,何况,已经有人走过了这条路,在下也只是后来者,只需遵循前辈的足迹罢了。”
上官秀眨眨眼睛,哈哈大笑起来,转头说道:“绝,为林先生沏茶。”
和林奕这样的人交谈是件非常痛快的事,因为他足够聪慧,无论你说什么,他都能听得明白又透彻。
很快,肖绝把两杯茶递了上来,林奕向肖绝欠身道谢,结果茶杯,浅尝一口,笑道:“正宗的岩茶大红袍!看来,以后在下要经常来拜访殿下才是。”
大红袍长在悬崖峭壁之上,不仅数量稀少,采摘也困难,称得上是茶中之王。
上官秀笑道:“只要林先生喜欢,可随时到我这里来品茶。”稍顿,他话锋一转,说道:“我想要个安稳繁华太平盛世的宁南,不知先生有何良策?”
“风国与昊天,究竟孰是孰非,殿下可能分得清楚?”
“并不能。”
“恐怕不仅殿下不能,天下之间,也没人能分辨得清楚,这就是一笔遗祸后世子孙的糊涂账。”
林奕喝了口茶水,问道:“殿下以为,两国一统之后,风国朝廷要如何做,才能让昊天三十六郡长治久安?”
“这……我以为,当道德至上!”
“把昊天定位成窃国之贼?”
“只有这样,才能让风国对宁南的统治名正言顺,朝廷也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
林奕点点头,说道:“可是殿下有没有想过,没有人愿意被人看成是窃贼,殿下把昊天定位成窃国之贼,那么,昊天的万万子民,也都成了贼子贼孙,不谈国仇家恨,哪怕只是给自己正名,昊天百姓,又岂能不群起反抗,与风国朝廷抗争到底?殿下想要的长治久安,只怕,永远都不会有实现的那一天。”
上官秀眉头紧锁,凝视林奕许久,他点点头,提起茶壶,主动为林奕填满茶,问道:“那么,依照先生之见呢?”
“其实,殿下要死死抓住的,或者说风国要死死抓住的,很简单,只有两点,第一,归属。风人与昊天人,同文同种,都有同一个老祖宗,两国百姓,本就是一家人。第二,嫁祸。殿下说得很对,风国吞并昊天后,想要长治久安,确实需要站在道德的至高点上,但不能把昊天全国都说成是窃国之贼,窃国之贼,只有昊天的朝廷,而昊天的百姓,都是受朝廷蒙蔽,两国之间的分裂,战争,以及两国将士百姓的种种流血与牺牲,归根结底,都是出在昊天的朝廷身上。只要殿下和风国牢牢抓住这两点,那么,就不是风国吞并昊天,而是昊天回归风国,两国之间的种种仇恨,也不应由风国来背,而是由昊天的朝廷来背。同样的结果,不同的说词,是不是更能令人接受呢?”
从来没有人和上官秀谈过这些。麾下的将士们与他交谈,话题就是围绕着如何打仗,如何打胜仗,朝中的大臣与他交谈,话题基本围绕着如何划分利益,如何为自己赚得好处。
真正与上官秀谈到两国一统后,风国要如何执政,要抱着什么样的思想和准则来执政,林奕还是第一个。
上官秀听得两眼放光,精神大振,他向肖绝招招手,说道:“绝,把茶水都撤掉,换酒菜来!”
通过上官秀对自己的不理睬,到正视,再到上茶,又到现在的上酒上菜,林奕能明显感觉到上官秀对自己态度的一层层变化。
只经过这么短暂的交谈,上官秀是个什么样的人,林奕还不可能有太深刻的了解,但他可以肯定,上官秀绝对是个务实的人。
这对他而言就已经足够了。只要上官秀务实,那么不管他喜不喜欢自己,或者接不接受自己,这些都不影响他会不会重用自己。
按照上官秀的意思,肖绝令人准备酒菜,时间不长,军兵们从外面端进来几盘菜肴,和一壶温酒。
上官秀与林奕相谈甚欢,斟满酒盅后,他拿起杯子,笑道:“听君一席话,受益匪浅,我敬先生一杯!”
他刚要喝酒,肖绝在旁重重地咳嗽了一声。上官秀的外伤虽然好了,但内伤还未痊愈,这个时候饮酒,对他身体危害不小。
林奕有注意到肖绝的反常,不解地看着他。肖绝解释道:“林先生有所不知,殿下有旧疾在身,现在还不宜饮酒。”
上官秀无奈苦笑,说道:“只一盅酒而已,不会碍事的,绝也不必小题大做。”
林奕急忙摆手说道:“殿下还是要以保重身体为重,等殿下旧疾痊愈,殿下再与在下共饮也不迟。”
上官秀撇了撇嘴角,又转头瞧瞧,只见肖绝和吴雨霏都在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好像自己正在做什么十恶不赦的坏事似的,他无奈地放下酒盅,重新端起茶杯,说道:“那么,我就以茶代酒,敬先生好了。”
在寝帐之内,上官秀和林奕聊了很多,甚至连日后风国在宁南的具体治政方针都聊到了。
林奕的治政理念,总结起来就两个字,德政。
他主张的思想是,日后风国必须得在宁南实施德政,只有这样,才能让两国不仅在领土上完成统一,更能让在两国的民心和民意上达成统一,而民心民意的统一,那才是真真正正的统一。
其实,在德政思想的背后,林奕还有更深层的意思,他无法改变昊天被风国吞并的命运,但他可以竭尽所能的让事情不会变的更糟,只要风国肯施德政,昊天百姓就不会发生大规模的动乱,风国在昊天的执政,也会愈加的怀柔,反之,则是个恶性循环,流血牺牲不断,到时,受苦的不仅是风国朝廷,受害最重的还是昊天的百姓。
不知不觉间,两人从傍晚一直交谈到深夜,直至远方传来轰隆隆的枪炮声,两人的交谈才被打断。
林奕下意识地向营帐外望去,同时皱了皱眉头,上官秀了然一笑,说道:“这是我军在与宁南的十三军团交战,先生不必担心,最多一刻钟,这场交战就会结束。”,。!,!!
第1319章 兵抵()
上官秀说双方的战斗只会持续一刻钟的时间,实际上连一刻钟都没用上,就以十三军的兵败如山倒而告终。
以广獠为首的风军也懒得去追杀十三军团,看到对方溃败而逃,风军连多一枪多一炮都不想打,立刻收兵。
能让作战向来凶狠素有虎狼之称的风军,上到战场却完全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