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欢迎访问: 59txt
《历史哲学》第一部分 导读 世界历史是自由意识的进展(1)
——《历史哲学》导读
黑格尔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德国古典唯心论哲学的最后一个主要代表。作为德国古典唯心论哲学的集大成者和完成者,黑格尔在批判地继承康德、费希特和谢林等人的哲学基础上,构建了近代西方哲学史上最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这个体系由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三个基本部分组成。黑格尔的精神哲学乃是研究“人类社会中的理念”的科学。黑格尔把表现在人们生活中的形形色色的现象都看做是“精神”的不同形式的发展,他的精神哲学就是其社会政治观点和历史观点的表达,因而历史哲学是黑格尔精神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哲学》是黑格尔最集中阐述其社会历史观点的一部专著。在此书中,黑格尔认为,历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人类由必然向自由发展的过程。而我们只有揭示这个过程发生的必然性,才能更深刻地认识人类实现“自由”的艰难,认识人类为实现这一目的所作努力的合理性,从而更深刻地认识时代的本质。
黑格尔出生于德国西南部符腾堡州首府斯图加特市。其父是税务局的书记官,全家住在一座带阁楼的三层楼房里,这是当时典型的社会中层人士的住房。黑格尔3岁时就被送到一所德语学校学习,然后在1775年或1776年的秋季进入正规的文科中学学习。黑格尔性格温和、学习勤奋并且天资聪颖,始终是一个“模范学生”。1788年在中学毕业典礼大会上,他被挑选为毕业生代表作演讲,并获得公爵奖学金被保送到图宾根神学院学习。
1788年,黑格尔在图宾根神学院正式注册入学。在那里,他与荷尔德林、谢林成为朋友,同时为斯宾诺莎、康德、卢梭等人的著作和法国大革命深深吸引。1793年秋季,黑格尔结束大学学业后,到瑞士伯尔尼的一个贵族家庭任私人教师。几年后,在好友荷尔德林的介绍下,回到法兰克福一个大商人家继续做家庭教师。在做家庭教师这段时间,黑格尔继续进行理论研究,从1792年到1800年,他的各类作品(手稿和修改稿)共102件,其中绝大部分未发表,它们更多的是用来澄清他思想的。
1800年秋,黑格尔决定到大学谋求一个教职,从事哲学和科学研究。他父亲去世后给他留下的一些遗产,使他能过一段不靠薪金生活的日子。他想去耶拿,因为此时的耶拿在席勒、费希特、谢林和施莱格尔兄弟等文化名人的打造下,正处于文化鼎盛期,特别是他的同学谢林已是耶拿大学的哲学教授,是哲坛上一颗耀眼的新星。1801年初,黑格尔从法兰克福来到耶拿,并很快写成他的第一部公开发表的作品《费希特与谢林哲学体系的差别》,于当年7月正式出版。黑格尔随后提出教授资格申请,在1801年秋季以编外讲师身份登上耶拿大学的哲学讲坛。黑格尔讲课认真,内容深邃,但不那么流畅,有些“木讷”。教学之余,黑格尔与谢林共同创办《哲学评论杂志》,前后共出版6期,后因谢林离开耶拿而停刊。1807年,因黑格尔批评谢林的“绝对的同一”,致使两人断绝通信来往,同窗之情也终结了。
1805年,在歌德的过问下,黑格尔成为哲学副教授。从该年冬天开始,黑格尔开始策划撰写《精神现象学》这部巨著,该书于1807年出版。同年3月,黑格尔迁居班堡,任《班堡报》的编辑和撰稿人。由于他的报纸同情拿破仑,一再与慕尼黑官方发生纠葛,一年后他辞去这个职务。1808年,黑格尔转到纽伦堡任一所文科中学的校长。1816年,黑格尔到海德堡任哲学教授,开始享有盛誉。1818年普鲁士国王任命黑格尔为柏林大学教授。1822年,黑格尔被任命为大学评议会委员。1829年10月,黑格尔被选为柏林大学校长兼任政府代表。1831年,黑格尔被授予普鲁士国家奖——三级红鹰勋章。1831年11月黑格尔病逝于柏林。
《历史哲学》第一部分 导读 世界历史是自由意识的进展(2)
黑格尔的主要著作包括《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法哲学原理》《美学讲演录》《哲学史讲演录》和《历史哲学》等。《历史哲学》一书,是黑格尔的学生根据黑格尔前后5次在柏林大学讲授“历史哲学”的讲稿和学生的记录整理出版的。第一版是由黑格尔的学生和朋友爱德华?甘斯编辑的。第二版是由黑格尔的儿子卡尔?黑格尔博士在第一版的基础上修订的。由于《历史哲学》不是由黑格尔本人反复修改而出版的著作,因此,它较少学究气,除“绪论”外,其他部分都比较通俗易读。同时,由于黑格尔晚年对辩证法的理解更为深刻,因此在运用抽象原则去分析重大历史事件时,不仅生动形象,而且相当准确。所以,此书出版后,一直被看做是理解黑格尔哲学的入门书。或许,它也是黑格尔著作中被人读得最多的一部,它所表述的“理性的狡狯”、“世界历史人物”、“理性的历史历程”等思想也早已在人们中耳熟能详,为不同的人所引用。
《历史哲学》分为绪论和正文两部分。在“绪论”中,黑格尔围绕“理性主宰世界”这一命题,对他唯心的辩证历史观进行全面而又系统的阐述。在正文部分,黑格尔运用他在“绪论”中所确立的唯心、辩证的历史观的原则和方法,对“历史是自由意识在必然性中的进步”这个命题进行充分的论证,对人类由蒙昧走向自由的历史过程进行详细的讨论。黑格尔宣称,他只论述人类自我意识、自由意识在历史上已经取得的进步,至于“自由意识”在未来的发展,则不属于“历史哲学”范畴。
1哲学的方法与一般的历史方法的区别
黑格尔认为,历史哲学与一般历史学的任务不同,它不以具体的历史事件为对象,而以世界历史本身为对象,即以探索人类历史的本质及其发展的内在联系为自己的任务。在“绪论”中,黑格尔着重阐述为完成这个任务而建立的新的哲学历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黑格尔把以往研究历史的方法称为“原始的历史”和“反思的历史”。原始的历史研究的代表是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其主要特点是直接性和无反思性。反思的历史包括“普通的历史”、“实验的历史”、“批评的历史”和“概念的历史”四种表现形式。黑格尔承认,“原始的历史”和“反思的历史”诸方法在各自的研究领域有其自己的优点,它们或提供第一手资料,或在人们日常道德生活方面给人以某种教益,或可辨明历史资料的真伪性,但它们都不着眼于揭示人类活动的本质,不着眼于对历史规律的考察,因而不能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联系,不能使人把握历史发展的内在依据。为此,黑格尔提出要用“哲学的方法”取代以往的历史研究方法。
在黑格尔看来,由于历史哲学是以隐藏在历史现象背后的“理性”为对象的,所以它的方法只能是哲学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撇开历史现象的外在的、偶然的联系,深入到历史过程内部,从中找到历史发展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即把握人类历史活动的本质和规律。而人类历史活动的本质和规律之所以能够被把握,是因为“理性”是世界的主宰,世界历史因此是一种合理的过程。这样,历史现象同自然现象一样,存在着规律性,存在着客观的内在联系。“理性主宰世界”这一命题是黑格尔的历史哲学的出发点或基石。
《历史哲学》第一部分 导读 世界历史是自由意识的进展(3)
2历史本质上是活动的“理性”的产物
黑格尔认为,“自由”是人的本质特征,历史是人逐步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这就意味着人类生存所必需的一切,人类社会的一切(诸如家庭、市民社会、国家以及法律、文化等等),都是人为了追求“自由理想”而自己给自己创造的。它们既不是外在物质世界赐予的,也不是神赐予的。因此,历史是人实现潜伏于自身的“自由”本性的过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黑格尔指出,历史无非是自由意识的进步。我们应当在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中去认识人类精神的这种进步。显然,黑格尔在这里把人类的历史归结为人不断摆脱盲目性,由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
黑格尔指出,“自由”是一种内在观念,它的实现要依靠外在手段。并且,原则、公理、理想只是存在于人的头脑中的非实在的东西,只是人的计划和目的,因而只是历史的可能性、潜在性。它们要成为现实,就必须依靠人的意志,即最广义的人类行动。所以,在黑格尔看来,历史本质上是人的意志的产物,即活动的“理性”的产物。
3人对私利的追求是历史的原动力
黑格尔指出,促使人以极大的热情去行动的因素有两个。第一个因素是“公理”、“理想”;第二个因素是表面现象背后的那个实在的因素——“原动力”,即“人类的需要、本能、兴趣和热情”。所谓“热情”,是指人“对利害关系的关心”,是从私人的利益、特殊的目的,或利己的企图产生的人类活动。在黑格尔看来,对理想的追求、对正义的信仰和对个人利害的关注、对个人利益的追求,构成人类历史的经纬线。而两者相比,后者是更深刻的原因。应该说,把“利益”列为历史的主要动因的这个思想,与强调“物质利益”在历史中的决定作用的思想已经相距不远。
4历史的发展存在规律性
历史的规律性是通过人类的活动表现出来的。黑格尔认为,这个问题是必然与偶然的关系问题。在他看来,历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本性,使人创造历史的活动从不自觉过渡到自觉。这个最终目的是“各个人和各民族”无意识地或不自觉地完成的。在这里,黑格尔实际上已经看到,表面上杂乱无章的人类历史活动的发展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性。
黑格尔还以主体活动的后果同其目的相对立的原理,来证明历史发展中存在规律性。他指出,在历史中,人的行动除产生个人所直接希望的结果之外,还会产生一种人所预想不到的附加结果。黑格尔把个体活动的这种附加后果受“客观法则”支配的现象称做是“理性的狡狯”。他认为,个体行为的后果同他们各自行为的出发点(特殊目的)之间的这种不一致性,说明历史发展的规律性是通过人们的偶然性活动表现出来的。
黑格尔在论证历史规律的客观性的同时,还阐述了个人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他认为,历史的最终目的必定会通过个体的特殊活动而实现,但并非任何个体都能明了历史的这个趋势,只有少数人能意识到历史发展的这种趋势,并自觉献身于完成这一时代使命的伟大的事业中去。这种人就是黑格尔所谓“世界历史人物”。
5国家是人类自由的“现实形态”
黑格尔认为,“自由”最初表现为个人的热情、个体的自我意识和个体为私利而进行的活动。但这种“自由”只是一种为“特殊的目的”所支配的自由,还不是真正的自由。从历史的发展的角度看,个体的历史活动只有纳入“国家”的历史活动之中,人才能由个体的低级的自由状态过渡为国家中的高级的、真正的自由状态。在黑格尔看来,真正的自由是人类遵循客观规律所从事的活动,是自由与必然的统一,而不是主观随意性。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使个体活动超出“私利”的局限,服从社会整体的要求。这只有在“国家”范围内才能实现,因而国家是人类自由的现实形态。只有在国家范围内,个人既意识到自己的行动应当服从社会整体利益的要求,同时又享有他的自由。国家承认个体利益的合理性,保障个体获得“法律”之下的自由,同时又以法律为手段抑制个体出于个人特殊目的的盲目行动,使整个社会成为一个符合“公理”的和谐机体。
《历史哲学》第一部分 导读 世界历史是自由意识的进展(4)
6人类历史是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
黑格尔认为,历史运动的规律可以简单地规定为人类历史由不完善、不完美的境界向更完善、更完美的境界进步的过程。首先,这种历史的进步表现为人类精神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前进的过程。其次,历史的发展又表现为新的时代精神取代旧的时代精神的上升运动。再次,历史的发展又表现为人类自我意识由盲目到自觉的运动。最后,历史发展的这种前进运动表现为一种内在的矛盾运动。在黑格尔看来,这四个方面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人类从自在走向自为的历史过程的基本特征,体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趋势,它是人类历史发展中任何个体意志都无法抗拒的客观规律。
7历史是自由意识在必然性中的进步
黑格尔指出,“世界历史”不过是“自由的概念”的发展。他认为在近代社会中,“自由”的原则已经得到实现,哲学的任务就是认识在世界历史的现象中闪现出来的“理性”的光辉,认识“自由”在实现自我时所经历的发展过程。黑格尔依据他对历史本质的理解,通过探讨经验的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各个时代的“时代精神”的特征,分析了人类自我意识、自由意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所取得的成就。
首先,黑格尔讨论了对西方文化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几个东方古国的历史和这些国家的“民族精神”的基本特点。他认为从人类自我意识发展的角度看,东方文明古国可以算是人类的“史前史”,因为东方各国“民族精神”的共同特点是:个体没有形成“自我意识”,专制统治扼杀了个人的主观意志。其次,黑格尔讨论了“希腊精神”的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分析了古希腊兴衰的必然性。他认为,“希腊精神”代表了一种“自由”精神,但由于它过分强调“个体自由”,并没有真正理解“人类自由”的全部含义,因此它仍然属于“自我意识”发展的低级阶段。再次,黑格尔分析了罗马政体演变的内在原因,探讨了罗马衰落的内在必然性,着重讨论了人类自我意识进步获得的新成就。黑格尔把“罗马精神”称为“抽象的自由”,认为其优点是形成了超越一切个人的关于政治权力、财产关系的“普遍性”概念,从而能够排除个体情感因素的破坏性,而其缺陷又在于罗马帝国用这种抽象的“普遍性”扼杀了个性自由,用残酷的手段维护自己的统治。最后,黑格尔讨论了日耳曼世界。他认为,日耳曼民族代表了人类的“老年时代”,它说明人类自我意识经过数千年的锤炼,终于成熟了。成熟的标志有两个:一是“精神(人)”终于认识到自己的本性是自由;二是“自由”终于从“理想”变为“现实”。在这里,黑格尔对“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贡献都作了高度评价。
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一书,从世界史的角度,研究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历程,探索了人类精神、人类自我意识进步的过程,并试图揭示这一进步的必然性和规律性。这部著作在西方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首先,《历史哲学》对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合理性进行理论上的论证,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从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欧洲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其中法国大革命更是震撼了整个欧洲。怎样解释这些历史事件产生的原因,怎样说明这些历史事件在历史中的地位及其对人类进步的影响,成为时代给思想家提出的迫切问题之一。有些思想家,如英国的埃德蒙?柏克,对法国大革命持激烈的否定态度。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对这个问题作出自己的回答。他通过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内在联系,论证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产生的必然性,论证了人类为追求“理性理想”所作努力的合理性。
《历史哲学》第一部分 导读 世界历史是自由意识的进展(5)
其次,《历史哲学》是对近代社会历史学说的总结和发展。在黑格尔之前,已经有许多近代思想家对社会历史提出有见地的看法。早在18世纪20年代,意大利历史哲学家维科在考察社会历史时,就把历史看做是人自己创造自己的产物,认为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法国哲学家孟德斯鸠提出了“民族精神”概念和历史的地理基础的问题。法国启蒙运动的先驱伏尔泰把历史看做是理性战胜愚昧的进步过程,并提出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中探讨人类历史进步的任务。卢梭讨论了历史进步的辩证法。爱尔维修把个人的私欲、利益看做是支配社会生活的唯一原则。康德则认为,在人的杂乱无章的行动背后可